名人傳讀后感初中(優(yōu)質14篇)

字號: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一
    夢想永遠都不是夢,但是夢想“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甭返戮S?!ゑT·貝多芬,一個以音樂為生命的人,卻失去了音樂的耳朵,但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奏起了生命的《英雄交響曲》。
    《名人傳》這一書在描寫貝多芬時全部圍繞著主人公的成長歷程來展開描述,在刻畫主人公的性格時,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xiàn)他不輕易向命運屈服的高尚品質。有人說生活是一面鏡子,貝多芬在這面鏡中有著一臉粗野的,難看的笑臉,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身子削瘦而筆直,眉目深深的凹陷。
    但在這猙獰的面目下有一顆對音樂炙熱的心。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身體上的背叛,遠遠比不過貝多芬無法用音樂全釋生命的,痛苦,但是他的信念卻支撐著他站了起來,成為“巨人”。
    有人說,所謂的信念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沒有權力的現(xiàn)實生活,終究是沒有意義的;有人則說,成敗就在人的一念之間,只是擁有堅定的信念,腳踏實地努力,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而信念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人生心靈的歷練,歷練來自于生活中我們的自我挑戰(zhàn)和不斷的進??;才能收獲堅定不移的信念。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qū),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
    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面孔??诳仕浦?,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只水壺,說:“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币粔厮闪舜┰缴衬男拍钪?,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yōu)l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于,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那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在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們的,又哪里是那一壺沙子呢?不,支撐他們的是他們對生的信念。
    土地上冒出一點淡淡的“綠意”,它終于從磚瓦泥土中探出腦袋,碎石在它身上劃出道道傷痕,但是,最終歷經風雨它終于成為了參天大樹,我們亦是如此。信念是種子,它在泥土中滲出希望之水,并在磨礪中成長;“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二
    名人,不一定是走遍天下的英雄豪杰;不一定是名垂青史的開國大將;也不一定是馳名中外的歷史偉人。有時,只需要身上的一種品質,就能將我們深深吸引。
    《名人傳》中記載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一生的事情。這里面的名人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做斗爭。
    貝多芬出生與貧寒的家庭。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母親死了,他的父親是酒鬼,逼他學習音樂。貝多芬靠著先天的音樂天賦與后天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強大的意志力,在音樂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厄運降臨,他的耳朵聾了,他的愛上的姑娘背叛他。他承受著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打擊,但他并沒有沉淪,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因此有了之后的'偉大的成功。貝多芬的一生十分悲慘,但是他沒有因此埋名,他以強大的意志力震驚了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這一生坎坷多難。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功底。但是他的才華一直被壓抑著,被迫去創(chuàng)作他并不滿意的作品,不能使他的才藝隨心所欲的發(fā)揮。這一生中,他受盡別人的折磨、控制、差遣。但是他在這不平的現(xiàn)實中仍堅定自己的理想。他堅持在死去前,投身于藝術世界中,他完成了最后一個作品《哀悼基督》后的不久,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畫家終于永遠的離開了人間。
    列夫·托爾斯泰出生于一個富貴的家庭,而且擁有較高的文學天賦??墒撬镆曀鶕碛械囊磺?,他常常羞愧,窮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他卻在富貴的家庭里享受。他同情下層民眾,蔑視自己的富裕生活。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于是,他選擇了出走。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羅曼·羅蘭從這三位英雄的事例中告訴我們,不能屈服與命運,要敢于命運做斗爭。一生都要堅持自己那個正確遠大而美好的理想,幸福一定就在眼前。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三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后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于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chuàng)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yōu)椤坝⑿邸?,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云激蕩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zhàn)斗的勇氣。
    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四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為三位舉世聞名的文學藝術大師譜寫的英雄史詩:第一位是身患殘疾,孤獨貧困,從未享受快樂,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并將其奉獻給全世界的貝多芬;第二位是生于憂患,受盡磨難,給人類留下許多藝術作品的米開朗琪羅;第三位是不肯安于富貴,愿為天下黎民百姓而獻身的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他們如一顆顆明星般照耀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
    而作者為何要寫這本書呢?作者在卷首語中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拔覀冎車目諝舛嗝粗貪?。人們在卑劣的謹小慎微的自私自利中憋悶而死。人們已經呼吸困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
    同時作者對他寫的人物也做了極高的評價:“在這英雄的前列,我將首席的位置給了堅強而純粹的貝多芬?!痹凇敦惗喾覀鳌分形易钕矚g的句子是:“除了善良,我不承認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標志。我愿證明,誰若行為高尚、善良,必同樣能承受痛苦?!边@兩句話表達了貝多芬的價值觀,同時也引導人們向善,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是用之不盡的財富。當別人為你做出貢獻時,我們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并向那個人一樣幫助他人,我想這才是那個人最愿意看到的。
    貝多芬在后來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BR>    我們正是祖國八九點鐘的太陽,要為自己的將來而奮斗。同時,我們還要面對著兩年之后的中考,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應該學習貝多芬,與命運作斗爭,永不放棄。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讀名人,讀的是他的故事而不是榮譽。我們要成為名人就要繼承并發(fā)揚他的精神。有的人之所以永生,是因為他的精神永存。我尊敬“永生”名人,他們是我的“精神工程師”。
    成長的道路上毒物叢生,但也是好的事情,常人知難而退,但有意志堅強的人使那些常人望塵莫及,這就是成功。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五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題記
    面對挫折和困難,人要么在孤獨與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撓的抗爭。
    讀過《名人傳》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偉大。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盡管他們的事業(yè)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chuàng)作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精力,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他們選擇了同命運抗爭。
    反之,如果這三位偉人都選擇了向現(xiàn)實妥協(xié),他們便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米開朗琪羅只知道工作,卻不肯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貝多芬與資助他的朋友絕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爾斯泰放著舒適的日子不過,卻一心向往著平民的生活。
    他們的做法難道是自討苦吃嗎?不,絕不是。他們只不過是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你也許認為生活中充滿了鮮花與歡樂,人生來不是為了吃苦的,但是在生活中難免會有磨難。在磨難面前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抗爭,盡管這條路坎坷崎嶇,但他們依然為自己的思想斗爭,自己的追求而奮斗。
    對于書我可以這樣形容,沒有了書我就像缺水的魚,奄奄一息,《名人傳》不單單是一本名人的傳記,更是我們的好老師他教會我如何戰(zhàn)勝挫折和打擊,如何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燦爛的明天。
    讓我們也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而努力吧!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六
    《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 _羅曼。羅蘭?!睹藗鳌酚洈⒘素惗喾?,開基米德。托爾斯泰這三位偉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同時也贊美了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品格。此傳里的三個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畫家,另一個是作家。但在各自不同的領域里,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
    我最喜歡音樂家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并不像我們大多數(shù)孩子的童年幸福,貝多芬的童年是悲慘的。父親為了讓他在音樂方面有所成就。整天地把他關起來使用暴力逼著他學提琴或洋琴。值得慶幸的是,貝多芬不僅有相當高音樂天賦還很熱愛音樂,十一歲已經是樂隊成員,兩年后即成為大提琴手。世事不令人如意,正當他的音樂腳步遂漸站穩(wěn)時,年輕的貝多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母親因肺病不愈而撒手人寰。隨之帶給他的是各種的壓力:父親因酗酒而被辭退。兩個兄弟還小,需要人照顧,此時的貝多芬擔起一家之主的重擔。
    而在1796年后貝多芬一生的又一次磨難悄悄來臨。在1796年后的四年里,貝多芬明顯感覺聽覺在逐漸衰退。盡量對家人,朋友、陌生人隱瞞他的殘疾。直到1801年他的朋友魏蓋勤醫(yī)生和阿芒達牧師才得知此事。1815貝多芬的聽力完全喪失聽力不得不用筆代替口與人交流。他的事業(yè)受到了具大的困難。1822年有一次貝多芬要求親自指揮演奏,但因為耳朵的關系,現(xiàn)場一片混亂,兩年以后,也就是1824年,貝多芬終于可以在臺上自如的指揮。
    我要學習貝多芬的意志和品質。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七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斗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是那么堅強。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著,卻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后創(chuàng)作的。他最后終于戰(zhàn)勝命運,戰(zhàn)勝疾病,戰(zhàn)勝痛苦,戰(zhàn)勝聽眾的平庸,戰(zhàn)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于戰(zhàn)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財。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但他一直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著。
    托爾斯泰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造福人類來體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只要你不屈服于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生在奮斗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八
    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時,就被這三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貝多芬的童年是悲慘的,他的父親發(fā)現(xiàn)了他的音樂才能,卻不顧忌他的感受,有時會把貝多芬和小提琴一起關到屋里一整天,用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離開了他,他的父親變成了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在了貝多芬的身上,也因此他的脾氣變得暴躁而古怪。當他在事業(yè)的頂峰時,不幸又降落在他的頭上:他的耳朵聾了!這對于一位音樂家是多么殘忍。但是他最終戰(zhàn)勝命運,攀上生命的頂峰。
    米開朗基羅出生在佛羅倫薩的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自己的作品被搗毀,他的家族向自己索要錢財。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立碑立傳,使米開朗基羅達不到自己的夢想。他一生遇到了許多困難,他堅持,他為了自己的夢想,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于一個富貴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也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照福人類來體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
    只要你不屈服于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生在奮斗之中,自己的人生之舟,由你自己掌舵!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九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為三位舉世聞名的文學藝術大師譜寫的英雄史詩:第一位是身患殘疾,孤獨貧困,從未享受快樂,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并將其奉獻給全世界的貝多芬;第二位是生于憂患,受盡磨難,給人類留下許多藝術作品的米開朗琪羅;第三位是不肯安于富貴,愿為天下黎民百姓而獻身的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他們如一顆顆明星般照耀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
    而作者為何要寫這本書呢?作者在卷首語中做出了詳細的解釋?!拔覀冎車目諝舛嗝粗貪?。人們在卑劣的謹小慎微的自私自利中憋悶而死。人們已經呼吸困難。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
    同時作者對他寫的人物也做了極高的評價:“在這英雄的前列,我將首席的位置給了堅強而純粹的貝多芬?!痹凇敦惗喾覀鳌分形易钕矚g的句子是:“除了善良,我不承認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標志。我愿證明,誰若行為高尚、善良,必同樣能承受痛苦?!边@兩句話表達了貝多芬的價值觀,同時也引導人們向善,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是用之不盡的財富。當別人為你做出貢獻時,我們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并向那個人一樣幫助他人,我想這才是那個人最愿意看到的。
    貝多芬在后來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并戰(zhàn)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我們正是祖國八九點鐘的太陽,要為自己的將來而奮斗。同時,我們還要面對著兩年之后的中考,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應該學習貝多芬,與命運作斗爭,永不放棄。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弊x名人,讀的是他的故事而不是榮譽。我們要成為名人就要繼承并發(fā)揚他的精神。有的人之所以永生,是因為他的精神永存。我尊敬“永生”名人,他們是我的“精神工程師”
    成長的道路上毒物叢生,但也是好的事情,常人知難而退,但有意志堅強的人使那些常人望塵莫及,這就是成功。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十
    雪花飄飄,跟隨在三位偉人: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身后,我了解他們豐富多彩、起起伏伏的偉大一生。在這三位天才之中,我格外欽佩貝多芬和托爾斯泰,這次我就來談談貝多芬那勇敢、不屈、坎坷多難的一生。
    貝多芬小時候就被父親強制練琴,并且馬上顯示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但在他三十一歲時,厄運降臨——他失聰了??伤⑽捶艞壱魳?。愛情的不如意、他人的冷落、困窘與疾病都未曾打倒這位英雄。他反而創(chuàng)作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名曲。一八二七年,巨人離世,他的一生在痛苦和為他人制造快樂中謝幕!
    縱觀貝多芬的一生,老天無時無刻不在給他以磨難,他卻用苦難來鍛造快樂,奉獻給全世界。并發(fā)出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使我屈服!"這樣的咆哮,面對苦難,他的行動是我們的榜樣。
    希望我,和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當命運向你發(fā)起挑戰(zhàn)時,都能像貝多芬一樣,有一顆強大而充滿力量的心走上前去迎擊它!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十一
     眾所周知,《名人傳》的作者是羅曼。羅蘭,《名人傳》一共有三個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閱讀名人傳記會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影響,那么讀過《名人傳》以后,對我的啟發(fā)很大。
     偉大的音樂家
     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音樂天賦讓人驚嘆,但上帝總是不公平的;他的聽力漸漸的消退,即使這樣,他也不曾放棄;他高傲孤僻,暴烈易怒,他卻又像個孩子,被嘲笑時會傷心難過;他是貝多芬,他的不言棄值得我學習。
     心靈的雕塑家
     歷史中的文豪
     他生于貴族,但卻想擺脫這種束縛,他是那個時代的作家,代表作有《復活》、《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心崮取?當他下定決心擺脫貴族時,他逃走了,但卻在馬路上病倒了,它被路人救下,躺在病榻上說:“他地上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受苦受難,可你們?yōu)槭裁慈荚谶@照料唯一的一個托爾斯泰呢?”沒錯,他就是托爾斯泰,一個有大愛的人,讓我由衷的佩服!
     失敗會走,成功會來,只要你去相信自己,陽關總在風雨后!
     《名人傳》是對音樂天才貝多芬、偉大畫家米開朗基羅、世界著名作家托爾斯泰三位巨人的傳記,下面這篇初中名人傳讀后感600字全面的描述了看完傳記后內心活動。
     讀完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斗爭。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后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愈,并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著他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chuàng)作了,這是多么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后期能寫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xié)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于戰(zhàn)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于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照福人類來體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只要你不屈服于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斗,幸福就產生在奮斗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后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著,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煉!
     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書,書名是《名人傳》。這本書是我所看過書中最喜歡之一。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全書分為《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作者羅曼羅蘭在全書中描述了這些名人為追求辛福生活、追求理想和困難作斗爭的故事。
     在三本傳記中的名人中,我最敬佩的就是貝多芬了。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優(yōu)秀的天才音樂家。在貝多芬的一生里經歷了數(shù)不清的坎坷,這些坎坷要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恐怕他早就崩潰了,但貝多芬用他的堅韌的意志克服了挫折。
     貝多芬的童年就是一個悲劇,貝多芬小時候,他的父親 逼著他學習音樂,想激發(fā)他的音樂才能,完全不顧貝多芬的感受,有時他的父親甚至把他一個人關在屋子里,只留下一把小提琴給他,讓他和小提琴一整天關在一起。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墮落,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音樂創(chuàng)作當中了,貝多芬以他過人的天賦,驚人的創(chuàng)作能力,很快的成名了。當他正準備享受音樂帶給他的幸福時,挫折又再次降臨到貝多芬的身上——他的耳朵聾了。
     對于一位音樂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耳朵,音樂是用耳朵聽的,如果聽不到音樂了,那他也做不了音樂家了。對于貝多芬來說這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但貝多芬沒有放棄音樂家的夢想,依然和挫折作斗爭,他在這種被疾病困擾下既然創(chuàng)作出的來的不朽作品名垂青史:《命運交響曲》、《歡樂頌》和《c小調第5交響曲》。這些作品讓人們贊嘆不已。
     除了《多芬傳》之外還有《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書中的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都是和貝多芬一樣家喻戶曉的名人,都和貝多芬一樣擁有著堅強的意志,都是值得讓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幾個名人,向他們學習,為自己的夢想繼續(xù)前進。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十二
    《名人傳》里的第一個人物——貝多芬,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是大師中的大師!他渴望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卻屢遭失敗。之后,他不幸耳聾了,這對于一個音樂者來說無非是心靈上的摧殘,但他并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而是更頑強地投入音樂里。寫出了震撼人心的樂章,并且保留著自我不屈不撓的高昂斗爭精神?!耙恍南蛏?,愛自由高于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BR>    就只說貝多芬吧,無論是身體上的痛苦或是成功的喜悅,都不能阻止他前進。我們也應當如此。我們應當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什么困難都不要怕,哪怕是上天賜給了不完整的身軀給我們,我們也應當珍惜眼前的萬物,努力學習,給未來創(chuàng)造一片屬于正義和光明的世界,那樣才配做一個堂堂正正,不怕困難的人!所以,從此刻開始,我們要學習貝多芬,學習米開朗琪羅,學習托爾斯泰。讀完了《名人傳》我真正的意識到了以前社會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尷尬,這三位名人就像明鏡般照亮了這個社會的腐爛?!睹藗鳌肥趾玫赜∽C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睹藗鳌愤@一部神奇的書,我真是對它贊嘆不已。難怪傅雷說過:“你只要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命運給予有志之士的絕不是一片坦途,通向光明的路上必是荊棘叢生。直面打擊,捱過低谷,唯有痛苦與磨難能夠造就偉人,一如貝多芬般,隱忍著去于無情命運抗爭,才能為自我爭得希望的未來。
    因此,去直面自己的孤獨痛苦、挫折磨難!要去與命運搏斗,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十三
    重識貝多芬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本書是關于“名人”的。
    。羅曼·羅蘭讓我們記起了名人的一生其實同樣充滿了苦難與挫折,詮釋了“名人”真正的存在!《名人傳》中共記載了3個人物:此書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盡管他們的事業(yè)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chuàng)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其中,我們所熟悉的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那么多流傳至今的經典,而他的童年,卻是在父親的暴力和失去母親的痛苦中度過的。盡管長大以后拜海頓為師,并開始慢慢嶄露頭角時,身體上的病痛又開始發(fā)作。最開始的就是耳聾。這也是最致命的。他是一個學音樂的,耳朵當然是最重要的,如果耳朵不起作用了,他創(chuàng)作出來的再婉轉悠揚的樂曲也僅僅是在五條線上的一個個黑色音符,再無生機。
    他的歡樂,他終于戰(zhàn)勝了命運!從貝多芬身上,也看出了羅曼羅蘭之所以要寫《名人傳》,就是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受難的人們,是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貝多芬的經歷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向命運屈服!因為它是不公平的,只會等待著你去向他宣戰(zhàn),這樣,你才會贏!
    名人傳讀后感初中篇十四
    《名人傳》的作者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同學們,這是名人傳讀后感,一起來閱讀吧!
    有人說:“一本優(yōu)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誠然如是,一本《名人傳》,伴隨我度過這個暑假。
    幾次翻讀,書中的文字總是催人奮進;掩卷而思,一個個故事實在感人至深。
    這本書寫了世界上三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一個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一個是俄國文壇巨匠托爾斯泰。
    作者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
    這三位名人的人生歷程,生動而有力地印證了蘇軾的那句經典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在常人眼里,這三人都是天才的藝術家。
    然而,他們一生經受的痛苦和磨練,卻是常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
    如果沒有迎戰(zhàn)困難的巨大勇氣,沒有超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顯然,只會在痛苦和悲嘆中沉淪……由此,《名人傳》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人即便有“超世之才”,然而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務須執(zhí)著“不拔之志”。
    貝多芬,從剎那光輝享受的名譽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貧苦交加,從童年時悲慘到老年時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
    但是他“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執(zhí)著“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的不拔之志,與命運抗爭,“用苦痛換來歡樂”,著實讓人嘆服。
    而米開朗琪羅“愈受苦愈使我喜歡”的頑強斗志, 托爾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的執(zhí)著不屈,同樣令人感佩!
    其實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苦難則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試想,如果沒有“不拔之志”,哪能有霍金的令人乍舌和海倫·凱勒的新生?如果沒有“不拔之志”,又怎會有大禹治水的傳說和愚公移山的美談?如果沒有“不拔之志”,自然也就沒有了千古不朽的《史記》和經典的《二泉映月》……正是因為缺少了“不拔之志”,才讓曾經的少年神童淪為王安石筆下永遠嘆惋的《傷仲永》。
    只是,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在苦難中磨練的機會也少了,這種“堅忍不拔”的吃苦精神也逐步在流失和消遁。
    社會生活的飛躍發(fā)展,也大大沖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時代的瞬息萬變,雖然處處充滿著機遇,人人都渴望成功,但許多人卻不想奮斗,總期待一夜成名。
    可以說,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不斷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現(xiàn)有的安逸在無形中蠶食著人們的斗志,使越來越多的人藐視崇高、告別崇高而習慣于平庸。
    生活中,許多人一碰到困難就怨天尤人,一遭遇挫折就抱怨命運不公。
    “超世之才”尚須“不拔之志”,何況我們都是普通人呢?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然而人生難免崎嶇與坎坷。
    風雨征途中,要取得學業(yè)的進步,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實現(xiàn)生活的理想和幸福,定然不可缺失堅忍不拔之志,務須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一部《名人傳》恰如一面明鏡,讀它可以照見一個人內心的浮躁和精神的萎靡,在反觀自我中催人自新,激人奮進。
    愿更多的'人,能以虔誠的“頂禮”走近《名人傳》譜寫的“偉大的心魂”,呼吸英雄的氣息,用他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心靈之美蕩滌自我,煅造“不拔之志”。
    因為,這不僅對個人重要,對于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同樣不可或缺。
    在黑暗的人群中脫穎而出,在孤獨的世界中不屈不撓,強忍著一切痛苦,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或許只有他們了,《名人傳》中的英雄。
    《名人傳》的作者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他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的歐洲是一個騷動不安,彌漫著腐化風氣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偉人的社會,所以他寫下了《名人傳》,以此來敘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
    他們的事業(yè),貢獻,所處的時代國家都不同,卻以他們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使我印象深刻。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他們的杰作。
    在《名入傳》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
    在我看來貝多芬是最偉大的人。
    身為一位耳聾的音樂家卻創(chuàng)造了許多不朽的音樂,而且在書中可看出,貝多芬因耳聾不但影響了工作,而且還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
    但他的音樂卻為苦難的人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他的精神使我震驚。
    在當時可憐而自私的世界里,貝多芬把音樂當成一種寄托。
    在我看書的過程中,看到了最氣憤的事:貝多芬在去世前有十分嚴重的病,他每天都受到病魔的折磨,他終于投降了。
    他讓他的侄兒去找醫(yī)生,可這個麻木不仁的侄兒兩天后才去找醫(yī)生,醫(yī)生到了,貝多芬卻治不了了,可悲的是貝多芬去世時他的侄兒不在他身邊而是一個陌生人為他合上了眼。
    貝多芬明明付出那么多的愛,卻沒有回報。
    他還那么偉大,這比他所受到一切痛苦還讓人心酸。
    這可憐的人啊!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死亡前還要做不屈不撓的斗爭。
    或許死亡對于貝多芬來說是一種解脫。
    面對這三位名人的生活經歷,想想自己的生活,我們真幸福啊!我們雖不是名人,但是名人其實與常人一樣,他們與我們一樣痛苦,掙扎和矛盾。
    然而他們以自己偉大的意志打敗困苦,而我們卻生生抱怨。
    表面我們說是打敗敵人的人是英雄,事實上呢不是,《名人傳》作者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于他的體魄,而在于他的心靈和品格,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斗,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
    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終要走上這條崎嶇的道路,對于我們來說面對人生大道上的種種困難應勇往直前,當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讓我們堅強起來面對現(xiàn)在的生活。
    《名人傳》是值得我們閱讀學習的好書,希望我們成為有堅強意志的人。
    我閑時??础睹藗鳌贰?BR>    看得多了,就覺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時候還不如我呢!還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
    可是,長大后,差別咋就那么大呢?著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專門有人逼著他畫雞蛋,而我呢?好不容易有興趣畫張畫,卻被老媽一把逮住,直逼著我去做作業(yè)。
    結果,人家達·芬奇畫啥像啥,而我呢?畫匹馬怎么看都像只駱駝。
    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一支中國考察隊去美國考察美國初級教育的情況,回來后寫了一篇考察報告,大意是這樣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10以內的加減法還在扳手指頭。
    上課毫無紀律,有的翹著二郎腿,有的在教室里逛來逛去。
    20年后中國的經濟水平一定會超過這個經濟大國。
    同一年里,美國也派了一支考察隊來中國,也寫了一篇考察報告:中國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最認真的。
    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估計20年后,中國一定會超過美國。
    可是25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卻培養(yǎng)出了幾十位著名科學家,一百多位知識型的富翁,而中國呢?卻瘳若晨星。
    差別咋就那么大呢?貝多芬小時候,他父親玩命似地逼著他練琴,完不成目標就不能睡覺,還要棍棒伺候。
    我也有琴,不過,人家玩的是鋼琴,我玩的是口琴。
    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
    可是我一不注意,媽媽就把我的口琴拿去送給了別人家的小孩。
    后來,人家貝多芬閉上眼睛都會作曲,而我呢,閉上眼睛只會作夢。
    牛頓因為蘋果落地而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而中國的學生就發(fā)現(xiàn)不了。
    你想啊,中國的學生不都坐在教室里做作業(yè),啃書本嗎?蘋果掉下來砸誰去?不過那牛頓也挺幸運的,被蘋果一砸就砸出個萬有引力來,如果他當時是坐在一棵椰子樹下的話,那么砸出來的恐怕是腦振蕩了。
    你知道中國為什么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嗎?就算中國能出100個愛因斯坦,那么有50個就被一開始的初等教育給干掉了,還有50個被接下來的學校教育給一鍋端了。
    所以,中國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
    家長和老師們,你們看了我的文章,先別急著搖頭,先想想我說得有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