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字號:

中國寓言,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下面是分享的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1.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篇一
    齊宣王有個特點,喜歡聽別人對他說恭維話。齊宣王愛好射箭,他喜歡聽別人說他不論多強硬的弓都能夠拉開。其實,齊宣王自己拉的弓,拉開時所用的力氣還不到三石。
    齊宣王射箭時,常常向身邊的大臣們表演拉弓。他身邊的近臣們?yōu)榱朔畛凶约旱膰粋€個都是先拿起宣王的弓,站好姿勢,故意拉起來試試。這些近臣們在試弓時有意地做出很認真的神情,裝出拼命地使出全身之力的樣子:閉住嘴,鼓滿兩腮幫,將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再慢慢地將弓拉到半滿時故意停一下子就松開手。
    他們都說統(tǒng)一調(diào)子的話:“這張弓好厲害!真是強勁極了。如果沒有九石的力氣是別想將它拉開的?!薄澳沁€用說,這么強的弓,除了大王您以外,是沒有人能夠拉開的。”“世界上像大王這樣能拉這么強硬的弓的人是很少有的?!薄犃诉@些特別順耳中聽的話后,齊宣王的心里感到特別舒服,心里樂滋滋的,甜甜的,比蜜還要甜。
    這樣,齊宣王所拉的弓雖然只需用不超過三石的力,但是他一輩子都認為他拉的弓,沒有使出九石的力是拉不開的。
    拉開這張弓只用三石的力就可以了,這是實際;而用九石的力,則是徒有虛名的啊!齊宣王只喜歡虛名,卻不知道他的實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喜歡聽奉承話。聽到奉承話、恭維話就沾沾自喜的人必被人恥笑。
    2.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篇二
    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shù)精湛的車夫,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蹦侨藵M不在乎地說:“沒關(guān)系,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guī)У穆焚M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那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lǐng)高著呢!”路人無奈,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著自己的馬快、錢多、車夫好等優(yōu)越條件,朝著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
    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3.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篇三
    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聰明、講話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齊宣王正準備要去攻打魏國。便去晉見齊宣王,說:“大王,您聽過韓子盧和東郭逡[qūn]的故事嗎?韓子盧是天底下最棒的獵犬,東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韓子盧在追趕東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結(jié)果呢!它們兩個都跑到精疲力竭,動彈不得,全倒在山腳下死了。
    這個時候,正好有個農(nóng)夫經(jīng)過,便毫不費力地把它們兩個一齊帶回家煮了吃掉?!?BR>    齊宣王一聽:“這跟我要去攻打魏國有什么關(guān)系呀?”
    淳于:"大王,現(xiàn)在齊國發(fā)兵去攻打魏國,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內(nèi)就可以打贏的。到頭來,雙方都弄成民窮財盡,兩敗俱傷,不但老百姓吃苦,國家的兵力也會大受損傷,萬一秦國和楚國趁機來攻打我們,那不是平白送給他們機會一并吞掉齊國和魏國嗎?"齊宣王聽了淳于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國的計劃。
    后來,大家在形容二個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爭斗,不但誰也沒贏還彼此都受了傷,就說是“兩敗俱傷”。
    我們要向故事里的齊宣王學習,他能夠虛心的聽取別人好的意見,及時停止錯誤的決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不要過于沖動,要動腦筋思考。有的時候與其兩敗俱傷,不如握手言和哦。
    4.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篇四
    宋朝有個丞相叫張商英,他有個愛好就是書法,他特別喜歡寫草書,閑來無事,他便提筆龍飛鳳舞一陣,甚是得意。其實,這張丞相的書法很不到家,字寫得不合體統(tǒng),他還孤芳自賞。當時,很多人都譏笑他,而他卻不以為然,依然是我行我素,按他的*慣寫字。
    一天飯后,張丞相小憩片刻,突然來了詩興,偶得佳句,便當即叫小童磨墨鋪紙,張丞相提起筆來,一陣疾書,滿紙是一片龍飛蛇走,讓人還著實難以辨認。張丞相寫完后,搖頭晃腦得意了好一陣,似乎還意猶未盡。于是叫來他的侄子,讓侄子把這些詩句抄錄下來。
    丞相的侄子拿過紙筆,準備用小楷將詩句錄下,可是他好半天才能辨認出一個字,時時碰到那些筆劃曲折怪異之處,侄子只好連猜帶蒙。可是有些地方,他實在是怎么也看不懂,不知從哪里斷開才對。他沒辦法,只好停下筆來,捧著草稿去問張丞相。
    張丞相拿著自己的大作,仔細看了很久,也辨認不清,自己寫的字自己都不認識了。他心里頗有些下不了臺,便責罵侄子說:“你為什么不早些來問呢?我也忘記是寫的什么了!”
    有些人總愛自以為是,既不虛心,又愛堅持自己的錯誤,還強詞奪理為自己辯護,結(jié)果是越顯出自己的愚蠢可笑。
    5.中國寓言故事大全閱讀 篇五
    孔子前往楚國,路過一片樹林,看到一個駝背老人,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術(shù)非常嫻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沒有一個能逃脫的,就好像信手拾來一樣輕而易舉??鬃芋@奇地說:“您的技術(shù)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駝背老人說:“我的確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時候,如果能夠在竹竿的頂上放兩枚球而不讓球掉下來,粘的時候知了就很少能夠逃脫;如果放三枚不掉下來,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脫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來,粘知了就像用手拾東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這里,就如木樁一樣穩(wěn)穩(wěn)當當;我舉起手臂,就跟枯樹枝一樣紋絲不動;盡管身邊天地廣闊無邊,世間萬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東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響不了我對知了翅膀的關(guān)注,怎么會粘不到知了呢?”孔子聽了,回頭對弟子說:“專心致專,本領(lǐng)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 ?BR>    寓意: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lǐng)。古人說的精誠專一,確實是我們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