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字號:

歷史學習的方式與記憶是分不開的,記住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把知識全部都記住重要的就是理解與使用,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一
    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tǒng)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二
    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nóng)田水利有較大發(fā)展。
    2、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yè),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chuàng)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3.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三
    歷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漢:郡、縣;西漢中期后是州、郡、縣。
    唐代:道、州、縣。
    宋代:路、州、縣。
    元代:
    實行行省制(10個),形成:省、路、府、州、縣。
    兩個單列行政區(qū)劃:“腹里”即中書省;宣政院(藏、青、川)。
    評價:行省的設置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縣。
    清代:省、道、府、縣。
    4.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四
    夏商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國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啟即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2.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統(tǒng)治者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
    3.初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設相、卿士等,地方設侯、伯。
    5.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五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yè)、絲織業(yè)等手工業(yè)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東漢杜詩發(fā)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
    3.魏晉南北朝發(fā)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tǒng)。
    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zhèn),到元代發(fā)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fā)明了琺瑯彩。
    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的絲織業(yè)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6.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六
    1.西周的分封制不僅分封王族,還分封異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與周天子并無血緣關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絕對而言的,而是相對而言的。具體來說,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內,諸侯對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內,對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為士的大宗。
    3.XX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XX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
    4.柳宗元曾說“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這是說秦亡是因為XX,而不是因為實行郡縣制。
    5.“漢承秦制”,漢代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稍作變化。
    6.明朝以前,宰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地位十分穩(wěn)固;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無決策權,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