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字號: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有很多風(fēng)俗習(xí)慣,每個地方的風(fēng)俗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是整理的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篇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痹?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悠久的歷史。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四處傷害人類和牲畜,人們組成一個隊伍去打它們。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
    天帝十分憤怒,立即傳旨讓天兵在正月十五這天到人間放火,把人們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知道了,她不忍心,立即來轉(zhuǎn)告人類,人們大驚失色。最終,一位老者想出了個辦法: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jié)彩,這樣天帝就會以為人們被燒死了。
    在正月十五這天,天帝往下一看,人間一片火光沖天,天帝笑著走了。人們?yōu)榱藨c祝騙過天帝,每年正月xx大家都會掛燈籠,放煙火來慶祝這個日子。
    元宵節(jié)的重頭戲都在晚上。到了下午,天剛剛黑的時候,這一條街都燈火通明,舉行猜燈謎的活動。每一條燈謎都貼在燈上,如果有人猜出來的話,就把那條燈謎摘下來。小孩們都很愛比誰猜的燈謎多,最多可以獎勵一個糖果大禮包。
    看完花燈就到了我家鄉(xiāng)有特色的風(fēng)俗:吃元宵,我們經(jīng)常在家自己做。首先先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一點的立方塊。媽媽和舅媽在那兒做著,我們這群小朋友卻等不及要吃了,紛紛上前幫忙。我們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那個大機器抖動著身子,媽媽告訴我們:“餡料在相互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粘到了餡料的表面形成了元宵?!眿寢屵呎f邊清理桌子,“元宵寓意著團圓吉利,表達了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BR>    桌上的菜和元宵漸漸減少,我挺著肚子倚在墻邊,筷子浪漫地擺成了個十字。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fēng)。”雖然我在大城市學(xué)習(xí),但我應(yīng),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后為家鄉(xiāng)建設(shè)出一份力。
    2.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篇二
    我家的年夜飯上,總會有一盤酥肉,它總是最吸引我的菜。
    做酥肉,其實并不難,需要準(zhǔn)備三線肉,當(dāng)然喜歡吃瘦肉的,可以用精瘦肉。此外還需要準(zhǔn)備紅苕粉,花椒,鹽。先將肉切塊裝盤,再往切好的肉塊中加入紅苕粉,花椒,以及適量的鹽和少許水,并把它們混合均勻。接下來,起鍋燒油,把油燒熱后就可以放肉塊開炸,炸上五六分鐘,酥肉熟透后就可以撈出裝盤了,美味的酥肉也就制作完成了。
    雖然酥肉的做法很簡單,但是媽媽卻不經(jīng)常做。想吃酥肉得等到重要的節(jié)日,比如過年。一到年三十,媽媽便忙著做年夜飯??晌易钇诖倪€是炸酥肉?!岸嗑谜ㄋ秩獍??”我總是催促媽媽?!罢ǎ?,現(xiàn)在就炸!”媽媽總是被我催得很不耐煩。雖然媽媽口頭答應(yīng)炸酥肉,但我知道那只是媽媽搪塞我的話而已。因為每次炸酥肉都會被媽媽安排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我總是悄悄跑進廚房偷看。每次剛走進廚房,就會被媽媽攆出來:“去去去,一邊兒看電視去!”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客廳耐心等待。
    什么香味?是酥肉的味道!我激動起來,就快要吃到朝思暮想的酥肉了!我在廚房門口不停地張望。出鍋了嗎?怎么還沒做好?只見媽媽撈出了一塊酥肉放進盤子里,我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拿起那塊酥肉就往外跑。天哪!燙死人了!我兩只手不停地交換著拿,嘴里不停地吹著風(fēng),希望它快點涼下來。終于,酥肉沒有那么燙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塊兒。哇!又脆又香,實在太好吃了!一種久違的幸福感涌上心頭!
    這么好吃的酥肉,你難道不想嘗一嘗嗎?
    3.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篇三
    我的故鄉(xiāng)是福建,我們這里吃東西很講究,每到初一都要吃餃子。無論在哪里,還是在哪里玩,初一必吃餃子。
    初一前后,我們家都會散發(fā)出一種香味,是餃子!是餃子!跑到廚房里看見媽媽和奶奶正在把一袋面粉倒進機器里,做成面團來包餃子。
    用刀片把面團切成一小團,用搟板棒把面粉做圓,再把事先準(zhǔn)備好的豬肉、蝦仁、青菜,按順序一個一個放進皮里。過了不久,我們做出了四盤餃子,我往鍋里放水,等水燒開了,我們一盤盤地放進鍋里,給它們洗個“熱水澡”,等它們沸騰開來,往鍋里倒水,再次等它沸騰,再往鍋里倒水,等這次沸騰完,這些白白胖胖的餃子就能出鍋了。
    這些餃子香噴噴的,一出鍋我的眼睛就一直看著,嘴巴不停地流出一點口水。媽媽和奶奶把餃子端到餐桌上,我立馬從廚房里到外面來,跑到餃子面前,我直接上手拿個豬肉餃子,一放進嘴里,我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小口,伴著一股濃濃的豬肉香,在我的嘴里徘徊,香噴噴的,咽下肚子,香味在肚子里流動?!疤贸粤??!蔽乙粫r沒有注意,把豬肉餃子吃的只剩一半。
    這時,媽媽來了,驚訝道:“女兒,豬肉都被你吃完了!你這么能吃,幸好里面還有豬肉餃子?!蔽遗d奮地說道:“我們包的豬肉餃子太好吃了,我一時沒有忍,住就吃了一半?!背酝曦i肉餃子,那濃濃豬油香一直在我的胃里徘徊著,時不時看大人走遠了,就偷偷拿一個放在嘴巴里吃。
    因為喜歡餃子,而愛過年,因為喜愛餃子,而我們家常常在過年。
    4.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篇四
    春節(jié)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定是會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對于我來說,安徽的美食是我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家鄉(xiāng)風(fēng)俗。
    在這眾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當(dāng)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實踐過幾回。第一步不消說,用水與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團子,那外形跟吃撐了的“年畫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餃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幾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制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塊面團,拇指輕輕按住中間部分,另一只手拉、扯、捏、扭,直到變皮在手下“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圓起來。我最享受也最喜的當(dāng)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專場”。她熟練地將蔥、蒜整齊地切成小段,肉沫和著豆角、蒜泥、小蔥糊糊涂涂地被奶奶的鍋鏟輕盈地翻炒著,小火炒后的香味總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咸香、以及綠油油的小蔥,“奶奶牌內(nèi)餡”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贊不絕口。第四步的步驟與包餃子大相徑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曉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來的花紋,這個得講究。先是卷一卷,再是旋一旋,最后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紋路。
    全部步驟完畢,上鍋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咽了。米粑的外皮雖軟糯綿密,但畢竟無味。因此各家會備上一碟自制辣醬,辛爽入味,辣醬各不相同,像我家,便會有一種舌頭發(fā)麻的感覺,卻不是太過于辣。
    春節(jié)是一年最熱鬧的時節(jié),鞭炮聲聲聲入耳,酒肉味絲絲入心,大紅“?!弊钟橙胙酆?,美好的一年總在這樣的團圓中開啟,總在米粑鮮美的味道中開啟......
    5.小學(xué)生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作文600字 篇五
    今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xí)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
    回到家門口,我就聞到粽子香味,一進門就看見奶奶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我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歡樂氣氛。
    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jié)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xí)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薄斑@倒是蠻好玩的?!蔽液蛬寢屢积R說道。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唇上抹涂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說這是老古人留下的風(fēng)俗習(xí)慣,期望孩子能健成長。之后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唱著端午節(jié)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蹦钪钪?,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宋绻?jié)的學(xué)問可真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了不起。這一天,我過得真是歡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