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古詩啟蒙十首

字號:

3-4歲是孩子接觸古詩詞的關(guān)鍵時期,古詩啟蒙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語感、修養(yǎng)情操、增長知識。下面為大家推薦3-4歲的古詩啟蒙十首,這些古詩既有優(yōu)美的語言,又能引導孩子認識世界,是孩子啟蒙教育的好選擇。
    1.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一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cui):現(xiàn)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2.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二
    早發(fā)白帝城
    朝代:唐朝|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簡介
    《早發(fā)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翻譯/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3.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三
    春曉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及注釋一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注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4.3-4歲的古詩啟蒙 篇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唯通:惟)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
    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5.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五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古詩簡介
    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贊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則在字里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像詩人自己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翻譯/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地。
    3.知:知道
    4.為:因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6.3-4歲的古詩啟蒙 篇六
    涼州詞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外出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xiāng)?
    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名,屬《近代曲辭》,是《涼州曲》的唱詞,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涼州詞: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當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會閃閃發(fā)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將要。
    琵琶:這里指作戰(zhàn)時用來發(fā)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鳴奏助興。
    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zhàn)場。
    君:你。
    征戰(zhàn):打仗。
    7.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七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注釋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yí)歲除:一年已盡,“一”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一”變調(diào),讀第二聲(陽平)。除,逝去。
    屠蘇:亦作“屠酥”,“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民間風俗,有的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一種說法是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
    8.3-4歲的古詩啟蒙 篇八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注釋
    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洞航砭啊肥腔莩缢鳟嬅?,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鐘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蘆芽:蘆葦?shù)挠籽?,可食用?BR>    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chǎn)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nèi)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chǎn)卵。
    上:指逆江而上。
    9.3-4歲的古詩啟蒙 篇九
    江上漁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
    江上行人來來往往人,只是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
    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xiàn)在滔滔風浪里。
    注釋
    漁者:捕魚的人。
    但:單單,只是。
    愛:喜歡。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波浪。
    10.3-4歲的古詩啟蒙 篇十
    嫦娥
    李商隱〔唐代〕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云母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嫦娥應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韻譯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藥,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釋
    嫦娥:原作“姮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lǐng)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風: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風。云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等物。
    深:暗淡。
    長河:銀河。
    曉星:晨星?;蛑^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xiàn)在東方。
    靈藥:指長生不死藥。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碧海:形容藍天蒼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