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字號: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zhì)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篇一
    1、時刻和時間間隔
    (1)時刻和時間間隔可以在時間軸上表示出來。時間軸上的每一點都表示一個不同的時刻,時間軸上一段線段表示的是一段時間間隔(畫出一個時間軸加以說明)。
    (2)在學校實驗室里常用秒表,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頻閃照相的方法測量時間。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質(zhì)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2)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條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來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質(zhì)點始、末位置間的距離,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決于初、末位置,與運動路徑無關(guān)。
    (3)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
    (4)一般來說,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質(zhì)點做方向不變的無往返的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標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線運動中,兩點的位置坐標之差值就表示物體的位移。
    2.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篇二
    (1)電勢能
    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
    (2)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guān)系
    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荷電勢能的減少量,即WAB=εA-εB。
    ①當電場力做正功時,即WAB>0,則εA>εB,電勢能減少,電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電場力所做的功,即Δε減=WAB。
    ②當電場力做負功時,即WAB<0,則εA<εB,電勢能在增加,增加的電勢能等于電場力做功的絕對值,即Δε增=εB-εA=-WAB=|WAB|,但仍可以說電勢能在減少,只不過電勢能的減少量為負值,即ε減=εA-εB=WAB。
    說明:某一物理過程中其物理量的增加量一定是該物理量的末狀態(tài)值減去其初狀態(tài)值,減少量一定是初狀態(tài)值減去末狀態(tài)值。
    (3)零電勢能點
    在電場中規(guī)定的任何電荷在該點電勢能為零的點。理論研究中通常取無限遠點為零電勢能點,實際應用中通常取大地為零電勢能點。
    說明:
    ①零電勢能點的選擇具有任意性。
    ②電勢能的數(shù)值具有相對性。
    ③某一電荷在電場中確定兩點間的電勢能之差與零電勢能點的選取無關(guān)。
    3.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篇三
    力
    1.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guān)鍵;分析受力性質(zhì)力,根據(jù)效果來處理。
    2.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
    提示,根據(jù)狀態(tài)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jù);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zhì)是統(tǒng)一;相互垂直力,平行無力要切記。
    3.同一直線定方向,計算結(jié)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計算結(jié)果給指明;兩力合力小和大,兩個力成q角夾,平行四邊形定法;合力大小隨q變,只在最小間,多力合力合另邊。
    多力問題狀態(tài)揭,正交分解來解決,三角函數(shù)能化解。
    4.力學問題方法多,整體隔離和假設;整體只需看外力,求解內(nèi)力隔離做;狀態(tài)相同用整體,否則隔離用得多;即使狀態(tài)不相同,整體牛二也可做;假設某力有或無,根據(jù)計算來定奪;極限法抓臨界態(tài),程序法按順序做;正交分解選坐標,軸上矢量盡量多。
    4.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篇四
    1、運動的合成:從已知的分運動來求合運動,叫做運動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們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運動合成重點是判斷合運動和分運動,一般地,物體的實際運動就是合運動。
    2、運動的分解:求一個已知運動的分運動,叫運動的分解,解題時應按實際“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guān)系:
    ⑴運動的等效性(合運動和分運動是等效替代關(guān)系,不能并存);
    ⑵等時性:合運動所需時間和對應的每個分運動時間相等
    ⑶獨立性:一個物體可以同時參與幾個不同的分運動,物體在任何一個方向的運動,都按其本身的規(guī)律進行,不會因為其它方向的運動是否存在而受到影響。
    ⑷運動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4、運動的性質(zhì)和軌跡
    ⑴物體運動的性質(zhì)由加速度決定(加速度為零時物體靜止或做勻速運動;加速度恒定時物體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變化時物體做變加速運動)。
    ⑵物體運動的軌跡(直線還是曲線)則由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關(guān)系決定(速度與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5.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識點整理 篇五
    質(zhì)點:
    ①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質(zhì)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物體可看做質(zhì)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jié)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物體可被看做質(zhì)點的幾種情況:
    (1)平動的物體通??梢暈橘|(zhì)點.
    (2)有轉(zhuǎn)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zhì)點.
    (3)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zhì)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zhì)點,反之,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