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5篇

字號:

行程問題是小學(xué)數(shù)學(xué)應(yīng)用題中的基本問題,它包含了簡單的相遇及追及問題、多人相遇追及問題、多次相遇追及問題、流水行船問題、環(huán)形跑道問題、鐘面行程問題、火車過橋問題、獵狗追兔問題等,但萬變不離其宗。行程問題是物體勻速運(yùn)動的應(yīng)用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5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 篇一
    1、一列火車長150米,每秒鐘行19米。全車通過長800米的大橋,需要多少時間?
    分析列車過橋,就是從車頭上橋到車尾離橋止。車尾經(jīng)過的距離=車長+橋長,車尾 行駛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用車長與橋長和除以車速。
    解:(800+150)+19=50(秒)
    答:全車通過長800米的大橋,需要50秒。
    2、一列火車長200米,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過一條隧道,從車頭進(jìn)洞到車尾離洞,一共用了40秒。這條隧道長多少米?
    分析先求出車長與隧道長的和,然后求出隧道長?;疖噺能囶^進(jìn)洞到車尾離洞,共走車長+隧道長。
    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
    解:(1)火車40秒所行路程:8X40=320(米)
    (2)隧道長度:320-200=120(米)
    答:這條隧道長120米。
    3、甲火車從后面追上到完全超過乙火車用了110秒,甲火車身長120米,車速是每秒20米,乙火車車速是每秒18米,乙火車身長多少米?
    (20-18)X110-120=100(米)
    2.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 篇二
    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長392千米;同時從兩港各開出一艘輪船相對而行;從南京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8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1千米;經(jīng)過幾小時兩船相遇?
    解:392+(28+21)=8(小時)
    答:經(jīng)過8小時兩船相遇。
    2、甲乙二人同時從兩地騎自行車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15千米;乙每小時行13千米;兩人在距中點(diǎn)3千米處相遇;求兩地的距離。
    解:
    “兩人在距中點(diǎn)3千米處相遇”是正確理解本題題意的關(guān)鍵。
    從題中可知甲騎得快;乙騎得慢;甲過了中點(diǎn)3千米;乙距中點(diǎn)3千米;就是說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x2)千米;
    因此;
    相遇時間=(3x2)+(15-13)=3(小時)
    兩地距離=(15+13)x3=84(千米)
    答:兩地距離是84千米。
    3、好馬每天走120千米;劣馬每天走75千米;劣馬先走12天;好馬幾天能追上劣馬?
    解:
    (1)劣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75x12=900(千米)
    (2)好馬幾天追上劣馬?900+(120-75)=20(天)
    列成綜合算式75x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馬20天能追上劣馬。
    3.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 篇三
    例題: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別是每分鐘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而丙在B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鐘和甲相遇。A、B兩地間的路長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和乙相遇后又經(jīng)過10分鐘和甲相遇,10分鐘內(nèi)甲丙兩人共行(30+50)×10=800米。這800米就是乙、丙相遇比甲多行的路程。乙每分鐘比甲多行40-30=10米,現(xiàn)在乙比甲多行800米,也就是行了80÷10=80分鐘。因此,AB兩地間的'路程為(50+40)×80=7200米。
    練習(xí)題:
    1、甲每分鐘走75米,乙每分鐘走80米,丙每分鐘走100米,甲、乙從東鎮(zhèn),丙人西鎮(zhèn),同時相向出發(fā),丙遇到乙后3分鐘再遇到甲。求兩鎮(zhèn)之間相距多少米?
    2、有三輛客車,甲、乙兩車從東站,丙車從西站同時相向而行,甲車每分鐘行1000米,乙車每分鐘行800米,丙車每分鐘行700米。丙車遇到甲車后20分鐘又遇到乙車。求東西兩站的距離。
    3、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67米,丙每分鐘走73米。甲、乙從南鎮(zhèn),丙從北鎮(zhèn)同時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鐘遇到甲。求兩鎮(zhèn)相距多少千米。
    4.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 篇四
    有甲、乙、丙三人同時同地出發(fā),繞一個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與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鐘走40米,乙每分鐘走38米,丙每分鐘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鐘和丙相遇。問:這個花圃的周長是多少米?
    分析:這是一個個三人行程問題,拆解開包含兩個相遇(甲與乙、甲與丙)、一個追及問題(乙與丙),解題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利用三個人的速度,及一個關(guān)鍵時間“3分鐘”。
    第一個相遇:在甲與乙相遇后的3分鐘時間里,甲、丙二人的路程和為
    (40+36)×3=228(米)
    第一個追擊:這228米是從開始到甲、乙相遇的時間里,乙、丙兩人行進(jìn)的速度差造成的,乙、丙二人的行程是一個追及過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時間,即為乙丙二人行進(jìn)的時間:
    228÷(38-36)=114(分鐘)
    第二個相遇:在114分鐘里,甲、乙二人從開始至相遇一起走完了全程。
    所以花圃周長即為全程:
    (40+38)×114=8892(米)
    就這樣,我們把一個抽象的三人行程問題分解為三個簡單的相遇追及問題,解題思路就會更加清晰。 
    5.小學(xué)生奧數(shù)行程問題練習(xí)題 篇五
    1、甲、乙兩船分別在一條河的A、B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甲順流而下,乙逆流而上。相遇時,甲乙兩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繼續(xù)前進(jìn)。甲到達(dá)B,乙到達(dá)A后,都按照原路返航,兩船第二次相遇時,甲船比乙船少行1000米。如果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時間間隔1小時20分,則河水的流速是多少?
    2、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biāo)?小時到達(dá),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dá),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3、某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15千米,它從上游甲地開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時,水速每小時3千米,問從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時間?
    4、摩托車駕駛員以每個小時40千米的速度行了120千米,回來的時候都督提高了50%,那么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多少千米每個小時?
    5、一輛客車和火車分別從甲乙輛地同時相向而行,4小時后相遇,如果客車行3小時,火車行2小時,兩車還會相距全程的11/30。問,客車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