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字號:

高考是一個實現人生的省力杠桿,此時是你撬動它的時機,并且以后你的人生會呈弧線上升。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一
    一次函數的定義
    一次函數,也作線性函數,在x,y坐標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表示,當一次函數中的一個變量的值確定時,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確定另一個變量的值。
    函數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來方便,但列出的對應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變量與函數之間的對應規(guī)律。
    解析式法:簡單明了,能夠準確地反映整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與函數之間的相依關系,但有些實際問題中的函數關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圖象法:形象直觀,但只能近似地表達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一次函數的性質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數,且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數,當b=0時,y=kx+b即y=kx,所以說正比例函數是一種特殊的一次函數
    注:一次函數一般形式y(tǒng)=kx+b(k不為0)
    a)k不為0
    b)x的指數是1
    c)b取任意實數
    一次函數y=kx+b的圖像是經過(0,b)和(-b/k,0)兩點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為直線y=kx+b,它可以看做直線y=kx平移|b|個單位長度得到。(當b>0時,向上平移;b<0時,向下平移)
    2.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二
    不等式分類:
    不等式分為嚴格不等式與非嚴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純粹的大于號、小于號“>”“<”連接的不等式稱為嚴格不等式,用不小于號(大于或等于號)、不大于號(小于或等于號)“≥”(大于等于符號)“≤”(小于等于符號)連接的不等式稱為非嚴格不等式,或稱廣義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數是實數,字母也代表實數,不等式的一般形式為F(x,y,……,z)≤G(x,y,……,z)(其中不等號也可以為<,≥,>中某一個),兩邊的解析式的公共定義域稱為不等式的定義域,不等式既可以表達一個命題,也可以表示一個問題。
    3.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三
    一個推導
    利用錯位相減法推導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兩式相減得(1-q)Sn=a1-a1qn,∴Sn=(q≠1).
    兩個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斷言{an}為等比數列,還要驗證a1≠0.
    (2)在運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時,必須注意對q=1與q≠1分類討論,防止因忽略q=1這一特殊情形導致解題失誤.
    三種方法
    等比數列的判斷方法有:
    (1)定義法:若an+1/an=q(q為非零常數)或an/an-1=q(q為非零常數且n≥2且n∈N_),則{an}是等比數列.
    (2)中項公式法:在數列{an}中,an≠0且a=an·an+2(n∈N_),則數列{an}是等比數列.
    (3)通項公式法:若數列通項公式可寫成an=c·qn(c,q均是不為0的常數,n∈N_),則{an}是等比數列.
    注:前兩種方法也可用來證明一個數列為等比數列.
    4.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四
    兩個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質:
    (1)由定義知:“兩平行平面沒有公共點”;
    (2)由定義推得:“兩個平面平行,其中一個平面內的直線必平行于另一個平面”;
    (3)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
    (4)一條直線垂直于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5)夾在兩個平行平面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6)經過平面外一點只有一個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5.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五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6.高三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歸納 篇六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圓的標準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圓心坐標
    圓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側面積S=c_h斜棱柱側面積S=c'_h
    正棱錐側面積S=1/2c_h'正棱臺側面積S=1/2(c+c')h'
    圓臺側面積S=1/2(c+c')l=pi(R+r)l球的表面積S=4pi_r2
    圓柱側面積S=c_h=2pi_h圓錐側面積S=1/2_c_l=pi_r_l
    弧長公式l=a_r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0扇形面積公式s=1/2_l_r
    錐體體積公式V=1/3_S_H圓錐體體積公式V=1/3_pi_r2h
    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
    柱體體積公式V=s_h圓柱體V=pi_r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