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字號: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下面是分享的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1.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一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一
    時常記起溪邊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優(yōu)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
    盡了酒宴興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
    奮力把船劃出去呀!奮力把船劃出去!劃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譯文二
    經(jīng)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
    劃呀,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譯文三
    曾記得一次溪亭飲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著了道路。
    興盡之后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怎么渡,怎么渡?(最終)驚起水邊滿灘鷗鷺。
    注釋
    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
    溪亭:臨水的亭臺。
    日暮:黃昏時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興盡:盡了興致。
    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后,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誤入:不小心進入。
    藕花:荷花。
    爭渡:奮力把船劃出去。
    驚:驚動。
    起:飛起來。
    一灘:一群。
    鷗鷺:這里泛指水鳥。
    2.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二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fēng)卻勁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卻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jié)應(yīng)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注釋
    疏:指稀疏。
    雨疏風(fēng)驟:雨點稀疏,晚風(fēng)急猛。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濃睡:酣睡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卷簾人:有學(xué)者認為此指侍女。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3.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三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注釋
    一剪梅,詞牌名,又名“一枝花”“臘前梅”“臘梅香”“臘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彥《一剪梅·一剪梅花萬樣嬌》為正體,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韻。另有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韻;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等變體。紅藕:紅色的荷花。
    玉?。╠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蘭舟:這里指小船。
    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復(fù),皆可誦讀,文詞凄婉。后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群飛的大雁。
    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意思是,眉上愁云剛消,心里又愁了起來。
    4.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四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宋代〕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守著窗兒一作:守著窗兒)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秋天總是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擋得住傍晚的寒風(fēng)緊吹?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當(dāng)年為我傳遞書信的舊日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唯獨我因憂傷而憔悴瘦損,如今有誰可以摘取?孤獨地守著窗前,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是點點滴滴。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注釋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仗搻濄?、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損:表示程度極高。
    堪:可。
    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5.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五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宋代〕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廚通:櫥;銷金獸一作:消金獸)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 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人比一作:人似)
    譯文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 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么能不令人傷感呢?風(fēng)乍起,卷簾而入,簾內(nèi)的人兒因過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注釋
    云:《古今詞統(tǒng)》等作“雰”,《全芳備祖》作:“陰”。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一本作“銷”,《花草粹編》等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櫥:《彤管遺篇》等作“窗”。
    涼:《全芳備祖》等作“秋”。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這里指菊花的幽香。
    銷 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銷:一作“消”。
    西風(fēng):秋風(fēng)。
    比:《花草粹編》等作“似”。黃花:指菊花。鞠,本用菊。
    6.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六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zhuǎn)動,像無數(shù)的船只在舞動風(fēng)帆。夢魂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xiàn)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xué)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fēng)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注釋
    星河:銀河。
    轉(zhuǎn):《歷代詩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語:天帝的話語。
    嗟:慨嘆。
    報:回答。
    謾有:空有。謾:空,徒然。驚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勢聊短述》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詩句。
    九萬里:《莊子·逍遙游》中說大鵬乘風(fēng)飛上九萬里高空。
    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蓬舟:像蓬蒿被風(fēng)吹轉(zhuǎn)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fēng)吹飛,喻飛動。
    吹?。捍档?。
    三山:《史記·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fēng)吹開,終無人能到。
    7.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七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闌通:欄)
    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yīng)時花木中無雙無儔。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巖桂不被收?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
    “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謂桂花為中秋時節(jié)的花木。
    “騷人”二句:取意于陳與義《清平樂·木犀》的“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之句意?!膀}人”、“楚人”均指屈原??缮罚阂蓡栐~,猶可是。情思:情意。何事:為何。此二句意謂《離騷》多載花木名稱而未及桂花。
    8.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八
    永遇樂·落日熔金
    李清照〔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一作:捻)
    譯文
    落日的余暉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圍合著的明月,如今這一個劫后余生的人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渲染柳色的煙霧漸漸地濃郁,笛子還吹奏著《梅花落》的怨曲哀聲,究竟誰能知道還有多少春意?正當(dāng)元宵佳節(jié)日暖風(fēng)和天氣,轉(zhuǎn)眼間難道不會有驟降風(fēng)雨?有人來邀請我參加這般宴會、駕起寶馬香車來接,被我謝絕。
    難以忘懷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閨門中的婦女多有閑暇游戲,記得特別偏愛正月十五那天,頭上戴插著翠鳥羽毛的帽子,還有用美麗的金線攆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亂發(fā)像風(fēng)吹霧散也懶得梳理,也懶得夜間出去看燈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簾兒底下,聽聽外面別人家的歡聲笑語。
    注釋
    吹梅笛怨:梅,指樂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聲哀怨。
    次第:這里是轉(zhuǎn)眼的意思。
    香車寶馬:這里指貴族婦女所乘坐的、雕鏤工致裝飾華美的車駕。
    中州:即中土、中原。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三五:十五日。此處指元宵節(jié)。
    鋪翠冠兒:以翠羽裝飾的帽子。
    雪柳:以素絹和銀紙做成的頭飾(詳見《歲時廣記》卷十一)。此二句所列舉約均為北宋元宵節(jié)婦女時髦的妝飾品。
    簇帶:簇,聚集之意。帶即戴,加在頭上謂之戴。
    濟楚:整齊、漂亮。簇帶、濟楚均為宋時方言,意謂頭上所插戴的各種飾物。
    9.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九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宋代〕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譯文
    風(fēng)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只有塵土還帶有花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經(jīng)完結(jié)。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nèi)心沉重的憂愁??!
    注釋
    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雙調(diào)小令。雙調(diào)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這首詞為變格。
    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ǎ阂蛔鳌按骸?。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曉”。梳頭:古代的婦女習(xí)慣,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梳妝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際飛《本草堂詩余》注:“一作珠,誤”。《崇禎歷城縣志》作“欲淚先流”,誤刪“語”字。
    說:一作“道”?!吧泻谩保阂蛔鳌跋蚝谩?。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fēng)光佳麗的游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于金華城南,故曰“雙溪”。
    擬:準(zhǔn)備、打算。輕舟:一作“扁舟”。
    舴艋(zé měng)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蜢。
    10.李清照宋詞經(jīng)典10首及翻譯 篇十
    點絳唇·蹴罷秋千
    李清照〔宋代〕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
    蕩完秋千,慵倦地起來整理一下纖纖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花兒含苞待放,因蕩過秋千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
    忽見有客人來到,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卻要嗅嗅門前的青梅以此掩蓋。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
    蹴:踏。此處指打秋千。
    慵:懶,倦怠的樣子。
    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
    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倚門回首:這里只是靠著門回頭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