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字號:

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是為大家整理的,物理的學習需要的不僅是大量的做題,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識點的累積。
    1.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一
    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正電荷在電場中受力方向與場強方向一致,所以正電荷沿場強方向,電勢能減小,負電荷在電場中受力方向與場強相反,所以負電荷沿場強方向,電勢能增大,但電勢都是沿場強方向減小。
    1、原因
    電勢能,電場力,功的關(guān)系與重力勢能,重力,功的關(guān)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電勢能的原因就是電場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勢能規(guī)律幾乎都是如此,電場力正做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負做功,電勢能增大,在做正功的過程中,電勢能通過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電勢能減小。
    靜電力做的正功功=電勢能的減小量,靜電力做的負功=電勢能的.增加量
    2、判斷電場力做功的方法
    (1)看電場力與帶電粒子的位移方向夾角,小于90度為正功,大于90度為負功;
    (2)看電場力與帶電粒子的速度方向夾角,小于90度為正功,大于90度為負功;
    (3)看電勢能的變化,電勢能增加,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正功。
    2.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二
    合力、分力:
    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3.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三
    重力勢能: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積。
    1、重力勢能用EP來表示;
    2、重力勢能的數(shù)學表達式:EP=mgh;
    3、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國際單位是焦耳;
    4、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其大小和所選參考系有關(guān);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間的關(guān)系
    (1)物體被舉高,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2)物體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3)重力做的功只與物體初、末為置的高度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guān)
    4.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四
    交變電流(正弦式交變電流)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guān)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采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shù);B:磁感強度(T);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5.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五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
    (1)自由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nèi)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小: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shù)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6.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六
    1、三相交變電流的產(chǎn)生: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zhuǎn)動,三組線圈各自產(chǎn)生交變電流.
    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三組線圈到達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
    3、電工學中分別用黃、綠、紅三種顏色的線為相線(火線),黑色線為中性線(零線)。三組線圈產(chǎn)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三組線圈和三個負載是怎樣連接的呢?
    4、端線、火線和中性線、零線.
    從每個線圈始端引出的導線叫端線,也叫相線,在照明電路里俗稱火線,從公共點引出的導線叫中性線,照明電路中,中性線是接地的叫做零線.
    5、相電壓和線電壓.
    端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U相)(即每一個線圈兩端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U線)(即2個線圈首端電壓).
    我國日常電路中,相電壓是220V、線電壓是380V.
    6、三相AC的有關(guān)計算(其中w為線圈旋轉(zhuǎn)角速度,Em為交壓值)。
    e1=Em_in(wt)
    e2=Em_in(wt+2π/3)
    e3=Em_in(wt-2π/3)
    7.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七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nèi)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電路(P、U與R成正比)并聯(lián)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guān)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電流關(guān)系I總=I1=I2=I3I并=I1+I2+I3+
    電壓關(guān)系U總=U1+U2+U3+U總=U1=U2=U3
    功率分配P總=P1+P2+P3+P總=P1+P2+P3+
    8.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八
    (1)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三種起電方法:
    ①摩擦起電:當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一些束縛得不緊的電子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于是原來電中性的物體由于得到電子而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則帶正電。
    ②感應起電: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
    ③接觸起電:一個物體帶電時,電荷之間會相互排斥,如果接觸另一個導體,電荷會轉(zhuǎn)移到這個導體上,使物體帶電。
    (3)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會創(chuàng)生,也不會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在轉(zhuǎn)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4)元電荷:最小電荷量就是電子所帶的電荷量,這個最小的電荷量叫做元電荷。
    9.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九
    【磁場】
    1、磁場是一種物質(zhì)
    2、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
    3、磁場的基本特性:對放入其中的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
    4、磁現(xiàn)象的電本質(zhì):磁鐵的磁場和電流的磁場一樣,都是由運動的電荷產(chǎn)生的。
    5、磁感線:定義,特點。磁鐵: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nèi)部從南極到北極。
    6、熟悉五種典型磁場的磁感線空間分布,會轉(zhuǎn)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圖(正視、俯視、側(cè)視、剖視圖)
    7、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要點。
    8、磁感應強度:定義,方向,單位。牢記地磁場分布的特點。
    10.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 篇十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qū)動力
    4.發(fā)生共振條件:f驅(qū)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見第一冊p175〕
    5.機械波、橫波、縱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zhì)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fā)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xù)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fā)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見第二冊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