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10篇)

字號: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推導的一種通用手段,下面是整理的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變成三角形的方法。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步驟圖,記錄紙、筆、剪刀。
    2、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探索用正方形紙變成三角形。
    (1)教師:小兔子有一塊正方形的布,它準備把它變成兩條三角形的圍巾,小朋友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小兔子嗎?
    幼兒交流自己的方法,老師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
    (2)教師:這次小兔子想請小朋友用正方形的布變出四個三角形,想一想你有什么方法?
    幼兒操作,教師注意觀察幼兒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3)教師: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變出四個三角形的?誰的方法和他不一樣?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變三角形的方法。教師將幼兒的方法用步驟圖的方式進行記錄。
    2、引導幼兒探索用長方形紙變成三角形。
    (1)教師:小兔子還有一塊長方形的布,也請小朋友幫它變出四個三角形。這次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來變,你有幾種方法就拿幾張紙試一試。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教師將幼兒的方法用步驟圖的方式進行記錄,幫助幼兒直觀了解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
    3、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創(chuàng)設“圖形變變變”展覽板。
    (1)將幼兒變圖形的方法步驟圖進行展示。
    (2)提供圖形請幼兒變成三角形,再請幼兒將變成的三角形拼回成原來的圖形,粘貼在紙板上進行展示。
    2.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鞏固幼兒對已學幾何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3 、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卡片。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認識梯形寶寶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中五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長著長長的耳朵,喜歡吃胡蘿卜……(出示兔子)。
    師:兔寶寶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她的家參觀,小朋友想看看兔寶寶的家是什么樣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鞏固對已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原來兔寶寶的家是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幾何圖形吧。(重點突出梯形)
    3、導入新圖形(梯形)
    師:(出示梯形卡片)小朋友們都仔細觀察一下梯形有什么特征?(上短下長;上下兩邊平平的,有四個角,不一樣大。旁邊的兩條邊斜斜的像滑梯)
    小結: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是斜斜的,這個像梯子和滑梯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師:小朋友們認識了梯形寶寶可梯形寶寶說我還有兩個小伙伴呢?
    (出示直角梯形)它旁邊的一條邊是斜斜的,另一條邊是直直的
    (出示等腰梯形)請一個幼兒用紙條來量量它的兩條斜邊,發(fā)現一樣長的特點。
    4、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并鞏固新知。
    做練習(練習本)
    3.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進行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畫若干張
    2、圖形操作卡片
    3、可供折、剪、貼、拼的各種紙以及剪刀、膠棒、抹布等
    活動過程:
    1.鞏固復習在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中,找出有哪些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圖形寶寶藏在螃蟹里?《有趣的數學》找出以前已經學習過的各種圖形。
    2.通過折將圖形進行變化。
    (1)師扮演魔術師和小朋友一起玩變魔術的游戲,將示先準備好的圖形,請幼兒猜想,教師是采用什么方法將梯形變其他兩種圖形?
    (2)師:除了用折的方法,還能用其他哪些方法使圖形變成其它學習過的以知圖形?(請幼兒討論)請幼兒上來分別扮演“小小魔術師”上來演示操作過程。
    (3)師小節(jié):原來圖形都可以通過折、剪、粘、拼的方法將進行變化,可以變成其他學習過的圖形,也可以變成它自己原來圖形。
    3.分組操作
    (1)將小組分別分成四組:拼、貼、剪、折四組,將剪貼好的圖形黏貼在空白紙上操作。
    (2)教師出示操作卡,師:將請幼兒上來將自己操作完的結果貼到操作卡上,并復述過程,用的什么方法?是由什么圖形變成什么圖形?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4.延伸:在區(qū)域環(huán)節(jié),用操作卡將圖形通過剪、拼、折、粘四種方式操作。得到結果。
    4.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對已知圖形特征進行復習與鞏固;
    2、初步學會將圖形折疊、分割、拼擺,使其圖形發(fā)生變化;
    3、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通過聯想畫成簡單的物體,并表現出其主要特征。
    教學準備:魔術袋一只(內裝圖形寶寶卡片)、幾何圖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魔術袋里找圖形寶寶
    1、有個魔術師非常粗心,他掉了一個魔術袋,被老師我撿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里面到底藏著什么秘密?
    2、依次出示袋中的物品(幾何圖形),讓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3、講講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
    二、變魔術
    1、想一想正方形能不能變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討論將紙折疊,剪開變?yōu)楦鞣N圖形,將剪開的圖形再拼成其他圖形;
    3、正方形可以變,那其他圖形也能變嗎?(鼓勵幼兒開動腦筋,將剪出來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進行重新組合,變成新的圖形,并能用語言進行大膽表述。
    三、超級魔術師
    1、出示一張圓形圖片,“變變變,變出不同的什么呀?”(兔子),提問:“咦,剛才老師把什么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成的?”(引導幼兒學會添畫,變成另外的圖形)
    2、引導幼兒自己想象創(chuàng)新,將老師準備的一些圖形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并進行評析。
    5.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五
    目標:
    1、知道圖形可以通過組合變成其它物體。
    2、通過拼擺、添畫使圖形發(fā)生變化,激發(fā)幼兒想象力。
    3、樂意參與圖形拼擺、添畫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準備:
    幾何圖形學具;畫紙若干
    過程:
    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些圖形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
    2、師:嗯,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寶寶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播放圖形組合PPT,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些東西都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變出來的?(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圖形組合變出來的,那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操作一下呢?
    三、分組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操作幾何學具的圖形
    第二組:找畫中的幾何圖形,根據提示涂色
    第三組:對幾何圖形進行添畫。
    四、作品評價
    1、師:你用了什么圖形把它變成這樣的?
    你的畫中有什么?它由什么圖形組合而成?你添畫了什么把它變成了什么?
    2、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6.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將其拼貼、添畫成簡單的物體,并變現其主要特征。
    2、能夠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圖形拼貼、添畫活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愿意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小筐六種不同的幾何圖形(每種圖形若干個)、勾線筆、蠟筆等。
    2、畫有不同圖形(大小不一)的作業(yè)紙若干張,拼圖添畫的范例。
    活動過程:
    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圖形,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問:都有什么圖形?
    2、師:喲,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了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欣賞范例,了解拼添畫,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出示范畫圖形變出來的東西)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什么圖形添上什么圖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引導幼兒用語言表示添畫的圖形)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都是添畫了一些東西變出來的,老師也想來變魔術,你們一起來幫助我好嗎?老師示范。
    三、引導幼兒聯想導論,鼓勵幼兒新奇有趣的想法。
    1、師:這些圖形還能變成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2、小朋友們想的可真多,把圖形變得這么神奇,桌上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形,請小朋友把它變成你想變的東西,變好之后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把什么變成了什么。
    3、幼兒拼添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圖形進行添畫,充分發(fā)揮想象,拼添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四、作品評價
    1、師:你把圖形變成了什么,什么添畫上什么變成了什么,誰愿意來說一說。
    2、表揚添畫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7.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征。
    2、通過動手操作,發(fā)展幼兒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五種(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圖形,了解其特征。
    活動難點:能正確區(qū)分各種圖形,知道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的幾何圖形。
    2、物質準備:奇妙盒子、多媒體課件、操作用的五種圖形若干。
    3、各種圖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幼兒做手指游戲:變變變,穩(wěn)定情緒。
    2、游戲:奇妙盒子里找圖形娃娃
    今天,教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小盒子(出示盒子),大家想不想知道盒子里有什么?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兒歌:奇妙盒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看看里面有什么?)這是什么?。磕阍趺粗浪情L方形娃娃呢?它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呢?平時我們見過那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呢?
    (2)奇妙盒子東西多,我請一位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摸出來的是什么?
    這是什么圖形?。靠纯此鞘裁搭伾哪??我們一起用兒歌說出正方形的特征好不好?開動小腦筋想想我們見過哪些正方形物品呢?
    (3)奇妙盒子東西多,我請第二位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摸出來的是什么?
    這是什么圖形?。繛槭裁凑f它是三角形娃娃呢?它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呢?那我們見過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呀?
    (4)奇妙盒子東西多,我再請第三位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摸出來的是什么?
    它是什么圖形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呢?它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我們想想看,哪些東西是梯形呢?
    (5)奇妙盒子東西真多,想不想知道盒子還里有什么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瞧!這是什么圖形???你怎么知道它是圓形呢?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我們一起用兒歌說出常見的圓形物品,好不好?
    (小結:奇妙盒子里藏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我們學習了這么多圖形,知道它們的名稱、能正確區(qū)分它們,還不夠,我們還要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
    3、教師用拼圖及折疊的方式,演示圖形的變化。
    (1)老師拿了兩張什么圖形?(正方形)我把它們相拼在一起,組成了什么圖形?(長方形)
    (2)一個正方形,老師用折疊的方法還可以把它變成其他的多種圖形??纯此兂墒裁磮D形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這就說明圖形是可以變的。
    4、播放多媒體,欣賞動畫拼圖,教師提出問題,幼兒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1)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圖形娃娃們的精彩表演,看它們相拼在一起變成了什么圖形?
    (2)小朋友們說長方形和圓形拆開后還能變回小汽車嗎?我們接著看圖形娃娃究竟變回小汽車沒?
    瞧,它們分開后,又變回了小汽車,圖形娃娃真厲害!
    5、數數、分類活動: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也準備了一份禮物??纯此鞘裁矗浚C器人)你們喜歡它嗎?
    (1)先來看看機器人是由哪幾種圖形拼成的?(幼兒說,教師逐一貼出相應的圖形。)
    (2)一共有幾種圖形呢?那我們就要找出它的數字朋友6,貼在圖形的下面。
    (3)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請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貼在圖形上。
    (小結:小朋友今天表現可真棒!當圖形娃娃們在一起游戲時,是可以相拼成許多不同的圖形。)
    6、幼兒操作,自由拼圖。
    現在,大家想不想和圖形娃娃們一起做游戲,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呀?那小椅子輕輕轉向桌子,我們比比看,誰的小手靈巧,拼出的圖形漂亮!
    8.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通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2、難點:引導幼兒發(fā)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愿,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范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么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范將圖形對折。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么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啟發(fā)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么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范,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么?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么。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愿望,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么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并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zhèn)€拼圖游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愿意上來給我示范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qū)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親的人吧!
    9.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會進行圖形折疊、分割、拼擺,使圖形變化,辯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其關系,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準備:
    正方形紙、小刀。
    教學過程:
    (一)變魔術
    讓幼兒猜想正方形能不能變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長方形。然后將紙折疊,剪開變?yōu)楦鞣N圖形。
    將剪開的圖形再拼成正方形。
    (二)幼兒操作
    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正方形,比比誰變得快,再將4個小正方形拼成原來的樣子。
    將正方形變成4個小三角形,然后還原。
    將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然后還原。
    (三)圖形組合
    將剪出來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進行各種組合,變成新的圖形。并鼓勵幼兒用語言進行表述。如:四個三角形可拼成風車;一個三角形加一個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
    10.中班數學變變變活動教案 篇十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感興趣。
    2、知識目標:理解二、四等分的含義,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圖形間的關系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創(chuàng)新目標: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通過圖形的分割和拼合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認識三角形、正方形,知道其基本特征。
    (2)進行了三角形的二等分,初步感知圖形與等分后圖形之間的關系。
    2、物質準備:
    (1)教師教具:大黑板,正方形蛋糕圖片一張,剪刀一把,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圖片壓模各一張,正方形圖卡一張,二、四等分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2)幼兒學具:正方形紙若干、剪刀、圖例引導卡、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
    環(huán)節(jié)目標: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感興趣。
    (1)情景引入:教師以羊羊村要為喜羊羊過生日為主題,出示正方形生日蛋糕圖片。
    (2)幼兒觀察,教師提問。教師:孩子們,這是什么呀?教師:生日蛋糕是什么形狀的呢?
    (3)提出問題,思考解決辦法。教師: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美羊羊圖片)她要為喜羊羊過生日,喜羊羊可高興了,要把生日蛋糕分給美羊羊一起分享。師:這個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幾塊呢?師:怎么分才能一樣大呢?
    2、操作部分。
    環(huán)節(jié)目標:通過操作理解二、四等分的含義,嘗試對正方形進行二、四等分,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圖形間的關系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為每個幼兒發(fā)一張正方形的紙,請幼兒觀察后進行二等分操作。
    (2)操作后提問。教師:你們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個什么樣的圖形?教師:你是怎么分的?還有別的方法嗎?教師:這兩個三角形(長方形)一樣大嗎?你是怎樣知道它們一樣大的呢?師:把這兩個三角形(長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狀呢?
    (3)小結:可以用對邊折或對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兩個一樣大的三角形(長方形),兩個一樣大的三角形(長方形)拼合在一起可以變成原來的正方形。
    3、探索部分。
    環(huán)節(jié)目標: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1)小朋友,你們快看誰又來給喜羊羊過生日了?(出示懶羊羊、沸羊羊圖片)一共有幾只小羊在一起過生日呢?(四只)
    (2)引發(fā)思考并提問。教師:現在這個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幾塊呢?師:怎么分才能把蛋糕分成四塊一樣大的呢?教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
    (3)幼兒嘗試探索,教師指導。
    (4)操作后提問。師:你們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個什么樣的圖形?師:你是怎么分的?用了什么方法?教師:這四個三角形(正方形)一樣大嗎?你是怎樣知道它們一樣大的呢?教師:把這四個三角形(正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狀呢?
    (5)小結:可以用對邊折再對邊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個一樣大的小三角形,這四個一樣大的小三角形和在一起還是原來的正方形。用對角折再對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個一樣大的小正方形,四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合在一起還會變成原來的正方形。
    4、運用部分。
    環(huán)節(jié)目標:通過圖形的分割和拼合解決實際問題。
    (1)喜羊羊的生日過得非常開心,它帶來了許多小游戲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咱們一起看一看,是什么游戲呢?
    (2)教師出示正方形圖卡,引導幼兒用提供的三角形、長方形等進行拼合,鞏固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
    (3)游戲:和圖形娃娃做游戲。幼兒操作,每組投放圖例,正方形、小三角形等圖形若干,請幼兒依據自選圖例,采用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方法或拼合的方法,完成圖例。
    (4)送禮物。教師引導幼兒將制作好的圖形畫送給喜羊羊。
    5、活動延伸。
    環(huán)節(jié)目標:鞏固對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所分圖形與整體的關系的理解。
    交流講評: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其他幼兒的操作結果,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