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

字號:

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忽視教學設計,則不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學走彎路,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一
    《小樹謠》: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成、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展示小樹在風中點頭,小鳥在樹上嬉戲的圖畫,讓學生仔細觀察,問:你看到了什么?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讀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再連起來讀。
    2、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jié),并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然后自己反復拼讀,把生字讀準。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糾正讀音。
    4、開火車選讀帶拼音的生字詞,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全班讀。
    5、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小組合作,輪讀課文。
    7、指名讀、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選你喜歡的一節(jié)反復讀,想想:讀了這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3、檢查,你喜歡讀哪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1)、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
    (2)、讀了第二小節(jié),你懂得了什么?
    (3)、讀了第三小節(jié),你又知道了什么?
    4、指導朗讀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1、認讀生字。
    2、回憶課文內容
    二、背誦,誦中感悟
    1、誰能準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一讀?
    2、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背。
    3、指名背。
    三、書寫,學會生字
    1、認讀帶拼音的生詞,再認讀沒有拼音的生詞,然后用“會認字”與“會寫字”組詞、說話。
    2、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邊書空邊說說筆順。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交流,互相說說。
    4、指導書寫,再獨立書寫。
    四、識詞、積累運用。
    1、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
    2、你從這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把你喜歡的選幾個填在花籃里。
    3、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二
    《陽臺上的小鳥》:
    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把他們帶入關心與愛的世界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受人間真情的美好。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9個字。學習3個新偏旁,“夕字旁”“雙耳”“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摯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教學重點:
    指導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感情朗讀,體會蘊含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情境:
    1、課件出示:雨中,一只小鳥飛來飛去,羽毛全濕了,后停在一家陽臺上。
    2、提問: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只小鳥時,你們會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學習第6課:陽臺上的小鳥。
    4、板書課題。
    5、齊讀課題。注意讀好生字“臺”。
    二、帶著問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拿手的辦法識字。
    2、說說遇到不認識的字,你用了什么辦法?
    3、再讀課文,標好自然段。
    三、結合課文,認讀生字詞。
    1、出示自做的生字卡,小組開火車讀。
    2、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認讀生字的方法,學會認記新的生字。結合學習新偏旁:阝(陽)女(媽)夕(外)
    3、同桌互讀,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議,正音。
    4、做“摘果子”的游戲。(在黑析上貼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紅紅的帶有序號的果子,每個果子的背面是生字詞,讓學生摘一個讀一個。)
    5、分組做“找朋友”的游戲。(讓每個學生讀一個生字,其他學生運用這個生字,寫一個詞,另一位用這個詞再說一句話。對了——就找到了朋友)。
    6、重點指導書寫:身、家、要。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看見了一只美麗的小鳥,在雨絲里飛來飛去,后停在一家陽臺上?,F(xiàn)在,你們想知道主人是怎樣對待小鳥的嗎?老師和你們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主分段讀課文。了解主人是怎樣對待小鳥的。
    三、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情感。
    1、朗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書中描寫鳥的樣子的句子。
    2、我看見這只鳥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書:悄悄地瞧)
    3、誰能讀讀第二自然段。
    “啊,可憐的小鳥!”這句應該怎樣讀?誰來試試?
    4、指名一生到講臺上,邊讀邊做出同情、關愛的動作和表情。
    5、讀后同學評議,全班齊讀。
    媽媽發(fā)現(xiàn)下雨了,要去收衣裳時,我是怎樣做的?
    四、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在書上找出我關愛小鳥的動詞,用“”畫出。
    引導感悟“連忙拉住”、“輕聲說”。
    反復朗讀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話。讓學生說說從這兩個詞語中,你明白什么?
    板書:連忙拉
    輕聲說
    雨停了。我是怎樣做的?
    五、進入情境,再次感悟。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畫出我高興時說的話。
    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高興地說。
    3、同自己喜歡的動作,邊讀邊演示此時高興的心情。
    4、指名演讀,讀后評議。
    5、全班感情齊讀全文。
    6、說說你喜歡課文中的小朋友嗎?說說理由。
    7、分角色朗讀課文中想的和說的句子。
    六、課后延伸,拓展生活。
    假如在生活中,也遇到小動物,你會怎樣做?
    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三
    《毽子變乖了》:
    【設計理念】
    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認識部首‘‘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難點:理解毽子為什么在‘‘我’’的腳下不聽話。
    【教具準備】
    各種體育用品、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事物引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各種體育用品。同學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矗磕阆矚g玩什么?
    2.揭示課題。師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玩毽子她是怎樣玩的呢?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去瞧一瞧,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第八個五年計劃14課《毽子變乖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讀準了再往下讀。
    2.同桌互讀,當個小老師,幫助你的伙伴糾正讀音。
    3.出示拼音卡片:指名讀。
    4.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字音。
    5.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不加字,不漏字。邊讀邊給課文各自然標上序號。
    三﹑創(chuàng)設情景,細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讀,讀通順,邊讀邊想:從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聽話極了”?
    3.過渡:老師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毽子在她的腳下真是聽話極了。而在我們的腳下呢,還是一樣聽話嗎?
    4.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小組交流:怎樣才可以讓毽子聽我們的話呢?老師是怎樣說的?有“——”畫出來。用“△”畫出這段話的兩對反義詞。
    5.學習第2自然段,自由讀一讀:說說讀了這一段話,你明白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訓練說話
    1.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師生交流:你碰過“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
    3.老師作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同學已經學習了課文,回憶一下課文寫了什么事,結果怎樣呢?
    二﹑指導朗讀
    1.自由選段落讀,你有把握讀好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
    2.小組讀一讀:互相學一學,你的伙伴讀得好在哪?
    3.分小組比賽讀。
    三﹑句子訓練
    1.出示句子: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
    天氣一點兒也不___。
    __一點兒也不___。
    2.引導學生仿例子說句子。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久生先低很話她始
    2.自主學習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生字有幾種結構?哪些字你認為難認難寫?你是怎樣記的?
    3.指導學生學習左右結構的字,先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再看看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指導書寫左右結構中難記難寫的字。
    4.指導學生學習3個獨體字,注意看清楚筆畫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獨立書寫生字,教師指導。
    6.組織學生交流欣賞,看誰寫得美。
    4.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四
    《晨光》:
    教學目標:
    1.學會“光、了、風、云、水、升、太”七個生字,會認“叫、變、成、洗、亮、陽”六個生字。認識新的筆畫“”(撇折)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使學生感受到海邊早晨美麗的景象,激發(fā)觀察自然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練習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悟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趣,提示課題。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這些生字娃娃走遍了晨光照射的每一個角落,你們看看,它們藏在課文的什么地方?自由讀課文,圈劃生字,讀準字音。
    2.以小組為單位,用喜歡的方式練習認讀生字。
    3.生字娃娃們又回到了課文中,再讀讀課文,把它們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三、展開想像,朗讀感悟。
    1.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
    (1)閉上眼睛聽老師讀第一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想像和感受。
    晨光怎么樣叫醒風的?她對風說了什么?師生分別扮演晨光、風進行對話。
    (3)把你想到的和感受到的,用朗讀告訴大家(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4)請同座的兩個同學一塊兒學習二、三、四行,先讀一讀,想一想,然后說一說,還可以演一演。
    (5)學生用說、演的方式反饋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2.自讀感悟第二節(jié)。
    (1)自讀第二小節(jié),把你的感受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2)學生反饋交流,教師指導朗讀。
    3.跟教師的引讀,配樂朗讀全文。
    四、課后拓展
    起個早床找晨光,欣賞早晨的美景,用你喜歡的方式把早晨的美景帶回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云”
    ①認識新的筆畫“”撇折;
    ②觀察“云”字的筆順。
    ③怎樣寫才好看?
    ④師范寫,生練寫。
    2.指導書寫“風、水、升、光、也、太”,方法同上。
    四、指導背誦課文
    1.引讀
    2.自己試背。
    3.小組互背。
    4.指名背朗。
    5.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五
    《葉子的眼睛》:
    詩歌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小詩,生動形象,讀來朗朗上口。小詩用簡短而精煉的語言,描述了春天的早晨,在山谷中,陽光驅散濃霧,喚醒森林里的生物,驚醒了樹葉,這樣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通過這首童謠,讓孩子們感受純真、感受童趣,同時讓孩子的頭腦更具創(chuàng)造力,讓他的世界更加趣味橫生,充滿歡笑。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及兩個偏旁。
    (2)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在此基礎上背誦詩歌。
    (3)抓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通過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及兩個偏旁,能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的基礎上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運用不同形式朗讀小詩,感受其中的趣味,萌發(fā)對文字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1.出示圖片
    師激情導入: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柳樹綠了,桃花紅了,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看那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學生齊聲回答)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新詩。
    2.板書課題,學生一齊書空。相機在田字格里教學生字“葉”,偏旁是“口”。
    3.請同學齊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扣題質疑有助于培養(yǎng)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使課堂緊湊有效,起“牽一發(fā)而定全局”之效。
    (二)初讀小詩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出示詞語,指讀正音。
    葉子走進高興霧氣陽光腳步
    露珠兒迷迷蒙蒙不小心眨呀眨的
    3.相機學習詞語里面的生字“走”“進”“高”“興”
    4.教師范讀,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詩。指名試讀,教師相機指導。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設計意圖:認讀詞語旨在檢查讀書情況,為精讀文本掃清障礙。運用不同形式朗讀小詩,感受其中的趣味,萌發(fā)對文字的熱愛。
    (三)品讀小詩,感悟詩情
    1.師:你知道誰是葉子的眼睛了嗎?
    陽光走進樹林,樹林會變成什么樣?
    詩人為什么說陽光走進樹林時的腳步很輕很輕呢?
    葉子睜開眼睛說什么了?
    葉子高興什么?
    如果你是葉子的眼睛你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以談話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小詩的內容。
    2.角色扮演讀童詩。
    師:這么好玩的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現(xiàn)在請女同學讀綠色字體,請男同學讀藍色字體,紅色字體老師讀,黑色字體大家一起讀。
    3.再次品讀小詩。
    設計意圖: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自己沉浸在詩歌中,感受詩歌的魅力,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四)教學剩余生字
    還就心
    (五)課外拓展
    《芽苞》
    金波
    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
    快點出來吧!
    小芽苞
    別只露出個小頭,
    樹皮外面多美,
    快點出來吧!
    太陽會給你穿上綠衣。
    春雨會送給你甜甜的露滴。
    1.齊讀。
    2.分角色讀。
    6.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六
    《詠華山》: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課文敘述了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吟詩贊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贊揚了寇準的聰明、有才華。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認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新詞。
    3、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想再領你認識一座山,它的名字叫“華山”。(板書:華山)領讀,指出“華”是多音字。
    2、你們去過華山嗎?那咱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放錄象)教師解說:這就是華山,你看,華山又高又險,難怪人們稱它是“奇險天下第一山”。登華山的路只有一條,而且曲曲折折,可難走了!所以,要登上華山,是很不容易的。但在古時候,有個7歲的小孩不僅登上了華山,還把自己登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就是詠華山。(板書:詠)
    3、齊讀課題,解釋“詠”。想知道這首詩是怎樣贊頌華山的嗎?(課件出示古詩)齊讀。
    過渡:那這個作詩的小孩是誰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詩的作者,并簡介寇準。
    3、學生再讀書。要求: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學生自學生字)
    4、檢查生字讀音。
    (1)帶拼音認讀詞語。
    (2)去拼音認讀詞語。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5、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6、交流。
    過渡:那你想不想跟小寇準去登華山,看看山頂?shù)木吧?BR>    三、以讀代講,理解課文
    1、教師:我們跟著小寇準爬呀爬呀,終于爬上了山頂。(出示第二段)
    2、自由讀這一段。說說:站在山頂,你覺得華山怎么樣?
    3、交流。再讀這段,找出你感受深或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4、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指導朗讀。
    ☆“?。∪A山真高哇!”
    (1)指名讀。
    (2)出示華山課件:如果你就站在這么高的山頂,你想怎么來讀這句話?(指名讀)
    (3)教師范讀,指名讀。強調兩個感嘆號的讀法,再指名讀,齊讀,充分感悟華山的高。
    ☆“除了藍天……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1)指名讀。
    (2)(展示課件)教師用課文中的語言描述圖畫的內容,激發(fā)起學生讀書的熱情。
    (3)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4)教師小結:多高的華山啊!除了藍天,周圍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教師簡筆畫)那太陽和白云在哪?(指名學生到臺前貼圖片)
    (5)根據(jù)學生貼的情況引導學生再讀書。
    5、如果你現(xiàn)在就是小寇準,站在高高的華山頂上,看到這么壯觀的景色,你想說什么?做什么?(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6、你們被華山的景色迷住了,不由自主地就想贊美,這種感受就是“情不自禁”!文中的小寇準也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不過他贊美華山的是一首詩。咱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吧?。ǔ鍪竟旁姡?BR>    7、讀讀第二段,然后在小組里討論詩句的意思。
    8、交流。教師總結,引入詩句。
    9、師生合作讀第二段。
    10、這么好的詩,你想把它永遠留在你的記憶里嗎?(學生背誦古詩。理解“吟誦”,引導學生學著寇準的樣子吟誦古詩。)
    11、教師小結課文內容。
    四、學習生字
    1、課件逐個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
    2、小組交流:怎么記住這些字?
    3、教師范寫“稱、歲”,學生描紅。
    五、學生自己設計作業(yè)
    1、描紅習字冊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7.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七
    《四季的歌》:
    學習目標
    1、學會“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個字;會認“季、歌、唱、種、行、園、糧、食”10個字。認識偏旁春字頭、折文。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們生活所發(fā)生的變化,從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學習重難點:學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導入新課。
    一年中有幾個季節(jié)?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xiàn)對四季的了解和喜愛。(畫、唱、讀詩、說話)
    3、出示課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靈一塊寫了一首歌,送給大家,請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課題。)
    二、自主合作,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座互讀,讀準字音。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由小組長抽讀生字卡片。
    4、學生通過玩“開火車”等游戲識記生字(去掉音節(jié))。
    5、學生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
    1、學生朗讀第一節(jié)。
    2、結合生活體驗,說說春天是怎樣“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的。
    3、出示課件,學生朗讀第一句。
    4、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學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讀第一句。
    5、學生接著讀第二句。
    6、看課件,說說你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學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齊放”“春耕春種”等詞語。
    8、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句。
    9、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節(jié),讀后交流,在春天里,還聽見誰唱歌?
    10、配樂朗讀第一節(jié),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生機,體會人們心中高興的心情。
    四、寫字教學。
    1、出示“冬”,讀準后鼻音,學習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注意“走”的筆順
    3、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漂亮?
    4、老師范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認讀生字。
    2、指名朗讀第一節(ji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1、學習第二節(jié)。
    (1)學生朗讀第二節(jié)。
    (2)出示課件,朗讀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讀第一句。
    (4)看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綠樹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讀第二句。
    (6)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節(jié)。交流在夏天,還聽見誰在唱歌?
    (7)配樂朗讀第二節(jié)。
    2、學習第三、四節(jié)。
    (1)出示三四節(jié)課文的多媒體,讓學生欣賞。
    (2)學生自由朗讀三、四節(jié)。
    (3)指名朗讀,說說紅葉、北風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還聽見誰在唱歌?
    3、朗讀課文。
    4、比一比,誰背得快。
    三、寫字教學。
    1、出示“瓜、果、谷、北”認讀。
    2、誰有好辦法記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寫日,再寫木。
    老師范寫,學生練寫。
    8.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八
    《種水珠》:
    設計理念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功能,構建寬松、愉悅、自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識字、寫字、讀文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美、語言美。借助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享受閱讀的快樂,感受生活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關鍵詞,感受用詞的準確。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向往美好情景。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生字卡片。
    學生:課前預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多媒體放影片)師:孩子們,下雨啦!你聽,調皮的小雨“丁冬丁冬”地敲醒了大地,吵醒了夢中的花朵。你看它們還掛在了媽媽晾衣服的竹竿上,鉆進了綠綠的草叢里。天亮了,雨停了,一個可愛的小妹妹來到草地上種水珠呢!孩子們和她一起種水珠吧!
    板書課題:種水珠。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老師提出讀書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讀錯字,不漏字。)
    2、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學生和漢字娃娃打招呼,自由拼讀。
    (2)打亂順序讀(個別讀—分組交叉讀)。
    (3)找規(guī)律:珠、晾、服、竹、站、嗎
    竿、定、凳、蘑、菇
    指導讀好帶后鼻韻、翹舌音、輕聲的字。
    (4)去掉音節(jié)讀。
    (5)做漢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讀詞語:晾衣服、竹竿、一定、站住,讀帶“喲”和“嗎”的句子:
    ①竹竿上掛了一串亮晶晶的水珠,多好看喲!
    ②地上也能長出亮晶晶的水珠嗎?
    ③用“嗎”練習提問說話。
    三、熟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提出進一步要求(讀得更準確流暢,注意標點和詞與詞之間的停頓)。
    2、匯報讀(分組分段讀)。
    3、指導第一段朗讀。
    個別讀—男女生分讀(教師指導從“亮晶晶”和“多好看喲”感受水珠的美麗和可愛)。
    4、指導第二段朗讀。
    看見這么美的小水珠,文中的小妹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個別讀(其余學生聽,小妹妹是怎么做的)。
    (2)出示第二段。
    (3)看多媒體動畫,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動作感受“跳”的意思,并指導讀好:“可我站上小方凳,手才輕輕碰了一下竹竿,水珠一閃,全都跳到地下去了?!?BR>    (4)小女孩得到水珠了嗎?為什么?(體會小水珠的調皮可愛。)
    個別讀—男同學讀—齊讀。
    5、指導第三段朗讀,發(fā)散思維,學習運用語言。
    過渡:快樂調皮的小水珠跳到地下去了,孩子們,地上能出現(xiàn)什么奇跡呢?
    齊讀—匯報—老師簡筆畫板書。
    思考:地上還能長出什么?
    (1)出示燈片觀察(綠瑩瑩的草地),引導學生用“地上能……也能……”的句式說話。
    (2)生生互動—同桌說—請學生在黑板上添畫。
    (3)教師引導看圖,學習語言,用“能……也能……”表述。
    (4)總結:是誰讓大地變得如此熱鬧,如此美麗。(是小水珠。是小水珠滋潤了大地;是小水珠染紅了花朵,染綠了小草;是小水珠伴著我們的花草樹木一同成長。)
    6、指導后一段朗讀,體會感情。
    “啊,我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7、展開聯(lián)想,發(fā)展語言。
    啊,我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啊,我們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啊,大家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啊,春天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啊,你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我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他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我們都把水珠種到地里去了!
    四、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讀準字音。
    2、觀察字形,你能用聰明的辦法記住哪些字?
    3、觀察字形結構,教師范寫難字“竹”、“輕”。
    4、生描紅—臨寫—評比。
    五、情感朗讀,拓展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比誰讀得美。(配樂)
    2、在你的記憶中,有趣、快樂的往事是什么?說一說。
    9.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九
    《春天來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出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小學一年級#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嗎?寒冷的冬季過去之后,春天就要來了。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兒歌,題目是《春天來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請同學們看書聽讀。
    2、把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讀一讀。標畫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
    4、請一個同學讀兒歌,大家評議。
    5、讀兒歌中的生字詞。
    6、讀識字卡片,集體讀,個人讀交替進行。
    7、學生再讀兒歌,提出不理解的字和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春天來到了哪些地方?帶來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請四個同學分別讀四個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說一說春天來到了什么地方,這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發(fā)散想像:春天還來到了什么地方?給那里帶來了什么變化?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各組匯報。
    5、請一個同學讀后一小節(jié),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校園里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四、背誦課文。
    1、看板書背誦。
    2、請一小組背誦。
    3、全班背誦。
    五、作業(yè)。
    可任選一項內容:
    1、和家人到公園或郊外去找春天,邊看邊說。
    2、和爸爸媽媽編一首歌頌春天的兒歌。
    3、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八個生字,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春天到來時大自然發(fā)生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表達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正確書寫本課會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讀識字卡片,口頭組詞。
    2、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二、檢查背誦。
    1、自由背誦,大家評議,看看誰喜歡春天。
    2、全班齊背。
    三、學習會寫字。
    1、看書上田字格中八個會寫字,讀一讀。
    2、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3、學生自由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誰的辦法好?你們記住了哪些字?
    5、教師指導書寫生字。
    6、學生書空。
    四、反饋。
    在聽寫本上聽寫生字。
    五、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背誦課文。
    10.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十
    《文具的家》:
    教學目標:
    1、認讀16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自主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愛護學習用品。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16個生字。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游戲識字法、拓展延伸法。
    教學準備:
    撿到的學習用品、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擺著鉛筆、橡皮,能說說他們有什么用嗎?
    2、小朋友自由發(fā)言。
    3、教師歸納: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幫我們做這么多事情,真是我們學習上的好伙伴哪?。ǔ鍪緭斓降耐婢撸┛墒沁@些小伙伴卻被他們的小主人弄丟了,它們很傷心,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找個家吧!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2、同桌互讀。同桌有困難,請你幫幫他,同桌讀得好,請你夸夸他。
    3、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記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生字。
    1、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我當小老師”。
    3、教師領讀生字并擴詞。
    4、齊讀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火眼金睛”游戲。
    5、送字寶寶回家。
    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戲。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讓學生猜生字。
    3、“找字寶寶”游戲。
    二、精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指名朗讀。根據(jù)“正確、流利”的要求組織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朗讀。
    4、齊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5、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6、組織討論:怎樣做才能不丟東西呢?
    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三、拓展延伸。
    1、剛才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愛護學習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整理書包的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2、學生整理書包。
    3、評出優(yōu)勝者,獎勵,鼓勵其他同學。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二、自主積累詞語。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學到了哪些詞語?
    2、你能選一個說一句話嗎?
    三、寫字指導。
    1、(出示8個要寫的字)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教師邊指導邊示范。
    具,三““,一長橫,一共8畫。
    丟,先寫一撇,再寫一個去字。
    皮,第一筆是橫鉤。
    已,區(qū)分“己”和“已”。
    3、學生在田字格里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第四課時
    一、口語交際訓練。
    (一)想象訓練。
    1、創(chuàng)設情境,在講臺上擺放著被遺棄的鉛筆、橡皮、尺子,它們碰到了一起,猜猜它們會說些什么?
    2、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
    3、評價、表揚鼓勵。
    4、“失物招領”會。把自己遺失的文具領回家。
    (二)說說你書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總結愛惜學習用品的好辦法:包書皮、做筆套、給橡皮“洗澡”、每天清點學習用品、定期整理書包等。
    二、練習。
    它們長得很像,但是不一樣,請你給它們分別組個詞。
    丟()已()辦()支()
    去()己()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