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xué)家吳均所著的一篇的山水小品,是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的信中的一個片段,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以下是為您整理的《八年級《與朱元思書》原文翻譯及注釋》,供大家查閱。
1.八年級《與朱元思書》原文 篇一
與朱元思書
吳均 〔南北朝〕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八年級《與朱元思書》原文翻譯 篇二
風(fēng)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群山融為一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獨異,天下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xì)小的石頭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像飛奔的駿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木,讓人心生寒意,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往高處和遠(yuǎn)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無數(shù)山峰。山間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長久不斷地鳴叫,猿不停地啼叫著??吹竭@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會事務(wù)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間也昏暗如黃昏;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露出陽光。
3.八年級《與朱元思書》注釋 篇三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風(fēng)煙俱凈:煙霧都消散盡凈。風(fēng)煙,指煙霧。俱,全,都。凈,消散盡凈。
共色:同樣的顏色。共,同樣。
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漂蕩。從,跟,隨。
任意東西:情境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漂流,向西漂流。
自:從。
至:到。
許:表示大約的數(shù)量,上下,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獨,只。絕,絕妙。
皆:全,都。
縹(piǎo)碧:原作“漂碧”,據(jù)其他版本改為此,青白色,淡青色。
游魚細(xì)石:游動的魚和細(xì)小的石頭。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勢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甚,勝過,超過。為了字?jǐn)?shù)整齊,中間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負(fù)勢競上: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負(fù),憑借。競,爭著。上,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yuǎn)處伸展。軒,向高處伸展。邈,向遠(yuǎn)處伸展。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用。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shù)山峰。
激:沖擊,拍打。
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fā)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好:美麗的。
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蟬則千轉(zhuǎn)(zhuàn)不窮:蟬長久不斷地鳴叫。則,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千轉(zhuǎn):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千”與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轉(zhuǎn),通“囀”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盡。
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
鳶(yuān)飛戾(lì)天:出自《詩經(jīng)·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追求名利極力攀高的人。鳶,俗稱老鷹,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經(jīng)綸(lún)世務(wù)者:治理社會事務(wù)的人。經(jīng)綸,籌劃、治理。世務(wù),政務(wù)。
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窺,看。反,通“返”,返回。
橫柯(kē)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面遮蔽著???,樹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面。蔽,遮蔽。
在晝猶昏:在白天,也好像黃昏時那樣陰暗。晝,白天。猶,好像。
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疏條,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見:看見。
日:太陽,陽光。
4.通假字 篇四
(1)“轉(zhuǎn)”通“囀”,鳥鳴,這里指蟬鳴。(原句: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2)“反”通“返”,返回。(原句: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5.古今異義 篇五
(1)許:
古義:附在整數(shù)詞之后表示約數(shù),左右。例句: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今義:或許,應(yīng)允,贊許等。
(2)奔:
古義:本文是動詞作名詞,指飛奔的馬。例句:猛浪若奔。
今義:奔跑。
(3)窮:
古義:不停地,窮盡。例句: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今義:貧窮。
(4)戾:
古義:至,到達(dá)。例句:鳶飛戾天者。
今義:罪過,乖張。
(5)經(jīng)綸:
古義:籌劃、治理。例句:經(jīng)綸世務(wù)者。
今義:治理國家的抱負(fù)和才能。
(6)窺:
古義:看,觀察,偵查。例句:窺谷忘反。
今義: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6.一詞多義 篇六
(1)絕: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絕妙,極)
猿則百叫無絕(斷,停止)
(2)上:
負(fù)勢競上(向上)
橫柯上蔽(在上面)
(3)無:
直視無礙(沒有)
猿則百叫無絕(不)
(4)百:
一百徐里(數(shù)詞,實指,一百)
猿則百叫無絕(數(shù)詞,虛指,極言其多)
(5)直:
直視無礙(直接)
爭高直指(筆直)
(6)負(fù):
負(fù)勢競上(憑借)
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背著)--《愚公移山》
(7)窮: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窮盡)
窮冬烈風(fēng)(深)--《送東陽馬生序》
窮則獨善其身(不得志,不顯貴)--《孟子·盡心上》
(8)見:
有時見日(見到)
才美不外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馬說》
(9)若:
猛浪若奔(好像)
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如)
7.運用手法 篇七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夸張)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
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擬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對偶)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對偶)
“水皆縹碧,干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正側(cè)描寫)
“水皆縹碧,干丈見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動靜結(jié)合)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視覺、聽覺)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視覺、聽覺)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視覺)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聽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