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10篇

字號:

《槭樹下的家》是一本溫馨感人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通常講述了家庭、親情和成長的故事。以下是整理的《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10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一
    讀完《槭樹下的家》這本書,我被深深打動了。這是一個關(guān)于家庭、愛和成長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
    書中的主人公小明和他的家人住在一棵槭樹下的小屋。雖然生活條件并不富裕,但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小明的爸爸媽媽總是用愛和耐心教導(dǎo)他,讓他學(xué)會了勇敢和堅強(qiáng)。每當(dāng)小明遇到困難,家人總是第一時間給予他支持和鼓勵。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明的奶奶。奶奶雖然年紀(jì)大了,但她的智慧和愛心深深影響了小明。奶奶教會了他如何欣賞自然,如何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在奶奶的陪伴下,小明學(xué)會了感恩和回報。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珍惜我的家人和我們共同度過的時光。我開始意識到,無論生活多么忙碌,我們都應(yīng)該抽出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
    《槭樹下的家》讓我懂得了家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物質(zhì)的豐富,更在于家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這本書也啟發(fā)了我,要像小明一樣,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份愛,用勇氣和智慧去面對每一個挑戰(zhàn)。
    總之,《槭樹下的家》是一本溫馨感人的書,它讓我更加珍視家庭的溫暖,更加理解親情的珍貴。我會把書中的故事和教誨記在心里,讓它們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指引。
    2.《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二
    讀完《槭樹下的家》這本書,我感到非常溫暖和感動。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在一棵槭樹下生活的故事。他們雖然生活簡單,但是每一天都充滿了愛和快樂。
    書中的小男孩非常愛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奶奶。奶奶教會了他很多生活的智慧和勇氣。每當(dāng)小男孩遇到困難或者感到難過的時候,奶奶總是能用她那慈祥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安慰他。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家的重要性。家是我們的避風(fēng)港,無論我們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難,回到家就能感到溫暖和安全。家人之間的愛和支持是我們的力量。
    我也學(xué)到了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就像書中的小男孩一樣,我們應(yīng)該多和家人溝通,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和煩惱。這樣,我們的家就會變得更加溫馨和幸福。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愛我的家人了。我決定以后要更加關(guān)心他們,多幫助他們做一些家務(wù),和他們分享我的快樂和煩惱。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我們的家就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3.《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三
    讀完席慕蓉的《槭樹下的家》,內(nèi)心仿佛被輕柔的風(fēng)拂過,留下一片溫暖與寧靜。
    在書中,席慕蓉用細(xì)膩而真摯的筆觸,描繪了她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平凡而又溫馨的場景,如清晨的陽光、夜晚的燈光,都充滿了家的溫暖氣息。她筆下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如同槭樹下的微風(fēng),輕輕吹過,卻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對家庭的描繪,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讓人感受到家的包容與安寧。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住所,而是心靈的港灣,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囂,回到家中便能找到那份寧靜與安心。
    同時,書中的文字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們常常在忙碌中忽略了身邊的美好,而席慕蓉提醒我們,要學(xué)會在平淡的日子里發(fā)現(xiàn)細(xì)微的幸福,珍惜那些看似平凡卻無比珍貴的瞬間。
    《槭樹下的家》就像一杯香醇的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領(lǐng)悟其中的韻味。它讓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美好其實一直都在,只待我們用心去感受。
    4.《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四
    席慕容,是我最喜愛的女作家之一。席慕容的文字是敏感而又細(xì)膩的,與其說是畫家的散文,不如說是詩人的散文。她的散文,文辭如水,一筆如舟,引領(lǐng)我們一步步走入一條條優(yōu)美的水域。
    我最喜歡的文章,就屬《一個春日的下午》了?!霸陔x別之后,卻能得到一種相聚時無法得到的心情,那么,又何妨微笑地面對這種命運(yùn)呢?”人生自古傷離別。一起長大的玩伴,六年同窗的好友。當(dāng)離別無可避免地到來,無盡的傷感讓人撕心裂肺。是席慕容的文章,教會了我如何去勇敢面對離愁別緒。有得亦有失,換個角度看事物、看人生、看世界,你將會大有收獲。請記住,失去是為了更好地獲得,離別是為了再次地重聚。世間萬物,就像一枚硬幣,有正面就有反面,我們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人生將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yīng)該就是《心靈的對白》吧?!笆篱g總有一些事,是我們永遠(yuǎn)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清的,我們必須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無能為力了。”記得小升初的那場考試,原本信心滿滿的我,無法直面那不能接受的分?jǐn)?shù)。于是,對于命運(yùn),我有新的認(rèn)識。在命運(yùn)面前,我們必須要承認(rèn)自己的渺小與無能為力,有些事物是你無法為它畫出一張準(zhǔn)確的畫像的?;蛟S,真的變精確了以后,那原來最美的哪一點就會消失。世間萬物,美在不可預(yù)測性。只要,我努力了、盡力了,就勇敢接受命運(yùn)的安排。
    《在南下的火車上》,我最喜歡里面的一句話:“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地流逝,永不再重回?!比说囊簧拖袷窃诔俗惠v列車,時快時慢,可永遠(yuǎn)都在向前行駛。無論你歡樂也好、痛苦也罷,錯過了便是錯過了,列車不能回頭,人生不能重來,美麗的風(fēng)景只能記在心里。相信吧,在某一個站口,會有更為美麗的風(fēng)景。
    讀《槭樹下的家》,如同一位老朋友向你娓娓道來,讓你在感懷之余,又增長了許多人生的閱歷。
    5.《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五
    讀完《槭樹下的家》,我的心中充滿了溫暖。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在一棵大槭樹下的溫馨生活。他們雖然生活簡單,但每一天都充滿了愛和歡笑。
    書中的小男孩非常熱愛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爺爺。爺爺教會了他許多關(guān)于自然的知識,比如如何觀察樹葉的變化,如何傾聽鳥兒的歌聲。這些經(jīng)歷讓小男孩學(xué)會了尊重和愛護(hù)大自然。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小男孩和家人一起在槭樹下野餐的場景。他們圍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談?wù)撋?,那種家庭的和諧與幸福讓我感動。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它讓我明白,家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港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沒有什么過不去的。
    《槭樹下的家》是一本充滿愛和智慧的書。它教會了我如何去愛,如何去生活。我會把書中的故事和教誨記在心里,讓它們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6.《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六
    席慕榮在《槭樹下的家》一文描寫了一個溫馨的、幸福的家庭,另人羨慕。
    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她被鳥的鳴聲吵醒。幾十只小鳥在窗外的槭樹上集合吵鬧,那聲音特別細(xì)又特別嬌,可以聽出來它們的雀悅和歡喜。
    而且孩子們也開始唱歌了,就在窗外的槭樹下。仔細(xì)分辨,孩子們有的坐在矮墻上,有的是趴在樹上,他們不時發(fā)出嘰嘰咯咯地笑聲,那種極單純的快樂。席慕容在文章中,把孩子們清脆和圓潤的笑聲比喻成“像荷葉上的露珠,風(fēng)吹過來就滑來滑去,圓滾滾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靜下來……”
    把無形的聲音比作有形有色的露珠,這種瞬間的感覺,她都能及時撲捉,表現(xiàn)了席慕榮細(xì)膩的筆法和敏銳的情懷。
    她說:“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她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滿了感動。
    看過席慕榮寫的《槭樹下的家》,我不禁聯(lián)想到自家院中的那棵高大挺拔的香椿樹。
    春天也長出好軟好軟的葉子,嫩紫色的葉舒展開后就變成變成淡綠色,夏天出投下整片的濃蔭,風(fēng)吹過來也是要多晾快有多涼快……
    秋天,葉子逐漸落了,鋪在地上,像等待飛翔的紅黃色的蝴蝶,我無限憐惜地?fù)炱鹑迤瑠A在書頁中,寫上年、月、日,然后把它們珍藏起來。我想表達(dá)的是,這片葉子不同于別的任何歲月的葉子,它屬于我的獨(dú)特的記憶!然而,我在第二年的秋天,清掃落葉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地吟道:“一葉知秋”,“時光如水”……
    冬天樹葉都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讓我不禁想到:“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歲月無意,落葉有情。我愿意讓自己也變成一片葉子,珍惜春色,珍惜生活,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盡情享受家人給予的溫情和關(guān)愛,從從容容地循序生長,讓繁茂的枝枝葉葉,為家遮風(fēng)擋雨。
    7.《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七
    這個學(xué)期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書架里又多了一位新的“朋友”——《槭樹下的家》。吸引我的不只是那富有墨香氣息的封面,更讓我欣賞的是席慕蓉那精練而又不失淡雅的語言。
    細(xì)細(xì)的品味她的書,咀嚼著她那細(xì)膩的文字,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位女作家。她似乎總能從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瑣事時悟出一些什么,再用她那滿肚子的優(yōu)美語句生動傳神的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總能讓我們眼前一亮,感悟人生的真諦。
    在《槭樹下的家》中,令我印象極其深刻的《生命的滋味》這篇文章。文章中寫道“讓我知道,整個人類的生命就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我之前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jié)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這一段話雖短,可是容納了生命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呀,不要為自己已經(jīng)做過的事情去后悔與懊惱。因為你在后悔與懊惱中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浪費(fèi)了你自己的生命與時間。如果你正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請千萬不要放棄,你千萬要記住,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留下印記。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得到回報,都會在你的最終結(jié)果中得到體現(xiàn)。請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從容地品味著人生美妙的滋味。
    《愛的絮語》這篇文章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后,同樣在我的心中占據(jù)著無法替代的位置。文章中華麗的語句將父母對我們的愛,一一具體化,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甚至是烙在了心里。以前母親和一個少女一樣,喜愛著玫瑰,可是自從有了孩子,它代表著危險。因為它的刺會傷到孩子。以前的母親愛奔跑,而自從有了腳很小很弱的孩子,母親必須慢慢走。以前的母親懼怕著一切可怕的事物,可是有了孩子,她們必須克服一切,必須保護(hù)孩子。母親為了我們付出太多太多,舍棄了太多,我們不論做什么也及不上母親對們的愛。只有用我們的愛來回報母親。
    翻開《槭樹下的家》好似可以讀懂席慕蓉,讀懂生活。翻開《槭樹下的家》讓生命的真諦飛入你的思緒。
    8.《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八
    《槭樹下的家》為席慕容女士所出版文集中的代表作之一。一本好書,最重要的,除了內(nèi)容之外,便是書名?!伴蕵湎碌募摇蔽遄?,給人以溫暖、舒心的感覺。觀此書名,并沒有非常嚴(yán)肅的長者口吻,而似乎是一位朋友與你的促膝而談。
    席慕容女士不但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名畫家。從事這兩種職業(yè),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其心,必然是極細(xì)膩的吧。在生活這條綿長的河流中,任何的一絲波動都能引起他們對人生的思索與疑問。一把純白的山百合,一整夜清清朗朗的月光,一只不知名的樂曲,一朵亭亭玉立的水中芙蓉,無不引出關(guān)于生命與人生的思索。她將這思索通過手中的筆與筆尖下的墨跡,又緩緩流進(jìn)我們的心中。
    《槭樹下的家》共分為五大篇。從“來時路”到“窗外”,從“槭樹下的家”到“時光”,直至最后以一曲“悲歡之歌”落幕。無論其中的哪一篇,總是會有她對青春的追憶與懷念。那些散落在文章中青澀的回憶,就是她青春的剪影,將片片依舊閃現(xiàn)著鮮活色彩的透明的回憶拼湊在一起,就是席慕容女士對已逝去青春的感悟。印象最深刻的是《夏天日記》中這樣的一句:“那樣單純的日子已是不可再得的了,可是,那樣單純的心境卻是可以喚得回來的,讓我拿起筆,攤開紙,再來細(xì)細(xì)地描繪罷?!?BR>    席慕容女士曾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進(jìn)修。在另一片大陸上,她又見到了一些別樣的故事。胡凡小姐悲慘的羅曼史,瑪麗安的二十歲生日,以及海倫甜蜜而又短暫的婚姻。這是另一些人的故事,卻因席慕容女士的文字,令我們似乎感到親眼見證了這一切。這異域平凡者的故事才讓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這世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生命的歷程。我們的獨(dú)一無二,不在于相貌,而在于我們身上不一樣的故事與不一樣的內(nèi)心以及截然不同的靈魂。
    席慕容女士同樣也有自己的生活。她也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家中的她,脫去了那層閃亮的外衣的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席慕容女士在這本散文集中不只一次提到了她的孩子。也許,她并不是天下最懂得教育之法的母親,但她一定是她的孩子們心目中那個最慈祥的身影。即使她有點兒縱容之嫌。
    曾想過為何作者要以“槭樹下的家”為這本散文集的名字。在讀完此書,細(xì)細(xì)思考后,終于得到了一個令我釋懷的答案。席慕容女士無論身處何地,是何種身份,在槭樹下的那個家中,總是真實的自己。在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時間的流動中,家,永遠(yuǎn)是她力量的來源。槭樹,見證了她每一部作品的誕生,葉子上的脈絡(luò)記錄著家中的一切。
    也許,這里的每一篇文章,就采槭樹上的葉片中罷。否則,為何讀來那樣地清新與舒暢?
    9.《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九
    “流浪了那么多年,終于發(fā)現(xiàn),這里才是我的家。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那樣親切的環(huán)境里,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群里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這是席慕蓉寫的,第一次讀到它,我還不能看懂太多,只覺得這段文字很美。于是,我喜歡上她的文章,買了一本《槭樹下的家》。
    《槭樹下的家》是一本散文集,它描繪了一個溫馨的、幸福的家庭,美好得令人羨慕。席慕蓉筆下的家,有她親手種下的樹,有細(xì)密的草叢,還有湖邊那個愛笑的短發(fā)圓臉女孩……書中的文章,沒有氣勢磅礴,只是記下了她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與感動,卻更為真實,更讓人有感觸。很多我們總是忽略的事情或是不起眼的東西,卻成了席慕蓉的哲學(xué)老師。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離別的痛苦、成長的煩惱、現(xiàn)實的事與愿違。這些,似乎我們都正在經(jīng)歷著,并且以后必定會遇到更多。而這本書告訴我:不必畏懼,我們也可以在不完美的生活中磨礪出好的自己。我們總是在抱怨:學(xué)習(xí)壓力太大,作業(yè)太多,不斷地有煩心事。而在席慕蓉看來,回憶起這些都是美好的。所以,苦一苦,將來的陽光明媚,終會屬于你的。
    席慕蓉用只言片語記錄下了她的經(jīng)歷,寫下一段段發(fā)人深省的道理,在這本書里,我懂了很多,我想我將會像她那樣,從容地面對生活帶給我的酸甜苦辣。
    10.《槭樹下的家》讀后感范文 篇十
    假期里逛書店,看到《槭樹下的家》精致唯美的封面,我便被吸引住了,立刻買下回家仔細(xì)品讀。
    作者是席慕容,一個聞明的畫家,更是一個心靈深沉的作家。這本書是席慕容的散文集典藏,以《槭樹下的家》作封面,想必這篇便是這本書的深刻所在,其中有幾種獨(dú)到的見解讓人有一番醒悟。
    “合掌為樸素的禮敬,微啟猶如蓮花”,在《夏天的日記》中寫到的這兩句,是席慕容對待文字崇高的態(tài)度。畫畫與寫詩都是她極愛的事,但是畫畫是狂熱的理想,詩就如一些安靜而又美麗的短短的夢,我也這樣想。席慕容能夠在挫折與悲傷后,重新審視,“當(dāng)年的失,竟成為今日的得”。是啊,如果我能在這樣煩躁的酷夏如她一樣靜靜地坐下,讀一些詩或者任何自己喜愛的讀物,便也不會再見愁容。會感到一絲甜蜜的酸楚,會看到鏡中那如水洗過一般的清明與潔凈的面孔。
    《謎題》中,詮釋了生命的內(nèi)涵。有時候會想,一個人在努力一輩子過后,就會面對死亡。身邊的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這一步,如作者以前想的,多門想變作一棵樹,一顆可以繼續(xù)生長,永遠(yuǎn)不死的樹。可即便是古樹,幾千年后也免不了一死。生長的萬物有生就有死,如何這樣的生命一定有它的意義呢?席慕容說我們不是白白來一次的,每個人的出現(xiàn)都有他一定的理由,有不得不相信的安排??v然生命的時間會消失殆盡,可生命中有很多特定的剎那都像一片極短篇:沒有起始,沒有終結(jié)。因此那挑選出來的一剎那就特別清新而淡遠(yuǎn),特別苦澀而又甘香。歲月改變得了自己,卻帶變不了雋永的回憶。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無法解答的謎題。
    作為學(xué)生,讀到《同學(xué)會》時,感慨極多。有時候幻想過了幾十年后,我會怎樣,昔日的同學(xué)會怎樣,那見面的場景又會怎樣。席慕容說:而我和你又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呢?長大成了人,學(xué)會的只是,只知道無論遭逢到什么命運(yùn),也只有硬著頭皮迎上前去。因為這個世界,也早已經(jīng)沒有一個可以讓我提著包袱去投奔的地方了。她筆下的學(xué)生時代,沒有舊相膠般的昏暗,而是生動明亮地展現(xiàn)給讀者。學(xué)生時代的外號、表演、考試、師生情、同學(xué)間濃厚的友誼無一不是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可是她知道回不去了,所以努力記在心里,即使在漫天的大霧中,也能看到她臉上落下的晶瑩。我為之震撼,我突然想念學(xué)校了,我要回到學(xué)校,好好珍惜現(xiàn)在。
    在《槭樹下的家》中,作者將所有的情感凝聚。假使有一天我也如作者漂泊異鄉(xiāng),也會渴望家的溫暖吧,正如她說: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和那樣親切的環(huán)境里,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群中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