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字號:

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是為大家整理的,學習能使我們打開未知的新世界大門,探索其中的奧秘,提升自己的樂趣。學習就是如此美妙,發(fā)覺其中的樂趣也是至關重要的。
    1.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一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
    2.丘陵:
    丘陵是指陸地上起伏和緩、連綿不斷的高地。海拔大約在200m~500m之間,相對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為低山,1000~3500米為中山,3500米以上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
    (等高線中間稀疏,邊緣密集)
    5.盆地:
    海拔沒有一定標準。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
    6.海岸線:
    0米等高線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線。
    2.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二
    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
    3.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三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2)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3、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巖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4.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四
    太陽輻射與地球
    1、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2、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釋放的能量
    3、太陽輻射能的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4、太陽輻射波長范圍是0.15-4微米,分為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見光。
    5、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生物生長離不開太陽
    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太陽輻射本身及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等為人類提供能源
    為生產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5.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五
    1、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2、根據等壓線決定風向的步驟
    ①高壓垂直指向低壓
    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大氣環(huán)流的好處調整全球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構成的重要因素。
    6、天體系統(tǒng)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構成天體系統(tǒng)。
    7、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千米;
    8、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9、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
    11、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12、已知經度求時區(qū)數經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5、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17、晝夜長短的決定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18、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19、地球自轉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20、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6.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六
    1、地球自西向東轉,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轉,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轉
    2、地表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兩級遞減至零;
    3、除南北極點外,地表任一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為15°/h;
    4、北半球觀察北極星的仰角大小即為當地的緯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極星;
    5、在地球公轉運動中,近日點(1月初)公轉線速度和角速度達值,遠日點(7月初)公轉線速度和角速度達最小值;
    6、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則熱帶范圍變大,寒帶范圍變大,溫帶范圍變小;
    7、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約每天移動0.26°,每月移動8°;
    9、晨昏線的判讀:
    沿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線為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線為昏線;在側視圖中,左夜為晨,右夜為昏;在晨昏線上的點,如果地方時<12時,則該點所在線為晨線,如果地方時>12時,則該點所在線為昏線;
    10、太陽高度判斷:
    晝半球中太陽高度>0,
    夜半球中太陽高度<0,
    晨昏線上太陽高度=0
    7.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七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
    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_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_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__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8.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八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于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9.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九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愛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xù)性較好,但造價高,占地廣,耗費金屬材料多。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范圍廣,周轉快,裝卸方便,但運量小,成本較高,運費較貴。適宜小量、近距離運輸。
    3、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運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靈活性和連續(xù)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4、航空運輸:速度最快,但投資大,運量小,運費。適宜運輸急需,貴重且運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xù)性好,運量大,但投資大,靈活性差。適宜氣態(tài)和液態(tài)運輸。
    10.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十
    工業(yè)區(qū)位指向類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原料產地。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采掘工業(yè)、制糖業(yè)、水產品加工業(yè)、水果加工業(yè)等。
    (2)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有色金屬冶煉廠。
    (3)市場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瓶裝飲料業(yè)、家具制造業(yè)、印刷、石油加工業(yè)等。
    (4)勞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qū)。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工業(yè)等。
    (5)技術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技術要求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fā)達地區(qū)。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集成電路(微電子)、精密儀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