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大全12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一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自己跟瓜農(nóng)討價還價,買到好吃的西瓜。
    小區(qū)門口有一排賣瓜的攤子。我先來到第一家瓜攤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輕地問她:“西瓜多少錢?”“7毛?!蔽倚南耄何鞴显趺催@么便宜呀?我就說:“1元錢我買兩個,行不行?”瓜農(nóng)笑了:“一個都要五、六塊錢呢,你一塊錢就想買兩個?7毛是一斤吶。”“哦?!蔽矣X得特別不好意思。突然,我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個瓜攤賣的是黃瓤西瓜,是我最喜歡吃的?!肮?,這下幫我解圍了!”我立刻拉著姥姥:“姥姥,我們?nèi)ベI黃西瓜吧?!比缓?,我飛快地跑過去。
    這回,我有點經(jīng)驗了,我知道瓜農(nóng)說的7毛錢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討價還價,可姥姥說我不會,她就去買了兩個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還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個瓜攤。這次,我成功地談好了價錢,我的成績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來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元),我又順利地談到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獲可不小?。?BR>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二
    這學期開始學十位數(shù)的乘法了,我一看到乘法就腦袋發(fā)脹,搞得我暈頭轉(zhuǎn)向。但今天的經(jīng)歷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
    “stop”!看見爸爸正麻利地拿起油壺要往鍋子里倒油,我急忙喊道。今天居委的阿姨剛發(fā)了控油瓶,控制烹調(diào)用油可降低疾病風險,特別可以降低富貴病產(chǎn)生的可能性。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爸爸只好采用控油瓶往鍋子里倒油。爸爸顯然不能適應用控油瓶做菜,才炒了一份青菜,就用掉了近50克油。
    3×25=75(克)
    看來“廚師爸爸”要下崗了,今天做的菜除了青菜都不好吃。但是我們?nèi)叶汲缘南銍妵姷模驗槲覀冮_始了健康飲食。更開心的,我用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幫助爸爸改正了不好的做菜習慣。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三
    記得在2019年2月的一天,我再次與這些淘氣的“小家伙們”碰面了。
    到了非洲,一頭大象向我們走來,我先向他鞠躬,問道:“請問,黑猩猩住哪?”大象打量了一下我們,說道:“看你們是遠道而來,那我就送你們到那吧!”我把風動車裝置安在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一邊吹風,一邊欣賞著非洲大草原的美景。一路上,我們時不時地發(fā)出一陣陣歡呼聲、贊嘆聲,不一會兒,就到了黑猩猩常來玩的一片樹林。突然,有三只小狒狒從樹叢中鉆了出來,沖著花花兔“呼!呼!”地叫,把花花兔嚇了一跳。
    我笑著問他們:“請問這里有黑猩猩嗎?”一個高高的狒狒說道:“這里至少有一千只黑猩猩。”另一只矮個狒狒說道:“這里的黑猩猩不到一千只。”一只肥狒狒說道:“這里至少有一只黑猩猩?!?BR>    忽然從樹上跳下來一只大狒狒,說道:“他們說的話中,至少有一個是對的?!?BR>    聽完他們的話,我拉起花花兔的手就走,說道:“這里一只黑猩猩都沒有!”“為什么呢”花花兔說道。我分析著說:“你想啊,由于三只小狒狒……所以,這里一只黑猩猩都沒有!”
    說完,我像是被什么力量吸了出來,周圍的樹林全都沒有了,我又變回了自己。這時,這則小故事我也讀完了,從這個故事中,我也學到了怎樣推理三個人說的話中那一句是正確的。看來,數(shù)學還真是深奧?。∫院筮€得多多抽出時間來看點數(shù)學課外書!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四
    三年級六班劉宇書生活到處是數(shù)學368字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最難估的是罐頭,因為它的盒子很重,后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后,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jié)賬時,看見鞋區(qū)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如果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后,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媽媽說:“不錯呀!兒子?!?BR>    我開心的笑了。
    家長的話:讓孩子實際感受一下物品的重量,同時也能加深理解課本的知識,寓教于樂,輕松學習。
    終于放假了,終于可以回老家見爺爺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問我們什么時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掛了電話,我趕緊去問媽媽。
    媽媽說:“我考考你!從西安到回家距離是180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時跑80公里,咱們十點出發(fā),你說幾點能到?”
    沒等媽媽說完,我就開始計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車在路上平均每小時跑100公里。180/100=1(小時)……80(公里),要1小時還要余80公里才能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車在1小時內(nèi)就能跑完,但是要考慮到在鎮(zhèn)上或村上汽車跑不快,所以大約2小時就能到家。10點鐘出發(fā),10+2=12,我們12點就能到家!”
    媽媽點了點頭,我趕緊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你12點就能見到我了!”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姑媽一塊逛超市。我一出門先買了1個棒棒糖,大約有2克,付了一元錢,我邊吃邊往大潤發(fā)超市走去。
    進了超市,里面真是琳瑯滿目。我要了兩瓶腰果。一瓶320克,兩瓶2×320=640克;我還要了兩袋開心果,一袋200克一袋320克,兩袋共200+320=520克。媽媽還買了好多其他東西、比如:石榴、牙刷、牙膏、紙巾、毛巾、梨、南瓜、哈密瓜、茄子……到收銀臺那一算,哇!你猜多少錢?600多元!沒想到吧!
    在回家的路上,姑媽對我說:“琪琪,你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是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就會有驚奇的發(fā)現(xiàn)。”我說:“知道了,原來生活真奇妙!”
    放假了,仲老師給我們留的數(shù)學作業(yè)是寫一篇
    數(shù)學日記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是數(shù)學日記?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們一起找找?!?BR>    早上我起了床,只見媽媽給我一些菜票,她還拿著兩個碗,我們準備去爸爸單位的食堂里面去買早飯,媽媽對我說:“我買飯,你算帳,怎么樣?”我說:“好!”
    到了食堂,媽媽買了兩個饅頭,每個五角,加上一些稀飯和小菜,總共是兩元。算帳的時候,我給了賣飯的叔叔四張菜票,他笑著說“一張就夠了?!边€找了我三元,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我把五元當成了五角,我感覺到我被別人笑了,我的臉紅了。
    我知道數(shù)學學不好,就會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會吃虧,啊!數(shù)學原來對我們這么有用。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shù)學”特別是二一世紀的今天,數(shù)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今天難得的假期,興趣班放假,我便拉著老爸老媽去逛街。其實說是逛街,還不如說是幫我買書呢!
    老爸老媽也識破了我的心思,便說:“買書可以,但是你要算出書打折后的價錢,怎么樣,可以嗎?”我爽快的答應了。
    第一本要買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價錢是10元,但因為是假期,所以打9折,應該乘0。9,可我還沒學過怎樣用有小數(shù)點的數(shù)字做乘法,便想用簡便的計算?!芭?,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來了!”老爸笑了笑,說:“那如果一本書是20元呢?”對呀,如果不是整數(shù),那不就不好算了嗎?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來。:“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擴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們算的時候擴大了10倍,那么現(xiàn)在就要縮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滿懷信心地說給老爸聽,這次,老爸露出了贊揚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書。
    這讓我真正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
    名言
    ,我想:隨著年級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的內(nèi)容,才能進一步提高成績呀!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五
    許多同學怕上奧數(shù)課,因為一道道難纏奧數(shù)題會搞得人頭昏腦脹。而我對它卻“情有獨鐘”,覺得“風景這邊獨好”。平時課堂老師單調(diào)重復得比較多,讓人乏味。每次奧賽課卻給我?guī)硇迈r感,讓我學到許多課內(nèi)無法學到知識,許多平時難以解決思考題,在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一堂課,又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快樂。老師教我們用“雞兔同籠”法解題,其中一道題是這樣寫:
    老師問:“這道題誰會解答?”我舉手了,但老師沒發(fā)現(xiàn),自己講解了:“其實這道題蠻簡單。我們由3頭牛和8只羊一天共吃草42。5千克,可知3×3頭牛和8×3只羊一天可吃……”老師解答步驟共有4步,而我想才用了3步。老師講完后,我說:“老師,我只要用3步就能解決問題。”老師說:“那你說一說你解法?!蔽艺f:“條件里說一頭牛一天吃草是羊一天吃草數(shù)3倍,我把牛轉(zhuǎn)化成羊來算后,3頭羊就轉(zhuǎn)化成3×3只羊,一共有9+8=17只羊,用3頭牛和8只羊一天吃草總量42。5÷17=2。5千克,求出每只羊每天吃草2。5千克了?!崩蠋熜χf:“對,安婷解題方法叫作替代法,用在這道題上使解答很簡便,大家以后要向她學習這種不斷求新學習態(tài)度,不要只滿足于一種解法?!笨涞梦倚睦锩雷套?。
    我學習,我快樂,這里“風景”真奇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它吧!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六
    今天,我看一個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這樣:一天,燕子對青蛙說:“咱們比一比誰的數(shù)學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題:上個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蟲,星期二吃了3只害蟲,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兩只害蟲,問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蟲?燕子說:“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蟲。
    青蛙說:“你考我吧?!毖嘧诱f:“上星期一我吃了兩只害蟲,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蟲,問我一個星期……”“吃了56只害蟲”。燕子沒說完,青蛙已經(jīng)說了答案。燕子說:“算得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竅門吧”。青蛙讓燕子畫7個圈,然后按第一個圈放一只害蟲,后面的圈比前一個圈多兩只,它們的順序是1、3、5、7、9、11、13,加起來是49,青蛙在每一個圈外各放一只害蟲,再用49+7=56。燕子贊青蛙真聰明。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個松果,現(xiàn)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毙∷蓸浼绷?,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shù)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shù),求部分數(shù),就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shù),就得另一部分數(shù),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可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應該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夸我真棒!
    今天,風和日麗,爸爸帶我去釣魚。爸爸的魚竿長,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魚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釣的魚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長。而我只釣了幾條10厘米左右的小魚。雖然我沒有爸爸釣的魚大,但是今天我卻很開心!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七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數(shù)學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個單元的內(nèi)容。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數(shù)《三角形》這一課了。
    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一點兒也不罕見。房子的人字梁是三角形,菜刀的截面也是三角形,還有三角尺、照相機三腳架、高壓線支架等都離不開三角形,可見三角形在建筑、生活、學習中都有很大的用途。
    學了這一課,我明白了三角形的很多秘密。
    我們之前學過線段,這不,三角形中就有三條,并且它們首尾相連,就像三個好朋友手拉著手永不分離,它們就是三角形的三條邊,也叫三條底,另外它還有三個角,三條高、三個頂點。哈!難怪它叫“三”角形,它和“三”這么有緣分啊!
    三角形還可以按邊分類。三條邊的長度都相等的三角形就是等邊三角形,并且它的三個角永遠都是60°;只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注意到了嗎?我們的三角尺中就有一個等腰三角尺,也是直角三角尺。
    怎么樣?看了我的日記,你也喜歡三角形了吧?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八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shù)學學的怎么樣。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數(shù)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shù),我敢說每人寫的數(shù)中有兩個數(shù)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于是老師便發(fā)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shù)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shù)。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shù)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shù)被3除,余數(shù)只能有3種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數(shù)按被3除后的余數(shù)分類,只能分為3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九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里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于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貍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為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shù)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小熊開水果店:小熊和狐貍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shù)的當了。后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貍怎么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shù)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貍這才恍然大悟,數(shù)學在生活中有這么大的用處,以后應該好好學習數(shù)學了。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十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完成劉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yè),我先做剪圖形,我剪出了心形、圓形、長方形、蘋果、十字、毛毛蟲、蝴蝶……真好玩。我第一次剪的時候不小心剪短了,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剪,剪的很好,沒有一個角斷掉,我覺得很好玩。
    我第二次做的是竹蜻蜓,我先用硬紙建筑一個像氣球一樣的圖形,在拿一根細細的吸管,讓像氣球的圖案插入吸管,用訂書針一訂,就成了竹蜻蜓。第一次我和媽媽用的紙?zhí)浟司蜎]做好,蜻蜓飛不來,只好再做一個。第二次我們用硬一點的紙做,成功了。我覺得做竹蜻蜓也很好玩。
    我第三次做的是風車。我用一張紅色紙折成四個三角形,在用剪刀順著線剪,最后四個角堆在一起用大頭針固定,就做成了風車。我們家沒有大頭針,只好用訂書針加以固定。我覺得做這真好玩。
    第四次我做的是陀螺。我先用三角形一對折,在中間插個牙簽就做成陀螺了。我還做了長方形和半圓形陀螺,還進行比了賽。第一名是長方形陀螺、第二名是三角形陀螺,第三名是圓形陀螺。我覺得做陀螺也很好玩。
    這次此劉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yè)真有趣。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十一
    今天我寫完數(shù)學作業(yè)后讓爸爸幫我檢查,爸爸一邊檢查作業(yè)一邊用認真的語氣對我說:“數(shù)學是一門非常嚴謹?shù)恼n程,你看你作業(yè)本中的直線打的歪歪扭扭的,一點也不美觀。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簡單的打線方法好嗎?”我當時有點期待的同意了。下面就是我和爸爸研究的非常實用的打線方法。
    第一步:用直尺量出橫格本的寬度為154mm。
    第二步:用154mm除以2得出77mm。
    第三步:在橫格本第一條線和最后一條線上各量出77mm,然后各打個點。
    第四步:用直尺連接這兩個點劃一條線。
    然后,我的作業(yè)本中就出現(xiàn)了一條非常漂亮的線條。我決定了,明天去學校一定要把這個方法告訴我的同學們,讓他們也打出漂亮的直線。
    作者:韓之行 內(nèi)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三年五班
    指導教師:蘇志新 內(nèi)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
    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篇十二
    啊哈!我今天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負數(shù)。
    和負數(shù)一起,還有一位兄弟叫正數(shù),正數(shù)與負數(shù)雖是兄弟,可是他們倆卻總是水火難容,負數(shù)常常與正數(shù)唱反調(diào),這不,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存入200元就是+200,而取出200元卻是-200。還有在看天氣預報時我又看見他們兄弟倆了。我們湖北的溫度是+8℃,可是哈,哈爾濱的氣溫卻在-8℃左右。唉!這可讓他們的好朋友“0”怎么辦呀!
    這“0”是我的老朋友了,平時,“0”總是被排除在外,可是有了正數(shù)與負數(shù)這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后,見到他倆總不和,正數(shù)脾氣大,是個小氣包。負數(shù)也死要面子,和睦的倆兄弟,反目成仇。“0”竟然成了中間人,沒有辦法的“0”也只有相同對待他們兄弟倆了!“0”離負數(shù)多遠,也離正數(shù)多遠。
    最近?。∥液拓摂?shù)、正數(shù)交上朋友,他們倆可常到我家來串門,我的生活中,可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相信,一直遨游在美麗又神奇的數(shù)學海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