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優(yōu)秀9篇)

字號:

    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膱蟾鎯?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一
    1、近年來,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空氣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都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二、研究目的
    因為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我想知道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三、研究內容
    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居民爐灶排放的煙塵廢氣,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是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空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很大。煙塵、廢氣中的有害物質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發(fā)炎、疼痛;這些有害物質還能刺激人的氣管、肺,使人咳嗽、氣喘,甚至得肺癌。空氣污染對農作物、樹木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能使農作物、樹的葉子變黃、枯萎、脫落。二氧化硫與云中的雨滴化合會形成酸雨,使大片農作物、森林死亡。清潔的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檢測了各種空氣污染物之后,發(fā)現直徑小于10微米的細微顆粒物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關系密切。具體地說,就是這些細微顆粒物與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和中風(卒中)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關。
    空氣污染越重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越大。
    一項來自美國21個城市的研究發(fā)現:大城市空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細微顆粒物的濃度通常為4-20微克/立方米,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將增加24%,由此造成的死亡風險將增加76%。
    德國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兩個德國城市的3399位居民。結果發(fā)現: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內的居民與遠離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增加了1.85倍。 美國曾對卡車運輸、紡織從業(yè)人員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空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的細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發(fā)生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1.4倍,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針對暴露于廢氣環(huán)境中的男性工人的實驗發(fā)現:空氣污染可明顯加重心肌缺血,如原有心臟病,則會引起更為嚴重的后果。
    煙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中含有多種細微顆粒物,包含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生物堿,以及胺類、酚類、烷類、醛類和重金屬元素等。其中與冠心病和高血壓有關的化學物質達十余種。研究表明:長期吸煙可使高血壓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腦出血的發(fā)生率增加28倍,腦梗死的發(fā)生率增加2.5倍,中風的死亡率增加2-6倍。值得一提的是,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冷煙霧中的細微顆粒物對健康的危害更大。
    四、研究結果
    調查后,我發(fā)現空氣污染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病,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會導致許多人因此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五、建議
    (1)應用環(huán)保產品,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2)改進工業(yè)生產的流程,減少細微顆粒物的排放。
    (3)盡量不用煤炭、木材或植物燃燒的方法烹調或取暖。
    (4)居民住宅盡量遠離交通要道。
    (5)嚴格執(zhí)行公共場所禁煙的規(guī)定,消除被動吸煙的來源。
    (6)大力宣傳吸煙對個人的危害,尤其是被動吸煙的害處鼓勵戒煙。
    (7)增加城市的公共綠化面積,尤其是居民小區(qū)綠化面積,凈化空氣。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二
    1、近年來,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空氣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都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因為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我想知道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居民爐灶排放的煙塵廢氣,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是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空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很大的。煙塵、廢氣中的有害物質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發(fā)炎、疼痛;這些有害物質還能刺激人的氣管、肺,使人咳嗽、氣喘,甚至得肺癌。空氣污染對農作物、樹木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能使農作物、樹的葉子變黃、枯萎、脫落。二氧化硫與云中的雨滴化合會形成酸雨,使大片農作物、森林死亡。清潔的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檢測了各種空氣污染物之后,發(fā)現直徑小于10微米的細微顆粒物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關系密切。具體地說,就是這些細微顆粒物與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和中風(卒中)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關。
    空氣污染越重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越大。
    一項來自美國21個城市的調查發(fā)現:大城市空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細微顆粒物的濃度通常為4-20微克/立方米,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將增加24%,由此造成的死亡風險將增加76%。
    德國的調查人員調查了兩個德國城市的3399位居民。結果發(fā)現: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內的居民與遠離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增加了1.85倍。美國曾對卡車運輸、紡織從業(yè)人員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空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的細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發(fā)生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1.4倍,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針對暴露于廢氣環(huán)境中的男性工人的實驗發(fā)現:空氣污染可明顯加重心肌缺血,如原有心臟病,則會引起更為嚴重的后果。
    煙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中含有多種細微顆粒物,包含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生物堿,以及胺類、酚類、烷類、醛類和重金屬元素等。其中與冠心病和高血壓有關的化學物質達十余種。調查表明:長期吸煙可使高血壓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腦出血的發(fā)生率增加28倍,腦梗死的發(fā)生率增加2.5倍,中風的死亡率增加2-6倍。值得一提的是,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冷煙霧中的細微顆粒物對健康的危害更大。
    調查后,我發(fā)現空氣污染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病,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會導致許多人因此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1)應用環(huán)保產品,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2)改進工業(yè)生產的流程,減少細微顆粒物的排放。
    (3)盡量不用煤炭、木材或植物燃燒的方法烹調或取暖。
    (4)居民住宅盡量遠離交通要道。
    (5)嚴格執(zhí)行公共場所禁煙的規(guī)定,消除被動吸煙的來源。
    (6)大力宣傳吸煙對個人的危害,尤其是被動吸煙的害處鼓勵戒煙。
    (7)增加城市的公共綠化面積,尤其是居民小區(qū)綠化面積,凈化空氣。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三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環(huán)境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汽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汽和雜質的空氣。
    其它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 ,其它各類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氫、氦、二氧化碳)
    大氣污染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
    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因此,若是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對植物的危害:當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么危害癥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大氣污染對天氣與氣候的影響最為顯著,也是危害最大的,如會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fā)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
    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
    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
    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涂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筑物。
    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還會增高大氣的溫度,在大工業(yè)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qū)要高一些。
    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另外是臭氧層的嚴重破壞問題。
    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于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
    1985至1998年臭氧層破壞面積擴大了十倍,南極的臭氧層出現空洞。
    1998年1
    0月前后,臭氧層破壞面積首次超過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積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面積總和。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
    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的。
    像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努力才可能逐漸解決。
    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huán)境,那么人類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如恐龍一般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夠共同見證一片蔚藍的天空,一定能夠共創(chuàng)一個美好的明天。
    調查結果:
    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yè)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yè)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
    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fā)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
    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
    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在干靜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危害。
    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域。
    大氣污染的來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車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氣污染;化工廠往往會散發(fā)出很濃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危害嚴重;灰色煙塵主要來自水泥廠、石灰生產廠;黑色煙塵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來自燃煤、燃石油工業(yè);采礦爆破是大氣中粉塵的一個人為來源。
    中國的北京和美國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狀況都很嚴重。
    燃料中含有各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從而引發(fā)“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上升。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fā)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可以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
    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于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
    1985至1998年臭氧層破壞面積擴大了十倍,南極的臭氧層出現空洞。
    1998年10月前后,臭氧層破壞面積首次超過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積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面積總和。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
    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
    臭氧層破壞不僅僅是極地問題,并開始向中美地區(qū)發(fā)展。
    據報告,由于臭氧層破壞而導致了地面紫外線照射加強。
    不說很遠,就說我兒時吧!那時,在我們農村,空氣還非常得清新,我們在陽光下玩耍,幾乎看不到灰塵,藍天白云就在我們頭頂;站在高處,可以望很遠很遠······但是,這些都是過去的情景了,現在,很少地方有這樣的環(huán)境,即使有,也很少有一望無際的,而更多的是高高的煙囪和飛奔的汽車。
    藍天白云已經不常見了,也就是說這樣的時代就要終結了嗎?不,我們要留住這樣的時代,不讓它終結。
    左圖的情景還是我運氣好的時候看到的呢!現在,我們只能偶爾或是在夢里看到這樣的美麗天氣了。
    如果一直這樣持續(xù)下去的話,那么,將會提前進入“ 20xx”。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四
    現狀:前些日子廣州天空一片陰沉,許多市民吐槽“回南天”“能見度差、空氣很臟”,濕噠噠、灰蒙蒙的`空氣讓市民十分困擾。根據網絡調查報告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認為廣州空氣質量不理想,霧霾天氣容易誘發(fā)呼吸道及心血管等疾病。
    原因:據廣州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數據顯示:20xx年至20xx年廣州市大氣污染主要來自工業(yè)(32.1%),機動車(21.7%)等移動源,揚塵(10.4%)及生活源(8.6%),其余來自生物質燃***(8.2%),農業(yè)源(7.8%),自然源(5.7%),其他(6.1%)。其中工業(yè)源的三成多污染重,來自燃煤的占大半。
    根據以上數據,我建議從以下幾點改善空氣污染:
    1、工業(yè)區(qū)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1)多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fā)電等。(2)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煤前先進行脫硫。
    2、市民出行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步行等。
    3、居民生活垃圾一定要按要求進行分類投放。
    4、加強綠化,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廣州是我家,環(huán)境保護靠大家。讓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五
    現代社會中,建筑室內環(huán)境是人們接觸最頻繁、最密切的.外環(huán)境之一,人的一生平均有超過6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個比例在城市里高達80%—90%。因此,室內空氣品質問題近幾年來倍受人們關注,人們已經認識到研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室作為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我們中學生一天中有近一半多的時間在教室內度過,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我們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關系十分密切。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20xx年04月08日《北京晚報》有這樣的報道:
    看到這樣的報道,我們同學之間展開了討論,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教室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這么多,教室的空氣狀況又如何呢?同學和老師們對教室空氣質量是如何認識的?在我們進行綠色學校的創(chuàng)建中,能不能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綠色植物來美化和改善教室環(huán)境,并改善教室的空氣質量呢?于是,我們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改善的研究成為了我們研究的課題。
    (一)研究目的
    1、讓我們從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開始關注環(huán)境空氣質量問題,了解植物光合作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更深刻了解植物對我們教室空氣質量改善所起的作用。
    2、研究和找到改善教室空氣質量環(huán)境的方法,特別是綠色環(huán)保方面的方法。
    3、在調查研究活動中,我們嘗試學會問卷調查與數據統(tǒng)計、訪談與記錄、實驗設計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初步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整理信息的方法。
    4、培養(yǎng)自己在生活中發(fā)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嘗試大膽地與老師和陌生人交往,培養(yǎng)同學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體精神,促進綜合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
    5、培養(yǎng)關注自己生存環(huán)境、熱愛環(huán)境的意識,增強社會的責任感。通過課題研究能拓開教室和公共場所的綠化理念,使植物對人類的自然調節(jié)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室外的自然界。
    (二)課題研究意義和價值分析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1、研究教室內的空氣品質、改善教室內空氣環(huán)境,對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教室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我們中學生一天中有近一半的時間在教室內度過,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或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由于室內開空調、關門窗時,由于教室內聚集很多人,使得教室內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教室內空氣質量現狀已經嚴重影響師生的學習與教學以及他們的身心健康。
    2、研究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改善問題,有利于走出傳統(tǒng)的清除室內環(huán)境污染的誤區(qū)。如完全依賴短期的通風處理等,提出了方法和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因為,短期通風處理作為基本環(huán)保措施,對室內污染有改善作用,但因為多數有害物質會緩慢釋放,教室如不通風或通風較差,通風作用會大大降低,氧氣仍然消耗很快,而二氧化碳含量依然上升較快。利用生態(tài)原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應該是方法的創(chuàng)新。
    3、研究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改善問題,發(fā)揮綠色植物保健功能,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推廣價值。如對于大型商場、大型辦公場所或大量人員集中的其他場所(如會議室、餐廳、酒吧、歌舞廳等),由于室內聚集著很多人,而且空氣不流通,使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減少,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室內人員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在冬季室內氧氣被大量消耗。氧氣濃度減少時,人體會有非常明顯的癥狀。因此,本課題研究對這些場所的空氣質量改善,也都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推廣價值。
    組長:張弛。
    主要負責研究計劃的制訂、活動采訪和研究報告的撰寫。
    組員:韓天風、錢希鴻。
    主要負責調查問卷、數據統(tǒng)計及部分資料收集。
    本次研究活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第一、研究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現狀及對師生的健康和學習影響;
    第二、尋找綠色植物改進教室空氣質量的證據和價值;
    第三、室內空氣質量改善方案設計;
    第四、研究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改善的研究課題成果的科技創(chuàng)新意義和綠色環(huán)保推廣價值。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實驗觀察(科學探究)、文獻檢索和網絡技術等方法手段,進行課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制訂教室內空氣質量狀況與改善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分析得出主觀調查結果;通過實驗觀察和數據分析對教室內空氣品質進行評價,通過文獻研究,找出改善教室空氣質量的綠色環(huán)保植物。通過設計性學習,制訂改善教室空氣質量的方案。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六
    現狀:前些日子廣州天空一片陰沉,許多市民吐槽“回南天”“能見度差、空氣很臟”,濕噠噠、灰蒙蒙的空氣讓市民十分困擾。根據網絡調查報告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認為廣州空氣質量不理想,霧霾天氣容易誘發(fā)呼吸道及心血管等疾病。
    原因:據廣州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數據顯示:20xx年至20xx年廣州市大氣污染主要來自工業(yè)(32.1%),機動車(21.7%)等移動源,揚塵(10.4%)及生活源(8.6%),其余來自生物質燃***(8.2%),農業(yè)源(7.8%),自然源(5.7%),其他(6.1%)。其中工業(yè)源的三成多污染重,來自燃煤的占大半。
    根據以上數據,我建議從以下幾點改善空氣污染:
    1、工業(yè)區(qū)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1)多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fā)電等。(2)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煤前先進行脫硫。
    2、市民出行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步行等。
    3、居民生活垃圾一定要按要求進行分類投放。
    4、加強綠化,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減輕大氣污染程度。
    廣州是我家,環(huán)境保護靠大家。讓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七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環(huán)境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汽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汽和雜質的空氣。其它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其它各類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氫、氦、二氧化碳)
    大氣污染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若是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對植物的危害:當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么危害癥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大氣污染對天氣與氣候的影響最為顯著,也是危害最大的,如會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fā)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涂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筑物。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還會增高大氣的溫度,在大工業(yè)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qū)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0月前后,臭氧層破壞面積首次超過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積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面積總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
    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的。像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努力才可能逐漸解決。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huán)境,那么人類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如恐龍一般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夠共同見證一片蔚藍的天空,一定能夠共創(chuàng)一個美好的明天。
    調查結果: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yè)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yè)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fā)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在干靜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域。大氣污染的來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車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氣污染;化工廠往往會散發(fā)出很濃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危害嚴重;灰色煙塵主要來自水泥廠、石灰生產廠;黑色煙塵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來自燃煤、燃石油工業(yè);采礦爆破是大氣中粉塵的一個人為來源。中國的北京和美國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狀況都很嚴重。
    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從而引發(fā)“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上升。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fā)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可以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八
    1、近年來,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空氣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都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因為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我想知道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工廠排放的煙塵廢氣,汽車、飛機、輪船排放的廢氣,居民爐灶排放的煙塵廢氣,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是空氣的主要污染源空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很高。煙塵、廢氣中的有害物質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發(fā)炎、疼痛;這些有害物質還能刺激人的氣管、肺,使人咳嗽、氣喘,甚至得肺癌??諝馕廴緦r作物、樹木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能使農作物、樹的葉子變黃、枯萎、脫落。二氧化硫與云中的雨滴化合會形成酸雨,使大片農作物、森林死亡。清潔的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檢測了各種空氣污染物之后,發(fā)現直徑小于10微米的細微顆粒物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關系密切。具體地說,就是這些細微顆粒物與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和中風(卒中)的發(fā)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關。
    空氣污染調查報告表篇九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環(huán)境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汽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汽和雜質的空氣。
    其它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其它各類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氫、氦、二氧化碳)
    大氣污染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
    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因此,若是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對植物的`危害:當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么危害癥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大氣污染對天氣與氣候的影響最為顯著,也是危害最大的,如會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fā)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
    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
    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
    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涂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筑物。
    天氣和氣候的影響還會增高大氣的溫度,在大工業(yè)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qū)要高一些。
    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另外是臭氧層的嚴重破壞問題。
    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于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
    1985至1998年臭氧層破壞面積擴大了十倍,南極的臭氧層出現空洞。
    1998年1
    0月前后,臭氧層破壞面積首次超過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積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面積總和。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
    許多環(huán)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的。
    像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努力才可能逐漸解決。
    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huán)境,那么人類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如恐龍一般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夠共同見證一片蔚藍的天空,一定能夠共創(chuàng)一個美好的明天。
    調查結果:
    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yè)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yè)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
    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fā)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
    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
    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在干靜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危害。
    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
    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yè)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huán)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yè)區(qū)域。
    大氣污染的來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車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氣污染;化工廠往往會散發(fā)出很濃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危害嚴重;灰色煙塵主要來自水泥廠、石灰生產廠;黑色煙塵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來自燃煤、燃石油工業(yè);采礦爆破是大氣中粉塵的一個人為來源。
    中國的北京和美國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狀況都很嚴重。
    燃料中含有各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從而引發(fā)“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上升。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fā)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可以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
    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于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
    1985至1998年臭氧層破壞面積擴大了十倍,南極的臭氧層出現空洞。
    1998年10月前后,臭氧層破壞面積首次超過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積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面積總和。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
    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
    臭氧層破壞不僅僅是極地問題,并開始向中美地區(qū)發(fā)展。
    據報告,由于臭氧層破壞而導致了地面紫外線照射加強。
    不說很遠,就說我兒時吧!那時,在我們農村,空氣還非常得清新,我們在陽光下玩耍,幾乎看不到灰塵,藍天白云就在我們頭頂;站在高處,可以望很遠很遠······但是,這些都是過去的情景了,現在,很少地方有這樣的環(huán)境,即使有,也很少有一望無際的,而更多的是高高的煙囪和飛奔的汽車。
    藍天白云已經不常見了,也就是說這樣的時代就要終結了嗎?不,我們要留住這樣的時代,不讓它終結。
    左圖的情景還是我運氣好的時候看到的呢!現在,我們只能偶爾或是在夢里看到這樣的美麗天氣了。
    如果一直這樣持續(xù)下去的話,那么,將會提前進入“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