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煜詩詞最佳十首(匯總8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一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分析】:
    。末三句,寫佳人口唾紅茸。通首自佳人之顏色服飾,以及聲音笑貌,無不描摩精細,如見如聞。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二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恁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
    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云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鬟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三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四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2]
    只是朱顏改。[3]
    問君能有幾多愁,[4]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釋】:
    [1]了:了結(jié),完結(jié)。
    [2]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3]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4]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分析】:
    如慕,如泣如訴。
    【備注】:
    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五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黃花冷落不成艷,
    紅葉颼飗競鼓聲。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2【秋鶯】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老舌百般傾耳聽,
    深黃一點入煙流。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3【病起題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爐開小火深回暖,
    溝引新流幾曲聲。暫約彭涓安朽質(zhì),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gòu)強名。
    4【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浩浪侵愁光蕩漾,
    亂山凝恨色高低。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5【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
    廣陵臺殿已荒涼。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6【挽辭】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7【悼詩】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胀鯌钗遥F子正迷家。
    8【感懷】李煜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jié)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9【梅花】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fā)去年枝。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六
    作者:李煜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首艷情詞素以狎昵真切著稱。
    “花明月黯籠輕霧”,繁花盛開,鮮明秾艷,香霧空蒙,渲染了柔和、美麗、朦朧的氛圍;“今宵好向郎邊去”,一個“好”字點明這是幽會的時刻。
    “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皠i”音“產(chǎn)”,“刬襪”,以襪貼地。少女的輕盈步履,顧盼神情,躍然紙上。
    下闋將少女的熾烈戀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擔驚受怕之后,美好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開闊處,如瀑布般傾瀉出來,“見”、“顫”、“難”、“恣意憐”,幾個字將所有的感觸直截了當?shù)仫@現(xiàn)出來,情真景真,毫無偽飾。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xiàn)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于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傳史》記載:李煜與小周后在成婚前,就把這首詞制成樂府,“艷其事”,任其外傳;成婚之夜,韓熙載、許鉉等寫詩嘲諷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滿不在乎,“不之譴”??梢娎铎蠈@次幽會是十分眷戀、無心掩飾的,坦率到了極點。而李煜和小周后婚后兩情十分歡恰,情意深重,以至于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后,小周后竟殉情而死。
    對于李煜其人其詞,明代詩人陳繼儒曾經(jīng)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天何不使后主現(xiàn)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為恨恨?!倍铎献匀欢收娴脑~風,確實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處,不同于一般帝王的矯飾之作。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七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xiàn)的則應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甚、眷戀之甚。
    與景已妙合無垠。
    者獨詣的還是結(jié)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使人自然地結(jié)合自身的體驗而產(chǎn)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李煜詩詞最佳十首篇八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
    《長相思》:調(diào)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調(diào)有幾種不同格體,俱為雙調(diào),此詞為三十六字體。
    重:量詞。層,道。
    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
    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jīng)秋季而變?yōu)榧t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xiāng)的親人的思念。
    簾:帷帳,簾幕。
    風月:風聲月色。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小令,《新刻注釋草堂詩余評林》在詞調(diào)下題作“秋怨”。這“秋怨”,便是統(tǒng)貫全詞的抒情中心。雖然通篇未曾出現(xiàn)“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上片寫她望中所見之景。那遠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處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鄉(xiāng)的路上呢?懷著這種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時地企足遙望,希望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可是,進入視野的除了重重疊疊的山嶺峰巒外,還有的就是遼闊高遠的青冥和天際處的迷離煙水了。第三句描寫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圖,層次極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這一切都是跟著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睂懼魅斯缴竭^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fā)。需注意的是,“煙水寒”的“寒”,并非僅僅用來形容“煙水”,而且還曲折傳出了思婦的心理感覺。正因為久望不見,更添哀傷,心頭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則目中所見,自然皆帶寒意了。上片結(jié)句說她“望盡天涯路”而無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經(jīng)意地掃視周遭景物,瞥見不遠處有楓葉如火,灼人眼目。這使她猛然想起: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jīng)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jié)啊?“相思”一詞的出現(xiàn),使得詞旨豁然顯現(xiàn)。
    下片便順著“相思”折入,著重刻畫她的心理活動,寫她思中所念之事?!熬栈ㄩ_,菊花殘”,用短促、相同的句式,點出時間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緊連著的“塞雁高飛人未還”,可視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觸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歸,那飄泊在外的游子為什么還見不到他的蹤影呢?用雁知“歸”來反襯人不知“還”,就更深一層地表現(xiàn)出了她的內(nèi)心怨苦。怨恨盡可以怨恨,但它畢竟是產(chǎn)生于“相思”基礎上的,如今良人未還,說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風疾。這些想法涌上心頭,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為他擔憂起來了?!耙缓燂L月閑”,刻畫出了思婦由于離人不歸,對簾外風晨月夕的美好景致無意賞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鈴》詞寫一對戀人分別后的意緒說:“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含意正與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