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書讀后感(模板13篇)

字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紅書讀后感篇一
    天下散文何其多哉?但能把政治和文學結(jié)合得精妙的,怕是不多。一直覺得政治有著大家長般嚴肅的外表,因而缺乏可親的溫度,教科書上關(guān)于偉人的故事又少了些靈動——直到我遇見梁衡先生的紅色散文。
    已經(jīng)許久沒有坐下來將書翻開后便一氣呵成地讀完,但從《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遜中抬起頭來已是子夜。先生的文字時而兩翼生風翱翔天宇,時而木槳點水繾綣春風。
    在他筆下,無論是領(lǐng)袖、名人,或是小人物,無一例外有著人民至上的信仰,不同的是,他們那樣生動可親,你仿佛能看見他們在書桌前徘徊、在田地間思考,能看到他們對著星空沉默、對著幼子落淚。在書里,他們成為血肉豐滿的人,一些細節(jié)隔著書頁和歷史,力量直指人心。
    書中人物的風骨如傲雪紅梅,對當今的黨員領(lǐng)導干部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梁衡先生寓情于筆,將他們一一道來。
    這樣的文章在書里有許多,難能可貴的是梁衡先生不是板起面孔說教,而是用細節(jié)和讀者對話。他寫情感,如小平落難時為受株連而身殘的兒子洗澡:“多么壯實的兒子啊,現(xiàn)在卻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曬太陽。
    他將澡盆里倒?jié)M熱水,為兒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熱氣和著淚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雙眼,水滴順著顫抖的手指輕輕滑落,父愛在指間輕輕地流淌,隱痛卻在他的心間陣陣發(fā)作。這時他撫著的不只是兒子摔壞的脊梁,他摸到了國家民族的傷口,他心痛欲絕,老淚縱橫?!?BR>    他寫人格,如彭德懷因?qū)μ岢龇亲h被定為“反黨分子”后,“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了三分地,把糞尿都攢起來,使勁澆水施肥。他要揭破畝產(chǎn)萬斤的神話。1961年11月經(jīng)請示同意后,他回鄉(xiāng)調(diào)查了36天,寫了5個共10多萬字的調(diào)研報告。
    涉及生產(chǎn)、工作、市場等,甚至包括一份長長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價格。他固執(zhí)、樸實,真是一個農(nóng)民?!痹谖铱磥?,作者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記錄,分明是有一腔熱忱在涌動,急切地告訴每一個讀者怎樣去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擁有中國人的風骨!
    有人會說,偉人和先賢離自己太遠、難以效仿,那么,在這本書的下篇,梁衡先生用大量的篇幅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他寫一位無名女教師的敬業(yè)奉獻——“你撫摸著教案說:‘教材不會大變,但學生每年都在變,我不能用剩飯去喂他們。
    而且確實是教一遍就有一點新體會?!@時我才注意到,每本教案都用兩種墨跡寫成,正頁用藍色,是課前的備課稿,反頁用紅色,是課后的教學體會。有一頁上記著一個學生就一道題與老師的不同解法,你竟高興得連畫了三個驚嘆號?!?BR>    (《事業(yè)便是你的宗教——無名者之四》)他寫堅守邊疆植樹的姑娘——“你18歲就離開家的,是偷著報名,硬跳上汽車跑的。當母親追來送行時,你只在車后的煙塵中依稀看到了一個拭淚的影子??墒牵瑤资?,你沒有回家。幾乎年年出差,每次車過寶雞,你遙望秦嶺那邊,心想老母這時也許正倚門盼女呢,但懷抱里的種子又正是播種期,硬硬心,不下車,又回到了住地。”(《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紅與綠之一》)
    不用再一一列舉了,文章中閃現(xiàn)的風骨,無論是務實進娶清廉為民,還是勤于學習、愛崗敬業(yè),不也正是現(xiàn)代黨員領(lǐng)導干部應該效仿的嗎?書中的許多人,物質(zhì)條件并不豐富,卻是“瘦到梅花應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他們考慮的不是“小我”而是“大我”。如果我們的黨員領(lǐng)導干部能在工作之余靜下來翻翻書,用心體會書中的風骨,養(yǎng)點“浩然氣”,那么,離“千里快哉風”想必不會太遠。
    紅書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讀了一個英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邱少云”。
    1950年6月25日,美國侵略者向朝鮮發(fā)起了戰(zhàn)爭。邱少云就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犧牲的。邱少云為了完成潛伏任務,嚴守紀律,他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燒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犧牲。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淚。邱少云為了完成潛伏任務,竟然可以忍受烈火燒身。
    如果沒有這些革命烈士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今天,我們的今天是用這些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呀!
    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紅書讀后感篇三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jié)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xiàn)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云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于一個革命者,是多么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后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
    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guān),許云峰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菔癄€、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鉆心的逼供,特務們?yōu)榈氖窍霃倪@位重要的共產(chǎn)黨員口中套出有關(guān)地下黨的重要機密.
    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fā)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chuàng)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zhàn)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zhàn)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nèi)怏w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
    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可如今,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nèi)ラ_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紅書讀后感篇四
    近日,我讀了一本《萬水千山》的書,讀后心頭不禁涌起陣陣酸楚,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途中的的艱苦生活真令我悲痛和同情。同時,我心頭也涌起了陣陣自豪感,為克服了艱難萬險的紅軍戰(zhàn)士自豪,為偉大崇高的中國自豪。
    這本書介紹了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記敘了紅軍長征時期,在艱苦卓絕的斗爭情景下,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年輕一代了解了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忍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從中我也獲得了無窮的精神力量。
    你看,素有開路先鋒的紅一團在團長楊得志的指揮下,一葉小舟載著第一批9名戰(zhàn)士冒著槍林彈雨,在驚濤駭浪中向?qū)Π稕_去,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僅有超凡的紅軍戰(zhàn)士才有如此的勇氣。小船最終靠了岸,勇士們攀上了陡峭的河岸,和迅速到達的第二批勇士猛烈沖殺打退了敵人,控制了渡口。那激烈的場面多么扣人心弦,多么令人感動??!紅四團以強行軍的速度,向瀘定橋方向此文來源于是文墨星河飛奔。山路泥濘,天降大雨,又不斷遭到敵人襲擊,但紅四團以頑強的意志,搶在敵援兵到達之前趕到了瀘定橋。此時的瀘定橋只剩下9根光溜溜的鐵索,敵人也早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瀘定橋。但紅軍戰(zhàn)士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在激昂的軍號聲中,戰(zhàn)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奮不顧身鋪橋、沖鋒,有人中彈掉下橋去,又有人沖上來,他們沖過熊熊烈火,迅速消滅了守橋之敵并支援后續(xù)部隊攻占了瀘定城。飛奪瀘定橋的成功又一次使紅軍轉(zhuǎn)危為安,擺脫了敵人的追擊,為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春?,我深深地被紅軍大無畏的精神折服了。
    再看,那雪連天,天連雪的大金山,紅軍戰(zhàn)士在冰上滑行,摔倒了,爬起來,有的就永遠躺在了雪山的懷抱。而在荒無人煙的草地,許多地方人陷不見頭,馬陷不見頜。紅軍戰(zhàn)士正是憑著對革命事業(yè)的無比忠誠,歷盡艱險,排除萬難,順利走出草地?!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我低吟著毛澤東的詩詞,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前赴后繼的英勇場面,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
    讀完這本書,我的眼眶里噙滿了淚花,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讓人敬仰的紅軍戰(zhàn)士。他們憑什么在槍林彈雨、物資缺乏的情景下徒步走完長征?我想:他們憑的是統(tǒng)一而堅定的信念,憑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為了祖國的解放與安寧,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計報酬,無私奉獻,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呀!
    平時,我一遇到困難就自愿服輸,不愿挑戰(zhàn)困難。并且,我做事也缺少信念,一遇到挫折就低頭屈服,沒有堅持精神。所以,“成功”總與我檫肩而過,想想真是慚愧。以后,我必須要學習紅軍精神,在學習、生活上也發(fā)揚百折不屈、英勇頑強的作風,使自我變得堅強、優(yōu)秀。
    長征,你是人類歷史上堅定無畏的豐碑,你永遠是銘記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精神的紅飄帶,是永遠召喚青年人學習、前進的紅飄帶。
    紅書讀后感篇五
    今日,我再讀了《劉胡蘭》這本紅色經(jīng)典書,感動之處已是淚流滿面,看完了書,還沉浸在劉胡蘭的故事里,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聽課的時候;當此刻平安祥和的氣息圍攏于我們的全身之時,你們是否還記得,60多年前的今日,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詩篇。在這些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中,有一名...員,她的名字叫劉胡蘭。
    此時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現(xiàn)出劉胡蘭英勇就義時的情景。劉胡蘭英勇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她是那樣的安詳,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軟的草地上,享受著完美的生活。可是,就是這個烏云低垂的冬日,敵人包圍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劉胡蘭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敵人的鍘刀下。敵人想從劉胡蘭的口中得到黨的秘密,就指著烈士的遺體威逼劉胡蘭投降。敵人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小小年紀的劉胡蘭寧死不屈,應對這場血腥屠殺,她斬釘截鐵地說:“怕死就不當...!”“我咋個死法?我咋個死法?我咋個死法?……”一句句蕩氣回腸的話震撼著全場,敵人害怕了,敵人退卻了。劉胡蘭昂首挺胸,走向鍘刀,她是那樣的從容。以往她就是這樣一路由稚嫩走來,走向成熟,站在了鮮艷的黨旗下。臨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堅信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必將最終勝利的光芒!
    我真想給劉胡蘭敬個少先隊禮,來表達我心中的敬仰!15歲,生命才剛剛開始;15歲,多么完美的青春年華。劉胡蘭犧牲了,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就義。毛主席給她親筆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的崇高夢想、堅定信念、寧死不屈的革命氣節(jié),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劉胡蘭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奮發(fā)向上!我牢牢記著當年帶上紅領(lǐng)巾時鏗鏘有力的誓言:“時刻準備著,做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飛;年少的我風華正茂。我熱愛學習,追求上進,我時刻以胡錦濤總書記“四好少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夢想遠大、熱愛祖國;勤奮學習、追求上進;品德優(yōu)良、團結(jié)友愛;體魄強健、活潑開朗。我要接過英雄的接力棒,勇于理解挑戰(zhàn)和承擔職責,從小學好本領(lǐng),長大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終身!
    紅書讀后感篇六
    榮格在《紅書》中序言里的這句話,讓我激動的開啟了這本書的旅程。
    很多人知道這本書,說看不懂,看著太高深。
    有些人則認為榮格是瘋子,瘋子的書沒有價值去看。
    有些人覺得這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書,不走這個流派沒有必要看。
    我也是一直不知道這本書,對榮格本人也沒興趣。偶然在書店中看到,很好奇卻也因價格而放棄。
    緣分讓我通過一個課程大概了解了榮格的理念,很感興趣,友人便贈予此書。面對又厚又大的它,我感到壓力,同時看了目錄卻又控制不住的想要翻閱。書中很多對話,很多意象,有趣中引人思考和聯(lián)想。
    最開始的這句話,是書中重點之一,在后文中多次加以解釋。
    我們從小被太多榜樣教育,像學霸哥哥姐姐一樣,像誰誰誰畫畫好,像誰誰誰唱歌好。尤其當爸媽夸贊別人長得真秀氣,長得真高,真乖之類的,作為孩子一下子就認為那樣是爸媽喜歡的,之后便以此為目標,變成那樣或完全不要變成那樣。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想要被看到。
    我們的獨特沒有辦法被看到,我們便會將其隱藏,生出多種面具也好,防御也好,按照這里的就是榜樣。
    當孩子有孩子的榜樣,當學生有學生的榜樣,然后職員的榜樣,父母的榜樣,等等等等。社會制度和獎罰體制也會添油加醋。
    榜樣的生命被大家活出,那么團體就只有一個榜樣了,很可能幾千人只是一個人。當大家的自我生命活不出來,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因為它的任務就是要活出自己,這樣便可能會產(chǎn)生矛盾,引起疾病,不論心理還是身體。
    榜樣在大腦中,尤其在左腦,這要感謝我們的大腦發(fā)育。左腦晚發(fā)育,卻被如此看重;好似我們?nèi)绱嗽谝馕磥?,而非當下,也忽略過去歷史。
    同時,生命在心中,在身體,它完完整整的,只是被包裹,被壓制,被忽略。就像我們小時候被對待的樣子,我們也這樣對待我們自己。我們以為榜樣就是我們一生的目標,為此付出一生在所不辭,流芳百世,可能成了別人的榜樣也不一定呢。而我們的靈魂和神性被包裝的厚厚的,它不會被流傳,因為它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它只有被發(fā)現(xiàn)被展示,同時它也一直在想要突破。
    很多人說心中有股沖動,可是不知道怎么釋放。也許那反而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不活出自己,那么誰來活你?
    如果你要活出自己,就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它就在你身上,不在宗教,不在道德,不在法律,就在你身上。
    紅書讀后感篇七
    “生命與榜樣相悖。如果你根據(jù)一個榜樣去生活,那么你活出的就是榜樣的生命,但是如果你不活出自己的生命,那么應該由誰活出你的生命?所以,活出自己吧。”榮格
    榮格在《紅書》中序言里的這句話,讓我激動的開啟了這本書的旅程。
    很多人知道這本書,說看不懂,看著太高深。
    有些人則認為榮格是瘋子,瘋子的書沒有價值去看。
    有些人覺得這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書,不走這個流派沒有必要看。
    我也是一直不知道這本書,對榮格本人也沒興趣。偶然在書店中看到,很好奇卻也因價格而放棄。
    緣分讓我通過一個課程大概了解了榮格的理念,很感興趣,友人便贈予此書。面對又厚又大的它,我感到壓力,同時看了目錄卻又控制不住的想要翻閱。書中很多對話,很多意象,有趣中引人思考和聯(lián)想。
    最開始的這句話,是書中重點之一,在后文中多次加以解釋。
    我們從小被太多榜樣教育,像學霸哥哥姐姐一樣,像誰誰誰畫畫好,像誰誰誰唱歌好。尤其當爸媽夸贊別人長得真秀氣,長得真高,真乖之類的,作為孩子一下子就認為那樣是爸媽喜歡的,之后便以此為目標,變成那樣或完全不要變成那樣。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想要被看到。
    我們的獨特沒有辦法被看到,我們便會將其隱藏,生出多種面具也好,防御也好,按照這里的就是榜樣。
    當孩子有孩子的榜樣,當學生有學生的榜樣,然后職員的榜樣,父母的榜樣,等等等等。社會制度和獎罰體制也會添油加醋。
    榜樣的生命被大家活出,那么團體就只有一個榜樣了,很可能幾千人只是一個人。當大家的自我生命活不出來,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因為它的任務就是要活出自己,這樣便可能會產(chǎn)生矛盾,引起疾病,不論心理還是身體。
    榜樣在大腦中,尤其在左腦,這要感謝我們的大腦發(fā)育。左腦晚發(fā)育,卻被如此看重;好似我們?nèi)绱嗽谝馕磥恚钱斚?,也忽略過去歷史。
    同時,生命在心中,在身體,它完完整整的,只是被包裹,被壓制,被忽略。就像我們小時候被對待的樣子,我們也這樣對待我們自己。我們以為榜樣就是我們一生的目標,為此付出一生在所不辭,流芳百世,可能成了別人的榜樣也不一定呢。而我們的靈魂和神性被包裝的厚厚的,它不會被流傳,因為它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它只有被發(fā)現(xiàn)被展示,同時它也一直在想要突破。
    很多人說心中有股沖動,可是不知道怎么釋放。也許那反而是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不活出自己,那么誰來活你?
    如果你要活出自己,就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它就在你身上,不在宗教,不在道德,不在法律,就在你身上。
    紅書讀后感篇八
    《紅書》就是這么一本讓人感覺榮格是在“胡說八道、瘋了一樣”的書??吹猛ν纯嗟摹?BR>    我一直在被靈魂這些內(nèi)容困擾,我想做回一個只追逐名利和權(quán)色的“人”。但我發(fā)現(xiàn),諸如“時間”“存在”“終極”“靈魂”這類詞匯,已經(jīng)扎根于腦海中,甚至成為時不時證明自己還“活著”的標記物。
    《紅書》的閱讀過程,一定程度上舒緩了我自己逼問自己的壓力。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在我這一生中得出某些回復,但我可以肯定,我會“禿頭”,或者“提前”死亡。
    以下摘抄一些句子和段落,談談我的一些理解。
    【我們一部分的生命活在當下,另一部分生命連接到過去?!窟@是導讀里的一句話。引起我共鳴的是后半句,我有一部分生命在過去。而了解過去,往往也會知曉未來。之所以這么說,在于“過去與未來”都需要思考,這兩塊內(nèi)容,由人的智慧聯(lián)結(jié)。通曉古今,不容易,甚至不可能。但若“已知”的尚未翻遍,談“未來”的話我認為是可笑的。在此我講下,我講的未來,并非“當下”的延展。而是客觀事物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承載這個趨勢的“時間”。
    【個體化只適用于少部分人,對于那些沒有足夠創(chuàng)造性的人而言,最后重新建立與社會集體相一致的價值觀。個體不僅要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觀,而且必須是得到社會認可的價值觀。因為社會“有權(quán)利期待具有可實現(xiàn)性的價值觀”?!拷Y(jié)合社會學的內(nèi)容,就能很好理解這段話。穩(wěn)定的當下社會環(huán)境,離不開對“穩(wěn)定”的支持。即使有破壞了明規(guī)則的行為發(fā)生,但潛規(guī)則依舊承擔著重大的維穩(wěn)作用。新規(guī)則,就是社會認可后,便可被廣而告之。而“個體化”,已經(jīng)超越了“社會”這一人類文明的架構(gòu)。這也很好解釋為什么很多時候我不知道榮格在嚷嚷什么——我還在社會框架中,“被禁錮著”。
    我們通常聽到的“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在書里有這么有段對應的闡述【人必須在自我的功能(i-function)上站穩(wěn)腳跟,也即是說,他必須完全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那么他在自己所生活的社會上各個方面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看直┑刂v,是窮人不配思考自我。這個“配與不配”,是由客觀事物決定的。往前一步講,“窮人”是社會概念,若超脫這一內(nèi)容,我想你一定會很幸福。我們絕大數(shù)人,樂于作繭自縛。
    【榮格認為由法國大革命開創(chuàng)的理性和批判時代壓抑了宗教及非理性主義,這種壓抑‥‥‥導致非理性主義以世界大戰(zhàn)的形式爆發(fā)?!扛咧械南敕?,在這書中得到了佐證?!粋€既定的思維框架,最后會阻礙對真理的探尋。理性邏輯思維便是其一。我不清楚這么表達對不對,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理性主義稱霸世界,那這世界將會很無聊。
    【路就在我們身上,不在諸神那里,不在說教中,更不在律法里。我們身上有路、真理和生命?!扛F極一生去了解自己,追下去,也許就了解了本質(zhì)。不過,對于我來說,這依舊是理論指導,具體的方法論,沒有頭緒,或者沒有什么普遍意義上的方法論?!緸碾y會降臨在依照別人的方式為榜樣而生活的人身上!生命與榜樣相悖。】求同存異。生命殊途同歸(死亡),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路途,如果一味地追求復刻“榜樣”的生活方式,就忽略了自我“原有”的所對應的方式,或許這就是榮格說的“災難”。雖然日常生活中,為xx瘋狂打call,效仿xx一樣生活的事挺多的,但似乎也挺開心的。停留在表層的歡愉與痛苦中,更深的災難只要不自知,就足夠了。
    【白晝不能通過自己而存在,黑夜也不能通過自己而存在。‥‥‥意義稍縱即逝,是荒謬到荒謬之間的過渡,荒謬也轉(zhuǎn)瞬即逝,是意義到意義之間的過渡?!可钪?,我們常聽到“這么做沒有意義“。我聽到后一般也不反駁,因為人家講的往往是”無用功“,是一種做事上內(nèi)容。意義這個詞匯,門檻雖低,但認真理解起來,只會讓人懼怕、壓抑。
    【你認為地獄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地獄是在深度帶著一切來到你面前的時候,你不再或還未擁有能力;地獄就是在你再也無法獲得你能夠獲得的東西之時;地獄就是在你感到你必須思考和感受和你做一切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之時,而你自己又必須對它負責;地獄就是在你感到自己嚴密規(guī)劃的所有嚴肅的事情也讓人感到荒唐可笑之時,一切美好也是殘酷,一切善也是惡,一切高也是低,一切愉快也是可恥?!績H摘錄。
    【我們在世上活一天,就一天也免不掉試探。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圣人是完全圣潔的,人人都會受到試探。】不要考驗人性。
    【人類的工作是為了穩(wěn)定,但卻在混亂中游弋?!筷P(guān)鍵點在于,從混亂中清醒,朝著某個方向活著。
    【不能忍受懷疑的人也無法忍受自己,這樣的人是值得懷疑的,因為他停止生長,所以他沒有生活?!吭谶@方面,我是很開放的。但表現(xiàn)得不是這樣,這是因為某些特性和目的使然。對于生長,最簡單不過的就是閱讀了。平心靜氣,這樣的閱讀時光已經(jīng)是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的一種奢侈。
    【你玩弄謙遜,對自己的優(yōu)點只字不提,希望別人能夠替你說出你的優(yōu)點,如果別人沒有這么做,你會很失望和受傷?!啃⌒臋C,哈哈。自賣自夸,缺少信服力;但換個“第三方“來評述,完美。
    【金子不能掌握自己的意志,但它能夠支配整體、被蔑視和強烈要求的事物,是無情的統(tǒng)治者。】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金子不再是其本身,它擁有支配整體的權(quán)力后,其本身不值一提。當你需要進入一個龐大的整體、甚至想達到支配這個整體的時候,就必須“身不由己“。榮格這段話,是在強調(diào)這樣情況所蘊藏的”必然性“。
    【知識有不同的水平。這些東西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只有在你的世界里,事物才總不是所知道的那樣,因此在你的世界里才有錯誤?!坎灰O逻M步的步伐。
    紅書讀后感篇九
    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醇t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jié)奮斗,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xiàn)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云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于一個革命者,是多么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后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泵鎸χ讲奖平墓黹T關(guān),許云峰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
    江姐被粗長的竹簽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鉆心的逼供,特務們?yōu)榈氖窍霃倪@位重要的共產(chǎn)黨員口中套出有關(guān)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fā)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chuàng)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zhàn)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zhàn)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nèi)怏w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借口說自己是個女孩。
    可如今,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nèi)ラ_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边@是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shù)位戰(zhàn)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紅書讀后感篇十
    最近我看了一本紅色金典故事書《小蘿卜頭》。讀后,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小蘿卜頭的事跡深深打動,幾乎是流著淚看完的。
    “小蘿卜頭”宋振中剛出生6個月,父親宋綺云被國民黨頑固派抓捕,“小蘿卜頭”和母親徐林俠一起被敵人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里,他和父親每天過著不像人的日子,但他堅決不向國民黨反動派低頭。
    敵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無知的小孩,故意用香甜可口的奶糖誘惑他,讓他把在監(jiān)獄外面的哥哥姐姐的相片交出來,可是,他經(jīng)受住了食物的誘惑,堅決不給,也堅決不叫獄卒一聲“阿姨”。“小蘿卜頭”那么小就這樣堅強,而我哪,不小心摔跤、擦破點皮就“哇哇”大哭,稍微受點委屈也是哭得稀里嘩啦,現(xiàn)在想來真是覺得羞愧。
    “小蘿卜頭”長到6歲,到了讀書的年齡。宋綺云與監(jiān)獄當局多次交涉,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他讀書,經(jīng)過宋綺云和其他革命同志的多次斗爭,最后才同意由同監(jiān)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卜頭”念書。“小蘿卜頭”學習非??炭?,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還能勤學檢樸,不浪費一張紙。他9歲生日時,黃伯伯送給他一枝鉛筆,他只在上課的時候才會用,平時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畫。
    不管夏天多么炎熱,冬天多么寒冷,他總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寫著、算著……“小蘿卜頭”能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學習,而我們身邊卻有同學學習不自覺,每天到學校去上學就像是完成任務,上課不認真聽講,回家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與“小蘿卜頭”相比,這些同學應該感到羞愧。
    “小蘿卜頭”就是這樣努力地生活著,可是,可惡的反動派在潰逃之前,還是殘忍地把“小蘿卜頭”殺害了,那時他年僅9歲。從“小蘿卜頭”身上,我們足以感受到,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以優(yōu)秀的成績報答為革命事業(yè)而犧牲的前輩們。
    紅書讀后感篇十一
    《紅巖》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1948年至1949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重慶地下共產(chǎn)黨組織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的激烈斗爭。里面有心態(tài)丑陋,無恥卑劣的甫志高;有裝腔作勢,表里不一的毛人鳳;還有奸詐狡猾的徐鵬飛。也有眾多革命英雄:英勇不屈、樂觀堅強的江姐;機智、勇敢的雙槍老太婆;深謀遠慮、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華子良;還有堅韌無私、不為犧牲、視死如歸的許云峰。這一個個形象鮮活的人物仿佛就矗立在我們的眼前。向我們詮釋這生命的意義所在。那一個個革命英雄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在“中美合作所”這個關(guān)押政治犯的監(jiān)獄里,敵人盡管對許云峰,江姐等共產(chǎn)黨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刑罰,但在有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銅墻鐵壁面前,敵人卻一籌莫展、一敗涂地。正如江姐在獄中,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時,她傲然的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崩杳髑翱偸亲詈诎档?,是什么使他們能挺過最黑暗的時刻?是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正是這種革命信念支撐這革命者們,讓其不畏槍林彈雨、毒刑拷打。死亡,對于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來說,是一種多么無力的威脅!
    而生在陽光下,沒有建立過狂風暴雨的我們有怎會理解先烈們的所作所為?有怎會明白先烈們的所思所想?也許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小困難就會放棄;在人生中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會氣餒。這些挫折和困難與革命先烈所遇到的困難、挫折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呢?原來我們是那么的渺小!但是比我們更渺小的螞蟻也能成為世界上令人佩服的動物之一。
    生命是如此地脆弱,但革命先輩們卻用行動證明了——中國人,是如此地偉大!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抹紅光,照亮了神舟大地。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爛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讀后感范文匯總
    讀后感大全匯總
    中外名著讀后感匯總
    四大名著讀后感匯總
    紅書讀后感篇十二
    天下散文何其多哉?但能把政治和文學結(jié)合得精妙的,怕是不多。一直覺得政治有著大家長般嚴肅的外表,因而缺乏可親的溫度,教科書上關(guān)于偉人的故事又少了些靈動――直到我遇見梁衡先生的紅色散文。
    已經(jīng)許久沒有坐下來將書翻開后便一氣呵成地讀完,但從《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遜中抬起頭來已是子夜。先生的文字時而兩翼生風翱翔天宇,時而木槳點水繾綣春風。
    在他筆下,無論是領(lǐng)袖、名人,或是小人物,無一例外有著人民至上的信仰,不同的是,他們那樣生動可親,你仿佛能看見他們在書桌前徘徊、在田地間思考,能看到他們對著星空沉默、對著幼子落淚。在書里,他們成為血肉豐滿的人,一些細節(jié)隔著書頁和歷史,力量直指人心。
    書中人物的風骨如傲雪紅梅,對當今的黨員領(lǐng)導干部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梁衡先生寓情于筆,將他們一一道來。
    這樣的文章在書里有許多,難能可貴的是梁衡先生不是板起面孔說教,而是用細節(jié)和讀者對話。他寫情感,如小平落難時為受株連而身殘的兒子洗澡:“多么壯實的兒子啊,現(xiàn)在卻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曬太陽。
    他將澡盆里倒?jié)M熱水,為兒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熱氣和著淚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雙眼,水滴順著顫抖的手指輕輕滑落,父愛在指間輕輕地流淌,隱痛卻在他的心間陣陣發(fā)作。這時他撫著的不只是兒子摔壞的脊梁,他摸到了國家民族的傷口,他心痛欲絕,老淚縱橫?!?BR>    他寫人格,如彭德懷因?qū)μ岢龇亲h被定為“反黨分子”后,“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了三分地,把糞尿都攢起來,使勁澆水施肥。他要揭破畝產(chǎn)萬斤的神話。1961年11月經(jīng)請示同意后,他回鄉(xiāng)調(diào)查了36天,寫了5個共10多萬字的調(diào)研報告。
    涉及生產(chǎn)、工作、市場等,甚至包括一份長長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價格。他固執(zhí)、樸實,真是一個農(nóng)民?!痹谖铱磥恚髡哂枚喾N表現(xiàn)手法,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記錄,分明是有一腔熱忱在涌動,急切地告訴每一個讀者怎樣去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擁有中國人的風骨!
    有人會說,偉人和先賢離自己太遠、難以效仿,那么,在這本書的下篇,梁衡先生用大量的篇幅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他寫一位無名女教師的敬業(yè)奉獻――“你撫摸著教案說:‘教材不會大變,但學生每年都在變,我不能用剩飯去喂他們。
    而且確實是教一遍就有一點新體會?!@時我才注意到,每本教案都用兩種墨跡寫成,正頁用藍色,是課前的備課稿,反頁用紅色,是課后的教學體會。有一頁上記著一個學生就一道題與老師的不同解法,你竟高興得連畫了三個驚嘆號。”
    (《事業(yè)便是你的宗教――無名者之四》)他寫堅守邊疆植樹的姑娘――“你18歲就離開家的,是偷著報名,硬跳上汽車跑的。當母親追來送行時,你只在車后的煙塵中依稀看到了一個拭淚的影子??墒?,幾十年,你沒有回家。幾乎年年出差,每次車過寶雞,你遙望秦嶺那邊,心想老母這時也許正倚門盼女呢,但懷抱里的種子又正是播種期,硬硬心,不下車,又回到了住地。”(《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紅與綠之一》)
    不用再一一列舉了,文章中閃現(xiàn)的風骨,無論是務實進娶清廉為民,還是勤于學習、愛崗敬業(yè),不也正是現(xiàn)代黨員領(lǐng)導干部應該效仿的嗎?書中的許多人,物質(zhì)條件并不豐富,卻是“瘦到梅花應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他們考慮的不是“小我”而是“大我”。如果我們的黨員領(lǐng)導干部能在工作之余靜下來翻翻書,用心體會書中的風骨,養(yǎng)點“浩然氣”,那么,離“千里快哉風”想必不會太遠。
    紅書讀后感篇十三
    我讀了《紅軍故事集》才曉得陳毅自治傷口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1934年10月,在長征中,陳毅在反“圍剿”戰(zhàn)斗中大褪受了重傷,中央領(lǐng)導決定讓他留下,領(lǐng)導南方人民堅持斗爭。1935的夏天,陳毅回有山不久,大褪的傷口就發(fā)炎了。他忍痛堅持走路,指揮作戰(zhàn)。一天,陳毅去大庚嶺下開會議,在出發(fā)前把傷褪蹺在大石頭上,抹了萬金油。這時大宋同志走了過來,陳毅馬上把褪放下,若無其事的站起來和他一起走了。
    黃昏之時,陳毅趁人還沒到齊,悄悄地到樹林中拼命的擠著傷口,不料被大宋和聾牯同志看到了這個場面,都十分的心疼,他們看見陳毅的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身上單衣全濕透了,膿血滴在地上,把黃泥都浸透了一大片。陳毅馬上叫他們幫忙,經(jīng)過了好一會兒,陳毅才把傷口包扎好,之后便去開會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了,只有把生死的念頭排除,就沒有什么事完不成的。紅軍中的英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件,這些鮮活的事例還告訴我們只有堅持斗爭不怕傷痛,不怕犧牲,才能解放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