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yīng)以寫“體會”為主。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一
安妮日記中的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女孩,她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個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筆記本,安妮就把它當作筆記本了。
在密室里,他們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黃油加蔬菜。每天都帶著德國人隨時來襲擊的'忐忑心情。他們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之中。
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當時的處境相比,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擔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這么糟糕的環(huán)境下也堅持寫日記,我們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學習。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二
我覺得希特勒太殘忍了,猶太人也是德國人,為什么要這樣對他們?非要把他們趕盡殺絕才肯罷休?在為猶太人抱不平時,我真正地領(lǐng)悟到安妮熱愛生活和學習的人生態(tài)度,永遠滿懷著理想,身處險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要學習她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的品格。
在此呼吁一句:愿天下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三
安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
日記
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_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
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fā)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shè)法順應(yīng)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
前兩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它記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猶太女孩從1942年到1994年寫下的日記,在日記中安妮講述了作為一名猶太人為躲避殘忍的德國納粹黨在秘密小屋中的生活狀況。
在日記中,安妮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希特勒政府攻下荷蘭后制定的一些法規(guī)“法令規(guī)定:猶太人應(yīng)在衣服上繡黃色六角星徽;禁止猶太人深夜出門;禁止去一些娛樂場所!……”看到這些規(guī)定我覺得十分氣憤,他們這樣做完全限制了猶太人的自由,沒有一點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將猶太人逼上死路,這樣的情況下,讓他們怎么生活!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妮一家仍然堅強努力生活著,他們不放棄,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等來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瑪格當時僅16歲啊!難道這些慘無人道的納粹黨連一個小女孩也不放過嗎?納粹黨的殘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終,大家決定全家搬進秘密小屋,那是一個辦公樓上的廢棄屋子,由他們的朋友送來食物,他們生活在秘密小屋里,為了防止被別人發(fā)現(xiàn),他們白天夜里不敢大聲說話、走路,只能做一些靜態(tài)的事情。壓抑的生活使大家都變得敏感而易怒,后來秘密小屋中又住進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亞,自私吝嗇的凡格太太總是找安妮的缺點,甚至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在這樣的情況中,安妮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堅強。
在秘密小屋生活的這段時間中,安妮并沒有放棄學習,還是每天認真的學習各種語言,同時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與皮特戀愛了,可是安妮的父親卻很生氣,他告訴安妮她應(yīng)該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并告訴她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安妮也決定自己應(yīng)該她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在這種時候安妮明白堅持下來就意味著勝利,而放棄就意味著死亡。 在他們住在秘密小屋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同伴都被成群的逮捕,受到蓋世太保無情的對待他們有的被趕上火車送進維斯德堡,還有的被送到遙遠的荒蕪之地,中煤氣而死……1944年,盟軍登陸,他們終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訊,可他們的食物卻越來越少,可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相互安慰、鼓勵,相信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最終,德國失敗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終究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過讀《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即使面臨天大的災難也要學會堅強,,要始終保持的處理事情,要保持堅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下學習,不可輕言放棄,要相信自己,要學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就像安妮說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愿望以及我的夢想”。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安妮日記》。
安妮是一個猶太女孩,為了躲避德國人的抓捕,她們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里,暗無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反觀安妮,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里,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這是多么可貴的精神啊!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羞慚??!最初安妮也不會寫日記,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她就克服困難,由不會到會,一直堅持寫了下去,并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記里記錄著一些平凡小事,然而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們深刻反思。當我們在挑三揀四,浪費著食物的時候,她們每天卻只能吃爛豆子。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滿著人性的光輝,飽嘗戰(zhàn)爭之苦的人們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關(guān)。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內(nèi)心獨白,更是德軍占領(lǐng)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所以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五
安妮
日記
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恐怖,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nèi)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BR>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記里寫道。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xiàn)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彼龅搅?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BR>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是一位猶太小女孩安妮在納粹主義戰(zhàn)爭時的真情實錄。和平的時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媽媽和姐姐瑪戈生活在一個和諧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記,她將自己生活中真實的情感記錄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們一家由于收到傳訊通知,與凡丹一家和牙醫(yī)杜瑟爾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從此過著隱姓埋名、暗無天日的生活。除了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先生、克萊斯先生和艾莉與米普小姐和一對蔬菜商夫婦外,沒人知道他們的行蹤。
1944年8月4日上午,納粹黨衛(wèi)軍官和荷蘭綠衣警察逮捕了隱藏在密室里的八個人和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和克萊斯。后來,庫拉勒和克萊斯分別獲釋和逃脫,而其余八個人被送進波蘭的奧西維茲集中營,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慘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撿到了安妮的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傳揚安妮的日記,讓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兩年,她每天都企盼戰(zhàn)爭的結(jié)束,期盼和平與幸福的到來。在密室中無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經(jīng)歷了大人無數(shù)的責罵,經(jīng)歷了她心中情感的轉(zhuǎn)變,對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對戰(zhàn)爭的恐懼,她每天都在憧憬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美好的未來……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們卻像被軟禁在囚籠中的鳥兒,聽著外面轟隆隆的炮響和噠噠噠的子彈聲,和平和希望又似乎離他們是那樣的遙遠。安妮在這樣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對不稱心的事對大人發(fā)脾氣,她將自己痛苦的心靈緊緊地鎖在自己的心里。大人們哪里知道,安妮開朗的外表里邊包含的是一顆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個家庭的溫暖,缺少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時候強忍住自己的眼淚,對她的日記述說自己的悲傷,用學習和寫日記來消磨難熬的時光!對于安妮來說,她身邊所有活生生的人還不如一本沒有情感,沒有語言的日記本!
讀了這本書,我想:安妮他們的苦難生活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安妮在那樣的生活中都能表現(xiàn)得那樣堅強,正如杏林子所說的,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六
第一次寫筆記,關(guān)于讀完一本書的筆記,以前沒有這習慣,在于沒有真正去觸碰文字的美感,心中無限驚嘆,只能止于驚嘆了。我會覺得,最好的讀后感,就是心中那份敬意,文字表述出來,都會顯得乏力。但今天為什么要寫了,其實沒有太精確的理由,但有一點,會是其中一個“文字的溫度,需要靠寫下來去感受。”這對于把握和文字的分寸感,會更加拿捏得當。就像愛,如果去嘗試,便會找到愛的力量,不至于害怕去愛,等到下一次,會勇敢去表達。而文字的力量,就是要去表達。
《安妮日記》不用一口氣看完,也不像大部頭作品需要讀很長時間,而是慢慢讀完,只需要每天翻開,就像三餐一樣,按時進餐,吃飽就行。開始的日記,安妮記錄了進“密室”之前的生活,玩耍、上學、學習,安妮以為生活每天都會如此。直到搬到了“密室”。
讀《安妮日記》不僅僅是讀日記,還讀故事,讀成長,但最令我驚喜的是,讀希望。這種希望不是經(jīng)歷磨難得到的,而是自小就生在骨子里,自小就看到希望。而事實上,日記里的安妮確實給了我這個印象,她一直都是一個對世界看到希望的安妮,她寫道:“只要一切還存在,只要我還有一絲生命氣息,能夠讓我看到它們,享受到這溫暖的陽光,這飄著白云的天空,只要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延續(xù),我就應(yīng)該感到幸福?!边@簡直是給沉悶生活帶來歡快的安妮啊。
當然,《安妮日記》不僅僅是這些,不僅僅是讀希望,讀性格飽滿,還讀青春,其實青春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總之,《安妮日記》有很多力量。只是青春似乎好寫一點,好表達一些,因為我們都經(jīng)歷過,比如青春里的愛,你會跟著安妮感受愛的悸動,體驗荷爾蒙分泌的感覺,體驗那全新而來的新鮮,使你腦袋里胡思亂想,又使你停不下來;使你享受,又使你驚慌。還有安妮說要冷靜下來,可我怎么不信呢,她寫道:“兩個人終日摟在一起并不能解決問題,交流思想才能夠向?qū)Ψ奖砻鞅舜说男判暮托拍?,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因此而收益的。”事實上,安妮照樣每天都會有段時間和她的彼得在一起,那真是美極了。
如果安妮不是猶太人,我想她肯定會如她日記所說:“我有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心,等到戰(zhàn)后我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巴黎生活一年,倫敦生活一年,我還要學習各種語言,學習藝術(shù)?!笨蓻]有如果,后來蓋世太保沖進了“密室”,一切像安妮說的:“這就是成長歲月中的艱難: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油然升起種種理想、夢幻和希望,最終只能夠在殘酷的現(xiàn)實考驗下變?yōu)榉勰?。?BR> 最后安妮也因斑疹死在了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那天,安妮還不到十六歲。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七
《安妮
日記
》是(德)安妮。弗蘭克在黑暗中寫的成長日記。
通過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又是多愁善感的小女生。安妮用日記把在秘密小屋發(fā)生的事情一個一個的記錄了下來。寫了她對世界的戰(zhàn)爭的看法。我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世界給我們一切!我們要學習安妮的堅強勇敢,微笑的面對生活。
今天,我讀完安妮的日記了,老師讓我們寫讀后感,我今天才動筆,是最晚一個寫的。
安妮的日記里寫了她的生活和經(jīng)歷,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戰(zhàn)亂時期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jīng)過世了。戰(zhàn)亂真的非常不幸,因為戰(zhàn)亂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們四處逃走,他們找了一個十分安寧的地方住了下來。
安妮是一個普通的女學生,應(yīng)該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
但只因為她是一名猶太人,受到德國納粹的種族迫害,她失去了自由,她不知忍受了多少艱難困苦,也不知和父母爭吵了多少次,傷心過多少次,她才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呀!
雖然安妮只有十幾歲,但她的表現(xiàn)超出她的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的感動和震撼!
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zhàn)爭進行深刻
的反思的珍貴資料。
大家可能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栋材萑沼洝肪褪且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的的活實錄。
讀過了《安妮的日記》看到了這個小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個記者作家。
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fā)生了。祈求和平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文學經(jīng)典——《安妮日記》,我就像是進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因為,這一部經(jīng)典之作,也是構(gòu)成文學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時,這一本書也是一個完整美妙的“心靈世界”。
我閱讀這本書,就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奇幻之旅。在旅途中,有歡樂與希望,也有憂愁和悲傷;有陽光與鮮花,也有黑夜與風暴。
《安妮日記》讀后感閱讀了這些最珍貴的文學經(jīng)典,我會更有智慧和力量,并且獲得心靈的充實與人生的幸福。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八
安妮
日記
是一本值得我們?nèi)タ吹臅?,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guān)于“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么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于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后屋”。在后屋里,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nèi)匀粓猿值幕钕聛怼?BR>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啊!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說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并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大屠殺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shù)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shù)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shù)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選擇了躲藏,他們與幾個鄰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樓,生活了25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里,有警察來訪的恐懼,有生日到來的歡樂,有小偷拜訪的絕望,還有安妮戀愛的興奮……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樂觀,勇敢面對內(nèi)心的恐懼。她天真、可愛、活潑、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責備后,仍未笑著面對生活。他們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顧一切的去尋找活下來的希望。安妮也在這里學習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長了許多。但,不幸的是,他們最后無奈還是被送往了集中營,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還。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么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么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著和冷靜。
在這之后,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當時的生活處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我很震驚,一個人的生命居然這么的沒有價值,人的尊嚴被踐踏:一個軍官早上起來拿著槍對著下面的猶太人亂打;一些人試圖躲在房子里,卻被納粹兵發(fā)現(xiàn),士兵對著他們掃射……這部影片除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和和給與人希望的紅色火苗是有顏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唯一看到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兒,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終還是死了,這么可愛的孩子被這樣無情的殺死,也等同于希望破滅了。
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今年暑假,我讀了安妮·弗蘭克寫得《安妮日記》,讀完之后,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面對德國對猶太人殘酷的迫害,她們一家人只好躲進她父親公司大樓后面的一些蔭蔽房屋里,在這不見陽光的日記里,安妮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給它取名為吉蒂,這本書對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青春期少年與父母的關(guān)系,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其中,我最欣賞的人是安妮,安妮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在密室里面是極其枯燥和煩悶的,這里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恐懼和饑餓不斷折磨著她們一家人。安妮對自己的情感,對別人的感情都直言不諱,坦率地表現(xiàn)在文字之中,她在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扭曲的人際關(guān)系中,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個性,她還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對將來能出去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她是一個有理想的小女孩。
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里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在這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中,她沒有享受到花季女孩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日記本陪伴著她。她向日記訴說自己的苦悶,講述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描述和親人間的各種沖突和情感,同時,她以勇敢的態(tài)度控訴了法西斯邪惡的戰(zhàn)爭,譴責了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描述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讓我感到由衷佩服的地方,是她敢于深刻剖析自己,在碰到家人對她有過分的批評時,她正視自己的缺點,盡量做得合大家心意,并努力想做得更好。安妮的母親不怎么為孩子的精神方面考慮,對安妮很苛刻,使得安妮對她很反感,不過,安妮盡量地理解母親,她聽見樓梯上有了腳步聲,就盼著媽媽來向她道早安,然后安妮又會熱烈地問候媽媽,渴望看著媽媽親切地注視著她目光。如果媽媽指責她說錯了話或做錯了事,她的心情就一落千丈,但是過一會兒,安妮心里就原諒了媽媽,還為媽媽找理由,因為她煩心的事情太多了,安妮覺得,如果我們與人相處,彼此互相友善,都心胸開闊一些,不是只看到別人不好的一面,那么關(guān)于教育、飲食等問題的沖突都可以變成一種友好的討論,簡潔的文字,卻包含了真理!
《安妮日記》是一本值得認真讀的好書,愿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伴我們成長!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九
前段時間,女兒閱讀了《安妮日記》。我問她,讀后有什么感想,她告訴我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為了幫助她進一步理解日記內(nèi)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格,近期,我和她共同閱讀了這本書。
通過我倆共同閱讀,我們了解到,《安妮日記》以日記體的形式真實記載了小作者13歲到15歲兩年多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思,事情真實,情感真切,語言樸實,充分展現(xiàn)了小作者的寫作才華和與眾不同的觀察視角。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小作者的.日記記載,真實記錄了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爭給人們生產(chǎn)生活帶來的災難和痛苦,所以它不僅是當代青少年閱讀的經(jīng)典之作,也是學者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這也成就了這本書在讀者心中的地位和它獨有的歷史價值。
讀完后,我問了女兒幾個問題:“你說,安妮會想到以后她的日記會變成書出版嗎?為什么出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13歲的小女孩有如此的天賦和才華,能夠?qū)懗鲞@么感人、這么動人、這么有影響力的傳世作品?你從安妮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品格?”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和女兒進行了探討。
作為當時13歲花季少女的安妮,本應(yīng)該像其他孩子一樣過著自由、美好的少年生活,享受著讀書、交友、攝影、運動的樂趣,而且當時她的家庭還是比較富裕的,父親是一名商人,盡管為了躲避戰(zhàn)爭,他們舉家從德國法蘭克福搬遷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他父親的公司住地,但是仍然沒能逃脫戰(zhàn)爭對他們的迫害。小安妮只能每天躲在“密室”里生活,偶爾從朋友的敘述、收音機、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消息,了解到戰(zhàn)爭給猶太人帶來的悲慘命運。在這樣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很多時候會給我們造成失望、恐懼、甚至會想到死亡,但是安妮卻沒有,她不但克服了戰(zhàn)爭給她和家庭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且用讀書和寫日記的方法來戰(zhàn)勝恐懼,表達自己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常說,“作家不是課堂里教出來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也寫不出感人的作品。這是小作者被當時的生存環(huán)境“逼”出來的??少F的是,小作者不但沒有被當時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嚇倒,對未來失去信心,而是以樂觀向上、堅定美好的心態(tài),以少年的朝氣和勇氣樹立起對未來的信心和向往,這是安妮不怕困難、以苦為樂的堅強性格和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素質(zhì)所決定的。她把吉蒂當作自己心靈對話的對象,用筆真實地記錄下了當時所發(fā)生的一切和對戰(zhàn)爭的憤怒、對猶太人命運的擔憂、對躲藏生活的觀察和體悟,這是小作者的過人和偉大之處。與其說,這本書的成功,是來自于小作者精心的敘述和描寫;不如說,是來自于小作者兩年多來的堅持不懈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堅定信念。這就是《安妮日記》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今天的小學們應(yīng)該從安妮身上學到的美好精神品格。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尋找光明。”這是詩人顧城的詩?!栋材萑沼洝吠瑯訋Ыo我們這樣的啟示:盡管身在黑夜,你的眼中看不到光明,但是在你的內(nèi)心要充滿對光明的渴望,這是你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支柱。這本書不是對黑暗的絕望,而是對光明的向往,是那個年代的安妮、更是一代安妮人向世界發(fā)出的宣言。讓我們共同向安妮學習!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
1942年—1944年,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別是對于猶太人來說,更是一場空前絕后的災難。戰(zhàn)爭與種族滅絕的陰云布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diào)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wèi)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并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里已經(jīng)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愿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么脆弱,像閃著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zhí)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仿佛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帶著心中不可泯滅的希望!
經(jīng)過密室中無數(shù)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yōu)橐幻墒斓纳倥?。在安妮?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xiàn)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quán)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yīng)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tǒng),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
實現(xiàn)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zhàn)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shù)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占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沒有逃過被納粹殘害的命運。當她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時,她距自己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安妮生前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她的愿望終能得償。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zhàn)爭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一
因為讀之前就知道作者安妮的命運結(jié)局,所以跟著日記上的日期一天一天往前走,就有死亡一步一步逼近的壓迫感。在安妮的日記里看到了密室中生活的八個猶太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凡。丹太太的愛慕虛榮、自私、愛出風頭、愛挑撥是非,但是也會妥協(xié);凡。丹夫婦愛吵架,皮特性格安靜、不善表達、孤獨、不獨立,愛上了安妮;瑪格特善良、優(yōu)秀、上進,愛每一個家人;弗蘭克太太總是不理解安妮,和女兒交談的語言不恰當導致母女關(guān)系不親密;弗蘭克先生善良、謙虛、寡言,照顧每一個人;杜塞爾是個牙醫(yī),自私,自大、總是違反密室規(guī)則。安妮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話癆,沒有規(guī)矩,但是在內(nèi)心她有自己對于命運、人類、戰(zhàn)爭、和平、政治、民族和宗教的思考。
還有一些幫助他們的善良的人們,雖然這些人都飽受生活困難和身體疾病的困擾,但他們總是竭盡全力滿足密室中人們物質(zhì)和精神的需求,并為密室中的人帶來外面世界的空氣。
在《安妮日記》這本書中所有這些與她密室生活接觸的人們都使用的是真名。真實的姓名讓這些生命更鮮活更親近,所以當他們被慘絕人寰的奪去生命時,心里會有陣陣痛襲來。這就是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一個具體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一樣沉重的感覺。當他們距離與我們越近,我們就越能感受到歷史悲劇帶來的撕裂般的痛苦和恐懼。
但安妮日記中還是讓我看到了安妮在災難恐慌和恐怖的生活中仍然奮力追求生命的火光和激情,她探索如何改善和周圍人的關(guān)系,如何站在旁觀者角度反思自己的說話方式。同時她思索人類為什么要把大量的財富花在戰(zhàn)爭和破壞中,而不是花在藝術(shù)、科學、教育和改善窮人的生活中?她思索如何在危險中將這種苦難的生活當作有趣人生的開始,如何帶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快樂、堅強和幸福?她思索猶太民族為何如此多難?如何拯救猶太民族?同時又為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自豪。這些都是日記黑暗壓頂氛圍中的那一縷陽光,密閉空間中那一絲新鮮空氣。
安妮的日記中很清晰看到猶太人在如此黑暗和恐怖的環(huán)境中一直堅持學習,堅持讀書的韌性。外面幫助他們的人除了帶給他們食物外,一直源源不斷的給他們運送書籍,就單從這一點就讓我們感受到猶太民族的優(yōu)秀。安妮整理了密室八個成員的興趣,幾乎都與學習和閱讀有關(guān)。
安妮的日記還通過記錄收聽廣播記載了二戰(zhàn)1942—1944年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例如墨索里尼政府倒臺,意大利投降,蘇聯(lián)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聯(lián)軍的諾曼底登陸等,他們感受到勝利曙光的臨近,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看到最后解放的光明,他們在黎明到來前最黑暗的時刻逝去了,安妮的日記也戛然而止,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感知,但似乎這一天的到來在無數(shù)日記的伏筆中早已預言。
“我的建議則是:走出去,走進鄉(xiāng)間田園,享受陽光、自然美景;走出去,試著重新尋找幸福;想想你內(nèi)心的美、周遭蘊藏的美,高興起來吧。”
“美麗一直存在,即使在苦難之中也有美的蹤影。如果你尋找它,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快樂,從而找回內(nèi)心的和諧。一個快樂的人,會將快樂傳遞給周圍的人;一個勇敢的人,永遠不會在苦難中死去”
讀完安妮日記,再回想方方日記,紐約藍藍日記,這些日記的價值是什么呢?日記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人物,他們既不崇高也不偉大,但是他們有血有肉鮮活的在我們的眼前,他們像我們的鄰里朋友,他們的音容笑貌是真實、伸手可以觸及的感覺。只有當這些人寫進歷史,我們的歷史才是有溫度有感情的,才不是冰冷冷的數(shù)字和文字,只有這些真實能觸動我們悲慟心情的生命才會讓我們徹底反思歷史,真正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不再讓人間悲劇重演。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二
舉期里,跟媽媽一起去書店買回了老師推薦的《安妮日記》,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有八個人為了躲避德國人的逮捕和屠殺,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一家公司大樓的一處密室,做了“隱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個13歲的猶太少女,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墒?,由于戰(zhàn)爭的爆發(fā),她不得不生活在與外界隔離的小屋里,過著無聊、寂寞、充滿恐懼的日子。這時安妮得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記日記。正是這個日記本陪伴安妮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的女孩。在那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她還堅持學習英語、代數(shù)、歷史等知識。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非常堅強、非常有個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時候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現(xiàn)實,不屈服于失敗。從安妮的日記中,我還感受到安妮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精神上的充實來彌補肉體上饑餓,從不抱怨。從她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擁有超強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的安妮,正像“譯本前言”中說的“假如不是黑暗勢力扼殺了這個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會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當我合上《安妮日記》這本書,我為安妮的悲慘命運而惋惜,我痛恨戰(zhàn)爭,痛恨侵略者。
親愛的安妮,你已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一
安妮日記中的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女孩,她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個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筆記本,安妮就把它當作筆記本了。
在密室里,他們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黃油加蔬菜。每天都帶著德國人隨時來襲擊的'忐忑心情。他們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之中。
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當時的處境相比,簡直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擔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這么糟糕的環(huán)境下也堅持寫日記,我們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學習。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二
我覺得希特勒太殘忍了,猶太人也是德國人,為什么要這樣對他們?非要把他們趕盡殺絕才肯罷休?在為猶太人抱不平時,我真正地領(lǐng)悟到安妮熱愛生活和學習的人生態(tài)度,永遠滿懷著理想,身處險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要學習她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的品格。
在此呼吁一句:愿天下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三
安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
日記
讀后感1000字,歡迎閱讀!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_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
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一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fā)生的一切,“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shè)法順應(yīng)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13歲的安妮呢?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BR>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
前兩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它記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猶太女孩從1942年到1994年寫下的日記,在日記中安妮講述了作為一名猶太人為躲避殘忍的德國納粹黨在秘密小屋中的生活狀況。
在日記中,安妮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希特勒政府攻下荷蘭后制定的一些法規(guī)“法令規(guī)定:猶太人應(yīng)在衣服上繡黃色六角星徽;禁止猶太人深夜出門;禁止去一些娛樂場所!……”看到這些規(guī)定我覺得十分氣憤,他們這樣做完全限制了猶太人的自由,沒有一點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將猶太人逼上死路,這樣的情況下,讓他們怎么生活!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妮一家仍然堅強努力生活著,他們不放棄,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等來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瑪格當時僅16歲啊!難道這些慘無人道的納粹黨連一個小女孩也不放過嗎?納粹黨的殘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終,大家決定全家搬進秘密小屋,那是一個辦公樓上的廢棄屋子,由他們的朋友送來食物,他們生活在秘密小屋里,為了防止被別人發(fā)現(xiàn),他們白天夜里不敢大聲說話、走路,只能做一些靜態(tài)的事情。壓抑的生活使大家都變得敏感而易怒,后來秘密小屋中又住進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亞,自私吝嗇的凡格太太總是找安妮的缺點,甚至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在這樣的情況中,安妮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堅強。
在秘密小屋生活的這段時間中,安妮并沒有放棄學習,還是每天認真的學習各種語言,同時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與皮特戀愛了,可是安妮的父親卻很生氣,他告訴安妮她應(yīng)該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并告訴她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安妮也決定自己應(yīng)該她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在這種時候安妮明白堅持下來就意味著勝利,而放棄就意味著死亡。 在他們住在秘密小屋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同伴都被成群的逮捕,受到蓋世太保無情的對待他們有的被趕上火車送進維斯德堡,還有的被送到遙遠的荒蕪之地,中煤氣而死……1944年,盟軍登陸,他們終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訊,可他們的食物卻越來越少,可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相互安慰、鼓勵,相信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最終,德國失敗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終究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過讀《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即使面臨天大的災難也要學會堅強,,要始終保持的處理事情,要保持堅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下學習,不可輕言放棄,要相信自己,要學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就像安妮說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愿望以及我的夢想”。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四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安妮日記》。
安妮是一個猶太女孩,為了躲避德國人的抓捕,她們一家人只能藏在密室里,暗無天日的生活了很多年。
反觀安妮,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里,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這是多么可貴的精神啊!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羞慚??!最初安妮也不會寫日記,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她就克服困難,由不會到會,一直堅持寫了下去,并給日記本取了一個名字:《吉蒂》。
安妮的日記里記錄著一些平凡小事,然而這些平凡小事也足以令我們深刻反思。當我們在挑三揀四,浪費著食物的時候,她們每天卻只能吃爛豆子。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也充滿著人性的光輝,飽嘗戰(zhàn)爭之苦的人們抱成一團,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關(guān)。
《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內(nèi)心獨白,更是德軍占領(lǐng)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所以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五
安妮
日記
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恐怖,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nèi)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BR>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記里寫道。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xiàn)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彼龅搅?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BR>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是一位猶太小女孩安妮在納粹主義戰(zhàn)爭時的真情實錄。和平的時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媽媽和姐姐瑪戈生活在一個和諧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記,她將自己生活中真實的情感記錄在其中。1942年7月9日,他們一家由于收到傳訊通知,與凡丹一家和牙醫(yī)杜瑟爾先生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的“密室”里。從此過著隱姓埋名、暗無天日的生活。除了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先生、克萊斯先生和艾莉與米普小姐和一對蔬菜商夫婦外,沒人知道他們的行蹤。
1944年8月4日上午,納粹黨衛(wèi)軍官和荷蘭綠衣警察逮捕了隱藏在密室里的八個人和他們的保護人庫拉勒和克萊斯。后來,庫拉勒和克萊斯分別獲釋和逃脫,而其余八個人被送進波蘭的奧西維茲集中營,除了安妮的爸爸外,其余人都慘死。最后,艾莉和米普撿到了安妮的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爸爸。安妮的爸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傳揚安妮的日記,讓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兩年,她每天都企盼戰(zhàn)爭的結(jié)束,期盼和平與幸福的到來。在密室中無聊困乏的生活里,安妮經(jīng)歷了大人無數(shù)的責罵,經(jīng)歷了她心中情感的轉(zhuǎn)變,對密室里人的理解和對戰(zhàn)爭的恐懼,她每天都在憧憬著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美好的未來……但是,在密室里生活的他們卻像被軟禁在囚籠中的鳥兒,聽著外面轟隆隆的炮響和噠噠噠的子彈聲,和平和希望又似乎離他們是那樣的遙遠。安妮在這樣的生活中成熟了很多,她不再對不稱心的事對大人發(fā)脾氣,她將自己痛苦的心靈緊緊地鎖在自己的心里。大人們哪里知道,安妮開朗的外表里邊包含的是一顆多么脆弱的心啊,她缺少一個家庭的溫暖,缺少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她只有在自己心碎的時候強忍住自己的眼淚,對她的日記述說自己的悲傷,用學習和寫日記來消磨難熬的時光!對于安妮來說,她身邊所有活生生的人還不如一本沒有情感,沒有語言的日記本!
讀了這本書,我想:安妮他們的苦難生活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安妮在那樣的生活中都能表現(xiàn)得那樣堅強,正如杏林子所說的,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做更多的事,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六
第一次寫筆記,關(guān)于讀完一本書的筆記,以前沒有這習慣,在于沒有真正去觸碰文字的美感,心中無限驚嘆,只能止于驚嘆了。我會覺得,最好的讀后感,就是心中那份敬意,文字表述出來,都會顯得乏力。但今天為什么要寫了,其實沒有太精確的理由,但有一點,會是其中一個“文字的溫度,需要靠寫下來去感受。”這對于把握和文字的分寸感,會更加拿捏得當。就像愛,如果去嘗試,便會找到愛的力量,不至于害怕去愛,等到下一次,會勇敢去表達。而文字的力量,就是要去表達。
《安妮日記》不用一口氣看完,也不像大部頭作品需要讀很長時間,而是慢慢讀完,只需要每天翻開,就像三餐一樣,按時進餐,吃飽就行。開始的日記,安妮記錄了進“密室”之前的生活,玩耍、上學、學習,安妮以為生活每天都會如此。直到搬到了“密室”。
讀《安妮日記》不僅僅是讀日記,還讀故事,讀成長,但最令我驚喜的是,讀希望。這種希望不是經(jīng)歷磨難得到的,而是自小就生在骨子里,自小就看到希望。而事實上,日記里的安妮確實給了我這個印象,她一直都是一個對世界看到希望的安妮,她寫道:“只要一切還存在,只要我還有一絲生命氣息,能夠讓我看到它們,享受到這溫暖的陽光,這飄著白云的天空,只要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延續(xù),我就應(yīng)該感到幸福?!边@簡直是給沉悶生活帶來歡快的安妮啊。
當然,《安妮日記》不僅僅是這些,不僅僅是讀希望,讀性格飽滿,還讀青春,其實青春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總之,《安妮日記》有很多力量。只是青春似乎好寫一點,好表達一些,因為我們都經(jīng)歷過,比如青春里的愛,你會跟著安妮感受愛的悸動,體驗荷爾蒙分泌的感覺,體驗那全新而來的新鮮,使你腦袋里胡思亂想,又使你停不下來;使你享受,又使你驚慌。還有安妮說要冷靜下來,可我怎么不信呢,她寫道:“兩個人終日摟在一起并不能解決問題,交流思想才能夠向?qū)Ψ奖砻鞅舜说男判暮托拍?,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因此而收益的。”事實上,安妮照樣每天都會有段時間和她的彼得在一起,那真是美極了。
如果安妮不是猶太人,我想她肯定會如她日記所說:“我有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心,等到戰(zhàn)后我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巴黎生活一年,倫敦生活一年,我還要學習各種語言,學習藝術(shù)?!笨蓻]有如果,后來蓋世太保沖進了“密室”,一切像安妮說的:“這就是成長歲月中的艱難: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油然升起種種理想、夢幻和希望,最終只能夠在殘酷的現(xiàn)實考驗下變?yōu)榉勰?。?BR> 最后安妮也因斑疹死在了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那天,安妮還不到十六歲。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七
《安妮
日記
》是(德)安妮。弗蘭克在黑暗中寫的成長日記。
通過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又是多愁善感的小女生。安妮用日記把在秘密小屋發(fā)生的事情一個一個的記錄了下來。寫了她對世界的戰(zhàn)爭的看法。我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世界給我們一切!我們要學習安妮的堅強勇敢,微笑的面對生活。
今天,我讀完安妮的日記了,老師讓我們寫讀后感,我今天才動筆,是最晚一個寫的。
安妮的日記里寫了她的生活和經(jīng)歷,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戰(zhàn)亂時期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jīng)過世了。戰(zhàn)亂真的非常不幸,因為戰(zhàn)亂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們四處逃走,他們找了一個十分安寧的地方住了下來。
安妮是一個普通的女學生,應(yīng)該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
但只因為她是一名猶太人,受到德國納粹的種族迫害,她失去了自由,她不知忍受了多少艱難困苦,也不知和父母爭吵了多少次,傷心過多少次,她才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呀!
雖然安妮只有十幾歲,但她的表現(xiàn)超出她的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的感動和震撼!
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zhàn)爭進行深刻
的反思的珍貴資料。
大家可能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栋材萑沼洝肪褪且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的的活實錄。
讀過了《安妮的日記》看到了這個小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個記者作家。
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fā)生了。祈求和平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文學經(jīng)典——《安妮日記》,我就像是進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因為,這一部經(jīng)典之作,也是構(gòu)成文學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時,這一本書也是一個完整美妙的“心靈世界”。
我閱讀這本書,就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奇幻之旅。在旅途中,有歡樂與希望,也有憂愁和悲傷;有陽光與鮮花,也有黑夜與風暴。
《安妮日記》讀后感閱讀了這些最珍貴的文學經(jīng)典,我會更有智慧和力量,并且獲得心靈的充實與人生的幸福。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八
安妮
日記
是一本值得我們?nèi)タ吹臅?,下面小編整理了安妮日記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
有一本書讓我感動不已,思緒萬千。那一本關(guān)于“美好生活”的書叫做《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德國猶太女子,安妮·弗蘭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起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難么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嗎”?安妮·弗蘭克是個活潑、可愛的猶太女孩,由于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屠殺,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進“后屋”。在后屋里,他們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也不能開燈,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但是他們?nèi)匀粓猿值幕钕聛怼?BR> 一個個志向遠大,才智過人的猶太青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惡啊!
從這本日記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愛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討厭的甚至厭惡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雖然身陷逆境,卻仍然有顆善良、愛學習、隨時約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錯事會把話說重了,自己都會認真的面對,及時糾正,還要自己反省,并為之道歉。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學習!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樣時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快樂!
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大屠殺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shù)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shù)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shù)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選擇了躲藏,他們與幾個鄰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樓,生活了25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里,有警察來訪的恐懼,有生日到來的歡樂,有小偷拜訪的絕望,還有安妮戀愛的興奮……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樂觀,勇敢面對內(nèi)心的恐懼。她天真、可愛、活潑、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責備后,仍未笑著面對生活。他們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顧一切的去尋找活下來的希望。安妮也在這里學習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長了許多。但,不幸的是,他們最后無奈還是被送往了集中營,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還。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么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么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著和冷靜。
在這之后,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當時的生活處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我很震驚,一個人的生命居然這么的沒有價值,人的尊嚴被踐踏:一個軍官早上起來拿著槍對著下面的猶太人亂打;一些人試圖躲在房子里,卻被納粹兵發(fā)現(xiàn),士兵對著他們掃射……這部影片除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和和給與人希望的紅色火苗是有顏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唯一看到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兒,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終還是死了,這么可愛的孩子被這樣無情的殺死,也等同于希望破滅了。
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今年暑假,我讀了安妮·弗蘭克寫得《安妮日記》,讀完之后,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面對德國對猶太人殘酷的迫害,她們一家人只好躲進她父親公司大樓后面的一些蔭蔽房屋里,在這不見陽光的日記里,安妮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給它取名為吉蒂,這本書對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青春期少年與父母的關(guān)系,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其中,我最欣賞的人是安妮,安妮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在密室里面是極其枯燥和煩悶的,這里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恐懼和饑餓不斷折磨著她們一家人。安妮對自己的情感,對別人的感情都直言不諱,坦率地表現(xiàn)在文字之中,她在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扭曲的人際關(guān)系中,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個性,她還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對將來能出去的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她是一個有理想的小女孩。
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里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在這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中,她沒有享受到花季女孩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日記本陪伴著她。她向日記訴說自己的苦悶,講述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描述和親人間的各種沖突和情感,同時,她以勇敢的態(tài)度控訴了法西斯邪惡的戰(zhàn)爭,譴責了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描述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讓我感到由衷佩服的地方,是她敢于深刻剖析自己,在碰到家人對她有過分的批評時,她正視自己的缺點,盡量做得合大家心意,并努力想做得更好。安妮的母親不怎么為孩子的精神方面考慮,對安妮很苛刻,使得安妮對她很反感,不過,安妮盡量地理解母親,她聽見樓梯上有了腳步聲,就盼著媽媽來向她道早安,然后安妮又會熱烈地問候媽媽,渴望看著媽媽親切地注視著她目光。如果媽媽指責她說錯了話或做錯了事,她的心情就一落千丈,但是過一會兒,安妮心里就原諒了媽媽,還為媽媽找理由,因為她煩心的事情太多了,安妮覺得,如果我們與人相處,彼此互相友善,都心胸開闊一些,不是只看到別人不好的一面,那么關(guān)于教育、飲食等問題的沖突都可以變成一種友好的討論,簡潔的文字,卻包含了真理!
《安妮日記》是一本值得認真讀的好書,愿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伴我們成長!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九
前段時間,女兒閱讀了《安妮日記》。我問她,讀后有什么感想,她告訴我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為了幫助她進一步理解日記內(nèi)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格,近期,我和她共同閱讀了這本書。
通過我倆共同閱讀,我們了解到,《安妮日記》以日記體的形式真實記載了小作者13歲到15歲兩年多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思,事情真實,情感真切,語言樸實,充分展現(xiàn)了小作者的寫作才華和與眾不同的觀察視角。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小作者的.日記記載,真實記錄了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爭給人們生產(chǎn)生活帶來的災難和痛苦,所以它不僅是當代青少年閱讀的經(jīng)典之作,也是學者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這也成就了這本書在讀者心中的地位和它獨有的歷史價值。
讀完后,我問了女兒幾個問題:“你說,安妮會想到以后她的日記會變成書出版嗎?為什么出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13歲的小女孩有如此的天賦和才華,能夠?qū)懗鲞@么感人、這么動人、這么有影響力的傳世作品?你從安妮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品格?”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和女兒進行了探討。
作為當時13歲花季少女的安妮,本應(yīng)該像其他孩子一樣過著自由、美好的少年生活,享受著讀書、交友、攝影、運動的樂趣,而且當時她的家庭還是比較富裕的,父親是一名商人,盡管為了躲避戰(zhàn)爭,他們舉家從德國法蘭克福搬遷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他父親的公司住地,但是仍然沒能逃脫戰(zhàn)爭對他們的迫害。小安妮只能每天躲在“密室”里生活,偶爾從朋友的敘述、收音機、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消息,了解到戰(zhàn)爭給猶太人帶來的悲慘命運。在這樣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很多時候會給我們造成失望、恐懼、甚至會想到死亡,但是安妮卻沒有,她不但克服了戰(zhàn)爭給她和家庭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且用讀書和寫日記的方法來戰(zhàn)勝恐懼,表達自己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常說,“作家不是課堂里教出來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也寫不出感人的作品。這是小作者被當時的生存環(huán)境“逼”出來的??少F的是,小作者不但沒有被當時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嚇倒,對未來失去信心,而是以樂觀向上、堅定美好的心態(tài),以少年的朝氣和勇氣樹立起對未來的信心和向往,這是安妮不怕困難、以苦為樂的堅強性格和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素質(zhì)所決定的。她把吉蒂當作自己心靈對話的對象,用筆真實地記錄下了當時所發(fā)生的一切和對戰(zhàn)爭的憤怒、對猶太人命運的擔憂、對躲藏生活的觀察和體悟,這是小作者的過人和偉大之處。與其說,這本書的成功,是來自于小作者精心的敘述和描寫;不如說,是來自于小作者兩年多來的堅持不懈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堅定信念。這就是《安妮日記》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今天的小學們應(yīng)該從安妮身上學到的美好精神品格。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尋找光明。”這是詩人顧城的詩?!栋材萑沼洝吠瑯訋Ыo我們這樣的啟示:盡管身在黑夜,你的眼中看不到光明,但是在你的內(nèi)心要充滿對光明的渴望,這是你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支柱。這本書不是對黑暗的絕望,而是對光明的向往,是那個年代的安妮、更是一代安妮人向世界發(fā)出的宣言。讓我們共同向安妮學習!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
1942年—1944年,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別是對于猶太人來說,更是一場空前絕后的災難。戰(zhàn)爭與種族滅絕的陰云布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diào)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wèi)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并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里已經(jīng)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愿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么脆弱,像閃著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zhuǎn),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zhí)著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仿佛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帶著心中不可泯滅的希望!
經(jīng)過密室中無數(shù)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yōu)橐幻墒斓纳倥?。在安妮?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xiàn)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quán)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yīng)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tǒng),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
實現(xiàn)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zhàn)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shù)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占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這樣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終沒有逃過被納粹殘害的命運。當她在貝根貝爾森集中營永遠地閉上雙眼時,她距自己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安妮生前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她的愿望終能得償。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zhàn)爭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一
因為讀之前就知道作者安妮的命運結(jié)局,所以跟著日記上的日期一天一天往前走,就有死亡一步一步逼近的壓迫感。在安妮的日記里看到了密室中生活的八個猶太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凡。丹太太的愛慕虛榮、自私、愛出風頭、愛挑撥是非,但是也會妥協(xié);凡。丹夫婦愛吵架,皮特性格安靜、不善表達、孤獨、不獨立,愛上了安妮;瑪格特善良、優(yōu)秀、上進,愛每一個家人;弗蘭克太太總是不理解安妮,和女兒交談的語言不恰當導致母女關(guān)系不親密;弗蘭克先生善良、謙虛、寡言,照顧每一個人;杜塞爾是個牙醫(yī),自私,自大、總是違反密室規(guī)則。安妮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話癆,沒有規(guī)矩,但是在內(nèi)心她有自己對于命運、人類、戰(zhàn)爭、和平、政治、民族和宗教的思考。
還有一些幫助他們的善良的人們,雖然這些人都飽受生活困難和身體疾病的困擾,但他們總是竭盡全力滿足密室中人們物質(zhì)和精神的需求,并為密室中的人帶來外面世界的空氣。
在《安妮日記》這本書中所有這些與她密室生活接觸的人們都使用的是真名。真實的姓名讓這些生命更鮮活更親近,所以當他們被慘絕人寰的奪去生命時,心里會有陣陣痛襲來。這就是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一個具體人身上都是一座山一樣沉重的感覺。當他們距離與我們越近,我們就越能感受到歷史悲劇帶來的撕裂般的痛苦和恐懼。
但安妮日記中還是讓我看到了安妮在災難恐慌和恐怖的生活中仍然奮力追求生命的火光和激情,她探索如何改善和周圍人的關(guān)系,如何站在旁觀者角度反思自己的說話方式。同時她思索人類為什么要把大量的財富花在戰(zhàn)爭和破壞中,而不是花在藝術(shù)、科學、教育和改善窮人的生活中?她思索如何在危險中將這種苦難的生活當作有趣人生的開始,如何帶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快樂、堅強和幸福?她思索猶太民族為何如此多難?如何拯救猶太民族?同時又為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自豪。這些都是日記黑暗壓頂氛圍中的那一縷陽光,密閉空間中那一絲新鮮空氣。
安妮的日記中很清晰看到猶太人在如此黑暗和恐怖的環(huán)境中一直堅持學習,堅持讀書的韌性。外面幫助他們的人除了帶給他們食物外,一直源源不斷的給他們運送書籍,就單從這一點就讓我們感受到猶太民族的優(yōu)秀。安妮整理了密室八個成員的興趣,幾乎都與學習和閱讀有關(guān)。
安妮的日記還通過記錄收聽廣播記載了二戰(zhàn)1942—1944年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例如墨索里尼政府倒臺,意大利投降,蘇聯(lián)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聯(lián)軍的諾曼底登陸等,他們感受到勝利曙光的臨近,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看到最后解放的光明,他們在黎明到來前最黑暗的時刻逝去了,安妮的日記也戛然而止,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感知,但似乎這一天的到來在無數(shù)日記的伏筆中早已預言。
“我的建議則是:走出去,走進鄉(xiāng)間田園,享受陽光、自然美景;走出去,試著重新尋找幸福;想想你內(nèi)心的美、周遭蘊藏的美,高興起來吧。”
“美麗一直存在,即使在苦難之中也有美的蹤影。如果你尋找它,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快樂,從而找回內(nèi)心的和諧。一個快樂的人,會將快樂傳遞給周圍的人;一個勇敢的人,永遠不會在苦難中死去”
讀完安妮日記,再回想方方日記,紐約藍藍日記,這些日記的價值是什么呢?日記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人物,他們既不崇高也不偉大,但是他們有血有肉鮮活的在我們的眼前,他們像我們的鄰里朋友,他們的音容笑貌是真實、伸手可以觸及的感覺。只有當這些人寫進歷史,我們的歷史才是有溫度有感情的,才不是冰冷冷的數(shù)字和文字,只有這些真實能觸動我們悲慟心情的生命才會讓我們徹底反思歷史,真正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不再讓人間悲劇重演。
安妮日記讀后感篇十二
舉期里,跟媽媽一起去書店買回了老師推薦的《安妮日記》,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有八個人為了躲避德國人的逮捕和屠殺,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一家公司大樓的一處密室,做了“隱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個13歲的猶太少女,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墒?,由于戰(zhàn)爭的爆發(fā),她不得不生活在與外界隔離的小屋里,過著無聊、寂寞、充滿恐懼的日子。這時安妮得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記日記。正是這個日記本陪伴安妮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的女孩。在那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她還堅持學習英語、代數(shù)、歷史等知識。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非常堅強、非常有個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時候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現(xiàn)實,不屈服于失敗。從安妮的日記中,我還感受到安妮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精神上的充實來彌補肉體上饑餓,從不抱怨。從她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擁有超強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的安妮,正像“譯本前言”中說的“假如不是黑暗勢力扼殺了這個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會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當我合上《安妮日記》這本書,我為安妮的悲慘命運而惋惜,我痛恨戰(zhàn)爭,痛恨侵略者。
親愛的安妮,你已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