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文名篇欣賞 雨的散文名篇(匯總9篇)

字號: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散文名篇欣賞篇一
    清雨淅淅,其意綿綿。乘風(fēng)為浪,遇冷凝菱。
    春雨養(yǎng)萬物,生發(fā)在一時。如母親般滋潤大地,回復(fù)生機。一點一滴,皆是天地的恩澤。應(yīng)是念與萬物不易,方降之雨露恩賜。降之潤天澤,落之養(yǎng)地物。于草木,如情人間的蜜語甜言,潤發(fā)心扉。于厚土,如生之無望的人絕地逢生,喜極而泣。于人類,如陰云密布中透射的一縷陽光,奕然神采。當春雨絲絲,如母親的愛意點點滴落在我的身心。千里不再是距離,遠方也能觸手而及。母親也是愛護著我,如春雨助長萬物一般。不過不及春雨的偉大,她的愛只是自私到我一人而已。
    春有博愛,夏有廣難。磨石阻之,踏落而行。當狂風(fēng)卷攜暴雨而來,枝椏低彎,激蕩花葉。惟有無畏者方可矗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數(shù)人合抱的古木才是最后的勝利者,經(jīng)歷時光的洗禮,遭遇風(fēng)雨的磨礪,更甚者會有人為的破壞。等到暴雨將其檢驗而成。也許暴雨是最后的磨難。如同疾風(fēng)驟雨過后的風(fēng)平浪靜。樹木如此,人也如是。生在萬丈紅塵,總遇諸多磨難。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是故難也不難,苦亦不苦。人活當世,無難者無路,畏阻者難行。無論有多大風(fēng)雨,相信眼前的苦痛只是暫時而已。人終歸是要活下去,終歸是要繼續(xù)前行。等前路坦途,再回頭,多大的風(fēng)雨都會幻有彩虹。百年而立的青竹注定被夏雨打磨,散落一生翠葉,換與一世挺立。夏雨的確是險阻,夏雨不過是磨石。成長路上總有坎坷,真正的愛是看著你受傷后學(xué)會成長,是施加磨難助你前行。
    秋意灑然,風(fēng)卻蕭蕭。像極等待浪子的母親,伶仃孤苦。雖疾也無力,縱狂也無聲。攜一卷相思情,走遍山河大地,尋那無處是家的浪子。又或年老,沖昏了眼芒,辨不得孰是孰非。愛子之切,以殘力打落滿國花葉。尋不得愛子,心也茫茫。老了的雨,便不中用。所念不得,其心也苦。所依無處,其身也渺。走遍天下也無處,最是難尋故人影。老了,便罷了,像一位失望的老嫗,駝身而回。至此,便息了蹤影。冬季也無風(fēng)雨。
    雨是慈母心,雨是浪子愁。雨是厚土情,雨是天恩賜。
    淫雨霏霏,其心蒼然。
    散文名篇欣賞篇二
    陶庵夢憶序(明張岱)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駭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
    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后人狀點語也。饑餓之余,好弄筆墨。因思昔人生長王謝,頗事豪華,今日罹此果報:
    以笠報顱,以簣報踵,仇簪履也。
    以衲報裘,以苧報絺,仇輕煖也。
    以藿報肉,以糲報粻,仇甘旨也。
    以薦報床,以石報枕,仇溫柔也。
    以繩報樞,以甕報牖,仇爽塏也。
    以煙報目,以糞報鼻,仇香艷也。
    以途報足,以囊報肩,仇輿從也。
    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梁,車旅螘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
    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
    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
    因嘆慧業(yè)文人,名心難化,政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榻二王,以流傳后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散文名篇欣賞篇三
    歌聲 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里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個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松的感覺。新鮮的微風(fēng)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我立的一條白礬石的甬道上,經(jīng)了那細雨,正如涂了一層薄薄的乳油;踏著只覺越發(fā)滑膩可愛了。
    細雨如牛毛,揚州稱為毛雨。
    大約也因那蒙蒙的雨,園里沒了秾郁的香氣。涓涓的東風(fēng)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里,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聽著;也用心唱著。我終于被一種健康的麻痹襲取了。于是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獨自唱著,聽著;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
    散文名篇欣賞篇四
    李廣田
    生活,總是這樣散文似地過去了,雖然在那早春時節(jié),有如初戀者的心情一樣,也曾經(jīng)有過所謂“狂飆突起”,但過此以往,船便永浮在了緩流上。夏天是最平常的季候,人看了那綠得黝黑的樹林,甚至那紅得像再嫁娘的嘴唇似的花朵,不是就要感到了生命之飽滿嗎?這樣飽滿無異于“完結(jié)”,人不會對它默默地凝視也不會對它有所沉思了。那好像要烤焦了的大地的日光,是比冬天還更使人討厭。
    而現(xiàn)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較起來,春天是走向“生”的路,那個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過這自然的季候之變化,為什么聽了街巷的歌聲便停止了工作?一枝幼芽,一朵濕云,為什么就要感到了瘋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魚水和諧,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愛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到夏天成熟了,這才又對它思念起來,但是到了現(xiàn)在,這秋天,我卻不記得對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場了。不愿意說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請恕我這樣糊涂安排——寧可以把“死路”加給夏天,而秋天,甚至連那被人罵為黑暗的冬天,又何嘗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較起春與夏來,我說它更是走向“生”路的呢。我將說那落葉是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條里面正在醞釀著生命之液。而它們的沉著的力,它們的為了將來,為了生命而表現(xiàn)出來的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這樣的季候,是我所最愛的了。
    但是比較起冬天來呢,我卻又偏愛秋。我?guī)缀跽f不出秋比冬為什么更好,也許因為那枝頭的幾片黃葉,或是那籬畔的幾朵殘花,在那些上邊,是比較冬天更顯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憶起了生命吧,一只黃葉,一片殘英,那在聯(lián)系著過去與將來吧。它們將更使人凝視,更使人沉思,更使人懷想及希冀一些關(guān)于生活的事吧。這樣,人曾感到了真實的存在。過去,現(xiàn)在,將來,世界是真實的,人生是真實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有的夢境,所有的幻想,都是無用的了,無用的事物都一幕幕地掣了過去,我們要向著人生靜默,祈禱,來打算一些真實的事物了。
    我想該這樣說:“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謂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著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長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為他們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們也最不幸,因為他們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們也是有福的嗎?絕不,他們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間的幸與不幸,卻沒有什么絕對的意義,誰知道幸的不幸與不幸之幸呢。路是永長的,希望是遠大的,然而路上的荊棘呀,手腳的不利呀,這就是所謂人間的苦難了。但是這條路是要走的,因為人就是走在道上啊,真正嘗味著人生苦難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樂,深切地感到了這樣苦難與快樂者,是真的意味到了“實在的生存”者。
    人生是走在道上,希望是道上的燈塔,但是,在背后推著前進,或者說那常常在背后給人以鞭策的是什么呢?于此,讓我們來看看這秋天吧!實在的,不知不覺地就來到秋天了,紅的花已經(jīng)變成了紫紫的又變了灰,而灰的這就要飄零了,一只黃葉在枝頭搖擺著,你會覺到它即刻就有墮下來的危機,而當你踽踽地踏著地下的枯葉,聽到那簌簌的聲息,忽而又有一只落葉輕輕地滑過你的肩背飛了下來時,你將感到了什么呢?然而,朋友們,你也許不曾想到西風(fēng)會來得這樣早,而且,也不該這樣凄冷吧,然而你的單薄的衣衫,已經(jīng)是很難將息的了,懣怨時光的無情是無用的,而更可怕的還是人生這件事故吧。到此,人不能不用力的翹起了腳跟,伸長了頸項,去望一望那“道上的燈塔”。
    我真不愿看見那一只葉子落了下來,但又知道這葉落是一回“必然”的事,于是對于那一只黃葉就要更加珍惜了。當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頭發(fā)是漸漸地脫落時,不也同樣地對于頭發(fā)而感到珍惜嗎?同樣的,是在這秋天的時候來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春天曾給人以希望,而秋天所給的希望是更悠遠些,而且秋天所給與的感應(yīng)是安定而沉著,它又給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為人看了這位秋先生的面容時,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鏡子了。
    給了人更遠的希望,向前的鞭策,意識到了生之實在的,而且給人以“沉著”的力量的,是這正在凋亡著的秋。我愛秋天,我對于這荒涼的秋天有如一位多年的朋友。
    散文名篇欣賞篇五
    不知是哪位哲人,讓這樣一句話久久地留在我心里——把世界一切都承擔(dān)下來,最后卻忘了自已的人,往往是母親。
    細數(shù)已去的歲月,我驚覺自己長大了許多,然而母親,她卻老了許多。
    曾經(jīng)給我的最初感動,是夕陽用最后的余暉托起明日的凈澈。卻想到母親命中何嘗不是如此。母親起早貪黑、辛勤工作,工作之余還要照顧我,關(guān)心我。累的時候,有母親舒心的問候;渴的時候,有母親透涼的茶水;落雨的時候,有母親為我撐起一片無雨而平靜的天;受挫的時候,有母親堅毅的目光催我勇敢面對;而歡悅的時候,也有母親爽朗的笑相伴……我雖知這些事,聽起來讓人不覺得陳舊,但母親給我的愛就是這樣簡單。
    有人說孩子小時候就像一只忠實的狗,你罵他、打他、他都跟著你、依靠你。長大些,就變成了狡猾的貓,只有餓了,才回來找你。成年了,卻又變成了忠實的狗,保護你、陪伴你。而母親卻依然還是站在原地日日夜夜等待狗和貓歸來的那個守望者。我不否認這機關(guān)報的觀點,但內(nèi)心卻有著永遠無法消逝的那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之情。而年少時最簡單而真摯的夢,也就是長大后為母親取到幸福生活。
    歲月無痕,只留月兒的盈盈淚光浸濕著每個寂靜的夜。母親多年來含辛茹苦地培育我成簪,她的每一滴汗、每一顆淚,都在我無知的記憶中消散。有時候,覺得母親就像一個無私的付出者。她播灑陽光,我就沐浴陽光;她創(chuàng)造快樂,我就享受著快樂。漫漫人生的辛酸嵌在她雙手的皺紋里,給我的,卻是最溫暖、最甜蜜的愛。使我?guī)缀跏墙诿厶俏堇锍砷L,無法真正體會歡笑背后母親一如既往的辛勤與勞苦。
    母親給我的愛,平凡、簡單、溫馨而永恒。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一直那么幸福。
    散文名篇欣賞篇六
    魯迅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xiàn)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夾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xiàn)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還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xiàn)在還在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xiàn)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面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倒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眨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仿佛想離去人間,避開棗樹,只將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而聽到夜半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氣都應(yīng)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qū)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lián)Q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
    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散文名篇欣賞篇七
    1、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一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
    2、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3、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fēng)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fēng)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fēng)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與輕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4、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瀑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huán)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fù)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jīng)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jù)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fēng)起來時,點點隨風(fēng)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5、
    6、
    我結(jié)婚那一年,才十九歲。二十一歲,有了阿九;二十三歲,又有了阿菜。那時我正像一匹野馬,那能容忍這些累贅的鞍韉,轡頭,和韁繩?擺脫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覺地時時在擺脫著?,F(xiàn)在回想起來,那些日子,真苦了這兩個孩子;真是難以寬宥的種種暴行呢!阿九才兩歲半的樣子,我們住在杭州的學(xué)校里。不知怎地,這孩子特別愛哭,又特別怕生人。一不見了母親,或來了客,就哇哇地哭起來了。學(xué)校里住著許多人,我不能讓他擾著他們,而客人也總是常有的;我懊惱極了,有一回,特地騙出了妻,關(guān)了門,將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頓。這件事,妻到現(xiàn)在說起來,還覺得有些不忍;她說我的手太辣了,到底還是兩歲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著那時的光景,也覺黯然。阿菜在臺州,那是更小了;才過了周歲,還不大會走路。也是為了纏著母親的緣故吧,我將她緊緊地按在墻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鐘;因此生了好幾天病。妻說,那時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給圣陶寫信,說孩子們折磨,實在無法奈何;有時竟覺著還是自殺的好。這雖是氣憤的話,但這樣的心情,確也有過的。后來孩子是多起來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鋒棱漸漸地鈍起來了;加以增長的年歲增長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夠忍耐了——覺得從前真是一個“不成材的父親”,如我給另一個朋友信里所說。但我的孩子們在幼小時,確比別人的特別不安靜,我至今還覺如此。我想這大約還是由于我們撫育不得法;從前只一味地責(zé)備孩子,讓他們代我們負起責(zé)任,卻未免是可恥的殘酷了!
    散文名篇欣賞篇八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系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nèi)洞,在里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nèi)洞。
    散文名篇欣賞篇九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