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實施教學活動而設計的一種系統(tǒng)性的教學計劃和指導材料。教案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科和學生的特點,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下教案范例是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積累的經(jīng)驗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編寫教案。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一
“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9加幾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8、7、6加幾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可以安排2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 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 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5、4、3、2加幾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 7=5 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 5,8 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 49 3算出4 83 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二
在教學中,我覺得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
1、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部分,我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小羊圖,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小羊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重視算法多樣化。雖然學生還沒有正式學過進位加法,但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計算經(jīng)驗,肯定會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在學生列出9+3=12時,我就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是記大數(shù),再接著數(shù)小數(shù)的;有的是從3只小羊中拿來一只,和9只合起來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說一只一只數(shù)出來的。
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覺得需要在下次上課時要注意的地方是:優(yōu)化算法不應太早,應該暴露不同方法的弱點,使學生對方法的優(yōu)劣有切實的體會,作出自己的選擇,真切地體會到“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復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三
本游戲通過“和小魚交朋友”這一兒童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興趣,使他們?yōu)榱四芎托◆~成為好朋友自覺地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口算速度。
游戲場景:此游戲是針對一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5分鐘左右。
中級
適合年級:本游戲適用于六年級“圓柱的認識“一課的課尾,作為對圓柱體概念的鞏固及延伸。
全班游戲準備:
(1)獎品“小魚”若干條。
(2)游戲記錄紙。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演示:伴隨著優(yōu)美的輕音樂,一條條不同顏色的小魚從左向右歡快地游過,每條小魚身上都寫有不同的數(shù)。
師:(結合課件描述)大家快來看,咱們的電腦里游來了很多漂亮的小魚。今天的數(shù)學課咱們就和這些小魚交個朋友,一起做游戲!
(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都躍躍欲試)
2、說明游戲方法。
師:這些漂亮的小魚兒可靈活了,要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大家還得花點功夫。怎么樣,有信心嗎?
所有的學生都大聲回答:有!
3、開始游戲。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請睜大你們的眼睛,別放過與任何一條小魚做朋友的機會。
課件出示題目“8+9”,同時屏幕的下方游過一條條寫有不同數(shù)字且顏色不同的小魚。
學生計算并找小魚,找到了就說出該條小魚的顏色。
教師進行評定,如果找對了,就獎給該條小魚;找錯了,就請其他小朋友幫忙重找。
依次出現(xiàn)題目:15—7、6+6、13—9、10+5。
(1)同桌輪流進行。
師:看樣子,大家都想讓小魚成為自己的好朋友,那我們就給每個小朋友一次機會。下面我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輪流進行,先請左邊的小朋友來找小魚,右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然后請右邊的小朋友找小魚,左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每個小朋友都要計算5道題目,只有答對4題以上才能和小魚成為好朋友。
課件依次出示5道題目:13—7、5+8、10+10、17—3、6+9。
一名學生找、另一名學生判斷,然后交換進行。(兩次題目不同)小結反饋,發(fā)給答對4題以上的小朋友每人一條小魚。
(2)游戲提示:
本游戲把原本枯燥的口算練習融入在“和小魚交朋友”的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口算積極性,使他們在緊張而快樂的氣氛中,不斷提高計算能力。而且本游戲的設計讓學生不僅需要計算,還需要從眾多答案中找到正確答案,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思維的敏捷性。
本游戲還適用于“100以內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以及“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練習中。
課后思考:
通過玩本游戲,同學們是否已經(jīng)掌握了20以內的退位加減法,需要了解更多20以內退位加減法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面的公眾號,回復20,即可獲得20以內加減法口算題一套。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四
1、掌握求總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能夠在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數(shù)學問題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掌握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的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法:運用情境演示法,幫助學生掌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學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小組內共同合作從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多媒體,教學ppt情境圖,學具等
一、以圖激情,談話導入
師:對!今天是20xx年12月16日,再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元旦就是陽歷的新年,到了這一天,全世界的人們都會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慶祝元旦,(播放一組世界人民慶祝元旦的圖片,請學生認真欣賞。)
在20xx年的元旦即將來臨之際,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提前體驗一下過元旦的樂趣?。浚ㄏ耄?BR> 好!那我們開始吧!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師:第一站在學校里,同學們已經(jīng)為節(jié)日的到來準備好了,瞧!小朋友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手舞足蹈地歡迎大家呢!仔細觀察,要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喲?。ǔ鍪菊n本97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說圖意。)
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你說,你說,觀察的仔細說得也很棒你們是說:(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師:同一幅圖,為什么觀察到的信息不一樣呢?你的小手舉得最好了,你來說--聲音真響亮。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解答呢?
(指名說,說出兩種方法自己是怎樣擺,怎樣畫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師:平時你很少舉手的,今天的你是我們的榜樣,你來說你是怎樣擺的?---說得太棒了,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為你鼓掌。這張是獎勵給你的。
師:剛才我看到你畫得很好,你來說說?
師:小朋友,你們都像他一樣把你怎樣擺,怎樣畫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跟同桌說說
師:小朋友們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誰來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來說,———說得很好,你的聲音再大點就更完美了。掌聲鼓勵一下。
老師小結:雖然數(shù)學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都用加法。
師:他們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說說,(小組討論)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來說,誰來補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請你說—你是個愛動腦的好孩子,第三朵花我就送給你。
師: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計算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樣呢?你來--你說的是:從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太精彩了!
師引導小結:一起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說步驟: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三、邊游邊學,鞏固梳理
出示書99頁練習二十三第1題圖
師:小組按我們解決問題的步驟討論,不是很清楚的可以根據(jù)提示來解題,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師:“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決?快快把你的解決方法寫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書:
小手一個比一個舉地高,都想說,老師看看誰坐的最精神,你說,哦!你是說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頭飾的有9人,沒戴頭飾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僅說了解答方法把圖意和問題也完整說出來了,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師: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愛動腦的孩子,你來說---真了不起!
師小結:我們也是跟剛才一樣,按步驟找數(shù)學信息、列出數(shù)學算式、寫出答案,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兩種方法解答了這道題。
(二)除了開展豐富精彩的活動,校園里還會張燈結彩來歡慶元旦,我們來看校園里掛的這些燈籠。
出示書99頁練習二十三第3題圖
咱們又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來--—誰還想說?你來說---觀察得真認真.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說---真不錯!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哦,這么多人都想說,這樣,你先說給同桌聽,比比你們倆誰說得完整,誰來說給我們大家聽,你來---真棒!你來---說得很好,真了不起!這張是獎給你的了。
(三)好,懂得了方法我們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門,過節(jié)大家也想去外面轉轉吧!別著急,下一站——動物園,在這里,有一群快樂的天鵝。
出示書97頁“做一做”天鵝圖
師:那我們仔細觀察,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還可以怎樣解答?
同桌一起說一說,不清楚的可以根據(jù)提示說。師:這一題你是怎么解決的?你說---哦:
(2)白天鵝有8只,黑天鵝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鵝?8+6=14(只)太棒了!
(四)數(shù)清楚了天鵝,我們不打擾快樂的天鵝了接下來我們走進一片蔥蘢的樹林,瞧!一群熱情好客的猴子也盼著小朋友們去跟他們一起玩耍。
出示猴子圖
先觀察好,能說出圖意,又能解答出來的同學舉手。太棒了!
師:你的答案是?--
(1)樹上有5只猴子,樹下有8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5+8=13(只)
1、這幾個題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們都合起來。(都用加法計算)
2、同一幅圖,觀察到的信息不一樣,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
只要仔細觀察,我們能從同一幅圖里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這倆幅圖也藏著謎,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出示圖片
太厲害了!貓和老鼠,一個白花瓶和兩個黑人頭。好!最后這朵花是你的了。
四、課堂小結
1、師小結: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記住,一定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用腦去思考喲!
2、師問:這節(jié)課馬上就結束了,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有哪些收獲呢?你們玩得開心嗎?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交流算法,理解9加幾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認識“湊十法”及口算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口算9加幾的得數(shù);知道得數(shù)的單位名稱。
2、使學生經(jīng)歷運用已有認識和經(jīng)驗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從具體操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維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感受運用已有認識、經(jīng)驗獲得新方法的思維活動,發(fā)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初步培養(yǎng)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交流和認識新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與感受,發(fā)展主動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感悟數(shù)學方法的合理性、應用性。
【教學重點】
9加幾的“湊十”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筷子
1、《數(shù)九歌》
冬天到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九。
今天啊老師帶你們去九的世界,看一看九的世界有多少有趣的奧秘吧。(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數(shù)九)
2、課前鋪墊師:不過在探索9的奧秘之前老師要帶領你們去闖關,你們有信心嗎?只有一關一關地闖過去,我們才能到達九的世界。生:“有”
師:好的。我們出發(fā)吧打開投影第一關:分成第二關:10加幾
師: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課時內容,通過我們剛才的闖關,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夠把今天的內容學得很好。
1、揭示課題:9加幾
2、情境創(chuàng)設
小猴子特別喜歡吃桃子,于是猴媽媽買了了一些桃子,我們來看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買了多少個桃子呢?(打開投影)
問: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有幾個?
生:。
問:那我們要怎么算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個呢?
好的,你們自己算一算。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討論討論。板書:1。一個一個地數(shù)
2。接著數(shù)
師: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樣算這些桃子的個數(shù)的。(看投影)老師先把1個桃子放進盒子,然后呢?(這一段主要看投影)
你們知道這叫什么方法嗎?對了?!皽愂ā?BR> 我們來念一段湊十法的口訣,一起拍手說一說背一背。
3、課上教授試一試讓學生看圖和算試。
提問:怎樣能很快知道結果是多少朵?互相說說看。學生說想法,再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完成情況,看怎樣圈的,為什么從右邊圈1朵。把7分成幾和幾,為什么這樣分,把9湊成10。
1、想想做做
(1)出示圖,讓學生明確:原來左邊9個方塊,右邊6個。
讓學生看式子說算法: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出示圖讓學生明確:盒里有9把牙刷,盒外有5把,算一共幾把。
列出算式。
(2)先圈出10根,再計算
(4)看投影,一個一個加過去。
(5)對本節(jié)課方法的加深和鞏固。
讓學生說。順便檢驗同學們是否很好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六
1.通過對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發(fā)現(xiàn)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20以內進位加法的練習,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整理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一起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
1.現(xiàn)在4人一小組,把所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題寫出來。
2.請大家再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成表,看誰整理得最好。
小組匯報,出示20以內進位加法表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4+8
3+9
9+4
8+5
7+6
6+7
5+8
4+9
9+5
8+6
7+7
6+8
5+9
9+6
8+7
7+8
6+9
9+7
8+8
7+9
9+8
8+9
9+9
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二.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豎著看,提問:豎著看,再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回答:(1)從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幾、8加幾、……的順序排列的。
(2)每一豎行的第一個加數(shù)都一樣,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豎行的第二個加數(shù)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試題的得數(shù),下邊的一題都比上邊的一題大1。
2.橫著看。提問: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回答:(1)每一橫行第一個加數(shù)是從大到小排列的,9加幾、8加幾……
(2)每一橫排第二個加數(shù)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斜著看,提問斜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回答:(1)每一斜行得第一個加數(shù)是從小到大排列得,如7加4、8加4,第二個加數(shù)不變。
(2)每一斜行中左斜行得算式得兩個加數(shù)與每列算式的兩個加數(shù)換了位置。8+3與3+8、9+3與3+9……,計算時他們都相等,所以只要記住大數(shù)加小數(shù)的哪一種就可以算出小數(shù)加大數(shù)了。
4.觀察整個表,以6+5為界限,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左邊的題和右邊的題相同只是兩個加數(shù)位置變了,但是他們那的和不變。(在加法表中有一條粗線把加法表分成兩部分,強調只要記住左邊的20道題就可以了)
5.練習。(完成課本113頁第1題)
三.練習
1.看誰算得又快又對。(完成課本113頁的第2題)
獨立完成后,全班訂正。
2。成課本113頁的第3題。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第1題,要求等號左右兩邊都等于13。練習時可回憶剛才學的加法表,完成后講評,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要讓學生講一講,你是怎樣想的。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七
1、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熟練進行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2、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
多媒體課件
算式卡片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出示課件)
引導看圖,找出圖上提出的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生獨立讀出問題。
讓學生學會有條理的觀察、總結。
活動二
1、你說我講: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
獨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并解決問題。
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出算法,對于不同的算法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小組合作時要求分工明確,記錄清楚明了。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明確這個問題不能直接解決,而應在解決了三個組分別需要多少瓶礦泉水的基礎上才能解決。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連續(xù)性,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
活動三
自主練習:第二題“找座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完成。
第三題“買兩樣東西需要多少錢”?
利用學具卡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法的計算。
學生自主選擇商品,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活動四
小結: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
學生能否進行簡單總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熟練進行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2、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出示課件)
引導看圖,找出圖上提出的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生獨立讀出問題。
讓學生學會有條理的觀察、總結。
活動二
1、你說我講: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
獨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并解決問題。
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出算法,對于不同的算法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小組合作時要求分工明確,記錄清楚明了。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明確這個問題不能直接解決,而應在解決了三個組分別需要多少瓶礦泉水的基礎上才能解決。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連續(xù)性,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
活動三
自主練習:第二題“找座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完成。
第三題“買兩樣東西需要多少錢”?
利用學具卡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法的計算。
學生自主選擇商品,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活動四
小結: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
學生能否進行簡單總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6-10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9加幾,因此,我緊密地圍繞新課標闡述的建議,結合三維目標確立了本課的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有趣的具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9加幾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會用湊十法進行計算
情感目標: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趣味和快樂,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三、教學流程
根據(jù)學生的自主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我利用學生熟悉的實物貫穿整個課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從游戲導入。游戲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jié)課我從游戲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組與4人男女生混合組,算一算兩組的總人數(shù)。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算出的(三種計算方法)。再通過兩次的游戲(9+6,9+8)演示如何進行湊十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數(shù)物結合,通過擺一擺,算一算,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算法。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動,因此把數(shù)的計算轉化為:讓學生對實物進行擺一擺得出結果,再擺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步驟。第一要求學生先按算式擺好,第二移動實物進行湊十,最后得出結果。在擺移的過程中,讓學生互相之間互評。
第三環(huán)節(jié):數(shù)形結合,通過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從觀察直觀實物開始的,直觀思維占優(yōu)勢,抽象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時期,讓學生把圖形和數(shù)結合,通過圖形的圈畫湊成十,算出結果。再次感悟湊十法的過程。也是讓學生互相評議,互相矯正,互相學習。
第四環(huán)節(jié):拋去實物、圖形的參加,直接進行數(shù)的計算。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從依賴實物、圖形中走出,自己還會用湊十法算出結果嗎?第一讓學生填寫數(shù)的拆分,第二拆分出的數(shù)和九湊成十,第三填寫結果。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
一、教材中的“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六、教學思路:
9加幾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8、7、6加幾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梢园才?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5、4、3、2加幾
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5,8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七、課堂小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一
一、教材中的“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六、教學思路: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可以安排2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5,8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二
2.充分考慮并羅列各個知識要點,精心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梯度練習,舉一反三,促進學生樂學、學會、會學。
3.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默契,教師的語言、板書簡煉,富于啟發(fā),教學活動井然有序,課堂時效較高。
1.“整理得數(shù)相同的.算式”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好能用課件縱向陳列所有的算式(寫出得數(shù)),便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變與不變的規(guī)律。找得數(shù)是12的算式時,不一定要讓學生亦步亦趨地有序地找,只要抓住“兩個加數(shù)同步變化”這個要素進行評講即可,使教學過程更具開放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具彈性。
2.規(guī)律重在應用,可設計一些應用性的練習,如:8+5=5+□,9+□=7+6,5+6○7+8等,一方面加深對規(guī)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覺應用的意識,使其真正“為生所用”。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三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計算時又慢又容易出錯,以后繼續(xù)學習口算和多位數(shù)的筆算是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單元分三小節(jié)完成,第一節(jié),學習9加幾,這一小節(jié)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湊十法,第二節(jié),學習8、7、6加幾,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湊十法,同時要求學生在“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拆大數(shù),湊小數(shù)”和“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等幾種方法中,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第三小節(jié),學習5、4、3、2加幾,這一小節(jié)是完全脫離實物,讓學生獨立思考算法,進一步鞏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種算法,也為今后學習加法的交換律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學生對湊十法掌握較好,能根據(jù)具體的題選擇合適的湊十法,在口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另外一個算式來口算的方法。本單元的解決問題與以往的解決問題相比,有兩個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數(shù)后面寫出單位名稱,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極個別學生對于給小數(shù)湊十的方法似乎有點兒排斥.
就在學生腦子一片空白時,我并不急于教給學生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的工具——小棒,對學生說“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好嗎?擺完了和你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算法,,此時此刻我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過程。我在學生匯報方法時我也沒有在黑板上板書抽象的算理并且接著給出9+8=?繼續(xù)追問學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當學生再次匯報時,這時我才水到渠成板書算理。通過兩次擺小棒,對于已經(jīng)知道得數(shù)的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于不知道得數(shù)的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計算進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對于學生不同的算法,我都應該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之間能互相啟發(f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結構,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知識的全過程,使呈現(xiàn)給學生的算理“活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四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掌握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同學們,今天學習新知識前咱們先回顧一下以前學的舊知識請拿出練習本做這兩道題:(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283+91=
659+306=
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內容,你認為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就向前一位進1,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
不錯,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法,(板書:進位加法)不過,可要仔細觀察,看誰能發(fā)現(xiàn),今天所學的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同。
二、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3
從題中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現(xiàn)在我們先不筆算,先來估一估他們的和大約是多少,請學生思考,思考完后請舉手。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樣估的。
生: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得750,所以445+298約等于750。
師:你真棒!估算是把兩個加數(shù)看成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
生:與原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
師:對!我們在估算時,必須要估成與原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
剛才我們估算了445+298的和大約是多少?那你們想不想知道445+298的精確答案嗎?那就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用豎式計算,然后看一看估算方法是不是最接近準確的計算結果。
你們算出來了嗎?(學生答)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計算的?指名回答,讓學生說出算理的同時進行板書。
再算十位,4加9得13,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在十位上寫4,向百位進1。(1表示1個百)
最后算百位,4加2得6,再加上十位進上來的1,在百位上寫7。
師:你真棒,你說的又清晰,又準確?,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教師放課件)
那么再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怎么辦?十位呢?那百位呢?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生: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他回答得對不對(全班答)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進位加法,誰發(fā)現(xiàn)了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一樣(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完善課題)
我們怎么去判斷有沒有計算正確呢?要采用什么方法呢?(學生答:驗算)
(1)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拿出你們的練習本,馬上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
同學們寫完了嗎(寫完了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在以后的驗算中,你最喜歡哪種,就用那一種進行驗算。
現(xiàn)在我們學習了筆算加法,那么老師想問一問大家,筆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千萬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1,不抄錯數(shù),計算認真、不算錯題。)
三、拓展練習
1.列豎式計算并驗算。
165+78=
409+394=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馬上把這道題解答出來。教師巡視,指名回答。
2.馬上完書上的做一做。
(1)啄木鳥治?。ń炭茣?9頁第5題)
(2)找朋友(教科書第39頁第6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后,請學生說一說,在尋找兩個數(shù)相加得1000時,有什么好辦法?
四、課堂小結
你們在這節(jié)課中學會了哪些知識,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五
教科書第72~73頁的教學內容。
1、理解并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3、經(jīng)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減法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4、計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從中產(chǎn)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師準備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口算題卡。學生準備小棒等。
一、復習引入
1、數(shù)數(shù)。
2、師:小朋友,請你算一算。(課件出示)抽生口答
3+2=5-2=10+7=10+9=
師:同學們真棒!下面再來看一道題。(課件出示:13)
師:在13這個數(shù)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個位上。
師: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個一
師: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師: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個十。
3、師:今天我們就用以前學的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師:小紅到商店里去買鉛筆,她先買了13枝鉛筆,又買了2只鉛筆。小紅一共有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買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3+2=(板書:13+2=)
1、擺小棒
師:那13+2等于多少呢?我們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請同學們先拿出13根小棒擺在桌子上,再擺2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呢?(15根)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師引生:3根小棒表示——3個一,2根小棒表示——2個一。合起來就是——5個一。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計數(shù)器
師:除了擺小棒,我們還可以用計數(shù)器算13+2。誰會撥算珠?(抽生上臺)
先撥13,再加2。這2顆算珠是加在個位上還是十位上?
生:個位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生撥珠)13+2=15
生:個位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
師:就是個位對齊個位加?,F(xiàn)在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來就是——15。不管是擺小棒還是撥算珠,都要個位對齊個位加。(板書)
3、口算
師:如果不用小棒和計數(shù)器,你還有什么方法算13+2=?呢?
生:我們是從13起接著數(shù)2個數(shù):14,15。(板書:接著數(shù))
生:3+2=5,10+5=15
4、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4+2=13+4=13+6=12+6=
5、介紹加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嗎?(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
(二)教學例2
師:小紅買了15枝鉛筆,送了2枝給明明。小紅還剩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送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5-2=(板書:15-2=)
師: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1、擺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擺小棒的方法算的?
生:從5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師引生:5根小棒表示——5個一,拿出2個一。等于3個一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根小棒?(13根)
2、計數(shù)器
生:個位為什么要從個位上減去2?
生:2表示2個一。等于13。
師:說明我們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和剛才個位對齊個位加和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說個位對齊個位加、減(板書)
3、口算
師: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板書:想加法,做減法)
生:我們是從15起倒著數(shù)2個數(shù):14,13。(板書:倒著數(shù))
4、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8-4=17-5=
5、介紹減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減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嗎?(板書: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三、課堂作業(yè)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師: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個位對齊個位加、減)
1、看圖填數(shù)。(課件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1題)
2、計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2題)
3、看圖填算式。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看一看,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學習了什么?
五、板書
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個位對齊個位加(減)
13+2=1515-2=13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六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第88—9頁的內容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背景分析——學生情況
本課是在一年級學生已掌握20以內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進行教學的,同時又為今后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打下基礎。
教學準備
采用的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準備:小棒(不少于20根)卡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理解“湊十”法的道理,掌握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以學生活動為主導取向的活動建構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一系列既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又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建構新知,讓數(shù)學學習真正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一個過程展示。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好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有過無意識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的思維空間。同時,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給學生自評、互評的'機會,把評價的權力留給學生。
本課的設計流程是:分四個階段將進行;復習鋪墊,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鞏固練習,內化新知——精心設練,樂中求新。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這里通過復習舊知,注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做好鋪墊。]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這里將分二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
(一)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麥當勞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麥當勞新推出4款兒童套餐(課件)
a漢堡/冰淇淋b漢堡/麥辣雞翅
9元5元9元8元
c薯條/冰淇淋d麥辣雞翅/薯條
7元5元8元7元
2.老師想買a款套餐送給我的小外甥,買a款套餐一共需要多少元錢?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生:列式9+5=14板書:9+5=14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1.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3.小組匯報(鼓勵多種算法,重點強調湊十法)
(1)數(shù)一數(shù)-----(2)把9看成1010+5=1515-1=14------(3)湊十法把5分成1和4,先9加1湊成10,再10加4得14------(4)把9分成4和5,先5加5湊成10,再10加4得14。
4.這兩題都是把一個數(shù)湊成10,那么你能給這種方法起個好聽的名字嗎?出示:湊十法
6.在這些算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選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再結合多媒體的演示:
把5分成1和4,先9加1湊成10,再10加4得14。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學習8、7、6、加幾)
1.把9湊十需要1,你知道把8湊十需要幾嗎?把7湊十呢?
3.老師這里還有一道更難的題,你們敢做嗎?
(1)出示:6+5=快和組里的伙伴說一說計算過程。
生說計算過程,師板書:6+5=11
這里將分三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基本層綜合層發(fā)展層
1.基本層。
你們真聰明。
9+77+98+44+87+5
[這樣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正確掌握湊十法的特點:先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加剩數(shù)的計算方法。]2.綜合層。
2.配對連線
3.發(fā)展層
[這樣安排不但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熱情,也進一步鞏固了本課所學知識。]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七
每當被問起最喜歡上什么課時,很多孩子都會回答我:“體育課!”所以我常常羨慕起體育老師:讓孩子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想必是每個教師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體育課場地大,有相對自由的活動空間。2、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去,而不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3、有例如:毽子、短繩、跑步、做操等多種項目供孩子自由選擇。4、通過競賽等形式體現(xiàn)團隊合作精神,及時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細看來,除了第一條無法毗及外,其余3條均是數(shù)學課能夠達到的。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就參與性,選擇性,合作性這幾方面花了心思進行設計,同時以學生感興趣的卡通人物kitty貓為情境主線,在民主,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為課堂的小主人的樂趣。
參與性:上課的開始我首先提出質疑:8+5應該怎樣算,你有什么好辦法?用學具分別表示8和5,然后動手擺一擺。在這里,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動手操作學具和發(fā)表自己想法的機會。在匯報時我盡量讓學生敘述、補充,使他們體驗了自己獲得成功的快樂。
選擇性:學生在進行“湊十法”的演算時,同時找到了拆大數(shù)和拆小數(shù)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我忽略了課本上“看大數(shù),拆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而是對兩種拆數(shù)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對于這樣選擇式的教學,我在練習設計時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價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還需要獨立思考?我個人認為:合作是在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獨立完成有困難或依*個人力量能夠完成但效率遠低于集體完成的情況下所進行的課堂活動。這節(jié)課,探究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學生有必要通過討論來互相交流想法,獲得新知。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只當聽眾,我要求每個人先自己動手,在思考出一種方法后,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這樣既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又分享了其他同學的經(jīng)驗,獲益斐淺。在游戲進行中,有的小組分工明確,有的小組合作意識不強,所以兩極分化明顯,這樣的差距也使學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這節(jié)課總體來說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以及雙語課的語言氛圍使得課堂氣氛較好。但同時也有很多遺憾之處。如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參與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巡視走馬觀花,而未深入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共同參與到他們的探究中。對于進位加法的算理,未給與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落實,講透,使得在時間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戲時我原本設計先給學生時間進行小組分工,但教學時有所遺漏,使得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己職責不明,未達到預期的競爭場面。
比賽已經(jīng)落下了帷幕,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得到發(fā)展,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將不斷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計算時又慢又容易出錯,以后繼續(xù)學習口算和多位數(shù)的筆算是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單元分三小節(jié)完成,第一節(jié),學習9加幾,這一小節(jié)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湊十法,第二節(jié),學習8、7、6加幾,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湊十法,同時要求學生在“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拆大數(shù),湊小數(shù)”和“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等幾種方法中,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第三小節(jié),學習5、4、3、2加幾,這一小節(jié)是完全脫離實物,讓學生獨立思考算法,進一步鞏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種算法,也為今后學習加法的交換律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學生對湊十法掌握較好,能根據(jù)具體的題選擇合適的湊十法,在口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另外一個算式來口算的方法。本單元的解決問題與以往的解決問題相比,有兩個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數(shù)后面寫出單位名稱,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極個別學生對于給小數(shù)湊十的方法似乎有點兒排斥.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八
1.理解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箄理,掌握計筭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迲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理解驗算的意義,會正確進行三位數(shù)加法的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與驗算的習慣。
3.能根據(jù)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
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會正確地進行筆算和驗算。
一、新課導入
1.談活導入
同學們去過濕地嗎?
出示圖片,介紹濕地情況,出示例3,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根據(jù)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2.交流問題
預設: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預設:該濕池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多幾種?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
二、新課展開
1.探究計箅方法
完整出示例3
這道題同學們會用什么方法計算?
445+298
估算結果并交流
這道題的結果大概是什么?同學們能估算嗎?
445+298大約等于750
學生嘗試計算并交流
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同學們能自己想辦法計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學生介紹計算過程,并提問
你是從哪一位開始算起的?
十位上4加9等于13,怎么會在十位上寫4呢?
百位上的7是怎么來的?
簡便運算的`方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因為看作300多加丁2,所以后面要再咸2.
與估算結果相比較
為什么估箅得出的結果與精算結果不一樣?
2.探究驗算方法
學生自主探索驗算方法
這道題算得對不對,同學們會驗算嗎?
交流方法
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驗算方法,你們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可要養(yǎng)成及時驗笄的好習慣哦。
3.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38頁做一做
反饋交流
提問:百位上的數(shù)相加也滿十了,怎么辦?
4.小結提煉筆算方法
今天我們做的加法題有什么共同點?
筆算萬以內的加法
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的呢?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有什么要特別提酲大家注意的?
進位的小數(shù)字不能漏寫,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加起,做完以后要及時驗算。
三、練習拓展
1.基本練習
啄木鳥治病39頁第5題
補充練習
找朋友39頁第6題
2.拓展練習
課本40頁第10題
四、總結回顧
1.回顧本節(jié)課收獲
2.計算進位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作業(yè)39頁第2題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九
老師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這節(jié)課。20以內進位加法是學習多位數(shù)四則計算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一個重要學習內容?!?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這節(jié)課是對20以內進位加法學完后進行的一堂整理與提高的課。教學主要的目標是:首先鞏固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和運用,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次,引入了進位加法表,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列”與“行”里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斷能力。
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聯(lián)的,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情境,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能促成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因此,老師在整個教學中均精心設計一個個帶有誘導性的游戲情境——以學生闖關為主線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欲罷不能的境地,為進入每個新的學習情境奠定基礎,使教學活動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著得以完成。
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是在學習數(shù)學的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和發(fā)展起來的。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重視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愉快地領悟出一些“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他們通過“算、投、分、說、舉”等教學活動,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動中思,在動中學,在動中發(fā)現(xiàn),在動中歸納。
老師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讓學生動手操作整理的過程,每個四人小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據(jù)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來把這些算式排排隊。我認為,如果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已經(jīng)能夠說出為什么這么排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如果給學生一個現(xiàn)成的表格,或者根據(jù)規(guī)律來把表格補充完整,這樣就是把學生的思維框住了。而老師的設計正是將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沒有將學生的思維框住,敢于這樣嘗試的老師是好老師。不過在后面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中,沒有引導充分,以至于要使學生更具體地從加法表中豎著看、橫看著、斜著看的不同角度去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出計算規(guī)律,在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運用規(guī)律去簡縮計算過程,達到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的提高,這一目標沒有很好地達成。
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整理算完整,且學生積極性算高,但我覺得上課的時候沒讓學生很好的總結比較記憶方法,還有學生只顧自己發(fā)言,卻不能耐心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對學生的聽課習慣有待提高。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二十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12頁,整理與復習課。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點: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樣的。
難點: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具準備: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學趣、揭示課題。
1、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最喜歡這里的哪個小動物?
師:想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生:想
師:它們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對它們手中的算式,它們肯定會和你做好朋友的。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2、觀察發(fā)現(xiàn)、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些什么算式?。?BR>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哦,都是些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還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與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板題)生讀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師: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師這樣寫一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嗎?
生:能
師:真歷害!那好,
第一組小朋友寫出所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二組小朋友寫出所有8、7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三組小朋友寫出所有6、5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四組小朋友寫出所有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師: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寫的?每組1人代表,記得小朋友本組的任務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無序可橫寫可豎寫
(1)生寫完后,師給出評價,把沒寫到的補上并表揚學生。
師:下面小朋友也都寫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將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隊。每個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來排隊,下面同學也幫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排。
師:請你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好嗎?
生:像排隊一樣按順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順序地排隊,8加幾的排隊,7加幾的排
(3)師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隊放在一起成一個表,表整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
2、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歷害!竟然把20以內進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張表了,我們就管它叫(接著板題:20以內進位加法表。)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一
“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9加幾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8、7、6加幾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可以安排2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 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 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5、4、3、2加幾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 7=5 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 5,8 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 49 3算出4 83 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二
在教學中,我覺得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
1、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部分,我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小羊圖,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小羊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重視算法多樣化。雖然學生還沒有正式學過進位加法,但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計算經(jīng)驗,肯定會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在學生列出9+3=12時,我就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是記大數(shù),再接著數(shù)小數(shù)的;有的是從3只小羊中拿來一只,和9只合起來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說一只一只數(shù)出來的。
上完了這節(jié)課,我覺得需要在下次上課時要注意的地方是:優(yōu)化算法不應太早,應該暴露不同方法的弱點,使學生對方法的優(yōu)劣有切實的體會,作出自己的選擇,真切地體會到“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復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三
本游戲通過“和小魚交朋友”這一兒童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興趣,使他們?yōu)榱四芎托◆~成為好朋友自覺地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口算速度。
游戲場景:此游戲是針對一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5分鐘左右。
中級
適合年級:本游戲適用于六年級“圓柱的認識“一課的課尾,作為對圓柱體概念的鞏固及延伸。
全班游戲準備:
(1)獎品“小魚”若干條。
(2)游戲記錄紙。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演示:伴隨著優(yōu)美的輕音樂,一條條不同顏色的小魚從左向右歡快地游過,每條小魚身上都寫有不同的數(shù)。
師:(結合課件描述)大家快來看,咱們的電腦里游來了很多漂亮的小魚。今天的數(shù)學課咱們就和這些小魚交個朋友,一起做游戲!
(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都躍躍欲試)
2、說明游戲方法。
師:這些漂亮的小魚兒可靈活了,要想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大家還得花點功夫。怎么樣,有信心嗎?
所有的學生都大聲回答:有!
3、開始游戲。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請睜大你們的眼睛,別放過與任何一條小魚做朋友的機會。
課件出示題目“8+9”,同時屏幕的下方游過一條條寫有不同數(shù)字且顏色不同的小魚。
學生計算并找小魚,找到了就說出該條小魚的顏色。
教師進行評定,如果找對了,就獎給該條小魚;找錯了,就請其他小朋友幫忙重找。
依次出現(xiàn)題目:15—7、6+6、13—9、10+5。
(1)同桌輪流進行。
師:看樣子,大家都想讓小魚成為自己的好朋友,那我們就給每個小朋友一次機會。下面我們同桌兩個小朋友輪流進行,先請左邊的小朋友來找小魚,右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然后請右邊的小朋友找小魚,左邊的小朋友負責判斷、記錄。每個小朋友都要計算5道題目,只有答對4題以上才能和小魚成為好朋友。
課件依次出示5道題目:13—7、5+8、10+10、17—3、6+9。
一名學生找、另一名學生判斷,然后交換進行。(兩次題目不同)小結反饋,發(fā)給答對4題以上的小朋友每人一條小魚。
(2)游戲提示:
本游戲把原本枯燥的口算練習融入在“和小魚交朋友”的游戲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口算積極性,使他們在緊張而快樂的氣氛中,不斷提高計算能力。而且本游戲的設計讓學生不僅需要計算,還需要從眾多答案中找到正確答案,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思維的敏捷性。
本游戲還適用于“100以內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以及“表內乘除法”的口算練習中。
課后思考:
通過玩本游戲,同學們是否已經(jīng)掌握了20以內的退位加減法,需要了解更多20以內退位加減法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面的公眾號,回復20,即可獲得20以內加減法口算題一套。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四
1、掌握求總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能夠在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數(shù)學問題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掌握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的學習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法:運用情境演示法,幫助學生掌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學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小組內共同合作從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多媒體,教學ppt情境圖,學具等
一、以圖激情,談話導入
師:對!今天是20xx年12月16日,再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元旦就是陽歷的新年,到了這一天,全世界的人們都會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慶祝元旦,(播放一組世界人民慶祝元旦的圖片,請學生認真欣賞。)
在20xx年的元旦即將來臨之際,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提前體驗一下過元旦的樂趣?。浚ㄏ耄?BR> 好!那我們開始吧!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師:第一站在學校里,同學們已經(jīng)為節(jié)日的到來準備好了,瞧!小朋友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手舞足蹈地歡迎大家呢!仔細觀察,要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喲?。ǔ鍪菊n本97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說圖意。)
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你說,你說,觀察的仔細說得也很棒你們是說:(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師:同一幅圖,為什么觀察到的信息不一樣呢?你的小手舉得最好了,你來說--聲音真響亮。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解答呢?
(指名說,說出兩種方法自己是怎樣擺,怎樣畫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師:平時你很少舉手的,今天的你是我們的榜樣,你來說你是怎樣擺的?---說得太棒了,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為你鼓掌。這張是獎勵給你的。
師:剛才我看到你畫得很好,你來說說?
師:小朋友,你們都像他一樣把你怎樣擺,怎樣畫的,代表的意思是什么跟同桌說說
師:小朋友們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誰來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來說,———說得很好,你的聲音再大點就更完美了。掌聲鼓勵一下。
老師小結:雖然數(shù)學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都用加法。
師:他們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說說,(小組討論)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來說,誰來補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請你說—你是個愛動腦的好孩子,第三朵花我就送給你。
師: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計算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樣呢?你來--你說的是:從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太精彩了!
師引導小結:一起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說步驟: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三、邊游邊學,鞏固梳理
出示書99頁練習二十三第1題圖
師:小組按我們解決問題的步驟討論,不是很清楚的可以根據(jù)提示來解題,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師:“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決?快快把你的解決方法寫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書:
小手一個比一個舉地高,都想說,老師看看誰坐的最精神,你說,哦!你是說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頭飾的有9人,沒戴頭飾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僅說了解答方法把圖意和問題也完整說出來了,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師: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兩種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愛動腦的孩子,你來說---真了不起!
師小結:我們也是跟剛才一樣,按步驟找數(shù)學信息、列出數(shù)學算式、寫出答案,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兩種方法解答了這道題。
(二)除了開展豐富精彩的活動,校園里還會張燈結彩來歡慶元旦,我們來看校園里掛的這些燈籠。
出示書99頁練習二十三第3題圖
咱們又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來--—誰還想說?你來說---觀察得真認真.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說---真不錯!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哦,這么多人都想說,這樣,你先說給同桌聽,比比你們倆誰說得完整,誰來說給我們大家聽,你來---真棒!你來---說得很好,真了不起!這張是獎給你的了。
(三)好,懂得了方法我們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門,過節(jié)大家也想去外面轉轉吧!別著急,下一站——動物園,在這里,有一群快樂的天鵝。
出示書97頁“做一做”天鵝圖
師:那我們仔細觀察,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還可以怎樣解答?
同桌一起說一說,不清楚的可以根據(jù)提示說。師:這一題你是怎么解決的?你說---哦:
(2)白天鵝有8只,黑天鵝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鵝?8+6=14(只)太棒了!
(四)數(shù)清楚了天鵝,我們不打擾快樂的天鵝了接下來我們走進一片蔥蘢的樹林,瞧!一群熱情好客的猴子也盼著小朋友們去跟他們一起玩耍。
出示猴子圖
先觀察好,能說出圖意,又能解答出來的同學舉手。太棒了!
師:你的答案是?--
(1)樹上有5只猴子,樹下有8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5+8=13(只)
1、這幾個題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們都合起來。(都用加法計算)
2、同一幅圖,觀察到的信息不一樣,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
只要仔細觀察,我們能從同一幅圖里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這倆幅圖也藏著謎,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出示圖片
太厲害了!貓和老鼠,一個白花瓶和兩個黑人頭。好!最后這朵花是你的了。
四、課堂小結
1、師小結: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記住,一定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用腦去思考喲!
2、師問:這節(jié)課馬上就結束了,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有哪些收獲呢?你們玩得開心嗎?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交流算法,理解9加幾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認識“湊十法”及口算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口算9加幾的得數(shù);知道得數(shù)的單位名稱。
2、使學生經(jīng)歷運用已有認識和經(jīng)驗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從具體操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維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感受運用已有認識、經(jīng)驗獲得新方法的思維活動,發(fā)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初步培養(yǎng)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交流和認識新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與感受,發(fā)展主動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感悟數(shù)學方法的合理性、應用性。
【教學重點】
9加幾的“湊十”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筷子
1、《數(shù)九歌》
冬天到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九。
今天啊老師帶你們去九的世界,看一看九的世界有多少有趣的奧秘吧。(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數(shù)九)
2、課前鋪墊師:不過在探索9的奧秘之前老師要帶領你們去闖關,你們有信心嗎?只有一關一關地闖過去,我們才能到達九的世界。生:“有”
師:好的。我們出發(fā)吧打開投影第一關:分成第二關:10加幾
師: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課時內容,通過我們剛才的闖關,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夠把今天的內容學得很好。
1、揭示課題:9加幾
2、情境創(chuàng)設
小猴子特別喜歡吃桃子,于是猴媽媽買了了一些桃子,我們來看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買了多少個桃子呢?(打開投影)
問: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有幾個?
生:。
問:那我們要怎么算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個呢?
好的,你們自己算一算。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討論討論。板書:1。一個一個地數(shù)
2。接著數(shù)
師: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樣算這些桃子的個數(shù)的。(看投影)老師先把1個桃子放進盒子,然后呢?(這一段主要看投影)
你們知道這叫什么方法嗎?對了?!皽愂ā?BR> 我們來念一段湊十法的口訣,一起拍手說一說背一背。
3、課上教授試一試讓學生看圖和算試。
提問:怎樣能很快知道結果是多少朵?互相說說看。學生說想法,再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完成情況,看怎樣圈的,為什么從右邊圈1朵。把7分成幾和幾,為什么這樣分,把9湊成10。
1、想想做做
(1)出示圖,讓學生明確:原來左邊9個方塊,右邊6個。
讓學生看式子說算法: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出示圖讓學生明確:盒里有9把牙刷,盒外有5把,算一共幾把。
列出算式。
(2)先圈出10根,再計算
(4)看投影,一個一個加過去。
(5)對本節(jié)課方法的加深和鞏固。
讓學生說。順便檢驗同學們是否很好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六
1.通過對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發(fā)現(xiàn)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20以內進位加法的練習,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整理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一起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
1.現(xiàn)在4人一小組,把所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題寫出來。
2.請大家再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成表,看誰整理得最好。
小組匯報,出示20以內進位加法表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4+8
3+9
9+4
8+5
7+6
6+7
5+8
4+9
9+5
8+6
7+7
6+8
5+9
9+6
8+7
7+8
6+9
9+7
8+8
7+9
9+8
8+9
9+9
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二.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豎著看,提問:豎著看,再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回答:(1)從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幾、8加幾、……的順序排列的。
(2)每一豎行的第一個加數(shù)都一樣,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豎行的第二個加數(shù)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試題的得數(shù),下邊的一題都比上邊的一題大1。
2.橫著看。提問: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回答:(1)每一橫行第一個加數(shù)是從大到小排列的,9加幾、8加幾……
(2)每一橫排第二個加數(shù)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斜著看,提問斜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回答:(1)每一斜行得第一個加數(shù)是從小到大排列得,如7加4、8加4,第二個加數(shù)不變。
(2)每一斜行中左斜行得算式得兩個加數(shù)與每列算式的兩個加數(shù)換了位置。8+3與3+8、9+3與3+9……,計算時他們都相等,所以只要記住大數(shù)加小數(shù)的哪一種就可以算出小數(shù)加大數(shù)了。
4.觀察整個表,以6+5為界限,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左邊的題和右邊的題相同只是兩個加數(shù)位置變了,但是他們那的和不變。(在加法表中有一條粗線把加法表分成兩部分,強調只要記住左邊的20道題就可以了)
5.練習。(完成課本113頁第1題)
三.練習
1.看誰算得又快又對。(完成課本113頁的第2題)
獨立完成后,全班訂正。
2。成課本113頁的第3題。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第1題,要求等號左右兩邊都等于13。練習時可回憶剛才學的加法表,完成后講評,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要讓學生講一講,你是怎樣想的。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七
1、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熟練進行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2、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
多媒體課件
算式卡片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出示課件)
引導看圖,找出圖上提出的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生獨立讀出問題。
讓學生學會有條理的觀察、總結。
活動二
1、你說我講: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
獨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并解決問題。
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出算法,對于不同的算法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小組合作時要求分工明確,記錄清楚明了。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明確這個問題不能直接解決,而應在解決了三個組分別需要多少瓶礦泉水的基礎上才能解決。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連續(xù)性,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
活動三
自主練習:第二題“找座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完成。
第三題“買兩樣東西需要多少錢”?
利用學具卡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法的計算。
學生自主選擇商品,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活動四
小結: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
學生能否進行簡單總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熟練進行20以內數(shù)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2、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出示課件)
引導看圖,找出圖上提出的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生獨立讀出問題。
讓學生學會有條理的觀察、總結。
活動二
1、你說我講:一組一共要多少瓶飲料?
獨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組合作,提出并解決問題。
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時要求學生說出算法,對于不同的算法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小組合作時要求分工明確,記錄清楚明了。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明確這個問題不能直接解決,而應在解決了三個組分別需要多少瓶礦泉水的基礎上才能解決。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連續(xù)性,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
活動三
自主練習:第二題“找座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完成。
第三題“買兩樣東西需要多少錢”?
利用學具卡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法的計算。
學生自主選擇商品,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活動四
小結: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己總結。
學生能否進行簡單總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6-10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9加幾,因此,我緊密地圍繞新課標闡述的建議,結合三維目標確立了本課的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有趣的具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9加幾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會用湊十法進行計算
情感目標: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趣味和快樂,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三、教學流程
根據(jù)學生的自主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我利用學生熟悉的實物貫穿整個課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從游戲導入。游戲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jié)課我從游戲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組與4人男女生混合組,算一算兩組的總人數(shù)。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算出的(三種計算方法)。再通過兩次的游戲(9+6,9+8)演示如何進行湊十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數(shù)物結合,通過擺一擺,算一算,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算法。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動,因此把數(shù)的計算轉化為:讓學生對實物進行擺一擺得出結果,再擺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湊十法的步驟。第一要求學生先按算式擺好,第二移動實物進行湊十,最后得出結果。在擺移的過程中,讓學生互相之間互評。
第三環(huán)節(jié):數(shù)形結合,通過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從觀察直觀實物開始的,直觀思維占優(yōu)勢,抽象思維能力處于發(fā)展時期,讓學生把圖形和數(shù)結合,通過圖形的圈畫湊成十,算出結果。再次感悟湊十法的過程。也是讓學生互相評議,互相矯正,互相學習。
第四環(huán)節(jié):拋去實物、圖形的參加,直接進行數(shù)的計算。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從依賴實物、圖形中走出,自己還會用湊十法算出結果嗎?第一讓學生填寫數(shù)的拆分,第二拆分出的數(shù)和九湊成十,第三填寫結果。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
一、教材中的“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六、教學思路:
9加幾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8、7、6加幾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梢园才?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5、4、3、2加幾
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5,8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七、課堂小結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一
一、教材中的“用數(shù)學”編排在計算當中,要求學生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收集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shù)據(jù),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求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數(shù)學學習,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1、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湊十法”,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guī)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口算出得數(shù)。
3、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
1、充分利用主題圖。
2、讓學生動手擺小棒。
3、運用口算卡片,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觀察法、實物操作法。
六、教學思路:
本節(jié)教材開始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為兩段進行編排,第一段是9加幾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數(shù)學”。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9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的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七中的習題,可以安排1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9加幾和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完成練習十八中的習題。
教學例子時,要出現(xiàn)運動會全景掛圖,幻燈投影(課件),并用語言描述生龍活虎的比賽場面,吸引學生“入場”。
教學例題時,要讓學生自己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湊十法的過程,從而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如計算9加速度時,先讓學生在左邊擺出九根紅色小棒,在右邊擺3根綠色小棒,然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想:怎樣把湊成10?可以多擺幾次,邊擺邊就,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湊十法。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梢园才?課時教學8、7、6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和混合練習,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習題。可以安排2課時教學“用數(shù)學”的內容,閾在課堂上練習所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式題,完成練習二十中的習題。
教學例1時,利用學習9加幾的基礎,要讓學生獨立用小棒擺出把8湊成10的過程,以加深對湊十法的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用湊十法計算85的口算過程,強化了”把湊成10,就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的認識,為學生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教學例3時,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89,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這些內容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完成這些計算。教科書第110頁“復習”,復習前面學過的進位加法式題。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做好準備。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教學,教學5、4、3、2加幾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中的習題。
例1(110頁),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師提出問題的圖,意在引導學生用75,85想出得數(shù),使學生初步學會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例題(第110頁)只給出算式。要求學生用學過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數(shù),以鞏固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二
2.充分考慮并羅列各個知識要點,精心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梯度練習,舉一反三,促進學生樂學、學會、會學。
3.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默契,教師的語言、板書簡煉,富于啟發(fā),教學活動井然有序,課堂時效較高。
1.“整理得數(shù)相同的.算式”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好能用課件縱向陳列所有的算式(寫出得數(shù)),便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變與不變的規(guī)律。找得數(shù)是12的算式時,不一定要讓學生亦步亦趨地有序地找,只要抓住“兩個加數(shù)同步變化”這個要素進行評講即可,使教學過程更具開放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具彈性。
2.規(guī)律重在應用,可設計一些應用性的練習,如:8+5=5+□,9+□=7+6,5+6○7+8等,一方面加深對規(guī)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自覺應用的意識,使其真正“為生所用”。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三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計算時又慢又容易出錯,以后繼續(xù)學習口算和多位數(shù)的筆算是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單元分三小節(jié)完成,第一節(jié),學習9加幾,這一小節(jié)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湊十法,第二節(jié),學習8、7、6加幾,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湊十法,同時要求學生在“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拆大數(shù),湊小數(shù)”和“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等幾種方法中,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第三小節(jié),學習5、4、3、2加幾,這一小節(jié)是完全脫離實物,讓學生獨立思考算法,進一步鞏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種算法,也為今后學習加法的交換律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學生對湊十法掌握較好,能根據(jù)具體的題選擇合適的湊十法,在口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另外一個算式來口算的方法。本單元的解決問題與以往的解決問題相比,有兩個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數(shù)后面寫出單位名稱,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極個別學生對于給小數(shù)湊十的方法似乎有點兒排斥.
就在學生腦子一片空白時,我并不急于教給學生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的工具——小棒,對學生說“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好嗎?擺完了和你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算法,,此時此刻我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過程。我在學生匯報方法時我也沒有在黑板上板書抽象的算理并且接著給出9+8=?繼續(xù)追問學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當學生再次匯報時,這時我才水到渠成板書算理。通過兩次擺小棒,對于已經(jīng)知道得數(shù)的學生,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于不知道得數(shù)的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計算進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基本理念。對于學生不同的算法,我都應該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之間能互相啟發(f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結構,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知識的全過程,使呈現(xiàn)給學生的算理“活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四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掌握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同學們,今天學習新知識前咱們先回顧一下以前學的舊知識請拿出練習本做這兩道題:(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283+91=
659+306=
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內容,你認為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就向前一位進1,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
不錯,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法,(板書:進位加法)不過,可要仔細觀察,看誰能發(fā)現(xiàn),今天所學的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同。
二、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3
從題中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現(xiàn)在我們先不筆算,先來估一估他們的和大約是多少,請學生思考,思考完后請舉手。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樣估的。
生: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得750,所以445+298約等于750。
師:你真棒!估算是把兩個加數(shù)看成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
生:與原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
師:對!我們在估算時,必須要估成與原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
剛才我們估算了445+298的和大約是多少?那你們想不想知道445+298的精確答案嗎?那就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用豎式計算,然后看一看估算方法是不是最接近準確的計算結果。
你們算出來了嗎?(學生答)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計算的?指名回答,讓學生說出算理的同時進行板書。
再算十位,4加9得13,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在十位上寫4,向百位進1。(1表示1個百)
最后算百位,4加2得6,再加上十位進上來的1,在百位上寫7。
師:你真棒,你說的又清晰,又準確?,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教師放課件)
那么再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怎么辦?十位呢?那百位呢?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生: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他回答得對不對(全班答)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進位加法,誰發(fā)現(xiàn)了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一樣(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完善課題)
我們怎么去判斷有沒有計算正確呢?要采用什么方法呢?(學生答:驗算)
(1)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拿出你們的練習本,馬上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
同學們寫完了嗎(寫完了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在以后的驗算中,你最喜歡哪種,就用那一種進行驗算。
現(xiàn)在我們學習了筆算加法,那么老師想問一問大家,筆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千萬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1,不抄錯數(shù),計算認真、不算錯題。)
三、拓展練習
1.列豎式計算并驗算。
165+78=
409+394=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馬上把這道題解答出來。教師巡視,指名回答。
2.馬上完書上的做一做。
(1)啄木鳥治?。ń炭茣?9頁第5題)
(2)找朋友(教科書第39頁第6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后,請學生說一說,在尋找兩個數(shù)相加得1000時,有什么好辦法?
四、課堂小結
你們在這節(jié)課中學會了哪些知識,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五
教科書第72~73頁的教學內容。
1、理解并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3、經(jīng)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減法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4、計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從中產(chǎn)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師準備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口算題卡。學生準備小棒等。
一、復習引入
1、數(shù)數(shù)。
2、師:小朋友,請你算一算。(課件出示)抽生口答
3+2=5-2=10+7=10+9=
師:同學們真棒!下面再來看一道題。(課件出示:13)
師:在13這個數(shù)里面,3在什么位上?
生:3在個位上。
師: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表示3個一
師:那1在什么位上?
生:1在十位上位。
師: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
生:表示1個十。
3、師:今天我們就用以前學的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師:小紅到商店里去買鉛筆,她先買了13枝鉛筆,又買了2只鉛筆。小紅一共有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買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3+2=(板書:13+2=)
1、擺小棒
師:那13+2等于多少呢?我們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請同學們先拿出13根小棒擺在桌子上,再擺2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呢?(15根)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師引生:3根小棒表示——3個一,2根小棒表示——2個一。合起來就是——5個一。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計數(shù)器
師:除了擺小棒,我們還可以用計數(shù)器算13+2。誰會撥算珠?(抽生上臺)
先撥13,再加2。這2顆算珠是加在個位上還是十位上?
生:個位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生撥珠)13+2=15
生:個位為什么要加在個位上?
生:2表示2個一。
師:就是個位對齊個位加?,F(xiàn)在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來就是——15。不管是擺小棒還是撥算珠,都要個位對齊個位加。(板書)
3、口算
師:如果不用小棒和計數(shù)器,你還有什么方法算13+2=?呢?
生:我們是從13起接著數(shù)2個數(shù):14,15。(板書:接著數(shù))
生:3+2=5,10+5=15
4、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4+2=13+4=13+6=12+6=
5、介紹加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嗎?(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
(二)教學例2
師:小紅買了15枝鉛筆,送了2枝給明明。小紅還剩多少枝鉛筆?(課件演示送鉛筆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生:15-2=(板書:15-2=)
師: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1、擺小棒
哪些小朋友是用擺小棒的方法算的?
生:從5根小棒里。
師:為什么要從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
師引生:5根小棒表示——5個一,拿出2個一。等于3個一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根小棒?(13根)
2、計數(shù)器
生:個位為什么要從個位上減去2?
生:2表示2個一。等于13。
師:說明我們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和剛才個位對齊個位加和起來,我們可以這樣說個位對齊個位加、減(板書)
3、口算
師:做減法的時候也要注意個位對齊個位減。
生:5-2=3,10+3=13
生:13+2=15,15-2=13(板書:想加法,做減法)
生:我們是從15起倒著數(shù)2個數(shù):14,13。(板書:倒著數(shù))
4、鞏固練習(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抽生口答說算法
18-4=17-5=
5、介紹減法各部分名稱
師:在減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嗎?(板書: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三、課堂作業(yè)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師: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個位對齊個位加、減)
1、看圖填數(shù)。(課件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1題)
2、計算。(小黑板出示:教材74頁練習九第2題)
3、看圖填算式。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看一看,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學習了什么?
五、板書
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個位對齊個位加(減)
13+2=1515-2=13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六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選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第88—9頁的內容20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背景分析——學生情況
本課是在一年級學生已掌握20以內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進行教學的,同時又為今后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打下基礎。
教學準備
采用的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準備:小棒(不少于20根)卡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理解“湊十”法的道理,掌握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以學生活動為主導取向的活動建構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一系列既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又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建構新知,讓數(shù)學學習真正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一個過程展示。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好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在他們的生活中已有過無意識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的思維空間。同時,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給學生自評、互評的'機會,把評價的權力留給學生。
本課的設計流程是:分四個階段將進行;復習鋪墊,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鞏固練習,內化新知——精心設練,樂中求新。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這里通過復習舊知,注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做好鋪墊。]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這里將分二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
(一)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麥當勞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麥當勞新推出4款兒童套餐(課件)
a漢堡/冰淇淋b漢堡/麥辣雞翅
9元5元9元8元
c薯條/冰淇淋d麥辣雞翅/薯條
7元5元8元7元
2.老師想買a款套餐送給我的小外甥,買a款套餐一共需要多少元錢?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生:列式9+5=14板書:9+5=14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1.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3.小組匯報(鼓勵多種算法,重點強調湊十法)
(1)數(shù)一數(shù)-----(2)把9看成1010+5=1515-1=14------(3)湊十法把5分成1和4,先9加1湊成10,再10加4得14------(4)把9分成4和5,先5加5湊成10,再10加4得14。
4.這兩題都是把一個數(shù)湊成10,那么你能給這種方法起個好聽的名字嗎?出示:湊十法
6.在這些算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選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再結合多媒體的演示:
把5分成1和4,先9加1湊成10,再10加4得14。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學習8、7、6、加幾)
1.把9湊十需要1,你知道把8湊十需要幾嗎?把7湊十呢?
3.老師這里還有一道更難的題,你們敢做嗎?
(1)出示:6+5=快和組里的伙伴說一說計算過程。
生說計算過程,師板書:6+5=11
這里將分三個層次來組織學生探索新知.基本層綜合層發(fā)展層
1.基本層。
你們真聰明。
9+77+98+44+87+5
[這樣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正確掌握湊十法的特點:先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加剩數(shù)的計算方法。]2.綜合層。
2.配對連線
3.發(fā)展層
[這樣安排不但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熱情,也進一步鞏固了本課所學知識。]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七
每當被問起最喜歡上什么課時,很多孩子都會回答我:“體育課!”所以我常常羨慕起體育老師:讓孩子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想必是每個教師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體育課場地大,有相對自由的活動空間。2、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去,而不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3、有例如:毽子、短繩、跑步、做操等多種項目供孩子自由選擇。4、通過競賽等形式體現(xiàn)團隊合作精神,及時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細看來,除了第一條無法毗及外,其余3條均是數(shù)學課能夠達到的。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就參與性,選擇性,合作性這幾方面花了心思進行設計,同時以學生感興趣的卡通人物kitty貓為情境主線,在民主,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為課堂的小主人的樂趣。
參與性:上課的開始我首先提出質疑:8+5應該怎樣算,你有什么好辦法?用學具分別表示8和5,然后動手擺一擺。在這里,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動手操作學具和發(fā)表自己想法的機會。在匯報時我盡量讓學生敘述、補充,使他們體驗了自己獲得成功的快樂。
選擇性:學生在進行“湊十法”的演算時,同時找到了拆大數(shù)和拆小數(shù)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我忽略了課本上“看大數(shù),拆小數(shù)”的計算方法,而是對兩種拆數(shù)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對于這樣選擇式的教學,我在練習設計時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價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還需要獨立思考?我個人認為:合作是在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獨立完成有困難或依*個人力量能夠完成但效率遠低于集體完成的情況下所進行的課堂活動。這節(jié)課,探究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學生有必要通過討論來互相交流想法,獲得新知。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只當聽眾,我要求每個人先自己動手,在思考出一種方法后,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這樣既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又分享了其他同學的經(jīng)驗,獲益斐淺。在游戲進行中,有的小組分工明確,有的小組合作意識不強,所以兩極分化明顯,這樣的差距也使學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這節(jié)課總體來說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以及雙語課的語言氛圍使得課堂氣氛較好。但同時也有很多遺憾之處。如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參與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巡視走馬觀花,而未深入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共同參與到他們的探究中。對于進位加法的算理,未給與充足的時間給學生落實,講透,使得在時間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戲時我原本設計先給學生時間進行小組分工,但教學時有所遺漏,使得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己職責不明,未達到預期的競爭場面。
比賽已經(jīng)落下了帷幕,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得到發(fā)展,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將不斷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多位數(shù)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計算時又慢又容易出錯,以后繼續(xù)學習口算和多位數(shù)的筆算是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單元分三小節(jié)完成,第一節(jié),學習9加幾,這一小節(jié)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湊十法,第二節(jié),學習8、7、6加幾,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湊十法,同時要求學生在“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拆大數(shù),湊小數(shù)”和“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等幾種方法中,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算法。第三小節(jié),學習5、4、3、2加幾,這一小節(jié)是完全脫離實物,讓學生獨立思考算法,進一步鞏固“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種算法,也為今后學習加法的交換律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學生對湊十法掌握較好,能根據(jù)具體的題選擇合適的湊十法,在口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試題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用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想另外一個算式來口算的方法。本單元的解決問題與以往的解決問題相比,有兩個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數(shù)后面寫出單位名稱,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極個別學生對于給小數(shù)湊十的方法似乎有點兒排斥.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八
1.理解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箄理,掌握計筭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迲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理解驗算的意義,會正確進行三位數(shù)加法的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與驗算的習慣。
3.能根據(jù)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
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會正確地進行筆算和驗算。
一、新課導入
1.談活導入
同學們去過濕地嗎?
出示圖片,介紹濕地情況,出示例3,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根據(jù)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2.交流問題
預設: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預設:該濕池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多幾種?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
二、新課展開
1.探究計箅方法
完整出示例3
這道題同學們會用什么方法計算?
445+298
估算結果并交流
這道題的結果大概是什么?同學們能估算嗎?
445+298大約等于750
學生嘗試計算并交流
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同學們能自己想辦法計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學生介紹計算過程,并提問
你是從哪一位開始算起的?
十位上4加9等于13,怎么會在十位上寫4呢?
百位上的7是怎么來的?
簡便運算的`方法,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因為看作300多加丁2,所以后面要再咸2.
與估算結果相比較
為什么估箅得出的結果與精算結果不一樣?
2.探究驗算方法
學生自主探索驗算方法
這道題算得對不對,同學們會驗算嗎?
交流方法
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大家想出了這么多的驗算方法,你們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可要養(yǎng)成及時驗笄的好習慣哦。
3.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38頁做一做
反饋交流
提問:百位上的數(shù)相加也滿十了,怎么辦?
4.小結提煉筆算方法
今天我們做的加法題有什么共同點?
筆算萬以內的加法
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的呢?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有什么要特別提酲大家注意的?
進位的小數(shù)字不能漏寫,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加起,做完以后要及時驗算。
三、練習拓展
1.基本練習
啄木鳥治病39頁第5題
補充練習
找朋友39頁第6題
2.拓展練習
課本40頁第10題
四、總結回顧
1.回顧本節(jié)課收獲
2.計算進位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作業(yè)39頁第2題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十九
老師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這節(jié)課。20以內進位加法是學習多位數(shù)四則計算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一個重要學習內容?!?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這節(jié)課是對20以內進位加法學完后進行的一堂整理與提高的課。教學主要的目標是:首先鞏固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和運用,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次,引入了進位加法表,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列”與“行”里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斷能力。
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聯(lián)的,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情境,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能促成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因此,老師在整個教學中均精心設計一個個帶有誘導性的游戲情境——以學生闖關為主線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欲罷不能的境地,為進入每個新的學習情境奠定基礎,使教學活動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著得以完成。
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是在學習數(shù)學的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和發(fā)展起來的。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重視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愉快地領悟出一些“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他們通過“算、投、分、說、舉”等教學活動,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動中思,在動中學,在動中發(fā)現(xiàn),在動中歸納。
老師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讓學生動手操作整理的過程,每個四人小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據(jù)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來把這些算式排排隊。我認為,如果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已經(jīng)能夠說出為什么這么排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如果給學生一個現(xiàn)成的表格,或者根據(jù)規(guī)律來把表格補充完整,這樣就是把學生的思維框住了。而老師的設計正是將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沒有將學生的思維框住,敢于這樣嘗試的老師是好老師。不過在后面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中,沒有引導充分,以至于要使學生更具體地從加法表中豎著看、橫看著、斜著看的不同角度去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出計算規(guī)律,在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運用規(guī)律去簡縮計算過程,達到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的提高,這一目標沒有很好地達成。
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整理算完整,且學生積極性算高,但我覺得上課的時候沒讓學生很好的總結比較記憶方法,還有學生只顧自己發(fā)言,卻不能耐心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對學生的聽課習慣有待提高。
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篇二十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12頁,整理與復習課。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點:發(fā)現(xiàn)20以內進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樣的。
難點: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具準備: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學趣、揭示課題。
1、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最喜歡這里的哪個小動物?
師:想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生:想
師:它們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對它們手中的算式,它們肯定會和你做好朋友的。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2、觀察發(fā)現(xiàn)、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些什么算式?。?BR>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哦,都是些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還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與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板題)生讀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師: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師這樣寫一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嗎?
生:能
師:真歷害!那好,
第一組小朋友寫出所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二組小朋友寫出所有8、7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三組小朋友寫出所有6、5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四組小朋友寫出所有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師: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寫的?每組1人代表,記得小朋友本組的任務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無序可橫寫可豎寫
(1)生寫完后,師給出評價,把沒寫到的補上并表揚學生。
師:下面小朋友也都寫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將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隊。每個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來排隊,下面同學也幫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排。
師:請你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好嗎?
生:像排隊一樣按順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順序地排隊,8加幾的排隊,7加幾的排
(3)師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隊放在一起成一個表,表整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
2、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歷害!竟然把20以內進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張表了,我們就管它叫(接著板題:20以內進位加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