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里,我逐漸掌握了一種新的技能。通過觀察和分析,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和總結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值得觀看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啟發(fā)和激勵大家。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一
在電視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今天,法制節(jié)目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法制節(jié)目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腐敗、毒品、街頭犯罪、恐怖主義及經濟犯罪。”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也曾經精辟地指出,法制節(jié)目向來是追求轟動效應的傳媒最鐘愛的東西,血和性,慘劇和罪行總能暢銷,為抓住公眾,勢必要讓這些佐料等上頭版頭條,占據電視節(jié)目的開場..
由此看來,法制類節(jié)目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自然而然成為熒屏上的收視熱點之一。法制節(jié)目一方面可以承擔普法的社會責任,對建設法治社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法制節(jié)目天然的故事性、懸念性、情節(jié)性等戲劇因子對關宗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夠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從來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開辦法制節(jié)目,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電視機構的重要選擇。
來,我國電視法制節(jié)目呈現(xiàn)日益繁榮的局面,法制節(jié)目成為繼“焦點”類節(jié)目、娛樂類節(jié)目后奉行電視熒屏的又一類節(jié)目,各電視臺相繼創(chuàng)辦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具有廣泛影響的法制節(jié)目,如央視的《今日說法》、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山東電視臺的《評案說法》、重慶電視臺的《拍案說法》等。據統(tǒng)計,全國目前開辟法制節(jié)目的電視臺(頻道)已接近200多家。
在異軍突起,勢頭強勁的法制頻道熱的背后,以及通過選修《電視視野中的法制》課程后,對法制節(jié)目的進一步認識。筆者不禁有一些冷思考:如,國內法制頻道普遍面臨著節(jié)目來源不足、同質化嚴重、影視劇過多等一系列問題,從頻道建設的角度與國外相關的頻道如courttv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此,筆者借鑒國外成功的法制節(jié)目經驗,結合國內法制頻道的實際,對國內法制頻道的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對促進國內法制頻道的良性發(fā)展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當然,本文的觀點可能比較主觀,或者令讀者不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不足之處,望指點一二。
“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自制法制節(jié)目有兩大難度。一是成本高。二是難度大。相當多的司法單位和人員不原意向媒體提供信息,對記者上門請求提供線索也不予理睬,法制節(jié)目資料搜集與前期采訪所受到的限制較多;法律節(jié)目反映的往往又是有一定爭議的社會現(xiàn)象,費盡周折采制的節(jié)目常常是還沒播出九已經“胎死腹中”。因此,國內發(fā)自頻道出現(xiàn)法制節(jié)目嚴重不足,不得不以影視劇和其他節(jié)目來填充的現(xiàn)象,大多成為“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二、同質化、刻板化的法制節(jié)目
節(jié)目類型多樣化是法制節(jié)目整體水平提高、法制頻道成熟的一個標志。例如,courttv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樣式,有現(xiàn)場直播、新聞、專題、談話、影視戲類聚、紀錄片、真人秀、教育和游戲類,而國內的法制節(jié)目確實行使相近、內容相似,卻放多元化表現(xiàn)手法,缺少新意和創(chuàng)新,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國內盡管法制節(jié)目宗多,但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類是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如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一類是舉案說法節(jié)目,如央視《今日說法》。cctv-12的《中國法治報道》、《大家看法》、《道德觀察》、《法律講堂》、《法治視界》、《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經濟與法》等世界各自辦法制欄目,幾乎都集中在這兩類上。
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以及市方式或模擬紀實方式敘述案情的來龍去脈,內蘊著懸念性強、故事性強、暴力血腥等特點,不少法制節(jié)目制作者為了加強視覺沖擊力,在復述案件時大量使用受害人的傷殘身體及親友悲痛欲絕表情的特寫鏡頭,熒屏上答案、要案、血腥、暴力場面不斷閃現(xiàn),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舉案說法節(jié)目的典型樣式為演播室主持人串講+專家介入式評點+穿插案情介紹,這類節(jié)目適應了我國全面普法工作的需要,在案件的不斷推進中普及法律知識,承擔法律啟蒙的功能,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建設的進程,增強國民的法制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娛樂元素的缺位
在以案說法類、紀實性公安題材類節(jié)目形式相對成熟、模式固定、而且模仿多的情況下,可以多做一些益智互動類、庭審直播類、真實體驗類的法制節(jié)目。同時,還可以開掘一些新的節(jié)目樣式,如利用一些娛樂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手法,秉承“寓教于樂”的思想。電視法制節(jié)目畢竟不同于我們的司法行政機構所承擔的普法責任,它是用一種傳媒的形式,甚至是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法律。這種嘗試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開播的《文濤拍案》。這個節(jié)目是20鳳凰沖擊“播”中的重要節(jié)目,一直延續(xù)了鳳凰節(jié)目個性化的策略,主持人竇文濤以演說民間傳奇的風格,演播兩岸三地乃至國際上的大案、要案、舊案、新案、奇案、名案。整個節(jié)目的氛圍比較輕松,使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說書場,雖然這檔節(jié)目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這是在法制類節(jié)目模式化、刻板化背景下的一種大膽的嘗試與突圍。
片面化、單一化的法律解讀
法制頻道的功能遠遠不是各種案例的展示,而是通過各種形式,引導人們更多的關注社會與法的和諧統(tǒng)一,引發(fā)人們思考和解決深層次的法律問題。
對事件的報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而要挖掘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和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動因等多角度、多側面和更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要深入揭示法律事件的豐富內涵。一個具有價值的事件和案例進入記者的視野,雖然對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只是表象,要把它在節(jié)目中充分展現(xiàn)出來,需要層層深入的剖析,要把這些事件和政治、經濟、道德、文化、社會、歷史、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以冷靜的理性的思考,去尋找事件發(fā)生的癥結。過去,國內大多數法制節(jié)目往往重事實闡述而輕評論,對拍攝的事件作淺層次的描述,講述完案例后,用某法律條文去套具體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發(fā)生的社會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心路歷程等深層次的東西挖掘不夠;媒體的功能只停留在傳播法律知識上,而對法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和系統(tǒng)本身關注不夠,比如對某項法規(guī)出臺的背景、原因等解讀不夠;現(xiàn)在,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人員開始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探討法律與社會、法律與人等關系,使得法制節(jié)目在節(jié)目的深度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電視法制節(jié)目特有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價值的加強
在制作電視法制節(jié)目時,首先要尊重采訪對象的各種權利,始終與之保持平等交流的狀態(tài);其次要關注人,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物的命運,比如在采訪犯罪嫌疑人時關注其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犯罪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的各種遭遇。央視《法治在線》的《互動地帶》板塊也體現(xiàn)了欄目的人文關懷,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為成員的志愿團,每天回復大量的觀眾來信、來電和電子郵件;同時,欄目還不定期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為觀眾現(xiàn)場提供法律幫助。這種真誠互動擴大了欄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使《法治在線》擁有了一大批穩(wěn)定的觀眾群。
綜上所述,國內的法制頻道要想擺脫“影視劇”頻道的陰影,擺脫同質化、刻板化的現(xiàn)狀,必須在提高自制節(jié)目的質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人文關懷的態(tài)度詮釋和解毒法律,一方面要以豐富的節(jié)目樣式來放映和表現(xiàn)法律,同時,由于我國特殊國情和相對還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還必須與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等相關司法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我國的法制節(jié)目可以說是在摸爬滾打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使得我們的法制節(jié)目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始終以“緊扣中國法制進展脈搏、關注法制領域熱點、揭示人與法的復雜關系,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為宗旨。我相信,電視法制節(jié)目還有很大的新空間等待我們去開拓!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二
法制節(jié)目道德觀察大家看過嗎?《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系統(tǒng)、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tài)的電視欄目。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姆ㄖ乒?jié)目道德觀察
心得體會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著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jié)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guī)缀跏菬o一放過,如果實在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jié)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為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為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制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逼渲小暗馈敝缸匀贿\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tǒng)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xiàn)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xiàn)。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些穩(wěn)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發(fā)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fā)生,并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著。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tài),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系統(tǒng)、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tài)的電視欄目。
《道德觀察》并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于: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fā)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tài)。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huán)境,共同筑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
我們不是真理在手的圣賢。甚至我們自己身上存在的不道德不文明的毛病一點也不比別人更少。
我們只是有一個信念:當我們都學會自律,學會承擔責任,當我們都真心向善時,我們會和每一個人一樣受惠。
我們的原則和信念使我們不會虛妄到認為自己可以教化大眾。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更不能惡毒、尖酸。
當我們文明地對待和處理不文明時,當我們以道德的方式糾正不道德時,我們就和觀眾一起踏上了成為合格公民的道路。
在此,我鄭重推薦這一欄目與博友們分享,希望您們也有所感悟,啟迪。
臉上掛著一貫笑容的主持人,不緊不慢地向我們述說著“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個個無良者在鏡頭前沒有絲毫的懺悔和自責,一個個弱小的受害者,如同祥林嫂一樣一遍遍地對記者訴說悲情,而現(xiàn)場的記者的反應與端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一樣,往往是:愛莫能助。
結果是人渣依然囂張,丑惡的靈魂在我們的社會上仍然到處招搖著。
——這就是央視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日復一日的“演出模式”,它的軟弱與冷漠已經越來越讓我無法忍受。
丑事好像僅僅是一種道德,而記者的做法也僅僅是“觀察”。就像節(jié)目里的無良者說的一樣:我這樣做,道德不能把我怎么樣!
的確,道德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道德觀察》更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因為這個欄目僅僅是觀察,只是把不道德的人們送上展臺,是為人們茶余飯后增添一點談資,是媒體工作者抖落的難得的“爆料”。
《道德觀察》的主持人對自己的節(jié)目很是自鳴得意——“很多人問我,你們《道德觀察》是觀察什么的呀?我說是觀察人性的。”
如此軟弱的節(jié)目除了給我們展示了當事人的傷痛之外,又能給我們多少啟示呢?它只會讓觀眾對社會上某些人的道德越來越寒心,讓我們對法律越來越感到失望。
《道德觀察》欄目簡介給自己的定位似乎很清楚:“《道德觀察》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也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兜赖掠^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BR> 《道德觀察》除了展示無良與眼淚,似乎誰對缺德事也沒有辦法,他們只習慣欣賞別人的眼淚,同情!僅僅是同情!難道此欄目要誘導整個國民都把自己當作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看客!
收視率攀高的《道德觀察》,可不可以把你們的責任感也提高一些?不要把一個個悲情的案例當成評書連播!面對悲情與眼淚,不要僅僅只是觀察,請發(fā)揮出新聞媒體對社會丑惡事件的應有態(tài)度和監(jiān)督力度——至少表明你們的神經沒有麻木!
在電視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今天,法制節(jié)目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法制節(jié)目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腐敗、毒品、街頭犯罪、恐怖主義及經濟犯罪?!狈▏鐣W家布爾迪厄也曾經精辟地指出,法制節(jié)目向來是追求轟動效應的傳媒最鐘愛的東西,血和性,慘劇和罪行總能暢銷,為抓住公眾,勢必要讓這些佐料等上頭版頭條,占據電視節(jié)目的開場..
由此看來,法制類節(jié)目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自然而然成為熒屏上的收視熱點之一。法制節(jié)目一方面可以承擔普法的社會責任,對建設法治社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法制節(jié)目天然的故事性、懸念性、情節(jié)性等戲劇因子對關宗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夠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從來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開辦法制節(jié)目,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電視機構的重要選擇。
20xx年來,我國電視法制節(jié)目呈現(xiàn)日益繁榮的局面,法制節(jié)目成為繼“焦點”類節(jié)目、娛樂類節(jié)目后奉行電視熒屏的又一類節(jié)目,各電視臺相繼創(chuàng)辦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具有廣泛影響的法制節(jié)目,如央視的《今日說法》、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山東電視臺的《評案說法》、重慶電視臺的《 拍案說法》等。據統(tǒng)計,全國目前開辟法制節(jié)目的電視臺(頻道)已接近200多家。
在異軍突起,勢頭強勁的法制頻道熱的背后,以及通過選修《電視視野中的法制》課程后,對法制節(jié)目的進一步認識。筆者不禁有一些冷思考:如,國內法制頻道普遍面臨著節(jié)目來源不足、同質化嚴重、影視劇過多等一系列問題,從頻道建設的角度與國外相關的頻道如court tv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此,筆者借鑒國外成功的法制節(jié)目經驗,結合國內法制頻道的實際,對國內法制頻道的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對促進國內法制頻道的良性發(fā)展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當然,本文的觀點可能比較主觀,或者令讀者不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不足之處,望指點一二。
“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自制法制節(jié)目有兩大難度。一是成本高。二是難度大。相當多的司法單位和人員不原意向媒體提供信息,對記者上門請求提供線索也不予理睬,法制節(jié)目資料搜集與前期采訪所受到的限制較多;法律節(jié)目反映的往往又是有一定爭議的社會現(xiàn)象,費盡周折采制的節(jié)目常常是還沒播出九已經“胎死腹中”。因此,國內發(fā)自頻道出現(xiàn)法制節(jié)目嚴重不足,不得不以影視劇和其他節(jié)目來填充的現(xiàn)象,大多成為“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二、同質化、刻板化的法制節(jié)目
節(jié)目類型多樣化是法制節(jié)目整體水平提高、法制頻道成熟的一個標志。例如,court tv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樣式,有現(xiàn)場直播、新聞、專題、談話、影視戲類聚、紀錄片、真人秀、教育和游戲類,而國內的法制節(jié)目確實行使相近、內容相似,卻放多元化表現(xiàn)手法,缺少新意和創(chuàng)新,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國內盡管法制節(jié)目宗多,但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類是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如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一類是舉案說法節(jié)目,如央視《今日說法》。cctv-12的《中國法治報道》、《大家看法》、《道德觀察》、《法律講堂》、《法治視界》、《今日說法》、《法治在線》、 《經濟與法》等世界各自辦法制欄目,幾乎都集中在這兩類上。
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以及市方式或模擬紀實方式敘述案情的來龍去脈,內蘊著懸念性強、故事性強、暴力血腥等特點,不少法制節(jié)目制作者為了加強視覺沖擊力,在復述案件時大量使用受害人的傷殘身體及親友悲痛欲絕表情的特寫鏡頭,熒屏上答案、要案、血腥、暴力場面不斷閃現(xiàn),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舉案說法節(jié)目的典型樣式為演播室主持人串講+專家介入式評點+穿插案情介紹,這類節(jié)目適應了我國全面普法工作的需要,在案件的不斷推進中普及法律知識,承擔法律啟蒙的功能,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建設的進程,增強國民的法制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娛樂元素的缺位
在以案說法類、紀實性公安題材類節(jié)目形式相對成熟、模式固定、而且模仿多的情況下,可以多做一些益智互動類、庭審直播類、真實體驗類的法制節(jié)目。同時,還可以開掘一些新的節(jié)目樣式,如利用一些娛樂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手法,秉承“寓教于樂”的思想。 電視法制節(jié)目畢竟不同于我們的司法行政機構所承擔的普法責任,它是用一種傳媒的形式,甚至是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法律。這種嘗試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20xx年開播的《文濤拍案》。這個節(jié)目是20xx年鳳凰沖擊“播”中的重要節(jié)目,一直延續(xù)了鳳凰節(jié)目個性化的策略,主持人竇文濤以演說民間傳奇的風格,演播兩岸三地乃至國際上的大案、要案、舊案、新案、奇案、名案。整個節(jié)目的氛圍比較輕松,使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說書場,雖然這檔節(jié)目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這是在法制類節(jié)目模式化、刻板化背景下的一種大膽的嘗試與突圍。
片面化、單一化的法律解讀
法制頻道的功能遠遠不是各種案例的展示,而是通過各種形式,引導人們更多的關注社會與法的和諧統(tǒng)一,引發(fā)人們思考和解決深層次的法律問題。
對事件的報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而要挖掘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和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動因等多角度、多側面和更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要深入揭示法律事件的豐富內涵。一個具有價值的事件和案例進入記者的視野,雖然對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只是表象,要把它在節(jié)目中充分展現(xiàn)出來,需要層層深入的剖析,要把這些事件和政治、經濟、道德、文化、社會、歷史、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以冷靜的理性的思考,去尋找事件發(fā)生的癥結。過去,國內大多數法制節(jié)目往往重事實闡述而輕評論,對拍攝的事件作淺層次的描述,講述完案例后,用某法律條文去套具體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發(fā)生的社會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心路歷程等深層次的東西挖掘不夠;媒體的功能只停留在傳播法律知識上,而對法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和系統(tǒng)本身關注不夠,比如對某項法規(guī)出臺的背景、原因等解讀不夠;現(xiàn)在,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人員開始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探討法律與社會、法律與人等關系,使得法制節(jié)目在節(jié)目的深度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電視法制節(jié)目特有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價值的加強
在制作電視法制節(jié)目時,首先要尊重采訪對象的各種權利,始終與之保持平等交流的狀態(tài);其次要關注人,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物的命運,比如在采訪犯罪嫌疑人時關注其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犯罪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的各種遭遇。 央視《法治在線》的《互動地帶》板塊也體現(xiàn)了欄目的人文關懷,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為成員的志愿團,每天回復大量的觀眾來信、來電和電子郵件;同時,欄目還不定期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為觀眾現(xiàn)場提供法律幫助。這種真誠互動擴大了欄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使《法治在線》擁有了一大批穩(wěn)定的觀眾群。
綜上所述,國內的法制頻道要想擺脫“影視劇”頻道的陰影,擺脫同質化、刻板化的現(xiàn)狀,必須在提高自制節(jié)目的質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人文關懷的態(tài)度詮釋和解毒法律,一方面要以豐富的節(jié)目樣式來放映和表現(xiàn)法律,同時,由于我國特殊國情和相對還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還必須與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等相關司法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我國的法制節(jié)目可以說是在摸爬滾打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使得我們的法制節(jié)目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始終 以“緊扣中國法制進展脈搏、關注法制領域熱點、揭示人與法的復雜關系,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為宗旨 。我相信,電視法制節(jié)目還有很大的新空間等待我們去開拓!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三
在當今社會,道德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行為與舉止,反思自己的道德觀念。近日,我有幸參與了王書茂先生的道德觀察課程,從中受益匪淺。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從課程中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段落二:道德觀察的價值
道德觀察是對一個人道德素質的引導和提升,同時也是對他人行為的審視和評判。通過觀察和分析他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到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在道德觀察中,我們能夠看到身邊的人如何處理復雜的道德問題,以及他們如何實踐自己的道德觀念。這種觀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更可以引導我們更加正確地行為。
段落三:王書茂道德觀察的理念和方法
王書茂先生在他的道德觀察課程中強調了一些重要的理念和方法。首先,他提出了“三觀”重塑的概念,即認識觀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在認識觀念上,我們要抵制形式主義和虛偽,注重實際和真實。在價值觀念上,我們要注重道德價值觀,尊重他人的權益,關心弱勢群體。在道德觀念上,我們要樹立自己的人生信念,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其次,他還提到了觀察方法。觀察他人行為時,我們要注重細節(jié),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動機和目的,全面了解一個人的道德素質。
段落四:道德觀察的實踐與體會
通過王書茂先生的道德觀察課程,我開始了自己的道德觀察之旅。我開始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檢視自己的道德水平。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某些道德觀念不夠明確,行為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我逐漸意識到自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塑造更合理的道德觀念。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值得學習的典范,他們在生活中秉持著高尚的道德標準,為他人樹立了楷模。通過觀察這些人,我不僅學到了正確的價值觀,更受到了道德情操的熏陶。這一體會讓我深感道德觀察的真正價值所在。
段落五:道德觀察與社會建設
道德觀察不僅僅是對個體的提升,同時也是對整個社會的建設有益的。一個擁有高尚道德觀念的社會,必然會呈現(xiàn)出和諧、進步的面貌。通過幫助個體提升道德素養(yǎng),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道德觀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和途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只有每個個體都能夠自覺地行使道德責任,社會才能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局面。
總結:
通過王書茂道德觀察課程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了道德觀察的重要性。道德觀察不僅為個人提供了提升自身的機會,也為整個社會建設貢獻了力量。通過觀察他人,我們敏銳地審視了自己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并獲得了巨大的成長。希望我的這一體會和認識能夠在更多的人中得到傳播,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四
近年來,關于房產霸占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一現(xiàn)象不僅觸動了人們的道德底線,也引發(fā)了社會的深思。作為社會成員,我們不能只關注這一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更需要在道德觀察的角度下,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通過分析家庭教育、法制完善、社會關愛等方面,總結出道德觀察霸占房產的心得體會。
首先,家庭教育在道德觀察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小教育孩子遵守道德規(guī)范,注重責任感和正義感的培養(yǎng),是減少霸占房產現(xiàn)象的根本途徑。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用身教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道德的重要性。在家庭中,可以進行一些小規(guī)模的角色扮演,模擬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正確處理房產糾紛。此外,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教育孩子知法、守法、用法,使他們具備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
其次,完善法制是防止房產霸占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已基本建立,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完善法律法規(guī),明確房產權利,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增加對侵權者的懲罰力度,使霸占房產者真正得到法律的制裁,達到震懾效果。同時,在平等、公正的法律前提下,加強相關的司法保護,為受害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濟措施和法律援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法律防線,從根本上制約房產霸占的發(fā)生。
再次,社會關愛也是保護房產權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應當積極構建關愛社會的文化氛圍,加強社會各界對被征地、未婚女性、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關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房產被侵權者,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同情和指責的層面,而應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梢酝ㄟ^成立專門的咨詢熱線,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服務;可以建立公益律師團隊,為受害者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法律服務;可以成立社會組織,為受侵權者提供心理疏導和生活援助等。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底線意識和共同責任,方能有效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
最后,提高個人道德意識是道德觀察霸占房產問題的必修課。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我們應時刻牢記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自覺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權益,以道德準則為行動的準繩。尤其在面對金錢利益和道德底線的時候,我們要有足夠的自律和拒絕誘惑的意識,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秉持良好的道德底線,方能共同塑造和諧的社會。
綜上所述,道德觀察霸占房產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問題。它不僅反映了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問題,也需要法制健全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家庭教育的引導、法制的完善、社會關愛的實施和個人的自律,才能減少甚至消除房產霸占現(xiàn)象,推動社會進步和和諧。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五
臉上掛著一貫笑容的主持人,不緊不慢地向我們述說著“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個個無良者在鏡頭前沒有絲毫的懺悔和自責,一個個弱小的受害者,如同祥林嫂一樣一遍遍地對記者訴說悲情,而現(xiàn)場的記者的反應與端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一樣,往往是:愛莫能助。
結果是人渣依然囂張,丑惡的靈魂在我們的社會上仍然到處招搖著。
——這就是央視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日復一日的“演出模式”,它的軟弱與冷漠已經越來越讓我無法忍受。
丑事好像僅僅是一種道德,而記者的做法也僅僅是“觀察”。就像節(jié)目里的無良者說的一樣:我這樣做,道德不能把我怎么樣!
的確,道德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道德觀察》更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因為這個欄目僅僅是觀察,只是把不道德的人們送上展臺,是為人們茶余飯后增添一點談資,是媒體工作者抖落的難得的“爆料”。
《道德觀察》的主持人對自己的節(jié)目很是自鳴得意——“很多人問我,你們《道德觀察》是觀察什么的呀?我說是觀察人性的。”
如此軟弱的節(jié)目除了給我們展示了當事人的傷痛之外,又能給我們多少啟示呢?它只會讓觀眾對社會上某些人的道德越來越寒心,讓我們對法律越來越感到失望。
《道德觀察》欄目簡介給自己的定位似乎很清楚:“《道德觀察》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也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兜赖掠^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BR> 《道德觀察》除了展示無良與眼淚,似乎誰對缺德事也沒有辦法,他們只習慣欣賞別人的眼淚,同情!僅僅是同情!難道此欄目要誘導整個國民都把自己當作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看客!
收視率攀高的《道德觀察》,可不可以把你們的責任感也提高一些?不要把一個個悲情的案例當成評書連播!面對悲情與眼淚,不要僅僅只是觀察,請發(fā)揮出新聞媒體對社會丑惡事件的應有態(tài)度和監(jiān)督力度——至少表明你們的神經沒有麻木!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六
王書茂是一位值得欽佩的人。作為一名中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他對于道德觀察的深入研究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通過他的觀察和研究,我認識到道德觀察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道德觀察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習慣和道德品質至關重要。本文將從悖論的角度、身體反應的角度、群體行為的角度、道德決策的角度以及后果感知的角度分析道德觀察的意義。
首先,從悖論的角度來看,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道德行為矛盾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人們在道德選擇時往往存在著矛盾和糾結。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可能知道捐獻自己的錢財對于社會公益慈善來說是正確的道德行為,但是當這個人需要面對自己的經濟困境時,他可能會違背他的道德觀念,保全自己的利益。通過觀察和研究這些悖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們道德行為的沖突,并思考如何解決這些沖突。
其次,從身體反應的角度來看,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體會揭示了道德行為與身體反應之間的關系。他發(fā)現(xiàn),當人們做出不道德的決策時,他們的身體反應會出現(xiàn)矛盾和不適。比如,當一個人撒謊時,他可能會感到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手掌出汗等身體反應。這種身體反應的存在表明了道德行為與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這種觀察,我們可以更加關注個體的身體反應,從而提醒自己在道德決策時要謹慎思考。
第三,群體行為的角度也是王書茂道德觀察心得所關注的重點。他發(fā)現(xiàn),人們在群體中往往更容易受到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的影響。當一個人處于一個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群體中時,他更有可能遵循這個群體的道德準則。而當一個人處于一個道德行為不規(guī)范的群體中時,他可能會受到這個群體的負面影響,偏離正常的道德行為。通過觀察群體行為,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群體對個體道德行為的影響,從而引導個體做出正確的道德決策。
第四,道德決策的角度是王書茂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他提出了“道德決策”這個概念,指的是個體在道德問題上做出的決策和選擇。他觀察到,個體的道德決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個人利益、社會期望、情緒狀態(tài)等。這些觀察告訴我們,在做出道德決策時,個體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同時要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和道德準則。
最后,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提醒了我們關注道德行為的后果感知。他觀察到,個體對于道德行為的后果感知會影響他們的道德決策和行為。比如,當個體意識到自己的道德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或損失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內疚和懊悔,從而更加關注自己的道德行為。通過觀察后果感知,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到道德行為的結果以及個體對這些結果的感受,從而引導和激勵個體追求道德正確。
綜上所述,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從悖論的角度、身體反應的角度、群體行為的角度、道德決策的角度以及后果感知的角度,他的觀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道德觀察在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習慣和道德品質中的重要性。今后,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道德觀察,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為社會的進步和和諧做出貢獻。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七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jié)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xiàn)社會道德狀態(tài),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于一般小電視臺的家常里短,因此這檔節(jié)目立意很高。最近看了《葛新峰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于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洞号诵摹芬话阒v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于這些因為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guī)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是一個關于愛情的話題。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后來發(fā)現(xiàn),實在是沒有什么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所占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占主要,有的是愛情占主要,有的是事業(yè)占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么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卜”。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艷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當你老了,白發(fā)蒼蒼,睡意朦朧,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你朝圣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碑斂戳诉@么多之后,想了這么多之后,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于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后不寫感情,不再那么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說說責任: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于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fā)現(xiàn),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xiāng)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是家庭的責任;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那么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jié)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比如昆明因為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jié)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覊粝胫院笥辛四芰?,或者說有那么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
------------------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著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jié)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guī)缀跏菬o一放過,如果實在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jié)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為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為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制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逼渲小暗馈敝缸匀贿\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
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tǒng)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xiàn)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xiàn)。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些穩(wěn)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發(fā)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fā)生,并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著。
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tài),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八
在央視看了《道德觀察》,一直很喜歡這個節(jié)目,因為它用真實的案例,挖掘社會人的深層道德,讓我們看到了在每一個犯罪構成初期,罪犯所經歷的道德淪喪,并讓我們看到犯罪形成的外部原因,引以為戒。
讓我最為憤恨的是這樣一期節(jié)目:
一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于傳統(tǒng)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yǎng)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備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
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擔驚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后從不報警,助長了養(yǎng)子的氣焰。養(yǎng)子曾對八旬的養(yǎng)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已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后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jié)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jié),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lián)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后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
為什么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鐘,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中國老話就講出了這個道理。另外,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再不是那個封建愚昧的民族,重男輕女的思想只會阻礙誰會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發(fā)展,讓我們剔除愚昧觀念,摒棄錯誤方法,用高尚打造人生,用道德營造和諧社會!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九
上午去醫(yī)院看病,受了醫(yī)生一陣奚落,說我犯了疑心病,純粹沒事找事。一怒之下也不檢查了,出來正好碰上獻血車,心想既然沒事干脆獻血吧。
車上人還挺多,兩個打扮入時的女孩在坐在里面椅子上,前面小幾上的血袋在電子秤上搖晃著。前面長椅子上還有幾個等著獻血的男青年,挽著袖子擠在前面,生怕別人夾塞兒。我也忙著填表,化驗,等結果,好不容易坐到椅子上,插上導管,看著鮮紅的血在導管中流向血袋時,我放眼四望,車子里又多了很多人。兩個煤礦工人剛下班,吃了飯就過來了,一個剛獻過血的武警領著戰(zhàn)友來了,一對男女青年親昵地坐在一起,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急急地對護士說,我的車不會被貼條吧。前陣子網上還說血庫缺血,急需血源,可除了民工和大學生就沒人肯獻了。今天不是星期天,沒看到民工和大學生,看到的只是那些看上去有文化和沒文化的,打扮入時和不入時的,談吐高雅和不高雅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獻血。奉獻精神還沒有過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還是社會的一種風尚。
從獻血車拿著小小的紀念品出去,要過一條很寬的大街。街上的汽車太多了,斑馬線那邊指示行人橫過的燈為紅色,才89秒,可人們卻對此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的穿梭于汽車間。我站在這邊想等綠燈亮了再過去,可竟有幾人向我投來了異樣的目光,那里有不可思議,有嘲笑,有蔑視,我的臉熱辣辣的,不自覺的便隨著人群移動著,看著小車中司機憤怒的無奈的目光和口中的惡毒的罵人的唇語,像小偷一樣,穿過了這三十多米的大街。規(guī)則,規(guī)則在人們眼中只是兒戲,倒是潛規(guī)則成了人們不可逾越的鴻溝。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
當我看了道德觀察《一個人的堅守》后深深因她的執(zhí)著而感動。比起《孽緣》中的男主角打罵自己的母親的行為,張愛榮的行為無疑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中,住了女主角張愛榮的母親,一個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老婆婆。
因為老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對主人公張愛榮動不動就又打又罵。在這種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生活中,已經幾十年了。而在她11歲那年,她又得知不是她的生身母親,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下,她卻選擇留下來報答她的養(yǎng)母。
在她剛參加工作時,他的養(yǎng)父中風進了醫(yī)院,這使她一個人擔起的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樣說來,我們受的苦算什么呢。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傷,可她卻能這樣堅持,我希望我也能有這樣毅力。: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一
扯遠了,抹黑不抹黑的,不怪人家記者,誰讓你鎮(zhèn)江出了這樣一個活寶呢?有人說中央臺的主持人最后的結束語有問題,對雙方的行為各打五十大板,沒有站對基本的立場.其實不然,你想,那名無情的男子本不姓孫,為了尊重他的姓名權記者以“小孫”代之,可為什么不叫“小李”“小王”“小張”,偏偏硬給他安上一個“孫”姓呢?大家知道北京人罵人怎么罵?“孫子!丫給我叫板不是?老子拍死你!”呵呵,讓他姓“孫”可謂意味深長,神來妙筆!
好在鎮(zhèn)江人雖然在央視丟了一回臉,鎮(zhèn)江人的輿論導向還是一邊倒譴責這種不道德的行為的,這說明我們的社會良知還沒有完全泯滅,正義的呼聲依然占據了主流,我們也不能怪人家央視記者主持人沒有從道德的角度對這起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據常識分析,這一類的節(jié)目一般是不可以帶有任何導向性的東西在里面,它只需要反映客觀事實,剖析事件真相,是非黑白留給觀眾評說.道德觀察嘛,并不是道德評估,他們讓那小子白當了一回“孫子”,就已經把自己的立場悄悄地放在里面了.不出預料的話,就這被領導審片時看出來了,恐怕還是要挨批評的.
再說說這件事的本身吧,這孫子......呵呵,原諒老緣說順嘴了,誰讓你做的這些破事真他媽夠孫子的呢?其實依你在網上發(fā)布的這些公司資料,你的生意應當不錯,小日子過得也應該還過得去,都準備買車了,就不必斤斤計較于幾瓶礦泉水幾聽八寶粥,更不至于再從人家的救命錢里去扣除自己的什么“跑腿費”“勞務費”“中介費”,憑良心講,這么做你他媽真叫“缺了diao德”了!請原諒老緣第一次在文章里講粗口,你就是不想和人家談了,但你終究應當把這件事情負責到底啊,該花的錢是一定要花的,這是良心錢!就是以后陳慧永遠醒不過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該另娶便另娶,女方是不會阻止的.我想,就是你以后談了新女朋友,人家若知道你對前植物人女友依然情深意重,肯定會對你更加信賴青眼有加的,甚至會和你一起照料她的下半生;現(xiàn)在你這樣絕情無義,呵呵,鎮(zhèn)江哪個女孩還敢嫁你啊?呵呵,央視都播了,怕是但凡中國女生你都別指望了!
都是被錢害的啊,要知道錢真是個好東西,誰都喜歡錢,誰也都心疼錢,這件事讓我想起了馮小剛的電影沒完沒了傅彪欠了葛優(yōu)九萬多塊車錢,那是葛優(yōu)為了給植物人姐姐續(xù)命的錢,吳倩蓮就不明白這兩個人為什么這么愛錢,直到葛優(yōu)帶她到醫(yī)院看了他姐姐,看到他為了延續(xù)姐姐的生命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候,吳被這個有情有義的男人感動了,我想那時候所有的觀眾都被他的骨子里那種中國男人特有的家庭觀念和骨肉親情感動了,葛優(yōu)說的一句臺詞寫的好啊:“我對媽說,姐姐在,我也在,我們這個家,還在!”這種深深扎根在骨子里的人性魅力,足以讓小孫和胡女士這樣被銅臭玷污了靈魂的孫子們無地自容,你們的行為不但給全體鎮(zhèn)江人丟了臉,而且你們的下半生也將永遠籠罩在這件事的惡夢中掙扎,你們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你們在金錢方面的損失,但這件沉重的精神枷鎖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你們的靈魂深處越背越重,直到有一天徹底壓垮你們的心理極限,四院的圍墻內,已經為你們留好了兩個帶鐵窗的高干病房!
作為局外人,或許我的預言過了惡毒了一些,但你們的將來并不令人同情,真正令人同情和擔憂的,是那個名叫陳慧的可憐女孩,她本是帶著對未來的幸福憧憬去學駕駛,卻遇上飛來橫禍成了植物人,更不幸的是她滿懷信賴托付終身的竟是這樣一個絕情無義道德敗壞的孫子!節(jié)目最后說她可能很快就將醒來,真誠地希望,她還是不要醒來的好,醒來以后的殘酷事實是這樣的令她傷心和絕望.就讓她永遠生活在夢里吧,生活在她被汽車撞倒那一剎那間之前的美好回憶當中吧!在那個美麗的夢里,她將披上潔白的婚紗,與他的白馬王子攜手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享受她未來精彩而美麗的人生!祝福她,下輩子別再遇上這樣以人性作籌碼的賭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二
前天,在電視道德觀察里看到了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帶著愛一起走。一個村民在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上,每年拿出10萬元的錢(對于一個農民企業(yè)來說,這個數目也是相當驚人的了)來贍養(yǎng)社會上的老人。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舉動會讓相當部分人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只顧著謀取自己利益的'人,更是認為這是一個標榜著高尚旗號來騙人的伎倆。
然而,這卻是發(fā)生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一個真實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動,是因為如下幾點:
首先,常氏夫婦能夠做出贍養(yǎng)老人的這一善舉,已經是為做子女的做了一個很好的孝順模范標榜作用。而如果僅僅是只孝順自己的老人,也沒有什么可值得提倡的,因為那是他本人為人之子應該做的嗎。但他贍養(yǎng)的并不僅僅是自己的老人。他自己出錢,自己親自照顧,而且純粹是自己出錢,不要老人及老人子女的一分錢。
其次,凡是愿意來的老人,常氏夫婦都真誠的接受。獨身一人的,行動不便的,讓人同情可憐的,常氏夫婦甚至主動上門把老人接來,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對待,何德何能啊!更有甚者的是,有些子女們親自把自己的父母送了過來,讓常氏夫婦給養(yǎng)著,而他們自從送來以后,也許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心目中也從此不再擁有任何的作用和位置了。
為人之父母,疼愛子女,我想每個作為父母的都能夠做到,而且做的應該不錯。可是為人之子女的,是否能夠做到自己應該做的呢?在這個社會,我不想去問任何人這個問題,因為往往所問的人不會給出我心目中的答案,我會因此而傷心,在傷心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們那種可憐,因為他們也有老的時候,他們也會遇到他們父母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到時候,我希望他不要讓自己傷心,因為沒有傷心的理由。
不管到什么時候,孝順是我們每時每刻應該記住和背負的,因為如果再連這點素質都不談的話,那么在這個社會,血濃于水的真理再不存在的話,那我們究竟更會是一個怎樣的活法呢。
愿天下所有的為人之了的,拿出你們的美德來吧,別忘了,你也有為人之父母的那一天啊,為了將來的自己,希望現(xiàn)在的你為那時行行好,積點德吧,別到時候自討苦吃。
其實這樣的事情如果站在那些送自己老人來這里養(yǎng)老的人來看,也可以是這樣想的。
我們沒錢贍養(yǎng)自己的老人,老人跟著也是受罪,能有個讓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不管別人怎么說,這也算是一種對老人的孝順和尊敬吧。對于部分處于這種境況的人,我們也完全可以理解和同情。老人送過來了,經常過來看看總是可以的吧。有時間能把老人送來,就沒時間來看看老人啊,這樣的人,在我的心里他的地位是排在最后面的,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人,其實如果真遇到這樣的人,我是看都不帶要看的。
還有一類人卻是懷著抱怨的心態(tài),把自己的老人送了過來。就你常氏有本事,難道我們當兒女的還不如你個外人,我就不信你會對老人那么好。結果老人一來,卻不再愿意回到自己的那個家,讓那些當兒女的無地自容,不是不想看自己的父母,而是無臉面對一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卻自己是永遠也不能跟人家比的人,因為自己心里有愧。
當然一部分人是愛占小便宜,有吃有住,有人侍侯,還不用花錢,這樣的好事哪找去,趕快去吧。是啊,如果等你自己老了,再有這樣的好事,那該多好啊。美死你。
其實上面的都是一種猜想,在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也是讓老人們愿意來常氏這里養(yǎng)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家里老人不僅沒有相應的話語權,也沒有相應的地位,只能是看臉色做事,心里面永遠有一個解不開的,卻也無法說出的苦衷。怕老婆的怕老婆,不怕老婆的打老婆,而作為父母,卻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女為了自己遭受或者忍受那種讓自己心痛的苦楚,他們的心受到了從未感覺到的痛楚,臉上堆著笑,心里卻流著淚。為了自己的兒女能過上一個好的日子,如果能有一個地方,不再過那種流淚感覺的日子,那該多好啊。這也正是他們愿意來常氏這里來的原因,而常氏的這種善舉,也正好迎合了這些人的需求,于是愿意來的也正好被他們的兒女送來了,常氏為他們做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啊。
說一句感激,難以表達對常氏夫婦的善舉,或者說用語言根本無法來形容常氏夫婦這種善舉對我的感動。為什么,為什么本來我們每個為人之子女完全可以,而且也是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卻被那些人糟蹋的一無是處,而在常氏夫婦這里,卻做得如此讓人感動,看到常氏夫婦,難道你還無動于衷嗎?要知道,你才是你父親真正的子女啊。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三
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準備把兒子送到城里去讀書,可是要到城里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由于剛剛破產,哪能拿出那么多錢呢?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因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所以他思前想后,為了兒子的將來,就去報了名,但沒有告訴他的兒子和他的妻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yè)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yè)??蓱z的老爹哪知道,他的兒子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yōu)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jié)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yè)。老爹知道后,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后,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yè)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于在20xx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里幾十年里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fā)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xiàn)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準備。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一
在電視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今天,法制節(jié)目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法制節(jié)目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腐敗、毒品、街頭犯罪、恐怖主義及經濟犯罪。”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也曾經精辟地指出,法制節(jié)目向來是追求轟動效應的傳媒最鐘愛的東西,血和性,慘劇和罪行總能暢銷,為抓住公眾,勢必要讓這些佐料等上頭版頭條,占據電視節(jié)目的開場..
由此看來,法制類節(jié)目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自然而然成為熒屏上的收視熱點之一。法制節(jié)目一方面可以承擔普法的社會責任,對建設法治社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法制節(jié)目天然的故事性、懸念性、情節(jié)性等戲劇因子對關宗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夠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從來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開辦法制節(jié)目,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電視機構的重要選擇。
來,我國電視法制節(jié)目呈現(xiàn)日益繁榮的局面,法制節(jié)目成為繼“焦點”類節(jié)目、娛樂類節(jié)目后奉行電視熒屏的又一類節(jié)目,各電視臺相繼創(chuàng)辦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具有廣泛影響的法制節(jié)目,如央視的《今日說法》、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山東電視臺的《評案說法》、重慶電視臺的《拍案說法》等。據統(tǒng)計,全國目前開辟法制節(jié)目的電視臺(頻道)已接近200多家。
在異軍突起,勢頭強勁的法制頻道熱的背后,以及通過選修《電視視野中的法制》課程后,對法制節(jié)目的進一步認識。筆者不禁有一些冷思考:如,國內法制頻道普遍面臨著節(jié)目來源不足、同質化嚴重、影視劇過多等一系列問題,從頻道建設的角度與國外相關的頻道如courttv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此,筆者借鑒國外成功的法制節(jié)目經驗,結合國內法制頻道的實際,對國內法制頻道的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對促進國內法制頻道的良性發(fā)展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當然,本文的觀點可能比較主觀,或者令讀者不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不足之處,望指點一二。
“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自制法制節(jié)目有兩大難度。一是成本高。二是難度大。相當多的司法單位和人員不原意向媒體提供信息,對記者上門請求提供線索也不予理睬,法制節(jié)目資料搜集與前期采訪所受到的限制較多;法律節(jié)目反映的往往又是有一定爭議的社會現(xiàn)象,費盡周折采制的節(jié)目常常是還沒播出九已經“胎死腹中”。因此,國內發(fā)自頻道出現(xiàn)法制節(jié)目嚴重不足,不得不以影視劇和其他節(jié)目來填充的現(xiàn)象,大多成為“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二、同質化、刻板化的法制節(jié)目
節(jié)目類型多樣化是法制節(jié)目整體水平提高、法制頻道成熟的一個標志。例如,courttv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樣式,有現(xiàn)場直播、新聞、專題、談話、影視戲類聚、紀錄片、真人秀、教育和游戲類,而國內的法制節(jié)目確實行使相近、內容相似,卻放多元化表現(xiàn)手法,缺少新意和創(chuàng)新,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國內盡管法制節(jié)目宗多,但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類是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如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一類是舉案說法節(jié)目,如央視《今日說法》。cctv-12的《中國法治報道》、《大家看法》、《道德觀察》、《法律講堂》、《法治視界》、《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經濟與法》等世界各自辦法制欄目,幾乎都集中在這兩類上。
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以及市方式或模擬紀實方式敘述案情的來龍去脈,內蘊著懸念性強、故事性強、暴力血腥等特點,不少法制節(jié)目制作者為了加強視覺沖擊力,在復述案件時大量使用受害人的傷殘身體及親友悲痛欲絕表情的特寫鏡頭,熒屏上答案、要案、血腥、暴力場面不斷閃現(xiàn),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舉案說法節(jié)目的典型樣式為演播室主持人串講+專家介入式評點+穿插案情介紹,這類節(jié)目適應了我國全面普法工作的需要,在案件的不斷推進中普及法律知識,承擔法律啟蒙的功能,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建設的進程,增強國民的法制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娛樂元素的缺位
在以案說法類、紀實性公安題材類節(jié)目形式相對成熟、模式固定、而且模仿多的情況下,可以多做一些益智互動類、庭審直播類、真實體驗類的法制節(jié)目。同時,還可以開掘一些新的節(jié)目樣式,如利用一些娛樂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手法,秉承“寓教于樂”的思想。電視法制節(jié)目畢竟不同于我們的司法行政機構所承擔的普法責任,它是用一種傳媒的形式,甚至是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法律。這種嘗試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開播的《文濤拍案》。這個節(jié)目是20鳳凰沖擊“播”中的重要節(jié)目,一直延續(xù)了鳳凰節(jié)目個性化的策略,主持人竇文濤以演說民間傳奇的風格,演播兩岸三地乃至國際上的大案、要案、舊案、新案、奇案、名案。整個節(jié)目的氛圍比較輕松,使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說書場,雖然這檔節(jié)目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這是在法制類節(jié)目模式化、刻板化背景下的一種大膽的嘗試與突圍。
片面化、單一化的法律解讀
法制頻道的功能遠遠不是各種案例的展示,而是通過各種形式,引導人們更多的關注社會與法的和諧統(tǒng)一,引發(fā)人們思考和解決深層次的法律問題。
對事件的報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而要挖掘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和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動因等多角度、多側面和更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要深入揭示法律事件的豐富內涵。一個具有價值的事件和案例進入記者的視野,雖然對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只是表象,要把它在節(jié)目中充分展現(xiàn)出來,需要層層深入的剖析,要把這些事件和政治、經濟、道德、文化、社會、歷史、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以冷靜的理性的思考,去尋找事件發(fā)生的癥結。過去,國內大多數法制節(jié)目往往重事實闡述而輕評論,對拍攝的事件作淺層次的描述,講述完案例后,用某法律條文去套具體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發(fā)生的社會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心路歷程等深層次的東西挖掘不夠;媒體的功能只停留在傳播法律知識上,而對法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和系統(tǒng)本身關注不夠,比如對某項法規(guī)出臺的背景、原因等解讀不夠;現(xiàn)在,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人員開始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探討法律與社會、法律與人等關系,使得法制節(jié)目在節(jié)目的深度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電視法制節(jié)目特有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價值的加強
在制作電視法制節(jié)目時,首先要尊重采訪對象的各種權利,始終與之保持平等交流的狀態(tài);其次要關注人,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物的命運,比如在采訪犯罪嫌疑人時關注其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犯罪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的各種遭遇。央視《法治在線》的《互動地帶》板塊也體現(xiàn)了欄目的人文關懷,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為成員的志愿團,每天回復大量的觀眾來信、來電和電子郵件;同時,欄目還不定期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為觀眾現(xiàn)場提供法律幫助。這種真誠互動擴大了欄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使《法治在線》擁有了一大批穩(wěn)定的觀眾群。
綜上所述,國內的法制頻道要想擺脫“影視劇”頻道的陰影,擺脫同質化、刻板化的現(xiàn)狀,必須在提高自制節(jié)目的質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人文關懷的態(tài)度詮釋和解毒法律,一方面要以豐富的節(jié)目樣式來放映和表現(xiàn)法律,同時,由于我國特殊國情和相對還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還必須與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等相關司法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我國的法制節(jié)目可以說是在摸爬滾打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使得我們的法制節(jié)目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始終以“緊扣中國法制進展脈搏、關注法制領域熱點、揭示人與法的復雜關系,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為宗旨。我相信,電視法制節(jié)目還有很大的新空間等待我們去開拓!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二
法制節(jié)目道德觀察大家看過嗎?《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系統(tǒng)、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tài)的電視欄目。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姆ㄖ乒?jié)目道德觀察
心得體會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著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jié)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guī)缀跏菬o一放過,如果實在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jié)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為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為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制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逼渲小暗馈敝缸匀贿\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tǒng)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xiàn)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xiàn)。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些穩(wěn)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發(fā)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fā)生,并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著。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tài),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個系統(tǒng)、全面、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tài)的電視欄目。
《道德觀察》并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
《道德觀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對記者調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評述。
《道德觀察》每天上演著關于:愛、恨、情、仇、恩、責、義的人間悲喜劇。這是一個個發(fā)生我們在身邊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紛繁復雜,千姿百態(tài)。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我們心靈的環(huán)境,共同筑造我們良好的道德風尚。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
我們不是真理在手的圣賢。甚至我們自己身上存在的不道德不文明的毛病一點也不比別人更少。
我們只是有一個信念:當我們都學會自律,學會承擔責任,當我們都真心向善時,我們會和每一個人一樣受惠。
我們的原則和信念使我們不會虛妄到認為自己可以教化大眾。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更不能惡毒、尖酸。
當我們文明地對待和處理不文明時,當我們以道德的方式糾正不道德時,我們就和觀眾一起踏上了成為合格公民的道路。
在此,我鄭重推薦這一欄目與博友們分享,希望您們也有所感悟,啟迪。
臉上掛著一貫笑容的主持人,不緊不慢地向我們述說著“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個個無良者在鏡頭前沒有絲毫的懺悔和自責,一個個弱小的受害者,如同祥林嫂一樣一遍遍地對記者訴說悲情,而現(xiàn)場的記者的反應與端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一樣,往往是:愛莫能助。
結果是人渣依然囂張,丑惡的靈魂在我們的社會上仍然到處招搖著。
——這就是央視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日復一日的“演出模式”,它的軟弱與冷漠已經越來越讓我無法忍受。
丑事好像僅僅是一種道德,而記者的做法也僅僅是“觀察”。就像節(jié)目里的無良者說的一樣:我這樣做,道德不能把我怎么樣!
的確,道德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道德觀察》更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因為這個欄目僅僅是觀察,只是把不道德的人們送上展臺,是為人們茶余飯后增添一點談資,是媒體工作者抖落的難得的“爆料”。
《道德觀察》的主持人對自己的節(jié)目很是自鳴得意——“很多人問我,你們《道德觀察》是觀察什么的呀?我說是觀察人性的。”
如此軟弱的節(jié)目除了給我們展示了當事人的傷痛之外,又能給我們多少啟示呢?它只會讓觀眾對社會上某些人的道德越來越寒心,讓我們對法律越來越感到失望。
《道德觀察》欄目簡介給自己的定位似乎很清楚:“《道德觀察》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也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兜赖掠^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BR> 《道德觀察》除了展示無良與眼淚,似乎誰對缺德事也沒有辦法,他們只習慣欣賞別人的眼淚,同情!僅僅是同情!難道此欄目要誘導整個國民都把自己當作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看客!
收視率攀高的《道德觀察》,可不可以把你們的責任感也提高一些?不要把一個個悲情的案例當成評書連播!面對悲情與眼淚,不要僅僅只是觀察,請發(fā)揮出新聞媒體對社會丑惡事件的應有態(tài)度和監(jiān)督力度——至少表明你們的神經沒有麻木!
在電視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今天,法制節(jié)目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法制節(jié)目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腐敗、毒品、街頭犯罪、恐怖主義及經濟犯罪?!狈▏鐣W家布爾迪厄也曾經精辟地指出,法制節(jié)目向來是追求轟動效應的傳媒最鐘愛的東西,血和性,慘劇和罪行總能暢銷,為抓住公眾,勢必要讓這些佐料等上頭版頭條,占據電視節(jié)目的開場..
由此看來,法制類節(jié)目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自然而然成為熒屏上的收視熱點之一。法制節(jié)目一方面可以承擔普法的社會責任,對建設法治社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法制節(jié)目天然的故事性、懸念性、情節(jié)性等戲劇因子對關宗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夠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從來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開辦法制節(jié)目,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電視機構的重要選擇。
20xx年來,我國電視法制節(jié)目呈現(xiàn)日益繁榮的局面,法制節(jié)目成為繼“焦點”類節(jié)目、娛樂類節(jié)目后奉行電視熒屏的又一類節(jié)目,各電視臺相繼創(chuàng)辦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具有廣泛影響的法制節(jié)目,如央視的《今日說法》、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山東電視臺的《評案說法》、重慶電視臺的《 拍案說法》等。據統(tǒng)計,全國目前開辟法制節(jié)目的電視臺(頻道)已接近200多家。
在異軍突起,勢頭強勁的法制頻道熱的背后,以及通過選修《電視視野中的法制》課程后,對法制節(jié)目的進一步認識。筆者不禁有一些冷思考:如,國內法制頻道普遍面臨著節(jié)目來源不足、同質化嚴重、影視劇過多等一系列問題,從頻道建設的角度與國外相關的頻道如court tv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此,筆者借鑒國外成功的法制節(jié)目經驗,結合國內法制頻道的實際,對國內法制頻道的現(xiàn)狀、問題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對促進國內法制頻道的良性發(fā)展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當然,本文的觀點可能比較主觀,或者令讀者不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不足之處,望指點一二。
“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自制法制節(jié)目有兩大難度。一是成本高。二是難度大。相當多的司法單位和人員不原意向媒體提供信息,對記者上門請求提供線索也不予理睬,法制節(jié)目資料搜集與前期采訪所受到的限制較多;法律節(jié)目反映的往往又是有一定爭議的社會現(xiàn)象,費盡周折采制的節(jié)目常常是還沒播出九已經“胎死腹中”。因此,國內發(fā)自頻道出現(xiàn)法制節(jié)目嚴重不足,不得不以影視劇和其他節(jié)目來填充的現(xiàn)象,大多成為“法制”帽下的影視劇頻道。
二、同質化、刻板化的法制節(jié)目
節(jié)目類型多樣化是法制節(jié)目整體水平提高、法制頻道成熟的一個標志。例如,court tv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樣式,有現(xiàn)場直播、新聞、專題、談話、影視戲類聚、紀錄片、真人秀、教育和游戲類,而國內的法制節(jié)目確實行使相近、內容相似,卻放多元化表現(xiàn)手法,缺少新意和創(chuàng)新,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國內盡管法制節(jié)目宗多,但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類是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如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一類是舉案說法節(jié)目,如央視《今日說法》。cctv-12的《中國法治報道》、《大家看法》、《道德觀察》、《法律講堂》、《法治視界》、《今日說法》、《法治在線》、 《經濟與法》等世界各自辦法制欄目,幾乎都集中在這兩類上。
紀實性公安題材節(jié)目以及市方式或模擬紀實方式敘述案情的來龍去脈,內蘊著懸念性強、故事性強、暴力血腥等特點,不少法制節(jié)目制作者為了加強視覺沖擊力,在復述案件時大量使用受害人的傷殘身體及親友悲痛欲絕表情的特寫鏡頭,熒屏上答案、要案、血腥、暴力場面不斷閃現(xiàn),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舉案說法節(jié)目的典型樣式為演播室主持人串講+專家介入式評點+穿插案情介紹,這類節(jié)目適應了我國全面普法工作的需要,在案件的不斷推進中普及法律知識,承擔法律啟蒙的功能,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建設的進程,增強國民的法制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娛樂元素的缺位
在以案說法類、紀實性公安題材類節(jié)目形式相對成熟、模式固定、而且模仿多的情況下,可以多做一些益智互動類、庭審直播類、真實體驗類的法制節(jié)目。同時,還可以開掘一些新的節(jié)目樣式,如利用一些娛樂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手法,秉承“寓教于樂”的思想。 電視法制節(jié)目畢竟不同于我們的司法行政機構所承擔的普法責任,它是用一種傳媒的形式,甚至是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法律。這種嘗試的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20xx年開播的《文濤拍案》。這個節(jié)目是20xx年鳳凰沖擊“播”中的重要節(jié)目,一直延續(xù)了鳳凰節(jié)目個性化的策略,主持人竇文濤以演說民間傳奇的風格,演播兩岸三地乃至國際上的大案、要案、舊案、新案、奇案、名案。整個節(jié)目的氛圍比較輕松,使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說書場,雖然這檔節(jié)目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這是在法制類節(jié)目模式化、刻板化背景下的一種大膽的嘗試與突圍。
片面化、單一化的法律解讀
法制頻道的功能遠遠不是各種案例的展示,而是通過各種形式,引導人們更多的關注社會與法的和諧統(tǒng)一,引發(fā)人們思考和解決深層次的法律問題。
對事件的報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而要挖掘事件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和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動因等多角度、多側面和更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要深入揭示法律事件的豐富內涵。一個具有價值的事件和案例進入記者的視野,雖然對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這只是表象,要把它在節(jié)目中充分展現(xiàn)出來,需要層層深入的剖析,要把這些事件和政治、經濟、道德、文化、社會、歷史、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以冷靜的理性的思考,去尋找事件發(fā)生的癥結。過去,國內大多數法制節(jié)目往往重事實闡述而輕評論,對拍攝的事件作淺層次的描述,講述完案例后,用某法律條文去套具體的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對發(fā)生的社會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心路歷程等深層次的東西挖掘不夠;媒體的功能只停留在傳播法律知識上,而對法律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和系統(tǒng)本身關注不夠,比如對某項法規(guī)出臺的背景、原因等解讀不夠;現(xiàn)在,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人員開始在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探討法律與社會、法律與人等關系,使得法制節(jié)目在節(jié)目的深度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電視法制節(jié)目特有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價值的加強
在制作電視法制節(jié)目時,首先要尊重采訪對象的各種權利,始終與之保持平等交流的狀態(tài);其次要關注人,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物的命運,比如在采訪犯罪嫌疑人時關注其生長的家庭環(huán)境、犯罪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的各種遭遇。 央視《法治在線》的《互動地帶》板塊也體現(xiàn)了欄目的人文關懷,創(chuàng)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為成員的志愿團,每天回復大量的觀眾來信、來電和電子郵件;同時,欄目還不定期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為觀眾現(xiàn)場提供法律幫助。這種真誠互動擴大了欄目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使《法治在線》擁有了一大批穩(wěn)定的觀眾群。
綜上所述,國內的法制頻道要想擺脫“影視劇”頻道的陰影,擺脫同質化、刻板化的現(xiàn)狀,必須在提高自制節(jié)目的質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人文關懷的態(tài)度詮釋和解毒法律,一方面要以豐富的節(jié)目樣式來放映和表現(xiàn)法律,同時,由于我國特殊國情和相對還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還必須與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等相關司法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我國的法制節(jié)目可以說是在摸爬滾打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環(huán)境使得我們的法制節(jié)目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法制節(jié)目的制作始終 以“緊扣中國法制進展脈搏、關注法制領域熱點、揭示人與法的復雜關系,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為宗旨 。我相信,電視法制節(jié)目還有很大的新空間等待我們去開拓!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三
在當今社會,道德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行為與舉止,反思自己的道德觀念。近日,我有幸參與了王書茂先生的道德觀察課程,從中受益匪淺。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從課程中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段落二:道德觀察的價值
道德觀察是對一個人道德素質的引導和提升,同時也是對他人行為的審視和評判。通過觀察和分析他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到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在道德觀察中,我們能夠看到身邊的人如何處理復雜的道德問題,以及他們如何實踐自己的道德觀念。這種觀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更可以引導我們更加正確地行為。
段落三:王書茂道德觀察的理念和方法
王書茂先生在他的道德觀察課程中強調了一些重要的理念和方法。首先,他提出了“三觀”重塑的概念,即認識觀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在認識觀念上,我們要抵制形式主義和虛偽,注重實際和真實。在價值觀念上,我們要注重道德價值觀,尊重他人的權益,關心弱勢群體。在道德觀念上,我們要樹立自己的人生信念,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其次,他還提到了觀察方法。觀察他人行為時,我們要注重細節(jié),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動機和目的,全面了解一個人的道德素質。
段落四:道德觀察的實踐與體會
通過王書茂先生的道德觀察課程,我開始了自己的道德觀察之旅。我開始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檢視自己的道德水平。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某些道德觀念不夠明確,行為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我逐漸意識到自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塑造更合理的道德觀念。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值得學習的典范,他們在生活中秉持著高尚的道德標準,為他人樹立了楷模。通過觀察這些人,我不僅學到了正確的價值觀,更受到了道德情操的熏陶。這一體會讓我深感道德觀察的真正價值所在。
段落五:道德觀察與社會建設
道德觀察不僅僅是對個體的提升,同時也是對整個社會的建設有益的。一個擁有高尚道德觀念的社會,必然會呈現(xiàn)出和諧、進步的面貌。通過幫助個體提升道德素養(yǎng),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道德觀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和途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只有每個個體都能夠自覺地行使道德責任,社會才能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局面。
總結:
通過王書茂道德觀察課程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了道德觀察的重要性。道德觀察不僅為個人提供了提升自身的機會,也為整個社會建設貢獻了力量。通過觀察他人,我們敏銳地審視了自己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并獲得了巨大的成長。希望我的這一體會和認識能夠在更多的人中得到傳播,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四
近年來,關于房產霸占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一現(xiàn)象不僅觸動了人們的道德底線,也引發(fā)了社會的深思。作為社會成員,我們不能只關注這一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更需要在道德觀察的角度下,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通過分析家庭教育、法制完善、社會關愛等方面,總結出道德觀察霸占房產的心得體會。
首先,家庭教育在道德觀察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小教育孩子遵守道德規(guī)范,注重責任感和正義感的培養(yǎng),是減少霸占房產現(xiàn)象的根本途徑。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用身教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道德的重要性。在家庭中,可以進行一些小規(guī)模的角色扮演,模擬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正確處理房產糾紛。此外,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教育孩子知法、守法、用法,使他們具備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
其次,完善法制是防止房產霸占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已基本建立,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完善法律法規(guī),明確房產權利,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增加對侵權者的懲罰力度,使霸占房產者真正得到法律的制裁,達到震懾效果。同時,在平等、公正的法律前提下,加強相關的司法保護,為受害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濟措施和法律援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法律防線,從根本上制約房產霸占的發(fā)生。
再次,社會關愛也是保護房產權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應當積極構建關愛社會的文化氛圍,加強社會各界對被征地、未婚女性、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關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房產被侵權者,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同情和指責的層面,而應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梢酝ㄟ^成立專門的咨詢熱線,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服務;可以建立公益律師團隊,為受害者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法律服務;可以成立社會組織,為受侵權者提供心理疏導和生活援助等。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底線意識和共同責任,方能有效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
最后,提高個人道德意識是道德觀察霸占房產問題的必修課。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我們應時刻牢記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自覺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權益,以道德準則為行動的準繩。尤其在面對金錢利益和道德底線的時候,我們要有足夠的自律和拒絕誘惑的意識,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秉持良好的道德底線,方能共同塑造和諧的社會。
綜上所述,道德觀察霸占房產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問題。它不僅反映了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問題,也需要法制健全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家庭教育的引導、法制的完善、社會關愛的實施和個人的自律,才能減少甚至消除房產霸占現(xiàn)象,推動社會進步和和諧。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五
臉上掛著一貫笑容的主持人,不緊不慢地向我們述說著“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個個無良者在鏡頭前沒有絲毫的懺悔和自責,一個個弱小的受害者,如同祥林嫂一樣一遍遍地對記者訴說悲情,而現(xiàn)場的記者的反應與端坐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一樣,往往是:愛莫能助。
結果是人渣依然囂張,丑惡的靈魂在我們的社會上仍然到處招搖著。
——這就是央視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日復一日的“演出模式”,它的軟弱與冷漠已經越來越讓我無法忍受。
丑事好像僅僅是一種道德,而記者的做法也僅僅是“觀察”。就像節(jié)目里的無良者說的一樣:我這樣做,道德不能把我怎么樣!
的確,道德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道德觀察》更沒能把無良者怎么樣,因為這個欄目僅僅是觀察,只是把不道德的人們送上展臺,是為人們茶余飯后增添一點談資,是媒體工作者抖落的難得的“爆料”。
《道德觀察》的主持人對自己的節(jié)目很是自鳴得意——“很多人問我,你們《道德觀察》是觀察什么的呀?我說是觀察人性的。”
如此軟弱的節(jié)目除了給我們展示了當事人的傷痛之外,又能給我們多少啟示呢?它只會讓觀眾對社會上某些人的道德越來越寒心,讓我們對法律越來越感到失望。
《道德觀察》欄目簡介給自己的定位似乎很清楚:“《道德觀察》不是一個教訓人的節(jié)目,也不是一個每天定點開庭的道德裁判所。我們觀察的是世間百態(tài),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們帶給觀眾的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社會道德案例?!兜赖掠^察》以記者的視角調查現(xiàn)實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涉及道德倫理和行為規(guī)范的事件和人物。觀察了別人,也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BR> 《道德觀察》除了展示無良與眼淚,似乎誰對缺德事也沒有辦法,他們只習慣欣賞別人的眼淚,同情!僅僅是同情!難道此欄目要誘導整個國民都把自己當作了一個無關緊要的看客!
收視率攀高的《道德觀察》,可不可以把你們的責任感也提高一些?不要把一個個悲情的案例當成評書連播!面對悲情與眼淚,不要僅僅只是觀察,請發(fā)揮出新聞媒體對社會丑惡事件的應有態(tài)度和監(jiān)督力度——至少表明你們的神經沒有麻木!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六
王書茂是一位值得欽佩的人。作為一名中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他對于道德觀察的深入研究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通過他的觀察和研究,我認識到道德觀察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道德觀察對于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習慣和道德品質至關重要。本文將從悖論的角度、身體反應的角度、群體行為的角度、道德決策的角度以及后果感知的角度分析道德觀察的意義。
首先,從悖論的角度來看,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道德行為矛盾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人們在道德選擇時往往存在著矛盾和糾結。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可能知道捐獻自己的錢財對于社會公益慈善來說是正確的道德行為,但是當這個人需要面對自己的經濟困境時,他可能會違背他的道德觀念,保全自己的利益。通過觀察和研究這些悖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們道德行為的沖突,并思考如何解決這些沖突。
其次,從身體反應的角度來看,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體會揭示了道德行為與身體反應之間的關系。他發(fā)現(xiàn),當人們做出不道德的決策時,他們的身體反應會出現(xiàn)矛盾和不適。比如,當一個人撒謊時,他可能會感到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手掌出汗等身體反應。這種身體反應的存在表明了道德行為與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這種觀察,我們可以更加關注個體的身體反應,從而提醒自己在道德決策時要謹慎思考。
第三,群體行為的角度也是王書茂道德觀察心得所關注的重點。他發(fā)現(xiàn),人們在群體中往往更容易受到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規(guī)范的影響。當一個人處于一個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群體中時,他更有可能遵循這個群體的道德準則。而當一個人處于一個道德行為不規(guī)范的群體中時,他可能會受到這個群體的負面影響,偏離正常的道德行為。通過觀察群體行為,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群體對個體道德行為的影響,從而引導個體做出正確的道德決策。
第四,道德決策的角度是王書茂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他提出了“道德決策”這個概念,指的是個體在道德問題上做出的決策和選擇。他觀察到,個體的道德決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個人利益、社會期望、情緒狀態(tài)等。這些觀察告訴我們,在做出道德決策時,個體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同時要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和道德準則。
最后,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提醒了我們關注道德行為的后果感知。他觀察到,個體對于道德行為的后果感知會影響他們的道德決策和行為。比如,當個體意識到自己的道德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或損失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內疚和懊悔,從而更加關注自己的道德行為。通過觀察后果感知,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到道德行為的結果以及個體對這些結果的感受,從而引導和激勵個體追求道德正確。
綜上所述,王書茂的道德觀察心得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從悖論的角度、身體反應的角度、群體行為的角度、道德決策的角度以及后果感知的角度,他的觀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道德觀察在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習慣和道德品質中的重要性。今后,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道德觀察,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為社會的進步和和諧做出貢獻。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七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jié)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xiàn)社會道德狀態(tài),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于一般小電視臺的家常里短,因此這檔節(jié)目立意很高。最近看了《葛新峰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于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洞号诵摹芬话阒v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于這些因為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guī)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是一個關于愛情的話題。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后來發(fā)現(xiàn),實在是沒有什么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所占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占主要,有的是愛情占主要,有的是事業(yè)占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么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卜”。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艷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當你老了,白發(fā)蒼蒼,睡意朦朧,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你朝圣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碑斂戳诉@么多之后,想了這么多之后,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于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后不寫感情,不再那么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說說責任: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于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fā)現(xiàn),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xiāng)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是家庭的責任;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那么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jié)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比如昆明因為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jié)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覊粝胫院笥辛四芰?,或者說有那么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
------------------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著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jié)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guī)缀跏菬o一放過,如果實在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jié)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為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為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制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逼渲小暗馈敝缸匀贿\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
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tǒng)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xiàn)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xiàn)。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些穩(wěn)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發(fā)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fā)生,并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著。
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tài),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八
在央視看了《道德觀察》,一直很喜歡這個節(jié)目,因為它用真實的案例,挖掘社會人的深層道德,讓我們看到了在每一個犯罪構成初期,罪犯所經歷的道德淪喪,并讓我們看到犯罪形成的外部原因,引以為戒。
讓我最為憤恨的是這樣一期節(jié)目:
一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于傳統(tǒng)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yǎng)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備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
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擔驚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后從不報警,助長了養(yǎng)子的氣焰。養(yǎng)子曾對八旬的養(yǎng)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已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后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jié)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jié),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lián)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后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
為什么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鐘,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中國老話就講出了這個道理。另外,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再不是那個封建愚昧的民族,重男輕女的思想只會阻礙誰會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發(fā)展,讓我們剔除愚昧觀念,摒棄錯誤方法,用高尚打造人生,用道德營造和諧社會!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九
上午去醫(yī)院看病,受了醫(yī)生一陣奚落,說我犯了疑心病,純粹沒事找事。一怒之下也不檢查了,出來正好碰上獻血車,心想既然沒事干脆獻血吧。
車上人還挺多,兩個打扮入時的女孩在坐在里面椅子上,前面小幾上的血袋在電子秤上搖晃著。前面長椅子上還有幾個等著獻血的男青年,挽著袖子擠在前面,生怕別人夾塞兒。我也忙著填表,化驗,等結果,好不容易坐到椅子上,插上導管,看著鮮紅的血在導管中流向血袋時,我放眼四望,車子里又多了很多人。兩個煤礦工人剛下班,吃了飯就過來了,一個剛獻過血的武警領著戰(zhàn)友來了,一對男女青年親昵地坐在一起,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急急地對護士說,我的車不會被貼條吧。前陣子網上還說血庫缺血,急需血源,可除了民工和大學生就沒人肯獻了。今天不是星期天,沒看到民工和大學生,看到的只是那些看上去有文化和沒文化的,打扮入時和不入時的,談吐高雅和不高雅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獻血。奉獻精神還沒有過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還是社會的一種風尚。
從獻血車拿著小小的紀念品出去,要過一條很寬的大街。街上的汽車太多了,斑馬線那邊指示行人橫過的燈為紅色,才89秒,可人們卻對此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的穿梭于汽車間。我站在這邊想等綠燈亮了再過去,可竟有幾人向我投來了異樣的目光,那里有不可思議,有嘲笑,有蔑視,我的臉熱辣辣的,不自覺的便隨著人群移動著,看著小車中司機憤怒的無奈的目光和口中的惡毒的罵人的唇語,像小偷一樣,穿過了這三十多米的大街。規(guī)則,規(guī)則在人們眼中只是兒戲,倒是潛規(guī)則成了人們不可逾越的鴻溝。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
當我看了道德觀察《一個人的堅守》后深深因她的執(zhí)著而感動。比起《孽緣》中的男主角打罵自己的母親的行為,張愛榮的行為無疑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中,住了女主角張愛榮的母親,一個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老婆婆。
因為老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對主人公張愛榮動不動就又打又罵。在這種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生活中,已經幾十年了。而在她11歲那年,她又得知不是她的生身母親,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下,她卻選擇留下來報答她的養(yǎng)母。
在她剛參加工作時,他的養(yǎng)父中風進了醫(yī)院,這使她一個人擔起的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樣說來,我們受的苦算什么呢。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傷,可她卻能這樣堅持,我希望我也能有這樣毅力。: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一
扯遠了,抹黑不抹黑的,不怪人家記者,誰讓你鎮(zhèn)江出了這樣一個活寶呢?有人說中央臺的主持人最后的結束語有問題,對雙方的行為各打五十大板,沒有站對基本的立場.其實不然,你想,那名無情的男子本不姓孫,為了尊重他的姓名權記者以“小孫”代之,可為什么不叫“小李”“小王”“小張”,偏偏硬給他安上一個“孫”姓呢?大家知道北京人罵人怎么罵?“孫子!丫給我叫板不是?老子拍死你!”呵呵,讓他姓“孫”可謂意味深長,神來妙筆!
好在鎮(zhèn)江人雖然在央視丟了一回臉,鎮(zhèn)江人的輿論導向還是一邊倒譴責這種不道德的行為的,這說明我們的社會良知還沒有完全泯滅,正義的呼聲依然占據了主流,我們也不能怪人家央視記者主持人沒有從道德的角度對這起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據常識分析,這一類的節(jié)目一般是不可以帶有任何導向性的東西在里面,它只需要反映客觀事實,剖析事件真相,是非黑白留給觀眾評說.道德觀察嘛,并不是道德評估,他們讓那小子白當了一回“孫子”,就已經把自己的立場悄悄地放在里面了.不出預料的話,就這被領導審片時看出來了,恐怕還是要挨批評的.
再說說這件事的本身吧,這孫子......呵呵,原諒老緣說順嘴了,誰讓你做的這些破事真他媽夠孫子的呢?其實依你在網上發(fā)布的這些公司資料,你的生意應當不錯,小日子過得也應該還過得去,都準備買車了,就不必斤斤計較于幾瓶礦泉水幾聽八寶粥,更不至于再從人家的救命錢里去扣除自己的什么“跑腿費”“勞務費”“中介費”,憑良心講,這么做你他媽真叫“缺了diao德”了!請原諒老緣第一次在文章里講粗口,你就是不想和人家談了,但你終究應當把這件事情負責到底啊,該花的錢是一定要花的,這是良心錢!就是以后陳慧永遠醒不過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該另娶便另娶,女方是不會阻止的.我想,就是你以后談了新女朋友,人家若知道你對前植物人女友依然情深意重,肯定會對你更加信賴青眼有加的,甚至會和你一起照料她的下半生;現(xiàn)在你這樣絕情無義,呵呵,鎮(zhèn)江哪個女孩還敢嫁你啊?呵呵,央視都播了,怕是但凡中國女生你都別指望了!
都是被錢害的啊,要知道錢真是個好東西,誰都喜歡錢,誰也都心疼錢,這件事讓我想起了馮小剛的電影沒完沒了傅彪欠了葛優(yōu)九萬多塊車錢,那是葛優(yōu)為了給植物人姐姐續(xù)命的錢,吳倩蓮就不明白這兩個人為什么這么愛錢,直到葛優(yōu)帶她到醫(yī)院看了他姐姐,看到他為了延續(xù)姐姐的生命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候,吳被這個有情有義的男人感動了,我想那時候所有的觀眾都被他的骨子里那種中國男人特有的家庭觀念和骨肉親情感動了,葛優(yōu)說的一句臺詞寫的好啊:“我對媽說,姐姐在,我也在,我們這個家,還在!”這種深深扎根在骨子里的人性魅力,足以讓小孫和胡女士這樣被銅臭玷污了靈魂的孫子們無地自容,你們的行為不但給全體鎮(zhèn)江人丟了臉,而且你們的下半生也將永遠籠罩在這件事的惡夢中掙扎,你們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你們在金錢方面的損失,但這件沉重的精神枷鎖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你們的靈魂深處越背越重,直到有一天徹底壓垮你們的心理極限,四院的圍墻內,已經為你們留好了兩個帶鐵窗的高干病房!
作為局外人,或許我的預言過了惡毒了一些,但你們的將來并不令人同情,真正令人同情和擔憂的,是那個名叫陳慧的可憐女孩,她本是帶著對未來的幸福憧憬去學駕駛,卻遇上飛來橫禍成了植物人,更不幸的是她滿懷信賴托付終身的竟是這樣一個絕情無義道德敗壞的孫子!節(jié)目最后說她可能很快就將醒來,真誠地希望,她還是不要醒來的好,醒來以后的殘酷事實是這樣的令她傷心和絕望.就讓她永遠生活在夢里吧,生活在她被汽車撞倒那一剎那間之前的美好回憶當中吧!在那個美麗的夢里,她將披上潔白的婚紗,與他的白馬王子攜手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享受她未來精彩而美麗的人生!祝福她,下輩子別再遇上這樣以人性作籌碼的賭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二
前天,在電視道德觀察里看到了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帶著愛一起走。一個村民在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上,每年拿出10萬元的錢(對于一個農民企業(yè)來說,這個數目也是相當驚人的了)來贍養(yǎng)社會上的老人。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舉動會讓相當部分人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只顧著謀取自己利益的'人,更是認為這是一個標榜著高尚旗號來騙人的伎倆。
然而,這卻是發(fā)生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一個真實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動,是因為如下幾點:
首先,常氏夫婦能夠做出贍養(yǎng)老人的這一善舉,已經是為做子女的做了一個很好的孝順模范標榜作用。而如果僅僅是只孝順自己的老人,也沒有什么可值得提倡的,因為那是他本人為人之子應該做的嗎。但他贍養(yǎng)的并不僅僅是自己的老人。他自己出錢,自己親自照顧,而且純粹是自己出錢,不要老人及老人子女的一分錢。
其次,凡是愿意來的老人,常氏夫婦都真誠的接受。獨身一人的,行動不便的,讓人同情可憐的,常氏夫婦甚至主動上門把老人接來,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對待,何德何能啊!更有甚者的是,有些子女們親自把自己的父母送了過來,讓常氏夫婦給養(yǎng)著,而他們自從送來以后,也許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心目中也從此不再擁有任何的作用和位置了。
為人之父母,疼愛子女,我想每個作為父母的都能夠做到,而且做的應該不錯。可是為人之子女的,是否能夠做到自己應該做的呢?在這個社會,我不想去問任何人這個問題,因為往往所問的人不會給出我心目中的答案,我會因此而傷心,在傷心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們那種可憐,因為他們也有老的時候,他們也會遇到他們父母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到時候,我希望他不要讓自己傷心,因為沒有傷心的理由。
不管到什么時候,孝順是我們每時每刻應該記住和背負的,因為如果再連這點素質都不談的話,那么在這個社會,血濃于水的真理再不存在的話,那我們究竟更會是一個怎樣的活法呢。
愿天下所有的為人之了的,拿出你們的美德來吧,別忘了,你也有為人之父母的那一天啊,為了將來的自己,希望現(xiàn)在的你為那時行行好,積點德吧,別到時候自討苦吃。
其實這樣的事情如果站在那些送自己老人來這里養(yǎng)老的人來看,也可以是這樣想的。
我們沒錢贍養(yǎng)自己的老人,老人跟著也是受罪,能有個讓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不管別人怎么說,這也算是一種對老人的孝順和尊敬吧。對于部分處于這種境況的人,我們也完全可以理解和同情。老人送過來了,經常過來看看總是可以的吧。有時間能把老人送來,就沒時間來看看老人啊,這樣的人,在我的心里他的地位是排在最后面的,也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人,其實如果真遇到這樣的人,我是看都不帶要看的。
還有一類人卻是懷著抱怨的心態(tài),把自己的老人送了過來。就你常氏有本事,難道我們當兒女的還不如你個外人,我就不信你會對老人那么好。結果老人一來,卻不再愿意回到自己的那個家,讓那些當兒女的無地自容,不是不想看自己的父母,而是無臉面對一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卻自己是永遠也不能跟人家比的人,因為自己心里有愧。
當然一部分人是愛占小便宜,有吃有住,有人侍侯,還不用花錢,這樣的好事哪找去,趕快去吧。是啊,如果等你自己老了,再有這樣的好事,那該多好啊。美死你。
其實上面的都是一種猜想,在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也是讓老人們愿意來常氏這里養(yǎng)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家里老人不僅沒有相應的話語權,也沒有相應的地位,只能是看臉色做事,心里面永遠有一個解不開的,卻也無法說出的苦衷。怕老婆的怕老婆,不怕老婆的打老婆,而作為父母,卻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女為了自己遭受或者忍受那種讓自己心痛的苦楚,他們的心受到了從未感覺到的痛楚,臉上堆著笑,心里卻流著淚。為了自己的兒女能過上一個好的日子,如果能有一個地方,不再過那種流淚感覺的日子,那該多好啊。這也正是他們愿意來常氏這里來的原因,而常氏的這種善舉,也正好迎合了這些人的需求,于是愿意來的也正好被他們的兒女送來了,常氏為他們做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啊。
說一句感激,難以表達對常氏夫婦的善舉,或者說用語言根本無法來形容常氏夫婦這種善舉對我的感動。為什么,為什么本來我們每個為人之子女完全可以,而且也是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卻被那些人糟蹋的一無是處,而在常氏夫婦這里,卻做得如此讓人感動,看到常氏夫婦,難道你還無動于衷嗎?要知道,你才是你父親真正的子女啊。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篇十三
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準備把兒子送到城里去讀書,可是要到城里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由于剛剛破產,哪能拿出那么多錢呢?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因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所以他思前想后,為了兒子的將來,就去報了名,但沒有告訴他的兒子和他的妻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yè)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yè)??蓱z的老爹哪知道,他的兒子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yōu)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jié)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yè)。老爹知道后,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后,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yè)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于在20xx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里幾十年里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fā)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xiàn)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