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五柳先生傳教案大全(13篇)

字號:

    教師可以通過共享教案來互相學習,提高教學水平。那么,怎樣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首先,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設(shè)置合適的目標,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其次,教案應該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分明,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同時,教案中的教學活動應該多樣化,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案還要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如教具、多媒體等,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希望大家能夠靈活運用,使教學更加有效和有趣。教案的優(yōu)秀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質(zhì)量,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果需要更多的教案范文和教學參考資料,可以隨時向我們索取。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一
    讀書有三種境界:淺者讀書,讀其字;中者讀書,讀其人;高者讀書,讀其魂。陶淵明屬于高者的境界。也只有這種境界才會讓人廢寢忘食。古代很多人讀書多為敲開功名的大門,陶淵明的讀書目的是“娛情”。
    他的另一愛好“寫文章”,從作者陶淵明的愛好中可見,他淡泊名利的人格。他的所做不違背自己的心靈。讀書也好,寫詩也好,都是滿足心靈和精神的需要,不為功名。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二
    我也有很多話想對陶淵明說,也想對大家說。在東晉黑暗、污濁、追名逐利的社會現(xiàn)實中,陶淵明辭官歸隱,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志趣高雅,貧窮而有操守,不拘禮俗而自得其樂。他的詩文把田園風光與生活描繪的美好而快樂,開辟了田園詩風,因而文壇留名。但我們不能贊賞他用隱居避世的逃避、消極的做法來對待自己和社會。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如劉禹錫“二十三年棄置身”,而有“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希冀;蘇軾,被貶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還有“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的渴望;李白仕途受創(chuàng),發(fā)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言;杜甫生不逢時,饑寒交迫,仍不改“大計蒼生”之志。
    今天的我們面對物欲橫流、科技迅猛發(fā)展、競爭激烈的時代,更應激流勇進,學有所成,以后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造福一方,實現(xiàn)個人價值。
    (六)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三
    :根據(jù)傳記文章體例,請同學們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來寫五柳先生的?請根據(jù)文中相關(guān)語句來回答。
    生明確:籍貫: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活: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
    愛好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四
    教學時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完成,并使用了多媒體課件,由整體到細節(jié),由分析到討論,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到學生發(fā)言后精煉總結(jié),這樣的一堂課教學任務是完成了,但學生的主體體現(xiàn)不夠,教師的主導力量過盛。在語文課中,老師對某篇課文和課文所隱含的知識、技能的講解也許是完全正確的,但如果學生沒有與課文的語言文字的具體接觸,沒有具體的語言體驗,學生的語文知識與能力也不會有什么積累與提高。我認識到教師在備課中,要發(fā)揮教學實施的有效性,確定好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方法外,不可忽視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的深入了解,這一點對教學設(shè)計同樣也有其指向性。教學設(shè)計解決的是語文教學大方向的問題,教學的具體方式方法把這些語文教學大方向的“科學的把握”轉(zhuǎn)化為“學生學到什么”、“學成什么樣子”,這需要教師在課堂現(xiàn)場的操作。授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尤其是技巧和形式的選擇包括多媒體的使用不可忽視教學對象和教學內(nèi)容。備課時教師要用學生的心態(tài)和眼光去解讀文本,以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設(shè)想他們在閱讀中哪里會出現(xiàn)“碰撞點”,或是疑問、或是欣賞。教學設(shè)計還要力求解放學生的思想,啟動學生情感認知與體驗之車,使他們勇于抒發(fā)個人對疑難問題的認識,讓全體學生參與到“對話”中去,讓課堂涌動學生自由的思想。
    學生對文本的認知應與作家、教師的理解是一致的,但由于學生的知識、眼界、理解水平的不夠,他們不能在同等層面上與教師、文本展開切實的“對話”。這個時候教學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在教師引導和促成三者之間產(chǎn)生和諧發(fā)展,當學生產(chǎn)生片面甚至歪曲的理解時,教師要巧施法,做好啟發(fā)、引導、點撥、幫助的工作,使其達到正確的理解。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五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要求理解課文中表現(xiàn)的陶淵民的道德情操。
    2、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熟練背誦全文。
    1、文言文的閱讀訓練。
    2、掌握文中實詞。
    第一課時
    目標:疏通文意,大致理解課文。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號“五柳先生”。
    9、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宅邊/有五柳樹
    b、常著文章/自娛
    c、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d、黔婁/之妻有/言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汲汲:心情迫切的樣子造:往,到
    戚戚:憂愁的樣子期:希望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儔:朋友
    2、給加點字注音。
    1)、性嗜酒
    2)、造飲輒盡
    3)、曾不吝情去留
    4)、短褐穿結(jié)
    5)、簞瓢屢空
    6)、黔婁之妻有言
    7)、不汲汲于富貴
    8)、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9)、銜觴賦詩
    10)、無懷氏之民歟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因以為號焉
    b、便欣然忘食
    c、常著文章自娛
    d、忘懷得失
    5、對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或置酒而招之(指五柳先生)
    b、黔婁之妻有言(的,結(jié)構(gòu)助詞)
    c、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音節(jié)助詞)
    d、吾欲之南海(往)
    6、對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愛讀書,但不求理解要旨。
    b、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在刮風下雨的日子里不能擋風。
    c、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患,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d、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銜著酒杯做詩,來使自己的心情快樂。
    四、試圖翻譯課文。檢測學生對課文理解情況。
    五、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目標:理解課文中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訓練文言文閱讀拓展能力。
    1、1、文中表現(xiàn)五柳先生性格、志趣的句子是:
    2、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是:
    3、“贊”語中與傳文中“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
    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是陶淵明托名五柳先生寫的自畫像,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
    b、本文是從性格、生活、志趣三方面來刻畫五柳先生的形像的。
    c、短文頌揚了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高尚品格。
    d、文中的“贊”是傳后所附的議論性文字。與正文關(guān)系不大,可以刪去。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既可。)
    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斬頭,自能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又復破分甕。如此癡人,世人所笑。
    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首不得出自能出之既殺駝
    a、首不得出
    b、既不得出
    c、如此癡人
    d、有一老人來語之曰以刀劈狼首既殺駝兩狼并驅(qū)如故即用其語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六
    明確:陶淵明是一個率真之人,做人做事喜歡不違背“真意”,他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故意隱去不寫。作為隱士而言,他的這一心理便容易理解了?!罢呌形辶鴺洌蛞詾樘栄伞?,可見他很隨便給自己起名號,可見“不慕榮利”的性格。
    師小結(jié):在陶淵明的形象中,這便“不慕榮利”是核心,一切表現(xiàn)都由此出。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七
    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偾镏炼?,在官八十余日……”
    按:《歸去來兮辭》和《五柳先生傳》一向被視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棄官歸田之日,以樂天知命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貧樂道為主旨,可以相互比較。
    2.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與之京(大)。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jié),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八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翻譯語句,了解意思;品析語句,積累名句
    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導入
    師:這一學期,我們還學習了陶淵明的作品《桃花游記》,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F(xiàn)在讓我們從作者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中,更直接的認識陶淵明。
    新授
    總結(jié)
    作業(yè)
    1、背誦文章
    2、把拓展的內(nèi)容收集到課外知識本上,并再收集2個
    課文節(jié)奏劃分: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溲?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九
    這是一篇人物小傳,是陶淵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學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討論氛圍。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獨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讀“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獨特個性。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十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翻譯語句,了解意思;品析語句,積累名句
    2、能力目標
    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3、思想目標
    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二、教學過程
    導入
    師:這一學期,我們還學習了陶淵明的作品《桃花游記》,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F(xiàn)在讓我們從作者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中,更直接的認識陶淵明。
    新授
    師:為了充分利用好這節(jié)課,首先我們來看學習目標:
    (出現(xiàn)學習目標)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生:(讀)
    (出現(xiàn)馮友蘭讀書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按照我國在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的“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钡淖x書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生字詞,并把它寫到黑板上。
    生:(自由朗讀,劃出生字詞)
    師:剛才同學們讀了文章,劃出了不會讀的字,好我們來看黑板上不會讀的字,誰來幫助解決。
    生:(幫助正音)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我們來聽一下文章的朗讀錄音,請同學們在難讀的句子上可以劃出節(jié)奏。
    生:(聽朗讀,劃節(jié)奏)。
    師:剛才,我們通過糾正字音,聽節(jié)奏,初步學習了這篇短文的讀法。下面我們根據(jù)“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聲音響亮”的要求,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
    生:(生齊讀)
    師:了解了課文怎樣讀后,我們來“知其意”,了解文章講了什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譯課文:首先劃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如果小組不能解決的,請小組長把不會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同學們不懂的字詞?
    生:(回答)
    師:古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積累。下面我們花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背誦字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做好古文的鞏固工作。一會接受檢測。
    生:(朗讀)
    師:下面,我們來看幾道題目,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作練習)
    (出現(xiàn)學習任務)
    師:讀了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我們來明其理,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結(jié)合具體的題目來完成學習任務。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任務)
    師: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回答)
    師:作者的這篇自傳正也是他追求的正是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生活的真實寫照。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呢,同學們找出來。其實不僅是陶淵明,很多古代文人都有過相似的追求。下面我們就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作好積累。
    師:我們請同學來說一下,相關(guān)的人和他們的作品。
    師:老師也收集了幾個類似的人物。
    (出現(xiàn)拓展資料)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十一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zhì)。
    2、學習本文簡潔洗煉、畫龍點睛的語言特點。
    以幫助學生體會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zhì)為重難點。
    以課文為基礎(chǔ),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nèi)容,加深理解。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今天上課的兩條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處,無拘無束,說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來,讀出自我,開動大腦,讀出困惑。
    (做一個小游戲,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蔽覀儾环琳沾朔椒▉碜x讀今天要學的課文《五柳先生傳》。)
    a.五柳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jié)。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寫他哪方面特點?
    寫他喝酒的篇幅最長,也最傳神(體會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d.這時候我們便可以討論一下《五柳先生傳》是不是作者的自傳?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須先簡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生平簡介)。
    a.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b.用極少的語言(一個段落,一句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個例子。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時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經(jīng)的影響,曾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二十九歲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參軍之類的小官。他早年便有愛慕自然,貪羨隱逸的思想。當仕途不得志時,就更懷念這種生活。所以,在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不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變化,就在這一年,他親自參加了勞動,因“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奔唇饴毝鴼w。從此,完全走向了歸田的道路。終年63歲。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現(xiàn)實完全絕望之后,采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xiàn)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污濁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xiàn)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贊美。如《飲酒》、《歸園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詩并記》,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寫來表現(xiàn)農(nóng)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象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十二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1)語文教學以新課程理念和語文課標為依據(jù)指導。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提倡多角度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2)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3)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
    二、內(nèi)容與學情分析:
    《五柳先生傳》是長春版八年級上語文教科書中的一篇短小精美的文言作品。作者陶淵明運用記傳體,假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獨行、不與世俗茍同的內(nèi)心情懷,通過對自己的志趣、愛好體現(xiàn)出一名高潔的隱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教學本課,重在指導學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手法,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寫作特點。以點撥為主,多練習朗讀。分析課文引導學生從性格、思想、愛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進行,通過討論,感悟陶淵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鮮明的思想性格。教學本課,我確定了兩方面的學習重點:一是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實詞、文言常識等雙基知識進行落實;另一重點為通過對傳記文章的寫法的解讀,即把握文中從傳記任務的籍貫、性格、志趣、愛好等方面的具體情形,來感悟到陶淵明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的高遠。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讓語文課有著樸素的語文味。
    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認知情況:課前我讓學生做了朗讀、解決字詞工作的預習。《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眼前的學生在學習中犯有不深入文本、學習應付被動的劣性,況且一貫對文言文學習有畏難心理。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差,預習、習題鞏固等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可以說學習經(jīng)常是臨時突擊,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生的認知及感悟能力是有限的。
    三、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1、理解有關(guān)的文言詞語的含義。
    2、了解古代人物傳記的寫法和特點。
    3、學習運用樸素洗練的語言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4、體會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理解陶淵明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3、4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4及對陶淵明讀書方式“不求甚解”的領(lǐng)會。
    教學方法:討論、朗讀
    四、教學資源與教學過程: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完成預習)
    (一)導入: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一書中,東晉時期的歷史上,只涉及到兩個人物,一個是書法家王羲之,另一個人物是詩人陶淵明。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曾有這樣一句話;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辭》一篇而已。由此可見陶淵明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今天我們來學習《歸去來辭》的姊妹篇《五柳先生傳》。
    (二)學生熟讀課文,初悟文章。
    1、學生出聲反復讀文章,三遍以上。
    2、教師范讀,正音,規(guī)范朗讀停頓節(jié)奏。學生齊讀,看誦讀情況。
    3、學生有感情再讀,教師了解學生領(lǐng)會情況。
    (三)解決字詞問題,進一步領(lǐng)會內(nèi)容。
    1、把握實詞的音形義。
    2、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重點以及記憶方法。
    3、翻譯全文。
    (四)結(jié)合文體知識、作者介紹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1、介紹文體知識:本文是陶淵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為自己寫的一篇自傳。
    (大屏幕)傳記文,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jīng)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fā)展等等,它的內(nèi)容是真實的。
    之后教師舉例介紹傳記文章的特點。
    2、學生了解陶淵明的常識知識以及東晉時代的社會情況:
    學生先交流對作者的了解。
    之后教師提煉要點:
    資源:(大屏幕)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隱士。東晉末年,社會的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滿著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qū)賵霾粷M,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著儉樸的生活。其詩多歌頌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nóng)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
    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時,上級派一官員到彭澤視察,有人深知此事馬虎不得,勸陶淵明好生準備,不料陶淵明卻說“我不能為五斗米俸祿,卑躬屈膝,向鄉(xiāng)里小兒彎腰行禮!”當即脫去官服,辭官回老家去了。從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為五斗米折腰”表示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名利奔走逢迎。
    (五)布置思考題:閱讀本傳記后,思考:陶淵明是怎樣的一個人。
    (六)作業(yè):1、翻譯全文并練習背誦課文。
    2、整理本文字詞及文學常識。
    五柳先生傳教案篇十三
    1.宅邊有五柳樹。
    從“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2.好讀書。
    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后,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jīng))》)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曾寫過:“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jīng))》),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4.簞瓢屢空。
    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屢空”,如“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貸的情況。
    5.黔婁。
    戰(zhàn)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持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扒瓓溆醒浴保槐咀鳌扒瓓渲抻醒浴?。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BR>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