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中班小草教案范文(14篇)

字號:

    教案應(yīng)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進行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和修改。教案的設(shè)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教案范文中的教學思路和策略可以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一些建議和啟示。
    中班小草教案篇一
    草是千姿百態(tài)、多姿多彩的,有的長在水里、有的長在地上;葉子有線形、圓形、帶形,還有菱形、三角形;顏色有綠色、紅色、黃色、白色……孩子們是那么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本次活動正好滿足了幼兒對各種各樣草的探索欲望。同時,在探索各種草的過程中,會激起幼兒對隨處可見的草的強烈好奇,逐漸產(chǎn)生愛小草的情感。為了讓幼兒掌握更為精確、廣泛的科學知識,課前特請了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園林工程師。在幼兒園附近選了一處野草種類較多的野草地作為課堂,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大自然中的小草,也體現(xiàn)了盧卡斯模式的“在環(huán)境中的教育”,還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探究興趣。
    二、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園林工程師不但向幼兒介紹了草的名稱,還介紹了對草的利用。實物配上講解,幼兒聽得很投入,個個睜大了眼睛,邊聽邊摸手中的草,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對草的情感也逐漸加濃,野草地上長著許多紫云英,幼兒高興地玩起來,有的幼兒選來的草一拉就斷,工程師叔叔就教他們選老草,不易斷。這個活動通過看、聽、摸、玩,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貋砗蟮漠斕煜挛纾變壕陀忠蠼處煄麄?nèi)ヒ安莸赝?,可見他們對野草地的興趣之大。現(xiàn)在,野草地成了幼兒散步常去的地方,每次去都有新發(fā)現(xiàn),這種小草開花啦,那種小草結(jié)籽啦……回來后把它記錄在小草標本冊上,或畫在上面,也有的直接采來粘在上面,激發(fā)了幼兒對小草的感情和探索欲望,也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
    中班小草教案篇二
    幼兒中班下學期主題活動內(nèi)容中,有《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根據(jù)主題活動的要求,并結(jié)合本班實際,我選擇了《小草變綠了》這一內(nèi)容?;顒拥哪繕耸秦S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方面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草,知道愛護草坪,初步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guān)系。整個活動過程的設(shè)計,都圍繞幼兒的所有感官,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手、眼、口、腦都動起來,最后在音樂欣賞中,達到活動的目的。在這次活動中,我?guī)ьI(lǐng)幼兒走出活動室,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春天的氣息。讓幼兒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幼兒能想的讓幼兒去想,幼兒能做的讓幼兒去做,幼兒能說的盡量讓他們說的完整、有條理。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發(fā)展幼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例如,小草是怎樣長出來的,如果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觀察小草的生長過程,會更好。
    中班小草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知道小草的顏色、質(zhì)地、氣息等特征。
    2、加深幼兒對草的感情,培養(yǎng)幼兒愛護草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學習觀察的技能。
    [活動過程]
    1、感覺草地。
    請小朋友在草地上踩踩、跳跳、說說有什么感覺?(注意豐富幼兒詞匯,幫助幼兒恰當?shù)乇磉_,說出自己的感覺。如:我感到草地是毛茸茸的.,草地很柔軟,像地毯一樣。)
    2、認識草地。
    鼓勵幼兒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導他們從草的顏色、氣味、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小草葉子比較容易受傷,小朋友要注意保護它。)
    人們?yōu)槭裁匆N草呢?(引導幼兒從多方面說說小草的用途——在草地上玩感覺很舒服,草地可以美化環(huán)境,草可以釋放氧氣供人和動物呼吸,有的草是動物的食物,草可以擋風沙,防止水沖毀河岸。)
    3、討論如何保護草。
    [延伸活動]
    集體組畫:百草園
    鼓勵孩子利用自由活動時間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小草制面標本,或畫出來布置百草園,想像人們自覺保護環(huán)境及大自然的美麗景象。
    中班小草教案篇四
    ——中班環(huán)保主題活動
    活動產(chǎn)生的背景:
    有識之士提出:“環(huán)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是的,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可見提高孩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該如何把環(huán)保意識滲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使他們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去接受這一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呢?我從每天經(jīng)過的幼兒園附近的.綠化帶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為抄近路,帶領(lǐng)孩子從草地上走,日積月累,綠綠的草地上有了一條非常不協(xié)調(diào)的“白帶子”。正直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何不利用這一有利的因素組織孩子開展有關(guān)環(huán)保的教育活動呢?于是我?guī)ьI(lǐng)孩子生成了“愛護小草”的系列活動。
    活動的價值:
    1.通過觀察、討論知道破壞草地是不好的,激發(fā)孩子愛綠、護綠、養(yǎng)綠的意識。
    2.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環(huán)境責任感。
    3.并有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活動一:小路從哪里來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和討論知道草地上小路的來歷。
    2.感受到破壞草地的行為是錯誤的。
    活動準備:
    數(shù)碼相機、電視機
    活動過程:
    1.你看到什么?小草長得怎樣?(引導孩子用優(yōu)美的詞語描述)
    2.這條小路是怎么來的呢?
    3.你覺得好看嗎?為什么?
    1.這條小路在綠綠的草地上好看嗎?為什么?
    2.你猜猜這條路是怎么來的呢?這樣做對嗎?
    活動反思:
    另外孩子對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guān)注,他們甚至認為是垃圾太多了,與我應(yīng)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上將垃圾揀干凈。他們有的將石頭和磚塊搬走,有的揀垃圾,一會兒草地就變得干干凈凈。
    中班小草教案篇五
    介紹園林工程師并向他問好。
    二、在幼兒園里尋找小草
    1.請幼兒告訴工程師叔叔,幼兒園里有什么草?
    2.工程師找出幼兒未知的小草,出示并告訴幼兒這些草的名稱。
    3.啟發(fā)幼兒向工程師叔叔提出有關(guān)這些草的問題,區(qū)分種植草和野草。
    4.觀看錄像:種植草和野草的生長,讓幼兒知道人們?yōu)榱嗣阑蛢艋h(huán)境而鋪上草坪,種植花草,因此要愛護它們。
    小結(jié):幼兒園里有許多種植草,像草坪、金盞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們種植的草,我們要愛護,幼兒園里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們是自己長的,我們也不能隨便拔野草。
    三、在幼兒園外尋找小草
    1.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野草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這里有什么樣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種草拔一根來。(幼兒分散尋找、觀察、采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種植草還是野草,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看看工程師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聽他介紹其中一些草的名稱、生長特征等。
    4.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找到了幾種小草,誰找的小草最多?
    小結(jié):小草真多,大多數(shù)都是野草,有各種各樣,有的會開花、有的結(jié)籽了、有的有香味,它們長在樹根旁、臺階邊、墻縫里、草原上、山上、沙漠里……我們以后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
    中班小草教案篇六
    (一)幼兒進教室自由參觀鞋子展覽室。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鞋子展覽室去參觀,我們一邊看,一邊說,你看到了什么顏色和材料的鞋子,并用“有……有……還有……”的句式完整地說出來。
    參觀后提問。
    1.展覽室的鞋子有很多種,按鞋子的顏色來講述,請你用“有……有……還有……”句式完整地告訴我。(隨機出示字卡)
    2.按鞋子的種類來講述,請你用“有……有……還有……”的句式完整地告訴老師和小朋友。(隨機出示字卡)
    (二)請個別幼兒穿上爸爸、媽媽、自己的鞋,用完整的語言講出穿鞋子的感受。
    師: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鞋子,它們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平時我們都穿自己的鞋,你們有沒有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呢?我請幾位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看走起路來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誰來穿上媽媽的高跟鞋,看走起路來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擺擺要摔跤)我們一起穿上自己的鞋,又是怎么樣呀?(蹦蹦跳跳走得快)
    (三)了解特殊功用的鞋子。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雙特殊作用的鞋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放錄像,幼兒欣賞芭蕾舞片斷和溜冰的場面。
    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穿了一雙什么樣的鞋子?
    出示幻燈片,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釘子鞋、雨鞋的用途。
    (四)啟發(fā)幼兒想像,學習用“我想發(fā)明……可以……”的完整句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師:這些鞋子都是發(fā)明家動腦筋發(fā)明出來的,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和方便,小朋友,你們見過會長大的`鞋子嗎?老師想發(fā)明一雙會長大的鞋子,腳長大了,鞋子也跟著一起長大。
    你們想發(fā)明一種什么樣的鞋子?這種鞋子有什么特別的功能?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說一說“你想發(fā)明……可以……”。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五)教師總結(jié):我們的小朋友真聰明,能發(fā)明出這么多奇特的鞋子。
    可是,想當發(fā)明家,從小要怎樣做呢?希望將來的人們都能穿上我們小朋友發(fā)明的鞋子。
    中班小草教案篇七
    1、欣賞散文詩,知道春天到了,知道草綠了。
    2、想象春天小草綠了的美景,喜歡春天。(樂意參與散文詩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1、掛圖19號;《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磁帶及錄音機。
    2、自備打雷的音樂,自制小草、春雨、春風和太陽的頭飾。
    1、播放打雷的音樂,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打雷)。
    (2)轟隆隆,轟隆隆。雷聲可能會把誰吵醒呢?
    2、教師邊朗誦散文詩邊插問,引導幼兒思考。
    (1)小草醒來。教師朗誦散文詩從開始至“醒來了”
    提問:轟隆隆的雷聲驚醒了誰的夢?
    小草醒來時,做了什么動作?請幼兒一起來學動作(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重點學習,為表演鋪墊)
    (2)小草問好。
    欣賞散文詩從“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說:你好,太陽”。
    提問:都有誰向小草問好?它們是怎么樣問好的?(教師與幼兒扮演春雨、春風和太陽,相互問好)。
    你猜,小草睜大了眼睛,會看到什么呢?
    (3)小草綠了。教師繼續(xù)將散文詩朗誦完。
    3、教師結(jié)合掛圖,完整朗誦散文詩,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變綠了,還有什么美麗的景色呢?
    總結(jié):春天到了,小草變綠了,小花都開了,柳樹也發(fā)芽了。
    4、請幼兒聽詩歌錄音,感受春天小草綠了的美景。
    本次活動在原教案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一個幼兒表演散文詩的環(huán)節(jié),我認為這首散文詩里有角色、有意境和動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對話非常簡單,“xx,你好!”的句式對小班孩子來說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來做了什么動作環(huán)節(jié),我作為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表演作鋪墊,最后讓幼兒想象春雨、春風和太陽分別可以用什么動作表演,為最后的整體表演做準備,幼兒對本次散文詩的表演興趣非常濃厚,不過第一批幼兒上來比較拘束,表演時候放不開,后來多表演幾次后,孩子逐漸掌握了動作,才逐漸表演得好起來。
    幼兒園中班閱讀教案
    幼兒園中班新年教案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
    幼兒園中班元旦教案
    幼兒園中班暑假安全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班食品安全教案
    幼兒園中班小雨點教案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jié)教案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中班小草教案篇八
    春夏之際,野外遍地草色青青、野花飄香,一片生機盎然。這正是讓孩子們走進田野、親近自然、了解小草生長變化的大好時機。另外,充分利用這一天然資源,引導幼兒在玩中學,還可以陶冶幼兒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
    1、豐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的知識,初步了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織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充分利用資源,引導幼兒在玩中學,還可以陶冶幼兒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一個稍大的瓶子。
    (1)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后,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里,是什么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3)小朋友在草地上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
    (4)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1)請養(yǎng)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用手拔一些草,并說說什么感覺。然后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讓幼兒仔細觀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個最先蒸發(fā)掉,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導思考:除了野草外,人們?yōu)槭裁催€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么不同?
    (5)讓幼兒在草地里找一找,并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談?wù)劜菔悄男├ハx的家,它們?yōu)槭裁催x擇草叢為家。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劃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分的養(yǎng)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草多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1)指導幼兒采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shù),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教師向幼兒講清楚草的特征及用、害處,還可以讓幼兒聯(lián)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棵草會是什么樣子。進一步使幼兒了解到小草還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本領(lǐng)。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jié)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制作花環(huán)、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小動物等紡織創(chuàng)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紡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中班小草教案篇九
    季節(jié)交替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宛叢驚喜地說:“郁金香開了,可漂亮了!”;一楊興奮地說:“新濱公園的柳樹長出葉子了,小草也變綠了”;雨彤神秘地說:“我發(fā)現(xiàn)桃樹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開了”;家旭也急切地說:“小路兩旁都變成綠色的了,綠油油的一片”……聽著孩子們的討論,我驚喜于他們對大自然的關(guān)注和對周圍環(huán)境的留意。
    《小草醒來了》是一篇充滿童趣、擬人化的循環(huán)式結(jié)構(gòu)的敘事散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重復(fù)的對話比較多,非常適合幼兒學習和理解。散文中通過對春風、春雨、小草的描繪,給孩子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親近花草、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1.感受散文的溫馨、美好,體驗表演的快樂。
    2.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內(nèi)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表演散文時注意語氣、語調(diào)的不同變化。
    一、利用“聲音渲染”情境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這一聲雷會把誰驚醒呢?
    二、教師運用“肢體語言”,模仿小草被驚醒的樣子,發(fā)散幼兒思維
    三、快樂聆聽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內(nèi)容,感受散文的溫馨和美好
    師:誰和小草打招呼了?它們是怎樣說的?小草是怎樣回答的?
    四、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散文
    五、利用道具表演,鞏固對散文的理解,體驗游戲的快樂
    師:今天我們要評選“小小表演家”,請小朋友自選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風的頭飾,一起來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時候要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低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看一看誰能得到“小小表演家”這個好聽的稱號。
    根據(jù)散文的句式結(jié)構(gòu)嘗試仿編散文。
    轟隆隆,轟隆隆,一聲聲響雷驚醒了小草甜甜的夢。
    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春雨?!?BR>    春風輕輕撫摸著小草,“你好,小草?!毙〔菡f:“你好,春風!”
    太陽笑瞇瞇看著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太陽!”
    小草睜大好奇地眼睛,東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綠的衣服,多美啊!
    對于幼兒來說,特別的聲音、形象的畫面,這種視聽覺的刺激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打雷的聲音”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傾聽中幼兒對雨聲、雷聲和風聲有了進一步的辨別和區(qū)分,同時孩子們還用上了“呼呼”、“嘩嘩”、“轟隆隆”等擬聲詞,豐富了詞匯。同時在傾聽雷聲中也進一步體驗到了小草被驚醒的心理感受:害怕、著急、心煩、驚喜等等,為后面進一步表演散文積累了經(jīng)驗。
    中班的幼兒對于睡醒起床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比較豐富,對于生活經(jīng)驗的講述也比較有針對性,所以在運用“肢體語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積極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不僅說出了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而且還做出了相應(yīng)的動作。這說明孩子們已能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篩選、提煉并清楚的表達出來。有了模仿的經(jīng)驗、有了動作的提示,為后面表演散文做了準備。
    游戲表演也是孩子們學習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在“快樂表演”中,小朋友自選頭飾合作游戲,表演中不僅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注意了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深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們體會到了合作游戲的快樂。
    學習后,幼兒的興趣濃厚,在早讀活動和戶外活動時自發(fā)地仿編起了散文。
    中班小草教案篇十
    1、豐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的知識,初步了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織創(chuàng)作活動,體驗創(chuàng)造樂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充分利用資源,引導幼兒在玩中學,還可以陶冶幼兒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一個稍大的瓶子。
    1、草的特征
    (1)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后,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里,是什么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3)小朋友在草地上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
    (4)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2、草的作用
    (1)請養(yǎng)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用手拔一些草,并說說什么感覺。然后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讓幼兒仔細觀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個最先蒸發(fā)掉,原因是什么,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導思考:除了野草外,人們?yōu)槭裁催€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么不同?
    (5)讓幼兒在草地里找一找,并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談?wù)劜菔悄男├ハx的家,它們?yōu)槭裁催x擇草叢為家。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3、草的害處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劃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分的養(yǎng)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草多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4、利用草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1)指導幼兒采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shù),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教師向幼兒講清楚草的特征及用、害處,還可以讓幼兒聯(lián)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棵草會是什么樣子。進一步使幼兒了解到小草還具有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本領(lǐng)。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jié)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制作花環(huán)、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小動物等紡織創(chuàng)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紡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中班小草教案篇十一
    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機。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幼兒獲得了身體運動更充分的條件。大自然的季節(jié)變化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認知對象。為了增進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感知認識,培養(yǎng)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結(jié)合本班實際,我選擇《小草變綠了》這一內(nèi)容。活動的目標是豐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方面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草,知道愛護草坪,初步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guān)系。整個活動過程的設(shè)計,都圍繞幼兒的所有感官,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手、眼、口、腦都動起來,最后在音樂欣賞中,達到活動的目的。
    1、豐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方面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
    2、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草,注意野草和種植草的不同,知道愛護草坪。
    3、初步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guān)系。
    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小草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知道愛護草坪。
    初步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guān)系。
    (1)、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2)、收集有關(guān)小草和人類、動物、環(huán)境的圖片或錄像。
    (3)、配樂散文詩《小草》錄音磁帶,錄音機,以及flash動畫。
    (4)、畫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前教師帶幼兒來到田野、河邊、石縫旁、樹叢中,尋找那使勁鉆出來的.小草,讓幼兒摸摸柔軟的葉子,聞聞小草的清香,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感受春的氣息。
    春天到了,小朋友們喜歡春天嗎?(喜歡)那我們在春天都能看到些什么呀?(小燕子、小草、------)今天我們一起去找小草好嗎?看看小草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給大家好嗎?(把幼兒領(lǐng)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聞、去摸、去聽,幼兒分散觀察,教師個別指導)
    1、小草變成了什么顏色了?氣味如何?(教師相機提問)
    2、小草是怎么長出來的?(教師引導,可以做適當?shù)恼f明)
    3、你認識哪一種草?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互相交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給與適當?shù)谋頁P)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做律動:《小種子》,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中休息大腦,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準備。
    1、這么多的小草是從哪里長出來的呢?是它們自己長出來的,還是人們種的?(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發(fā)現(xiàn)能力)
    2、草坪的草和野草有什么不同?讓幼兒去辨別,發(fā)現(xiàn)不同)
    3、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草坪?(讓幼兒盡情地去表達,注意培養(yǎng)思維和語言能力。)
    培養(yǎng)幼兒對種草的興趣,鍛煉幼兒跑跳和平衡的能力,同時教育幼兒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好習慣。
    放flash動畫,欣賞散文《小草》,教育幼兒要愛護小草,愛護草坪,保護環(huán)境,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讓幼兒拿起手中的小畫筆,為城市、草原增添綠色,做一個保衛(wèi)綠色家園的小衛(wèi)士,動手畫吧。(幼兒在充滿詩意的音樂聲中繪畫)
    1、評比
    2、講解自己的畫
    幼兒中班下學期主題活動內(nèi)容中,有《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根據(jù)主題活動的要求,并結(jié)合本班實際,我選擇了《小草變綠了》這一內(nèi)容?;顒拥哪繕耸秦S富幼兒有關(guān)小草方面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與變化情況,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草,知道愛護草坪,初步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guān)系。整個活動過程的設(shè)計,都圍繞幼兒的所有感官,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手、眼、口、腦都動起來,最后在音樂欣賞中,達到活動的目的。在這次活動中,我?guī)ьI(lǐng)幼兒走出活動室,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春天的氣息。讓幼兒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幼兒能想的讓幼兒去想,幼兒能做的讓幼兒去做,幼兒能說的盡量讓他們說的完整、有條理。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發(fā)展幼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例如,小草是怎樣長出來的,如果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觀察小草的生長過程,會更好。
    中班小草教案篇十二
    1、欣賞散文詩,知道春天到了,知道草綠了。
    2、想象春天小草綠了的美景,喜歡春天。(樂意參與散文詩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1、掛圖19號;《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磁帶及錄音機。
    2、自備打雷的音樂,自制小草、春雨、春風和太陽的頭飾。
    1、播放打雷的音樂,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打雷)。
    (2)轟隆隆,轟隆隆。雷聲可能會把誰吵醒呢?
    2、教師邊朗誦散文詩邊插問,引導幼兒思考。
    (1)小草醒來。教師朗誦散文詩從開始至“醒來了”
    提問:轟隆隆的雷聲驚醒了誰的夢?
    小草醒來時,做了什么動作?請幼兒一起來學動作(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重點學習,為表演鋪墊)
    (2)小草問好。
    欣賞散文詩從“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說:你好,太陽”。
    提問:都有誰向小草問好?它們是怎么樣問好的?(教師與幼兒扮演春雨、春風和太陽,相互問好)。
    你猜,小草睜大了眼睛,會看到什么呢?
    (3)小草綠了。教師繼續(xù)將散文詩朗誦完。
    3、教師結(jié)合掛圖,完整朗誦散文詩,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變綠了,還有什么美麗的景色呢?
    總結(jié):春天到了,小草變綠了,小花都開了,柳樹也發(fā)芽了。
    4、請幼兒聽詩歌錄音,感受春天小草綠了的美景。
    本次活動在原教案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一個幼兒表演散文詩的環(huán)節(jié),我認為這首散文詩里有角色、有意境和動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對話非常簡單,“xx,你好!”的句式對小班孩子來說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來做了什么動作環(huán)節(jié),我作為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表演作鋪墊,最后讓幼兒想象春雨、春風和太陽分別可以用什么動作表演,為最后的整體表演做準備,幼兒對本次散文詩的表演興趣非常濃厚,不過第一批幼兒上來比較拘束,表演時候放不開,后來多表演幾次后,孩子逐漸掌握了動作,才逐漸表演得好起來。
    中班小草教案篇十三
    《小草》這篇文章講述的,大家都要學習小草頑強拼搏的精神。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guī)怼缎〔荨烽喿x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小草》閱讀原文
    我喜愛生機勃勃的春天,尤其喜愛春天里那綠油油的小草。
    我家門前有一片草坪,上面長著小草。它們是那樣富有生機,春天一到,一下子就(展、攤、鋪)開了一片綠色的大地。細看,它們是嫩綠色的,水靈靈的,多么喜人!
    一陣風吹過,柔嫩的小草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有時舒展雙臂,有時彎腰觸地,有時左右搖擺,真像小孩子在跳舞嬉戲。這時,你有空來欣賞一下,一定會叫你心曠神怡、樂而忘返呢!
    你別看小草這樣柔弱,可它永遠不會向暴風雨低頭。有一天,一陣狂風吹過,突如其來地下了場暴雨。風雨過后,我趕緊去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摧殘、狂打、折磨)得奄奄一息,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貼地。但我相信它們是不會在暴風雨下(屈服、倒下、服從)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盡管臉上還帶著晶瑩的淚珠!它們好像在驕傲地說:“你看,我們是多么的(堅強、頑強、勇敢)啊!”是啊,小草沒有鮮花那么艷美,沒有白楊那么挺拔,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頑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寒冷的冬天一過,小草又會生機勃勃地生長起來。
    《小草》閱讀題目
    1.在括號里選擇合適的詞語。
    2.文章的開頭寫法是 ( )
    a. 先提出問題 b. 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c. 開頭就接觸中心 d. 先點明題意
    3.文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引用了_________朝_________的詩句。
    4.請為“它們是那樣富有生機?!闭页鑫闹邢嗾諔?yīng)的句子。
    5.作者寫小草的目的是什么?
    《小草》閱讀答案
    1. 鋪,折磨,屈服,頑強
    2. c
    3. 唐,白居易
    4. “寒冷的冬天一過,小草又會生機勃勃地生長起來?!?BR>    5. 贊美小草的頑強生命力,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小草的思想感情。
    中班小草教案篇十四
    ——中班環(huán)保主題活動
    碩放中心幼兒園萬詠梅
    有識之士提出:"環(huán)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是的,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可見提高孩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該如何把環(huán)保意識滲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使他們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去接受這一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呢?我從每天經(jīng)過的幼兒園附近的綠化帶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為抄近路,帶領(lǐng)孩子從草地上走,日積月累,綠綠的草地上有了一條非常不協(xié)調(diào)的“白帶子”。正直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何不利用這一有利的因素組織孩子開展有關(guān)環(huán)保的教育活動呢?于是我?guī)ьI(lǐng)孩子生成了“愛護小草”的系列活動。
    1.通過觀察、討論知道破壞草地是不好的,激發(fā)孩子愛綠、護綠、養(yǎng)綠的意識。
    2.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環(huán)境責任感。
    3.并有初步的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活動一:小路從哪里來的?
    1.通過觀察、比較和討論知道草地上小路的來歷。
    2.感受到破壞草地的行為是錯誤的。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數(shù)碼相機、電視機
    一、組織孩子外出觀察
    1.你看到什么?小草長得怎樣?(引導孩子用優(yōu)美的詞語描述)
    2.這條小路是怎么來的`呢?
    3.你覺得好看嗎?為什么?
    二、孩子自由觀察并與同伴交流。(教師拍攝情景)
    三、集體交流討論
    1.這條小路在綠綠的草地上好看嗎?為什么?
    2.你猜猜這條路是怎么來的呢?這樣做對嗎?
    另外孩子對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guān)注,他們甚至認為是垃圾太多了,與我應(yīng)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上將垃圾揀干凈。他們有的將石頭和磚塊搬走,有的揀垃圾,一會兒草地就變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