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范文(13篇)

字號:

    總結是思考的過程,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偨Y要體現(xiàn)自身的思考和思想,不僅要簡單地陳述事實,還要表達個人的理解和認識。以下是環(huán)保專家總結的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和方法,請大家共同努力。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一
    目標:1.欣賞散文詩優(yōu)美意境,感受小雨滴頑皮的快樂。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結合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
    過程:
    一、欣賞散文詩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2.我喜歡春天的風,輕輕的,柔柔的。你喜歡春天的什么?
    3.春天怎么樣?
    4.聽春天里還有什么?
    5.它會到哪里,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6.小雨滴到了哪里?
    7.到了草里,是怎么做朋友的?
    8.怎么到小花上的,還會去哪里?
    9.師念散文詩
    10.小雨滴都到了哪些地方?
    11.沙灘上走上去有什么感覺?
    12.還到了哪些地方?
    13.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雨滴?
    14.什么地方覺得它很頑皮?做什么頑皮的事情很有趣?
    二、創(chuàng)編
    1.小雨滴還會到哪里?還會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好朋友說說。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3.你們喜歡小雨滴嗎?不僅你們喜歡,小花、小草等都喜歡,這是為什么?
    課題唱山歌教師張老師
    活動現(xiàn)場:策略方法:
    師幼
    談話激發(fā)幼兒對對歌的興趣,增進了解。
    熟悉的旋律降低了創(chuàng)編的難度。
    重點解決很到位,量和密度都較適宜。
    1、“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有什么感覺?”(放錄像)
    2、“看到了什么?”
    “怎么知道的?”
    “有什么感覺?”
    “一開始看到什么?”
    “怎么會有船?”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看到水、山有什么感覺?”
    “這是歌劇‘劉三姐’中的對歌,劉三姐是誰?”
    “她經(jīng)常唱,唱得很好,她是我們的歌仙,為了紀念她,廣西人都來參加歌會,歌曲你熟悉嗎?”
    “是哪首歌?”
    3、“一起來唱‘園園歌’”
    “我們唱到每段的后面,會把后面幾個字再怎么樣?”
    “對歌時是不是這樣?”
    “再聽一遍”(放錄像)
    “是不是這樣?”
    “聽張老師唱一遍,后面是怎么樣的`?”
    “我們把園園歌也變成這一句來唱”
    4、“園園歌是我們把童謠編成的,還可以把什么內(nèi)容也編進歌曲中呢?”
    “能編一個問題給大家聽聽嗎?”幼兒看著,看到興奮處小聲議論著。
    “叔叔阿姨在對歌”
    “一問一答”
    “喜氣”
    “船”
    “很多人來看對歌”
    “站滿了人”
    “美”
    “唱歌最好的人”
    熟悉
    “園園歌”
    幼兒齊唱
    再唱一遍
    “是”
    “不是”
    有幼兒唱“嘿,溜溜溜”
    幼兒齊唱
    “水果”
    “季節(jié)”……
    “什么水果1串多?”
    ……
    師幼策略方法等
    “會畫下來嗎?”
    “每組6人,編一首歌,并畫下來”
    5、“快樂的歌會開始了”
    幼兒分組演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對歌內(nèi)容。
    幼兒分組一問一答對唱。
    幼兒與聽課教師對歌。
    “會”
    幼兒分組編利用視覺的加入,能強化記憶和降低難度。
    能利用特色資源
    總體評價
    一、活動結構:1、看錄像了解對歌形式。2、復習原歌將每段結尾重復的句式改成對歌中的重疊字。3、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對歌中的問題。4、根據(jù)設計表現(xiàn)對歌。5、拓展對歌形式,與客人老師對歌。
    二、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可見該園在音樂領域頗有研究,既有新意又有價值。
    三、重難點的解決合理有實效,特別是學習對歌的載體選擇科學:熟悉的旋律避免了幼兒心理能量的分散,使幼兒能集中力量于對對歌本質(zhì)特點的理解,知道它是對答式、互動式的。
    四、教師對對歌的理解不夠深入與透徹,對對歌的內(nèi)涵“人際交流”等重要作用與價值未作解讀與傳授。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二
    1、教師朗誦歌詞,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幼兒與教師一起聽伴奏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并用動作表現(xiàn)。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樹葉飛的情景。
    3、分辨并表現(xiàn)音樂的快慢。
    教師用鋼琴彈奏出快慢不同的音樂,模擬風聲,啟發(fā)幼兒想像,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4、游戲:“秋風和小樹葉”。
    幼兒手持樹葉,邊唱歌邊舞蹈,歌曲停時,教師用鋼琴彈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不動。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多種動作表現(xiàn)風吹樹葉飛的情境。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三
    活動的目標。
    1、用紅、橙、黃、綠、青、藍、紫畫彩虹女兒的七彩頭發(fā)。
    2、畫面飽滿,表情豐富。
    活動的準備。
    畫紙、教師示范畫、線筆、各種油畫棒、背景音樂。
    活動的過程。
    1、你見過彩虹嗎?有什么顏色?(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
    2、在美麗的村莊里,住著美麗的彩虹女孩,她喜歡穿七彩的衣服和鞋子,她留下美麗的七彩頭發(fā),她特別勤奮勇敢,每個人都喜歡她。
    2.引導幼兒看畫面的飽滿度,讓幼兒知道畫面要充實。
    評價:讓孩子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學會評價別人的作品,哪里畫得好,哪里畫得不好。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四
    10月31日我參加了錦豐幼兒園的聽課活動,這次的聽課活動主要是以閱讀故事為主,從中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fā),現(xiàn)在聯(lián)系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tài)、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兒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第一,老師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拿到教案的時候,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記錄在教案里,仔仔細細。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精美的課件制作讓我心動!電子白板的運用活靈活現(xiàn),讓我羨慕不已。
    第二,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幼兒自由暢談故事的內(nèi)容,你認為接下會發(fā)生什么呢?談談自己對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幼兒各抒己見,充分調(diào)動了課堂的積極性!
    第三,注重故事細節(jié)的反復重復。好故事是用來讀的,但是對幼兒的孩子來說,不可能讓他們自己看著文字仔細閱讀,要通過老師的制作的畫面來引導幼兒閱讀,這里就要說到老師制作的fash很生動,一步緊扣一步,大部分幼兒不需要老師的解讀,就自己已經(jīng)理解意思了,而對于稍微難理解的內(nèi)容,老師制作出來的東西把它簡易化,然后重復2—3次的播放,幫助幼兒理解。加深了幼兒對于故事內(nèi)容理解。
    第四,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在上閱讀課的時候,對于老師的語言要求是非常高的。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孩子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或回答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幼兒,幫助幼兒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些在這次的聽課活動中,老師展示的風采非常到位。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一直苦于課堂語言的精準化,在這里總算是學到一二了。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孩子,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這次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痹谝院蟮慕虒W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不斷地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五
    活動目標:
    1、區(qū)別圓和橢圓,判別不同方位變化臉型,表現(xiàn)想象中的同伴。
    2、關注各種圖像組合與圖像間的空間位置,為自己的好朋友而高興。
    活動過程:
    一、導入:好朋友長大了,變成小巨人了,互相叫叫好朋友的名字。
    二、觀看ppt《好朋友》
    提問:
    1、有位好朋友來了,看看是誰?邊看邊說添上頭發(fā)、眼睛、鼻子、嘴等
    2、小朋友好!這個好朋友有怎么樣的臉?(圓圓的臉)
    3、這是誰?臉兒變變變,變成什么臉?(橢圓形的臉)
    4、還有什么臉的好朋友呢?
    5、請出小太郎,他和好朋友在干什么?(做玩圈的游戲、做公雞母雞的游戲)
    三、貼貼畫畫
    1、綠綠的紙是草地,讓你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戲
    2、講解:先把不同的臉型的紙貼上去,再穿上漂亮的衣服
    3、幼兒操作,老師重點指導添畫五官和衣服
    四、互相交流
    說說我和哪位好朋友玩什么游戲?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滾畫
    教師行為 幼兒狀況
    1、娃娃家里的寶寶們沒有手套啊!我們把盒子手套送給他們怎么樣?
    1、請小彈珠到盒子里來玩一玩
    2、怎么請彈珠的?用勺子,請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幼兒常規(guī)引導)
    3、老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滾彈珠(左右滾一滾,前后滾一滾,繞個圈兒滾一滾)
    4、請小朋友一起來滾畫
    1、請彈珠休息一下吧
    2、我們怎么把顏料也請到盒子里來玩一玩呢?(引導幼兒討論)
    3、用勺子請彈珠到顏料里去洗個澡,請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4、請小朋友幫老師念兒歌,老師來滾畫
    1、現(xiàn)在手套寶寶上有什么了?
    2、 它怎么樣?
    1、可以在去請一次顏料,可以是不同顏色的,可以選兩顆。
    2、現(xiàn)在看看你的手套變怎么樣了
    a 、太大了(怎么辦,老師沒有作回應)
    b 、沒有顏色彈珠滾出后怎么辦要加以引導有線寶寶
    a 、像繩子b 、像馬路c 、像樹根變五顏六色的了
    一、這是一個小肌肉運動的訓練,操作后有幼兒的'交流。
    二、應該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中應該讓孩子玩透,不需要示范可以這樣來引導幼兒:“你怎么來讓彈珠玩”孩子先進行操作,“玩一玩,發(fā)現(xiàn)什么了”圍在孩子身邊引導,不需要再讓孩子坐下來了。讓孩子再找不一樣的顏色,看顏色的變化。
    三、小班常用兒歌來引導,一個活動就用一個中心兒歌來引導。(小彈珠圓又圓,跳進盒子玩一玩,搖一搖,晃一晃,變出許多小線條,小線條像什么,像......像......像......)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七
    11月14日,有幸和四位同事一起去了xx實驗幼兒園聽課。欣賞了幼兒園的布置,又觀看了小朋友的早操,最后去聽課。從這次聽課中收獲真多,我從幾個方面來說:
    聽了四節(jié)課,有兩節(jié)課是語言課,我上過幾節(jié)語言課,都是由老師朗讀所學的詩歌或故事,讓幼兒知道了所學內(nèi)容,然后再根據(jù)詩歌或故事的內(nèi)容提問,讓幼兒進一步去理解內(nèi)容??墒窃谒牭膬晒?jié)語言課里,給我一種不同的教法,給我第一個印象是“原來語言課可以這樣上?!?BR>    在第一節(jié)課大班閱讀課《烏鴉的窩》就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老師在講述故事時,她把第一幅畫遮掉了,讓小朋友看畫面下的字,并想像畫面上會是什么樣的,用筆畫下來。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讓小朋友把老師給的幾張圖片排列順序,自己去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根據(jù)圖片自己編出故事,然后出再由老師說故事內(nèi)容,讓小朋友進一步了解了這幾幅畫的內(nèi)容,最后一幅圖還是被老師遮起來了,讓小朋友根據(jù)下面的文字畫出畫的內(nèi)容。
    通過畫、排、畫的形式讓小朋友自己去了解了故事的內(nèi)容,這比全由老師講,然后提問的形式好,而且小朋友記得牢。第二節(jié)課詩歌課《吹泡泡》采取了圖片展示的形式讓小朋友去了解詩歌內(nèi)容,出示一個泡泡讓小朋友說出是誰吹出的泡泡,并且看過一個泡泡后老師就完整地說出詩歌里相關的句子,讓小朋友一起復述出句子,看到圖、聽到老師說的句子,小朋友慢慢地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后來又讓小朋友幫其它的泡泡找到吹泡泡的人,自己編詩歌。
    從這兩節(jié)課中,發(fā)現(xiàn)語言課可以有多種教學形式,通過繪畫、排列圖片、貼圖等方式,讓幼兒參與到詩歌、故事里,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對所學的知識記得理牢,學得更有趣。
    還聽了一節(jié)園長肖老師上的美術課《有趣的數(shù)字》,老師出示的圖片從局部展示慢慢到全部展示,讓幼兒去尋找看到了哪些數(shù)字,吸引了幼兒的視線,也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都在認真地找看到的數(shù)字,幼兒回答非常踴躍。在教學中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一個再精彩的課幼兒沒有興趣參與進去,那還是一個不成功的課。所以如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是我要去注意的,去思考的。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八
    聽課時間:12月4日
    聽課老師:本人
    聽課地點:
    錢塘春曉幼兒園
    活動名稱:花手套
    班級:小班
    活動領域:美術
    活動目標:1、讓幼兒嘗試滾畫2、對色彩感興趣,愿意參與活動3、能用合適的語言表達 活動過程:
    教師行為
    幼兒狀況
    一、引入主題
    1、娃娃家里的寶寶們沒有手套啊!我們把盒子手套送給他們怎么樣?
    二、引導滾畫
    1、請小彈珠到盒子里來玩一玩
    2、怎么請彈珠的?用勺子,請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幼兒常規(guī)引導)
    3、老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滾彈珠
    (左右滾一滾,前后滾一滾,繞個圈兒滾一滾)
    4、請小朋友一起來滾畫
    三、引導幼兒用彈珠和顏料一起來滾畫
    1、請彈珠休息一下吧
    2、我們怎么把顏料也請到盒子里來玩一玩呢?(引導幼兒討論)
    3、用勺子請彈珠到顏料里去洗個澡,請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4、請小朋友幫老師念兒歌,老師來滾畫
    四、小朋友操作,教師幫助念兒歌
    五、引導幼兒討論
    1、現(xiàn)在手套寶寶上有什么了?
    2、 它怎么樣?
    六、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滾畫
    1、可以在去請一次顏料,可以是不同顏色的,可以選兩顆。
    2、現(xiàn)在看看你的手套變怎么樣了
    七、活動的結束
    我們?nèi)フ執(zhí)柟珟兔?BR>    a 、太大了(怎么辦,老師沒有作回應)
    b 、沒有顏色
    彈珠滾出后怎么辦要加以引導
    有線寶寶
    a 、像繩子
    b 、像馬路
    c 、像樹根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九
    1、導入活動:
    師:小點心師傅坐好了嗎?
    小手洗干凈了嗎?放在膝蓋上藏好。
    2、看一看:
    師:桌上有什么?(餅干)
    (1)師拿一塊圓餅干:它是什么形狀?(圓圓的)
    還有什么東西也是圓圓的?
    (2)這塊餅干長得什么形狀?(方方的)
    還有什么東西也是方方的?
    (3)介紹夾心餅干:
    師從口袋里變出一塊圓形夾心餅干,引導幼兒觀察: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它有幾片餅干組成?中間還有什么?兩片餅干長得怎樣?(一樣)
    3、做一做:
    (1)找一找:找兩塊一模一樣、可以做好朋友的餅干。
    老師檢查:兩塊餅干可以頭碰頭,一樣大小的。
    (2)師:餅干的芯還沒有,想想可以放什么做它們的芯?
    老師介紹白布下的果醬。
    (3)老師示范介紹夾心餅干的做法:在餅干光滑的一面,涂上一點果醬,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拿另一塊餅干和它頭碰頭,臉貼臉,就做好了。
    這兒有圓形和正方形的盆子,把做好的餅干送到它們家里去。做的圓餅干送到圓盤子家里,方餅干送到方盤子家里。
    (4)幼兒操作。
    4、嘗一嘗:找一塊你喜歡的餅干嘗一嘗。
    愿意送給客人老師嘗一嘗嗎?
    帶著餅干去給哥哥姐姐也嘗一嘗,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十
    1、老師出示背景圖,示范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fā)現(xiàn)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
    2、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么呢?他們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3、幼兒分組創(chuàng)編故事
    (1)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講述)
    (2)請個別小組講述
    (3)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反思與建議:
    整個活動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所以感覺活動開展的很流暢。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采用把作品布置出來后,一起講,這樣可能混亂的現(xiàn)象會好點。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十一
    1、出示筷子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看看是什么? ”
    “一根筷子、一支筷子”
    教師:“我拿了一雙筷子,這雙筷子是怎么樣的?”
    2、幼兒討論
    “筷子的后面是正方形的',前面是圓形的、后面好像是有點圓,前面是方方的、我發(fā)現(xiàn)頭有點大……”
    3、請妹妹朋友和弟弟朋友分別拿一雙筷子。
    請幼兒說說自己拿的筷子(很多幼兒拿了不一樣的兩只筷子、有的幼兒拿了一根筷子) 教師:“什么叫一雙筷子?”
    教師:一雙筷子就是兩根筷子。
    4、 教師將不同的兩根筷子放一起:這是一雙筷子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根一模一樣的才是一雙筷子)請拿錯的幼兒去換一下。
    1、比一比自己的筷子和同伴的區(qū)別
    教師:“請小朋友和旁邊的朋友比一比筷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自由交流:
    “我的筷子長、我的上面是一個長方形、我和x x的顏色不一樣。”
    出示其他筷子的圖片
    2、請部分幼兒到前面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出示不同材料的筷子
    教師:剛才都是小朋友帶來的筷子,老師這里還有一些不一樣的筷子。
    電腦依次出示“竹木筷子”、“紅木筷子”“檀木筷子”“牙骨筷子”“玉石筷子”、“金屬筷子”
    1、筷子是哪里來的?
    幼兒初步討論
    2、教師出示筷子的故事(為什么會發(fā)明筷子)圖片,講述故事。
    3、教師:筷子是怎么來的?幼兒交流
    4、教師出示從“樹枝”到工廠加工到“筷子”圖片順序,講述筷子的制作過程。
    1、教師:筷子有不同長短的、不同顏色的、不同材料做成的,那么筷子有什么本領呢? 幼兒:“吃飯”、 “做玩具”“做泥工”。
    2、教師出示“筷子舞”片斷。
    3、最后學跳“筷子舞”
    活動分析:活動中,很多細小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注意到了。當孩子們有時語言表達的并不完善和標準時,教師及時給與糾正。說明我們的老師的確是很用心的在組織她的活動,但我總覺得,從頭到尾環(huán)節(jié)的進行太過于平淡是本次活動的唯一缺憾。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十二
    大班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以前畫的.手指畫好嗎?"(好)
    幼兒觀看手指畫,教師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和我們平時畫得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孩子們都回答這些畫是用指紋印出來的)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指紋,了解指紋的外部特征
    教師提問:"你有指紋嗎?指紋在哪里?"(幼兒回答指紋在手指肚上)
    教師每組給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或是用油印將指紋印到紙上進行觀察。并和同伴的指紋比較一下。(教師巡場指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指紋的形狀、數(shù)量不同)
    (1)"你的指紋是什么樣的?"
    (2)"你的每個手指的指紋都一樣嗎?"
    (3)"你的指紋和別的小朋友的指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指紋的羅圈形狀和數(shù)量都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指紋;它是每個人的特征之一。
    1.讓幾個幼兒將指紋印在紙上,然后把紙放到實物投影儀上,讓幼兒觀察歸納指紋的類型。
    2.找出三種指紋類型,分別給他們起名字。
    (1)第一種叫弓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一把彎彎的弓箭一樣。
    (2)第二種叫蹄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馬蹄子一樣!
    (3)第三種叫渦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渦一樣!
    3.統(tǒng)計一下各類指紋的數(shù)量:有弓型紋的舉手、有蹄型紋的舉手,有渦型紋的舉手(鞏固認識指紋的三種類型)。
    1."指紋有什么用呢?請大家觀看錄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兒觀看錄像《黑貓警長》。
    3.提問:"黑貓警長是如何破案的?"(黑貓警長通過罪犯留下的指紋,找到的罪犯)
    4.教師小結:指紋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
    1."關于指紋你們還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紋鎖、指紋門、指紋冰箱、指紋錢包、指紋手機、指紋汽車……)
    2.教師小結: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的好點子,老師希望你們能用智慧的鑰匙開啟科學的大門,為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做出一份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1."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就像身份證,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來制作一個指紋身份證,好嗎?(好)
    2.幼兒制作指紋身份證,教師巡場指導。身份證上有:幼兒姓名、性別、班級名稱及幼兒指紋。
    本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指紋的特征,觀看錄像了解指紋的作用,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指紋的羅圈形狀、數(shù)量不同,知道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讓幼兒了解了指紋的三種類型及指紋的用途,激發(fā)幼兒想象指紋的妙用,幼兒制作指紋身份證等,充分調(diào)動每一種學習方式,滿足了幼兒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熱情,從而提高幼兒主動的、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習慣與能力。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幼兒園中班聽課記錄篇十三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歌詞,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幼兒與教師一起聽伴奏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并用動作表現(xiàn)。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樹葉飛的情景。
    3、分辨并表現(xiàn)音樂的快慢。
    ?教師用鋼琴彈奏出快慢不同的音樂,模擬風聲,啟發(fā)幼兒想像,兩種風聲有什么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4、游戲:“秋風和小樹葉”。
    幼兒手持樹葉,邊唱歌邊舞蹈,歌曲停時,教師用鋼琴彈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不動。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多種動作表現(xiàn)風吹樹葉飛的情境。
    活動建議
    風停時,引導幼兒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動,教師可以提問:“小樹葉,你飄到哪里?”幼兒自由回答:“我飄落在xxx?!?BR>    活動評價
    1.會用柔和優(yōu)美的歌聲唱歌。
    2.想像并會用雙手在頭上、體側、左右擺動,表現(xiàn)出多種樹葉飄落的動作。
    幼兒園聽課筆記范例3
    活動目標
    1、用紅、橙、黃、綠、青、藍、紫畫出彩虹姑娘的七彩頭發(fā)。
    2、畫面飽滿,表情豐富。
    活動準備
    繪畫紙,教師示范畫,勾線筆,各色油畫棒,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你們見過彩虹嗎?它有哪些顏色?”(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顏色)
    2、“在一個美麗的村子里,住著一位美麗的彩虹姑娘,她喜歡穿七彩的衣服和鞋子,她還留了一頭美麗的七彩頭發(fā),她特別的勤勞、勇敢,人人都喜歡她。”
    二、引導幼兒從線條、顏色、布局等方面觀察示范畫。
    2、引導幼兒觀看畫面的飽滿度,讓幼兒知道要把畫面畫滿。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大膽涂色。
    四、幼兒作品展覽。
    評價: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習評價別人的作品,哪里畫得好,哪里畫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