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加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思考和寫作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有深度、有感觸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應該先仔細閱讀書籍,并對書中的主題、人物、情節(jié)和思想進行思考和分析。然后,我們可以通過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書中內容的互動和批判,以及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來撰寫讀后感。同時,我們也可以引用一些書中的經典語句或片段,以增加讀后感的質量和深度。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復述書中的內容。如果你對寫讀后感感到困惑,不妨點擊下面的鏈接,參考一下這些范文。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一
一個人,被傷害后會感到傷心和無助,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這樣,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
文中所說的小男孩對別人發(fā)過脾氣后,無論怎樣解釋,都不會抹去印在對方心靈上的傷痕。無論說多少次“對不起”都不會是受傷的心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fā)。我對自己說:如果每個人都能贊美別人,讓美麗的光環(huán)籠罩對方的心,世界就會充滿愛。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二
《論中國(onchina)》英文版于出版,中文版10月出版。全書617頁。作者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國費爾特市,是猶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國。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國國務卿。是美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他以根據40多年與中國領導人的交往,50多次對中國的訪問,以客觀、理性、嚴謹的態(tài)度,撰寫了《論中國》。
總體上說,盡管在漢唐元明清都有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但總體上是局部的,有限的,還沒有那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與世界在經濟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廣泛、全面地融入這個世界。中國目前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將來將達到第一位。中華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所以我們要認識這個世界,同時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們。但是,我們畢竟剛剛開始融入這個世界?!墩撝袊诽峁┝藝庹渭遥貏e是從美國政治家的角度對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思維的認識,為我們認識自己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更有益于我們清醒地認識我們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同時為我們在處理與各國關系有重要參考價值,也對在全球化新形勢下中國的文化如何面對,那些保留發(fā)揚,那些揚棄引發(fā)深深思考。
基辛格博士首先從晚清時期的中國談起。揭示了幾千年長期中國農業(yè)社會相對穩(wěn)定、富足的社會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經現代化、工業(yè)化、全球化的情況下,仍舊堅持保守封閉、愚昧無知、妄自尊大、封建專制的社會狀況。他力圖通過清朝到當今時代社會在政治、社會、文化的沿革來認識、了解、揭開中國的神秘面紗。作為一個外交家,他不是僅僅陳述了朝鮮戰(zhàn)爭、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過中美關系這一主線,這一系列現象,著重分析中國人的戰(zhàn)略思維模式和外交習慣。
讀了本書以后幾點思考:一是中美關系核心不是意識形態(tài)問題,核心是國家戰(zhàn)略利益。上世紀70年代,中國比今天在意識形態(tài)上更加極左。但是由于當年前蘇聯構成對中、美兩國的威脅,促進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天,中國深度改革開放,前蘇聯的威脅不復存在,所以中美沒有了共同的敵人,而出現了經濟利益、戰(zhàn)略空間的爭奪,則形成了今天的對抗。而人權問題、價值觀問題等僅僅是借口。
二是一個國家要令別國信服,要引領世界,不僅有硬實力,更要有軟實力。硬實力也就是經濟實力、軍力等,也要有軟實力,例如一個國家的正義、誠信、包容。
三是在歷史性轉變的形勢下,中國文化中值得傳承的是什么?應該是勤勞、善良、堅忍不拔、含蓄縝密。而在中國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應該是官本位,封閉、保守、小農意識。
四是從中國清朝封建社會到當今社會轉變給了我們重要啟示。清朝的封閉、自大,而全然不顧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現代化、工業(yè)化的大趨勢。不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主動全球化、工業(yè)化、現代化,就會被用堅船利炮被動地撬開國門,落后就要挨打。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三
我閱讀了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啟發(fā)很深。從某個程度上說,中國人是很丑陋的。這不是我看過了這本書之后就附庸著叫囂,環(huán)顧四周,看看我們生活的周圍——丑陋,無處不在!
中國人之所以丑陋,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虛偽,太愛面子,以至于幾千年來都沒有勇氣去面對自身的病癥,哪怕有向癌癥發(fā)展的趨勢,卻依然蒙著眼睛自詡為“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盡一切可能與手段來掩飾自身的缺陷——你說中國有缺點,是因為你生活的環(huán)境不如中國,你嫉妒罷了;或者是你擔心中國崛起了會吞了你們那可憐的小國,所以想在此之前盡一切辦法來打擊我們龍的傳人的信心而已。
臟、亂、吵。他說我們的廚房臟亂、家庭臟亂。很多地方,中國人一去,別人就搬走了。因為到處是冰淇淋盒子、拖鞋;小小孩子到處跑,到處亂畫,空氣里有潮濕的霉味。中國人聲音大。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嗓門高,理都跑到我這時里來了。柏楊說:因為吵、臟、亂自然會影響內心,窗明幾凈和又臟又亂,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中國人的窩里斗,天下聞名。柏楊說: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看起來都象一條豬,可是三個日本加起來就是一條龍,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使日本所向無敵!中國人打仗打不過日本人,做生意也做不過日本人,就是在臺北,三個日本人做生意,好,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中國人做生意,就顯現出中國人的丑陋程度,你賣五十,我賣四十,你賣三十,我賣二十。所以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中國人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上可以把太陽一口氣吹滅,下可以治國平天下。中國人在單獨一個位置上,譬如研究室里,在考場上,在不需要人際關系的情況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發(fā)展。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所以就有了在中國做事容易,做人難的說法。
由窩里斗的哲學使我們中國人產生了一個很特殊的行為——死不認錯。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所謂“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不認錯是因為中國人喪失了認錯的能力。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用很大力氣,再制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并不是錯。所以說,中國人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
沒有包容性的性格,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自卑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狗屎;和權勢走得越近,臉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時候覺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顧,變成了一種人格分裂的奇異動物。還有,柏楊認為中國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么容易膨脹?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
柏楊不僅指出了這些不好的特征,還指出了改變我們中國人丑陋形象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每個人想辦法把自己培養(yǎng)成鑒賞家。我們雖然不會演戲,卻要會看戲,不會看戲的看熱鬧,會看戲的看門道。鑒賞家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民主是要自己爭取的,不能靠別人賞賜。自由、權利是我們的,你付給我,我有,你不付給我,我也有。沒有鑒賞能力就好象是瞎了眼的主人。如果我們每一個都成為一個好的鑒賞家,我們就能鑒賞自己,鑒賞朋友,鑒賞國家領導人物。這是中國人目前應該走的一條路,也是唯一的一條路。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豪感,就容易萎靡不振,失去銳意進取的信心;一個民族要是不會反省,沒有制衡機制,那又容易滋生毒瘤,甚至走向衰亡。說到制衡,美國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似乎永遠有聞過則喜的勇氣,美國人也寫了一本《丑陋的美國人》被美國國務院拿來做為他們行動的參考。一個有制衡機制的國家前進的行程是接近直線的,而缺乏這種機制的國家就會曲線前進甚至倒退。中國人太要面子,面子可以勝過一切,而理想、事業(yè)則在其次。面子到底值幾分錢呢?和事業(yè)比,和理想比,它一文不值。柏楊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國人》作于20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現象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并沒有因為新中國的建立而改變,因為很多都已經深入文化骨髓,成為了人們思維方式的一部分,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贿^好在,細細想來,還是有不少現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好轉。但我們不應該麻痹大意,而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我認為,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一個能夠長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須做到不斷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脹、自我滿足的意識形態(tài)下。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真的是“禮儀之邦”嗎?是的,在對外宣傳上是的,可是環(huán)顧四周,真正像一個“禮儀之邦”嗎?!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四
有人說賈寶玉前世是一塊“頑石”,而且說寶玉生下時嘴里所銜著的寶玉為女媧補天時遺留下來的石頭。也許是這塊石頭的原因吧,家中的人都以為寶玉和這塊石頭是一條命,當玉碎了,寶玉也就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又因寶玉天生長相俊美,也就都更加寵愛他了。
當然,穿戴也更為華麗,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
長得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再一看又是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又由于寶玉生長在賈府,賈府中大部分都是女子,所以也就對寶玉的性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紅樓夢》中有賈寶玉說過的一句話:“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就是體現了賈寶玉非常喜歡和女孩在一起玩耍,討厭世俗的那些男子。
在《林黛玉進賈府》中有一段寫“寶玉摔玉”,可見,寶玉“摔玉”這一舉動是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表現了他追求平等,反對封建尊卑等級制度的思想,體現了他“行為乖張”的叛逆性格。
而且在歷人《西江月》中有寫道: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詆毀!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揭示了賈寶玉叛逆的性格,不愿受封建統治的束縛,厭棄功名利祿,要求獨立不羈,個性釋放,不服從封建王權對他的要求,不安與他們所規(guī)定的本分。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五
你聽過《蘇東坡畫扇》的故事嗎?你聽過《善報與惡報》的故事嗎?這些有趣的故事都來自于一本書――《中國民間故事》。
暑假里,我迷上了《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里面有許多故事,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善報與惡報》,故事講了一個貪心的哥哥和一個貧窮的弟弟不同的故事結局。
哥哥的兒子結婚了,哥哥卻并沒有請弟弟,弟弟想:無論如何我也應該給侄兒慶祝呀,于是弟弟就帶著禮物,去了侄兒的婚禮現場。這時,哥哥兇惡地說:“你來這干嘛?”就命令保鏢將其趕了出去,弟弟在眾人面前受不起這樣的侮辱,就出海捕魚散心去了。
果然,善有善報,弟弟捕到了一條小金魚,從小金魚肚子里取到了一枚戒指。這時,正巧被貪婪的哥哥看到了這一幕,他就馬上問小金魚要戒指,金魚叫他把手伸進嘴里來,因為哥哥非常想得到戒指,所以就信任了金魚,可這時,金魚一下子就咬斷了哥哥的手,哥哥不但沒得到戒指,還失去了一只手。哎,哥哥真是自作自受啊!誰叫他那么貪婪,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BR> 佛經里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痹谏钪?,我們種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給別人真誠的微笑,別人也會回你友好的話語;你處處算計別人,處心積慮地謀私,最終可能一無所獲,甚至沒一個好下場。
“善”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品質,讓我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種“善因”,才會收獲更多的善果。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六
當讀完《我的中國夢》這本書后,我意猶未盡、受益匪淺。
《我的中國夢》這本書一共有13個主題,使我感悟最深刻的是第13課建設美麗中國,它讓我明白了:我國西北、華北及東北西部地區(qū),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種種人為和自然力作用,那里的植物被遭到了破壞,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區(qū)域內分布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49萬平方千米,從新疆一向延伸到黑龍江構成一條萬里沙線。
讀到了那里使我聯想起5年前的情景:一群初中生在用石頭以一棵樹為目標比試仍石頭,我看到這一幕后,立刻跑過去對他們說: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人有人的生命,樹也有樹的生命,你們這樣做是恥辱的!他們聽了我的話后說:我們這樣做是不對,但是世界上有這么多樹,就算毀掉十棵樹誰都不會在意。我聽后十分氣憤。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要是都像你們這樣,地球就變成樹的地?他們聽后都慚愧地低下頭說:你說得對,我們不就應這樣做,要從我做起,不要破壞樹木。
對呀,我們不要再破壞樹木了,要做一個像《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里的易解放叔叔那樣,在10年種下110萬棵樹,做一個森林衛(wèi)士。
讀了這本《我的中國夢》的書后,我了解了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國的歷史和為我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的偉大人物。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使我無比驕傲,這都是經過祖祖輩輩不懈努力取得的。此刻我們也有許多高科技,比如有了人造衛(wèi)星,這樣我們才有了準確的天氣預報,才能使用各種先進的通信設備。航九、航十的飛天也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在飛速發(fā)展。
我明白在我國的邊遠山區(qū)還很落后很貧窮,我們就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幫扶、建設這些地方,使我國每一個地方都富裕,人們都過上幸福生活,每一個小朋友都能讀上書,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更強大了。
前輩們憑著自我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越來越好的生活,我們這些小朋友是未來之星,如果我們不努力的話國家將會越來越落后,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fā)展作準備。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七
同去年一樣,入睡伴隨著一片鞭炮聲,醒來依舊不減其勢。
當然,還有一件一樣的事跟著爸媽上靈巖山和西園燒香。其實,本來不需要我這么個小孩跟著去,我不過只是懶在家里許久,找個理由出去活動活動筋骨罷了。
燒香的細節(jié)就不用贅述,印象比較深的是,我擠在燒香的大部隊中問老媽拜的到底是什么神,老媽卻笑著說她怎么知道,反正只要神知道有這么一家人向他祈福就行。我抬頭望著幾個菩薩,分不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燒香回來的第二天,我年前心心念念的山海經終于到了,撕開包裝,硬皮彩頁,書很好,看著就很舒心。
對于山海經的印象,最早要追溯到小學五年級。
在某天的一個下午,我在報刊亭用著為數不多的零用錢買了一本雜志,當時并不知道,這本雜志為我此后的人生中,定義了什么叫做奇幻。
巧的是,這本雜志的名字,就叫奇幻。
不用同我講什么網絡玄幻小說,我壓根就不承認那樣的小說能與奇幻沾上多大的關系,那些絢麗多彩的奇幻故事,是瑰麗的神話與人性閃光融合,絕不是英雄主義加無數美女在側的虛幻。
在這本雜志刊登的許多故事,都取自于山海經。但這么說有些不負責,因為山海經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它更多的像是一本地理志、草本志或是奇獸志。作者們只是選取某一個獸或是某一座山進行想象,但這樣的想象,在我看來,更像是今人與古人幻想的匯合,顯得格外質樸與真實。
而正是由于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使得我對山海經尤為向往。
不過,確實如我之前所言,山海經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所以它的趣味性遠沒有其他古代志怪小說,例如聊齋志異之類那么高,前五卷分為南山經、西山經、東山經、北山經和中山經(我沒有按照次序排)。這五卷里大多只是描述了什么山上有什么奇珍的植物什么異獸,山下流著什么河什么湖,光是山名水名如繁星之多就足以令人頭大,更不要說是各種異獸之名。
但,同樣有趣的地方在于,幾乎每座山上都有各種不同的異獸和草本,每種異獸都有各自的容貌和功效。
容貌就不再累述,山海經真的可以當做本兒童插畫讀物,只是其中奇獸的相貌真的不怎么樣,什么蛇首雞身比比皆是,可以入眼的沒幾個,當然,遠古人民的智慧顯然是比較野蠻而直接的,就當湊合著看吧。
至于功效一詞,這里我實在是想不到其他詞來解釋,暫且用功效來形容吧。舉個例子,拿大家最熟悉的鳳凰來說,山海經中寫到鳳凰時,提到這么一句“見則天下太平”,意思是只要見到鳳凰,天下就會太平。幾乎每種異獸都有自己的功效,不是“見則天下大兵(打仗)”就是“見則其邑有恐(令人恐怖的事)”,還有一種功效便是“食之xx”,大抵是說吃了這種奇獸可以治瘤子啦,可以治耳聾啦,可以治憂愁啦等等??傊赐曛蟮母邢胧?,遠古人民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豐富,幾乎每一種奇獸都能被如數家珍地繪出,幾乎就如真的一般,所以當我回想起前言里提到古代人民曾一度拿山海經當真實記錄時,就忍不住想笑。
而及隨其后幾卷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就要有趣多了,因為開始記錄各色不同的奇怪國度,例如丈夫國,大人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西游記必是從其中取了不少素材,不過俗話說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也難怪,哈哈。
山海經中對于這十個太陽的記載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有一種格外俏皮的可愛。
原來這十個太陽是帝俊(天帝)的兒子,他們的母親羲和每天帶他們到海邊湯谷洗澡,湯谷邊有一個樹叫扶桑,高百仞,上面有高高低低的枝干,洗好澡的太陽們就坐在枝干上,一個太陽坐在較高的枝干,其余九個太陽就坐在較低的枝干,十個兄弟每天輪流坐高的枝干,天上才出現一個太陽??墒怯幸惶?,這十個兄弟覺得太悶了,一時無聊就都坐上最高的枝干,天空這才出現了十日同陽。
瞧,你不覺得這個故事格外俏皮嗎?洗太陽,你瞧古人是多么有童趣,居然能想出母親帶著太陽兒子洗澡的故事!這要是擱在現代人眼里,洗太陽?這么老土的故事,收視率絕壁是要跌破零點,導演一聲令下,劇本被打回,重寫。
這就是我們現在貧瘠而膚淺的想象力。
我想起前兩天我看得一檔節(jié)目,名字叫10放。
我想,或許有很多人還記得它原來的名字《第十放映室》,央視停播,優(yōu)酷接手的故事就不吐槽了,總之,目前更名為10放,原班人馬,不過是由電視轉為網絡而已。
10放最近做了一期節(jié)目,是關于宮崎駿,其中挑了很多部他的典型作品來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其中提到宮崎駿崇尚一個思想多神崇拜,萬物有靈。
敬畏。
你看,所有的神,都是與山水四季日月有關,這也是為何山海經之所以為山海經的原因。神,自然生也。我們敬畏神的同時,也是敬畏自然,敬畏自身的時刻。
同樣,萬物有靈亦是如此,雖然我不知道說得是否準確,但我個人認為古代佛教就應該多多少少宣揚過這樣的思想,而古人也或多或少受過這樣的教育。萬物有靈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認為在你不知道的空間和時間里,有很多真實而存在生命,而正是萬物有靈的想法,打開你的想象力,使你好奇,使你探出頭,使你忍不住去以柔和的姿態(tài)去對待、去想象萬物。
節(jié)目中也就此提出了為何宮崎駿的想象世界會被全世界人民所喜愛的原因,因為他賦予這個真實世界童真而奇幻的一面,簡單而純粹,直擊人心底。
回到山海經,去翻看那些離奇的神話故事,那些本應該是比白雪公主、灰姑娘更加讓孩子們熟知的故事,卻被掩埋在厚厚的書下,看不見了。
而同樣,讓人遺憾的是,就在我上大學的9月份,奇幻這本伴我走過數年的雜志,??恕?BR> 你看,很多事就是這么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屬于志怪奇幻的文字時代大概已經正在走下坡路,誰沒拄著拐杖暮暮垂老的時候呢?只是,這個時候會不會來得太早些,我還沒有心理準備,和它說再見。
我非常希望,當我明年再去靈巖山和西園的時候,我能知道那些菩薩是誰,有什么故事,無論他是否存在,都在心里默念一句,請保佑我和我的家人。
可是,又或者,明年的這個時候,我賴在被窩里,不想起來。
呵,誰知道呢?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八
30天能環(huán)游中國?捧著這本書的時候我心里滿是疑惑。當我真的伴著這本書,體驗了一次“不走路的旅行”,內心里無時不升騰起自豪之感。
我為祖國的名勝古跡而驕傲。隨著書:我游覽了故宮、長城、天安門,觀賞了龍門石窟、敦煌壁畫等許多名勝古跡,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比如,金水河上橫跨五座漢白玉石橋,橋的前面有一對雕刻精美的大石獅,還有一對挺拔秀麗的華表。說起華表,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呢!華表頂上各有一個承露盤,盤上都蹲著一個石吼,石吼面向南。傳說它經常注視著皇帝外出的行動,當皇帝在外游逛久了,它就勸皇帝:“國君呀,你不要在外面游逛了,快回來料理國事吧?!币虼巳藗児芩小巴龤w”。
我為祖國的歷史文化而驕傲。隨著書:我參觀了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走進氣魄雄偉的展廳,登上檢閱臺,俯視俑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浩浩蕩蕩的軍陣場面:前邊,由210件武士俑組成的三列橫隊,每列70件,面朝東方,隨后,是由步兵和戰(zhàn)車組成的38路縱隊,兵馬俑披甲穿袍,戰(zhàn)車由四匹戰(zhàn)馬拖拉,這是軍隊的主力。在它們的南北兩側和最后面,各有一隊面朝外的武士俑。他們是軍陣的側翼和后衛(wèi)。這些陶俑陶馬,大小和真人真馬一樣。不同兵種的武士,神態(tài)各異。有的凝視、聆聽周圍的動靜;有的執(zhí)弓拉弓,目視前方;有的`騎在馬上,表情嚴肅、堅毅。陶馬匹匹膘肥體壯,矯健有力。真是令人驚嘆的奇跡,考古學上的偉大發(fā)現!
我們的祖國的山河雖然壯麗雄偉,但是在歷史上還不是受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欺辱。圓明園集中了我國園林藝術的精華和難以計數的文物珍品和金銀財富。它不僅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宏偉、建筑最富麗的大型園林,也是人類世界上收藏最豐富的藝術博物館。可是令人心痛的是:這樣宏偉壯麗的藝術之宮,連遭英發(fā)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毀滅性的洗劫,一座名園變成了一片廢墟?!捌咂呤伦儭?、“南京大屠殺”……讓許多無辜、善良的中國百姓喪生在侵略者的刺刀之下!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用科技建設祖國,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
《30天環(huán)游中國》真正實現了讓你不用走路的游覽!它不僅能增長你的見識,更重要的是讓你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九
這個寒假,我讀了很多書,《美麗中國夢》是我印象中最好的一本。
現在的中國很繁華,一幢幢大樓拔地而起,汽車,給我們祖國的交通帶來了方便,雖說汽車方便,可有些時候會產生交通堵塞,汽車還會污染空氣。農村變化就更大了,彎彎曲曲又窄又長的泥土路,已成為又寬又直的水泥路了()。但是原本清澈見底的水,卻變成了渾濁發(fā)綠而又臭氣熏天,河面上有垃圾的漂浮物,魚和蝦早已不見了蹤影,有些甚至飄在河上;美麗的校園,遭到破壞,花園的椅子上和桌子上,都有幾個黑腳印,草被踏彎了。教室里的課桌椅一些被損壞,圖書掉頁了;中國的美景很多,但垃圾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huán)境。
但是,中國還是有很多好人的,徐秀娟和姚明保護動物,不讓它們滅絕,楊善洲植樹造林,王君婧,4年撿了十萬余電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美麗人物,不要讓樹林變成木樁,不要讓動物滅絕,不要讓白色污染嚴重起來,我們應該不獵殺動物,不亂扔垃圾,別把河變得渾濁,現在,從你我做起,別讓美景變成垃圾場,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講出來的。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前列。以四大發(fā)明為代表的輝煌成就,推動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對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便是現在中國夢的歷史源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夢想的民族。國家夢想帶領個人夢想,個人夢想的實施、實現推動國家夢想前進。個人夢想觸動和產生了四大發(fā)明,四大發(fā)明推動了國家發(fā)展,也就是個人夢想推動國家夢想。東漢張衡因為小時候在社會底層生活過,這使他了解了人民的苦難、需求,這讓他擁有了他的個人夢想。他一生都是位清廉愛民的好官,他一生的科學創(chuàng)造都是有利于人民的。一代代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拋頭顱、灑熱血、不惜舍身取義。
只有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步入小康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每個人都應牢牢記住我們是祖國的,祖國也是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的祖國給了我們擁有和實現自我夢想的空間。而在自我夢想實現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給我們祖國的夢、我們民族的夢添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中國夢讀后感(五)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
其中,我對《鑿壁偷光》印象最深??锖饧依锓浅X毢?,但他很愛讀書,卻買不起蠟燭??锖獾泥従痈辉#客碜x書之時,屋里明亮通明??锖獗阆肓宿k法,在墻上鑿了一個小洞,燭光便透了進來,每晚匡衡便這樣“偷光”學習??锖饨涍^努力學習,后來獲得了不小的成就。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合上故事我想到了梁啟超的這句話??锖庹J真學習自身就會強大,而少年強則國強,有了我們的努力,國家自然就會屹立世界。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這就是我一個小學生的普通夢,一個我的中國夢!
中國的夢要靠我們來實現,我在心里這樣吶喊著:“奪回釣魚島,告訴日本,中國不是弱者!神舟飛天,蛟龍入海,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中國很強大!國民快樂的生活著,中國很富裕!
中國有自己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那就是國家更加強大、更加富裕、更加快樂……有夢就有希望,中國夢,藍色的夢,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這藍色的夢一定會實現!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一
國家強大,是中國人的夢想。只因為曾經的中國實在太強大,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還是整個社會,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引領世界潮流。試問一聲,誰不喜歡一直領先,誰喜歡落后挨打,誰喜歡只有美好的回憶而沒有美好的將來呢?要想使得中國夢不是夢,需要現代人的多番努力。“中國夢”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今天的“中國夢”,不是天下掉下的餡餅,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接力傳承。是豐富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領導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了卓越的功勛,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忠心愛戴和國際社會普遍贊譽?!爸袊鴫簟痹谝淮未蔚摹敖恿鬟f”中,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戮力同心、接力奮斗建設處至大、至優(yōu)、至進步、至莊嚴、致富強、至安樂的國家。
開辟中國時代,是中國的歷史責任,是中國崛起和復興的成
功標志,通過閱讀《中國夢》,看到了歷代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做出的努力,經過不斷的探索,找到了符合社會主義國情的發(fā)展道路,中國人開始有底氣為中國夢而奮斗!
未來是我們的時代,是中國的時代,是中國人民的時代。通過閱讀《中國夢》讓我感受到我們國家的開放精神,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基層領導干部,實現“中國夢”須付出堅忍不拔的努力、作出堅持不懈的奮斗,需要接力升級,需要改革創(chuàng)新,需要真抓實干,杜絕空談、拒絕浮躁、抵制浪費。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中國夢必須要凝聚中國的力量!著重的強調了人生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機會,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跟進步的機會。這些夢要靠人民來實現,要堅持人民團結的力量。有全黨全國人民的戮力同心、接力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二
當超級女聲在中國持續(xù)火熱時,當哈韓哈日風暴在中國風起云涌時,這個中國男孩的出現來的有點突然,有點突兀。他的名字叫:洪戰(zhàn)輝。
他的故事更像一部傳奇:自幼母親出走,父親瘋癲,撿回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但卻憑一已之力頑強地生活著。這一切對于洪戰(zhàn)輝來說都來的過于險促,在別的孩子都還在撒嬌的年齡,他便開始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蛘哒f他是個異類,在我們開始享受生活和親情的溫暖時,他在另一個孤獨的世界掙扎。當脆弱成為時代病,同情和理解都成為時尚的呻吟時,他讓這一切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梢哉f,他唯一比我們富有的.便是那顆堅韌不拔的心,它有力的搏動著,使他的人生在苦難中升華。
當我讀著他日記本中的那些不屈的字句時,我感動,我自慚形穢。而本書告訴我們的不僅是深深的感動,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是否能從洪戰(zhàn)輝的承擔中看到我們自己的承擔,并努力為之。作者并非用諸如“艱苦卓絕”等詞語來形容他的生活,但平凡的語言帶給了我們更多的觸動。為什么他的人生就如此慘烈,為什么生活就如此不公?從平凡的字句中,我們找到了一種生活,一種我們愿意相信而始終不能相信的生活。在洪戰(zhàn)輝面前,我們太過脆弱,他的光芒刺痛了眾多習慣黑夜的眼睛。
縱覽此書,難道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一種難言的觸動?可以說洪戰(zhàn)輝的傳記是一部最能催人淚下的作品,而作者卻告訴我們:“其實任何道德的標高都反映出現實的缺失。“洪戰(zhàn)輝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他的精神更需發(fā)揚光大。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洪戰(zhàn)輝的人生不需要被復制和刻意模仿。無論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心存對生活的愛和希望,只要你歷經磨難而不放棄對生活的愛和希望,就能從你身上找到洪戰(zhàn)輝的影子。
只有在苦難這個迥異于常人的背景里,我們才能看見洪戰(zhàn)輝的堅持,只有在洪戰(zhàn)輝被擊倒一千次后第一千零一次爬起來,我們才看得清他的價值。是的,總有一種精神會讓我們感到得淚流滿面,總有一個在人性的大漠上踽踽獨行的開拓者會觸動我們蒙垢的心靈。與其說我們發(fā)現了洪戰(zhàn)輝,不如說洪戰(zhàn)輝拯救了我們!
中國男孩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三
一直以來,我并不懂得幸福是什么。當有人問起的時候,我只是笑著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倍裉欤斘易x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后,終于進一步理解了“幸?!钡暮x。暑假期間,帶著無數的好奇心,我去采訪了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認為:幸福就是能吃飽、穿暖,一家人一起坐在飯桌前談笑風生。我覺得也對,因為以前能吃上一頓飽飯就很滿意了。我想: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幸福吧。爸爸、媽媽認為:幸福就是有很好的事業(yè)、智慧、美麗、愛情。不但自己一家人過著美好的生活,還要獻出愛心,幫助貧窮的人們擺脫困境。
聽到別人的答案,我綜合《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也好好地想了想:天天吃人間美味當然是一種幸福,同時,能看看高山的雄壯、聽大海的.怒吼、聞花草的清香,擁有強健有力的體魄,不是更幸福嗎?還有我的良好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周圍的人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那也是一種加倍的幸福。
三代人對幸福的看法,從物質上的追求到精神上的追求,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慢慢變化,這些讓我們明白: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人們對幸福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一個個小家的幸福離不開一個大家的幸福,只有國家富強了,一個個小家才能幸福。
可是我又想,當我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于爆竹的爆炸,汽車的尾氣,喇叭的高鳴,森林的減少,溪水的變質,人類生活的“地球村”正在被“無形的大火”改造成一個“可怕的黑洞?!敝袊娜司夭坏饺澜绲陌俜种氖司任锂a量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俄國的二分之一!人均淡水、石油、森林等重要資源都遠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在這樣的起跑線上,向新的幸福目標出發(fā),不知要跨越多少個障礙,這個任務是多么的艱巨啊!
為此,向更高的幸福出發(fā),就要跨越這些障礙,需要十三億中國人齊心協力,更加積極地加入到建設幸福中國的大隊伍中去。同學們,為了讓國家更加強大,為了讓人民更加幸福,讓我們節(jié)約資源、愛護我們人類的唯一家園吧!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四
從總體看來,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抄寫本即人工抄寫的圖書,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圖書。但具體區(qū)分,又有種種不同的版本名稱。
按照寫刻的不同情形
按照寫刻的不同情形,可分為寫本、影寫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繪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補本、遞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兩截本、石印本、鉛印本等等。
寫本早期的圖書,都依賴于抄寫流傳,雕版印刷術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讀書人以抄寫古籍為課業(yè),所以傳世古籍中有相當數量是抄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無較大的區(qū)別,但宋元以后,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例如一些內府圖書,并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像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以及歷朝實錄。影寫本明清時期,藏書家為保存稀見宋元版書原稿,雇請抄手,用優(yōu)良紙墨,照原樣影摹下來,版式、字體往往與原本相差無幾,這樣的寫本被稱作影寫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閣毛氏影宋寫本最為著名。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寫的圖書,非抄寫者親撰。其中抄寫精美,字體工整的稱為精抄本。稿本已經寫定尚未刊印的書稿,稱為稿本。其中,由作者親筆書寫的為手稿本,由書手抄寫又經著者修改校定的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視,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價值較高的稿本,一向為藏書家珍愛。彩繪本以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繪寫的圖書。多用于插圖或地圖較多的圖書,如民間流傳的等。原刻本據原刻本重印的圖書。其中凡版式、行款、字體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稱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對原刻本內容進行增刪校訂或添加評注的,則稱為增刻本、刪刻本、評注本。精刻本指??眹缹?、字體工整、紙墨優(yōu)良的刻本。其中請名人書寫上版的刻本(多在書版上留有姓名)稱為寫刻本。修補本遞修本將舊存書版重新修整、補配之后印出的圖書稱為修補本或重修本。有的書版保存時間較長,歷經多次修補,則稱遞修本。如果宋朝書版經過宋、元、明三朝修補的,則稱為三朝遞修本或三朝本。配本將不同地區(qū)的書版,配合起來印成一種完整的書,稱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蘇、浙江、湖北五省官書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卻同為一部書。百納本百納即補綴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書,稱為百納本。清初人宋犖匯集宋元三種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記》,近代又有百衲本《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務印書館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為著名。該本選用當時最古的善本影印。
如《史記》用宋慶元黃善夫家塾本,《漢書》用宋景祐刻本,《晉書》以幾種宋刻本配齊,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書》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舊唐書》用宋紹興刻本,《新唐書》用宋嘉祐刻本,《舊五代史》世無傳本,用清人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慶元刻本,宋、遼、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邋遢本古代書版因刷印多次,已經模糊不清,印出的書被稱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還在使用,印出的書字跡迷漫,被稱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钭直居媚z泥、木、銅、鐵、鉛、錫、磁、瓢制成方塊單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圖書,稱為活字本。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北宋中期,畢升首先發(fā)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禎又用木活字排印了《農書》,但均未見存本?,F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發(fā)現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清時期活字本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華燧以銅活字排印了《錦繡萬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齋隨筆》和《古今合璧事類備要》等書。清雍正年間,內府以銅活字排印了一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乾隆間又以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此外,流傳到我國的還有朝鮮活字本。套印本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分版印刷的圖書。常見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稱為朱墨本。此外,還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發(fā)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術,稱為饾版和拱花,這種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畫。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頭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開本很小的圖書,意謂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載:“今之刊印小冊,謂巾箱本,起于南齊衡陽王手寫《五經》置巾箱中?!庇捎谶@種圖書體積小,攜帶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稱為袖珍本。古代書商還刻印有一種儒經解題之類小冊了,專供科舉考生挾帶作弊之用,這種袖珍本則稱為挾帶本。
兩截本有的書在版面中增加一條橫線,使之分為上下兩塊,稱為兩截本或兩節(jié)本。常見于圖文并茂的小說戲曲,便覽大全之類圖書。鉛印本采用現代鉛印技術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國最早的鉛印出版機構----墨海書館,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漢文鉛印本《六合叢談》。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鉛印法。晚清及民國鉛印古籍多用線裝,與刻本外觀形式相似,要注意鑒別。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圖書。這也是晚清時傳入我國的一種現代印刷方法。采用藥墨寫原稿于特制紙上,覆于石面,揭去藥紙,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書。石印與鉛印本均是油墨印刷,與水墨印書的刻本古籍有區(qū)別,而且石印本多為手寫軟件字,易于辨認。
按照刊刻時代區(qū)分
按照刊刻時代區(qū)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國刻本等等。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剛剛出現,抄寫本仍是圖書的主要形式,流傳下來的印刷品多為佛經和歷書。五代刻本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59年)刻印的圖書。包括后唐、后晉、后周刻印的藍本九經及后蜀、吳越、南唐刻印的類書、別集、佛經。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現能見到的多是刻經,有敦煌發(fā)現的后晉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剛經》,吳越所刻《寶篋印經》等。宋刻本兩宋時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統治區(qū)域內刻印的圖書。由于雕版印刷術的普及,官私刻書業(yè)極為繁盛,刻書范圍已包括經、史、子、集各類圖書,刻印質量上乘,被歷代藏書家視為珍本。遼刻本與北宋同時代,在契丹統治區(qū)域內刻印的圖書。契丹書禁甚嚴,遼刻本極少流傳。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中發(fā)現了60余件印刷品,多為遼代刻經,還有最早的刻本《蒙求》。西夏刻本西夏建國于1032年,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自創(chuàng)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經》等書,但傳世很少。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寧夏賀蘭山中發(fā)現了8冊蝴蝶裝西夏文刻經。金刻本大致與南宋同時,在金代統治的中國北方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其中以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刻書最為發(fā)達,官方設有經籍所,主持刻書。金刻本流傳下來的不多,較著名的有《劉知遠諸宮調》和《趙城金藏》。蒙古刻本元朝立國之前在平陽刻印的圖書。基本沿襲金代平陽經籍所舊規(guī)。傳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圖注》,1249年平陽府張存惠晦明軒刻《重修政和經史證類本草》,1244年刻《玄都寶藏》殘卷等。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1368年)刻印的圖書。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陽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為書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傳較多,且有獨特風格。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無論在刻書地區(qū)、刻書形式、刻書范圍等方面都遠勝前代。
流傳下來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較多,正統以前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出現了適應于印書的仿宋字,二是線裝取代了包背裝。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官私刻書業(yè)均達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時期,考據學興起,學者熱衷于版本??保霈F了大批校核精審,刻印典雅的圖書。現今流傳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學者重視,有不少被列為善本。民國刻本中華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圖書,以匯刻、翻刻歷代珍本、善本居多。這一時期,影印、鉛印技術已大量采用,傳統的雕版印刷勢漸衰微。
按照刻書地域分
按照刻書地域分,則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陽本、外國本(日本本、高麗本)等。浙本宋代浙江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宋代兩浙路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刻書數量大,質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溫州、明州、臺州、紹興等地均刻印圖書,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溫州、明州、臺州、紹興本的區(qū)分。建本又稱閩本,為宋元明福建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宋代福建刻書集書于建寧、建陽兩地,建陽麻沙鎮(zhèn)盛產榕木竹紙,易于雕印圖書,因而書坊林立,一些著名書坊歷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圖書又稱為麻沙本。蜀本五代及兩宋時期四川地區(qū)刻印的圖書。以成都、眉山較發(fā)達,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開寶藏》,眉山則刻有《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七史及《資治通鑒》等書。蜀本又分大字、小字兩種。平陽本又稱平水本,金元時期山西平陽(又叫平水,今山西臨汾)地區(qū)刻印的圖書。金滅北宋以后,將北宋開封的刻工掠至這里,又設立刻書機構,從此平陽成為北方刻書中心。日本本又稱東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紙,與高麗本相似,惟質量不及高麗本。日本本常間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較易識別。朝鮮本又稱高麗本,古代朝鮮刻印的漢文古籍。我國印刷術最早傳入朝鮮,朝鮮刻本繼而傳入我國。朝鮮本刻印比較精美,書品寬大,寫刻清晰,多采用潔白的皮紙。
根據刻書機構的性質
根據刻書機構的性質,又可區(qū)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圖書。五代以來,歷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書之舉,但所設機構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種不同名稱。主要有:監(jiān)本歷朝國子監(jiān)刻印的圖書。主要是各種儒家經典、文史名著。據文獻記載,從五代開始,國子監(jiān)刻印有九經,北宋承其遺制,繼續(xù)刻印經史,南宋時,舊版不存,遂征調地方版片至京師國子監(jiān)印書,稱舊版為“舊監(jiān)本”,新版為“親監(jiān)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設國子監(jiān),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監(jiān)本”和“北監(jiān)本”的區(qū)別。公使庫本兩宋地方官府動用公使庫錢刻印的圖書。經廠本明代司禮監(jiān)所轄經廠刻印的圖書。多《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常見古籍。特點是書品寬大,字大如錢,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辈痪?,錯訛較多。內府本明清兩朝宮殿刻印的圖書。明內府刻書主要是經廠本,清內府刻書多殿本。內府刻書往往不惜工本,講究形式,但清內府本??币嗑U堰B《嘯亭雜錄》續(xù)錄有內府刻書目錄。殿本清康熙間,于武英殿設修書處,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設刻書處,派親王、大臣主持??虉D書,所刻之書稱為殿本。殿本??叹拢埬霞?,堪與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書,一向被列為清刻善本。聚珍本清乾隆年間選刻《四庫全書》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萬余個,乾隆定名為“聚珍版”,所印圖書遂稱武英殿聚珍本。后來各地官書局也仿聚珍版印書,被稱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稱為“內聚珍”。書局本清同治間,由曾國藩提倡,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四川、安徽、兩廣、兩湖、山東、山西、直隸先后創(chuàng)立官書局,所刻圖書稱為“書局本”或“局本”。私刻本即私人出資刻印的圖書,其中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私家刻書稱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來,私家刻書持續(xù)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稱,如宋廖瑩中“世彩堂本”,余仁仲“萬卷堂本”,明范欽“天一閣本”,毛晉“汲古閣本”,清納蘭性德“通志堂本”,鮑廷博“知不足齋本”,黃丕烈“士禮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稱,如宋“黃善夫本”,明“吳勉學本”。坊刻本歷代書坊、書肆、書鋪、書棚刻印的`圖書。坊刻本以營利為目的,刻印較差,往往??辈痪?,惟宋代坊肆刻書,如臨安陳氏、尹氏書籍鋪等,所刻圖書與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根據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
根據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古籍又可分為足本、節(jié)本、殘本、通行本、稀見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足本內容完整無缺的圖書。節(jié)本因原書篇幅過巨,刻印時只節(jié)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為其他原因予以刪節(jié),稱為節(jié)本或刪節(jié)本。殘本指內容殘缺的圖書。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殘缺,有的僅是缺卷、缺冊,經過抄配,仍能補全;有的殘缺過甚,只能作為他書的配本。一般說來,殘本較足本的價值要降低很多。通行本指刻印較多、流傳較廣、年代較晚的古籍版本。稀見本刻印較少,流傳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歷代族譜、家譜,均不多見。孤本世所僅見的古代圖書,往往不見于諸家著錄,如明《永樂大典》。國內僅存一部的書則可稱為“海內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選》。珍本寫刻年代較早,流傳很少,研究價值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內府寫本,有史料價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善本最早是指??眹烂?,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義漸廣,包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的各類古籍。由于歷代藏書家中,善本肯定是舊本,那些抄寫、刻印年代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書家丁丙在其《善本書室藏書志》的編例中,規(guī)定收書范圍是:
1、舊刻;
2、精本;
3、舊抄;
4、舊校。他按照那個時代的標準,將舊刻規(guī)定為宋元版書,精本為明代精刻。依據這一劃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國時期,明刻本漸漸進入舊刻行列,本世紀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變成了善本,甚至無論殘缺多少,有無錯訛,均以年代劃界。實際上,真正的善本仍應主要著眼于書的內容,著眼于古籍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
70年代末,《中國善本書總目》開始編篡,在確定收錄標準和范圍時,規(guī)定了“三性”、“九條”,這應該是對善本概念的一個完整周詳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寫的圖書。
(2)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版本模糊,流傳較多者不在內)。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傳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印行的圖書。
(5)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及較少見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抄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國印刷技術發(fā)展,代表一定時期印刷水平的各種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較精版畫的刻本。
(9)明代印譜,清代集古印譜,名家篆刻的鈐印本(有特色或有親筆題記的)。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五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譯:想看到更遠更寬廣的景象,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常識,你就要比本來更盡力。)
4、正人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正人之間的往來,像水相同的平平、純潔,這樣的友誼才會耐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相同的又濃又稠,但不會持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吨杏埂?BR> (譯:勤奮好學就挨近智,做任何事情只需盡力就挨近仁,懂得了對錯善惡就是勇的一種體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鞔V語
(譯:一句良善有利的話,能讓聽者即便在三冬酷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嘴薄舌的狠毒言語,損傷他人的豪情和自尊心,即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冰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和睦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本人招?!对鰪V賢文》
(譯:功德壞事都是本人做的,災害美好也滿是由本人的言行招來的。)
9、正人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吨芤住?BR> (譯:正人就算有杰出的才干出眾的技藝,也不會處處夸耀、做作。而是在必要的時辰把才干或技藝發(fā)揮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譯:盡力學習卻不感到滿意,教訓他人不感到厭惡。)
11、全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逗鬂h書》
(譯:大家都以為只要獲取他人的東西才是收成,卻不曉得給予他人也是一種收成。)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猍漢]司馬遷
(譯:人畢竟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一樣,為了公民正義的工作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小羊有跪下承受母乳的感恩行為,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意,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毒劳ㄑ浴?BR> (譯:雖然你是一個強者,可是必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本人夸耀本人。)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曉得?!抖Y記·學記》
(譯:玉石不通過雕刻,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渡袝?BR>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愅㈧?BR>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对鰪V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对鰪V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BR>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斗,辱也?!豆珜O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俄n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BR>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41、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BR>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BR>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4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BR>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4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譯:事業(yè)或學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BR>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8、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4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皱汀妒⌒匿洝?BR>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0、學不可以已?!盾髯印?BR>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一
一個人,被傷害后會感到傷心和無助,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這樣,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
文中所說的小男孩對別人發(fā)過脾氣后,無論怎樣解釋,都不會抹去印在對方心靈上的傷痕。無論說多少次“對不起”都不會是受傷的心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fā)。我對自己說:如果每個人都能贊美別人,讓美麗的光環(huán)籠罩對方的心,世界就會充滿愛。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二
《論中國(onchina)》英文版于出版,中文版10月出版。全書617頁。作者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國費爾特市,是猶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國。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國國務卿。是美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他以根據40多年與中國領導人的交往,50多次對中國的訪問,以客觀、理性、嚴謹的態(tài)度,撰寫了《論中國》。
總體上說,盡管在漢唐元明清都有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但總體上是局部的,有限的,還沒有那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與世界在經濟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廣泛、全面地融入這個世界。中國目前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將來將達到第一位。中華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所以我們要認識這個世界,同時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們。但是,我們畢竟剛剛開始融入這個世界?!墩撝袊诽峁┝藝庹渭遥貏e是從美國政治家的角度對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思維的認識,為我們認識自己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更有益于我們清醒地認識我們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同時為我們在處理與各國關系有重要參考價值,也對在全球化新形勢下中國的文化如何面對,那些保留發(fā)揚,那些揚棄引發(fā)深深思考。
基辛格博士首先從晚清時期的中國談起。揭示了幾千年長期中國農業(yè)社會相對穩(wěn)定、富足的社會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經現代化、工業(yè)化、全球化的情況下,仍舊堅持保守封閉、愚昧無知、妄自尊大、封建專制的社會狀況。他力圖通過清朝到當今時代社會在政治、社會、文化的沿革來認識、了解、揭開中國的神秘面紗。作為一個外交家,他不是僅僅陳述了朝鮮戰(zhàn)爭、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過中美關系這一主線,這一系列現象,著重分析中國人的戰(zhàn)略思維模式和外交習慣。
讀了本書以后幾點思考:一是中美關系核心不是意識形態(tài)問題,核心是國家戰(zhàn)略利益。上世紀70年代,中國比今天在意識形態(tài)上更加極左。但是由于當年前蘇聯構成對中、美兩國的威脅,促進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天,中國深度改革開放,前蘇聯的威脅不復存在,所以中美沒有了共同的敵人,而出現了經濟利益、戰(zhàn)略空間的爭奪,則形成了今天的對抗。而人權問題、價值觀問題等僅僅是借口。
二是一個國家要令別國信服,要引領世界,不僅有硬實力,更要有軟實力。硬實力也就是經濟實力、軍力等,也要有軟實力,例如一個國家的正義、誠信、包容。
三是在歷史性轉變的形勢下,中國文化中值得傳承的是什么?應該是勤勞、善良、堅忍不拔、含蓄縝密。而在中國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應該是官本位,封閉、保守、小農意識。
四是從中國清朝封建社會到當今社會轉變給了我們重要啟示。清朝的封閉、自大,而全然不顧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現代化、工業(yè)化的大趨勢。不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主動全球化、工業(yè)化、現代化,就會被用堅船利炮被動地撬開國門,落后就要挨打。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三
我閱讀了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一書,啟發(fā)很深。從某個程度上說,中國人是很丑陋的。這不是我看過了這本書之后就附庸著叫囂,環(huán)顧四周,看看我們生活的周圍——丑陋,無處不在!
中國人之所以丑陋,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虛偽,太愛面子,以至于幾千年來都沒有勇氣去面對自身的病癥,哪怕有向癌癥發(fā)展的趨勢,卻依然蒙著眼睛自詡為“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盡一切可能與手段來掩飾自身的缺陷——你說中國有缺點,是因為你生活的環(huán)境不如中國,你嫉妒罷了;或者是你擔心中國崛起了會吞了你們那可憐的小國,所以想在此之前盡一切辦法來打擊我們龍的傳人的信心而已。
臟、亂、吵。他說我們的廚房臟亂、家庭臟亂。很多地方,中國人一去,別人就搬走了。因為到處是冰淇淋盒子、拖鞋;小小孩子到處跑,到處亂畫,空氣里有潮濕的霉味。中國人聲音大。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嗓門高,理都跑到我這時里來了。柏楊說:因為吵、臟、亂自然會影響內心,窗明幾凈和又臟又亂,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中國人的窩里斗,天下聞名。柏楊說: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看起來都象一條豬,可是三個日本加起來就是一條龍,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使日本所向無敵!中國人打仗打不過日本人,做生意也做不過日本人,就是在臺北,三個日本人做生意,好,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中國人做生意,就顯現出中國人的丑陋程度,你賣五十,我賣四十,你賣三十,我賣二十。所以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中國人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上可以把太陽一口氣吹滅,下可以治國平天下。中國人在單獨一個位置上,譬如研究室里,在考場上,在不需要人際關系的情況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發(fā)展。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所以就有了在中國做事容易,做人難的說法。
由窩里斗的哲學使我們中國人產生了一個很特殊的行為——死不認錯。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所謂“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不認錯是因為中國人喪失了認錯的能力。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用很大力氣,再制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并不是錯。所以說,中國人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
沒有包容性的性格,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自卑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狗屎;和權勢走得越近,臉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時候覺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顧,變成了一種人格分裂的奇異動物。還有,柏楊認為中國人是天下最容易膨脹的民族,為什么容易膨脹?因為中國人“器小易盈”,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
柏楊不僅指出了這些不好的特征,還指出了改變我們中國人丑陋形象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每個人想辦法把自己培養(yǎng)成鑒賞家。我們雖然不會演戲,卻要會看戲,不會看戲的看熱鬧,會看戲的看門道。鑒賞家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民主是要自己爭取的,不能靠別人賞賜。自由、權利是我們的,你付給我,我有,你不付給我,我也有。沒有鑒賞能力就好象是瞎了眼的主人。如果我們每一個都成為一個好的鑒賞家,我們就能鑒賞自己,鑒賞朋友,鑒賞國家領導人物。這是中國人目前應該走的一條路,也是唯一的一條路。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豪感,就容易萎靡不振,失去銳意進取的信心;一個民族要是不會反省,沒有制衡機制,那又容易滋生毒瘤,甚至走向衰亡。說到制衡,美國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似乎永遠有聞過則喜的勇氣,美國人也寫了一本《丑陋的美國人》被美國國務院拿來做為他們行動的參考。一個有制衡機制的國家前進的行程是接近直線的,而缺乏這種機制的國家就會曲線前進甚至倒退。中國人太要面子,面子可以勝過一切,而理想、事業(yè)則在其次。面子到底值幾分錢呢?和事業(yè)比,和理想比,它一文不值。柏楊老先生的《丑陋的中國人》作于20年前,里面揭露的很多現象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并沒有因為新中國的建立而改變,因為很多都已經深入文化骨髓,成為了人們思維方式的一部分,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贿^好在,細細想來,還是有不少現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好轉。但我們不應該麻痹大意,而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我認為,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一個能夠長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須做到不斷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脹、自我滿足的意識形態(tài)下。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真的是“禮儀之邦”嗎?是的,在對外宣傳上是的,可是環(huán)顧四周,真正像一個“禮儀之邦”嗎?!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四
有人說賈寶玉前世是一塊“頑石”,而且說寶玉生下時嘴里所銜著的寶玉為女媧補天時遺留下來的石頭。也許是這塊石頭的原因吧,家中的人都以為寶玉和這塊石頭是一條命,當玉碎了,寶玉也就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又因寶玉天生長相俊美,也就都更加寵愛他了。
當然,穿戴也更為華麗,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
長得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再一看又是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又由于寶玉生長在賈府,賈府中大部分都是女子,所以也就對寶玉的性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紅樓夢》中有賈寶玉說過的一句話:“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就是體現了賈寶玉非常喜歡和女孩在一起玩耍,討厭世俗的那些男子。
在《林黛玉進賈府》中有一段寫“寶玉摔玉”,可見,寶玉“摔玉”這一舉動是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表現了他追求平等,反對封建尊卑等級制度的思想,體現了他“行為乖張”的叛逆性格。
而且在歷人《西江月》中有寫道: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詆毀!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揭示了賈寶玉叛逆的性格,不愿受封建統治的束縛,厭棄功名利祿,要求獨立不羈,個性釋放,不服從封建王權對他的要求,不安與他們所規(guī)定的本分。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五
你聽過《蘇東坡畫扇》的故事嗎?你聽過《善報與惡報》的故事嗎?這些有趣的故事都來自于一本書――《中國民間故事》。
暑假里,我迷上了《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里面有許多故事,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善報與惡報》,故事講了一個貪心的哥哥和一個貧窮的弟弟不同的故事結局。
哥哥的兒子結婚了,哥哥卻并沒有請弟弟,弟弟想:無論如何我也應該給侄兒慶祝呀,于是弟弟就帶著禮物,去了侄兒的婚禮現場。這時,哥哥兇惡地說:“你來這干嘛?”就命令保鏢將其趕了出去,弟弟在眾人面前受不起這樣的侮辱,就出海捕魚散心去了。
果然,善有善報,弟弟捕到了一條小金魚,從小金魚肚子里取到了一枚戒指。這時,正巧被貪婪的哥哥看到了這一幕,他就馬上問小金魚要戒指,金魚叫他把手伸進嘴里來,因為哥哥非常想得到戒指,所以就信任了金魚,可這時,金魚一下子就咬斷了哥哥的手,哥哥不但沒得到戒指,還失去了一只手。哎,哥哥真是自作自受啊!誰叫他那么貪婪,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BR> 佛經里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痹谏钪?,我們種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給別人真誠的微笑,別人也會回你友好的話語;你處處算計別人,處心積慮地謀私,最終可能一無所獲,甚至沒一個好下場。
“善”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品質,讓我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種“善因”,才會收獲更多的善果。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六
當讀完《我的中國夢》這本書后,我意猶未盡、受益匪淺。
《我的中國夢》這本書一共有13個主題,使我感悟最深刻的是第13課建設美麗中國,它讓我明白了:我國西北、華北及東北西部地區(qū),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種種人為和自然力作用,那里的植物被遭到了破壞,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區(qū)域內分布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總面積達149萬平方千米,從新疆一向延伸到黑龍江構成一條萬里沙線。
讀到了那里使我聯想起5年前的情景:一群初中生在用石頭以一棵樹為目標比試仍石頭,我看到這一幕后,立刻跑過去對他們說: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人有人的生命,樹也有樹的生命,你們這樣做是恥辱的!他們聽了我的話后說:我們這樣做是不對,但是世界上有這么多樹,就算毀掉十棵樹誰都不會在意。我聽后十分氣憤。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要是都像你們這樣,地球就變成樹的地?他們聽后都慚愧地低下頭說:你說得對,我們不就應這樣做,要從我做起,不要破壞樹木。
對呀,我們不要再破壞樹木了,要做一個像《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里的易解放叔叔那樣,在10年種下110萬棵樹,做一個森林衛(wèi)士。
讀了這本《我的中國夢》的書后,我了解了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國的歷史和為我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的偉大人物。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使我無比驕傲,這都是經過祖祖輩輩不懈努力取得的。此刻我們也有許多高科技,比如有了人造衛(wèi)星,這樣我們才有了準確的天氣預報,才能使用各種先進的通信設備。航九、航十的飛天也標志著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在飛速發(fā)展。
我明白在我國的邊遠山區(qū)還很落后很貧窮,我們就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幫扶、建設這些地方,使我國每一個地方都富裕,人們都過上幸福生活,每一個小朋友都能讀上書,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更強大了。
前輩們憑著自我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越來越好的生活,我們這些小朋友是未來之星,如果我們不努力的話國家將會越來越落后,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fā)展作準備。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七
同去年一樣,入睡伴隨著一片鞭炮聲,醒來依舊不減其勢。
當然,還有一件一樣的事跟著爸媽上靈巖山和西園燒香。其實,本來不需要我這么個小孩跟著去,我不過只是懶在家里許久,找個理由出去活動活動筋骨罷了。
燒香的細節(jié)就不用贅述,印象比較深的是,我擠在燒香的大部隊中問老媽拜的到底是什么神,老媽卻笑著說她怎么知道,反正只要神知道有這么一家人向他祈福就行。我抬頭望著幾個菩薩,分不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燒香回來的第二天,我年前心心念念的山海經終于到了,撕開包裝,硬皮彩頁,書很好,看著就很舒心。
對于山海經的印象,最早要追溯到小學五年級。
在某天的一個下午,我在報刊亭用著為數不多的零用錢買了一本雜志,當時并不知道,這本雜志為我此后的人生中,定義了什么叫做奇幻。
巧的是,這本雜志的名字,就叫奇幻。
不用同我講什么網絡玄幻小說,我壓根就不承認那樣的小說能與奇幻沾上多大的關系,那些絢麗多彩的奇幻故事,是瑰麗的神話與人性閃光融合,絕不是英雄主義加無數美女在側的虛幻。
在這本雜志刊登的許多故事,都取自于山海經。但這么說有些不負責,因為山海經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它更多的像是一本地理志、草本志或是奇獸志。作者們只是選取某一個獸或是某一座山進行想象,但這樣的想象,在我看來,更像是今人與古人幻想的匯合,顯得格外質樸與真實。
而正是由于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使得我對山海經尤為向往。
不過,確實如我之前所言,山海經本身并不是一本奇幻故事集,所以它的趣味性遠沒有其他古代志怪小說,例如聊齋志異之類那么高,前五卷分為南山經、西山經、東山經、北山經和中山經(我沒有按照次序排)。這五卷里大多只是描述了什么山上有什么奇珍的植物什么異獸,山下流著什么河什么湖,光是山名水名如繁星之多就足以令人頭大,更不要說是各種異獸之名。
但,同樣有趣的地方在于,幾乎每座山上都有各種不同的異獸和草本,每種異獸都有各自的容貌和功效。
容貌就不再累述,山海經真的可以當做本兒童插畫讀物,只是其中奇獸的相貌真的不怎么樣,什么蛇首雞身比比皆是,可以入眼的沒幾個,當然,遠古人民的智慧顯然是比較野蠻而直接的,就當湊合著看吧。
至于功效一詞,這里我實在是想不到其他詞來解釋,暫且用功效來形容吧。舉個例子,拿大家最熟悉的鳳凰來說,山海經中寫到鳳凰時,提到這么一句“見則天下太平”,意思是只要見到鳳凰,天下就會太平。幾乎每種異獸都有自己的功效,不是“見則天下大兵(打仗)”就是“見則其邑有恐(令人恐怖的事)”,還有一種功效便是“食之xx”,大抵是說吃了這種奇獸可以治瘤子啦,可以治耳聾啦,可以治憂愁啦等等??傊赐曛蟮母邢胧?,遠古人民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豐富,幾乎每一種奇獸都能被如數家珍地繪出,幾乎就如真的一般,所以當我回想起前言里提到古代人民曾一度拿山海經當真實記錄時,就忍不住想笑。
而及隨其后幾卷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就要有趣多了,因為開始記錄各色不同的奇怪國度,例如丈夫國,大人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西游記必是從其中取了不少素材,不過俗話說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也難怪,哈哈。
山海經中對于這十個太陽的記載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有一種格外俏皮的可愛。
原來這十個太陽是帝俊(天帝)的兒子,他們的母親羲和每天帶他們到海邊湯谷洗澡,湯谷邊有一個樹叫扶桑,高百仞,上面有高高低低的枝干,洗好澡的太陽們就坐在枝干上,一個太陽坐在較高的枝干,其余九個太陽就坐在較低的枝干,十個兄弟每天輪流坐高的枝干,天上才出現一個太陽??墒怯幸惶?,這十個兄弟覺得太悶了,一時無聊就都坐上最高的枝干,天空這才出現了十日同陽。
瞧,你不覺得這個故事格外俏皮嗎?洗太陽,你瞧古人是多么有童趣,居然能想出母親帶著太陽兒子洗澡的故事!這要是擱在現代人眼里,洗太陽?這么老土的故事,收視率絕壁是要跌破零點,導演一聲令下,劇本被打回,重寫。
這就是我們現在貧瘠而膚淺的想象力。
我想起前兩天我看得一檔節(jié)目,名字叫10放。
我想,或許有很多人還記得它原來的名字《第十放映室》,央視停播,優(yōu)酷接手的故事就不吐槽了,總之,目前更名為10放,原班人馬,不過是由電視轉為網絡而已。
10放最近做了一期節(jié)目,是關于宮崎駿,其中挑了很多部他的典型作品來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其中提到宮崎駿崇尚一個思想多神崇拜,萬物有靈。
敬畏。
你看,所有的神,都是與山水四季日月有關,這也是為何山海經之所以為山海經的原因。神,自然生也。我們敬畏神的同時,也是敬畏自然,敬畏自身的時刻。
同樣,萬物有靈亦是如此,雖然我不知道說得是否準確,但我個人認為古代佛教就應該多多少少宣揚過這樣的思想,而古人也或多或少受過這樣的教育。萬物有靈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認為在你不知道的空間和時間里,有很多真實而存在生命,而正是萬物有靈的想法,打開你的想象力,使你好奇,使你探出頭,使你忍不住去以柔和的姿態(tài)去對待、去想象萬物。
節(jié)目中也就此提出了為何宮崎駿的想象世界會被全世界人民所喜愛的原因,因為他賦予這個真實世界童真而奇幻的一面,簡單而純粹,直擊人心底。
回到山海經,去翻看那些離奇的神話故事,那些本應該是比白雪公主、灰姑娘更加讓孩子們熟知的故事,卻被掩埋在厚厚的書下,看不見了。
而同樣,讓人遺憾的是,就在我上大學的9月份,奇幻這本伴我走過數年的雜志,??恕?BR> 你看,很多事就是這么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屬于志怪奇幻的文字時代大概已經正在走下坡路,誰沒拄著拐杖暮暮垂老的時候呢?只是,這個時候會不會來得太早些,我還沒有心理準備,和它說再見。
我非常希望,當我明年再去靈巖山和西園的時候,我能知道那些菩薩是誰,有什么故事,無論他是否存在,都在心里默念一句,請保佑我和我的家人。
可是,又或者,明年的這個時候,我賴在被窩里,不想起來。
呵,誰知道呢?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八
30天能環(huán)游中國?捧著這本書的時候我心里滿是疑惑。當我真的伴著這本書,體驗了一次“不走路的旅行”,內心里無時不升騰起自豪之感。
我為祖國的名勝古跡而驕傲。隨著書:我游覽了故宮、長城、天安門,觀賞了龍門石窟、敦煌壁畫等許多名勝古跡,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比如,金水河上橫跨五座漢白玉石橋,橋的前面有一對雕刻精美的大石獅,還有一對挺拔秀麗的華表。說起華表,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呢!華表頂上各有一個承露盤,盤上都蹲著一個石吼,石吼面向南。傳說它經常注視著皇帝外出的行動,當皇帝在外游逛久了,它就勸皇帝:“國君呀,你不要在外面游逛了,快回來料理國事吧?!币虼巳藗児芩小巴龤w”。
我為祖國的歷史文化而驕傲。隨著書:我參觀了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走進氣魄雄偉的展廳,登上檢閱臺,俯視俑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浩浩蕩蕩的軍陣場面:前邊,由210件武士俑組成的三列橫隊,每列70件,面朝東方,隨后,是由步兵和戰(zhàn)車組成的38路縱隊,兵馬俑披甲穿袍,戰(zhàn)車由四匹戰(zhàn)馬拖拉,這是軍隊的主力。在它們的南北兩側和最后面,各有一隊面朝外的武士俑。他們是軍陣的側翼和后衛(wèi)。這些陶俑陶馬,大小和真人真馬一樣。不同兵種的武士,神態(tài)各異。有的凝視、聆聽周圍的動靜;有的執(zhí)弓拉弓,目視前方;有的`騎在馬上,表情嚴肅、堅毅。陶馬匹匹膘肥體壯,矯健有力。真是令人驚嘆的奇跡,考古學上的偉大發(fā)現!
我們的祖國的山河雖然壯麗雄偉,但是在歷史上還不是受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欺辱。圓明園集中了我國園林藝術的精華和難以計數的文物珍品和金銀財富。它不僅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宏偉、建筑最富麗的大型園林,也是人類世界上收藏最豐富的藝術博物館。可是令人心痛的是:這樣宏偉壯麗的藝術之宮,連遭英發(fā)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毀滅性的洗劫,一座名園變成了一片廢墟?!捌咂呤伦儭?、“南京大屠殺”……讓許多無辜、善良的中國百姓喪生在侵略者的刺刀之下!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用科技建設祖國,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
《30天環(huán)游中國》真正實現了讓你不用走路的游覽!它不僅能增長你的見識,更重要的是讓你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九
這個寒假,我讀了很多書,《美麗中國夢》是我印象中最好的一本。
現在的中國很繁華,一幢幢大樓拔地而起,汽車,給我們祖國的交通帶來了方便,雖說汽車方便,可有些時候會產生交通堵塞,汽車還會污染空氣。農村變化就更大了,彎彎曲曲又窄又長的泥土路,已成為又寬又直的水泥路了()。但是原本清澈見底的水,卻變成了渾濁發(fā)綠而又臭氣熏天,河面上有垃圾的漂浮物,魚和蝦早已不見了蹤影,有些甚至飄在河上;美麗的校園,遭到破壞,花園的椅子上和桌子上,都有幾個黑腳印,草被踏彎了。教室里的課桌椅一些被損壞,圖書掉頁了;中國的美景很多,但垃圾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huán)境。
但是,中國還是有很多好人的,徐秀娟和姚明保護動物,不讓它們滅絕,楊善洲植樹造林,王君婧,4年撿了十萬余電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美麗人物,不要讓樹林變成木樁,不要讓動物滅絕,不要讓白色污染嚴重起來,我們應該不獵殺動物,不亂扔垃圾,別把河變得渾濁,現在,從你我做起,別讓美景變成垃圾場,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講出來的。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前列。以四大發(fā)明為代表的輝煌成就,推動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對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便是現在中國夢的歷史源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夢想的民族。國家夢想帶領個人夢想,個人夢想的實施、實現推動國家夢想前進。個人夢想觸動和產生了四大發(fā)明,四大發(fā)明推動了國家發(fā)展,也就是個人夢想推動國家夢想。東漢張衡因為小時候在社會底層生活過,這使他了解了人民的苦難、需求,這讓他擁有了他的個人夢想。他一生都是位清廉愛民的好官,他一生的科學創(chuàng)造都是有利于人民的。一代代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拋頭顱、灑熱血、不惜舍身取義。
只有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步入小康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每個人都應牢牢記住我們是祖國的,祖國也是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的祖國給了我們擁有和實現自我夢想的空間。而在自我夢想實現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給我們祖國的夢、我們民族的夢添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中國夢讀后感(五)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
其中,我對《鑿壁偷光》印象最深??锖饧依锓浅X毢?,但他很愛讀書,卻買不起蠟燭??锖獾泥従痈辉#客碜x書之時,屋里明亮通明??锖獗阆肓宿k法,在墻上鑿了一個小洞,燭光便透了進來,每晚匡衡便這樣“偷光”學習??锖饨涍^努力學習,后來獲得了不小的成就。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合上故事我想到了梁啟超的這句話??锖庹J真學習自身就會強大,而少年強則國強,有了我們的努力,國家自然就會屹立世界。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這就是我一個小學生的普通夢,一個我的中國夢!
中國的夢要靠我們來實現,我在心里這樣吶喊著:“奪回釣魚島,告訴日本,中國不是弱者!神舟飛天,蛟龍入海,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中國很強大!國民快樂的生活著,中國很富裕!
中國有自己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那就是國家更加強大、更加富裕、更加快樂……有夢就有希望,中國夢,藍色的夢,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這藍色的夢一定會實現!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一
國家強大,是中國人的夢想。只因為曾經的中國實在太強大,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還是整個社會,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引領世界潮流。試問一聲,誰不喜歡一直領先,誰喜歡落后挨打,誰喜歡只有美好的回憶而沒有美好的將來呢?要想使得中國夢不是夢,需要現代人的多番努力。“中國夢”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今天的“中國夢”,不是天下掉下的餡餅,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接力傳承。是豐富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領導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了卓越的功勛,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忠心愛戴和國際社會普遍贊譽?!爸袊鴫簟痹谝淮未蔚摹敖恿鬟f”中,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戮力同心、接力奮斗建設處至大、至優(yōu)、至進步、至莊嚴、致富強、至安樂的國家。
開辟中國時代,是中國的歷史責任,是中國崛起和復興的成
功標志,通過閱讀《中國夢》,看到了歷代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做出的努力,經過不斷的探索,找到了符合社會主義國情的發(fā)展道路,中國人開始有底氣為中國夢而奮斗!
未來是我們的時代,是中國的時代,是中國人民的時代。通過閱讀《中國夢》讓我感受到我們國家的開放精神,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基層領導干部,實現“中國夢”須付出堅忍不拔的努力、作出堅持不懈的奮斗,需要接力升級,需要改革創(chuàng)新,需要真抓實干,杜絕空談、拒絕浮躁、抵制浪費。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中國夢必須要凝聚中國的力量!著重的強調了人生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機會,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跟進步的機會。這些夢要靠人民來實現,要堅持人民團結的力量。有全黨全國人民的戮力同心、接力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二
當超級女聲在中國持續(xù)火熱時,當哈韓哈日風暴在中國風起云涌時,這個中國男孩的出現來的有點突然,有點突兀。他的名字叫:洪戰(zhàn)輝。
他的故事更像一部傳奇:自幼母親出走,父親瘋癲,撿回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但卻憑一已之力頑強地生活著。這一切對于洪戰(zhàn)輝來說都來的過于險促,在別的孩子都還在撒嬌的年齡,他便開始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蛘哒f他是個異類,在我們開始享受生活和親情的溫暖時,他在另一個孤獨的世界掙扎。當脆弱成為時代病,同情和理解都成為時尚的呻吟時,他讓這一切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梢哉f,他唯一比我們富有的.便是那顆堅韌不拔的心,它有力的搏動著,使他的人生在苦難中升華。
當我讀著他日記本中的那些不屈的字句時,我感動,我自慚形穢。而本書告訴我們的不僅是深深的感動,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是否能從洪戰(zhàn)輝的承擔中看到我們自己的承擔,并努力為之。作者并非用諸如“艱苦卓絕”等詞語來形容他的生活,但平凡的語言帶給了我們更多的觸動。為什么他的人生就如此慘烈,為什么生活就如此不公?從平凡的字句中,我們找到了一種生活,一種我們愿意相信而始終不能相信的生活。在洪戰(zhàn)輝面前,我們太過脆弱,他的光芒刺痛了眾多習慣黑夜的眼睛。
縱覽此書,難道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一種難言的觸動?可以說洪戰(zhàn)輝的傳記是一部最能催人淚下的作品,而作者卻告訴我們:“其實任何道德的標高都反映出現實的缺失。“洪戰(zhàn)輝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他的精神更需發(fā)揚光大。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洪戰(zhàn)輝的人生不需要被復制和刻意模仿。無論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心存對生活的愛和希望,只要你歷經磨難而不放棄對生活的愛和希望,就能從你身上找到洪戰(zhàn)輝的影子。
只有在苦難這個迥異于常人的背景里,我們才能看見洪戰(zhàn)輝的堅持,只有在洪戰(zhàn)輝被擊倒一千次后第一千零一次爬起來,我們才看得清他的價值。是的,總有一種精神會讓我們感到得淚流滿面,總有一個在人性的大漠上踽踽獨行的開拓者會觸動我們蒙垢的心靈。與其說我們發(fā)現了洪戰(zhàn)輝,不如說洪戰(zhàn)輝拯救了我們!
中國男孩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三
一直以來,我并不懂得幸福是什么。當有人問起的時候,我只是笑著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倍裉欤斘易x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后,終于進一步理解了“幸?!钡暮x。暑假期間,帶著無數的好奇心,我去采訪了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認為:幸福就是能吃飽、穿暖,一家人一起坐在飯桌前談笑風生。我覺得也對,因為以前能吃上一頓飽飯就很滿意了。我想: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幸福吧。爸爸、媽媽認為:幸福就是有很好的事業(yè)、智慧、美麗、愛情。不但自己一家人過著美好的生活,還要獻出愛心,幫助貧窮的人們擺脫困境。
聽到別人的答案,我綜合《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也好好地想了想:天天吃人間美味當然是一種幸福,同時,能看看高山的雄壯、聽大海的.怒吼、聞花草的清香,擁有強健有力的體魄,不是更幸福嗎?還有我的良好表現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周圍的人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那也是一種加倍的幸福。
三代人對幸福的看法,從物質上的追求到精神上的追求,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慢慢變化,這些讓我們明白: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人們對幸福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一個個小家的幸福離不開一個大家的幸福,只有國家富強了,一個個小家才能幸福。
可是我又想,當我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于爆竹的爆炸,汽車的尾氣,喇叭的高鳴,森林的減少,溪水的變質,人類生活的“地球村”正在被“無形的大火”改造成一個“可怕的黑洞?!敝袊娜司夭坏饺澜绲陌俜种氖司任锂a量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俄國的二分之一!人均淡水、石油、森林等重要資源都遠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在這樣的起跑線上,向新的幸福目標出發(fā),不知要跨越多少個障礙,這個任務是多么的艱巨啊!
為此,向更高的幸福出發(fā),就要跨越這些障礙,需要十三億中國人齊心協力,更加積極地加入到建設幸福中國的大隊伍中去。同學們,為了讓國家更加強大,為了讓人民更加幸福,讓我們節(jié)約資源、愛護我們人類的唯一家園吧!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四
從總體看來,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抄寫本即人工抄寫的圖書,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圖書。但具體區(qū)分,又有種種不同的版本名稱。
按照寫刻的不同情形
按照寫刻的不同情形,可分為寫本、影寫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繪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補本、遞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兩截本、石印本、鉛印本等等。
寫本早期的圖書,都依賴于抄寫流傳,雕版印刷術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讀書人以抄寫古籍為課業(yè),所以傳世古籍中有相當數量是抄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無較大的區(qū)別,但宋元以后,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例如一些內府圖書,并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像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以及歷朝實錄。影寫本明清時期,藏書家為保存稀見宋元版書原稿,雇請抄手,用優(yōu)良紙墨,照原樣影摹下來,版式、字體往往與原本相差無幾,這樣的寫本被稱作影寫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閣毛氏影宋寫本最為著名。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寫的圖書,非抄寫者親撰。其中抄寫精美,字體工整的稱為精抄本。稿本已經寫定尚未刊印的書稿,稱為稿本。其中,由作者親筆書寫的為手稿本,由書手抄寫又經著者修改校定的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視,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價值較高的稿本,一向為藏書家珍愛。彩繪本以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繪寫的圖書。多用于插圖或地圖較多的圖書,如民間流傳的等。原刻本據原刻本重印的圖書。其中凡版式、行款、字體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稱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對原刻本內容進行增刪校訂或添加評注的,則稱為增刻本、刪刻本、評注本。精刻本指??眹缹?、字體工整、紙墨優(yōu)良的刻本。其中請名人書寫上版的刻本(多在書版上留有姓名)稱為寫刻本。修補本遞修本將舊存書版重新修整、補配之后印出的圖書稱為修補本或重修本。有的書版保存時間較長,歷經多次修補,則稱遞修本。如果宋朝書版經過宋、元、明三朝修補的,則稱為三朝遞修本或三朝本。配本將不同地區(qū)的書版,配合起來印成一種完整的書,稱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蘇、浙江、湖北五省官書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卻同為一部書。百納本百納即補綴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書,稱為百納本。清初人宋犖匯集宋元三種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記》,近代又有百衲本《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務印書館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為著名。該本選用當時最古的善本影印。
如《史記》用宋慶元黃善夫家塾本,《漢書》用宋景祐刻本,《晉書》以幾種宋刻本配齊,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書》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舊唐書》用宋紹興刻本,《新唐書》用宋嘉祐刻本,《舊五代史》世無傳本,用清人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慶元刻本,宋、遼、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邋遢本古代書版因刷印多次,已經模糊不清,印出的書被稱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還在使用,印出的書字跡迷漫,被稱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钭直居媚z泥、木、銅、鐵、鉛、錫、磁、瓢制成方塊單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圖書,稱為活字本。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北宋中期,畢升首先發(fā)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禎又用木活字排印了《農書》,但均未見存本?,F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發(fā)現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清時期活字本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華燧以銅活字排印了《錦繡萬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齋隨筆》和《古今合璧事類備要》等書。清雍正年間,內府以銅活字排印了一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乾隆間又以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此外,流傳到我國的還有朝鮮活字本。套印本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分版印刷的圖書。常見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稱為朱墨本。此外,還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發(fā)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術,稱為饾版和拱花,這種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畫。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頭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開本很小的圖書,意謂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載:“今之刊印小冊,謂巾箱本,起于南齊衡陽王手寫《五經》置巾箱中?!庇捎谶@種圖書體積小,攜帶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稱為袖珍本。古代書商還刻印有一種儒經解題之類小冊了,專供科舉考生挾帶作弊之用,這種袖珍本則稱為挾帶本。
兩截本有的書在版面中增加一條橫線,使之分為上下兩塊,稱為兩截本或兩節(jié)本。常見于圖文并茂的小說戲曲,便覽大全之類圖書。鉛印本采用現代鉛印技術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國最早的鉛印出版機構----墨海書館,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漢文鉛印本《六合叢談》。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鉛印法。晚清及民國鉛印古籍多用線裝,與刻本外觀形式相似,要注意鑒別。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圖書。這也是晚清時傳入我國的一種現代印刷方法。采用藥墨寫原稿于特制紙上,覆于石面,揭去藥紙,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書。石印與鉛印本均是油墨印刷,與水墨印書的刻本古籍有區(qū)別,而且石印本多為手寫軟件字,易于辨認。
按照刊刻時代區(qū)分
按照刊刻時代區(qū)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國刻本等等。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剛剛出現,抄寫本仍是圖書的主要形式,流傳下來的印刷品多為佛經和歷書。五代刻本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59年)刻印的圖書。包括后唐、后晉、后周刻印的藍本九經及后蜀、吳越、南唐刻印的類書、別集、佛經。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現能見到的多是刻經,有敦煌發(fā)現的后晉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剛經》,吳越所刻《寶篋印經》等。宋刻本兩宋時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統治區(qū)域內刻印的圖書。由于雕版印刷術的普及,官私刻書業(yè)極為繁盛,刻書范圍已包括經、史、子、集各類圖書,刻印質量上乘,被歷代藏書家視為珍本。遼刻本與北宋同時代,在契丹統治區(qū)域內刻印的圖書。契丹書禁甚嚴,遼刻本極少流傳。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中發(fā)現了60余件印刷品,多為遼代刻經,還有最早的刻本《蒙求》。西夏刻本西夏建國于1032年,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自創(chuàng)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經》等書,但傳世很少。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寧夏賀蘭山中發(fā)現了8冊蝴蝶裝西夏文刻經。金刻本大致與南宋同時,在金代統治的中國北方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其中以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刻書最為發(fā)達,官方設有經籍所,主持刻書。金刻本流傳下來的不多,較著名的有《劉知遠諸宮調》和《趙城金藏》。蒙古刻本元朝立國之前在平陽刻印的圖書。基本沿襲金代平陽經籍所舊規(guī)。傳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圖注》,1249年平陽府張存惠晦明軒刻《重修政和經史證類本草》,1244年刻《玄都寶藏》殘卷等。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1368年)刻印的圖書。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陽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為書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傳較多,且有獨特風格。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無論在刻書地區(qū)、刻書形式、刻書范圍等方面都遠勝前代。
流傳下來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較多,正統以前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出現了適應于印書的仿宋字,二是線裝取代了包背裝。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官私刻書業(yè)均達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時期,考據學興起,學者熱衷于版本??保霈F了大批校核精審,刻印典雅的圖書。現今流傳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學者重視,有不少被列為善本。民國刻本中華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圖書,以匯刻、翻刻歷代珍本、善本居多。這一時期,影印、鉛印技術已大量采用,傳統的雕版印刷勢漸衰微。
按照刻書地域分
按照刻書地域分,則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陽本、外國本(日本本、高麗本)等。浙本宋代浙江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宋代兩浙路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刻書數量大,質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溫州、明州、臺州、紹興等地均刻印圖書,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溫州、明州、臺州、紹興本的區(qū)分。建本又稱閩本,為宋元明福建地區(qū)刻印的圖書。宋代福建刻書集書于建寧、建陽兩地,建陽麻沙鎮(zhèn)盛產榕木竹紙,易于雕印圖書,因而書坊林立,一些著名書坊歷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圖書又稱為麻沙本。蜀本五代及兩宋時期四川地區(qū)刻印的圖書。以成都、眉山較發(fā)達,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開寶藏》,眉山則刻有《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七史及《資治通鑒》等書。蜀本又分大字、小字兩種。平陽本又稱平水本,金元時期山西平陽(又叫平水,今山西臨汾)地區(qū)刻印的圖書。金滅北宋以后,將北宋開封的刻工掠至這里,又設立刻書機構,從此平陽成為北方刻書中心。日本本又稱東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紙,與高麗本相似,惟質量不及高麗本。日本本常間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較易識別。朝鮮本又稱高麗本,古代朝鮮刻印的漢文古籍。我國印刷術最早傳入朝鮮,朝鮮刻本繼而傳入我國。朝鮮本刻印比較精美,書品寬大,寫刻清晰,多采用潔白的皮紙。
根據刻書機構的性質
根據刻書機構的性質,又可區(qū)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圖書。五代以來,歷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書之舉,但所設機構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種不同名稱。主要有:監(jiān)本歷朝國子監(jiān)刻印的圖書。主要是各種儒家經典、文史名著。據文獻記載,從五代開始,國子監(jiān)刻印有九經,北宋承其遺制,繼續(xù)刻印經史,南宋時,舊版不存,遂征調地方版片至京師國子監(jiān)印書,稱舊版為“舊監(jiān)本”,新版為“親監(jiān)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設國子監(jiān),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監(jiān)本”和“北監(jiān)本”的區(qū)別。公使庫本兩宋地方官府動用公使庫錢刻印的圖書。經廠本明代司禮監(jiān)所轄經廠刻印的圖書。多《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常見古籍。特點是書品寬大,字大如錢,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辈痪?,錯訛較多。內府本明清兩朝宮殿刻印的圖書。明內府刻書主要是經廠本,清內府刻書多殿本。內府刻書往往不惜工本,講究形式,但清內府本??币嗑U堰B《嘯亭雜錄》續(xù)錄有內府刻書目錄。殿本清康熙間,于武英殿設修書處,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設刻書處,派親王、大臣主持??虉D書,所刻之書稱為殿本。殿本??叹拢埬霞?,堪與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書,一向被列為清刻善本。聚珍本清乾隆年間選刻《四庫全書》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萬余個,乾隆定名為“聚珍版”,所印圖書遂稱武英殿聚珍本。后來各地官書局也仿聚珍版印書,被稱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稱為“內聚珍”。書局本清同治間,由曾國藩提倡,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四川、安徽、兩廣、兩湖、山東、山西、直隸先后創(chuàng)立官書局,所刻圖書稱為“書局本”或“局本”。私刻本即私人出資刻印的圖書,其中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私家刻書稱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來,私家刻書持續(xù)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稱,如宋廖瑩中“世彩堂本”,余仁仲“萬卷堂本”,明范欽“天一閣本”,毛晉“汲古閣本”,清納蘭性德“通志堂本”,鮑廷博“知不足齋本”,黃丕烈“士禮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稱,如宋“黃善夫本”,明“吳勉學本”。坊刻本歷代書坊、書肆、書鋪、書棚刻印的`圖書。坊刻本以營利為目的,刻印較差,往往??辈痪?,惟宋代坊肆刻書,如臨安陳氏、尹氏書籍鋪等,所刻圖書與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根據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
根據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古籍又可分為足本、節(jié)本、殘本、通行本、稀見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足本內容完整無缺的圖書。節(jié)本因原書篇幅過巨,刻印時只節(jié)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為其他原因予以刪節(jié),稱為節(jié)本或刪節(jié)本。殘本指內容殘缺的圖書。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殘缺,有的僅是缺卷、缺冊,經過抄配,仍能補全;有的殘缺過甚,只能作為他書的配本。一般說來,殘本較足本的價值要降低很多。通行本指刻印較多、流傳較廣、年代較晚的古籍版本。稀見本刻印較少,流傳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歷代族譜、家譜,均不多見。孤本世所僅見的古代圖書,往往不見于諸家著錄,如明《永樂大典》。國內僅存一部的書則可稱為“海內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選》。珍本寫刻年代較早,流傳很少,研究價值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內府寫本,有史料價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善本最早是指??眹烂?,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義漸廣,包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的各類古籍。由于歷代藏書家中,善本肯定是舊本,那些抄寫、刻印年代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書家丁丙在其《善本書室藏書志》的編例中,規(guī)定收書范圍是:
1、舊刻;
2、精本;
3、舊抄;
4、舊校。他按照那個時代的標準,將舊刻規(guī)定為宋元版書,精本為明代精刻。依據這一劃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國時期,明刻本漸漸進入舊刻行列,本世紀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變成了善本,甚至無論殘缺多少,有無錯訛,均以年代劃界。實際上,真正的善本仍應主要著眼于書的內容,著眼于古籍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
70年代末,《中國善本書總目》開始編篡,在確定收錄標準和范圍時,規(guī)定了“三性”、“九條”,這應該是對善本概念的一個完整周詳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寫的圖書。
(2)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版本模糊,流傳較多者不在內)。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傳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印行的圖書。
(5)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及較少見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抄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國印刷技術發(fā)展,代表一定時期印刷水平的各種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較精版畫的刻本。
(9)明代印譜,清代集古印譜,名家篆刻的鈐印本(有特色或有親筆題記的)。
中國古籍讀后感篇十五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譯:想看到更遠更寬廣的景象,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常識,你就要比本來更盡力。)
4、正人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正人之間的往來,像水相同的平平、純潔,這樣的友誼才會耐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相同的又濃又稠,但不會持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吨杏埂?BR> (譯:勤奮好學就挨近智,做任何事情只需盡力就挨近仁,懂得了對錯善惡就是勇的一種體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鞔V語
(譯:一句良善有利的話,能讓聽者即便在三冬酷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嘴薄舌的狠毒言語,損傷他人的豪情和自尊心,即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冰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和睦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本人招?!对鰪V賢文》
(譯:功德壞事都是本人做的,災害美好也滿是由本人的言行招來的。)
9、正人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吨芤住?BR> (譯:正人就算有杰出的才干出眾的技藝,也不會處處夸耀、做作。而是在必要的時辰把才干或技藝發(fā)揮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譯:盡力學習卻不感到滿意,教訓他人不感到厭惡。)
11、全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逗鬂h書》
(譯:大家都以為只要獲取他人的東西才是收成,卻不曉得給予他人也是一種收成。)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猍漢]司馬遷
(譯:人畢竟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一樣,為了公民正義的工作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小羊有跪下承受母乳的感恩行為,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意,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毒劳ㄑ浴?BR> (譯:雖然你是一個強者,可是必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本人夸耀本人。)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曉得?!抖Y記·學記》
(譯:玉石不通過雕刻,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渡袝?BR>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愅㈧?BR>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对鰪V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对鰪V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肚f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BR>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斗,辱也?!豆珜O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俄n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BR>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41、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BR>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BR>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4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BR>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4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譯:事業(yè)或學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BR>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8、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4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皱汀妒⌒匿洝?BR>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0、學不可以已?!盾髯印?BR>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