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總結(jié)個人閱讀體驗、分享感悟和啟發(fā)他人的一種方式。在寫讀后感時應(yīng)注意結(jié)構(gòu)的合理安排,包括引言、主體和結(jié)論三個部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提供一些寫作思路。當然,每個人的讀后感都是獨特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創(chuàng)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彩的讀后感吧!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一
前天晚上臨下班時,終于收到了傳說中的樂科繪本《最美味的蛋糕》。
晚上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與寶寶進行了分享,剛拿出來,盼盼看到封面第一眼說,媽媽,巧虎。
我說寶寶你看清楚,他是巧虎嗎。他搖搖頭說,大貓,呵呵,看出來是貓咪了。我說這是樂樂貓,樂樂貓這個詞盼盼是第一次聽說,所以跟著我重復(fù)了好幾次。封面看起來很是親切,既有熟悉的貌似巧虎的摸樣,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內(nèi)容上,樂科的產(chǎn)品比巧虎多了更多的互動,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更豐富。此外,繪本中,講到的感恩的故事也非常的好。里面的'小動物分別展示了自己的特長,拿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樂樂貓進行分享。而樂樂貓則將這些東西,做成了一個大大的蛋糕送給了媽媽和爸爸。看到最后一頁,媽媽陶醉的樣子,爸爸的表情很是溫馨。她教會了寶寶懂得感恩,懂得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
《最美味的蛋糕》這本書,不僅讓寶寶認識了動物,知道了他們的特長,還進行了互動。畫面精美,感情細膩,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繪本。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二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國作家陶德。帕爾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國孩子和家長歡迎的作品之一。這套書有著非常豐富開放的主題,有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接納,有對親人和家庭的認知和接納,還有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國孩子歡迎的情商素養(yǎng)養(yǎng)成書。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兒一問一答的方法來進行的。由于書的字數(shù)比較少,女兒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講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體的分享。
我寫字的時候,紙的正反兩面都用(為了節(jié)約紙,不要浪費。紙是樹木做成的,做紙需要很多樹木的,所以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我去超市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購物袋,因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時候,我會關(guān)上水龍頭(水是要付錢的,要節(jié)約水不能浪費)我坐校車上學(xué),并且騎自行車,因為……(大家都自己開車排放的尾氣多,污染空氣)我好好吃飯,并且留下剩飯和剩菜,因為……(剩飯和剩菜可以給狗狗吃)我記得關(guān)燈,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還關(guān)上冰箱的門,因為……(開著冰箱浪費電)我希望可以光著腳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關(guān)愛地球,因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樂。
這本書不但語言通俗易懂,畫畫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和大面積多彩填色的設(shè)計讓畫面充滿了童趣,象極了小孩子畫的涂鴉。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愛、自信、親情、和平等等應(yīng)常駐孩子心中,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題闡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參與到保護地球的活動中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有我們關(guān)愛了地球,地球才會反過來關(guān)愛我們大家,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套書共15冊,包括:《感覺真棒》《沒有什么大不了》《讀書讓你感覺很棒》《和平》《跟著感覺走》《我不害怕了》《沒關(guān)系》《我愛你》《爺爺》《奶奶》《我們在一起》《地球》《家庭》《媽媽》《爸爸》,女兒看過《奶奶》和《地球》這兩本,從簡單的繪本里學(xué)習(xí)到大的道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孩子的巨大幫助。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三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復(fù)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么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里“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xí)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傊还苁悄囊环N,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當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臺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臺下一千多名同學(xué)贊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著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xué)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zāi)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沖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四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jié)束。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說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韻味。
在科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原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知學(xué)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xué)、學(xué)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五
《有一天》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繪本。講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是一本令人動容的親子讀物。
我每天都會給孩子講述睡前故事,偶然間看到《有一天》,立刻被題目吸引過來。作者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看完后心里酸酸的!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
這不僅是給孩子讀的繪本,我覺得更多的是給天下的爸爸媽媽讀的繪本,特別適合家有女兒的父母細細品讀。文中深深的母愛無需用華麗的詞藻就能描寫的生動感人。越是簡單質(zhì)樸,越是讓人回味。當我讀到最后的畫面,開頭親吻孩子手指的母親化為窗口花瓶旁的一幅照片時,心中沉沉的?!坝幸惶?,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你的頭發(fā)也會在太陽底下閃著銀光。”“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親愛的,你會想念我。”當我們滿頭銀發(fā)的時候,才會想起曾經(jīng)那個帶我們學(xué)會走路母親時,是怎樣的一種傷感啊!
繪本像詩一樣優(yōu)美,感傷的語句,簡單柔和的線條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充滿了愛和真摯的情感。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喜歡,讓我想起自己的媽媽辛苦養(yǎng)育我長大,現(xiàn)在自己也身為人母,當自己的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曾經(jīng)聽老人常說,女人只有做了母親之后才能體會到母親的艱辛和偉大,我現(xiàn)在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我此時也像作者一樣看著熟睡的女兒,展望展望孩子的人生,同樣我隱隱聽著旁邊臥室傳來我的母親打鼾的聲音回顧著自己的人生,回憶著年輕時她的樣子。
當女兒爬過來要求我給她講這個故事時,她聽得很安靜。
有一天,女兒也許會有像我一樣的心情。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六
書中的內(nèi)容可能寶寶們還看不懂!但是作為媽媽的我們看完后真的會心酸!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谧x這本繪本之前,我給兒子寫啦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寫給25年后的陽仔》但是畫這本繪本的的作者比我更用心,她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啦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
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請各位媽媽們不要再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孩子身上啦!也要回頭去愛自己的媽媽吧媽媽辛苦了!我愛您,我的媽媽!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七
今天自己提前閱讀了準備暑假陪伴孩子共讀和學(xué)習(x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繪本《敵人派》。
這本繪本通過父親以制作披薩餅的方式教會了兒子應(yīng)該如何與同齡小伙伴交往,間接引出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環(huán)境應(yīng)該如何和諧相處的道理。
但是這本繪本中所運用的育兒方式個人認為挺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大環(huán)境,為什么這樣說?
首先,一開始繪本故事就通過小男生這個年齡段的愛恨分明性格,表達出自己本來就不喜歡某個小伙伴,在與父親溝通交流后,父親說他有辦法解決的時候,小男生依然半信半疑,甚至產(chǎn)生出不少邪惡的想法:例如小男生以為父親會在披薩餅中放入很多古怪難聞的材料來給敵人吃等。在這一故事點上,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吻合的,因為中國人至今對于自己憎恨的人或比自己強勢的人,都會存有想滅掉對方的意愿。
接著,在故事的中段,父親在做好披薩餅后,希望小男生自己約小伙伴出來玩,自己嘗試去“解決”掉“敵人”。在與小伙伴玩了一段時間后,小男生自己覺得這個小伙伴并不是那么令人討厭,相反他還覺得對方挺友好的,在故事最后,兩人就成為了好朋友。這也是故事中的'父親所傳達的一個育兒觀點:自己討厭的人其實也是有機會成為朋友的,只要我們用真心和真誠與其交往,敵人也是可以變成好朋友的。
因此,通過這個繪本故事告訴我們每一位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做人處事價值觀的時候,沒必要遵循守舊的中國傳統(tǒng)愛恨分明價值觀,應(yīng)該中立客觀看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并非一個人或一件事出了一次失誤或一次事故,我們就一直恨對方或某件事。一個社會是否和諧,是取決于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和平相處,而不是互相結(jié)怨。
故事的父親的披薩餅對待敵人的做法,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社會傳統(tǒng)的以德報怨的做人處事方式,通過與敵人交好來換取符合自己的資源和利益。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八
《小黑魚》是我反復(fù)讀的繪本之一,故事簡介,讀后的感受卻在心里揮之不去。
我特意去百度了作者李歐·李奧尼,簡介很長,深覺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shè)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雖然他49歲才開始創(chuàng)作繪本,但他開創(chuàng)了繪本的新時代。
故事梗概是:小紅魚群快樂的生活在海洋里,有一只小黑魚顏色和大家不一樣。有一天金槍魚入侵小紅魚群,只有小黑魚逃脫了金槍魚的大嘴巴。一開始她孤單、害怕,她不停的游啊游,遇見了以前沒見過的大龍蝦、怪魚、海草、海鰻、海葵,她很開心。
一天她終于找到了害怕被大魚吃掉而躲在礁石和海草里的'小紅魚群。小黑魚想了個好辦法,她當魚群的眼睛帶領(lǐng)大家對抗大魚的同時領(lǐng)略海洋的風景。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九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的內(nèi)容是兔媽媽和兔寶寶在討論到底誰最愛誰。它們通過比手臂的長短,把自己倒立起來一直到腳趾頭的距離,跳上跳下的高度等等,用了很多方法,結(jié)果還是兔媽媽更愛小兔子。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受感動。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最愛自己的寶寶。我的媽媽就像兔媽媽愛兔寶寶那樣的愛我。每天照顧我,送我上學(xué),輔導(dǎo)我學(xué)習(xí)。我現(xiàn)在長大了,我也要像媽媽照顧我一樣照顧媽媽。
小朋友,你愛你的爸爸媽媽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
《小黑魚》是我反復(fù)讀的繪本之一,故事簡介,讀后的感受卻在心里揮之不去。
我特意去百度了作者李歐·李奧尼,簡介很長,深覺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shè)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雖然他49歲才開始創(chuàng)作繪本,但他開創(chuàng)了繪本的新時代。
故事梗概是:小紅魚群快樂的生活在海洋里,有一只小黑魚顏色和大家不一樣。有一天金槍魚入侵小紅魚群,只有小黑魚逃脫了金槍魚的大嘴巴。一開始她孤單、害怕,她不停的游啊游,遇見了以前沒見過的大龍蝦、怪魚、海草、海鰻、???,她很開心。
一天她終于找到了害怕被大魚吃掉而躲在礁石和海草里的`小紅魚群。小黑魚想了個好辦法,她當魚群的眼睛帶領(lǐng)大家對抗大魚的同時領(lǐng)略海洋的風景。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一
沙漠里總有一個瀑布,從天空的割口處不急不躁地攜卷著浩蕩氤氳的水汽落下,驚起四周大片云彩般的霧靄,無數(shù)的冒險家顛簸蹣跚地來到瀑布旁,塢頭垢面地露出虔誠的笑容,雙手將空瓶子小心地接到瀑布下……”
同學(xué)說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沙漠里沒有高聳的源源不斷的水源,即使有也會受熱蒸發(fā),我微笑不語,如果告訴他們這是夢到他們只會更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旅行家知道這虛無縹緲的水流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是毫不實際的,但旅行家仍心滿意足地蓋緊瓶塞珍藏,然后轉(zhuǎn)頭堅毅地對著鋪天蓋地昏黃的.沙漠,輕咬了下嘴唇,緩慢虛握了下拳頭不回頭地走著。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二
7月來了,家有小兒的父母們,暑假模式也將隨之開啟,是否早已謀劃好一些長長短短的旅行?旅行是難得的膩在一起的時光,也是難得的共讀時刻,最好帶上幾本輕便的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和旅行最配的書,莫過于日本繪本大師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了。
《旅之繪本》是一套邊走邊畫的“無字手繪旅圖”,細密線條點點勾勒,淡雅水彩緩緩流淌,一個孤獨的旅人,漫無目的地游走,幽靜的村落,連綿的綠地,古老的城鎮(zhèn),熙攘的集市,記錄風景,更記錄風景中的人。
因為安野光雅下筆極度細膩,畫面信息量又大,最初這套繪本是孩子爸借來看的,沒想到當時4歲多的女兒也十分感興趣,一頁頁反復(fù)觀察揣摩,并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隱藏的一些小秘密。這讓我驚嘆于圖畫的力量,孩子因為不識字,沒有失卻天然的讀圖能力,反而能更投入地品味圖畫;而成年人除非對繪畫或藝術(shù)有偏好,多數(shù)人并不會好好看一本圖畫書,或者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
《旅之繪本》中有取之不盡的.內(nèi)容,“具有驚人才華的知性藝術(shù)家”安野光雅,將諸多世界名畫、建筑名勝、歷史名人、經(jīng)典電影以及童話形象畫進了風景,這也讓閱讀成為有趣的發(fā)現(xiàn)之旅,你會在英國看見牛頓被蘋果砸中,在中歐看見作曲的貝多芬和纏著繃帶的梵高,又會在丹麥遇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前后場景中精心設(shè)計的連貫情節(jié)也是本書一大樂趣,這一頁中的洗衣婦,在后來收起了衣服;而那個抱著酒桶的人,在下一個場景中給人倒出了一碗酒。時光流逝中普通人的日常,被作者一一收入畫中,又散落在豐盈浩瀚的風景中,人物讓光景更溫軟,有著窩心的美好和淡淡的傷感。
安野光雅始于上世界70年代的旅行,竟然像今日牛掰驢友般逍遙和隨性——“我選擇去旅行,不是為了增長見識,而是為了迷路?!闭媸橇w煞循規(guī)蹈矩、不預(yù)訂車票酒店就不敢抬腿的我們。翻開《旅之繪本》,對安野光雅的艷羨更是綿延不絕,他竟然是自駕船和騎馬去旅行!當那個從海上來的旅人,越過多佛海峽,在異鄉(xiāng)的原野上休憩沉思,你就知道,他又要開始無法預(yù)知的美妙旅程了。
不著一字,卻勝過千言萬語,《旅之繪本》是那種“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書,女兒經(jīng)常會翻出來開始新的發(fā)現(xiàn)之旅,道路無限延伸,越過山丘,跨過河川,穿過漫無邊際的青青草地,生命就是一場旅行,重點是,旅行中我們看到了什么。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三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里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 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xué)習(xí)語言;
2 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 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捕捉實物本質(zhì)的心理能力;
4 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及本章的其他內(nèi)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么進行繪本共讀,當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松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行仔細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閱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說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 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b) 注意圖章的細節(jié),捕捉細節(jié);
c) 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 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閱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yīng)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jù))。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敘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說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四
看了這本書后,我發(fā)現(xiàn)了狄姆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所以他不能每天和爸爸在一起,可是這一天,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在爸爸下車的時候,狄姆說:“我們?nèi)シ潘梢幌掳?”當他們還沒有走多遠的時候,就看見一家熱狗店,爸爸要了兩份熱狗。吃完熱狗后,蒂姆說:“我想看電影?!彼麄?nèi)チ穗娪霸?。看完電影后,爸爸說:“我餓了,能不能陪我吃頓飯?”蒂姆說:“好?!彼麄冇秩ヅ_店吃飯。吃完飯后,天已經(jīng)很晚了??墒前职终f:還有時間。我們?nèi)D書館吧!他們就又去圖書館。在圖書館里,他們看了很多書。狄姆還想從圖書館里借本書,爸爸同意了。最后他們?nèi)ソ枇藭?BR> 在這本書里,我發(fā)現(xiàn)爸爸很理解孩子,孩子要干什么事他都會同意。我還發(fā)現(xiàn),孩子很理解爸爸,爸爸想吃一頓飯,他就陪著他一起去。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一
前天晚上臨下班時,終于收到了傳說中的樂科繪本《最美味的蛋糕》。
晚上回家,就迫不及待的與寶寶進行了分享,剛拿出來,盼盼看到封面第一眼說,媽媽,巧虎。
我說寶寶你看清楚,他是巧虎嗎。他搖搖頭說,大貓,呵呵,看出來是貓咪了。我說這是樂樂貓,樂樂貓這個詞盼盼是第一次聽說,所以跟著我重復(fù)了好幾次。封面看起來很是親切,既有熟悉的貌似巧虎的摸樣,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內(nèi)容上,樂科的產(chǎn)品比巧虎多了更多的互動,里面的人物形象也更豐富。此外,繪本中,講到的感恩的故事也非常的好。里面的'小動物分別展示了自己的特長,拿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與樂樂貓進行分享。而樂樂貓則將這些東西,做成了一個大大的蛋糕送給了媽媽和爸爸。看到最后一頁,媽媽陶醉的樣子,爸爸的表情很是溫馨。她教會了寶寶懂得感恩,懂得與別人分享好的東西。
《最美味的蛋糕》這本書,不僅讓寶寶認識了動物,知道了他們的特長,還進行了互動。畫面精美,感情細膩,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繪本。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二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國作家陶德。帕爾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國孩子和家長歡迎的作品之一。這套書有著非常豐富開放的主題,有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接納,有對親人和家庭的認知和接納,還有對世界的認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國孩子歡迎的情商素養(yǎng)養(yǎng)成書。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兒一問一答的方法來進行的。由于書的字數(shù)比較少,女兒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講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體的分享。
我寫字的時候,紙的正反兩面都用(為了節(jié)約紙,不要浪費。紙是樹木做成的,做紙需要很多樹木的,所以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我去超市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購物袋,因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時候,我會關(guān)上水龍頭(水是要付錢的,要節(jié)約水不能浪費)我坐校車上學(xué),并且騎自行車,因為……(大家都自己開車排放的尾氣多,污染空氣)我好好吃飯,并且留下剩飯和剩菜,因為……(剩飯和剩菜可以給狗狗吃)我記得關(guān)燈,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還關(guān)上冰箱的門,因為……(開著冰箱浪費電)我希望可以光著腳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關(guān)愛地球,因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樂。
這本書不但語言通俗易懂,畫畫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和大面積多彩填色的設(shè)計讓畫面充滿了童趣,象極了小孩子畫的涂鴉。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愛、自信、親情、和平等等應(yīng)常駐孩子心中,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題闡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參與到保護地球的活動中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有我們關(guān)愛了地球,地球才會反過來關(guān)愛我們大家,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套書共15冊,包括:《感覺真棒》《沒有什么大不了》《讀書讓你感覺很棒》《和平》《跟著感覺走》《我不害怕了》《沒關(guān)系》《我愛你》《爺爺》《奶奶》《我們在一起》《地球》《家庭》《媽媽》《爸爸》,女兒看過《奶奶》和《地球》這兩本,從簡單的繪本里學(xué)習(xí)到大的道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孩子的巨大幫助。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三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復(fù)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么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里“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xí)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傊还苁悄囊环N,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當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臺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臺下一千多名同學(xué)贊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著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xué)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zāi)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沖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四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jié)束。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說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韻味。
在科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原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知學(xué)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xué)、學(xué)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五
《有一天》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繪本。講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是一本令人動容的親子讀物。
我每天都會給孩子講述睡前故事,偶然間看到《有一天》,立刻被題目吸引過來。作者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看完后心里酸酸的!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
這不僅是給孩子讀的繪本,我覺得更多的是給天下的爸爸媽媽讀的繪本,特別適合家有女兒的父母細細品讀。文中深深的母愛無需用華麗的詞藻就能描寫的生動感人。越是簡單質(zhì)樸,越是讓人回味。當我讀到最后的畫面,開頭親吻孩子手指的母親化為窗口花瓶旁的一幅照片時,心中沉沉的?!坝幸惶?,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你的頭發(fā)也會在太陽底下閃著銀光。”“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親愛的,你會想念我。”當我們滿頭銀發(fā)的時候,才會想起曾經(jīng)那個帶我們學(xué)會走路母親時,是怎樣的一種傷感啊!
繪本像詩一樣優(yōu)美,感傷的語句,簡單柔和的線條畫面,結(jié)合在一起充滿了愛和真摯的情感。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喜歡,讓我想起自己的媽媽辛苦養(yǎng)育我長大,現(xiàn)在自己也身為人母,當自己的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曾經(jīng)聽老人常說,女人只有做了母親之后才能體會到母親的艱辛和偉大,我現(xiàn)在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我此時也像作者一樣看著熟睡的女兒,展望展望孩子的人生,同樣我隱隱聽著旁邊臥室傳來我的母親打鼾的聲音回顧著自己的人生,回憶著年輕時她的樣子。
當女兒爬過來要求我給她講這個故事時,她聽得很安靜。
有一天,女兒也許會有像我一樣的心情。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六
書中的內(nèi)容可能寶寶們還看不懂!但是作為媽媽的我們看完后真的會心酸!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谧x這本繪本之前,我給兒子寫啦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寫給25年后的陽仔》但是畫這本繪本的的作者比我更用心,她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啦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
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請各位媽媽們不要再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孩子身上啦!也要回頭去愛自己的媽媽吧媽媽辛苦了!我愛您,我的媽媽!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七
今天自己提前閱讀了準備暑假陪伴孩子共讀和學(xué)習(x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繪本《敵人派》。
這本繪本通過父親以制作披薩餅的方式教會了兒子應(yīng)該如何與同齡小伙伴交往,間接引出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環(huán)境應(yīng)該如何和諧相處的道理。
但是這本繪本中所運用的育兒方式個人認為挺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大環(huán)境,為什么這樣說?
首先,一開始繪本故事就通過小男生這個年齡段的愛恨分明性格,表達出自己本來就不喜歡某個小伙伴,在與父親溝通交流后,父親說他有辦法解決的時候,小男生依然半信半疑,甚至產(chǎn)生出不少邪惡的想法:例如小男生以為父親會在披薩餅中放入很多古怪難聞的材料來給敵人吃等。在這一故事點上,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吻合的,因為中國人至今對于自己憎恨的人或比自己強勢的人,都會存有想滅掉對方的意愿。
接著,在故事的中段,父親在做好披薩餅后,希望小男生自己約小伙伴出來玩,自己嘗試去“解決”掉“敵人”。在與小伙伴玩了一段時間后,小男生自己覺得這個小伙伴并不是那么令人討厭,相反他還覺得對方挺友好的,在故事最后,兩人就成為了好朋友。這也是故事中的'父親所傳達的一個育兒觀點:自己討厭的人其實也是有機會成為朋友的,只要我們用真心和真誠與其交往,敵人也是可以變成好朋友的。
因此,通過這個繪本故事告訴我們每一位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做人處事價值觀的時候,沒必要遵循守舊的中國傳統(tǒng)愛恨分明價值觀,應(yīng)該中立客觀看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并非一個人或一件事出了一次失誤或一次事故,我們就一直恨對方或某件事。一個社會是否和諧,是取決于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和平相處,而不是互相結(jié)怨。
故事的父親的披薩餅對待敵人的做法,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社會傳統(tǒng)的以德報怨的做人處事方式,通過與敵人交好來換取符合自己的資源和利益。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八
《小黑魚》是我反復(fù)讀的繪本之一,故事簡介,讀后的感受卻在心里揮之不去。
我特意去百度了作者李歐·李奧尼,簡介很長,深覺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shè)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雖然他49歲才開始創(chuàng)作繪本,但他開創(chuàng)了繪本的新時代。
故事梗概是:小紅魚群快樂的生活在海洋里,有一只小黑魚顏色和大家不一樣。有一天金槍魚入侵小紅魚群,只有小黑魚逃脫了金槍魚的大嘴巴。一開始她孤單、害怕,她不停的游啊游,遇見了以前沒見過的大龍蝦、怪魚、海草、海鰻、海葵,她很開心。
一天她終于找到了害怕被大魚吃掉而躲在礁石和海草里的'小紅魚群。小黑魚想了個好辦法,她當魚群的眼睛帶領(lǐng)大家對抗大魚的同時領(lǐng)略海洋的風景。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九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的內(nèi)容是兔媽媽和兔寶寶在討論到底誰最愛誰。它們通過比手臂的長短,把自己倒立起來一直到腳趾頭的距離,跳上跳下的高度等等,用了很多方法,結(jié)果還是兔媽媽更愛小兔子。
看了這個故事,我很受感動。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最愛自己的寶寶。我的媽媽就像兔媽媽愛兔寶寶那樣的愛我。每天照顧我,送我上學(xué),輔導(dǎo)我學(xué)習(xí)。我現(xiàn)在長大了,我也要像媽媽照顧我一樣照顧媽媽。
小朋友,你愛你的爸爸媽媽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
《小黑魚》是我反復(fù)讀的繪本之一,故事簡介,讀后的感受卻在心里揮之不去。
我特意去百度了作者李歐·李奧尼,簡介很長,深覺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天才。繪畫、雕刻、平面設(shè)計、印刷、陶藝、攝影樣樣精通,雖然他49歲才開始創(chuàng)作繪本,但他開創(chuàng)了繪本的新時代。
故事梗概是:小紅魚群快樂的生活在海洋里,有一只小黑魚顏色和大家不一樣。有一天金槍魚入侵小紅魚群,只有小黑魚逃脫了金槍魚的大嘴巴。一開始她孤單、害怕,她不停的游啊游,遇見了以前沒見過的大龍蝦、怪魚、海草、海鰻、???,她很開心。
一天她終于找到了害怕被大魚吃掉而躲在礁石和海草里的`小紅魚群。小黑魚想了個好辦法,她當魚群的眼睛帶領(lǐng)大家對抗大魚的同時領(lǐng)略海洋的風景。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一
沙漠里總有一個瀑布,從天空的割口處不急不躁地攜卷著浩蕩氤氳的水汽落下,驚起四周大片云彩般的霧靄,無數(shù)的冒險家顛簸蹣跚地來到瀑布旁,塢頭垢面地露出虔誠的笑容,雙手將空瓶子小心地接到瀑布下……”
同學(xué)說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沙漠里沒有高聳的源源不斷的水源,即使有也會受熱蒸發(fā),我微笑不語,如果告訴他們這是夢到他們只會更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旅行家知道這虛無縹緲的水流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是毫不實際的,但旅行家仍心滿意足地蓋緊瓶塞珍藏,然后轉(zhuǎn)頭堅毅地對著鋪天蓋地昏黃的.沙漠,輕咬了下嘴唇,緩慢虛握了下拳頭不回頭地走著。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二
7月來了,家有小兒的父母們,暑假模式也將隨之開啟,是否早已謀劃好一些長長短短的旅行?旅行是難得的膩在一起的時光,也是難得的共讀時刻,最好帶上幾本輕便的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和旅行最配的書,莫過于日本繪本大師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了。
《旅之繪本》是一套邊走邊畫的“無字手繪旅圖”,細密線條點點勾勒,淡雅水彩緩緩流淌,一個孤獨的旅人,漫無目的地游走,幽靜的村落,連綿的綠地,古老的城鎮(zhèn),熙攘的集市,記錄風景,更記錄風景中的人。
因為安野光雅下筆極度細膩,畫面信息量又大,最初這套繪本是孩子爸借來看的,沒想到當時4歲多的女兒也十分感興趣,一頁頁反復(fù)觀察揣摩,并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隱藏的一些小秘密。這讓我驚嘆于圖畫的力量,孩子因為不識字,沒有失卻天然的讀圖能力,反而能更投入地品味圖畫;而成年人除非對繪畫或藝術(shù)有偏好,多數(shù)人并不會好好看一本圖畫書,或者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
《旅之繪本》中有取之不盡的.內(nèi)容,“具有驚人才華的知性藝術(shù)家”安野光雅,將諸多世界名畫、建筑名勝、歷史名人、經(jīng)典電影以及童話形象畫進了風景,這也讓閱讀成為有趣的發(fā)現(xiàn)之旅,你會在英國看見牛頓被蘋果砸中,在中歐看見作曲的貝多芬和纏著繃帶的梵高,又會在丹麥遇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前后場景中精心設(shè)計的連貫情節(jié)也是本書一大樂趣,這一頁中的洗衣婦,在后來收起了衣服;而那個抱著酒桶的人,在下一個場景中給人倒出了一碗酒。時光流逝中普通人的日常,被作者一一收入畫中,又散落在豐盈浩瀚的風景中,人物讓光景更溫軟,有著窩心的美好和淡淡的傷感。
安野光雅始于上世界70年代的旅行,竟然像今日牛掰驢友般逍遙和隨性——“我選擇去旅行,不是為了增長見識,而是為了迷路?!闭媸橇w煞循規(guī)蹈矩、不預(yù)訂車票酒店就不敢抬腿的我們。翻開《旅之繪本》,對安野光雅的艷羨更是綿延不絕,他竟然是自駕船和騎馬去旅行!當那個從海上來的旅人,越過多佛海峽,在異鄉(xiāng)的原野上休憩沉思,你就知道,他又要開始無法預(yù)知的美妙旅程了。
不著一字,卻勝過千言萬語,《旅之繪本》是那種“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書,女兒經(jīng)常會翻出來開始新的發(fā)現(xiàn)之旅,道路無限延伸,越過山丘,跨過河川,穿過漫無邊際的青青草地,生命就是一場旅行,重點是,旅行中我們看到了什么。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三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里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 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xué)習(xí)語言;
2 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 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捕捉實物本質(zhì)的心理能力;
4 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及本章的其他內(nèi)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么進行繪本共讀,當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松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行仔細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閱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說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的說明,這里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 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b) 注意圖章的細節(jié),捕捉細節(jié);
c) 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 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閱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yīng)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jù))。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敘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說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分享繪本讀后感篇十四
看了這本書后,我發(fā)現(xiàn)了狄姆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所以他不能每天和爸爸在一起,可是這一天,他的愿望實現(xiàn)了。在爸爸下車的時候,狄姆說:“我們?nèi)シ潘梢幌掳?”當他們還沒有走多遠的時候,就看見一家熱狗店,爸爸要了兩份熱狗。吃完熱狗后,蒂姆說:“我想看電影?!彼麄?nèi)チ穗娪霸?。看完電影后,爸爸說:“我餓了,能不能陪我吃頓飯?”蒂姆說:“好?!彼麄冇秩ヅ_店吃飯。吃完飯后,天已經(jīng)很晚了??墒前职终f:還有時間。我們?nèi)D書館吧!他們就又去圖書館。在圖書館里,他們看了很多書。狄姆還想從圖書館里借本書,爸爸同意了。最后他們?nèi)ソ枇藭?BR> 在這本書里,我發(fā)現(xiàn)爸爸很理解孩子,孩子要干什么事他都會同意。我還發(fā)現(xiàn),孩子很理解爸爸,爸爸想吃一頓飯,他就陪著他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