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既是對書中內容的感觸、思考和評價,也是對自己的心靈和思維的反思。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精彩語句和情節(jié),以加強讀后感的說服力和吸引力。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一
我想大家肯定知道雷鋒樂于助人吧!有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會兒,想硬挺過去,但又一想,明天還要出車那,這樣下去可不行,他趕快爬了起來,跑到衛(wèi)生室。值班的醫(yī)生問了問病情,按了按雷鋒的肚子,給雷鋒開了些藥片,囑咐說:“不要緊,回去用熱水袋壓一壓肚子,好好休息就可以了,可別累著?。 ?BR> 醫(yī)生剛說完雷鋒就走了,但他在回去的路上看見工人們在運磚塊,工人們以一小時一千兩百塊的速度,可還是來不及,于是雷鋒忘記了他的肚子痛,跑到磚場,推起一輛手推車就干了起來。一會兒來了一個人問雷鋒,那個人說:“是誰叫你來的???”雷鋒微笑著說:“不是你們叫我來的嗎?”“我們?”“是啊你們?yōu)樯鐣髁x,干的熱火朝天,就不許我來嗎?”雷鋒覺得能為社會主義添一塊磚也是很好的。于是雷鋒跑得飛快兩個小時就把磚運完了,還一個人給雷鋒拿了一碗水讓雷鋒喝。雷鋒忘了肚子痛去幫助別人,現在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我們要像雷鋒叔叔那樣學習,長大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
假期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一年級的小蜜瓜》!
書中講的是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男孩,叫小蜜瓜。我可喜歡他了,因為我覺得他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剛上一年級什么也不懂,什么都大膽,什么都不會。慢慢的,在老師的教導下,我什么都明白了,知道了紀律,知道了學習,知道了禮貌,知道了榮譽!這些都跟我一樣!
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的,像小蜜瓜一樣越來越進步!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希望所有的一年級的新生們都讀讀這本書,受益匪淺哦!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三
西藏地區(qū)很早以前就和內地有密切聯系,有名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故事就是證明。到了元朝,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轄。但是總有一些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制造動亂。這種行為遭到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
清朝的時候,有一年,西藏的幾個有權勢的人發(fā)動武裝叛亂,殺害了執(zhí)政官康濟鼐并陰謀叛離清朝。清朝政府接到--喇嘛的報告,立刻派兵平叛。但是因為路途遙遠,一時難以趕到。這時候,駐守后藏的執(zhí)政官頗羅鼐挺身而出,率領9000精兵向拉薩進軍,和叛軍展開激戰(zhàn)。部下有人擔心他兵力單薄,難以取勝,勸他出錢請印度派兵鎮(zhèn)壓。他拒絕了,說:“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出兵平叛,協助朝廷安定藏地?!痹?-、班禪和各寺喇嘛的支持下,頗羅鼐很快平定了叛亂,捉住了叛軍頭目,又協助趕到的清軍處理各項事務。朝廷任命他為藏王,管理西藏。頗羅鼐執(zhí)政20年,一直忠于國家,維護統一和藏地的安寧。他經常告誡要搞分裂的西藏內外勢力:“大皇帝休養(yǎng)眾生,重視黃教,班禪和我都受到重封,才有藏地的興盛與安樂。這是人所共知的。你們不要做分裂的事?!?BR> 西藏和內地密不可分。現在有人還在鼓吹“-”,這無論在全國還是在西藏,都是極不得人心的。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四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有一座美麗的海島。金色的沙灘上長著許多高高的椰子樹,樹頂上的椰子又大又多,椰子樹的身體都向大海傾斜。
海鷗問一棵身體傾斜得特別厲害的椰子樹:“你身上的椰子長得特別多,沉重的負擔讓你傾斜著身體生活,難道不感到特別累嗎?”
椰子樹說:“說實話,這樣傾斜著身體,確實很累??梢邮俏业暮⒆?,只要一想到讓他們快點兒長大,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啊!”
突然,椰子樹上的一顆椰子“撲捅一聲掉進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海鷗驚叫一聲,對椰子樹說:“不好了,你的孩子掉到大海中去了,他會被淹死的.!”
椰子樹微微一笑,平靜地說:“我是故意把他放入大海的,讓他隨著海流自己去尋找落腳生根的地方。他已經長大成熟了?!?BR> 海鷗說:“讓他就在你身邊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不是更好,為什么一定要讓他漂泊到異鄉(xiāng)?”
椰子樹說:“孩子小的時候,我精心呵護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孩子成熟了,我就要鼓勵他們獨自出去尋找適合生長的地方。孩子老是依戀在我身旁沒有出息,世界那么大,應該四海為家!”
海鷗說:“大海環(huán)境險惡讓孩子自己去闖世界你是否覺得有點殘酷?”
椰子樹說:“把孩子放進大海,讓他在風浪中磨煉,讓他自己去謀生,我覺得這不是對孩子殘酷,而是對他最深沉的愛!”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五
19世紀初,清朝政府賣國媚洋,帝國主義列強像一群惡狼似地竄到了中國大地。徐特立那時正在湖南修業(yè)學校教書,為了啟發(fā)大家都投身到愛國救亡運動中去,他決定給學生進行時事演講。
全校的教員、學生和工友,都爭著去聽,不一會兒,禮堂里就擠滿了人。徐特立身穿一件青衣長衫,兩眼炯炯有神,昂然站在講臺上,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和清政府喪權辱國的罪行,號召大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把挽救民族危亡的擔子挑起來,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忽然,他轉身奔下講臺,從廚房里取來一把菜刀,當著大家的面,砍斷了自己的一個手指頭,用鮮血寫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字,表示為國雪恥的決心!
殷紅的鮮血,濺滿了徐特立的衣衫,全場的人為之震驚。他的這一壯舉,很快傳遍了長沙城,影響到整個湖南,使更多的人很快覺醒起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六
有一個人在池塘里養(yǎng)了許多魚。
一只翠鳥知道了,天天來捉魚吃;這只翠鳥可機靈了,看見人來了,就急忙忙地飛走,等到人走了,又慢悠悠地飛回來!
養(yǎng)魚的人可生氣了,這可怎么辦呢?他不能整天在池塘旁邊守著啊!他想來想去,想出個辦法來。他扎了個稻草人,畫上鼻子畫上眼,又給它套上破蓑衣,戴上破草帽,看上去挺神氣,真像個人;養(yǎng)魚的人把它插在池塘邊。翠鳥飛來一看,當它是個真人呢,心里很害怕,悄悄地停在一棵大樹上,偷偷地看著它,翠鳥一連看了三天,“咦,這個人怎么老呆著不動呀?”就壯著膽子,慢慢地飛到稻草人的身邊,看看稻草人還是一動不動,膽子就更大了,捉了魚,吃得飽飽的,還飛到稻草人的戶膀上去,“吱吱喳喳”地唱起歌來:“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
養(yǎng)魚的那個人給氣壞了,想來想去,又想出個辦法來。他把稻草人拿回家去,自己穿上破蓑衣,戴上破草帽,裝作稻草人,一動不動地站在池塘邊。
翠鳥又來捉魚吃了,吃了一條又一條,吃得飽飽的。它像往常一樣,飛樣這個“稻草人”的肩膀上去,唱起歌來:“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BR> 養(yǎng)魚的人一把抓住了翠鳥,也唱起歌來:“真的,真的,這個人是真的!”
這回翠鳥可上了當,它想逃也逃不掉了??缮狭水?,它想逃也逃不掉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七
今天我看完了《365頁故事》這部書,很喜歡其中《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這個故事告訴我,古代原來沒有十二生肖,。后來玉帝選了十二種動物做了十二生肖來表示時間,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子、雞、狗、豬。如果我是玉皇大帝,我一定要選最誠實的老牛做第一名。而不會讓小小的老鼠在第一。我認為做人就要做誠實的人,不應該像小老鼠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判自己的朋友。
我以后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十二生肖的故事讀后感一年級學生范文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八
一年級的學生讀
成語
故事書,他們的感悟都有哪些呢?來看看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年級學生成語故事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聞雞起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之士準備為國效力而奮發(fā)圖強。
它的典故是: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祖逖,在十四五歲的時候,下決心要認真讀書。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經常請教他人,到洛陽巡師訪友,探討學問,增長了知識和才能,逐漸受到人們的稱贊。與名士劉琨認識,他們一起到州里做主簿。兩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辦公,晚上同住一室,互相切磋知識,暢談人生理想。每到深夜,一聽見喔喔的雞啼聲,兩人就起來舞劍,一直舞到東方發(fā)白?!奥勲u起舞”成了他們每天必修的功課。
祖逖經過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當匈奴攻陷洛陽,晉帝被俘時,他用自己的學識與才干奪回了黃河以南的全部國土,保衛(wèi)了自己的國家。
看到祖逖能夠天不亮就起床練習武藝,讓我很感動。我長大了想當一名軍人,像祖逖那樣為國效力。我也要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鍛煉身體,長大報效祖國。
從昨天開始,媽媽全天陪著我。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閱讀《成語故事》,我知道了狐假虎威的含義是狐貍利用老虎來嚇唬百獸。這個故事提醒我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或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應付和解決。我還知道守株待兔中的農夫為什么沒有等到第二只小兔子呢?是因為第一次是巧合,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亡羊補牢的故事告訴我們: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及時地總結教訓。這樣才可以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成語故事真有意思啊!
今天我看了一本成語書里面。講了許多成語故事,并帶有插圖,非常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濫竽充數”。
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沒有真本事,卻在宮里混吃混喝,后來朝中換了大王,改變了吹竽的規(guī)矩,由原來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的吹,南郭先生實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樣弄虛作假,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站穩(wěn)腳跟。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九
一天上午,熊媽媽帶著小熊到河邊覓食。走著走著,忽然,令人驚奇的一幕出現在小熊眼前:在河邊淺水中,有一個鳥巢樣的小巢掩映在水草中,一條棕黃色的魚兒正銜著一小段水草向小巢上塞去。更令小熊感到奇怪的是,在這條魚兒背鰭的前面還生長著三條棘刺樣的東西。
“媽媽,那條魚兒在干什么?”小熊指著奇怪的魚兒問。
熊媽媽說:“他在筑巢!”
小熊問:“筑巢干什么呢?”
熊媽媽說:“當然是生小寶寶了!”
“哦!”小熊點點頭,又接著問,“他叫什么名字呢?”
熊媽媽說:“你看,他的背鰭上有三條刺,他就是三刺魚?!?BR> “哦,三刺魚!”小熊邊向三刺魚靠近邊說,“看上去好威武呀!”
說話間,小熊距離三刺魚只有一步之遙,他伏下身子,伸出右前爪做捕捉狀,而此時,正在一心筑巢的三刺魚根本沒有發(fā)現危險就在眼前。
“小熊,你要干什么!”熊媽媽大聲吆喝小熊。
“噓——”小熊示意媽媽不要大聲說話,然后壓低嗓音說,“三刺魚沒發(fā)現我,正好我去捉住他!”
“不要捉他!”熊媽媽厲聲阻止小熊。
熊媽媽的聲音驚動了三刺魚,三刺魚迅速向河流的中心游去。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
《丑小鴨》是一個關于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頑強地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他人的嘲笑,最終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公平,作為弱者和小人物,只要能堅持理想,努力奮斗,一樣能得到幸福和快樂;以及身處逆境,只要我們頑強抗爭,堅持信念,成功和幸福就一定會來到。
由此,我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不也有許許多多的“丑小鴨”嗎?與牛頓齊名的愛因斯坦,四、五歲才會說話,動作呆滯,小學成績極差,在學校和家里受到了教室、同學、家人的嘲笑和漫罵。但他通過數學和物理上的鉆研,最后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學還沒有上完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經常租用地方做實驗,在一次實驗中還險些雙目失明。但最后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發(fā)明大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幼年喪父,跟著母親在草原上四處流浪,受盡其它部落的冷落和折磨,最后卻憑借著堅忍不拔的精神,使他和他的子孫成為了草原乃至歐亞大陸的主宰者。這些名人們不都是丑小鴨的縮影嗎?而我們,這些新一代的希望呢?沒有受到社會的不公,也沒有遭受過狂風驟雨般的打擊,但我們呢?就以我為例,我雖然是中上等的學生,但也受到過低分的試卷、困難的題目的打擊??墒敲鎸@些,我有時選擇了逃避,有時選擇了放棄,就算轉變過來也要一段時間。連這點困難都應對不了,更何況心理和肉體的雙重折磨呢?所以,學過《丑小鴨》后,我們就該學習用丑小鴨的精神和現實中的困難和挫折做斗爭。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吟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看著《丑小鴨》,你就會發(fā)現,克服挫折和困難其實并不困難。
童話故事讀后感
在我從小就喜歡讀童話故事,今年寒假的時候我又發(fā)現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書,書的名字叫《小布頭奇遇記》。這本書里有39個故事,每個故事我都非常喜歡,因為雖然講的都是發(fā)生在生活中一些很平常的小事,但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故事的主人公小布頭是一個小布娃娃,是一位“小老師”把他作出來的。小布頭非常可愛、勇敢、善良......他的感情也很豐富:害怕;喜悅;任性......。他很像我身邊的同學,看到書中的小布頭,就像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些事情一樣,讓我從心里不斷的反醒,很受教育。
小布頭很浪費,吃飯的時候把飯粒掉的滿地都是,還對批評他的蘋蘋很不服氣。這使我想到自己有時也有浪費糧食的習慣,對自己不想吃的飯菜就扔掉,還不以為然。今后我一定要珍惜農民種的每粒糧食,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小布頭很任性,當蘋蘋批評他時,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蘋蘋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發(fā)脾氣,所以他賭氣地離開了蘋蘋。這也使我想到自己的任性,聽不得批評。當媽媽說我的缺點時,我會很生氣的哭,不會想到這是媽媽在幫助我克服缺點,而是光想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自尊心沒有得到保護。但小布頭可是知錯就改的典范,所以我也要向他學習,發(fā)現錯誤就及時改正。
小布頭是幸福的,因為他有很多好朋友----小黑熊和布猴子。而且經常幫助他度過難關。我也是幸福的,我有愛我的媽媽,關心我的老師,友愛的好朋友。今后我會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因為這會讓我時時感到我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
小布頭樂于幫助別人,勇敢地和壞行為作斗爭。這讓我想到身邊有許多同學對周圍的事漠不關心、怕傷到自己的利益,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向小布頭學習,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看完這本書,我好像長了一樣。因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與品德,他讓知道了應該關心同學,熱愛自然;應該勇敢堅強,誠實守信。今后我要向小布頭一樣做一個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
童話故事讀后感范文
在“十一”國慶節(jié)假期的這幾天里,我讀了兩個童話故事是《鸛鳥》《皇帝的新裝》。
《鸛鳥》講的是屋子上有一個鸛鳥巢,里面住著一只鸛鳥媽媽和它的四個孩子。有一群小孩嘲笑鸛鳥,其中有一個叫彼得的孩子說譏笑動物是一樁罪過,他不愿參加。鸛鳥為了感謝他就送給他一個弟弟。
《皇帝的新裝》講的是有兩個騙子來到皇宮里,說能為皇帝做一件最美麗的衣服,皇帝相信了他們的話。幾天過去了,他們在織布機上做著織布的動作,可是織布機上什么也沒有。他們卻說衣服做好了,并且說誰看不見誰就是最愚蠢的人,所有的人都不敢說看不見。于是皇帝在游行大典時,所有的人都說衣服太漂亮了!突然人群里有一個小男孩說皇帝什么也沒穿,所有的人也開始這么說。皇帝開始發(fā)抖,他覺得老百姓說的話是對的。但是他還是想必須把這次游行大典進行完畢。
觀后感:不能嘲笑小動物,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小彼得就是因為他的愛心和善良得到了回報?!痘实鄣男卵b》里的皇帝居然相信兩個騙子,老百姓居然不說實話,只有一個小朋友說了實話,皇帝真是愚蠢至極!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一
漢宣帝時,有個執(zhí)法不避權貴的官員,名叫趙廣漢。他在任穎川太守期間,曾經秉公辦案,誅殺許多殘害百姓的豪強。后來調到都城長安任京兆尹,經常親自辦案,捉拿壞人。在辦案中,他仔細分析案情,尋找線索,并到現場勘察。有時發(fā)現可疑情況,親自出馬,制止尚未發(fā)生的案件,往往當場抓住案犯。
有個名叫蘇回的人,在宮中當侍衛(wèi),兩個壞人了解到他很有錢,便在路上將他劫走,隨即向家屬勒索贖金。案子報到京兆尹的衙門,趙廣漢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最后終于發(fā)現了劫人者的住處。于是他立即帶了官兵趕到那里。到了那人住處,趙廣漢考慮到硬沖進去抓人可能傷及人質蘇回,便想出一個辦法:叫副手前去喊話。那副手敲敲門對里面的人說:“里面的人聽著,京兆尹趙某要我傳話,勸你們千萬不要殺被劫持的人質。他是皇帝的侍衛(wèi),殺了他你們也就完了。要是放了他,自己投降,僥幸逢到朝廷發(fā)出赦令,還可以獲得寬大!”
那兩個壞人聽說是趙廣漢在門外,想想沒有其他出路,只好把人質放了,開門叩頭求饒。
趙廣漢對他們還了禮,說:“幸虧你們沒有殺了人質,這樣對你們總有些好處?!?BR> 兩個壞人被關進監(jiān)獄后,趙廣漢實現諾言,吩咐獄卒好生對待他們,并送酒肉給他們吃。
按照當時法律,犯這種大罪的人要斬首。到了冬天,終于要執(zhí)刑了。趙廣漢叫人事先給他倆買好棺木,并且派人告訴他們。這兩人感激涕零,表示死了也決不怨恨。
趙廣漢在任職期間,經常能把藏匿的壞人壞事揭露出來。就連一般隱藏未露的情況,他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次他召某地一個亭長來問事,那亭長路過界上,界上的亭長開玩笑似地托他問候趙廣漢。亭長到了京城,趙廣漢問事完畢后問道:“界上亭長托你問候我,你為什么不代他問候?”那亭長趕緊叩頭謝罪,說確有這件事。趙廣漢又說:“你為我問候界上亭長,勉勵他忠于職守,好好報效朝廷。”
《漢書》的作者班固在為趙廣漢作的傳中敘述了上面這些事跡后,又評論說,他揭發(fā)壞人壞事,發(fā)現隱藏未露的情況,就像神一樣靈。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二
東漢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里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于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一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一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zhàn)場上立下功勞,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yè)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zhàn)于蒲類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干。
由于他作戰(zhàn)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zhàn)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后被封為定遠侯。后來,人們把班超投筆于地、參軍作戰(zhàn)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三
寧愿做高貴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賤的瓦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yè)而死,決不茍且偷生。南北朝時,高洋廢掉了魏孝靜帝元善見,建立了北齊朝廷,當上了文宣帝。高洋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肆意殺戮元帝的近親,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為了保全性命,他串聯了幾個人向高洋請求將自己的姓氏改成高,以討他的喜歡。元景安有位堂弟,名叫元景皓,他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氣憤,說道:“怎么能拋棄本姓,隨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呀!”
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這番話告訴了高洋,高洋立即將元景皓斬首,并且把他的家屬遣送到彭城。元景安因此受到高洋的賞識,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領軍大將軍。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四
公元前2,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得了重病。臨終前,他命令中東府趙高寫詔書,要公子扶蘇速回咸陽奔喪。趙高卻扣下遺詔,與秦始皇小兒子胡亥進行密謀。他們偽造遺詔,說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逼令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陰謀得逞,胡亥當了皇帝,稱秦二世。胡亥拜趙高為郎中令,朝中政事全由趙高把持。胡亥和趙高生怕別人不服,制訂了更加嚴酷的刑法。他們還大殺信不過的人,首先殺死了蒙恬的弟弟蒙毅。胡亥又將12個兄弟和10個姐妹一起殺掉。受牽連而被殺的無法計數。
由于秦二世昏庸殘暴,法令苛嚴,大臣們個個提心吊膽,人人自危,朝廷一片混亂。公元前2,秦王朝終于被農民起義軍推翻。后來,人們以“人人自危”作成語,形容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有危險,不安全。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五
有一個讀書人叫淳于棼,是唐朝人,他家院墻邊長了一棵古槐。他嗜酒任性,不拘小節(jié)。
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
在夢里,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后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并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后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
這一切的不幸,讓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xù)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于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xiāng)。
一離開槐安國,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于棼發(fā)現庭院里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夢中“南柯郡”、“槐安國”,其實原來如此!
淳于棼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歸隱道門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六
“你們自己都那樣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說完,叫守門人把他們攆走。
八個老漢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好吧!那么,再讓他仔細地看看我們吧!”
說著,八個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變成兒童了。已經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復到了兒童時期,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這僅僅是傳說故事而已。《云笈七簽》這部道教書籍中提到的“返老還童”,也僅僅是煉丹、法術的有關傳說罷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七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學問很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一個叫陳重。他們一塊到京城去考試,結果雷義上榜了,陳重卻名落孫山。
雷義覺得陳重的學問其實比他好,卻沒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刺史當然不會答應;雷義就躲在家中裝瘋,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職了。
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去考試,這回兩人同時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選為尚書郎,而成為同事。
當然,鄉(xiāng)人見到兩人的友誼深厚,都贊嘆的說:“膠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十分的牢固,但卻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情誼呀!”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八
東漢著名的經學家鄭興,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稱于世。他的兒子鄭眾,十二歲時就跟父親學習這部經學著作。后來,鄭眾還學習了《周易》,《毛詩》,《周禮》等經學著作,使他學識淵博,幾乎無所不曉,在上層社會很有名氣。
鄭眾當官后,在公務之余給一些年輕人講解《毛詩》、《周禮》等經學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為《左氏春秋》作注。后來,終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釋工作。這部書流傳后,和另一位經學家賈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齊名,都受到學者們的好評。當時,最著名的經學家是馬融。他注過《周易》、《尚書》、《毛詩》、《三禮》、《論語》、《孝經》,使古文經學達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達千人。馬融除了為經書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講課時坐在高堂上,掛上紗帳,前面讓學生坐著聽課,后面列一班女樂演奏音樂,很有特點。
馬融研究了《左傳》后,也準備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細閱讀了賈逵和鄭眾的注本后評價說:“賈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廣博,鄭眾的注本廣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廣博,那我怎能超過他們?”馬融覺得,這兩個注本各有各的長處,合起來就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之處,便決定不再給《左氏春秋》作注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九
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殉是個醫(yī)生。她因醫(yī)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后又升為長安縣令。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干,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后又升為南陽太守。
當時,南陽城里居住著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名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人們都說,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給狼管。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統統殺掉,最后,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后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在今內蒙古)太守,那時,這個地區(qū)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jiān)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jiān)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說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脫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qū)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嚇得不寒而栗。
義縱執(zhí)法嚴峻,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司馬遷《史記》把義縱歸入酷吏一類。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十
戰(zhàn)國后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
《荀子》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說:“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xù)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后,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后果。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十一
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一個叫“曰”的人,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邊殺黑龍,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說:“我不相信你的話!”說完,他繼續(xù)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淄水泛濫,無法渡過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對墨子說:“怎么樣?我說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煩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說:“淄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膚黑的,也有皮膚白的,怎么都過不去呀?”“曰”聽后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所以,你的謊言是抵擋不過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雞蛋去碰石頭,把普天下的雞蛋全碰光了,石頭還是毀壞不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一
我想大家肯定知道雷鋒樂于助人吧!有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了一會兒,想硬挺過去,但又一想,明天還要出車那,這樣下去可不行,他趕快爬了起來,跑到衛(wèi)生室。值班的醫(yī)生問了問病情,按了按雷鋒的肚子,給雷鋒開了些藥片,囑咐說:“不要緊,回去用熱水袋壓一壓肚子,好好休息就可以了,可別累著?。 ?BR> 醫(yī)生剛說完雷鋒就走了,但他在回去的路上看見工人們在運磚塊,工人們以一小時一千兩百塊的速度,可還是來不及,于是雷鋒忘記了他的肚子痛,跑到磚場,推起一輛手推車就干了起來。一會兒來了一個人問雷鋒,那個人說:“是誰叫你來的???”雷鋒微笑著說:“不是你們叫我來的嗎?”“我們?”“是啊你們?yōu)樯鐣髁x,干的熱火朝天,就不許我來嗎?”雷鋒覺得能為社會主義添一塊磚也是很好的。于是雷鋒跑得飛快兩個小時就把磚運完了,還一個人給雷鋒拿了一碗水讓雷鋒喝。雷鋒忘了肚子痛去幫助別人,現在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我們要像雷鋒叔叔那樣學習,長大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
假期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一年級的小蜜瓜》!
書中講的是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男孩,叫小蜜瓜。我可喜歡他了,因為我覺得他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剛上一年級什么也不懂,什么都大膽,什么都不會。慢慢的,在老師的教導下,我什么都明白了,知道了紀律,知道了學習,知道了禮貌,知道了榮譽!這些都跟我一樣!
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的,像小蜜瓜一樣越來越進步!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希望所有的一年級的新生們都讀讀這本書,受益匪淺哦!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三
西藏地區(qū)很早以前就和內地有密切聯系,有名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故事就是證明。到了元朝,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轄。但是總有一些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制造動亂。這種行為遭到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
清朝的時候,有一年,西藏的幾個有權勢的人發(fā)動武裝叛亂,殺害了執(zhí)政官康濟鼐并陰謀叛離清朝。清朝政府接到--喇嘛的報告,立刻派兵平叛。但是因為路途遙遠,一時難以趕到。這時候,駐守后藏的執(zhí)政官頗羅鼐挺身而出,率領9000精兵向拉薩進軍,和叛軍展開激戰(zhàn)。部下有人擔心他兵力單薄,難以取勝,勸他出錢請印度派兵鎮(zhèn)壓。他拒絕了,說:“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出兵平叛,協助朝廷安定藏地?!痹?-、班禪和各寺喇嘛的支持下,頗羅鼐很快平定了叛亂,捉住了叛軍頭目,又協助趕到的清軍處理各項事務。朝廷任命他為藏王,管理西藏。頗羅鼐執(zhí)政20年,一直忠于國家,維護統一和藏地的安寧。他經常告誡要搞分裂的西藏內外勢力:“大皇帝休養(yǎng)眾生,重視黃教,班禪和我都受到重封,才有藏地的興盛與安樂。這是人所共知的。你們不要做分裂的事?!?BR> 西藏和內地密不可分。現在有人還在鼓吹“-”,這無論在全國還是在西藏,都是極不得人心的。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四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有一座美麗的海島。金色的沙灘上長著許多高高的椰子樹,樹頂上的椰子又大又多,椰子樹的身體都向大海傾斜。
海鷗問一棵身體傾斜得特別厲害的椰子樹:“你身上的椰子長得特別多,沉重的負擔讓你傾斜著身體生活,難道不感到特別累嗎?”
椰子樹說:“說實話,這樣傾斜著身體,確實很累??梢邮俏业暮⒆?,只要一想到讓他們快點兒長大,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啊!”
突然,椰子樹上的一顆椰子“撲捅一聲掉進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海鷗驚叫一聲,對椰子樹說:“不好了,你的孩子掉到大海中去了,他會被淹死的.!”
椰子樹微微一笑,平靜地說:“我是故意把他放入大海的,讓他隨著海流自己去尋找落腳生根的地方。他已經長大成熟了?!?BR> 海鷗說:“讓他就在你身邊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不是更好,為什么一定要讓他漂泊到異鄉(xiāng)?”
椰子樹說:“孩子小的時候,我精心呵護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孩子成熟了,我就要鼓勵他們獨自出去尋找適合生長的地方。孩子老是依戀在我身旁沒有出息,世界那么大,應該四海為家!”
海鷗說:“大海環(huán)境險惡讓孩子自己去闖世界你是否覺得有點殘酷?”
椰子樹說:“把孩子放進大海,讓他在風浪中磨煉,讓他自己去謀生,我覺得這不是對孩子殘酷,而是對他最深沉的愛!”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五
19世紀初,清朝政府賣國媚洋,帝國主義列強像一群惡狼似地竄到了中國大地。徐特立那時正在湖南修業(yè)學校教書,為了啟發(fā)大家都投身到愛國救亡運動中去,他決定給學生進行時事演講。
全校的教員、學生和工友,都爭著去聽,不一會兒,禮堂里就擠滿了人。徐特立身穿一件青衣長衫,兩眼炯炯有神,昂然站在講臺上,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和清政府喪權辱國的罪行,號召大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把挽救民族危亡的擔子挑起來,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忽然,他轉身奔下講臺,從廚房里取來一把菜刀,當著大家的面,砍斷了自己的一個手指頭,用鮮血寫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八個字,表示為國雪恥的決心!
殷紅的鮮血,濺滿了徐特立的衣衫,全場的人為之震驚。他的這一壯舉,很快傳遍了長沙城,影響到整個湖南,使更多的人很快覺醒起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六
有一個人在池塘里養(yǎng)了許多魚。
一只翠鳥知道了,天天來捉魚吃;這只翠鳥可機靈了,看見人來了,就急忙忙地飛走,等到人走了,又慢悠悠地飛回來!
養(yǎng)魚的人可生氣了,這可怎么辦呢?他不能整天在池塘旁邊守著啊!他想來想去,想出個辦法來。他扎了個稻草人,畫上鼻子畫上眼,又給它套上破蓑衣,戴上破草帽,看上去挺神氣,真像個人;養(yǎng)魚的人把它插在池塘邊。翠鳥飛來一看,當它是個真人呢,心里很害怕,悄悄地停在一棵大樹上,偷偷地看著它,翠鳥一連看了三天,“咦,這個人怎么老呆著不動呀?”就壯著膽子,慢慢地飛到稻草人的身邊,看看稻草人還是一動不動,膽子就更大了,捉了魚,吃得飽飽的,還飛到稻草人的戶膀上去,“吱吱喳喳”地唱起歌來:“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
養(yǎng)魚的那個人給氣壞了,想來想去,又想出個辦法來。他把稻草人拿回家去,自己穿上破蓑衣,戴上破草帽,裝作稻草人,一動不動地站在池塘邊。
翠鳥又來捉魚吃了,吃了一條又一條,吃得飽飽的。它像往常一樣,飛樣這個“稻草人”的肩膀上去,唱起歌來:“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BR> 養(yǎng)魚的人一把抓住了翠鳥,也唱起歌來:“真的,真的,這個人是真的!”
這回翠鳥可上了當,它想逃也逃不掉了??缮狭水?,它想逃也逃不掉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七
今天我看完了《365頁故事》這部書,很喜歡其中《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這個故事告訴我,古代原來沒有十二生肖,。后來玉帝選了十二種動物做了十二生肖來表示時間,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子、雞、狗、豬。如果我是玉皇大帝,我一定要選最誠實的老牛做第一名。而不會讓小小的老鼠在第一。我認為做人就要做誠實的人,不應該像小老鼠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判自己的朋友。
我以后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十二生肖的故事讀后感一年級學生范文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八
一年級的學生讀
成語
故事書,他們的感悟都有哪些呢?來看看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年級學生成語故事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聞雞起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之士準備為國效力而奮發(fā)圖強。
它的典故是: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祖逖,在十四五歲的時候,下決心要認真讀書。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經常請教他人,到洛陽巡師訪友,探討學問,增長了知識和才能,逐漸受到人們的稱贊。與名士劉琨認識,他們一起到州里做主簿。兩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辦公,晚上同住一室,互相切磋知識,暢談人生理想。每到深夜,一聽見喔喔的雞啼聲,兩人就起來舞劍,一直舞到東方發(fā)白?!奥勲u起舞”成了他們每天必修的功課。
祖逖經過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當匈奴攻陷洛陽,晉帝被俘時,他用自己的學識與才干奪回了黃河以南的全部國土,保衛(wèi)了自己的國家。
看到祖逖能夠天不亮就起床練習武藝,讓我很感動。我長大了想當一名軍人,像祖逖那樣為國效力。我也要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鍛煉身體,長大報效祖國。
從昨天開始,媽媽全天陪著我。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閱讀《成語故事》,我知道了狐假虎威的含義是狐貍利用老虎來嚇唬百獸。這個故事提醒我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或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應付和解決。我還知道守株待兔中的農夫為什么沒有等到第二只小兔子呢?是因為第一次是巧合,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亡羊補牢的故事告訴我們: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及時地總結教訓。這樣才可以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成語故事真有意思啊!
今天我看了一本成語書里面。講了許多成語故事,并帶有插圖,非常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濫竽充數”。
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沒有真本事,卻在宮里混吃混喝,后來朝中換了大王,改變了吹竽的規(guī)矩,由原來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的吹,南郭先生實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樣弄虛作假,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站穩(wěn)腳跟。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九
一天上午,熊媽媽帶著小熊到河邊覓食。走著走著,忽然,令人驚奇的一幕出現在小熊眼前:在河邊淺水中,有一個鳥巢樣的小巢掩映在水草中,一條棕黃色的魚兒正銜著一小段水草向小巢上塞去。更令小熊感到奇怪的是,在這條魚兒背鰭的前面還生長著三條棘刺樣的東西。
“媽媽,那條魚兒在干什么?”小熊指著奇怪的魚兒問。
熊媽媽說:“他在筑巢!”
小熊問:“筑巢干什么呢?”
熊媽媽說:“當然是生小寶寶了!”
“哦!”小熊點點頭,又接著問,“他叫什么名字呢?”
熊媽媽說:“你看,他的背鰭上有三條刺,他就是三刺魚?!?BR> “哦,三刺魚!”小熊邊向三刺魚靠近邊說,“看上去好威武呀!”
說話間,小熊距離三刺魚只有一步之遙,他伏下身子,伸出右前爪做捕捉狀,而此時,正在一心筑巢的三刺魚根本沒有發(fā)現危險就在眼前。
“小熊,你要干什么!”熊媽媽大聲吆喝小熊。
“噓——”小熊示意媽媽不要大聲說話,然后壓低嗓音說,“三刺魚沒發(fā)現我,正好我去捉住他!”
“不要捉他!”熊媽媽厲聲阻止小熊。
熊媽媽的聲音驚動了三刺魚,三刺魚迅速向河流的中心游去。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
《丑小鴨》是一個關于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頑強地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他人的嘲笑,最終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公平,作為弱者和小人物,只要能堅持理想,努力奮斗,一樣能得到幸福和快樂;以及身處逆境,只要我們頑強抗爭,堅持信念,成功和幸福就一定會來到。
由此,我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不也有許許多多的“丑小鴨”嗎?與牛頓齊名的愛因斯坦,四、五歲才會說話,動作呆滯,小學成績極差,在學校和家里受到了教室、同學、家人的嘲笑和漫罵。但他通過數學和物理上的鉆研,最后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學還沒有上完就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經常租用地方做實驗,在一次實驗中還險些雙目失明。但最后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發(fā)明大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幼年喪父,跟著母親在草原上四處流浪,受盡其它部落的冷落和折磨,最后卻憑借著堅忍不拔的精神,使他和他的子孫成為了草原乃至歐亞大陸的主宰者。這些名人們不都是丑小鴨的縮影嗎?而我們,這些新一代的希望呢?沒有受到社會的不公,也沒有遭受過狂風驟雨般的打擊,但我們呢?就以我為例,我雖然是中上等的學生,但也受到過低分的試卷、困難的題目的打擊??墒敲鎸@些,我有時選擇了逃避,有時選擇了放棄,就算轉變過來也要一段時間。連這點困難都應對不了,更何況心理和肉體的雙重折磨呢?所以,學過《丑小鴨》后,我們就該學習用丑小鴨的精神和現實中的困難和挫折做斗爭。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吟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看著《丑小鴨》,你就會發(fā)現,克服挫折和困難其實并不困難。
童話故事讀后感
在我從小就喜歡讀童話故事,今年寒假的時候我又發(fā)現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書,書的名字叫《小布頭奇遇記》。這本書里有39個故事,每個故事我都非常喜歡,因為雖然講的都是發(fā)生在生活中一些很平常的小事,但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故事的主人公小布頭是一個小布娃娃,是一位“小老師”把他作出來的。小布頭非常可愛、勇敢、善良......他的感情也很豐富:害怕;喜悅;任性......。他很像我身邊的同學,看到書中的小布頭,就像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些事情一樣,讓我從心里不斷的反醒,很受教育。
小布頭很浪費,吃飯的時候把飯粒掉的滿地都是,還對批評他的蘋蘋很不服氣。這使我想到自己有時也有浪費糧食的習慣,對自己不想吃的飯菜就扔掉,還不以為然。今后我一定要珍惜農民種的每粒糧食,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小布頭很任性,當蘋蘋批評他時,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蘋蘋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發(fā)脾氣,所以他賭氣地離開了蘋蘋。這也使我想到自己的任性,聽不得批評。當媽媽說我的缺點時,我會很生氣的哭,不會想到這是媽媽在幫助我克服缺點,而是光想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自尊心沒有得到保護。但小布頭可是知錯就改的典范,所以我也要向他學習,發(fā)現錯誤就及時改正。
小布頭是幸福的,因為他有很多好朋友----小黑熊和布猴子。而且經常幫助他度過難關。我也是幸福的,我有愛我的媽媽,關心我的老師,友愛的好朋友。今后我會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因為這會讓我時時感到我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
小布頭樂于幫助別人,勇敢地和壞行為作斗爭。這讓我想到身邊有許多同學對周圍的事漠不關心、怕傷到自己的利益,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向小布頭學習,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看完這本書,我好像長了一樣。因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與品德,他讓知道了應該關心同學,熱愛自然;應該勇敢堅強,誠實守信。今后我要向小布頭一樣做一個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
童話故事讀后感范文
在“十一”國慶節(jié)假期的這幾天里,我讀了兩個童話故事是《鸛鳥》《皇帝的新裝》。
《鸛鳥》講的是屋子上有一個鸛鳥巢,里面住著一只鸛鳥媽媽和它的四個孩子。有一群小孩嘲笑鸛鳥,其中有一個叫彼得的孩子說譏笑動物是一樁罪過,他不愿參加。鸛鳥為了感謝他就送給他一個弟弟。
《皇帝的新裝》講的是有兩個騙子來到皇宮里,說能為皇帝做一件最美麗的衣服,皇帝相信了他們的話。幾天過去了,他們在織布機上做著織布的動作,可是織布機上什么也沒有。他們卻說衣服做好了,并且說誰看不見誰就是最愚蠢的人,所有的人都不敢說看不見。于是皇帝在游行大典時,所有的人都說衣服太漂亮了!突然人群里有一個小男孩說皇帝什么也沒穿,所有的人也開始這么說。皇帝開始發(fā)抖,他覺得老百姓說的話是對的。但是他還是想必須把這次游行大典進行完畢。
觀后感:不能嘲笑小動物,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小彼得就是因為他的愛心和善良得到了回報?!痘实鄣男卵b》里的皇帝居然相信兩個騙子,老百姓居然不說實話,只有一個小朋友說了實話,皇帝真是愚蠢至極!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一
漢宣帝時,有個執(zhí)法不避權貴的官員,名叫趙廣漢。他在任穎川太守期間,曾經秉公辦案,誅殺許多殘害百姓的豪強。后來調到都城長安任京兆尹,經常親自辦案,捉拿壞人。在辦案中,他仔細分析案情,尋找線索,并到現場勘察。有時發(fā)現可疑情況,親自出馬,制止尚未發(fā)生的案件,往往當場抓住案犯。
有個名叫蘇回的人,在宮中當侍衛(wèi),兩個壞人了解到他很有錢,便在路上將他劫走,隨即向家屬勒索贖金。案子報到京兆尹的衙門,趙廣漢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最后終于發(fā)現了劫人者的住處。于是他立即帶了官兵趕到那里。到了那人住處,趙廣漢考慮到硬沖進去抓人可能傷及人質蘇回,便想出一個辦法:叫副手前去喊話。那副手敲敲門對里面的人說:“里面的人聽著,京兆尹趙某要我傳話,勸你們千萬不要殺被劫持的人質。他是皇帝的侍衛(wèi),殺了他你們也就完了。要是放了他,自己投降,僥幸逢到朝廷發(fā)出赦令,還可以獲得寬大!”
那兩個壞人聽說是趙廣漢在門外,想想沒有其他出路,只好把人質放了,開門叩頭求饒。
趙廣漢對他們還了禮,說:“幸虧你們沒有殺了人質,這樣對你們總有些好處?!?BR> 兩個壞人被關進監(jiān)獄后,趙廣漢實現諾言,吩咐獄卒好生對待他們,并送酒肉給他們吃。
按照當時法律,犯這種大罪的人要斬首。到了冬天,終于要執(zhí)刑了。趙廣漢叫人事先給他倆買好棺木,并且派人告訴他們。這兩人感激涕零,表示死了也決不怨恨。
趙廣漢在任職期間,經常能把藏匿的壞人壞事揭露出來。就連一般隱藏未露的情況,他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次他召某地一個亭長來問事,那亭長路過界上,界上的亭長開玩笑似地托他問候趙廣漢。亭長到了京城,趙廣漢問事完畢后問道:“界上亭長托你問候我,你為什么不代他問候?”那亭長趕緊叩頭謝罪,說確有這件事。趙廣漢又說:“你為我問候界上亭長,勉勵他忠于職守,好好報效朝廷。”
《漢書》的作者班固在為趙廣漢作的傳中敘述了上面這些事跡后,又評論說,他揭發(fā)壞人壞事,發(fā)現隱藏未露的情況,就像神一樣靈。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二
東漢初年,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里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于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一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一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zhàn)場上立下功勞,怎么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一生呢!”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yè)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后,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代理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戰(zhàn)于蒲類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干。
由于他作戰(zhàn)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zhàn)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后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后被封為定遠侯。后來,人們把班超投筆于地、參軍作戰(zhàn)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三
寧愿做高貴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賤的瓦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yè)而死,決不茍且偷生。南北朝時,高洋廢掉了魏孝靜帝元善見,建立了北齊朝廷,當上了文宣帝。高洋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肆意殺戮元帝的近親,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為了保全性命,他串聯了幾個人向高洋請求將自己的姓氏改成高,以討他的喜歡。元景安有位堂弟,名叫元景皓,他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氣憤,說道:“怎么能拋棄本姓,隨人家的姓呢?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呀!”
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這番話告訴了高洋,高洋立即將元景皓斬首,并且把他的家屬遣送到彭城。元景安因此受到高洋的賞識,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領軍大將軍。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四
公元前2,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得了重病。臨終前,他命令中東府趙高寫詔書,要公子扶蘇速回咸陽奔喪。趙高卻扣下遺詔,與秦始皇小兒子胡亥進行密謀。他們偽造遺詔,說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逼令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陰謀得逞,胡亥當了皇帝,稱秦二世。胡亥拜趙高為郎中令,朝中政事全由趙高把持。胡亥和趙高生怕別人不服,制訂了更加嚴酷的刑法。他們還大殺信不過的人,首先殺死了蒙恬的弟弟蒙毅。胡亥又將12個兄弟和10個姐妹一起殺掉。受牽連而被殺的無法計數。
由于秦二世昏庸殘暴,法令苛嚴,大臣們個個提心吊膽,人人自危,朝廷一片混亂。公元前2,秦王朝終于被農民起義軍推翻。后來,人們以“人人自危”作成語,形容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有危險,不安全。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五
有一個讀書人叫淳于棼,是唐朝人,他家院墻邊長了一棵古槐。他嗜酒任性,不拘小節(jié)。
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
在夢里,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后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并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后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
這一切的不幸,讓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xù)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于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xiāng)。
一離開槐安國,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于棼發(fā)現庭院里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夢中“南柯郡”、“槐安國”,其實原來如此!
淳于棼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歸隱道門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六
“你們自己都那樣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們有防老之法術呢?這分明是騙人!”說完,叫守門人把他們攆走。
八個老漢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們年老嗎?好吧!那么,再讓他仔細地看看我們吧!”
說著,八個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變成兒童了。已經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復到了兒童時期,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這僅僅是傳說故事而已。《云笈七簽》這部道教書籍中提到的“返老還童”,也僅僅是煉丹、法術的有關傳說罷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七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學問很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一個叫陳重。他們一塊到京城去考試,結果雷義上榜了,陳重卻名落孫山。
雷義覺得陳重的學問其實比他好,卻沒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刺史當然不會答應;雷義就躲在家中裝瘋,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職了。
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去考試,這回兩人同時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選為尚書郎,而成為同事。
當然,鄉(xiāng)人見到兩人的友誼深厚,都贊嘆的說:“膠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十分的牢固,但卻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情誼呀!”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八
東漢著名的經學家鄭興,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稱于世。他的兒子鄭眾,十二歲時就跟父親學習這部經學著作。后來,鄭眾還學習了《周易》,《毛詩》,《周禮》等經學著作,使他學識淵博,幾乎無所不曉,在上層社會很有名氣。
鄭眾當官后,在公務之余給一些年輕人講解《毛詩》、《周禮》等經學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為《左氏春秋》作注。后來,終于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釋工作。這部書流傳后,和另一位經學家賈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齊名,都受到學者們的好評。當時,最著名的經學家是馬融。他注過《周易》、《尚書》、《毛詩》、《三禮》、《論語》、《孝經》,使古文經學達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弟子多達千人。馬融除了為經書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講課時坐在高堂上,掛上紗帳,前面讓學生坐著聽課,后面列一班女樂演奏音樂,很有特點。
馬融研究了《左傳》后,也準備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細閱讀了賈逵和鄭眾的注本后評價說:“賈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廣博,鄭眾的注本廣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廣博,那我怎能超過他們?”馬融覺得,這兩個注本各有各的長處,合起來就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之處,便決定不再給《左氏春秋》作注了。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十九
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殉是個醫(yī)生。她因醫(yī)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中任縣令,后又升為長安縣令。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干,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后又升為南陽太守。
當時,南陽城里居住著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名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人們都說,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給狼管。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統統殺掉,最后,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后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在今內蒙古)太守,那時,這個地區(qū)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jiān)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jiān)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說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脫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qū)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嚇得不寒而栗。
義縱執(zhí)法嚴峻,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司馬遷《史記》把義縱歸入酷吏一類。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十
戰(zhàn)國后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
《荀子》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說:“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xù)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后,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后果。
愛國故事讀后感一年級篇二十一
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一個叫“曰”的人,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邊殺黑龍,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說:“我不相信你的話!”說完,他繼續(xù)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淄水泛濫,無法渡過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對墨子說:“怎么樣?我說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煩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說:“淄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膚黑的,也有皮膚白的,怎么都過不去呀?”“曰”聽后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所以,你的謊言是抵擋不過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雞蛋去碰石頭,把普天下的雞蛋全碰光了,石頭還是毀壞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