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精選9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一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guī)定植樹節(jié)日則是現(xiàn)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創(chuàng)辦人斐義理先生,曾將美國植樹節(jié)的推行辦法,建議當時的農林部希望中國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國政府規(guī)定每年農歷清明節(jié)時為植樹節(jié),屆時全國各地舉行植樹典禮,組織造林活動,后來因故沒有正式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次會議于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jié),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guī)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1981年夏天,四川、陜西等地發(fā)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fā)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jié),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被付諸實施,一場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參與人數(shù)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xù)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tǒng)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shù)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tài)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xiàn)森林資源的持續(xù)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儲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yè)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qū)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二
    1、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2、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3、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
    4、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5、要想富,多栽樹。
    6、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7、三月十二植樹節(jié),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后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
    
    9、愛林、造林,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植樹節(jié)快樂!
    10、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11、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wèi)士。
    12、愛我長沙山水洲城,維護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13、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14、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15、生兒生女靠教養(yǎng),植樹造林靠撫育。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三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yè)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有感于國家林業(yè)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上書北洋政府農商部長周自齊,倡導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中國植樹節(jié)”。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guī)定了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ji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舊歷清明植樹節(jié)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qū)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guī)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jié)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1956年,毛澤東發(fā)出了“綠化祖國”、“實現(xiàn)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guī)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BR>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jié)。
    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的決議。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chuàng)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xiāng)。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時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并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2年的植樹節(jié),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guī)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fā)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四
    1、植樹節(jié),給地球一點色彩,一起動起來.
    2、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3、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
    4、讓地球變得更年輕
    5、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6、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7、愛我古都邯鄲,維護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五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一年一度植樹節(jié)即將到來,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植樹節(jié)標語范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無災人養(yǎng)樹,有災樹養(yǎng)人。
    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村上無樹鍋不開。 四方綠化沙不來。 多植樹,廣造林、現(xiàn)在人養(yǎng)樹,日后樹養(yǎng)人。
    要想富,多栽樹。
    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無災人養(yǎng)樹,有災樹養(yǎng)人。
    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六
    植樹節(jié)手抄報欣賞(2)
     提示: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lián)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yōu)秀的黑板報作品。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七
    從三月潮濕的手中
    我們接過一個日子
    接過鋤頭、鐵鍬和成捆成捆的樹苗
    然后,走向田野、荒坡
    栽種著一年一度的形式
    黃土不再流失
    讓風沙止住流浪的翅膀
    讓裸露的巖石回歸久遠的風貌
    我們逐水而居,佳木蒼蒼
    背靠大樹,談情說愛
    度過一生中最美的時光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八
    植樹節(jié)手抄報欣賞(7)
     提示: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lián)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yōu)秀的黑板報作品。
    植樹節(jié)手抄報內容文字篇九
    植樹節(jié)的意義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應該要好好保護環(huán)境,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因此人們應該保護我們現(xiàn)有資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植樹節(jié)手抄報高質量,希望大家喜歡!
    植樹節(jié)不是國際的,植樹節(jié)是中國節(jié)日,該節(jié)日用于紀念孫中山先生。
    中國植樹節(jié)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為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jié)日。在該日,全國各地政府、機關、學校、公司會響應造林的號召,集中舉行植樹節(jié)儀式,從事植樹活動。
    中國曾于1915年規(guī)定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最初由林學家凌道揚等創(chuàng)議設立,而后在1928年將植樹節(jié)改為孫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紀念革命先驅的植樹造林愿望。這一設定被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還根據當?shù)氐臍夂蛞?guī)律,規(guī)定了其它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植樹節(jié)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活動的節(jié)日。按時間長短分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總稱植樹節(jié)。通過這種活動,提高人們對森林的認識,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
    1 人怕傷心,樹怕傷根
    2 綠化環(huán)境,美化人生
    3 植樹造林,造福后輩
    4 條兒要青,苗兒要新
    5 種樹有訣竅,深埋又實搗
    6 移苗有訣竅,莫讓苗知道
    7 起苗不傷根,土要踏得緊
    8 推進綠意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
    9 撒下一點綠意,播種一片綠意
    10 雙木成林染盡江山,獨苗雖綠怎抵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