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精選14篇)

字號:

    總結是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利器。寫總結時要有一定的邏輯性,按照時間順序或者邏輯順序進行組織和歸納。小編為大家精選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借鑒和參考。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一
    端午節(jié)---據(jù)說是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南方人在這一天賽龍舟呀!往江里投粽子呀!熱鬧非凡!我們北方人也有自己獨特的習俗!
    這時,金燦燦的.晨光,將綠色高原的山川河流、塬梁溝塆,照的閃閃發(fā)光,地頭間拔艾的人們攀談著,遠處不時傳來一陣陣高亢的《信天游》,鳥兒們也附和著歌唱。再看看下面村莊里又是一番景象,雞鳴狗叫、羊奔牛跳。燕子唱歌,喜鵲報喜;淘氣的小貓逗的娃娃們又哭又笑。
    趕緊回家吃粽子走:回家后,外公第一件事就是將艾蒿分別掛在窗前、門上、每個人的耳朵上。還說這端午的艾能避瘟消災、怯蚊止癢,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千萬要記住。我想,這端午的含義深著呢!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二
    與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相比,總覺得孩提時過得有滋有味。
    在艱難度日的那個年代,小孩子們總盼著節(jié)日的到來,睡夢里也會編織出節(jié)日里的那份豐盛和歡樂,因為,大人們平常都會一分錢掰兩分用,只有節(jié)日里,才會舍得花錢扯布請人做衣,弄上平時吃不上的好飯好菜。
    走在鄉(xiāng)間的路上,你只要看到婦女的頭上戴著一朵梔子花,馬上就會明白,端午到了。梔子醇厚的香氣是上蒼賜予端午節(jié)特有的香味,山野里到處都是,彌漫了整個天空,裊裊襲來,直浸心脾,全身都被這香氣盤活,身上的悶與沉消的無影無蹤。
    聞到梔子花的香味,人們便開始按照風俗與程序干起屬于端午的那份活。于是,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上了菖蒲和艾蒿,為了驅蛇,農(nóng)夫還沿著屋墻撒下生石灰,……。女人們便開始浸糯米,等糯米完全濕透水浸脹后,加上臘肉或綠豆、豇豆等料理,用箬葉包出不同口味的粽子。箬葉的香味從鍋里的溢出,爬上樹梢,站在屋頂,向正在歡天喜地的小孩們招手,把要快點回家嘗鮮吃粽的信息傳遞給他們。在各處玩耍的小孩們聞到香味,垂涎欲滴,趕忙回家,在吵著要吃粽子的同時,順勢纏著母親給他們穿早已備好的新衣新鞋子,節(jié)日要新求美的想法得到滿足,孩子們又趕忙出戶湊到一塊,熱熱鬧鬧里把把端午的節(jié)日氣氛慢慢推向高潮。
    早晨,由于是梅雨季節(jié)的原故,三天兩頭地下雨,田間小路和山路十分泥濘,路邊的草都是濕漉漉。節(jié)日那天,為了放神仙牛,讓牛在這天能吃到肥美的草,天邊剛泛魚白,父親便早早地起床,趕著牛到遠山的山坳里,把牛繩繞在牛的脖子上,不讓牛繩被山上的樹絆住,任牛在山里盡情地吃草。接著,父親便回轉到地里,撥出新鮮的大蒜,特別是獨子大蒜,回家與母親一起洗好,放進鍋里,與雞蛋、咸鴨蛋一起煮。早起的一干兒女穿著新衣,早就盼著吃上難得吃到的珍饈,圍著鍋灶,任新鮮大蒜的味刺激味蕾,站在旁邊,等著蛋熟。
    這時,父親從樓上瓢了半碗蔗糖,靜靜地坐在桌旁,吃起粽子,細品箬葉粽子的香味,像是感悟自己一生的得失,讓不經(jīng)意的時間消失在年輪的罅隙里,留下那模糊但還能辨出輪廓的時光背影,些許的悵惘,些許的蜜意,盡在唇齒盈滿開來。而我們卻沒有那么多的顧慮和人生的蹉跎,全然不顧大人們?yōu)榱松疃D難的景狀,只知圍著桌子,過節(jié)就要有好吃的,在雞蛋、大蒜、粽子之間找尋那份屬于兒趣的樂子。
    節(jié)日是屬于男人和孩子們的,農(nóng)家的女人在節(jié)日里比平時更忙,端午最隆重的就是早餐,一起床,家務就會讓她累的喘不過氣來。母親沒有時間去理會我們,煮蛋和大蒜、煮掛面、煮粽子……一個勁地按照端午早餐的程序去做,在家務里進行生命的跋涉,廝守與飄香搖曳的約定,做出屬于端午節(jié)里那份獨特的韻味。而后才是到地里割薯藤、切薯藤、喂豬等之類的活,一直忙過中午,才有歇腳的工夫。
    端午送節(jié)是下聘了男女表年是否結婚的關鍵。對于談婚論嫁的女子來說,端午可一個重要的日子,不像現(xiàn)在,隨隨便便地折成錢找包一起付給女方家里了事。男方送端午節(jié)的東西多不多,隆重不隆重,關系女方家的面子問題,因為本房的至親當日都會端點心到女方家里,看一看瞧一瞧,議論一翻,女方家拿男方家里送來的桌子做酒席,擺開桌子,中午大吃一頓,一直到下半響,男方家送禮的人才會客套而去。女方家開始向本家至親派送兩提粽子和一把折子扇,告知他們女兒的婚事已基本定局,現(xiàn)在等的就是男方家拿八字看日子迎娶過門了。
    ……過去的端午有回不盡的味道,成了兒時要長大過好日子的一個方向和標桿!
    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日的元素正在悄無聲息地快速失去,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味道。隨著大都市生活的仿制和年青人的惰性,也許n年之后,鄉(xiāng)村的老人們逝去后,最后的堅守也會被沒有傳統(tǒng)元素的節(jié)味所代替,留給后輩的將是不名狀的節(jié)日。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拯救還來得及嗎?不要因為都市而喪失傳統(tǒng),也不要因生活的改善而失去真實,保持原味的中國節(jié)味那才是真。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三
    步入初四,中考的緊張感和壓迫感隨之即來。諸葛亮悲痛欲絕,我卻與《出師表》的字詞過不去。這邊是酸堿鹽,那邊是歐姆定律。函數(shù)圖象上的x和y秀著恩愛,而我就只有嘆息的份兒了。下了晚課,趕了公交,坐在公車的最后一排,看著空蕩蕩的車廂,心中一種悲戚感油然而生。抹掉了車窗上氤氳水汽,發(fā)呆。猛然回頭一望,那頭車窗,一個大大的笑臉,那個大姐姐對我微微一笑,起身,下了車。我呆呆地坐在車里,心中卻是一種說不出的幸福。對車窗哈氣,我也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下了車,兩個大大的笑臉深情對視著,我知道那是兩個孩子之間彼此的鼓勵,那是互相給予和收獲的冬日幸福。
    收獲一屋幸福。
    復習充分,面對考試卻還是膽戰(zhàn)心驚,我忐忑的走進考場,坐在座位上收拾用具。眼神一晃,驀地停留在了考場的考條上。不大好看的字體,卻十分工整,“坐這里的你一定要加油哦!”注視著這句暖暖的.話,莫名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不禁對自己說,坐在這里的我,你一定要加油哦!試卷發(fā)下,說來也怪,那次考試答得十分順手。我知道,那是兩個年齡相仿的考生對彼此的祝福,相信下一位考生看到這句暖心的話也一定分收獲這份祝福,幸福的繼續(xù)努力。
    收獲一心幸福。
    “寶貝,把校服洗了”。老媽一聲令下,我被當成了洗衣婆。簡單地搓了幾下后,我把校服一掛,倒頭就睡。夢中,覺輕的我被嘩嘩流水聲驚醒。是媽媽,只見她蹲在地上,還在洗我的校服,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競愣住了。把回憶和現(xiàn)實對折,她的手,她的發(fā),她再不是她,她是媽。瞬間,答案皆出,我知道,那是一位母親對女兒濃濃的愛。如今身穿這套舊卻凈的學生服,我知道,那是我收獲的,她一心的幸福。
    黑夜吞沒了白日那最后一縷霞光,我徘徊著。我知道,那是自然的恩賜,是我的另一份幸福。
    站在時光的縫隙中,我捧著一懷,滿滿的。
    哦,那是我收獲的,滿滿的幸福。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四
    小區(qū)很多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掛上了新鮮的艾葉,家里幾乎每個人都在忙碌著,準備豐盛的午餐,刀與砧板咚咚的撞擊聲,水蒸氣沖出氣閥的呲呲聲,不停地在耳邊縈繞,廚房里不時飄出縷縷饞人的香味,夾帶著清新的粽葉香,刺激著人饑餓而貪婪的胃。
    門被禮貌地敲開,來了不少的親朋好友。連忙遞上茶水,相互道著節(jié)日的問候和祝福,原本不是很大的客廳更加充實和溫馨了。
    爺爺奶奶穿梭于廚房與客廳之間,爸爸媽媽也忙得不可開交,我的幫忙有時反而礙了他們的事,索性呆在一邊,悠然的看著這一切。
    “來來來,大家都吃飯吧!”飯菜陸續(xù)都上了桌,正中間是一盤精致的粽子,青青的粽葉上纏著兩色的細線,體型較長,棱角分明。
    輕輕地拿過一只,將一端的細線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聽話地從細線中脫出,小心翼翼地剝去裹著的粽葉,呀,中間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舊是龍舟形狀,卻又被那略帶粽葉清香的濃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讓人又再次禁不住誘惑,輕輕的咬下一口。
    軟,香,滑而不膩,難以名狀的爽快之感,輕微地粘牙,又被舌調皮地舔去。那種停留于唇齒間的鮮香口感,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那擺放在碟子里切開了帶殼的黃白相間的咸鴨蛋,我總是習慣用筷子將蛋黃一整個兒挑出來,細細品嘗。蛋黃上沁出些許油星,細膩柔嫩得很,咸中別有一番滋味。
    窗外,雨一直下,不知龍舟賽是否像往年一樣,又在湘江上熱鬧非凡地舉行?也許是的罷,雨下再大,也絲毫沖不淡節(jié)日的氣氛。
    這一天,正是端午。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五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倍宋绻?jié)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過去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介紹一下我自己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吧!
    我的家鄉(xiāng)——山東,位于祖國的東北方向。我的家鄉(xiāng)最典型的風俗就是吃粽子了。將糯米洗凈,并配幾個紅彤彤的小棗,用粽葉包成三角形,蒸熟。變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我最愛吃粽子了。每逢端午節(jié),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包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粽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
    粽子再口,母親在身邊,家鄉(xiāng)在身邊。今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jié)、為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六
    小時候在家鄉(xiāng)老家,正值上世紀中國農(nóng)村改革初期,過端午時,剛好是青黃不接的時日。在我們那小山村,鄉(xiāng)鄰們填飽肚子都成問題,也沒有粽香,能呷上一頓白米飯就不錯了。平時的飯中總摻和有干薯絲、蠶豆、“大頭蘿卜”之類的雜糧,這季節(jié)里,呷“洋芋”、“桐籽葉麥粑”是每餐的主糧了。
    所以,村里的孩子們特別盼望著過節(jié)、過生、過年什么的。
    端午節(jié)這天,大清早的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母親好高興,說是風調雨順的日子真好!薯又可扦下去了。因為是過節(jié),我和姐也起得早,一看天氣我也好高興,下雨就不要出門去扯豬草了,聽母親這么一說,心想,今天又得累上一天了。
    果然不出所料,母親對我姐說:“今天下雨,我?guī)愕茉诩仪な硖?,你?0斤麥子和隔壁的三妹姑姑她們去街上縣糧站兌面條回來過節(jié)吃”。好像當時整個隆回縣城也就只有縣直屬糧站的大米廠加工面條,面條每2斤、3斤一扎,又黃又粗,用粗土紙把面條攔腰捆好,但能吃上這樣的面條也夠舒服的了。
    姐高興地答應了,雖然是要走30多里遠的山路的,但總算有機會可以上一回街。我本不高興,但有30斤重的擔子,路途又遠,無可奈何,也只好作罷。
    母親給姐準備好挑擔,本想拿30斤麥子去兌面條的,裝好后,母親又從每邊的袋子里減了些出來,說是一怕我姐擔不起,二是呷面條劃不來,吃麥粑合算些。過了一會兒,三妹姑姑她們幾個大姑娘就來我家約隊了,母親一再叮囑她們幾個要照顧好我姐(我姐比她們小很多)。
    目送她們遠去后,母親要我在家辦早飯,說是辦早飯,其實就是把“洋芋”切片煮湯吃,她去種薯地里割薯藤回來。
    不一會工夫,母親就擔著滿滿的一擔薯藤回來了,吃了早飯后,就開始剪薯藤了,母親要我搬一根小凳子過來先看她剪幾根,她邊剪邊教:一般4個葉節(jié)一截,下面第一個節(jié)的葉片要剪掉,盡可能沿靠葉柄基部處剪下,剪時要斜剪,這樣容易成活些。道理反正當時我不懂,試著剪了幾根,動作也就嫻熟起來,把剪好的薯藤一把一把地用稻草扎好,放簸箕里碼好,只等雨下小些或雨停歇時,就可去捍了。
    雨一直下著,母親很著急。待雨小一點兒時,母親說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怕薯藤扦不了,錯過了季節(jié)就會錯過了“陽春”。母親挑著剪好的薯藤,我跟在后邊,冒著雨往我家的黃豆地里走去。
    待扦完工時,才挺起腰子來,再看一眼自家的黃豆地,在朦朦細雨下,郁郁蔥蔥的一片,景色甚是可愛。雖我們一身全濕透了,但看到母親臉上滿意的笑容,我也忘了沒同姐去上街的不快,心情也舒暢了起來?;丶視r,母親說把鞋子放簸箕里收起算哩,打赤腳回去還好些,估計母親是擔心怕鞋子沾泥巴太多,走起路來費勁,同時也怕把鞋弄壞了。
    回家后,隔壁的二祖母對母親說,上午時有個打屠的到院子里來賣豬肉了,她看到我家的門鎖著,就給我家代秤了一斤豬肉,要母親去她家拿,二祖母是我家同宗近房長輩,一向對我家關照有加。還說她也在等三妹姑姑她們的面條了,三妹姑姑就是她的女兒,帶著我姐一起去縣城街上兌面條去了。
    到下午3點多時,姐她們幾個一路笑語地回來了,也都全身濕透了,都滿身是泥,但面條都保護得很好。
    母親馬上去準備豬肉燉面條,我就在聽姐和三妹姑她們說著街上的趣事:縣大米廠排著長長的兌面條的隊伍啦、街上的人怎哪有那么多啦、包子店里的包子怎那么白啦……然后姐才脫下鞋去擠腳上打起的血泡。
    待吃飯時,滿院子是豬肉燉面條的香味。
    現(xiàn)在想來,人呀,不在于你吃什么,穿什么,擁有什么,關鍵是你曾經(jīng)歷過什么。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七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寫了約摸十二種端午節(jié)的風俗,不過,那是南方,在我們北方,至少在我的家鄉(xiāng),就沒有那么多風俗了。
    我們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風俗也有幾種,例如系五絲,插艾草,包粽子,煮咸鴨蛋,吃大餐等。
    單說的是系五絲,就是將五種顏色的線搓成繩子狀,在天蒙蒙亮,還沒出太陽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的情況下,家長將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來后發(fā)現(xiàn)彩色的絲線象手鐲一樣纏繞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時家長再教導孩子等下大雨的時候,記得講這五絲拆下來,壓在石頭地下,將來它就會變成彩色的蛇,保護著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爺爺們,家里沒有爺爺?shù)?,就得相當于爺爺?shù)拈L輩,早早的起來,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將才回來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門口門楣頂上,沒有大門的就干脆插在房門的房檐上,因為艾草是“愛”和“礙”的諧音,這表示家人最家的愛,表示家人對傷及家的阻礙。
    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寫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托的傳統(tǒng)文化當然是為敬仰屈原了。
    隨著時間的變化,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的風俗也在跟著變化,由原來的祭祀屈原,變成了家人團圓的一個由頭,于是吃大餐也成了我們這里的一個風俗了,不過這個大餐卻有點特別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會,兄弟姊妹們將各自包的粽子,帶到母親家中展示,從形狀來就有很多種;大姑包的是長方形的,兩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為夫妻棕,二娘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瓏,又長方適中。從內容上來看和煮的火候上來分析,口感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摻的黃白相間的原始棕了,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該有多美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包粽子,就這油黃黃的咸鴨蛋,大人們喝著家鄉(xiāng)的密州春,拉呱著家中的變化,想想著家人的將來,真是其樂融融,幸福匯成商學院。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聲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樂,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遠。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八
    為了有效地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契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讓社區(qū)居民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蘊涵的意義,根據(jù)社區(qū)實際,社區(qū)特制定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利用端午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入挖掘端午節(jié)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huán)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居民,尤其是社區(qū)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好傳統(tǒng)節(jié)日,全面動員社區(qū)居民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人民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中。
    二、活動形式。
    1、“粽子傳愛心”主題活動。在社區(qū)的帶領下,以社區(qū)五老志愿者、中小學生為活動主體,親自為社區(qū)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員、殘疾人送去節(jié)日的祝福與問候,并帶去自己包的粽子,與他們一起提前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2、“經(jīng)典誦讀”主題活動。以社區(qū)和社區(qū)關工委為中心,組織社區(qū)青少年,開展吟誦屈原詩歌、屈原詞章的活動,從而弘揚愛國精神,贊頌美麗的南京城。社區(qū)將以吟誦古今經(jīng)典名作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掀起緬懷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
    3、節(jié)日民俗宣傳活動。社區(qū)將通過市民學校、“座談會”、宣傳板報等多種形式宣傳端午節(jié)的來歷,通過包粽子等活動讓人們親身體驗節(jié)日習俗,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社區(qū)將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努力營造和諧、祥和的節(jié)慶氣氛。
    2、創(chuàng)新形式。社區(qū)將開展廣泛宣傳,充分發(fā)揮居民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把居民發(fā)動起來,參與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居民成為節(jié)日的活動主角。
    3、信息報道。社區(qū)第一時間把“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主題文化活動的相關活動信息上報街道,做到宣傳到位。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九
    寫作文擴展法避免了出現(xiàn)"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你會寫端午節(jié)收獲小學三年級作文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矶宋绻?jié)收獲小學三年級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學校放三天假,是雙休日和端午節(jié)加在一齊的。說到端午節(jié),也就想到了屈原,據(jù)說,屈原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嵙⒖虅澊瑩凭龋毙兄炼赐ズ?,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舊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齊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jié)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jié)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qū):他們?yōu)榱蓑屝?,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此刻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識,可是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端午節(jié)在古代是衛(wèi)生防疫節(jié),也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屈原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呢?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后來因為遭到排擠而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他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每逢端午節(jié)賽龍舟,往江河湖海里扔粽子、飯團,祈求魚蝦不要傷害到屈原的尸體。
    屈原留給我們的愛國精神,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小朋友的愛國方式就是認真聽講每一節(jié)課,環(huán)保工人的愛國方式就是打掃干凈每一條街道,護士的愛國方式就是照顧好每一位病人。每個人的愛國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其實他們都在做自己小小的一份貢獻。
    這次“風情萬粽過端午”主題活動,是班級家委團組織的,讓我們玩得太嗨啦!葉吳優(yōu)爸爸在黑板上畫滿了小粽子,可愛極了,有一個小粽子,還說“求抱抱”呢!林宥宸奶奶是貢獻最多的一個人,她做了純天然烤串給我們吃,只放了一點點鹽和味精。還有叔叔阿姨都來幫忙,幫我們包粽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手把手教我們包粽子。我們組的小粽子很特別,每一個小粽子上面都畫上了一個可愛的笑臉,而且還寫上自己的名字呢!叔叔阿姨的這些愛心和幫助都是無私的貢獻。
    祖國就像一個大大的懷抱,我們要像屈原一樣愛國,像叔叔阿姨一樣無私奉獻,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一份愛心和溫暖。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本驮趲滋烨?,端午節(jié)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粽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xiāng)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jié)可以回到家鄉(xiāng),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jīng)開始做粽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著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著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粽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粽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伙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為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并不采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郁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shù)氐陌傩諡榱瞬蛔屒霍~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里喂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
    聽完曾爺爺?shù)墓适?,粽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里長輩們動筷之后,我便開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頤,碗里的粽子瞬間被清理干凈,此時我已經(jīng)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xiàn)在,我們什么時候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就像春節(jié)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jié)的粽子最香,因為那是中國的傳統(tǒng)。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粽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棱角,最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致”,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最終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啊!
    今天是星期六,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同學們在學校里一起過端午節(jié)。
    接下來是撞蛋環(huán)節(jié),有的同學的蛋一撞就碎,我們組的何啟永的蛋堅硬無比,贏得了比賽,大家都叫他的蛋為“鐵蛋”。何啟永心花怒放,拿到了一件小禮物。林宥辰奶奶又給我們分了很多可口的美食。別的班的同學都在羨慕我們呢。哈哈!他們的口水流了一地。
    我們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十
    為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20xx年x月x日,xx初級中學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知榮辱明禮儀揚傳統(tǒng)強素質”為主題的端午節(jié)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早在1個月前,學校紀念屈原的各項活動的宣傳、籌備就已經(jīng)開始了。如勞技課上的“紙粽子制作”、美術課上的“畫一畫屈原”、語文課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31日的系列活動則正是這一階段整體活動的集中展示。整個主題活動分校內、校外兩大板塊。校外,我校10多位學生參加了在x鎮(zhèn)舉辦的x市中學生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系列活動。校內,整個活動又分為三大板塊:游園會、視頻知識競賽、主題班會。活動還邀請了xx單位的武警戰(zhàn)士一起參加。
    中午開始的游園活動形式多樣,有“書楚辭、畫屈原”的現(xiàn)場比賽、有“猜燈謎”活動、有“趕粽子球”比賽、更有超級吸引人的現(xiàn)場包粽子活動,雖然最后粽子形狀各異,甚至不是很好看,但這些粽子擔負著愛心大使的`光榮任務,同學們將把這些粽子親手送給可愛的武警戰(zhàn)士們。
    在視頻知識競賽中,代表各個年級參賽的隊員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場上同學你追我趕、后援團的老師和同學更是為他們的隊伍吶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觀看現(xiàn)場比賽的同學們也都全神貫注,因為他們不僅關心本年級同學的表現(xiàn),而且還盼望著有機會進入比賽現(xiàn)場,成為幸運觀眾呢。最終,年齡最小的七年級代表對奪得了最后的勝利。
    各班的主題班會則緊緊圍繞本次互動主題,在環(huán)境布置、班會形式、內容方面下足了功夫,營造出了很好的過節(jié)氛圍,增強了對端午節(jié)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紀念屈原的系列活動寓教于樂,形式活潑、輕松,同學們也樂在其中。通過開展紀念屈原的系列活動,同學們對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對如何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們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體驗著、感悟著。全校近90%的同學都參加了今天的各項活動,不僅贏得獎品,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禮儀素養(yǎng)。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做“知榮辱、明禮儀、揚傳統(tǒng)、強素質”的xx初級中學的青少年,這是同學們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十一
    2021年6月13日上午,__小學全校同學在老師們的組織下舉行”迎端午”活動。
    活動第一部分是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觀看者端午節(jié)的紀錄片,同時廣播中還就端午節(jié)的一些知識,設計了問題,同學們機制靈敏的回答著問題,歡聲笑語充滿了每一個角落。
    包粽子活動拉開了帷幕,學校準備好包粽子的食材,專門供學生包粽子。這時,學校電視臺也播放出包粽子的視頻,同學們積極性都很高,認真地模仿著電視上的方法窩葉,放米,捆繩一個工序也不馬虎。
    大家說著、笑著、比著,沉浸在濃濃的溫暖氣氛中,一個小小的粽葉和糯米在大家手中翻轉著,一點點的變化著,鄭龍龍的快樂包進了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里,雖然一個個奇形怪狀的,但依然阻擋不住濃濃的粽香。
    中午,粽子煮熟了,同學們每個人都分到了幾個粽子,歡聲笑語又一次散滿了每一個角落。
    在一片歡樂和諧的氣氛中,迎端午活動是結束了。通過這次活動,大家了解了有關端午的知識,收獲到了一個個美味的粽子的同時,也品嘗到了自己動手實踐的快樂!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十二
    這些天,電腦里手機上時常收到有關端午節(jié)的問候和祝福:“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祝端午節(jié)快樂!”
    還有“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預祝端午節(jié)快樂!”
    那一個個畫面上用粽葉包著的可愛的粽子躍入眼斂,一絲絲香甜似是穿躍時空穿躍電腦和手機近在我身旁;那一句句問候如夏日清涼晚風,拂過我的臉夾,沁入心扉。
    感受端午,就是感受友情的可貴!
    以前每年的端午節(jié),母親都會安排我們去采艾葉掛于大門上,以避邪。而母親自己總是從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就開始準備包粽子。她采來許多粽葉,將糯米洗干凈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準備香菇、紅棗、花生、蝦米、綠豆、肉絲,這六種食物加糯米包成咸粽,還可以用糯米加豆沙包成豆沙粽,糯米加白沙糖做成甜粽。母親還會做一桌可口的菜,以粽子為主食,父親還喝一杯雄黃酒,一家人聚在一起過端午其樂融融。母親自在享受做粽子的快樂而自己吃的卻很少,而我們卻是只在享受吃粽子的快樂。
    接著母親還會吩咐我們把蒸熟的粽子送給村里年邁的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們。雖然當時在農(nóng)村粽子不怎么值錢,但在母親,卻是對家人一份深情的體貼和關愛,對老人和孩子的一滴滴真切的疼惜和一絲絲濃濃的祝福。
    感受端午,就是感受母親的關愛!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十三
    端午節(jié)到了,又是龍舟飛渡的時候,校學生已經(jīng)將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為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F(xiàn)小結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jié)“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jié)“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jié)“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jié)前夕,布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wǎng)查詢,了解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并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我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少先隊大隊部對活動進行了部署。開展端午風俗手抄報比賽,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主題活動之后,有的中隊布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jié)當天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
    (2)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wèi)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jié)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jié)日。我校結合當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開展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的契機,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教育、健康教育,凈化校園及生活環(huán)境,并組織學生到社區(qū)進行衛(wèi)生清潔活動。
    (3)網(wǎng)上學習,傳承傳統(tǒng)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網(wǎng)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開設的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相關節(jié)日和愛國知識的網(wǎng)上學習,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個人傳統(tǒng)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好傳統(tǒng)節(jié)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動中,校充分利用“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jié)的體會與收獲篇十四
    因為臨近端午節(jié),最近同學們總是掛念這端午假期的到來,在學習上的事情也是稍有懈怠。但這樣只想著假期卻不注意到節(jié)假日本質的行為是我們學校所不提倡的,對假期期待而忘記學習的本質也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
    針對學生們這樣對端午假期的關注,校方?jīng)Q定通過這次的端午活動來激勵同學們的努力意識,一改最近這懶散的風氣。在經(jīng)過周密的計劃之后,x中學端午節(jié)活動,在端午的前一周正式開始了。
    一、活動內容。
    為了弘揚節(jié)日精神,讓同學們不是光是為了假期才記住這個節(jié)日的名字,在活動當天,在各班舉行端午節(jié)故事、知識演講會,有各班語文老師或班主任主持或點評。
    本次的演講活動非常的熱烈,在班級的演講中,面對自己的同學大部分學生們都能勇敢的站上臺發(fā)言,這不僅宣揚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知識,還鍛煉了學生們的口才、交流能力、敢于上臺的勇氣。讓同學能在各方面積極的發(fā)展。
    要求各班的黑板報在放假之前準備好,以端午節(jié)為題,以屈原的愛國精神為主要內容。由宣傳部學生去檢查和評分。
    以屈原的愛國精神為主題的黑板報在教師后面掛著,當同學們閑下來欣賞黑板報的時候,不經(jīng)可以感受到端午的氣氛,還能感受到到愛國的精神。對同學們的精神成長非常有幫助,也為學校端午節(jié)增添了一番風味。
    在放假離開校園前進行例行的假日大掃除,這次的到掃除更為嚴格,要求每個學生都認真參與,對于發(fā)現(xiàn)的沒參與衛(wèi)生的同學進行記錄和扣除操行分處理。
    本次的大掃除抓的比平時更嚴格,同學們對這次的掃除也更加的認真,基本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學校的打掃中。這不僅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干凈整潔,也讓同學們一改之前只想著假期的慵懶氛圍,好好的認識到勞動的意義。
    二、總結和不足。
    本次的端午節(jié)活動舉行的非常成功,既改良了之前的不良氣氛,有帶動了同學們的精氣神,讓x中學更加散發(fā)著活力的氣息。
    但是在關于這次的活動參與方面,依然有許多同學沒能參與其中,其中沒能參與勞動而是躲懶的同學最為嚴重,校方在徹查以后對這些同學進行了嚴厲的教育和處罰,希望他們再之后能夠痛改自己這種懶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