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老子心得(熱門13篇)

字號:

    寫總結是一種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和尊重,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交流和分享。寫一篇完美的總結要注意語句通順,段落銜接自然,以提升總結的流暢度??偨Y范文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總結的目的和方法。
    閱讀老子心得篇一
    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中國古代哲學經(jīng)典之一,被譽為中國哲學的重要源頭。閱讀《道德經(jīng)》讓我體味到了老子對于道的理解和對于人生的思考,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陶醉在老子的思想世界中,也感受到了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寧靜。
    第二段:道的理解。
    《道德經(jīng)》第一章的開頭寫道:“道可道,非常道?!边@句簡短而深刻的話語讓我對道有了新的認識。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是一種無形無相的存在。道本身是虛無的,無法憑借語言而言說,只能通過經(jīng)驗和體悟來領會。在閱讀中,我領略到了老子對于道的理解,他告訴我們要追隨道,與自然相融合,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三段:人生的思考。
    《道德經(jīng)》中有許多關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人性的獨特見解。老子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是心靈的安寧與均衡。他主張不爭不搶,不以物質和名利為追求,而是要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經(jīng)常忙于追求功名利祿,卻忽略了內心的平靜與寧靜。閱讀《道德經(jīng)》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并學會了更加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的安寧與平和。
    第四段:智慧與哲理。
    老子的《道德經(jīng)》充滿了智慧和哲理,它是一本讓人思索和思考的書籍。其中有許多深奧的道理,需要我們仔細品味和體悟。在閱讀中,我領悟到了很多關于生活和處世的智慧。老子告訴我們要學會保持寧靜和內心的平和,不爭不搶,同時要學會適應變化和轉化,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的智慧和哲理。
    第五段:內心的平靜和寧靜。
    閱讀《道德經(jīng)》讓我體味到了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寧靜。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人們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無法保持內心的寧靜。老子告訴我們要追求“道”,要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和諧。通過閱讀《道德經(jīng)》,我學會了放下雜念,專注于身心的平衡與和諧,使我的內心得到了疏導和激發(fā),更加安寧和寧靜。
    總結:通過閱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我加深了對于道的理解,也思考了人生和處世的問題。老子的智慧和哲理讓我受益匪淺,他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諦,并通過簡潔的語言傳遞給人們?!兜赖陆?jīng)》帶給了我內心的平靜和寧靜,讓我在喧囂的世界中重獲真正的自我。我相信,只有通過內心的寧靜與和諧,我們才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和真正的幸福。
    閱讀老子心得篇二
    感謝甘肅張掖的祁振宸老師來蘇州上開發(fā)光體時推薦的《德道經(jīng)》,讓我有機會通過熊春錦先生的系列著作的引導,簡單正確。
    3月底從北京德慧智郵購了部分書籍,前面幾天讀《慧性圖文思維教育》,意識到誦的重要性。4月1日開始每天清晨6點在小區(qū)河邊讀大本簡體帶拼音的《德道經(jīng)》,從頭讀到尾剛好一個小時。出門前將小丫讀誦的《德道經(jīng)》cd放入機器里,讓孩子在它的背景中醒來。
    不到一個星期,九歲的孩子突然要求要學習做飯菜,說自己學會了以后媽媽如果不空或不想做飯時他就可以為大家做。在與外人接觸時也越來越變得彬彬有禮,愿意主動招呼。他向我們提的問題也充滿哲理。比如:錢物和人哪個重要?世上最難的事情是什么?大人為何喜歡追究過去、爭來爭去、自己都沒有做好卻喜歡指責批評小孩子?這些問題其實在德道經(jīng)中都有答案。大人學習讀誦,孩子在無為中即獲得。這不得不讓我們驚嘆經(jīng)典的力量。讀到《國學道德經(jīng)典導讀》一書第三章第五節(jié)熊春錦先生講述漢字是道德文化的記錄時,萌發(fā)了學習繁體字的決心(過去曾不解先生王彥赟在追求效率速度的現(xiàn)今社會為何還堅持寫繁體字,現(xiàn)在通過學習了解古人造字的非凡前瞻性,才終于豁然開朗對他心生敬意),便立即換簡體版為熊春錦先生校注的《老子德道經(jīng)》繁體豎版。
    身邊喜歡讀書的年輕姑娘姬曉晨花了兩天時間抄寫完繁體豎版的《老子德道經(jīng)》后與我分享,說開始抄寫德篇時很費力,堅持抄完到道篇時就變得出奇的順利。不知她的這一體驗是否可證明了要得道定要先修德以及熊春錦先生校注時恢復《德篇》放前《道篇》置后還《老子德道經(jīng)》原貌的重要意義?事實上我在開始大聲讀誦時也有和曉晨類似的體驗。4月9日讀到附在《老子德道經(jīng)》一書后的《經(jīng)典誦讀心訣》,立即改變之前沒有目標的盲讀,而是在練習完開發(fā)光體課程所學的七個能量之后,借著全身在光的沐浴時觀想老子與自己融合再讀,發(fā)現(xiàn)誦讀變得更加輕松,明顯感應到聲音的共鳴。再將自己誦讀過程中得到的啟發(fā)與熊春錦先生的校注對照(前面僅讀繁體經(jīng)—文并沒有看注釋),發(fā)現(xiàn)不謀而合的地方越來越多了,或許這就是頻率接近后能與古人居,與古人謀吧。今天早上在平江客棧禪修和儒教兩房外的花園里讀時,右小腿前面開始有陣陣熱流。聲音的啟動結合觀想能產(chǎn)生更大的能量共振,這是與由楊子軍、鄭錦燕導師傳授的起源于美國歐林的開發(fā)光體課程原理殊途同歸??磥頍o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在很早就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宇宙能量的秘密。這兩位華人心靈導師能將美國的開發(fā)光體課程教導傳授得比起源中心還要成功,這其中一定得益于導師從小對國學經(jīng)典的學與實踐四年前在上海錦燕導師曾說過她這輩子離開之前要完成的三件事:
    一、創(chuàng)辦掌上明珠學苑,
    二、講道德經(jīng)還此經(jīng)之真貌,
    三、傳講龍華經(jīng)。
    不斷調整改變自己到自然的狀態(tài),依照經(jīng)典或上師引導去樂行,就能掌握簡單訣竅獲得宇宙大能。
    在十一天的時間中雖然僅憑自以為然的方式在讀《德道經(jīng)》,也很清楚繼續(xù)下去的收獲定會更多,終因無法等待忍不住內心的沖動寫下上述初讀的心得,期望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誦讀經(jīng)典、為人格播下積極正面的種子為命運收割成功富裕的果實,為全國各地不斷在身體力行推廣德慧智的經(jīng)銷商們喝彩。相信有越來越多家庭的誦讀,中國的國學道德之光定會在全世界綻放。要提醒大家的是,萬法歸一,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這需要在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前提下開放、積極、腳踏實地去發(fā)現(xiàn),切忌死搬硬套、東施效顰讓自己失去自由,徒生煩惱而誤解經(jīng)典歸罪上師。
    感謝一直在世界各地不遺余力傳播國(醫(yī))學文化的當代國學名家熊春錦先生,將自己的智慧凝結成清明正義的文字、簡單生動的圖表,竭力還經(jīng)典之原貌,讓一直在迷茫甚至錯誤中等待的人能重新認識老子,吸收《德道經(jīng)》中的精華,做道德的修真者。推薦有信心的朋友讀上的熊春錦先生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老子德道經(jīng)》導讀報告——淺論道德救世,定會受益匪淺。
    閱讀老子心得篇三
    記得第一次知道老子這個人還是從初中歷史課上知道的,當時只知道他是個道士,或者認為他是個得到神仙,后來我才知道自己誤解了,我開始從多種情況下去了解他。以前我們學習從不教老子,只是背了一些他的名句,對他的著作還是知之甚少,現(xiàn)在有好幾門課老師都經(jīng)常講到老子,并強調它的博大精深,我越發(fā)有了興趣而且我也發(fā)現(xiàn)了它的思想太有道理了。于是我特地去了趟書店買了一本老子,帶著注釋我努力地看完了,覺得老子太牛了,老子真是一本充滿人生哲理的著作,有點相遇恨晚的'感覺。下面我就稍微寫下自己對老子中的一些道理的感悟。
    老子認為刻意做一件事情,往往會陷入其中,糾纏細節(jié)長時間沒有進步,而且欲望越強可能越是事倍功半;相反高手往往無為而無不為,一切皆會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到來。他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闭且笪覀円槃荻鵀椴灰鎰荻鴦樱瑫r有些事要親身去做而不只是說教?!吧粕先羲笔抢献臃浅=?jīng)典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好的人,品行應該像水一樣謙卑。換句話說,水往低處流,滋養(yǎng)萬物而從不與人爭高下;對于我們人而言,就是說我們應該像水一樣謙卑不爭。善上若水其實是一種做人的道理,過去實用今天依然很重要,水是純潔的,我們的心應該像水一樣明鏡。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有廣闊的胸懷:“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敝t虛對一個人的確很重要,一個擴大的胸懷更能有助于個人的發(fā)展,正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現(xiàn)在人們很是缺乏誠信,是誰的原因呢?是我們自己。老子說的好:“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我對你不誠信,你會對我誠信嗎?當然不會,誠信是雙方的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商鞅變法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原因也在于商鞅的誠信獲得了百姓的贊同。此外老子還說:“善人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也是講為人處事的,還是強調人應該誠信,不管別人怎么待你,你都要善待他,別人就會感受到你的真誠,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爸苏咧?,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是老子三十三章里的名句,這句話我小時候就知道了,然而卻理解甚少,并且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了解不了別人,反而越來越了解不了自己,當然可能由于生活得茫然讓人被外界誘惑迷失了自己,很多人都有我這樣的感覺,想去弄明白自己卻冷靜不下來。這句話強調人貴有自知之明,要經(jīng)常自省,戰(zhàn)勝自我才能成為強者。老子的話很是值得我深省。
    我們常常會抱怨這抱怨那,為什么我們會有那么多的壞脾氣,說白了我們還是不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老子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备嬖V我們樂極生悲,否極泰來,高興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失意痛苦的時候也不要垂頭喪氣抱怨命運不公。生活就是喜憂參半,才那般豐富多彩,有成語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焙酶唑\遠是對我們大學生的形容,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那些小事和我們沒有關系,其實不然,不做小事怎么能做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老子有言:“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笨墒俏疫€是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喜歡做小事,比如不隨地吐痰,不隨口污穢……,而且我自己也是這樣,是我不想做嘛,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麻木了,無所謂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我們應該回歸到老子,靜下來聽聽老子的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贝送?,不僅要從小事做起,打好基礎,一步一步的,還要:“慎始慎中,則無敗事?!?BR>    一個人要成功,一定要克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這四種壞毛病,成就再大也要淡定低調。老子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意思是踮起腳無法久站,邁開大步想走得快的人難以遠行;好出風頭的人名聲不大,自以為是的人聲譽不高;自我炫耀的人難有成效,自我膨脹的人不能長久。王羲之的三個兒子的故事最能說明這一點。就說一天王羲之帶著三個兒子徽之,操之,獻之一起去拜訪謝安。席間,徽之,操之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地議論時事,臧否人物,而獻之只是寒暄幾句,就靜靜地傾聽父兄和謝安的談話。四人走后,有人問謝安:“王羲之的三位公子誰更優(yōu)秀?”謝安說:“最小的獻之最好。”客人問:“為什么?”謝安說:“易經(jīng)里說‘善良的人話少,浮躁的人話多?!蛇@兩句話就可以推知?!焙髞恚醌I之果然在兄弟中出類拔萃,成為大書法家,與父親羲之并稱“二王”。這也驗證了老子的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BR>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有很多夢想,并為之奮斗著,有時是為了自己,有時是為了別人。然而社會確實很是復雜,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美好,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色彩傷害,被各種各樣的虛假誘惑,而有時我們有強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物欲所支配,失去自己本來的面目。但是我們依舊可能紙醉金迷,依舊違背意愿,違背自然規(guī)律,讓自己活得很累,雖然有的時候是迫不得已。在老子思想中,他宣揚:“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毕M祟悎允刈匀槐拘?,減少私心和欲望,這一點對于我們俗塵中人可能很難做到,欲望是個魔鬼,只有我們看破世界也許才能遏止。他還說:“知常容,蓉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逼鋵嵕褪切麚P一種包容一切公正無私,合于自然合于道的思想。換句話講就是:“一個人如果心中只有自己一定會被生活所累,被名利所累;反之,若能順應自然,包容一切,就會收獲更多的快樂。”還有:“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币彩沁@樣的一種思想,要求人消除各種雜念,用空明澄凈的心靈去感受自然規(guī)律。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條最明顯的是認為人應當追求簡單樸素的生活,不能縱情于聲色,被物欲所支配,失去作為人的真正意義。
    以上我通過老子的思想對做人的謙卑,誠信,自我了解,心態(tài)和做事的態(tài)度,注意的毛病以及生活態(tài)度上做了簡單的闡述,總體上讓我感覺自己的語言蒼白無力,老子的思想真是太精辟了。
    閱讀老子心得篇四
    斷斷續(xù)續(xù),把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一書讀完了。至道學宮中解讀的《道德經(jīng)》更偏重于文字的解讀,可作入門之用,而出版的《老子之道》一書對《道德經(jīng)》的解讀,則更加的深入。讀完后的感覺是,老子《道德經(jīng)》通篇,都是圍繞著“去人復天”四個字來展開論述的。
    天,天之道。人,人之道。去人復天,就是要去人道,復天道。凡是道德經(jīng)中所說的無為,都是指不要為人之道,所說的有為,都是指要為天之道。
    什么是天之道呢?萬物皆為一道所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雖然天下萬物皆為道所生,萬物的生長收藏也皆為天道使之然,但天道從不將天下?lián)榧河?,萬物只是循天道自然而然的生活,本自然。
    老子所推崇的時代,是上古三皇時期,天人未分,萬物與我為一,天下是天的天下,而不是人的天下。人與天地和諧并存,沒有人之道的奇技淫巧。人人天德足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這里說的德,是天之德,而非人之德。嬰兒剛生下來時,天德足全,而隨著后世喪道,偽詐四起,嬰兒慢慢的長大,被社會的爾虞我詐玷污,天德之缺,人德之厚,不復赤子之心。
    什么是人之道呢?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的奇欲。人都有欲望,這很正常。但人的欲望也分正欲和奇欲。吃飯,睡覺,結婚,生子,這都是人的正欲,天道使之然,符合天道的人欲,都是正欲。不符合天道的欲望,就是人之奇欲。
    日月山川,樹木花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經(jīng)很美了,但人卻喜歡追求高樓大廈,鋼筋水泥。鳥語蟲鳴,高山流水,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已經(jīng)很動聽了,但人卻喜歡追逐搖滾打擊,聽覺刺激。新鮮食材本身已經(jīng)很美味了,但人卻制作各種添加劑,調料,追逐味覺刺激。
    有吃有喝有錢,人們本身已經(jīng)很富足了,但卻還是不滿足,追求更多的財富,更多的金銀軟細,難得之貨。隨著欲望一步步升級,花樣越來越多。普通之物已經(jīng)無法帶來更多刺激,于是飚車,蹦極,吸毒。本來男女之情天作之合,非要搞人獸戀,同性戀,搞丁克。本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要熬夜作死。
    人在奇欲的路上是沒有盡頭的,奇欲非天道使之然,而是人之道所使,既非天道,故不足,不足,就會爭,有爭就會斗,有斗則有兵,最終走向天下大亂,這是一條不歸路,最終的方向只能是一個,毀滅。一己之身失道則毀身,一家之身失道則敗家,一國之身失道則亡國。
    人人都想要難得之貨,為了避免走向毀滅,于是人為的發(fā)明了禮。儒家之禮來救場,就是讓人們行合于禮,大家不要爭,不要搶,以免兵戈相見。禮非天之道,而為人之道,你可以定你的禮,我也可以定我的禮,憑什么要聽你的。于是就有了偽詐,有人守禮,就會有人不守禮。
    這時候法家應運而生來救場,對于不守禮之人,以法律的名義懲治他。但問題是,法為人之法,非天之法,天生天殺,變成了人生人殺,誰來確保人之法的正統(tǒng)性,正義性?你可以定你的法,我也可以定我的法,憑什么要聽你的。最后還是要以暴力一較高下,血流成河。問題是,今天你能打贏我,明天你沒了,換了新人,又會有新的法律。況且世間之事層出不窮,以有限之法律,永遠無法約束無限之世事,最后只能淪為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混亂地步。
    可見,隨著天下失道,人們在人之道的路上是沒有盡頭的,失道而后禮,失禮而后法。禮法皆為人之道,皆為人言,人言,皆不足以成為判準,只有天之道,才能成為恒久的,不變的,唯一的判準,因為天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人是如何走向一步步的失道之路的呢?在于最關鍵的第一步,見可欲。如何才能去人復天,讓人們重返天道的懷抱,避免走向毀滅呢?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失道,正是因為人之奇欲叢生,只有禁絕人之奇欲,人民才能重新變得淳樸,天下才能避免在人之道的路上走向毀滅。
    有人說,現(xiàn)在不是過的好好的嘛,怎么說人之道會讓人走向毀滅呢?其實我們人類一直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境地,在人之奇欲的追逐之路上,得不到就騙,騙不到就搶,搶不到就打,原子彈氫彈可以讓地球毀滅無數(shù)次,人類隨時面臨著滅絕,自己把自己毀滅,恐怕是這個星球上最可笑又可悲之事。
    反者道之動。隨著大道喪,人們往而不反,在以人滅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且停不下來。為什么停不下來呢?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你今天發(fā)明刀,我明天就發(fā)明槍,發(fā)明炮,人人自危而沒有安全感,直到有了原子彈,大家發(fā)現(xiàn)再打下去,都得死,才有了一時的表面平靜。越是平靜,越是說明暗流涌動,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滅絕,堪稱奇跡。
    怎么讓大家都放下刀槍呢?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誰都不敢先放。蠻夷根本不懂天道,只知積人道之厚,指望它們放下刀槍是不可能的事。唯有華夏以戰(zhàn)止戰(zhàn),以天道的名義,克人之道,讓天道之光普照天下。到了那時,才有可能談復歸于天道。這也是為什么老子一直在講用兵之道的原因。
    去法以復禮,去禮以復道,這是一條漫長的去人復天之路。
    閱讀老子心得篇五
    老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所著《道德經(jīng)》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瑰寶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閱讀老子的著作。閱讀《道德經(jīng)》不僅能夠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更能夠從中汲取智慧,對人生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在我閱讀老子著作的過程中,我深感老子的想法對于現(xiàn)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二段: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
    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是他的核心理念之一。這個思想告訴我們應當順其自然,不要過于追求力量和成就,而是要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由。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常常為名利所困擾,為了達成目標而奮斗、廝殺,但老子告訴我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追求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才是更為重要的。
    第三段:老子意義深遠的觀念。
    老子的思想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不可忽視。他提倡的“無為而無不為”和“道法自然”等觀念,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更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在當今社會,人們紛繁復雜的生活節(jié)奏、競爭心態(tài)等問題導致了許多社會不和諧的現(xiàn)象,倘若能夠從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啟示,必然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段:老子的智慧給予我啟示。
    在閱讀老子的著作中,我深受啟示。他的思想讓我重新審視并重構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明白了紛繁復雜的生活不能左右自己的內心,只有在寧靜中才能真正體悟和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我也更加明白了在社會中要以和諧為首要目標,與他人和睦相處才能真正體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
    第五段:結尾。
    老子的思想正是我們在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如果每個人都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和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那么社會將更加美好。因此,我堅信老子的思想將在當代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也應當通過深入學習和運用老子的思想,為自己的生活及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以上就是我在閱讀老子著作的心得體會。老子的智慧穿越千年,仍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生活指導。這種深邃而又浪漫的理念,將一直影響著廣大人們的心靈,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明智、從容地前行。
    閱讀老子心得篇六
    如果說,半部輪椅可以治天下,則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独献印肥且徊總ゴ蟮恼軐W著作。
    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顆參天大樹,而這顆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梢砸姷茫骸独献印肥侨绱瞬┐缶?,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奇葩。讀了《老子》,我只能說是讀了《老子》,理解了這部巨著中的皮毛罷了。對于自己,只能說,選出幾個特有感想的來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逼鋵?,客觀世界就是矛盾對立著的,可人們卻因為自己的主觀,有了所謂的美惡、善與不善,這才有了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無相生,難以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泵總€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對立面的存在來體現(xiàn)了。也許,這就是我們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這是家喻戶曉的一句經(jīng)典了,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呢?老子以水來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八评f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辈痪褪钦f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樣,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卻不與之爭。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會,爭權奪利,趨炎附勢,哪能體現(xiàn)善呢?又還有多少人做到無私呢?老子認為“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長生。”由天地之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如此無私的奉獻著自己。所以。老子說:“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無私,最終成就了自己,如此都偉大呀。
    其實,《老子》里講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歡的。關于為人處世的哲學:“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睘槿酥溃笮惺马毩粲杏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度,應該適可而止。人們不可“盈”,一個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應當身退不盈,才是長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钡乐畟ゴ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萬物之母呀。
    著,才能越來越接近“道”。慢慢地了解道,如同數(shù)星星般,無窮無盡。
    閱讀老子心得篇七
    第一段:引入《老子》的重要性和影響力(150字)。
    《老子》是中國古代哲學經(jīng)典之一,被譽為道家學派的奠基之作。無論在中國還是國際上,《老子》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閱讀《老子》是對中國古代智慧進行深入探索的一種方式,能夠給予人們新的思考和啟示。
    第二段:闡述我的閱讀經(jīng)歷和初步體會(250字)。
    在讀《老子》之前,我對道家思想只有一些淺顯的了解,對《老子》的內容幾乎一無所知。然而,通過閱讀,我漸漸發(fā)現(xiàn)《老子》中的智慧和深度。我沉浸其中,悟出了許多新的道理?!独献印犯嬖V我們,宇宙萬物都具備統(tǒng)一的自然規(guī)律,人應該順應自然,遵循自然的道。與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不同,《老子》提倡“無為而治”,主張反思和自我反省,崇尚謙遜和包容。
    第三段:探討《老子》對社會生活的啟示(300字)。
    《老子》對于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有著深遠的啟示?!独献印犯嬖V我們,人應該摒棄虛榮和功利心態(tài),守住自己的本真,保持心靈的平靜與和諧。在個人相處中,我們也應該學會寬容和接納他人的不同,掌握真正的力量,即“柔弱勝剛強”,通過象征性的無為而施行的方式,取得更廣泛和持久的勝利。
    第四段:探討《老子》對領導者的啟示(300字)。
    《老子》對于領導者的指導意義同樣十分重要?,F(xiàn)今社會,過于強調權力和控制的領導方式帶來了許多問題。而《老子》提倡的是“無為而治”,強調領導者應該充分信任和尊重下屬,放手讓他們發(fā)揮潛力。領導者應該具備包容心和智慧,以柔克剛,以無為而治來化解問題。只有這樣,整個團隊才會更加和諧和發(fā)揮最大的能力。
    第五段:總結個人的成長與感悟(200字)。
    通過閱讀《老子》,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浮躁?!独献印方虝宋乙3肿约旱膬刃钠届o,并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它讓我明白,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感悟,才能找到更真實的自我。讀完后,我開始嘗試把這些智慧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在與他人相處時更加理解與包容,以柔克剛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爭斗和競爭?!独献印返拈喿x經(jīng)歷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人際關系。
    綜上所述,閱讀《老子》是一次深入探索中國古代智慧的旅程,它教會了我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并賦予了我對人性和世界的新的理解。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領導者的指導,這部經(jīng)典著作都能為我們帶來獨特的啟示和啟發(fā)。
    閱讀老子心得篇八
    凡讀過《古文觀止》的人,都知道宋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很少有人記得還有明人宋濂寫的《閱江樓記》。這也難怪,因為岳陽樓確有其樓,歷史名樓,《岳陽樓記》是古文名篇,而《閱江樓記》則是有“記”無樓。公元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南京獅子山頂建樓閣,并欽賜名為“閱江樓”,同時命翰林院學士承旨宋濂作文記之。文章寫好了呈給皇上,朱元璋又下詔不建此樓了。所以南京獅子山上從來沒有過閱江樓(公元20xx年以后為了招徠旅客建造的閱江樓碑,并沒有填補600多年此地無樓的歷史空白),而《古文觀止》中卻保留了《閱江樓記》。
    讀《岳陽樓記》,人們會有暢快淋漓、提高思想境界的感覺;讀《閱江樓記》則不然,只會覺得肉麻和憋屈。為什么?因為《岳陽樓記》是散文,《閱江樓記》是宮廷臺閣體(簡稱宮閣體)文章。二者文體不同,結構語言各異,讀者的感覺當然就不一樣了。這正是我標題為“別樣滋味”的原因。為廣大讀者閱讀方便,我把《閱江樓記》摘要譯成白話,然后再和讀者諸君一起品味它。
    金陵是帝王之州,從六朝到南唐都在這里建都??墒撬麄兌际瞧惨环降男瓦@里的山川王氣不相匹配。只有我皇洪武定都于此,方才名副其實,當之無愧。我皇下詔在獅子山建樓,登樓遠眺,但見萬種景象,森然排列,真是天設地造的雄偉之地,就等著統(tǒng)一中國的我皇洪武來這里開創(chuàng)千萬世之偉業(yè)呢。
    風和日麗,皇上登臨此樓,必然產(chǎn)生許多遐想??吹綕L滾長江東流入海,四方官員來朝述職,城池高深,關隘鞏固,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頂風冒雨戰(zhàn)斗勝利才得到的呀?!庇谑窍胫A夏這么大,需要設法保衛(wèi)。看到江中帆船上下往來,番邦來朝,南蠻進貢,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武力所及和仁德安撫的結果啊?!庇谑窍胫姆竭@么遠,需要考慮懷柔方略了??吹剿慕继镆袄锏霓r(nóng)夫農(nóng)婦在烈日烤曬下辛勤勞動,腳都裂開了,皇上必然會說:“這都是朕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使他們能睡在茵席之上啊。”于是想著怎樣讓他們過上更加安寧的日子。
    我皇建此樓閣,是為了利用此地山川的雄偉,興起感想,發(fā)揚精神,謀求天下大治的方略,哪里是為了觀景娛樂呢。過去這里也曾有華麗高大的臨春、結綺、齊云、落星等樓閣,都是為了聲色淫樂。一轉腳的功夫,這些景象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惋惜和感嘆。臣不知道怎樣解釋這樣的事。
    我皇洪武,圣德如天,和大禹治水的功德一樣,皇恩浩蕩,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臣不是個聰明人,奉旨寫記,只想把皇上日夜為民操勞,治理天下的功德寫下來,刻在石碑上,永世流芳。至于流連光景就不寫了,我怕褻瀆皇上的圣明。
    從字面上看,該文滿紙都是歌功頌德,但仔細研讀就會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隱藏著作者對皇帝的'建議和警示。在中國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不乏有知有識、愛國愛民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們手中無權,他們治國安民的意見要通過皇帝采納才能實現(xiàn)。而皇帝考慮的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皇權,這是最重要的,其他事都必須服從于鞏固皇權。于是文人學士的良知良能與皇權碰撞,結果就產(chǎn)生出一種文體——宮廷臺閣體。寫這種文章,必須歌頌皇帝的英明偉大,為皇帝歌功頌德是宮閣文章的要素,不可或缺。歌頌之后,再斂聲下氣,微言建議。即使這樣,也還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一不小心獲罪于皇上,惹來殺身之禍。就說宋濂吧,他是朱元璋沒當皇帝時的經(jīng)師,后為朝廷近臣,奉旨寫《閱江樓記》,告老還鄉(xiāng)之后,也沒有逃脫被流放的厄運。可見,在封建社會里,有良知良能的知識分子,做人作官都很難啊。
    600年后的今天,中國社會早已“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當家做主了,但是在部分官員和知識分子中,宮廷臺閣體文風猶存,講話作文,空話、官話、套話連篇累牘,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應列為改革的對象。
    閱讀老子心得篇九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世界文壇公認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大師”。當我第一次閱讀《百年孤獨》時,就被敘述開始時那一行迷人的句子吸引住了:“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睆哪莻€遙遠的下午到許多年之后的今天,這是一個充滿了巨大誘惑的時間與空間。從將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一下子造成了藝術上的懸念,令人無法釋卷。以這樣的開始進行敘述,成為世界小說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相比之下,馬爾克斯的另一部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的開始就顯得平淡了,沒有巨大的吸引力。
    《百年孤獨》讓我一直保持著閱讀的興奮。在整部小說中,馬爾克斯的敘述出神入化,使我深深著迷。如小說的第七章,在寫到霍塞·阿卡迪奧自殺后,他對那股鮮血的流向作了全過程的擬人化追蹤敘述,寫了近兩百字。讀來真是獨具趣味、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俏姑娘雷梅苔絲白日升天、阿瑪蘭塔與死神交談等等情節(jié),光怪陸離的傳說成為一種現(xiàn)實的映照。
    來。”第一次讀《伊豆的舞女》時,我就感到了川端康成文字的力量,他幾乎不由分說地帶著我穿過山道和雨水,來到了那個舞女的面前?!澳俏枧瓷先ゴ蠹s十七歲。她頭上盤著大得出奇的舊式發(fā)髻??,這使她嚴肅的鵝蛋臉顯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調和”。這是一個美麗的舞女,令川端康成眷戀不已。在追隨著舞女旅行于伊豆山水間的日子里,我像川端康成一樣變得憂傷而又多情。然而,相聚是緣,離別總是難免的?!拔业念^腦變成一弘清水,嘀嘀嗒嗒的流出來,以后什么也沒留下,只感覺甜蜜的愉快。”與舞女分別后、躺在船上的川端康成的淚水讓我同樣無以自制,那一瞬間,如煙往事中飄逝而去的友情或者愛情紛至沓來?!兑炼沟奈枧吩诖ǘ丝党傻男≌f中,不是最著名的。他是以《雪國》、《古都》、《千只鶴》三部小說代表作獲了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但是,這篇我最早讀到的川端康成的小說,給了我深刻的影像,不能忘懷。由此我感到,閱讀的第一感覺總是猶如初戀一般固執(zhí)而難忘的。而事實上,從《伊豆的舞女》開始,川端康成形成了他的寫作風格。
    閱讀老子心得篇十
    我的學校坐落在美麗的駱馬湖畔,那里風景優(yōu)美,空氣甜潤。同樣在我們的學校里,每個教室都有一個漂亮的“圖書角”。那里收納了世界上美好的一切,整個世界都被包容在那片小小的天地里。
    我們班的圖書角里面的圖書分為好多類,有“寫作天地”、“名著精選”、“科學探究”、“童話世界”還有我們自己的“作品展示”。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書來充實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洛的網(wǎng)》,說的是蛛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之間的故事。有趣而又感人。讓我從中體會到了他們之間純潔的不計報酬的友誼,我喜歡那個純純的世界。最先接觸到這本書是許老師講這個故事給我們聽的,我們都很感動。所以就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因為許老師會經(jīng)常向我們推薦適合的圖書,所以我們班的書香氣味是最濃的。我們班的圖書角里面滿滿的書也都是我們自己捐的。
    希望你們也能愛上讀書,因為在那個世界里你將得到很多!收獲很多!
    閱讀的作文加評語怎么寫
    寫家長意見怎么寫
    論語閱讀心得
    怎么寫訃告
    悼詞怎么寫
    怎么寫聘書
    賀信怎么寫
    訃告怎么寫
    證明怎么寫
    閱讀老子心得篇十一
    第一次看《閱微草堂筆記》,只是草草略過,把它作為小說故事書看待,雖知道它的題材以因果報應為主,卻也沒有多大感觸。這次重看,因為看得比較仔細,慢慢咀嚼,竟然讓我嘗到了個中滋味,才知因緣果報的道理之細微和復雜。從《閱微草堂筆記》中,明白了幾個道理:首先,因緣果報極是細微,小到一飲一啄,一針一線,上公車能坐到哪一個位子,去超級市場能買到便宜的東西,考試拿到幾分,這些結果的呈現(xiàn),隱隱中,都有其前因而決定。因緣果報與六道輪回,就像連鎖反應一樣,只要第一個單位起了作用,其他的關聯(lián)是自然而然跟著起反應。
    如果能以原子、電子的現(xiàn)象看三世,那么,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大的連鎖反應圈。只要是一粒原子、電子動了,其他的必然相繼起反應。無數(shù)的原子、電子起了反應,再引發(fā)無數(shù)的連鎖反應,用我們的空間時間的'觀念去解釋,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存在,改變和消滅。我們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喜怒哀樂,就是這種現(xiàn)象,我們肉一體的成長和外在環(huán)境的變遷,也都是這種極細微極細微的連續(xù)現(xiàn)象。打個比方:養(yǎng)在魚缸里的魚,可能只為了生存的問題而煩惱,但是做為人類的我們,卻會為它們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間和失去自主能力而感到嘆惜。
    再者,使我感受深刻的是行善作惡的準則。真正了解到因緣果報道理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一個惡念都不起的。我們一般都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理,但壞念頭卻不能止住,那是對因果報應的道理還沒有完全明白和體會所致,相信的程度未達一百分之一百的原故。另一個令我動容的地方是對孝道的肯定與提倡。那種無我和至誠,決非筆墨所能形容!那種能驚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就是專注與至善發(fā)揮到了極處的表現(xiàn)。
    從《閱微草堂筆記》中,體會到心懺和行動配合的重要。心懺不難明白,但不容易做到,因為要以知錯做為大前題。能知錯又需智慧與勇氣,用智慧去判斷,勇氣去承擔。一般人根據(jù)經(jīng)典的指引,應該是可以判斷日常事理的對錯,卻沒有勇氣去承擔,不是因為面子問題,就是不愿去面對;或是斗爭堅固,不愿服輸。這是普遍的情況,批評別人時都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其執(zhí)著的地方。面對自己的時候,卻是諸般道理。所以,心懺是既容易又艱難的。然而,道理是明白了,但明白和深信的程度到底有多深入。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閱讀老子心得篇十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老子其人其書的時代,自司馬遷《史記》以來即有異說,清代學者崇尚考據(jù),對此議論紛紛,如汪中作《老子考異》,力主老子為戰(zhàn)國時人,益啟爭端。錢穆先生說:“老子偽跡不彰,真相大白,則先秦諸子學術思想之系統(tǒng)條貫始終不明,其源流派別終無可言?!贝蠹叶计诖@個問題有新的解決線索。
    過去對于古書真?zhèn)渭澳甏挠懻?,只能以紙上材料證明紙上材料,沒有其它的衡量標準,因而難有定論。用來印證《老子》的古書,大多受到辨?zhèn)渭业膽岩?,年代確不可疑的,恐怕要數(shù)到《韓非子》、《呂氏春秋》和《淮南子》,但這幾本書成書太晚,沒有多少作用。近年戰(zhàn)國秦漢簡帛佚籍大量出土,為學術界提供了許多前所未見的.地下材料,這使我們有可能重新考慮《老子》的時代問題。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內有《老子》兩種版本,甲本字體比較早,不避漢高祖諱,應抄寫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諱,可能抄寫于文帝初。這兩本《老子》抄寫年代都晚,無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黃帝書》四篇,系“黃”、“老”合抄之本,則從根本上改變了學術界對早期道家的認識。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發(fā)明黃老道德意”為其指歸,故也可稱之為黃老學派?!独献印泛汀饵S帝書》是道家的經(jīng)典,在漢初被抄寫在《老子》前面的《黃帝書》顯然在當時公眾心目中已據(jù)有崇高位置,不會是剛剛撰就的作品。同時,《黃帝書》與《申子》、《慎子》、《韓非子》等有許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韓非三人均曾學黃老之術,這些共通之處可認作對《皇帝書》的引用闡發(fā)。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為戰(zhàn)國中期,《皇帝書》不應更晚。至于《皇帝書》與《老子》的共通之處也甚多,如《皇帝書·經(jīng)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見解釋。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謂玄德?!辈瘯v“玄德”顯然由此而來。此例甚多,那么為《皇帝書》所稱引的《老子》必須再早上一個時期,也就是不會晚于戰(zhàn)國早期。
    古書中有關老子和孔子關系的記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點不少。近來有陳鼓應先生《老學先于孔學》一文,專門討論《論語》受《老子》的影響,用以證明“《老子》成書早于《論語》”。如《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薄盁o為而治”是老子的學說,細味孔子的話,是講唯有舜稱得起無為而治,很像是針對已有的學說而發(fā)。《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敝祆渲赋觯骸盎蛉怂Q今見《老子》書?!币虼诉@一條是《論語》引用《老子》的鐵證,而且是對《老子》的批評。從這些情形來看,古書所記老子長于孔子,可以認為是確實可信的。
    (摘編自李學勤《〈老子〉的年代》)。
    5.下面關于作者寫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司馬遷《史記》開始,關于老子和《老子》一書的時代問題就有不同說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異》以后,學者們更加紛爭不已。
    b.錢穆說過:如果老子其人其書的時代不明,那么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就無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別也無從談起。
    c.以前用來印證《老子》的古書,大多本身就被人指為偽書?!俄n非子》、《呂氏春秋》等雖然年代確鑿無疑,但是成書太晚,也無濟于事。
    d.近年來戰(zhàn)國秦漢簡帛文獻大量出土,給學術界提供了許多紙上材料以外的東西,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書的時代問題有了解決的可能。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從字體和避諱來看,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甲本和乙本的抄寫年代可以大致確認,但是這對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沒什么用處。
    b.《皇帝書》和《老子》有許多相同相似的語句,但許多名詞的解釋只見于《老子》而不見于《皇帝書》,所以《老子》成書應該早于《皇帝書》。
    c.陳鼓應曾撰寫《老學先于孔學》一文,指出《論語》中多有受到《老子》影響之處,其目的是證明《老子》一書的產(chǎn)生比《論語》早。
    d.《老子》有“以德報怨”之說,所以“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币痪鋺撌恰墩撜Z》引用《老子》的鐵證,并且是對《老子》的批評。
    7.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古書真?zhèn)魏湍甏鷨栴},本文采用了兩個方面的證據(jù)來證明,即不但有古書上的材料,還加上了考古發(fā)掘的地下材料,從而增強了論證的力量。
    b.道家以“發(fā)明黃老道德意”為其指歸,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乙本是“黃”、“老”合抄之本,這證明在西漢初年黃老學派已經(jīng)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韓非都學過黃老之術,他們著作的語句與《黃帝書》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見這三人的引用闡發(fā),與《黃帝書》后來享有崇高地位極有關系。
    d.《論語》引用老子“無為而治”等意見,并加以闡發(fā),這不但證明老子年長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證史書上孔子曾經(jīng)問學于老子一事。
    5.答案:b。
    【解析】張冠李戴。原文第一段中“其源流派別終無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諸子學術思想”,說的是先秦諸子的源流、派別無從談起。
    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據(jù)原文,引用的應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批評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BR>    7.答案:c。
    【解析】“與《黃帝書》后來享有崇高地位極有關系”錯,屬于因果顛倒。另外“可見這三人的引用闡發(fā)”說法也不當,原文為“可認作”。
    閱讀老子心得篇十三
    1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
    ——《天藍色的彼岸》
    感悟:生命逝去的“我”開到天藍色的彼岸,看到了許多,也思考了許多,就比如這句“你不存在了,但生活還在”.很短小的一句話,卻讓我覺得四肢發(fā)涼,莫名地有了些無奈和疼痛.小男孩該是后悔了吧,遺憾生命那么短,還沒來得及好好珍惜.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要好好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個今天,使生活更有意義,更加充實;我們要學會去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學會諒解、寬恕別人,要勇于承認錯誤,不要怕說對不起.
    2摘自培根隨筆之《論死亡》
    死與生同其自然;也許在一個嬰兒方面生與死是一般痛苦的.在某種熱烈的行為中死了的人有如在血液正熱的時候受傷的人一樣,當時是不覺得痛楚的;所以一個堅定的,一心向善的心智是能免死底痛苦的.
    感悟:
    看完這段文字后心靈都不由清明了些,仿若醍醐灌頂.自從懂事后知曉死亡,就一直懷著畏懼的心理,有的時候甚至埋怨科技的發(fā)達,因為明白世界本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總覺得死后的虛無是最深刻的恐懼.但是培根早在幾百年前就說到“生與死同期自然”,都是自然的恩惠,所以要平淡待之,要珍惜生命,死而無憾.
    3于是鳳凰花激起的不僅僅是童年成蝶化蝶的記憶,而是少年夢鳳化凰的一段惜情.如火的花的印象配上輕唱的驪聲,敲響了少年的夢境,驚覺到自己既不是鳳凰神鳥,也非朝陽梧桐.終于在碎夢中瞧見自己的面容,原來只是一個少年,原來只是一段驚夢.
    ——林清玄《斷鴻聲里》
    感悟:我總以為林清玄的文字都是禪宗或是寓言,沒想到還有這樣抒情優(yōu)美的文字.作者寫鳳凰花的同時,也寫了高潔的梧桐,涅槃的鳳凰和年少的驪歌.光陰逝去,離別卻總是讓我們傷感而無奈,但是鳳凰花還是這樣熱烈地開著,映襯著離別的哀傷.
    其他見我給你的文件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