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訓練教案大全(14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指導教學活動而編寫的一種計劃性文件。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和銜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些教案范例涵蓋了不同學科和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一
    1、培養(yǎng)概括能力,讀完書或者看完電視后復述,首先完整的復述故事,再用較少的話來講述故事,最后用三句話來概括故事。
    2、培養(yǎng)分類的思維方法,比如詢問孩子“你們班的小朋友可以從哪些個方面進行分類?每一類中分別有哪些人?”這種類似的訓練。
    3、培養(yǎng)推理的能力,做一些推理訓練的題。
    4、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根據(jù)一段文字,畫一幅畫,以表達文字的含義,讀幽默畫,解釋其含義。
    5、培養(yǎng)拓展思維,把針對事物的某種特點,用聯(lián)想、關聯(lián)的方法,通過拓展思維,盡可能賦予這些事物新的性質,反映出獨創(chuàng)性。例如,可以問孩子“紙可以用來做什么?除了做書本,紙還有什么其它用途呢?”讓孩子給出盡可能的答案,達到針對拓展思維的訓練。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二
    2.算一算,那天是星期幾?
    今天的兩天前是星期五,那么請問明天的后一天是星期幾?
    3.一元錢到哪了?
    4.找錯誤
    一個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的顏色都不同,并且只能是紅、黃、藍、綠、黑、白6種顏色。如果滿足:
    1.紅的對面是黑色
    2.藍色和白色相鄰
    3.黃色和藍色相鄰
    那么,下面結論錯誤的是:
    a.紅色與藍色相鄰
    b.藍色的對面是綠色
    c.白色與黃色相鄰
    d.黑色與綠色相鄰
    5.最后剩下的是誰?
    提升邏輯思維的訓練題目答案:
    1.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所給的數(shù)字是無用的,因為第一句話說:“你是司令”,所以司令的年齡,就是讀者你的年齡。
    2.答案:星期二
    分析:星期五的前一天是星期四,今天的前兩天是星期五,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今天是星期日,那么星期日的明天的后一天,即后天是星期二。
    3.分析:這是個偷換概念的問題,每人每天9元,老板得到25元,伙計得到2元,27=25+2.不能把客人和伙計得到的錢加起來。
    4.答案:選c
    分析:有條件1可得,其余的四種顏色,黃綠藍白為兩組互為對色的顏色,又有2、3可得:白色與黃色為對面,藍色與綠色為對面。所以選c。
    5.分析:教練下令“單數(shù)”運動員出列時,教練只要下5次命令,就能知道剩下的那個人。此人在下第五次令之前排序為2,在下4次令之前排序為4,在下3次令之前排序為8,在下2次令之前排序為16,在下1次令之前排序為32,即32位運動員。而后者,雙數(shù)運動員出列時,我們可以得出剩下的是1號運動員。
    因此:前者32號,后者1號。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三
    日內交易的最好時間通常在(主要市場)開盤之后的第一、二小時。一些交易者也喜歡在閉市之前的最后半小時交易。這些時段的動力最大,真正的買氣和賣盤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趨勢。
    許多交易員遵循“3次失利就休息”的規(guī)則。
    藉由限制只有三次交易一天-最多-你能極大地減輕壓力。你將會更加敏感,比較不容易犯錯。
    你也確保避免了一個“自殺的日子”---當你不斷努力要彌補上一筆損失的時候,你接連遭受損失,...
    離開市場讀這些文字的時候,你可能感覺決不可能掉入那個陷阱。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當損失如雪片般飛來時,有多少交易者會被壞運氣拖住不能自拔。
    牢記箴言---明天是新的開始。放輕松點。不要一周交易40小時。利潤是靠累積起來的。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四
    學習氣氛要輕松。
    不要用舊式的數(shù)學觀念來教寶寶,也不要以大人自己的經(jīng)驗、思維模式或是標準來要求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使用正向且輕松的互動模式。在玩玩具的心態(tài)下進行,而非以訓練的心態(tài),不要讓寶寶有情緒緊張的察覺,如此才能讓孩子輕松的思考。盡量讓寶寶在放松的情況下進行,孩子的頭腦也較清楚。當寶寶不高興時就應該停止練習。
    2數(shù)學邏輯觀念的重要性更甚于數(shù)字的記憶、計算。
    如配對活動,可以發(fā)展寶寶對應觀念;排序活動可發(fā)展寶寶序列觀念;分類活動可發(fā)展幼兒的包含觀念等。這些看起來和數(shù)學計算無關,卻是幼兒學習數(shù)學必備的經(jīng)驗。
    3充分利用具體的實物,多為孩子建立具體的邏輯經(jīng)驗。
    數(shù)學本身就是抽象概念,寶寶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不是經(jīng)由符號或是書本來學必須建立在具體的經(jīng)驗基礎之上。當孩子有了豐富的數(shù)學經(jīng)驗后,他們甚至很快便學會舉一反三。
    以后在幼兒階段時,也不應強求計算的速度,而要注重給予寶寶豐富的數(shù)學經(jīng)驗。
    4陪寶寶閱讀。
    坊間有很多關于數(shù)學邏輯的書藉可以選購來幫助寶寶,在陪寶寶閱讀的過程中,父母不要急于把書閱讀完畢,而是要陪寶寶把書中的內容跟生活中的事物做對比的結合,說說跟故事相關的事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五
    邏輯思維能力是人工作、學習中的一種比較重要的能力,如果邏輯清晰,思維能力比較強的話,那么可以快速消化各種知識,還能夠在工作中對于各種難題應付自如。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磉壿嬎季S訓練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邏輯思維訓練可以學會運用“prep+a”的邏輯產出模式,也可以進行日常談話練習,自我提問練習,電影梳理練習,邏輯趣味題練習法,同時學會閱讀,學會挑選一本好書,好讀書、讀好書。
    1、清晰表達的邏輯,運用“prep模式”表達,意思是說,我們在正式的談話、講演、或文案中,首先可以簡潔明了地表明自己的觀點、結論或主張p;然后再說出支持你結論的“依據(jù)”r;接著再用具體的案例,或者實際的資料、數(shù)據(jù)來提高你結論或觀點的說服力;最后再重申一下結論,確保自己想傳達的信息,已確實傳遞。
    2、通過“自我提問”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寫作”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梳理一本書”來訓練邏輯思維。
    5、通過“梳理電影”來練習邏輯思維能力。
    6、通過“鍛煉大腦”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7、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邏輯趣味題”練習邏輯思維能力。
    總的來講,不斷學習、積累知識,是提升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的根本方法。沒有足夠的底層知識、背景知識,我們的思考大多只能篇浮以表面。我們只有持續(xù)的閱讀、學習,積累不同的知識,然后借助如寫作的方式來整理思維,強化理解,讓各種知識融會貫通。
    1、信息消化能力強,能更多更豐富地收集和儲存信息,比如聽課效率會高,不用再花太多時間復習。
    2、認識事物更客觀,更全面,多角度考慮問題,思考不容易出現(xiàn)漏洞。
    3、處理問題靈活,方法多樣,不死板,不容易鉆進死胡同;遇到問題不會慌張,會在更短的時間內想出解決方法。比如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題,有的孩子草稿紙上列了一大堆,到最后自己都被冗余的解題步驟弄懵了??墒沁壿嬎季S強的孩子可以很快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非常清晰地就能解出答案。
    4、做事嚴謹、全面、不丟三落四,比如考試時不會因為粗心馬虎失分。
    5、判斷力強,思考有條理,深入,有主見,很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意見領袖。比如,有的人說了半天可你始終不知道他要講的重點是什么,而有的人三言兩語就能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并且整個邏輯非常嚴密。后者無論是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都能更好地幫助自己在達到目的情況下讓溝通成本最小化。
    6、能主動形成思維的延伸和復合性的邏輯思維,在未來的信息環(huán)境下能主動編織屬于自己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強。
    所以從短期看,真正讓孩子拉開差距的,不是那些需要機械記憶、重復練習的知識,而是在背后隱藏的思維方式差距,一般而言,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都不差。
    而從長遠角度來說,邏輯思維在一個人一生的任何階段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說話沒邏輯,就不能真正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事沒邏輯,就無法真正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
    可以說,邏輯是人的一項基本能力,它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一個缺乏邏輯或者邏輯混亂的人容易訴諸情緒化、經(jīng)驗性、暴力等表達或交流方式,這一點在社交媒體上表現(xiàn)得比較清楚。
    01。
    邏輯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階段,人應用概念、斷定、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應事物實質與規(guī)律的認識進程。
    02。
    邏輯思維的重要內容包含:主體、定義、分類、關系溫柔序。主體明白了以“誰”為主和以誰為輔;定義明白了什么是主體;分類明白了按不同分類規(guī)矩劃分的類別;關系明白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主體不同類別間的關系,包含相干關系、包括關系、屬種關系、所屬關系等;次序明白了各進程進行的先后次序。
    03。
    社會實踐是邏輯思維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社會實踐的須要決議人們從哪個方面來把握事物的實質,肯定邏輯思維的義務和方向。實踐的發(fā)展對于感性經(jīng)驗的增長也使邏輯思維逐步深化和發(fā)展。邏輯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應,它憑借科學的抽象揭示事物的實質,具有自覺性、進程性、間接性和必定性的特色。邏輯思維的根本情勢是概念、斷定、推理。邏輯思維辦法重要有歸納和演繹、剖析和綜合以及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等。
    04。
    邏輯思維要遵守邏輯規(guī)律,這重要是情勢邏輯的同一律、抵觸律、排中律、辯證邏輯的對峙統(tǒng)一、質量互變、否認之否認等規(guī)律,違反這些規(guī)律,思維就會產生偷換概念,偷換論題、自相抵觸、形而上學等邏輯毛病,認識就是凌亂和毛病的。
    05。
    邏輯思維的特色是以抽象的概念、斷定和推理作為思維的根本情勢,以剖析、綜合、比擬、抽象、概括和具體化作為思維的根本進程,從而揭穿事物的實質特點和規(guī)律性接洽。抽象思維既不同于以動作為支柱的動作思維,也不同于以表象為憑借的形象思維,它已解脫了對感性材質的依附。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六
    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指思維活動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墨守成規(guī),奇異、求變,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一獨立性、二分散性、三是新穎性。
    一,加強學習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好奇心。
    二,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三,注重思維的發(fā)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性指善于抓住問題的各個方面,又不忽視其重要細節(jié)的思維品質。
    1、科學研究表明后天的環(huán)境能夠顯著影響孩子大腦神經(jīng)元細胞的相互鉸鏈,從而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經(jīng)過思維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有顯著提升的空間。
    2、思維能力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因此,投資思維能力這個萬能鑰匙,具有很高的回報率。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很聰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思維上面有條有理,所以思維訓練是很有效果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應該對孩子進行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更加優(yōu)秀,希望以上所介紹的所有內容都可以幫助到您。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七
    作為一個交易者,你能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在一次交易投入太多資金。投入越多,你的情緒壓力越大,最終可能把你壓垮。更為嚴重地是,這種感情傷害很難修復。
    大多數(shù)的交易新手建重倉,希望一夜暴富。有經(jīng)驗的交易者知道更多。在短線交易中,進出很快,交易多數(shù)多,幾筆大的虧損很快就會把你的資金吃光。一個好的能夠生存下來的短線交易者只會投入他的資本的極少比例到任何一筆交易。如果你資本不多,首選的交易系統(tǒng)要有很近的止損。同樣考慮看短期的圖表,比如1-5分鐘圖,這樣損失能減到最少。
    過度自信能夠引發(fā)巨大的風險?!班?。。。正面已經(jīng)連續(xù)出了10次。。。讓我們把一半的資金押反面(下面確定是這個),賭一把。”
    這種“確信”交易的問題在于:一)市場很少必須怎么走;二)其他人也認為是確定無疑而積極參與,所以當他們出錯的時候,反而加劇了錯誤(比如多翻空、空翻多)。
    每次交易投入很小的比例冒險,你將會更為放松,而且交易能夠處理的更好。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1、根據(jù)猴子的各種姿態(tài)進行匹配。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3、了解猴子的特點。
    教學重點:根據(jù)猴子的各種姿態(tài)進行匹配。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游戲。
    物質準備:六張圖片。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游戲導入。
    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出一種動物的時候,請幼兒自由發(fā)揮,擺出這種動物的造型。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猴子的特點。
    談話:它是誰呀?(猴子)那小朋友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見過猴子?
    2、有哪位小朋友知道猴子都有什么特點?
    注:對幼兒進行鼓勵。
    教師總結:
    (二)幼兒模仿。
    注:對模仿完得幼兒進行鼓勵。
    教師總結:我們班的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的都很好,我們了解了猴子的特點,而且還模仿了這么多猴子的動作,我們鼓勵一下自己吧。
    (三)操作學具。
    1、告訴幼兒題目要求:圖片中六種不同的動作,請你從左圖中找出和它動作一樣的猴子。
    注: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指導交流。
    2、對正答案。幼兒和教師一起對正答案,給作對的幼兒給予表揚,給做錯的幼兒給予鼓勵。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方法。
    4、教師總結幼兒操作結果。
    三、活動延伸。
    (二)結束語:下課,小朋友們再見。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九
    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后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了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例如,一歲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娃娃,想拿可夠不著,他就會一邊叫一邊無意識地抓桌布,結果娃娃隨著桌布被拉過來了,孩子以后就學會了借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三歲的孩子拍球時,開始是亂拍,不了解自己的動作與球彈球的關系,經(jīng)過學習和訓練,他逐漸理解了其中的關系,學會了正確的拍球動作。在這一時期,對孩子的動作、運動訓練很重要,因此,訓練孩子的爬行、滾翻、蹦跳等平衡協(xié)調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擺積木等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活動有助于孩子的思維發(fā)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動,只讓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玩游戲機則會影響孩子的思維發(fā)展。
    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不信,你拿兩個同等體積但形狀不一的杯子,讓他們挑出誰大誰小,他們肯定答不出。在做計算時,用蘋果來舉例子,就容易理解;用數(shù)字加減,他們就反應不過來了。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jīng)驗,豐富孩子的詞匯,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孩子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系,和孩子玩圖片分類和比較游戲,讓孩子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jīng)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和現(xiàn)象等。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并沒有好處。
    六到十一歲是培養(yǎng)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家長可以問孩子:“有一只大盒子,內有三只小盒子,每只小盒子里又有四只小盒子,那么,連大帶小一共有幾只盒子?”有些孩子就不能計算出來,因為他們顧此失彼,不能一步步考慮題目的結構,做出正確的計算。另外,家長還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xiàn)成的答案。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十
    就是需要通過情感的陽光以及提供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將孩子潛能的屏蔽捅開,比如貼近自然??傊囵B(yǎng)孩子的豐富感情世界,從而導入良好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就會自覺地輸入積極因素,從而調動潛意識進行工作。
    而經(jīng)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天才的秘密就是智力潛能比一般人開發(fā)得多一些早一些而已。所有天才的誕生都源于他們的幼年生活有著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并獲得了較好的心靈陽光。那么,怎樣使用環(huán)境法開發(fā)孩子的潛能呢?就是為孩子的心靈生活布置充足的陽光,培植健康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始終有個好心情。
    2、開竅法。
    學習法專家曾經(jīng)舉過一個例子,他說,西藏有一個高山湖,它的水位比雅魯藏布江高出數(shù)百米,如果能打通一個山洞,把水引出來發(fā)電的話,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實際上,該湖所具有的只是潛能,而不是“現(xiàn)實能”。就“現(xiàn)實能”而言,該湖的水與天津塘沽口海拔為0米的水是完全一樣的。“竅,孔洞也”,打山洞就是在周圍的山上開竅,開了竅以后就可以把潛在的水能轉化為“現(xiàn)實能”。人的大腦潛能為高山所阻隔,這里的“高山”包括偏見、自卑、懈怠等消極因素。
    3、暗示法。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中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年開始,他讓校長把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jù)過去三年的教學表現(xiàn),你們是本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我們特別挑選了三班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人都要高,希望你們能有更好的成績。”
    老師們表現(xiàn)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臨出門時校長又叮囑他們: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者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
    一年之后,這三班的學生成績是整個學區(qū)中最優(yōu)秀的,比平均分數(shù)高出兩三成。這時候,校長才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并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只是隨機抽選出來的普通學生,三位老師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是會這樣的,只有歸功于自己教得好而已。而校長又告訴他們,其實他們也是隨機抽選出來的。
    是因為暗示發(fā)生了重要作用,這三位老師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充滿了自信與自豪,工作中自然就格外賣力,學生知道自己是個好學生,肯定會努力學好,結果就真的全部優(yōu)秀起來了。
    4、遐想法。
    愛因斯坦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除了具有常人沒有的洞察力以外,還有杰出的理性思維,他能用數(shù)學方法使他的洞察力變成邏輯的符號公式,這就溝通了他的左右腦。
    愛因斯坦既是一個思想家,也是一個科學家,同時還是一個腦袋里充滿符號和公式的數(shù)學家,是個左半球發(fā)達的有邏輯思維的人。但是,愛因斯坦的思想首先來自于圖像和形象,并把它們翻譯成詞句和數(shù)學符號。當他創(chuàng)立相對論時,不是通過他的理性思維,他沒有坐下來用紙和筆一步步算出這個理論,最后得到符合邏輯的結論。理論的誕生是在一個夏天的下午,愛因斯坦躺在長滿青草的山坡上,透過微閉的眼瞼,凝視著太陽,玩味著通過睫毛而來的光線,當時他想知道沿著光束行進會是什么樣子,他就像進入了夢境一樣,躺在那里,讓他的思想隨意遨游,幻想著他自己正沿著光束行進。突然他意識到(頓悟)這正是剛才所探求的問題的答案,這個意識正是相對論的精髓。
    5、砥礪法。
    種子的生命力是巨大的,即使上面蓋著一個常人無法搬動的石頭,種子也可以將它掀翻。而且石頭的重量越大,種子的力量也就越大。因此,開發(fā)孩子的潛力,也可以采用砥礪法,即設置合適的困難,人可以通過不斷克服困難激發(fā)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之間的突觸,產生征服困難的內在興奮感。
    6、計劃法。
    我們經(jīng)常從照片上看見以萬里晴空為背景的冰山景觀,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啊,多美啊!而我們所看到的,也許不過是浮出水面的一部分而已。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冰山之美呢?是那部分隱藏在底下的冰山。堆積在底下的冰山,漸漸地就會將一部分瑰麗呈現(xiàn)在水面上,在這里“呈現(xiàn)”是不可預料也不好控制的,而“堆積”是完全可能通過計劃實現(xiàn)的,而事實上,實現(xiàn)了“堆積”,“呈現(xiàn)”就是不速而至的?!岸逊e”要有計劃,包括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有反復、有效率、有節(jié)制、有效果。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十一
    一天,小趙的店里來了一位顧客,挑了20元的貨,顧客拿出50元,小趙沒零錢找不開,就到隔壁小韓的店里把這50元換成零錢,回來給顧客找了30元零錢。過一會,小韓來找小趙,說剛才的是假錢,小趙馬上給小李換了張真錢。
    問:在這一過程中小趙賠了多少錢?
    31.馬匹喝水。
    老王要養(yǎng)馬,他有這樣一池水:
    如果養(yǎng)馬30匹,8天可以把水喝光;。
    如果養(yǎng)馬25匹,12天把水喝光。
    老王要養(yǎng)馬23匹,那么幾天后他要為馬找水喝?
    32.競賽成績。
    小強參加學校舉行的小學生知識能力競賽,比賽結束后,樂樂問小強得了第幾名,小強故意賣關子,說:“我考的分數(shù)、名次和我的年齡的乘積是1958,你猜猜看。”樂樂想了沒多久就說出了小強的分數(shù)、名次和年齡。
    那么,你知道小強多大嗎?他的競賽名次和分數(shù)呢?
    33.買賣衣服。
    34.雞媽媽數(shù)數(shù)。
    35.過橋。
    36.賣蘋果。
    37.青蛙跳井。
    38.分桃子。
    幼兒園的老師給三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給第一組,則每個孩子可得7個;如只分給第二組,則每個孩子可得8個;如只分給第三組,則每個孩子可得9個。
    老師現(xiàn)在想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別三組的孩子,你能告訴她要每個孩子分幾個嗎?
    39.運大米。
    40.彈珠有多少?
    41.天會黑嗎?
    6點放學,雨還在下,麗麗為了考考青青,便對青青說:“青青,雨已經(jīng)下了三天了,看樣子不打算停了,你覺得40小時后天會黑嗎?”
    42.開燈。
    43.分書架。
    44.買飲料。
    45.切西瓜。
    46.年齡各是多少?
    47.哪個數(shù)最小?
    48.做題。
    49.解題。
    50.頭巾的顏色。
    51.分果凍。
    52.買書。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十二
    12.若這個人是b隊的,則找到的人是a隊的,那人會說在講臺西,而這個人會說在東;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找到b隊的,他會說在西,結果還是說西,所以只要說西,這人一定是講真話那一隊的。
    13.根據(jù)上述中的假設,(1)和(2)中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只有一個,同樣,(3)和(4),(5)和(6),也是一樣的情況。
    根據(jù)上述中的結論,(2)和(5)適用于實際情況的可能不太大。因此,能適用于實際的情況,有以下幾組中的一組或多組:
    a.(1)、(4)和(5)。
    b.(1)、(3)和(5)。
    c.(1)、(4)和(6)。
    d.(1)、(3)和(6)。
    e.(2)、(4)和(6)。
    f.(2)、(3)和(6)。
    假如選項a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jù)(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jù)(4)的結論,受害者是女性;可是根據(jù)(5)的假設,兇手與受害者性雖相同。因此a不適用。
    假如選項b能適用于實際情況,由假設可知,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而且職業(yè)與性別一樣。這與每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b不適用。
    假如選項c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jù)有關的結論,兇手是男性,受害者是個女性醫(yī)生。又根據(jù)(1)和(4)的假設,兇手是律師,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這與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c不適用。
    假如選項d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jù)(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jù)(3)的結論,受害者也同樣是男的;又根據(jù)(6)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因此d不適用。
    假如選項e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jù)(2)的結論,兇手是醫(yī)生;根據(jù)(6)的結論,受害者也是醫(yī)生,又根據(jù)(4)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職業(yè)不一樣。因此e不適用。
    所以,根據(jù)以上的推論,只有f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兇手是醫(yī)生,受害者是男性醫(yī)生,根據(jù)組成的情況,兇手是女性。又根據(jù)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兇手必定是小蒂,(2)的假設則說明,受害者是小剛;而且,(3)的假設和(2)、(6)的論相符合。
    14.小王是這樣得出答案的:對題目中所給的條件進行分析,假如把全體員工的人數(shù)擴大2倍,則它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余1,那么,余數(shù)就相同了。假設這個企業(yè)員工的人數(shù)在34003600之間,滿足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余1的數(shù)是5*7*11+1=386,386+385*8=3466,符合要求,所以這個企業(yè)共有1733個員工。
    15.158個小朋友。10個小朋友拿到梨和蘋果最少人數(shù)是(2+1)×(4+1)×(101)+1=136人,然后從左右兩端開始向外延伸,假設梨和蘋果都拿到的人為“1”,左右兩邊的延伸數(shù)分別為:3×5-3=12人,3×5-5=10人。所以,總人數(shù)為136+12+10=158。
    16.第一種桌子的單價是1300,第二種桌子的單價是900元,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1800元。假設第一種桌子的價格減少400元,那么,第一種桌子就與第二種桌子的價格相同了,這時,將總價格減少400元,就變以成3600元了,3600元是4個第二種桌子的總價格。3600/4=900元,900*2=1800元,900+400=1300元。
    17.假設這些陶瓷花瓶都沒有破,安全到達了目的地,那么,運輸公司應該得到元的運費,但是運輸公司實際得了1760元,少得了20001760=240元。說明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的有花瓶,打碎一個共瓶,會少得運費1+5=6元,現(xiàn)在總共少得運費240元,從中可以得到一共打碎了240/6=40個花瓶。
    18.第一堆蘋果有45個,第二堆蘋果有27個。假設第一堆蘋果與第二堆蘋果的5/9都分給了哥哥,那么哥哥所得的蘋果就是總蘋果數(shù)的5/9,這樣哥哥就分到72*5/9=40個蘋果,但實際哥哥分到了7239=33個蘋果,由此推斷分給哥哥的蘋果,第一堆蘋果少分的是第一堆蘋果的5/92/3,正好與4033=7個相對應。因此,第一堆蘋果有(4033)*(5/92/3)=45個,第二堆蘋果有7245=27個。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十三
    擺棋子游戲主要是訓練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以及學習按照物體的顏色來分類。
    主要材料:塑料跳棋或者是玻璃彈子跳棋都可以。
    實施要點:將所有的彈子都放到同一個盒子中,在家長的提示之下,讓幼兒先取出一種顏色的彈子,然后從跳棋盤的一個角開始按照三角形擺滿,同時也要鼓勵孩子邊擺放、邊唱數(shù)。然后讓孩子將六種顏色的彈子擺放完畢,訓練一段時間以后,還可以讓孩子雙手同時擺放兩種顏色的彈子。
    小小蛋糕師主要是讓孩子學習區(qū)分厚、薄,并且根據(jù)厚薄來排序。
    主要材料:橡皮泥、牙簽。
    在操作時:家長最好是和孩子一起進行,用彩色橡皮泥做成蛋糕,然后讓孩子根據(jù)家中成員的需求,制作一個三層和一個一層的蛋糕,然后讓孩子比較兩個蛋糕的厚度,讓他們產生基本的薄厚概念。接著再和孩子做出不同厚度的蛋糕,然后讓孩子來排序。
    捏橡皮泥主要是讓孩子學習體積的守恒概念,主要材料就是橡皮泥。
    家長首先拿出兩個一樣大小的橡皮泥,但是不要告訴孩子這兩個橡皮泥是一樣大的,而是讓孩子來觀察。當孩子發(fā)現(xiàn)它們的體積一樣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將兩塊橡皮泥分別捏成不同的形狀,然后讓孩子觀察。通過幾組觀察之后,引導孩子掌握形狀變化,但是體積不變的定律。
    邏輯思維訓練教案篇十四
    3.腦筋急轉彎6冊。
    4.清華北大學生愛做的1500個游戲。
    5.腦筋急轉彎思維邏輯訓練智力益智開發(fā)。
    6.一分鐘破案。
    8.哈佛學生喜歡玩的智趣游戲。
    11.和福爾摩斯一起學思考:腦筋急轉彎。
    13.全世界優(yōu)等生都在做的個思維游戲。
    14.小學生靈動思維密碼全解:我是數(shù)學邏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