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自我反省的良機,寫一篇吧!平時多積累寫作素材,對于寫好作文很重要。掌握好總結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寫出更好的總結作品。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一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中《孔子世家》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跡和思想理論。閱讀《孔子世家》給我?guī)砹撕芏嘈牡皿w會,從孔子的儒家思想、治國理念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等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將從孔子世家中摘取幾個重點進行分析,探討孔子的思想對于我們現代人的啟示。
首先,《孔子世家》讓我對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孔子提倡“仁”的思想,認為仁是人類最重要的道德準則,是一個人應該秉持和追求的最高境界??鬃訌娬{了人倫關系的重要性,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和諧的關系,親、愛、信、和、敬、忠、恕是他一直推崇的準則。這種崇尚仁義道德的思想,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追求物質利益的時代,仁義道德的觀念逐漸淡漠。通過閱讀《孔子世家》,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些價值觀念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其次,我對孔子的治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鬃犹岢龅摹懊髡钡母拍罱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一個有效的政府應該以德治國,君主應該以身作則,并塑造良好的道德風尚。他還主張以“禮”為國家治理的基礎,推崇了尊崇禮儀的思想。他強調了各級官員的責任,要求他們盡職盡責為百姓服務。這種思想對于現代社會的政府治理仍然具有啟示意義。無論是治理方式還是道德風尚的建設,都需要我們借鑒孔子的治國理念。
此外,《孔子世家》還讓我在為人處世之道上有了一些新的領悟。孔子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在他對待不同人群的態(tài)度。他主張“以正治人”,對待賢人應該以禮待之,而對待愚昧之人則應該以學問引導。他還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不同觀點的對立中尋求共識和折中的方法。這種為人處世的智慧,對于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際關系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們應該虛懷若谷,善于以學識和智慧來協調不同人群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和諧共生的目的。
最后,《孔子世家》讓我深刻體會到孔子對于教育重要性的強調??鬃犹岢觥坝梢锥y”的教育原則,主張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育。他認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標。這種個性化教育的觀念不僅在古代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今社會的教育領域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每個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和能力,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都實現自己的潛力。
總之,在閱讀《孔子世家》后,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儒家思想、治國理念、為人處世之道以及教育觀念,都給我們現代人帶來了深刻的啟示。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孔子的智慧,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通過對《孔子世家》的學習和思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們的人生哲學。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二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以下是有關孔子世家的原文及翻譯,一起看看吧。
原文。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孔子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鬃訛閮烘覒?,常陳俎豆,設禮容??鬃幽杆?,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笨鬃佑墒峭恕?BR>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滅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聞圣人之后,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奔袄遄幼?,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wèi),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濒斁c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齊大而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備于齊,齊師侵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干侯。其后頃之,魯亂??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他日又復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本肮f,將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焙缶肮匆娍鬃?,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币约久现e待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笨鬃铀煨校春豸?。
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BR> 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吳客曰:“誰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笨驮?“防風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笨驮?“人長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庇谑菂强驮?“善哉圣人!”
桓子嬖臣曰仲梁懷,與陽虎有隙。陽虎欲逐懷,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懷益驕,陽虎執(zhí)懷?;缸优柣⒁蚯艋缸?,與盟而醳之。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zhí)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zhí)季桓子?;缸釉p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鬃友缽浘茫瑴販責o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鬃釉?“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鋤言于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于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鬃訑z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倍ü?“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本肮?“諾?!庇谑菙祆赣鹦撁獎芄脑攵痢?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本肮?“諾?!眱?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庇谑驱R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笔怪儆蔀榧臼显祝瑢櫲?。于是叔孫氏先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鬃用昃漤?、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笔?,公圍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釉?“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鋤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笨鬃釉?“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被缸幼涫荦R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鬃铀煨校藓跬?。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笨鬃釉?“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缸余叭粐@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適衛(wèi),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毙l(wèi)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或譖孔子于衛(wèi)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鬃涌肢@罪焉,居十月,去衛(wèi)。
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鬃訝铑愱柣?,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鳖仠Y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鬃釉?“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去即過蒲。月馀,反乎衛(wèi),主蘧伯玉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愿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鬃尤腴T,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huán)佩玉聲璆然??鬃釉?“吾鄉(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鬃邮钢?“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wèi)月馀,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鬃釉?“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庇谑浅笾バl(wèi),過曹。是歲,魯定公卒。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鬃尤?。弟子曰:“可以速矣?!笨鬃釉?“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印?鬃有廊恍υ?“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歲馀,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趙鞅伐朝歌。楚圍蔡,蔡遷于吳。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有隼集于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愍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yè)。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職,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試求之故府,果得之。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孔子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庇谑强鬃尤リ悺?BR> 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倍飞跫病F讶藨?,謂孔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BR> 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膘`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膘`公曰:“善?!比徊环テ选?BR> 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鬃余叭粐@曰:“茍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笨鬃有?。
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鬃佑W勇吩?“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笨鬃釉?“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庇虚e,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笨鬃釉?“丘未得其志也。”有閑,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閑,〔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wèi),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于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xiāng),作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衛(wèi),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靈公問兵陳??鬃釉?“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泵魅?,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復如陳。
夏,衛(wèi)靈公卒,立孫輒,是為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內太子蒯聵于戚。陽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偽自衛(wèi)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遷于州來。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齊助衛(wèi)圍戚,以衛(wèi)太子蒯聵在故也。
夏,魯桓厘廟燔,南宮敬叔救火??鬃釉陉?,聞之,曰:“災必于桓厘廟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輦而見魯城,喟然嘆曰:“昔此國幾興矣,以吾獲罪于孔子,故不興也。”顧謂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相魯,必召仲尼?!焙髷等?,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魚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終,終為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終,是再為諸侯笑。”康子曰:“則誰召而可?”曰:“必召冉求?!庇谑鞘故拐偃角?。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贛知孔子思歸,送冉求,因誡曰“即用,以孔子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陳遷于蔡。蔡昭公將如吳,吳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遷州來,后將往,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楚侵蔡。秋,齊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他日,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鬃勇勚?,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是魯孔丘與?”曰:“然?!痹?“是知津矣。”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子,孔丘之徒與?”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BR>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睆屯?,則亡。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閑,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閑,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鬃釉?“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BR>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薄巴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薄巴踔僖腥缭子枵吆?”曰:“無有?!薄扒页娣庥谥埽枮樽幽形迨?。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闭淹跄酥?。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吳與魯會繒,征百牢。太宰嚭召季康子??底邮棺迂曂?,然后得已。
孔子曰:“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笔菚r,衛(wèi)君輒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而孔子弟子多仕于衛(wèi),衛(wèi)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BR> 其明年,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zhàn)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求之至于此道,雖累千社,夫子不利也?!笨底釉?“我欲召之,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而衛(wèi)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于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曰:“舉直錯諸枉,則枉者直?!笨底踊急I,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比霍斀K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庇^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集解】何晏曰:”物類相召,勢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者也?!耙砸晃囊毁|。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BR> 古者詩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BR>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zhàn),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于鄉(xiāng)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暗暗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guī)煛!薄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笔谷烁?,善,則使復之,然后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鳖仠Y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達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我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我執(zhí)御矣?!崩卧?“子云'不試,故藝'?!?BR>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鋤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比≈T?“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拔覄t異于是,無可無不可?!?BR>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BR>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一人',非名也?!?BR>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鬃于4笠豁暋9仕犹玫茏觾?,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馀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
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于陳下。
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昂,昂生歡。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翻譯。
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xiāng)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國人,名叫孔防叔??追朗迳虏?,伯夏生下叔梁紇。叔梁紇和顏氏的女兒不依禮制結合生下孔子,他們向尼丘進行祈禱而得到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來頭頂中間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為孔氏。
孔丘生下來,叔梁紇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魯國都城的東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親的墓址,孔母因為也不清楚,于是隱瞞了這件事。孔子孩童時做游戲,經常陳列俎豆各種禮器,演習禮儀動作。孔子母親去世,他先將靈柩停放在五父之衢,這是出于孔子謹慎從事的考慮。陬邑人挽父的母親告訴孔子其父的墓址,這之后孔子才將母親靈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服喪腰間系著麻帶,這時季氏宴請士人,孔子隨同前往。陽虎斥退孔子說:“季氏宴請的是士人,沒人請你啊?!笨鬃右虼送巳ァ?BR> 孔子十七歲那年,魯國大夫孟厘子病危,臨終前告誡兒子懿子說:“孔丘這個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國滅敗。他的先祖弗父何本來繼位做宋國國君,卻讓位于他的弟弟厲公。到他的另一個先祖正考父時,歷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銘文說:'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時彎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時俯首而受。走路時順根快走,也沒人敢欺侮我;我就在這個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他就是這般恭謹節(jié)儉。我聽說圣人的后代,雖不一定做國君執(zhí)政,但必定會有才德顯達的人出現。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禮,他不就是才德顯達的人嗎?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為師?!钡鹊矫侠遄铀篮螅宪沧雍汪攪四蠈m敬叔便前往孔子處學禮。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繼承了卿位。
孔子家境貧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長大成人,曾經做過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統計準確無誤;又曾做過司職的小吏,使牧養(yǎng)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離開魯國,在齊國受到排擠,被宋人、衛(wèi)人所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受困,于是返回魯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們都稱他為“長人”而感到奇異。魯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魯國。
魯人南宮敬叔對魯昭公說:“請您允許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魯昭公給他們一輛車、兩匹馬,還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詢問周禮,據說見到了老子.孔子告辭離去時,老子送他說:“我聽說富貴之人用財物來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我不能富貴,只好盜用仁人的名義,用言語來送你,這幾句話是:'聰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瀕臨死亡,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抉發(fā)別人丑惡的緣故.做人兒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從周京洛邑返回魯國,投到他門下的弟子逐漸增多.
在這個時候,晉平公無道,韓、趙、魏、中行、范、智氏六家大臣把持國政,不斷出兵攻打東邊的諸侯國,楚靈王軍事實力強大,也《時常》侵犯中原各國;齊是大國且又靠近魯國.魯國既小又弱,歸附楚國就惹怒晉國;歸附晉國則招來楚國來討伐;對于齊國,如果奉事不周到,齊國的軍隊就侵犯魯國.
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約三十歲.齊景公和晏嬰來魯國,景公問孔子:“以前秦穆公國家小,地方又偏僻,為什么能稱霸呢?”孔子回答說:“秦國雖然小,但其志向遠大;地方雖偏僻,但行為正直.從監(jiān)獄中啟用百里奚,并授予大夫爵位,和他談論了三天,把國家大事交給他.秦國這樣就是稱王也可以,稱霸還算小的了.”景公聽了很高興.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季平子和郈酈昭伯因為斗雞的緣故得罪了魯昭公。魯昭公率領軍隊攻擊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孫氏、叔孫氏三家聯合攻打魯昭公,昭公的軍隊戰(zhàn)敗,他逃奔到齊國,齊景公把昭公安置在干侯。此后不久,魯國大亂??鬃尤サ烬R國,當齊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來與齊景公交往??鬃优c齊國太師談論音樂,聽到《韶》的樂曲,學習《韶》樂,陶醉得居然三個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齊國人稱贊孔子。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為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講得好啊!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縱然有糧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齊景公又向孔子詢問為政,孔子說:“為政在于節(jié)約財物。”景公很高興,將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賜給孔子。晏嬰進言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guī)范;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游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自從圣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guī)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jié)度,連續(xù)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國君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小民的好辦法?!贝撕簖R景公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有一天,齊景公挽留孔子說:“按照季氏上卿的規(guī)格來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魯國季氏和孟氏之間的規(guī)格來接待孔子。齊國大夫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齊景公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上路離開齊國,返回魯國。
孔子四十二歲那年,魯昭公死在干侯,魯定公即位。魯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繼位。季桓子的寵臣叫仲梁懷,和陽虎有怨恨。陽虎打算驅逐仲梁懷,公山不狃阻止他。那年秋季,仲梁懷越來越驕橫,陽虎拘捕了仲梁懷。季桓子發(fā)怒,陽虎乘機囚禁季桓子,和他訂立盟約然后釋放他。陽虎從此越發(fā)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僭越禮法凌駕于公室之上,大夫執(zhí)掌國政,因此魯國從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禮法背離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隱退下來整理《詩》、《書》、《禮》、《樂》,弟子更加眾多,紛紛從遠方到達,無不接受孔子傳授的學業(yè)。
魯定公八年,公山不狃在季氏手下不得志,利用陽虎作亂,準備廢黜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的嫡長繼承人,另立陽虎平素所親善的其它庶子,于是拘捕季桓子。季桓子設詐騙過陽虎,得以脫身。魯定公九年,陽虎交戰(zhàn)沒有取勝,逃奔到齊國。這時孔子年紀五十歲。
公山不狃利用費邑反叛季氏,派人征召孔子??鬃幼裱艿佬扌泻芫茫幪幨軌阂譀]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沒人能任用自己,說:“周文王、周武王起于豐、鎬之地而稱王天下,如今費邑盡管小,但或許有希望吧!”打算前往。子路不高興,阻止孔子??鬃诱f:“他們召請我,豈能徒勞無益呢?如果任用我,我將在東方復興周道!”然而結果沒有成行。
此后,魯定公任命孔子為中都宰,經過一年的`時間,四處都來效法他??鬃佑芍卸荚咨嗡究眨钟伤究丈未笏究?。
魯定公十年春季,魯國與齊國和好。夏季,齊國大夫黎鋤對齊景公說:“魯國任用孔丘,這形勢就會危及齊國?!庇谑驱R國派出使者告知魯定公舉行友好會見,約定在夾谷會面。魯定公準備乘坐車輛友好前往??鬃蛹嫒蚊藭緝x之事,說:“臣下聽說有文事的話必須有武備,有武事的話必須有文備。古代諸侯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備文武官員作為隨從。請配備左、右司馬?!濒敹üf:“好?!迸鋫淞俗?、右司馬。到夾谷會見齊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壇,排定席位,修起土臺階三級,按諸侯間會遇之禮相見,魯定公與齊景公互相作揖謙讓而登壇。宴飲獻酬之禮完畢后,齊國官吏小步疾走進來說:“請演奏四方的舞樂?!饼R景公說:“好?!庇谑侨R夷樂人打著旌旗,揮舞羽毛、彩繒,手持矛戟劍盾,擊鼓呼叫而到來,孔子快步上前,一步跨越一級臺階而往上登,離壇上還有一級臺階時,揮舉長袖而說:“我們兩國的君主舉行友好盟會,夷狄的舞樂為何在此!請命令有關官員下令撤走?!敝鞴芄賳T發(fā)令退下,但樂人不離去,左右的人看著晏子和齊景公。景公內心有愧,揮手讓他們離去。過了一會兒,齊國的官吏小步疾走進來說:“請演奏宮中的舞樂?!饼R景公說:“好?!彼嚾速灞阊輵蛘{笑而上前??鬃佑挚觳竭M去,一步跨越一級臺階而往上登,離壇上還有一級臺階時,說:“百姓而膽敢蠱惑諸侯的,罪該誅殺!請命令有關官員執(zhí)行!”有關官員施加刑法,藝人侏儒都被處以腰斬而手足分離。齊景公恐懼而震動,知道理義不如魯國,回國后大為驚恐,告訴他的群臣說:“魯國臣子用君子之道輔佐他們的君主,而你們只是用夷狄之道來教我,使我得罪了魯君,對這如何是好?”有關官員上前回答說:“君子有了過錯就用,實際行動來道歉,人有了過錯則用花言巧語來道歉。國君倘若真的對此感到恐懼,就用實際行動去道歉?!庇谑驱R景公便歸還所侵占魯國的鄆、汶陽、龜陰之田來認錯道歉。
魯定公十三年夏季,孔子對魯定公說:“臣子沒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擁有周長三百丈的城邑?!迸芍儆蔀榧臼系墓芗?,將要拆毀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的都邑。于是叔孫氏首先拆毀了郈城。季孫氏將要拆毀費城,公山不狃、叔孫輒率領費邑人襲擊魯國國都。魯定公和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進入季氏宅第,登上季武子臺。費邑人攻打季氏宅第,沒有成功,射出的箭飛到了定公的身邊,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須、樂頎下臺攻伐,費邑人戰(zhàn)敗逃跑。魯都國人追擊,在姑蔑打敗費邑人。公山不狃、叔孫輒逃奔齊國,于是拆毀費城。接著準備拆毀成城,公斂處父對孟孫說:“拆毀成城,齊國軍隊必定能直接到達國都北門,況且成邑,是孟氏的保護屏障,沒有成邑就是沒有孟氏啊。我將不拆城。”十二月,魯定公領兵包圍成邑,沒有攻克。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代理國相事務,面有喜色,門人說:“聽說君子禍患降臨不恐懼,福運到來不喜悅。”孔子說:“是有這樣的話。但不是還有'身居高位禮賢下士而自得其樂'的話嗎?”于是誅殺魯國擾亂政事的大夫少正卯。參與治理國政三個月,賣羊羔豬豚的不隨意抬價;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遺留在路上的東西沒人撿拾;從四方來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請求,全都給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
齊國人聞悉魯國的情況后感到恐懼,說:“孔子當政的話,魯國必然稱霸,魯國稱霸而我齊國土地挨近它,我齊國的土地就會最先被兼并了。何不趕緊獻送土地呢?”大夫黎鋤說:“請先嘗試設法阻止孔子當政;如果沒法阻止孔子當政再獻送土地,難道算晚嗎!”于是挑選齊國國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全都穿上華麗服裝而跳起《康樂》舞蹈,連同有花紋的馬一百二十匹,饋贈給魯國國君。[3]齊人將盛裝女樂、有紋駿馬陳列在魯國都城南面的高門外。季桓子換上平民服裝前往觀看多次,打算接受,就告訴魯定公要外出巡回周游,終日前往觀看,懶于處理政事。子路說,“您可以上路出走了?!笨鬃诱f:“魯國將要舉行郊祀,如果能將郊祀祭肉分送大夫的話,我就還可以留下?!奔净缸咏Y果接受了齊國的女樂,三天沒有上朝聽政;舉行郊祀典禮后,又不向大夫分發(fā)祭肉??鬃佑谑巧下罚∷拊谕?。大夫師己前來送行,說,“您可沒有什么罪過?!笨鬃诱f:“我唱首歌可以嗎?”接著唱道:“那婦人的口啊,可以讓人出走;那婦人的話啊,可以叫人身死名敗。悠閑自在啊,聊以消磨時光!”師己返回國都,季桓子問:“孔子說了什么?”師己將實情相告。季桓子喟然長嘆說:“夫子因為那群女樂的緣故怪罪我啊!”
孔子于是去到衛(wèi)國,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在魯國得俸祿多少?”孔子回答說:“俸祿糧食六萬?!毙l(wèi)國人也致送糧食六萬。過了不久,有人向衛(wèi)靈公說孔子的壞話。衛(wèi)靈公派大夫公孫余假頻繁出入孔子住所??鬃雍ε碌米镄l(wèi)靈公,居住了十個月,離開衛(wèi)國。
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匡邑。顏刻當駕車的,用他手中的鞭子指給孔子看,說:“昔日我進入此地,是從那個缺口?!笨锶寺犝f來了人,以為是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殘害過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下孔子,孔子樣子長得像陽虎,在匡拘留了五天。顏淵落在后面,(見到后)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您健在,我怎么敢死!”匡人拘留孔子,情況愈來愈緊急,弟子們感到恐懼。孔子說:“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這里嗎?上天打算毀滅這周朝文化,我這個后來人便不應該掌握周朝的文化。上天不想毀滅周朝的文化啊,匡人能把我怎么樣!”孔子派隨從子弟到衛(wèi)國國都做寧武子的家臣,然后得以離開。
孔子離開匡邑隨即經過蒲邑。一個多月后,返回衛(wèi)都,寄居在蘧伯玉家。衛(wèi)靈公有個叫南子的夫人,靈公派人對孔子說:“四方來的君子不以為辱想與寡人結為兄弟的,必定會見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見到你?!笨鬃油妻o謝絕,最后不得已而拜見南子。夫人在細葛帷帳之中??鬃舆M門,面朝北行稽首之禮,夫人從帷帳中行拜禮兩次,身上的佩玉叮鐺作響??鬃诱f:“我原來來不想見她,既然見了便以禮相答。”子路不高興??鬃悠鹗恼f:“我如果口不應心,老天會懲罰我的!老天會懲罰我的!”在衛(wèi)都居住一個多月,(有一天,)衛(wèi)靈公和夫人同乘一輛車,宦官雍渠為車右擔任護衛(wèi),出宮游覽,讓孔子乘第二輛車,招搖過市??鬃诱f:“我沒看見他愛好德行如同愛好女色啊。”于是厭惡衛(wèi)靈公,離開衛(wèi)國,經過曹國。這一年,魯定公去世。
孔子離開曹國前往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司馬桓魋想要殺死孔子,拔起那株大樹??鬃与x開那個地方。弟子說:“可以趕快走了?!笨鬃诱f:“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樣?”
孔子前往鄭國,和弟子互相走失,孔子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有個鄭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產,然而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瘠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弊迂暟褜嵲捀嬖V孔子??鬃有廊恍χf,“他說的形狀,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啊!是啊!”
孔子于是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家。有只隼落在陳滑公的庭院中而死去,楛木箭桿穿透身子,箭鏃是石制的,箭長一尺八寸。陳愍公派人詢問孔子??鬃诱f:“隼飛來的地方很遠啊,這是肅慎部族的箭。從前周武王攻滅商朝,打通與四方各個蠻夷部族的道路,讓他們各自將那里的地方特產送來進貢,使之不忘記應盡的分內義務。于是肅慎部族進貢楛木箭桿、石頭箭鏃,箭長一尺八寸。先王為了昭彰他的美德,把肅慎進貢的箭分賜給長女大姬,又將大姬許配給虞胡公而封虞胡公在陳。將珍寶玉器賞賜給同姓諸侯,是要推廣加深親族的關系;將遠方獻納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義務,所以把肅慎的箭分賜給陳國?!标愴囍扇说脚f倉庫中尋找,果真得到這種箭。
孔子在陳國居住三年,適逢晉國、楚國爭霸,輪番攻伐陳國,還有吳國也侵犯陳國,陳國經常受到劫掠??鬃诱f:“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xiāng)的那些小子志向遠大,努力進取而沒忘記初衷?!庇谑强鬃与x開陳國。
途經蒲邑,遇到衛(wèi)國大夫公孫氏占據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個叫公良孺的弟子,帶著五輛私車隨從孔子。他為人長大賢能,又有勇氣力量,對孔子說:“我昔日跟著您在匡遭遇危難,如今又在這里遭遇危難,這是命啊。我與您再次蒙難,寧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懼,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去衛(wèi)都,我們放了你,”孔子和他們立了盟誓,蒲邑人將孔子放出東門。孔子接著前往衛(wèi)都。子貢說:“盟誓難道可以背棄嗎?”孔子說:“這是要挾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BR> 衛(wèi)靈公聽說孔子前來,非常喜歡,到郊外迎接。衛(wèi)靈公問:“蒲邑可以攻伐嗎?”孔子回答說:“可以?!毙l(wèi)靈公說:“我的大夫認為不可。如今蒲邑,是衛(wèi)國用以防御晉國、楚國的屏障,用衛(wèi)國軍隊去攻伐蒲,恐怕不行吧?”孔子說:“那里的男人有決死的志氣,女人有保衛(wèi)西河的志氣。我們所要討伐的叛亂者只不過四、五個人?!毙l(wèi)靈公說:“好?!比欢鴽]有攻伐蒲邑。
衛(wèi)靈公年老,懶于理政,沒有任用孔子??鬃娱L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只需一年的時間罷了,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笨鬃由下冯x去。
晉國佛肸任中牟邑宰。趙簡子領兵攻打范氏、中行氏,進攻中牟。佛肸反叛趙簡子,派人召請孔子。子路說:“我聽您說過這樣的話:'那個人本身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會去加入的。'如今佛肸自己占據中牟反叛,您卻打算前往,怎么解釋呢?”孔子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不是說堅硬嗎,再磨礪也不會變薄;不是說潔白嗎,再污染也不會變黑。我哪能是匏瓜呢,怎么可以掛在那里而不能食用?”
孔子擊奏石磬。有個扛著草筐從門口經過的人,說:“有心思呀,就擊打石磬吧!硁硁的聲音啊,是在訴說沒人賞識自己罷了!”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笨鬃诱f:“我已經熟習曲子,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繼續(xù)往下學了?!笨鬃诱f:“我還沒有領會其中的思想啁?!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其中的思想,可以繼續(xù)往下學了?!笨鬃诱f:“我還不知道樂曲的作者啊?!边^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心曠神怡,高瞻遠望而意志升華。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睛深邃遠望,如同統治著四方諸侯,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離開坐席連行兩次拜禮,說:“老師說這樂曲叫做《文王操》啊?!?BR> 孔子在衛(wèi)國得不到任用后,打算西行去見趙簡子。來到黃河邊而聽說竇鳴犢、舜華被殺身死,他面對黃河而感嘆道:“美啊,黃河的水,浩浩蕩蕩啊!我不能渡過它,是命中注定的啊!”子貢快步上前說:“請問您說的是什么?”孔子說:“竇鳴犢、舜華,是晉國的賢能大夫。趙簡子沒有得志掌權的時候,等待這兩個人然后從政;及至他已經得志掌權,就殺死二人而從政。我聽說過,剖腹取胎,殺死幼獸,麒麟就不會來到郊野;竭澤而漁,一網打盡,蛟龍就不會調和陰陽;搗毀巢窠,打碎鳥蛋,鳳凰就不會飛翔前來。什么緣故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啊。鳥獸對于不義之舉尚且知道躲避,何況我孔丘呢!”于是返回住宿在陬鄉(xiāng),撰作了《陬操》的琴曲來哀悼被害的晉國大夫。接著返回衛(wèi)都,進入蘧伯玉家寄居。
有一天,衛(wèi)靈公詢問用兵的陣法??鬃诱f:“擺弄禮器的事倒曾聽說過,軍隊作戰(zhàn)的事沒有學過啊。”第二天,衛(wèi)靈公與孔子交談,看到天上飛翔的雁,仰頭注視,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鬃佑谑巧下罚智巴悋?。
夏季,衛(wèi)靈公去世,衛(wèi)人擁立靈公的孫子輒即位,這就是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將衛(wèi)太子蒯聵送入戚邑。陽虎讓太子身著孝服,又派八個人穿戴喪服,裝成是從衛(wèi)都前來迎接太子的,哭著進入戚邑,于是太子蒯聵就居住在那里。冬季,蔡人遷都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即位的第三年,而孔子年已六十了。齊國幫助衛(wèi)人圍攻戚邑,因為衛(wèi)太子蒯聵在那里的緣故。
秋季,季桓子病重,坐在輦車上望見魯都的城墻,深深地嘆息道:“昔日這個國家將要振興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不興旺了?!被仡^對他的繼承人季康子說:“我如果死了,你必定為魯國之相;你擔任魯國之相的話,必須召請仲尼?!睅滋旌螅净缸尤ナ?,季康子繼位。季桓子安葬完畢,季康子打算召請孔子,大夫公之魚說:“往日我們的先君任用孔子有始無終,結果被諸侯所嗤笑。如今又要起用他,不能有始有終,這就會再次被諸侯所嗤笑。”季康子說:“那召請誰可以呢?”公之魚說:“一定要召請冉求?!庇谑桥沙鍪拐哒僬埲角蟆H角髮⒁下?,孔子說:“魯人來召冉求,不是小用你,將要大用你啊?!边@一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xiāng)的小子志向遠大,文采斐然而有章法,我不知道調教他們的辦法了?!弊于M知道孔子心想回去,他去送冉求起程,趁機告誡說:“倘若任用你,就一定要招聘孔子?!?BR> 冉求離開陳國后,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居蔡國。蔡昭公準備前往吳國,是吳王召他去的。以前蔡昭公欺騙他的大臣遷居州來,這之后又準備前往吳國,大夫們害怕再次遷都,大夫公孫翩用箭射殺了蔡昭公。楚軍侵犯蔡國。秋季,齊景公去世。
第二年,孔子從蔡國前往楚國葉縣。葉公詢問為政之道,孔子說:“為政之道在于招徠遠方賢人而安撫身邊百姓?!庇幸惶?,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作回答。孔子聽說此事,說:“仲由,你為什么不回答說'他為人呀,學習道理不感疲倦,教誨別人不覺厭煩,發(fā)奮努力廢寢忘食,樂于此道而忘卻了憂愁,不知衰老將要到來'?!?BR> 孔子離開葉縣,返回到蔡國。長沮、桀溺兩人在路邊并肩耕田,孔子認為他們是隱士,派子路向他們詢問渡口。長沮說:“那個手中拿著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遍L沮說:“這個人就知道渡口呀!”桀溺對子路說:“你是誰?”子路說:“是仲由。”桀溺說:“你,是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辫钅缯f:“渾渾噩噩,天下到處是這樣啊,有誰來改變這世道呢?況且與其跟從躲避惡人的士子,哪里比得上跟從避開整個世道的士子呢!”兩人說完仍然耕作不止。子路把他們的話告訴孔子,孔子惆悵地說:“鳥獸不可與之同流合群。天下有道的話,我就不必參與改變這世道了?!?BR> 有一天,子路行走,遇到一位肩扛蓧的老人,問:“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人說:“我忙于播種五谷,沒有閑暇,怎知你夫子是誰?”老人把他的拐杖豎置在一邊而耘除田中的雜草。子路把老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說:“是個隱士啊?!弊勇吩俅吻巴?,老人已經不在了。
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鬃訙蕚淝巴菀娀囟Y,陳國、蔡國的大夫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于是就共同調發(fā)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鬃記]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厄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動搖,小人困厄就胡作非為了。”
子貢怒氣發(fā)作。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啊。我是用一個思想貫穿于全部學說?!?BR> 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恨之心,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知吧!所以別人不實行我們的學說?!笨鬃诱f:“有這些緣由嗎!仲由,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還會有伯夷、叔齊?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還會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貢進入見面??鬃诱f:“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賜,優(yōu)秀的農夫善于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yōu)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guī)范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說卻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賜,你的志向太不遠了!”
于是孔子派子貢到達楚國。楚昭王興師動眾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脫身。
楚昭王準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楚國令尹子西說:”大王出使諸侯的使者有像子貢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令尹子西說:”大王的宰輔國相有像顏回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令尹子西說:”大王的將帥有像子路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傲钜游髡f:”大王的各部長官有像宰予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傲钜游髡f:”況且楚國的祖先在周受封時,名號為子男,封地方圓五十里。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業(yè),大王倘若任用他,那楚國還怎么能世世代代擁有堂堂正正方圓幾千里之地呢!周文王在豐京,周武王在鎬京,從只有百里之地的君主最終統一天下。如今孔丘得以占據封地,有賢能的子弟作為輔佐,這不是楚國的幸福啊?!俺淹跤谑亲髁T。當年秋季,楚昭王在城父去世。
楚國狂人接輿唱著歌經過孔子的旁邊,歌詞唱道:”鳳凰啊,鳳凰啊,為什么道德這樣衰落啊?以往的事已無法挽回,未來的事還可以補救啊!完了完了,當今從政的權貴們岌岌可危了?!翱鬃幼呦萝?,打算與他說話??袢私虞浛觳诫x去,孔子沒能與他說話。
于是孔子從楚國返回衛(wèi)國。這一年,孔子六十三歲,是魯哀公在位的第六年。第二年,吳國和魯國在繒邑會盟,吳國向魯國征集牲畜豬、牛、羊各一百頭。吳國太宰嚭召見季康子。季康子派子貢前往交涉,然后才得以取消。
太史公說:《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去到魯地,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里無法離去。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后也就完??鬃邮莻€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三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自古以來,他的學說一直在中國的歷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在中國歷史上也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孔子世家心得體會”。
第一段:家世亦可談道。
孔子世家是一本古代的家譜,記錄了孔子的家族的歷史和輩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在中國文化中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鬃拥纳绞论E和他的思想成為了西方人文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史學家也被孔子世家的內容所吸引。孔子世家中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蘊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和思想。
第二段:注重道德修養(yǎng)。
孔子世家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家族對于道德的高度重視。在孔子的家族中,每一個人都被要求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例如,孔子家族常常會進行許多道德講座和講解,以便家族成員們能夠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的道德真理。這種對于道德的重視也深深地影響了孔子對于社會以及學術的發(fā)展和貢獻。
第三段:強調教育意義。
在孔子的家族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對于教育的高度重視??鬃拥募易逡恢敝铝τ诮逃?,尤其注重教育質量和教育方式。家族成員們被要求不斷學習和鉆研,掌握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學問。這種在家族內部的深入教育也為后來孔氏家族以及孔子的學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段:家族責任感。
孔子世家中還強調家族成員對于家族的責任感。作為孔子家族的一員,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為家族的發(fā)展作出貢獻。而在家族內部,要注重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進步。這種家族責任感的培養(yǎng),也對于孔氏家族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段:結論。
通過對于孔子世家的學習,我們不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孔氏家族的歷史和輩分,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領悟到孔氏家族的思想和精神。這些思想和精神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孔子世家中的思想和精神,在中國文化中一直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四
孔子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比收吆我詷飞?,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合境界的最高體驗??鬃拥囊簧非笕剩淮蠖鄶等苏J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為他更鐘情于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為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guī)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著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笨鬃佑锰咸辖茸鋈说牡滦?,勉勵我們進德修業(yè)應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舍,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鬃?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鬃訌?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后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墒侵挥腥齻€月的功夫,由于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衛(wèi)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禪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yǎng)自己??鬃舆敌淖詥枺鹤约簽槭裁床荒芟駛髡f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啟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yǎng)“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時60歲。孔子周游列國到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鬃訁s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秘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鬃訋熗较群髞淼叫锣?。當時孔子風塵仆仆、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弊迂曇姷娇鬃雍?,便把老人的話學給孔子聽??鬃勇牶?,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說:“說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說我像一只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五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世家記錄了孔氏家族的血脈、家族歷史和家族傳承,更是記錄了孔子的家教、師友關系、思想影響等重要內容。閱讀孔子世家,對于我們了解孔子及其學說、中國古代文化、家族制度等方面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和心得體會。
第二段:家族傳承。
孔子世家是家族制度下的一部家史,《史記》記載孔子于春秋末期追究家族淵源、編撰家譜,后代迭增,成為家族自傳的寶貴資料。從孔子周游列國三百余載,到家族銘刻在心、代代相傳的教育理念、家訓等,孔氏家族的傳承始終堅持“千古一士”、“世世謹慎”、以及“社稷之累”等家訓,將其作為家族核心之一,成為中國家族制度中的珍貴文化遺產。
第三段:師友關系。
孔子世家同時記錄了孔子的師友關系,如孔子的師長、朋友等。從這些關系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求學態(tài)度、智慧和為人等品格,對我們可以起到借鑒作用,讓我們明白,在平凡的人生中,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鬃佣啻螐娬{“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一觀點,也告訴我們,人生需不斷學習進步,且需要信任和交流來實現個人發(fā)展。
第四段:思想影響。
孔夫子的思想影響深遠,與其有關的書籍、文章很多,而孔子世家也是其思想影響的一個載體。從孔子的人性觀、道德觀、社會關系等方面,挖掘出豐富的思想內涵。人性觀注重人的天性,認為人是善的,并強調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要能換位思考、寬容別人;道德觀包含“仁、義、禮、智、信、勇”的六種品德,以及“立身、達人、治世、平天下”的四步才能實現“一統”;社會關系講求忠誠、友愛、誠實信用,強調“詩、禮、樂、鄉(xiāng)、黨、容”六個方面,使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第五段:具體啟示。
閱讀孔子世家能夠給我們帶來許多具體啟示,如學習家族傳承中的家訓,可使我們得以更好的管理自己和家庭,傳承家族文化;學習孔子的師友關系,可以激發(fā)我們發(fā)掘資源、尋找好導師和好朋友的動力;學習孔子的思想影響,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從中吸收養(yǎng)分,成為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
結語:
閱讀孔子世家,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家族制度、教育理念等內容,這些內容對于我們有啟發(fā)性和指導作用。同時,也讓我們理解到,人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需要良好的師友關系,需要秉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髓,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有作用、對自己有追求的人。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六
導言:
《史記孔子世家》是《史記》中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生平事跡。這篇文章以敘述的方式,深入探討了孔子的智慧和他對于修身治國的思考。通過閱讀《史記孔子世家》,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孔子的偉大思想,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他的處世哲學。
第一段:孔子的修身。
《史記孔子世家》中描述了孔子的修身之道,他早年就深感人性的不足,為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孔子不斷努力探索道德的真諦。他在文章中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認為一個偉大的人首先要有自律的能力,做到道德高尚、行為端莊。通過他潛心修身的例子,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自己先變得優(yōu)秀,才有資格去改變他人和社會。
第二段:孔子的儒家思想。
《史記孔子世家》中詳細描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鬃诱J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人們常常容易偏離道德的原則。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主張通過道德教育來引導人們遵循內心的善良??鬃右陨碜鲃t,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感召和教育他的學生,培養(yǎng)了一批有道德修養(yǎng)的弟子。他的儒家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和現代,塑造了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
第三段:孔子的政治哲學。
《史記孔子世家》中也反映了孔子對于政治的思考。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穩(wěn)定,需要符合道德倫理的領導人。他主張通過倡導仁政,以道德的方式管理國家,使百姓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障??鬃訉φ蔚乃伎己退膶嵺`,也為后來的統治者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啟示。他的政治哲學直接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并逐漸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體制。
第四段:孔子的教育觀。
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史記孔子世家》也對他的教育觀進行了詳細描述。孔子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知識水平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他提出“不博學而不滿,不教而不敬”的教育理念,通過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有道德修養(yǎng)和才華出眾的學生。他的教育觀念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的教育理念成為中國歷史上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
第五段:孔子的影響和啟示。
通過閱讀《史記孔子世家》,我們能夠深入了解孔子的智慧和對修身治國的思考??鬃拥乃枷氩粌H對中國古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思想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的政治哲學也為后來的統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此外,通過他的一生和事跡,我們也深刻領悟到了一個人要想改變他人和社會,首先要不斷自我超越,以身作則,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結論:
《史記孔子世家》深入探討了孔子的智慧和他對于修身治國的思考。通過對孔子的生平事跡的描述和他的教育、政治、修身觀的闡述,我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鬃拥娜寮宜枷?、政治哲學和教育觀對中國古代和現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全球思想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通過深入研究和學習孔子的思想和行動,我們可以在自身的成長和處世中獲得啟示和指導。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七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締造者。他不僅具有卓越的政治、哲學和倫理學思想,而且在讀書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本文將從孔子讀書的方法、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態(tài)度、讀書的習慣以及讀書的價值五個方面來探討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
孔子讀書的方法是十分嚴格的,他認為學習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他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說明了孔子教育自己的過程,他認為讀書的目的在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而人要經過不同的階段來掌握不同的知識和技能。
孔子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尋求真理和智慧,為了知道道德和價值的真諦。他認為讀書是為了開拓視野,汲取各種智慧和思想。因此,讀書之后,要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以求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給自己的家庭和社會帶來貢獻。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在讀書時,正確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讀書應該以誠心對待,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他也強調讀書的自覺性,應該時刻保持一種勤奮和毅力的精神。如孔子所說:“學做士,當憑心而聽,見賢而追。思反居前,辭讓以和?!?BR> 孔子讀書的習慣是十分健康的。他在讀書時以安靜和集中精神的方式,迎來吸取最大的知識。在晚上讀書時,一定要光線充足,氛圍清靜,以保持思維的清明和警覺。此外,他還提倡隨時隨地練習,通過實踐總結接觸過的知識。
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他認為讀書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智慧和見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通過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人格塑造、社會責任等多種方面的價值。當我們面臨挫敗和困難時,讀書這個習慣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慰和啟示,讓我們可以在心態(tài)上保持平靜和樂觀。
總之,孔子讀書心得體會的嚴密和周全,對我們今天依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有我們需要認真領會和自我實踐,才能更好地銘記孔子的恩澤和思想,讓它在我們的平凡日常中閃耀出更迷人的光彩和價值。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八
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孔子在教育和哲學方面的成就深遠影響著后世。而在他的傳世經典《論語》中,我們也可以找到他對于讀書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五個方面來探討孔子讀書的心得體會。
第一,孔子強調學習要有目的性。他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對于現代教育者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示。學習不能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滿足好奇心,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規(guī)劃。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種思考和學習相結合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第二,孔子認為學習要多方面涉獵。他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告訴我們,學習在于不斷探索新事物的同時,也應該時刻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進行反思和總結??鬃釉凇墩撜Z》中曾經多次提到自己學習過的書,例如《詩經》、《書經》等,這也表明他注重多樣性的學習,并希望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
第三,孔子藝術地運用對比手法。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對比的例子,例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鬃油ㄟ^這種對比的方式,使得他的思想更加生動活潑,并且在瞬間深入人心。這也啟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來思考和總結,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第四,孔子提倡人道主義。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極力弘揚仁愛之道。這是他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光輝貢獻,而讀書則是他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這種人道主義的思想也為我們今天在學習和教育中樹立了高尚的價值指導。
第五,孔子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論語》中,我們經??梢钥吹娇鬃右笞约旱拈T徒同時具備實踐和理論能力。他自己也親身示范了如何通過實踐來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種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學習方式,也為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方法。
綜上所述,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所蘊含的智慧,不僅是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在今天學習和教育中的重要參考。我們應當從中汲取思想營養(yǎng),不斷豐富自己的心靈和智慧。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九
這次讀完之后,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說的:“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币郧翱催^《禮運》、《易經》、《樂記》、《經解》、《學記》,以及《論語》,這些當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了解孔子的一生后,再與以前的東西結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然孔子也并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后的孔子,《史記》里的孔子給人感覺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說《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說起,司馬遷從忍辱負重受宮刑之后,說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焙竺娴摹秷笕伟矔分杏刑岬街灰莻魇乐?,必定是上古圣賢發(fā)奮才能創(chuàng)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為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
3、四處求學。(如跟師襄子學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chuàng)儒學,招徒授業(yè)。
5、開始為政。
6、周游列國。
7、刪述六經。
先說身世,司馬評價為:“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至于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圣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他。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之路還是非常坎坷的,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之后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因為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習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于是被太史公收為弟子,其后認真學習六藝,《經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凈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至于四處求學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該都聽說過,孔子去了以后被老子罵了一頓后,就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說這次是兩圣的碰撞,其實當時孔子的思維并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說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才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游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chuàng)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后的刪述六經,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了,當時孔子想干這件事的初衷是,認為天下已經無道,自己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展現給后人。孔子刪了《詩經》,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于最后死時見到的'最后一個人就是子貢,發(fā)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迂曊堃?。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洹?BR>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后,孔子發(fā)出了最后的感慨。
子路因為沖動死在了衛(wèi)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涌,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閑的樣子,說:“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嘆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梁也已經被摧毀,領導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說:“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里,我是殷人呀!”七天后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
孔子,即孔丘,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間,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靈魂人物。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勤奮讀書精神深深影響了后人。在孔子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勤奮讀書與學習的方方面面。
孔子非常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是塑造人格和提高個人能力的重要途徑。他常常強調要“不懈于涉獵”,即要對各種知識進行廣泛的涉獵和學習。他還主張“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即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下,我們都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這種謙虛的態(tài)度使他能夠接受不同的意見,并不斷改進自己。孔子還強調學習要反復思考,他說“三思而行”,即在行動之前要三次思考,以保證行動的正確性和高效性。
孔子一生中有很多刻苦讀書的例子可以給我們啟發(fā)。據記載,孔子年輕時家境貧寒,但他仍然通過刻苦的努力,遍讀古代文獻,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在他40多歲時,他懷著對知識的渴望,毅然決然地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去尋找更深層次的學問。在這個行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危險,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年逾七旬的時候,孔子著書立說,他的學說成為后代子孫所鉆研的寶貴財富。
通過研究和學習孔子的讀書精神,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于讀書的體會。首先,讀書是通向知識的必經之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取人類智慧的結晶,獲得寶貴的思想和經驗,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其次,讀書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最后,讀書是一種思想與靈魂的培養(yǎng)。通過讀書,我們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我們變得更加有思想、有靈魂的人。
五、讀書的意義和影響。
讀書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和影響不可忽視。對個人而言,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備更好的未來發(fā)展?jié)摿Αι鐣?,讀書有助于增加公民素質,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具備高度的素質和智慧時,這個國家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孔子是一位勤奮讀書的典范。他一生都把讀書與學習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他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們可以從孔子的讀書精神中獲得許多啟示和正能量,這些都將對我們個人和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效仿孔子的勤奮讀書之道,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考能力,為自己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一
孔子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以下是范文檔美麗的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酚洝犊鬃邮兰摇纷x書筆記,歡迎閱讀。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為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著無數后人以史為鑒。
《史記》我著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yè)上卻震驚全國??鬃訐碛袠O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為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游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著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yǎng)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為挽救衰世而不停奮斗,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fā)揮著啟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笨鬃铀鶓n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游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著一行字——請勿大聲喧嘩。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里面,還是用中文寫著一行字——便后請沖廁。為什么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游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并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優(yōu)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為自己的行為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后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為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為我們的啟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為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著無數后人以史為鑒。
《史記》我著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yè)上卻震驚全國??鬃訐碛袠O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為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游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著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yǎng)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為挽救衰世而不停奮斗,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fā)揮著啟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所憂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游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著一行字——請勿大聲喧嘩。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里面,還是用中文寫著一行字——便后請沖廁。為什么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游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并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優(yōu)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為自己的行為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后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為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為我們的啟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孔子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二
自古以來,讀書便被視為人類進步的堅實基石。古代圣賢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和哲學家之一,對于讀書有著深刻的體悟和心得??鬃痈嬲]學子們要勤奮讀書,他自己也身體力行,一生致力于學問的鉆研。接下來,本文將從孔子勤奮讀書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如何將讀書運用于生活實踐等方面,展開對孔子讀書心得的體會論述。
孔子認為,讀書是達到個人修養(yǎng)和知識增長的重要途徑。他強調,“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即每個人都能從別人身上學到新知識和智慧。勤奮讀書為了修身養(yǎng)性和培養(yǎng)品德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閱讀,人們能夠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從而提高審美水平和個人修養(yǎng)。此外,讀書還能錘煉人的思維能力,使之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辨能力。因此,勤奮讀書不僅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第三段: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孔子注重讀書方法和技巧,他認為要多角度地閱讀各種不同的書籍。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光靠思考,還要依靠讀書,通過閱讀,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問題所在。另外,孔子建議我們讀經書和史書,因為經書可以讓我們明白如何做事,史書則教會了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善之?!边@意味著讀史書能讓我們看到過去的錯誤和歷史的教訓,從而避免重復犯錯。此外,孔子還提倡與人討論交流,不同人之間的觀點碰撞可以激發(fā)出更多新的思考和見解。
第四段:將讀書運用于生活實踐。
孔子認為,讀書不僅限于知識的積累,更應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提醒我們,僅僅掌握知識是不夠的,更應該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才能真正受益??鬃颖救司褪浅浞謱⒆x書的知識應用于教學中,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教育智慧。同時,他強調,學以致用是最終目的。通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我們能夠不斷積累經驗和掌握更多技能,從而提高自身聰明才智和應變能力。
第五段:總結。
孔子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智者,他的讀書心得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的勤奮和毅力不僅激勵著后來的學子們,更影響了整個社會??鬃诱J為,勤奮讀書是一種追求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方式,通過讀書,我們能夠開闊眼界、提高思考能力、修養(yǎng)品德,最終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讀書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愿我們能夠在勤奮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步。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三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偉大哲學家,人們贊揚他不僅是中國古代圣人之一,而且是“四諦圣人”之一??鬃庸适旅枥L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
2. 孔子故事的價值
孔子故事通俗易懂,教導人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并贏得成功。這些故事代表著中國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講述了孔子和他的追隨者如何建立強大的一代領袖和決策者。
3. 學習孔子故事的心得體會
首先,讀完孔子故事,我忽然意識到價值觀和信仰的重要性??鬃庸适轮?,他的故事充滿了耐心和承諾,追求真理,不管其建立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這些看似簡單的信仰,讓他贏得了中國民眾的敬仰,也感佩Master個人的品格。
其次,我從孔子故事中認識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的重要性??鬃釉诠适轮械闹腔酆蛻?zhàn)略性決策顯示了他規(guī)劃自己和他的追隨者的生活,以期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
第三,具備理解和去實行行動的能力是成功的一個關鍵??鬃釉谒墓适轮?,總是尋求有才華和品德高尚的人才,帶給他們不斷地機會和挑戰(zhàn)。通過這樣的實踐,他們得到了能力和信心去與世界面對面地交往。
第四,我學到了“人定勝天”的信仰——通過全力以赴,我們可以戰(zhàn)勝內部和外部的障礙??鬃拥墓适嘛@示出即使機會在他身邊,他仍然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和面向,才能成為現實。因此,在學習孔子故事時,我發(fā)現移情并不代表任意放松,而是需要持久的堅定和行動力。
4. 孔子故事在當今社會的價值
孔子故事通過其精致的策略,表現出了真正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為現代人提供借鑒和指導。其價值主要是能夠改善現代社會的品德和智慧,使其更具有公正性和包容性,以更好地駕馭未來。
5. 總結
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中,人們應該從孔子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和信息。這些不僅含義純粹,而且具明顯的參考意義,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明智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拓展自己的領域和志向,最終走向光明的未來。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借鑒,我們一定會成為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實現夢想和責任的真正勇者!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四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受到了全國各地的人們的尊敬和崇拜。然而,孔子并非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地位,他也曾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通過勤奮讀書和不斷努力,他才成為了歷史上的一位巨人。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讀書心得和體會讓孔子成為了一位偉大的人物呢?以下是我的見解:
第一段:自我修養(yǎng)。
孔子的第一條讀書心得就是注重自我修養(yǎng)。他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自重,必有外擾?!边@句話告誡我們要先從內心做起,注重修身養(yǎng)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外界的挑戰(zhàn)和考驗??鬃幼约壕褪巧眢w力行地踐行這一原則,他經常在默默中研究儒家經典,追求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自我修養(yǎng)正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第二段:學會傾聽。
孔子的第二條讀書心得是善于傾聽。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奔磳W習要不斷思考吸收新知,而不是“空耳而聽”。這種傾聽第一要素是尊重別人,學會關心他人的需求。作為一位教育家,孔子十分注重教學,對待學生更加耐心、細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傾聽他們的關注與問題,以此推動教學進步。正是在此種精神的支持下,孔子才有機會傾聽到到各種新的理論,并為自己的學問塑造了一個更為完整的理論框架。
第三段:解決問題。
孔子的第三條讀書心得是善于解決問題。從他的語言和行為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極為聰明細心的人,研究問題能力強、行動果斷。有一次,孔子與同學在一起吃飯,蔥菜并沒有人擅長,孔子卻表現出熟練的技能,獨自完成了這個任務。而在課堂上,孔子也同樣無所畏懼,敢于給出自己的觀點并與同學交流互動??偟膩碚f,孔子的心態(tài)是積極向上的,樂觀開朗,這種心態(tài)才能幫助他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四段:持續(xù)不斷。
孔子的第四條讀書心得是持續(xù)不斷。對于任何人來說,持之以恒是學習良好習慣的第一要素,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只有不斷地練習、整理、反思,才能更加熟悉,從而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于孔子而言,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新知識都是信仰的體現,只有不斷踐行這種信仰,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成為真正的大師。
第五段:關注實踐。
最后,孔子的第五條心得就是關注實踐??鬃訌娬{學習不是單單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付諸于實踐,通過實踐來證實其正確性。在孔子的理論中,穩(wěn)定操實踐有利于加強記憶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到知識的本質。因此,孔子在課堂上不僅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論框架,而且也幫助學生在正確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機會,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也使得孔子本身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家。
總結:
綜上所述,孔子的讀書心得和體會可以歸納為自我修養(yǎng)、傾聽、解決問題、持續(xù)不斷和關注實踐。這些原則不僅是孔子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碩果累累的儒家理論的基礎。今天,這些理念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深遠的啟示。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五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鬃訛閮烘覒颍j愘薅?,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笨鬃佑墒峭?。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滅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涔缡恰N崧勈ト酥?,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wèi),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笨鬃幼灾芊从隰敚茏由砸孢M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彊,陵轢中國;齊大而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備于齊,齊師侵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干侯。其后頃之,魯亂??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唬骸吧圃眨⌒湃缇痪?,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他日又復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本肮f,將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后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閑待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笨鬃铀煨?,反乎魯。
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BR> 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眳强驮唬骸罢l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笨驮唬骸胺里L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笨驮唬骸叭碎L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于是吳客曰:“善哉圣人!”
桓子嬖臣曰仲梁懷,與陽虎有隙。陽虎欲逐懷,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懷益驕,陽虎執(zhí)懷?;缸优?,陽虎因囚桓子,與盟而醳之。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zhí)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zhí)季桓子?;缸釉p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鋤言于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于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本咦笥宜抉R。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庇谑菙祆赣鹦撁獎芄脑攵痢?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優(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庇谑驱R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笔怪儆蔀榧臼显?,將墮三都。于是叔孫氏先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鬃用昃漤?、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笔拢珖?,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釉唬骸坝惺茄砸?。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鋤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笨鬃釉唬骸棒斀袂医迹缰履嚭醮蠓颍瑒t吾猶可以止?!被缸幼涫荦R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鬃铀煨?,宿乎屯。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桓子喟然嘆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適衛(wèi),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毙l(wèi)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或譖孔子于衛(wèi)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wèi)。
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鬃訝铑愱柣?,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鳖仠Y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鬃釉唬骸拔耐跫葲],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去即過蒲。月馀,反乎衛(wèi),主蘧伯玉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愿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huán)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弊勇凡徽f。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wèi)月馀,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庇谑浅笾?,去衛(wèi),過曹。是歲,魯定公卒。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鬃尤?。弟子曰:“可以速矣?!笨鬃釉唬骸疤焐掠谟?,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印?鬃有廊恍υ唬骸靶螤?,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歲馀,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趙鞅伐朝歌。楚圍蔡,蔡遷于吳。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有隼集于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愍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yè)。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職,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痹嚽笾矢?,果得之。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彊,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鬃釉唬骸皻w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庇谑强鬃尤リ?。
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倍飞跫?。蒲人懼,謂孔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迸c之盟,出孔子東門??鬃铀爝m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BR> 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膘`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膘`公曰:“善。”然不伐蒲。
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鬃余叭粐@曰:“茍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鬃佑?。子路曰:“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鹨蚜暺淝?,未得其數也。”有閑,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庇虚e,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庇虚e,〔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BR>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wèi),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于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xiāng),作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衛(wèi),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靈公問兵陳??鬃釉唬骸百薅怪聞t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鬃铀煨?,復如陳。
夏,衛(wèi)靈公卒,立孫輒,是為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內太子蒯聵于戚。陽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偽自衛(wèi)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遷于州來。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齊助衛(wèi)圍戚,以衛(wèi)太子蒯聵在故也。
夏,魯桓厘廟燔,南宮敬叔救火??鬃釉陉?,聞之,曰:“災必于桓厘廟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輦而見魯城,喟然嘆曰:“昔此國幾興矣,以吾獲罪于孔子,故不興也?!鳖欀^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相魯,必召仲尼?!焙髷等?,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魚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終,終為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終,是再為諸侯笑。”康子曰:“則誰召而可?”曰:“必召冉求?!庇谑鞘故拐偃角?。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弊于M知孔子思歸,送冉求,因誡曰“即用,以孔子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陳遷于蔡。蔡昭公將如吳,吳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遷州來,后將往,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楚侵蔡。秋,齊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彼?,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孔子聞之,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BR> 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然。”曰:“是知津矣?!辫钅缰^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辫钅缭唬骸坝朴普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BR>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復往,則亡。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閑,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閑,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BR>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BR>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唬骸百n,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BR>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薄巴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薄巴踔僖腥缭子枵吆??”曰:“無有?!薄扒页娣庥谥埽枮樽幽形迨?。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闭淹跄酥?。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吳與魯會繒,征百牢。太宰嚭召季康子??底邮棺迂曂缓蟮靡?。
孔子曰:“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笔菚r,衛(wèi)君輒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而孔子弟子多仕于衛(wèi),衛(wèi)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BR> 其明年,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zhàn)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于孔子?!奔究底釉唬骸翱鬃雍稳缛嗽??”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求之至于此道,雖累千社,夫子不利也?!笨底釉唬骸拔矣僦?,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而衛(wèi)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于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奔究底訂栒唬骸芭e直錯諸枉,則枉者直?!笨底踊急I,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比霍斀K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庇^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何晏曰:“物類相召,勢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者也?!币砸晃囊毁|。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古者詩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BR>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zhàn),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于鄉(xiāng)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闇闇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guī)煛!薄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后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鳖仠Y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边_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唬骸拔液螆?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我執(zhí)御矣?!崩卧唬骸白釉啤辉?,故藝’?!?BR>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鋤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比≈?。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拔覄t異于是,無可無不可?!?BR>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BR>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子貢請見??鬃臃截撜儒羞b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一人’,非名也?!?BR>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鬃于4笠豁?。故所居堂弟子內,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馀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
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于陳下。
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昂,昂生歡。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六
我是抱著一定期望去看《孔子》的??鬃?,萬世之師,多好一題材,再(厚臉皮地)說,孔子是我老鄉(xiāng),都是齊魯人氏,晚輩我應該去膜拜一下??粗靶南耄膊灰髮а荻喑桨l(fā)揮,能達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藝謀對孔子的理解程度就行了。讓孔子那些美麗深邃的詩詞名言,配合古典唯美的電影畫面,再度綻放光芒。
沒想到,沒想到,拍的是如此之差,差的讓人傷心?;蠲撁撘恢餍善€不是中規(guī)中矩無傷大雅的主旋律片,就是一拍失手了的三流主旋律片。就算有發(fā)哥跟那兒苦苦撐著,也是hopeless。看的我巨困無比,就在要昏睡過去的最后一刻,我以殘存的一點意志力逼自己睜開眼睛,扭頭一看旁邊,我娘已經昏睡過去了,我碰她一下,“你還真睡著了啊”,我娘驚醒,不好意思地端正了一下坐姿,作正襟危坐若有所思狀繼續(xù)看。后面我沒注意,不知道她有沒有再度睡過去。
連我娘這種一向寬容不怎么挑剔的人都覺得很差了,出了影廳就發(fā)出一連串感慨,“孔子還是個武林高手!能文能武啊?!薄翱鬃右惠呑記]干別的,就到處流浪了?!睕]錯,這就是問題所在,編劇太扯了??鬃右簧钪匾氖虑樵谟谥v學,傳道授業(yè)。可惜導演對這一點并不感興趣,她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表現孔子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其曾經意氣風發(fā)然后悲慘動蕩的后半生。影片的前半部分孔子忙著和朝中大臣斗嘴忙著和敵國國君斗智斗勇,后半部分一直帶著幾個弟子ontheroad,走過一個村又一個店,走過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窮,戰(zhàn)亂,沒飯吃,弟子不是跟錯了主子戰(zhàn)死沙場就是為了撈竹簡溺死冰河(看到這里老娘怒了,胡導您自己智商不夠,就可以這么污蔑顏回么!復圣顏回是病死的,不是為了撈那幾個竹簡淹死的!再說了,你家竹子掉水里會沉啊,科盲到令人發(fā)指),最后好不容易回到魯國了,跟魯國國家領導人說他以后不參與政治了,要安心教書。我心說,好,終于要講一講孔子是怎么為人師表弟子遍天下了,結果,導演根本沒理這茬兒,給發(fā)哥化了個耄耋老妝,一襲白衣,倚在門口,身子一歪,over了,連個臨別遺言都沒來得及說。我特么太替孔子不甘心了!
南子,周迅演的那位性感美艷心機很重的衛(wèi)國國王夫人,我完全沒看出她存在的意義。胡導太自作多情了。人孔子對南夫人根本就沒什么非分之想,南夫人也不見得多了解孔子,這兩人唯一的交集就是孔子流亡到衛(wèi)國時見過一面,南子做藍色妖姬狀盛裝出現,一見孔子,立馬湊上去,鼻子都快貼孔子臉上了(我還奇了怪了,這還沒到魏晉南北朝那個奔放的年代呢,衛(wèi)國皇后作風再大膽,也不至于在自己家里這么赤裸裸地勾引一個年過花甲的外國流浪者吧,丫圖什么呀),見孔子沒什么反應,沒話找話地說了一句(在我看來純屬裝逼的話),“世人也許能夠領悟夫子的痛苦,但永遠無法領悟夫子在痛苦中所達到的境界?!笨鬃幽瑹o語,走了,然后南子莫名其妙地被暗殺了。胡導,yy的天空無限廣闊,您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吧,您要非說南子是孔子的知己,孔子的后人估計也都寬厚包容,不跟您計較,但您敢編個靠譜點的劇情么。
不是讓演員說幾句古漢語,電影就有品位了的。這平庸又無知的破片,真是糟蹋了孔子,也糟蹋了發(fā)哥,還連累了無辜的阿凡達。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一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中《孔子世家》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跡和思想理論。閱讀《孔子世家》給我?guī)砹撕芏嘈牡皿w會,從孔子的儒家思想、治國理念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等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將從孔子世家中摘取幾個重點進行分析,探討孔子的思想對于我們現代人的啟示。
首先,《孔子世家》讓我對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孔子提倡“仁”的思想,認為仁是人類最重要的道德準則,是一個人應該秉持和追求的最高境界??鬃訌娬{了人倫關系的重要性,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和諧的關系,親、愛、信、和、敬、忠、恕是他一直推崇的準則。這種崇尚仁義道德的思想,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追求物質利益的時代,仁義道德的觀念逐漸淡漠。通過閱讀《孔子世家》,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這些價值觀念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其次,我對孔子的治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鬃犹岢龅摹懊髡钡母拍罱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一個有效的政府應該以德治國,君主應該以身作則,并塑造良好的道德風尚。他還主張以“禮”為國家治理的基礎,推崇了尊崇禮儀的思想。他強調了各級官員的責任,要求他們盡職盡責為百姓服務。這種思想對于現代社會的政府治理仍然具有啟示意義。無論是治理方式還是道德風尚的建設,都需要我們借鑒孔子的治國理念。
此外,《孔子世家》還讓我在為人處世之道上有了一些新的領悟。孔子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在他對待不同人群的態(tài)度。他主張“以正治人”,對待賢人應該以禮待之,而對待愚昧之人則應該以學問引導。他還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不同觀點的對立中尋求共識和折中的方法。這種為人處世的智慧,對于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際關系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們應該虛懷若谷,善于以學識和智慧來協調不同人群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和諧共生的目的。
最后,《孔子世家》讓我深刻體會到孔子對于教育重要性的強調??鬃犹岢觥坝梢锥y”的教育原則,主張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育。他認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標。這種個性化教育的觀念不僅在古代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今社會的教育領域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每個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和能力,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個學生都實現自己的潛力。
總之,在閱讀《孔子世家》后,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儒家思想、治國理念、為人處世之道以及教育觀念,都給我們現代人帶來了深刻的啟示。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孔子的智慧,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通過對《孔子世家》的學習和思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們的人生哲學。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二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以下是有關孔子世家的原文及翻譯,一起看看吧。
原文。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孔子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鬃訛閮烘覒?,常陳俎豆,設禮容??鬃幽杆?,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笨鬃佑墒峭恕?BR>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滅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聞圣人之后,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奔袄遄幼?,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wèi),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濒斁c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齊大而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備于齊,齊師侵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干侯。其后頃之,魯亂??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他日又復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本肮f,將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焙缶肮匆娍鬃?,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币约久现e待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笨鬃铀煨校春豸?。
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BR> 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吳客曰:“誰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笨驮?“防風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笨驮?“人長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庇谑菂强驮?“善哉圣人!”
桓子嬖臣曰仲梁懷,與陽虎有隙。陽虎欲逐懷,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懷益驕,陽虎執(zhí)懷?;缸优柣⒁蚯艋缸?,與盟而醳之。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zhí)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zhí)季桓子?;缸釉p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鬃友缽浘茫瑴販責o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鬃釉?“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鋤言于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于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鬃訑z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倍ü?“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本肮?“諾?!庇谑菙祆赣鹦撁獎芄脑攵痢?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本肮?“諾?!眱?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庇谑驱R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笔怪儆蔀榧臼显祝瑢櫲?。于是叔孫氏先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鬃用昃漤?、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笔?,公圍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釉?“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鋤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笨鬃釉?“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被缸幼涫荦R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鬃铀煨校藓跬?。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笨鬃釉?“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缸余叭粐@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適衛(wèi),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毙l(wèi)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或譖孔子于衛(wèi)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鬃涌肢@罪焉,居十月,去衛(wèi)。
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鬃訝铑愱柣?,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鳖仠Y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鬃釉?“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去即過蒲。月馀,反乎衛(wèi),主蘧伯玉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愿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鬃尤腴T,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huán)佩玉聲璆然??鬃釉?“吾鄉(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鬃邮钢?“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wèi)月馀,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鬃釉?“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庇谑浅笾バl(wèi),過曹。是歲,魯定公卒。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鬃尤?。弟子曰:“可以速矣?!笨鬃釉?“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印?鬃有廊恍υ?“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歲馀,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趙鞅伐朝歌。楚圍蔡,蔡遷于吳。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有隼集于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愍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yè)。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職,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試求之故府,果得之。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孔子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庇谑强鬃尤リ悺?BR> 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倍飞跫病F讶藨?,謂孔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BR> 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膘`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膘`公曰:“善?!比徊环テ选?BR> 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鬃余叭粐@曰:“茍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笨鬃有?。
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鬃佑W勇吩?“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笨鬃釉?“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庇虚e,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笨鬃釉?“丘未得其志也。”有閑,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閑,〔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wèi),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于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xiāng),作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衛(wèi),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靈公問兵陳??鬃釉?“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泵魅?,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復如陳。
夏,衛(wèi)靈公卒,立孫輒,是為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內太子蒯聵于戚。陽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偽自衛(wèi)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遷于州來。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齊助衛(wèi)圍戚,以衛(wèi)太子蒯聵在故也。
夏,魯桓厘廟燔,南宮敬叔救火??鬃釉陉?,聞之,曰:“災必于桓厘廟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輦而見魯城,喟然嘆曰:“昔此國幾興矣,以吾獲罪于孔子,故不興也。”顧謂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相魯,必召仲尼?!焙髷等?,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魚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終,終為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終,是再為諸侯笑。”康子曰:“則誰召而可?”曰:“必召冉求?!庇谑鞘故拐偃角?。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贛知孔子思歸,送冉求,因誡曰“即用,以孔子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陳遷于蔡。蔡昭公將如吳,吳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遷州來,后將往,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楚侵蔡。秋,齊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他日,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鬃勇勚?,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是魯孔丘與?”曰:“然?!痹?“是知津矣。”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子,孔丘之徒與?”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BR>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睆屯?,則亡。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閑,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閑,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鬃釉?“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BR>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薄巴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薄巴踔僖腥缭子枵吆?”曰:“無有?!薄扒页娣庥谥埽枮樽幽形迨?。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闭淹跄酥?。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吳與魯會繒,征百牢。太宰嚭召季康子??底邮棺迂曂?,然后得已。
孔子曰:“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笔菚r,衛(wèi)君輒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而孔子弟子多仕于衛(wèi),衛(wèi)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BR> 其明年,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zhàn)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求之至于此道,雖累千社,夫子不利也?!笨底釉?“我欲召之,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而衛(wèi)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于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曰:“舉直錯諸枉,則枉者直?!笨底踊急I,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比霍斀K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庇^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集解】何晏曰:”物類相召,勢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者也?!耙砸晃囊毁|。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BR> 古者詩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BR>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zhàn),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于鄉(xiāng)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暗暗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guī)煛!薄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笔谷烁?,善,則使復之,然后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鳖仠Y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達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我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我執(zhí)御矣?!崩卧?“子云'不試,故藝'?!?BR>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鋤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比≈T?“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拔覄t異于是,無可無不可?!?BR>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BR>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一人',非名也?!?BR>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鬃于4笠豁暋9仕犹玫茏觾?,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馀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
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于陳下。
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昂,昂生歡。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翻譯。
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xiāng)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國人,名叫孔防叔??追朗迳虏?,伯夏生下叔梁紇。叔梁紇和顏氏的女兒不依禮制結合生下孔子,他們向尼丘進行祈禱而得到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來頭頂中間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為孔氏。
孔丘生下來,叔梁紇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魯國都城的東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親的墓址,孔母因為也不清楚,于是隱瞞了這件事。孔子孩童時做游戲,經常陳列俎豆各種禮器,演習禮儀動作。孔子母親去世,他先將靈柩停放在五父之衢,這是出于孔子謹慎從事的考慮。陬邑人挽父的母親告訴孔子其父的墓址,這之后孔子才將母親靈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服喪腰間系著麻帶,這時季氏宴請士人,孔子隨同前往。陽虎斥退孔子說:“季氏宴請的是士人,沒人請你啊?!笨鬃右虼送巳ァ?BR> 孔子十七歲那年,魯國大夫孟厘子病危,臨終前告誡兒子懿子說:“孔丘這個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國滅敗。他的先祖弗父何本來繼位做宋國國君,卻讓位于他的弟弟厲公。到他的另一個先祖正考父時,歷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銘文說:'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時彎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時俯首而受。走路時順根快走,也沒人敢欺侮我;我就在這個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他就是這般恭謹節(jié)儉。我聽說圣人的后代,雖不一定做國君執(zhí)政,但必定會有才德顯達的人出現。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禮,他不就是才德顯達的人嗎?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為師?!钡鹊矫侠遄铀篮螅宪沧雍汪攪四蠈m敬叔便前往孔子處學禮。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繼承了卿位。
孔子家境貧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長大成人,曾經做過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統計準確無誤;又曾做過司職的小吏,使牧養(yǎng)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離開魯國,在齊國受到排擠,被宋人、衛(wèi)人所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受困,于是返回魯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們都稱他為“長人”而感到奇異。魯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魯國。
魯人南宮敬叔對魯昭公說:“請您允許孔子前往周京洛邑.”魯昭公給他們一輛車、兩匹馬,還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詢問周禮,據說見到了老子.孔子告辭離去時,老子送他說:“我聽說富貴之人用財物來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我不能富貴,只好盜用仁人的名義,用言語來送你,這幾句話是:'聰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瀕臨死亡,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抉發(fā)別人丑惡的緣故.做人兒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從周京洛邑返回魯國,投到他門下的弟子逐漸增多.
在這個時候,晉平公無道,韓、趙、魏、中行、范、智氏六家大臣把持國政,不斷出兵攻打東邊的諸侯國,楚靈王軍事實力強大,也《時常》侵犯中原各國;齊是大國且又靠近魯國.魯國既小又弱,歸附楚國就惹怒晉國;歸附晉國則招來楚國來討伐;對于齊國,如果奉事不周到,齊國的軍隊就侵犯魯國.
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約三十歲.齊景公和晏嬰來魯國,景公問孔子:“以前秦穆公國家小,地方又偏僻,為什么能稱霸呢?”孔子回答說:“秦國雖然小,但其志向遠大;地方雖偏僻,但行為正直.從監(jiān)獄中啟用百里奚,并授予大夫爵位,和他談論了三天,把國家大事交給他.秦國這樣就是稱王也可以,稱霸還算小的了.”景公聽了很高興.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季平子和郈酈昭伯因為斗雞的緣故得罪了魯昭公。魯昭公率領軍隊攻擊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孫氏、叔孫氏三家聯合攻打魯昭公,昭公的軍隊戰(zhàn)敗,他逃奔到齊國,齊景公把昭公安置在干侯。此后不久,魯國大亂??鬃尤サ烬R國,當齊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來與齊景公交往??鬃优c齊國太師談論音樂,聽到《韶》的樂曲,學習《韶》樂,陶醉得居然三個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齊國人稱贊孔子。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為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景公說:“講得好啊!如果真的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縱然有糧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齊景公又向孔子詢問為政,孔子說:“為政在于節(jié)約財物。”景公很高興,將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賜給孔子。晏嬰進言說:“這些儒者能言善辯不能用法度來規(guī)范;高傲自大自以為是,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崇尚喪禮盡情致哀,破費財產厚葬死人,不可將這形成習俗;四處游說乞求借貸,不可以此治理國家。自從圣君賢相相繼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禮樂殘缺有很長時間了。如今孔子盛裝打扮,繁瑣地規(guī)定尊卑上下的禮儀、舉手投足的節(jié)度,連續(xù)幾代不能窮盡其中的學問,從幼到老不能學完他的禮樂。國君打算用這一套來改造齊國的習俗,恐怕不是引導小民的好辦法?!贝撕簖R景公雖然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有關禮的事。有一天,齊景公挽留孔子說:“按照季氏上卿的規(guī)格來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魯國季氏和孟氏之間的規(guī)格來接待孔子。齊國大夫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齊景公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上路離開齊國,返回魯國。
孔子四十二歲那年,魯昭公死在干侯,魯定公即位。魯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繼位。季桓子的寵臣叫仲梁懷,和陽虎有怨恨。陽虎打算驅逐仲梁懷,公山不狃阻止他。那年秋季,仲梁懷越來越驕橫,陽虎拘捕了仲梁懷。季桓子發(fā)怒,陽虎乘機囚禁季桓子,和他訂立盟約然后釋放他。陽虎從此越發(fā)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僭越禮法凌駕于公室之上,大夫執(zhí)掌國政,因此魯國從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禮法背離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隱退下來整理《詩》、《書》、《禮》、《樂》,弟子更加眾多,紛紛從遠方到達,無不接受孔子傳授的學業(yè)。
魯定公八年,公山不狃在季氏手下不得志,利用陽虎作亂,準備廢黜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的嫡長繼承人,另立陽虎平素所親善的其它庶子,于是拘捕季桓子。季桓子設詐騙過陽虎,得以脫身。魯定公九年,陽虎交戰(zhàn)沒有取勝,逃奔到齊國。這時孔子年紀五十歲。
公山不狃利用費邑反叛季氏,派人征召孔子??鬃幼裱艿佬扌泻芫茫幪幨軌阂譀]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沒人能任用自己,說:“周文王、周武王起于豐、鎬之地而稱王天下,如今費邑盡管小,但或許有希望吧!”打算前往。子路不高興,阻止孔子??鬃诱f:“他們召請我,豈能徒勞無益呢?如果任用我,我將在東方復興周道!”然而結果沒有成行。
此后,魯定公任命孔子為中都宰,經過一年的`時間,四處都來效法他??鬃佑芍卸荚咨嗡究眨钟伤究丈未笏究?。
魯定公十年春季,魯國與齊國和好。夏季,齊國大夫黎鋤對齊景公說:“魯國任用孔丘,這形勢就會危及齊國?!庇谑驱R國派出使者告知魯定公舉行友好會見,約定在夾谷會面。魯定公準備乘坐車輛友好前往??鬃蛹嫒蚊藭緝x之事,說:“臣下聽說有文事的話必須有武備,有武事的話必須有文備。古代諸侯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備文武官員作為隨從。請配備左、右司馬?!濒敹üf:“好?!迸鋫淞俗?、右司馬。到夾谷會見齊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壇,排定席位,修起土臺階三級,按諸侯間會遇之禮相見,魯定公與齊景公互相作揖謙讓而登壇。宴飲獻酬之禮完畢后,齊國官吏小步疾走進來說:“請演奏四方的舞樂?!饼R景公說:“好?!庇谑侨R夷樂人打著旌旗,揮舞羽毛、彩繒,手持矛戟劍盾,擊鼓呼叫而到來,孔子快步上前,一步跨越一級臺階而往上登,離壇上還有一級臺階時,揮舉長袖而說:“我們兩國的君主舉行友好盟會,夷狄的舞樂為何在此!請命令有關官員下令撤走?!敝鞴芄賳T發(fā)令退下,但樂人不離去,左右的人看著晏子和齊景公。景公內心有愧,揮手讓他們離去。過了一會兒,齊國的官吏小步疾走進來說:“請演奏宮中的舞樂?!饼R景公說:“好?!彼嚾速灞阊輵蛘{笑而上前??鬃佑挚觳竭M去,一步跨越一級臺階而往上登,離壇上還有一級臺階時,說:“百姓而膽敢蠱惑諸侯的,罪該誅殺!請命令有關官員執(zhí)行!”有關官員施加刑法,藝人侏儒都被處以腰斬而手足分離。齊景公恐懼而震動,知道理義不如魯國,回國后大為驚恐,告訴他的群臣說:“魯國臣子用君子之道輔佐他們的君主,而你們只是用夷狄之道來教我,使我得罪了魯君,對這如何是好?”有關官員上前回答說:“君子有了過錯就用,實際行動來道歉,人有了過錯則用花言巧語來道歉。國君倘若真的對此感到恐懼,就用實際行動去道歉?!庇谑驱R景公便歸還所侵占魯國的鄆、汶陽、龜陰之田來認錯道歉。
魯定公十三年夏季,孔子對魯定公說:“臣子沒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擁有周長三百丈的城邑?!迸芍儆蔀榧臼系墓芗?,將要拆毀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的都邑。于是叔孫氏首先拆毀了郈城。季孫氏將要拆毀費城,公山不狃、叔孫輒率領費邑人襲擊魯國國都。魯定公和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進入季氏宅第,登上季武子臺。費邑人攻打季氏宅第,沒有成功,射出的箭飛到了定公的身邊,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須、樂頎下臺攻伐,費邑人戰(zhàn)敗逃跑。魯都國人追擊,在姑蔑打敗費邑人。公山不狃、叔孫輒逃奔齊國,于是拆毀費城。接著準備拆毀成城,公斂處父對孟孫說:“拆毀成城,齊國軍隊必定能直接到達國都北門,況且成邑,是孟氏的保護屏障,沒有成邑就是沒有孟氏啊。我將不拆城。”十二月,魯定公領兵包圍成邑,沒有攻克。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代理國相事務,面有喜色,門人說:“聽說君子禍患降臨不恐懼,福運到來不喜悅。”孔子說:“是有這樣的話。但不是還有'身居高位禮賢下士而自得其樂'的話嗎?”于是誅殺魯國擾亂政事的大夫少正卯。參與治理國政三個月,賣羊羔豬豚的不隨意抬價;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遺留在路上的東西沒人撿拾;從四方來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請求,全都給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
齊國人聞悉魯國的情況后感到恐懼,說:“孔子當政的話,魯國必然稱霸,魯國稱霸而我齊國土地挨近它,我齊國的土地就會最先被兼并了。何不趕緊獻送土地呢?”大夫黎鋤說:“請先嘗試設法阻止孔子當政;如果沒法阻止孔子當政再獻送土地,難道算晚嗎!”于是挑選齊國國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全都穿上華麗服裝而跳起《康樂》舞蹈,連同有花紋的馬一百二十匹,饋贈給魯國國君。[3]齊人將盛裝女樂、有紋駿馬陳列在魯國都城南面的高門外。季桓子換上平民服裝前往觀看多次,打算接受,就告訴魯定公要外出巡回周游,終日前往觀看,懶于處理政事。子路說,“您可以上路出走了?!笨鬃诱f:“魯國將要舉行郊祀,如果能將郊祀祭肉分送大夫的話,我就還可以留下?!奔净缸咏Y果接受了齊國的女樂,三天沒有上朝聽政;舉行郊祀典禮后,又不向大夫分發(fā)祭肉??鬃佑谑巧下罚∷拊谕?。大夫師己前來送行,說,“您可沒有什么罪過?!笨鬃诱f:“我唱首歌可以嗎?”接著唱道:“那婦人的口啊,可以讓人出走;那婦人的話啊,可以叫人身死名敗。悠閑自在啊,聊以消磨時光!”師己返回國都,季桓子問:“孔子說了什么?”師己將實情相告。季桓子喟然長嘆說:“夫子因為那群女樂的緣故怪罪我啊!”
孔子于是去到衛(wèi)國,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在魯國得俸祿多少?”孔子回答說:“俸祿糧食六萬?!毙l(wèi)國人也致送糧食六萬。過了不久,有人向衛(wèi)靈公說孔子的壞話。衛(wèi)靈公派大夫公孫余假頻繁出入孔子住所??鬃雍ε碌米镄l(wèi)靈公,居住了十個月,離開衛(wèi)國。
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匡邑。顏刻當駕車的,用他手中的鞭子指給孔子看,說:“昔日我進入此地,是從那個缺口?!笨锶寺犝f來了人,以為是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殘害過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下孔子,孔子樣子長得像陽虎,在匡拘留了五天。顏淵落在后面,(見到后)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您健在,我怎么敢死!”匡人拘留孔子,情況愈來愈緊急,弟子們感到恐懼。孔子說:“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這里嗎?上天打算毀滅這周朝文化,我這個后來人便不應該掌握周朝的文化。上天不想毀滅周朝的文化啊,匡人能把我怎么樣!”孔子派隨從子弟到衛(wèi)國國都做寧武子的家臣,然后得以離開。
孔子離開匡邑隨即經過蒲邑。一個多月后,返回衛(wèi)都,寄居在蘧伯玉家。衛(wèi)靈公有個叫南子的夫人,靈公派人對孔子說:“四方來的君子不以為辱想與寡人結為兄弟的,必定會見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見到你?!笨鬃油妻o謝絕,最后不得已而拜見南子。夫人在細葛帷帳之中??鬃舆M門,面朝北行稽首之禮,夫人從帷帳中行拜禮兩次,身上的佩玉叮鐺作響??鬃诱f:“我原來來不想見她,既然見了便以禮相答。”子路不高興??鬃悠鹗恼f:“我如果口不應心,老天會懲罰我的!老天會懲罰我的!”在衛(wèi)都居住一個多月,(有一天,)衛(wèi)靈公和夫人同乘一輛車,宦官雍渠為車右擔任護衛(wèi),出宮游覽,讓孔子乘第二輛車,招搖過市??鬃诱f:“我沒看見他愛好德行如同愛好女色啊。”于是厭惡衛(wèi)靈公,離開衛(wèi)國,經過曹國。這一年,魯定公去世。
孔子離開曹國前往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司馬桓魋想要殺死孔子,拔起那株大樹??鬃与x開那個地方。弟子說:“可以趕快走了?!笨鬃诱f:“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樣?”
孔子前往鄭國,和弟子互相走失,孔子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有個鄭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產,然而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瘠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弊迂暟褜嵲捀嬖V孔子??鬃有廊恍χf,“他說的形狀,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啊!是啊!”
孔子于是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家。有只隼落在陳滑公的庭院中而死去,楛木箭桿穿透身子,箭鏃是石制的,箭長一尺八寸。陳愍公派人詢問孔子??鬃诱f:“隼飛來的地方很遠啊,這是肅慎部族的箭。從前周武王攻滅商朝,打通與四方各個蠻夷部族的道路,讓他們各自將那里的地方特產送來進貢,使之不忘記應盡的分內義務。于是肅慎部族進貢楛木箭桿、石頭箭鏃,箭長一尺八寸。先王為了昭彰他的美德,把肅慎進貢的箭分賜給長女大姬,又將大姬許配給虞胡公而封虞胡公在陳。將珍寶玉器賞賜給同姓諸侯,是要推廣加深親族的關系;將遠方獻納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義務,所以把肅慎的箭分賜給陳國?!标愴囍扇说脚f倉庫中尋找,果真得到這種箭。
孔子在陳國居住三年,適逢晉國、楚國爭霸,輪番攻伐陳國,還有吳國也侵犯陳國,陳國經常受到劫掠??鬃诱f:“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xiāng)的那些小子志向遠大,努力進取而沒忘記初衷?!庇谑强鬃与x開陳國。
途經蒲邑,遇到衛(wèi)國大夫公孫氏占據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個叫公良孺的弟子,帶著五輛私車隨從孔子。他為人長大賢能,又有勇氣力量,對孔子說:“我昔日跟著您在匡遭遇危難,如今又在這里遭遇危難,這是命啊。我與您再次蒙難,寧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懼,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去衛(wèi)都,我們放了你,”孔子和他們立了盟誓,蒲邑人將孔子放出東門。孔子接著前往衛(wèi)都。子貢說:“盟誓難道可以背棄嗎?”孔子說:“這是要挾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BR> 衛(wèi)靈公聽說孔子前來,非常喜歡,到郊外迎接。衛(wèi)靈公問:“蒲邑可以攻伐嗎?”孔子回答說:“可以?!毙l(wèi)靈公說:“我的大夫認為不可。如今蒲邑,是衛(wèi)國用以防御晉國、楚國的屏障,用衛(wèi)國軍隊去攻伐蒲,恐怕不行吧?”孔子說:“那里的男人有決死的志氣,女人有保衛(wèi)西河的志氣。我們所要討伐的叛亂者只不過四、五個人?!毙l(wèi)靈公說:“好?!比欢鴽]有攻伐蒲邑。
衛(wèi)靈公年老,懶于理政,沒有任用孔子??鬃娱L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只需一年的時間罷了,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笨鬃由下冯x去。
晉國佛肸任中牟邑宰。趙簡子領兵攻打范氏、中行氏,進攻中牟。佛肸反叛趙簡子,派人召請孔子。子路說:“我聽您說過這樣的話:'那個人本身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會去加入的。'如今佛肸自己占據中牟反叛,您卻打算前往,怎么解釋呢?”孔子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不是說堅硬嗎,再磨礪也不會變薄;不是說潔白嗎,再污染也不會變黑。我哪能是匏瓜呢,怎么可以掛在那里而不能食用?”
孔子擊奏石磬。有個扛著草筐從門口經過的人,說:“有心思呀,就擊打石磬吧!硁硁的聲音啊,是在訴說沒人賞識自己罷了!”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笨鬃诱f:“我已經熟習曲子,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繼續(xù)往下學了?!笨鬃诱f:“我還沒有領會其中的思想啁?!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其中的思想,可以繼續(xù)往下學了?!笨鬃诱f:“我還不知道樂曲的作者啊?!边^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心曠神怡,高瞻遠望而意志升華。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睛深邃遠望,如同統治著四方諸侯,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離開坐席連行兩次拜禮,說:“老師說這樂曲叫做《文王操》啊?!?BR> 孔子在衛(wèi)國得不到任用后,打算西行去見趙簡子。來到黃河邊而聽說竇鳴犢、舜華被殺身死,他面對黃河而感嘆道:“美啊,黃河的水,浩浩蕩蕩啊!我不能渡過它,是命中注定的啊!”子貢快步上前說:“請問您說的是什么?”孔子說:“竇鳴犢、舜華,是晉國的賢能大夫。趙簡子沒有得志掌權的時候,等待這兩個人然后從政;及至他已經得志掌權,就殺死二人而從政。我聽說過,剖腹取胎,殺死幼獸,麒麟就不會來到郊野;竭澤而漁,一網打盡,蛟龍就不會調和陰陽;搗毀巢窠,打碎鳥蛋,鳳凰就不會飛翔前來。什么緣故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啊。鳥獸對于不義之舉尚且知道躲避,何況我孔丘呢!”于是返回住宿在陬鄉(xiāng),撰作了《陬操》的琴曲來哀悼被害的晉國大夫。接著返回衛(wèi)都,進入蘧伯玉家寄居。
有一天,衛(wèi)靈公詢問用兵的陣法??鬃诱f:“擺弄禮器的事倒曾聽說過,軍隊作戰(zhàn)的事沒有學過啊。”第二天,衛(wèi)靈公與孔子交談,看到天上飛翔的雁,仰頭注視,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鬃佑谑巧下罚智巴悋?。
夏季,衛(wèi)靈公去世,衛(wèi)人擁立靈公的孫子輒即位,這就是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將衛(wèi)太子蒯聵送入戚邑。陽虎讓太子身著孝服,又派八個人穿戴喪服,裝成是從衛(wèi)都前來迎接太子的,哭著進入戚邑,于是太子蒯聵就居住在那里。冬季,蔡人遷都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即位的第三年,而孔子年已六十了。齊國幫助衛(wèi)人圍攻戚邑,因為衛(wèi)太子蒯聵在那里的緣故。
秋季,季桓子病重,坐在輦車上望見魯都的城墻,深深地嘆息道:“昔日這個國家將要振興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不興旺了?!被仡^對他的繼承人季康子說:“我如果死了,你必定為魯國之相;你擔任魯國之相的話,必須召請仲尼?!睅滋旌螅净缸尤ナ?,季康子繼位。季桓子安葬完畢,季康子打算召請孔子,大夫公之魚說:“往日我們的先君任用孔子有始無終,結果被諸侯所嗤笑。如今又要起用他,不能有始有終,這就會再次被諸侯所嗤笑。”季康子說:“那召請誰可以呢?”公之魚說:“一定要召請冉求?!庇谑桥沙鍪拐哒僬埲角蟆H角髮⒁下?,孔子說:“魯人來召冉求,不是小用你,將要大用你啊?!边@一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xiāng)的小子志向遠大,文采斐然而有章法,我不知道調教他們的辦法了?!弊于M知道孔子心想回去,他去送冉求起程,趁機告誡說:“倘若任用你,就一定要招聘孔子?!?BR> 冉求離開陳國后,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居蔡國。蔡昭公準備前往吳國,是吳王召他去的。以前蔡昭公欺騙他的大臣遷居州來,這之后又準備前往吳國,大夫們害怕再次遷都,大夫公孫翩用箭射殺了蔡昭公。楚軍侵犯蔡國。秋季,齊景公去世。
第二年,孔子從蔡國前往楚國葉縣。葉公詢問為政之道,孔子說:“為政之道在于招徠遠方賢人而安撫身邊百姓?!庇幸惶?,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沒作回答。孔子聽說此事,說:“仲由,你為什么不回答說'他為人呀,學習道理不感疲倦,教誨別人不覺厭煩,發(fā)奮努力廢寢忘食,樂于此道而忘卻了憂愁,不知衰老將要到來'?!?BR> 孔子離開葉縣,返回到蔡國。長沮、桀溺兩人在路邊并肩耕田,孔子認為他們是隱士,派子路向他們詢問渡口。長沮說:“那個手中拿著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遍L沮說:“這個人就知道渡口呀!”桀溺對子路說:“你是誰?”子路說:“是仲由。”桀溺說:“你,是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辫钅缯f:“渾渾噩噩,天下到處是這樣啊,有誰來改變這世道呢?況且與其跟從躲避惡人的士子,哪里比得上跟從避開整個世道的士子呢!”兩人說完仍然耕作不止。子路把他們的話告訴孔子,孔子惆悵地說:“鳥獸不可與之同流合群。天下有道的話,我就不必參與改變這世道了?!?BR> 有一天,子路行走,遇到一位肩扛蓧的老人,問:“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人說:“我忙于播種五谷,沒有閑暇,怎知你夫子是誰?”老人把他的拐杖豎置在一邊而耘除田中的雜草。子路把老人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說:“是個隱士啊?!弊勇吩俅吻巴?,老人已經不在了。
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鬃訙蕚淝巴菀娀囟Y,陳國、蔡國的大夫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于是就共同調發(fā)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鬃記]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厄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動搖,小人困厄就胡作非為了。”
子貢怒氣發(fā)作。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啊。我是用一個思想貫穿于全部學說?!?BR> 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恨之心,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猜想我們還沒有達到知吧!所以別人不實行我們的學說?!笨鬃诱f:“有這些緣由嗎!仲由,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還會有伯夷、叔齊?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還會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貢進入見面??鬃诱f:“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yōu)槭裁礈S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賜,優(yōu)秀的農夫善于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yōu)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guī)范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說卻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賜,你的志向太不遠了!”
于是孔子派子貢到達楚國。楚昭王興師動眾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脫身。
楚昭王準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楚國令尹子西說:”大王出使諸侯的使者有像子貢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令尹子西說:”大王的宰輔國相有像顏回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令尹子西說:”大王的將帥有像子路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傲钜游髡f:”大王的各部長官有像宰予這樣的嗎?“昭王說:”沒有?!傲钜游髡f:”況且楚國的祖先在周受封時,名號為子男,封地方圓五十里。如今孔丘祖述三皇五帝的法度,彰明周公、召公的事業(yè),大王倘若任用他,那楚國還怎么能世世代代擁有堂堂正正方圓幾千里之地呢!周文王在豐京,周武王在鎬京,從只有百里之地的君主最終統一天下。如今孔丘得以占據封地,有賢能的子弟作為輔佐,這不是楚國的幸福啊?!俺淹跤谑亲髁T。當年秋季,楚昭王在城父去世。
楚國狂人接輿唱著歌經過孔子的旁邊,歌詞唱道:”鳳凰啊,鳳凰啊,為什么道德這樣衰落啊?以往的事已無法挽回,未來的事還可以補救啊!完了完了,當今從政的權貴們岌岌可危了?!翱鬃幼呦萝?,打算與他說話??袢私虞浛觳诫x去,孔子沒能與他說話。
于是孔子從楚國返回衛(wèi)國。這一年,孔子六十三歲,是魯哀公在位的第六年。第二年,吳國和魯國在繒邑會盟,吳國向魯國征集牲畜豬、牛、羊各一百頭。吳國太宰嚭召見季康子。季康子派子貢前往交涉,然后才得以取消。
太史公說:《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去到魯地,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里無法離去。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后也就完??鬃邮莻€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三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自古以來,他的學說一直在中國的歷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家族在中國歷史上也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孔子世家心得體會”。
第一段:家世亦可談道。
孔子世家是一本古代的家譜,記錄了孔子的家族的歷史和輩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在中國文化中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鬃拥纳绞论E和他的思想成為了西方人文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史學家也被孔子世家的內容所吸引。孔子世家中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蘊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和思想。
第二段:注重道德修養(yǎng)。
孔子世家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家族對于道德的高度重視。在孔子的家族中,每一個人都被要求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例如,孔子家族常常會進行許多道德講座和講解,以便家族成員們能夠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的道德真理。這種對于道德的重視也深深地影響了孔子對于社會以及學術的發(fā)展和貢獻。
第三段:強調教育意義。
在孔子的家族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對于教育的高度重視??鬃拥募易逡恢敝铝τ诮逃?,尤其注重教育質量和教育方式。家族成員們被要求不斷學習和鉆研,掌握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學問。這種在家族內部的深入教育也為后來孔氏家族以及孔子的學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段:家族責任感。
孔子世家中還強調家族成員對于家族的責任感。作為孔子家族的一員,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為家族的發(fā)展作出貢獻。而在家族內部,要注重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進步。這種家族責任感的培養(yǎng),也對于孔氏家族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段:結論。
通過對于孔子世家的學習,我們不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孔氏家族的歷史和輩分,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領悟到孔氏家族的思想和精神。這些思想和精神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孔子世家中的思想和精神,在中國文化中一直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四
孔子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比收吆我詷飞?,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合境界的最高體驗??鬃拥囊簧非笕剩淮蠖鄶等苏J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為他更鐘情于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為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guī)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著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笨鬃佑锰咸辖茸鋈说牡滦?,勉勵我們進德修業(yè)應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舍,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鬃?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鬃訌?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后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墒侵挥腥齻€月的功夫,由于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衛(wèi)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禪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yǎng)自己??鬃舆敌淖詥枺鹤约簽槭裁床荒芟駛髡f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啟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yǎng)“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時60歲。孔子周游列國到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鬃訁s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秘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鬃訋熗较群髞淼叫锣?。當時孔子風塵仆仆、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弊迂曇姷娇鬃雍?,便把老人的話學給孔子聽??鬃勇牶?,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說:“說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說我像一只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五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世家記錄了孔氏家族的血脈、家族歷史和家族傳承,更是記錄了孔子的家教、師友關系、思想影響等重要內容。閱讀孔子世家,對于我們了解孔子及其學說、中國古代文化、家族制度等方面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和心得體會。
第二段:家族傳承。
孔子世家是家族制度下的一部家史,《史記》記載孔子于春秋末期追究家族淵源、編撰家譜,后代迭增,成為家族自傳的寶貴資料。從孔子周游列國三百余載,到家族銘刻在心、代代相傳的教育理念、家訓等,孔氏家族的傳承始終堅持“千古一士”、“世世謹慎”、以及“社稷之累”等家訓,將其作為家族核心之一,成為中國家族制度中的珍貴文化遺產。
第三段:師友關系。
孔子世家同時記錄了孔子的師友關系,如孔子的師長、朋友等。從這些關系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求學態(tài)度、智慧和為人等品格,對我們可以起到借鑒作用,讓我們明白,在平凡的人生中,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鬃佣啻螐娬{“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一觀點,也告訴我們,人生需不斷學習進步,且需要信任和交流來實現個人發(fā)展。
第四段:思想影響。
孔夫子的思想影響深遠,與其有關的書籍、文章很多,而孔子世家也是其思想影響的一個載體。從孔子的人性觀、道德觀、社會關系等方面,挖掘出豐富的思想內涵。人性觀注重人的天性,認為人是善的,并強調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要能換位思考、寬容別人;道德觀包含“仁、義、禮、智、信、勇”的六種品德,以及“立身、達人、治世、平天下”的四步才能實現“一統”;社會關系講求忠誠、友愛、誠實信用,強調“詩、禮、樂、鄉(xiāng)、黨、容”六個方面,使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第五段:具體啟示。
閱讀孔子世家能夠給我們帶來許多具體啟示,如學習家族傳承中的家訓,可使我們得以更好的管理自己和家庭,傳承家族文化;學習孔子的師友關系,可以激發(fā)我們發(fā)掘資源、尋找好導師和好朋友的動力;學習孔子的思想影響,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從中吸收養(yǎng)分,成為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
結語:
閱讀孔子世家,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家族制度、教育理念等內容,這些內容對于我們有啟發(fā)性和指導作用。同時,也讓我們理解到,人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需要良好的師友關系,需要秉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髓,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有作用、對自己有追求的人。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六
導言:
《史記孔子世家》是《史記》中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生平事跡。這篇文章以敘述的方式,深入探討了孔子的智慧和他對于修身治國的思考。通過閱讀《史記孔子世家》,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孔子的偉大思想,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他的處世哲學。
第一段:孔子的修身。
《史記孔子世家》中描述了孔子的修身之道,他早年就深感人性的不足,為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孔子不斷努力探索道德的真諦。他在文章中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認為一個偉大的人首先要有自律的能力,做到道德高尚、行為端莊。通過他潛心修身的例子,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自己先變得優(yōu)秀,才有資格去改變他人和社會。
第二段:孔子的儒家思想。
《史記孔子世家》中詳細描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鬃诱J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為了追求個人利益,人們常常容易偏離道德的原則。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主張通過道德教育來引導人們遵循內心的善良??鬃右陨碜鲃t,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感召和教育他的學生,培養(yǎng)了一批有道德修養(yǎng)的弟子。他的儒家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和現代,塑造了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
第三段:孔子的政治哲學。
《史記孔子世家》中也反映了孔子對于政治的思考。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穩(wěn)定,需要符合道德倫理的領導人。他主張通過倡導仁政,以道德的方式管理國家,使百姓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障??鬃訉φ蔚乃伎己退膶嵺`,也為后來的統治者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啟示。他的政治哲學直接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并逐漸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體制。
第四段:孔子的教育觀。
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史記孔子世家》也對他的教育觀進行了詳細描述。孔子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知識水平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他提出“不博學而不滿,不教而不敬”的教育理念,通過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有道德修養(yǎng)和才華出眾的學生。他的教育觀念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的教育理念成為中國歷史上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
第五段:孔子的影響和啟示。
通過閱讀《史記孔子世家》,我們能夠深入了解孔子的智慧和對修身治國的思考??鬃拥乃枷氩粌H對中國古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思想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的政治哲學也為后來的統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此外,通過他的一生和事跡,我們也深刻領悟到了一個人要想改變他人和社會,首先要不斷自我超越,以身作則,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結論:
《史記孔子世家》深入探討了孔子的智慧和他對于修身治國的思考。通過對孔子的生平事跡的描述和他的教育、政治、修身觀的闡述,我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鬃拥娜寮宜枷?、政治哲學和教育觀對中國古代和現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全球思想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通過深入研究和學習孔子的思想和行動,我們可以在自身的成長和處世中獲得啟示和指導。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七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締造者。他不僅具有卓越的政治、哲學和倫理學思想,而且在讀書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本文將從孔子讀書的方法、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態(tài)度、讀書的習慣以及讀書的價值五個方面來探討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
孔子讀書的方法是十分嚴格的,他認為學習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他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說明了孔子教育自己的過程,他認為讀書的目的在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而人要經過不同的階段來掌握不同的知識和技能。
孔子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尋求真理和智慧,為了知道道德和價值的真諦。他認為讀書是為了開拓視野,汲取各種智慧和思想。因此,讀書之后,要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以求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給自己的家庭和社會帶來貢獻。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在讀書時,正確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讀書應該以誠心對待,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他也強調讀書的自覺性,應該時刻保持一種勤奮和毅力的精神。如孔子所說:“學做士,當憑心而聽,見賢而追。思反居前,辭讓以和?!?BR> 孔子讀書的習慣是十分健康的。他在讀書時以安靜和集中精神的方式,迎來吸取最大的知識。在晚上讀書時,一定要光線充足,氛圍清靜,以保持思維的清明和警覺。此外,他還提倡隨時隨地練習,通過實踐總結接觸過的知識。
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他認為讀書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智慧和見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通過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人格塑造、社會責任等多種方面的價值。當我們面臨挫敗和困難時,讀書這個習慣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慰和啟示,讓我們可以在心態(tài)上保持平靜和樂觀。
總之,孔子讀書心得體會的嚴密和周全,對我們今天依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有我們需要認真領會和自我實踐,才能更好地銘記孔子的恩澤和思想,讓它在我們的平凡日常中閃耀出更迷人的光彩和價值。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八
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孔子在教育和哲學方面的成就深遠影響著后世。而在他的傳世經典《論語》中,我們也可以找到他對于讀書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五個方面來探討孔子讀書的心得體會。
第一,孔子強調學習要有目的性。他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對于現代教育者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示。學習不能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滿足好奇心,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規(guī)劃。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種思考和學習相結合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第二,孔子認為學習要多方面涉獵。他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告訴我們,學習在于不斷探索新事物的同時,也應該時刻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進行反思和總結??鬃釉凇墩撜Z》中曾經多次提到自己學習過的書,例如《詩經》、《書經》等,這也表明他注重多樣性的學習,并希望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
第三,孔子藝術地運用對比手法。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對比的例子,例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鬃油ㄟ^這種對比的方式,使得他的思想更加生動活潑,并且在瞬間深入人心。這也啟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來思考和總結,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第四,孔子提倡人道主義。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極力弘揚仁愛之道。這是他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光輝貢獻,而讀書則是他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這種人道主義的思想也為我們今天在學習和教育中樹立了高尚的價值指導。
第五,孔子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論語》中,我們經??梢钥吹娇鬃右笞约旱拈T徒同時具備實踐和理論能力。他自己也親身示范了如何通過實踐來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種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學習方式,也為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方法。
綜上所述,孔子的讀書心得體會所蘊含的智慧,不僅是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在今天學習和教育中的重要參考。我們應當從中汲取思想營養(yǎng),不斷豐富自己的心靈和智慧。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九
這次讀完之后,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說的:“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币郧翱催^《禮運》、《易經》、《樂記》、《經解》、《學記》,以及《論語》,這些當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了解孔子的一生后,再與以前的東西結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然孔子也并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后的孔子,《史記》里的孔子給人感覺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說《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說起,司馬遷從忍辱負重受宮刑之后,說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焙竺娴摹秷笕伟矔分杏刑岬街灰莻魇乐?,必定是上古圣賢發(fā)奮才能創(chuàng)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為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
3、四處求學。(如跟師襄子學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chuàng)儒學,招徒授業(yè)。
5、開始為政。
6、周游列國。
7、刪述六經。
先說身世,司馬評價為:“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至于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圣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他。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之路還是非常坎坷的,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之后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因為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習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于是被太史公收為弟子,其后認真學習六藝,《經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凈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至于四處求學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該都聽說過,孔子去了以后被老子罵了一頓后,就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說這次是兩圣的碰撞,其實當時孔子的思維并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說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才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游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chuàng)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后的刪述六經,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了,當時孔子想干這件事的初衷是,認為天下已經無道,自己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展現給后人。孔子刪了《詩經》,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于最后死時見到的'最后一個人就是子貢,發(fā)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迂曊堃?。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洹?BR>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后,孔子發(fā)出了最后的感慨。
子路因為沖動死在了衛(wèi)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涌,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閑的樣子,說:“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嘆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梁也已經被摧毀,領導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說:“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里,我是殷人呀!”七天后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
孔子,即孔丘,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間,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靈魂人物。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勤奮讀書精神深深影響了后人。在孔子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勤奮讀書與學習的方方面面。
孔子非常重視讀書,他認為讀書是塑造人格和提高個人能力的重要途徑。他常常強調要“不懈于涉獵”,即要對各種知識進行廣泛的涉獵和學習。他還主張“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即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下,我們都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這種謙虛的態(tài)度使他能夠接受不同的意見,并不斷改進自己。孔子還強調學習要反復思考,他說“三思而行”,即在行動之前要三次思考,以保證行動的正確性和高效性。
孔子一生中有很多刻苦讀書的例子可以給我們啟發(fā)。據記載,孔子年輕時家境貧寒,但他仍然通過刻苦的努力,遍讀古代文獻,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在他40多歲時,他懷著對知識的渴望,毅然決然地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去尋找更深層次的學問。在這個行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危險,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年逾七旬的時候,孔子著書立說,他的學說成為后代子孫所鉆研的寶貴財富。
通過研究和學習孔子的讀書精神,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于讀書的體會。首先,讀書是通向知識的必經之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取人類智慧的結晶,獲得寶貴的思想和經驗,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其次,讀書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最后,讀書是一種思想與靈魂的培養(yǎng)。通過讀書,我們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我們變得更加有思想、有靈魂的人。
五、讀書的意義和影響。
讀書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和影響不可忽視。對個人而言,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備更好的未來發(fā)展?jié)摿Αι鐣?,讀書有助于增加公民素質,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具備高度的素質和智慧時,這個國家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孔子是一位勤奮讀書的典范。他一生都把讀書與學習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他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們可以從孔子的讀書精神中獲得許多啟示和正能量,這些都將對我們個人和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效仿孔子的勤奮讀書之道,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考能力,為自己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一
孔子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以下是范文檔美麗的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酚洝犊鬃邮兰摇纷x書筆記,歡迎閱讀。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為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著無數后人以史為鑒。
《史記》我著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yè)上卻震驚全國??鬃訐碛袠O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為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游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著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yǎng)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為挽救衰世而不停奮斗,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fā)揮著啟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笨鬃铀鶓n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游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著一行字——請勿大聲喧嘩。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里面,還是用中文寫著一行字——便后請沖廁。為什么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游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并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優(yōu)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為自己的行為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后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為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為我們的啟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總是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記》作為司馬遷嘔心瀝血之作,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記錄了無數歷史的興衰榮辱,也影響著無數后人以史為鑒。
《史記》我著重讀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講述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現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育事業(yè)上卻震驚全國??鬃訐碛袠O高的`政治熱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期追求恢復周禮,以此想回到那個平靜的大同社會。他為了宣傳自己的救世主張,不辭辛勞地在各國奔波游走,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在歷經十四年困苦的磨難與挫折中仍保持著一顆原始初心。這也教導了我們不要在困難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見方向,但是世界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路就在腳下,陽光就在前方。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打破官學教育,在平民中培養(yǎng)有才學、有品德的學生,讓他們被諸侯所任用,這些學生繼承老師之志,為挽救衰世而不停奮斗,從而達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張。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將孔子的思想學說運用到政治、經濟和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這些教育思想對現代中國的教育思想仍發(fā)揮著啟迪作用,其中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現代社會也仍是禮儀的重要基礎。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所憂慮的這四個社會現象,不但古代有,現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出國旅游的人開始多起來,但是經濟增長而道德驟降的慘劇比比皆是。在網絡上有三則報導:第一則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門口用中文寫著一行字——請勿大聲喧嘩。第二則是在美國珍珠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寫了一行字——請把垃圾丟在此。
第三則是在泰國皇宮的廁所里面,還是用中文寫著一行字——便后請沖廁。為什么會單獨將這些用中文寫出來,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中國人品德素質有問題。那些能出國旅游的都是些農民嗎?不是,這些都是留學生、在中國社會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學識的人。但是看看這些人并沒有將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的優(yōu)秀禮儀與道德展現給外國人看,而是在外國洋相百出,卻仍為自己的行為沾沾自喜。這就是中國人不修德的悲慘后果,這也給中國教育界敲響了警鐘。
孔子的教育思想為歷朝歷代所運用,至今仍作為我們的啟蒙讀物之首。他豐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記錄在《史記》中,回看他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孔子的一生都在為救世奮斗,他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志向,但他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形象,他也教導了我們做人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堅守是一種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極其重要。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二
自古以來,讀書便被視為人類進步的堅實基石。古代圣賢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和哲學家之一,對于讀書有著深刻的體悟和心得??鬃痈嬲]學子們要勤奮讀書,他自己也身體力行,一生致力于學問的鉆研。接下來,本文將從孔子勤奮讀書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如何將讀書運用于生活實踐等方面,展開對孔子讀書心得的體會論述。
孔子認為,讀書是達到個人修養(yǎng)和知識增長的重要途徑。他強調,“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即每個人都能從別人身上學到新知識和智慧。勤奮讀書為了修身養(yǎng)性和培養(yǎng)品德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閱讀,人們能夠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從而提高審美水平和個人修養(yǎng)。此外,讀書還能錘煉人的思維能力,使之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辨能力。因此,勤奮讀書不僅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第三段:讀書的方法和技巧。
孔子注重讀書方法和技巧,他認為要多角度地閱讀各種不同的書籍。他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光靠思考,還要依靠讀書,通過閱讀,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問題所在。另外,孔子建議我們讀經書和史書,因為經書可以讓我們明白如何做事,史書則教會了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以善之?!边@意味著讀史書能讓我們看到過去的錯誤和歷史的教訓,從而避免重復犯錯。此外,孔子還提倡與人討論交流,不同人之間的觀點碰撞可以激發(fā)出更多新的思考和見解。
第四段:將讀書運用于生活實踐。
孔子認為,讀書不僅限于知識的積累,更應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提醒我們,僅僅掌握知識是不夠的,更應該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才能真正受益??鬃颖救司褪浅浞謱⒆x書的知識應用于教學中,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教育智慧。同時,他強調,學以致用是最終目的。通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我們能夠不斷積累經驗和掌握更多技能,從而提高自身聰明才智和應變能力。
第五段:總結。
孔子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智者,他的讀書心得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的勤奮和毅力不僅激勵著后來的學子們,更影響了整個社會??鬃诱J為,勤奮讀書是一種追求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方式,通過讀書,我們能夠開闊眼界、提高思考能力、修養(yǎng)品德,最終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讀書不僅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愿我們能夠在勤奮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步。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三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偉大哲學家,人們贊揚他不僅是中國古代圣人之一,而且是“四諦圣人”之一??鬃庸适旅枥L了他的人生,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
2. 孔子故事的價值
孔子故事通俗易懂,教導人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并贏得成功。這些故事代表著中國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講述了孔子和他的追隨者如何建立強大的一代領袖和決策者。
3. 學習孔子故事的心得體會
首先,讀完孔子故事,我忽然意識到價值觀和信仰的重要性??鬃庸适轮?,他的故事充滿了耐心和承諾,追求真理,不管其建立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這些看似簡單的信仰,讓他贏得了中國民眾的敬仰,也感佩Master個人的品格。
其次,我從孔子故事中認識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的重要性??鬃釉诠适轮械闹腔酆蛻?zhàn)略性決策顯示了他規(guī)劃自己和他的追隨者的生活,以期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
第三,具備理解和去實行行動的能力是成功的一個關鍵??鬃釉谒墓适轮?,總是尋求有才華和品德高尚的人才,帶給他們不斷地機會和挑戰(zhàn)。通過這樣的實踐,他們得到了能力和信心去與世界面對面地交往。
第四,我學到了“人定勝天”的信仰——通過全力以赴,我們可以戰(zhàn)勝內部和外部的障礙??鬃拥墓适嘛@示出即使機會在他身邊,他仍然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和面向,才能成為現實。因此,在學習孔子故事時,我發(fā)現移情并不代表任意放松,而是需要持久的堅定和行動力。
4. 孔子故事在當今社會的價值
孔子故事通過其精致的策略,表現出了真正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為現代人提供借鑒和指導。其價值主要是能夠改善現代社會的品德和智慧,使其更具有公正性和包容性,以更好地駕馭未來。
5. 總結
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中,人們應該從孔子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和信息。這些不僅含義純粹,而且具明顯的參考意義,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明智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拓展自己的領域和志向,最終走向光明的未來。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借鑒,我們一定會成為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實現夢想和責任的真正勇者!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四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受到了全國各地的人們的尊敬和崇拜。然而,孔子并非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地位,他也曾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通過勤奮讀書和不斷努力,他才成為了歷史上的一位巨人。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讀書心得和體會讓孔子成為了一位偉大的人物呢?以下是我的見解:
第一段:自我修養(yǎng)。
孔子的第一條讀書心得就是注重自我修養(yǎng)。他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自重,必有外擾?!边@句話告誡我們要先從內心做起,注重修身養(yǎng)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外界的挑戰(zhàn)和考驗??鬃幼约壕褪巧眢w力行地踐行這一原則,他經常在默默中研究儒家經典,追求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自我修養(yǎng)正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第二段:學會傾聽。
孔子的第二條讀書心得是善于傾聽。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奔磳W習要不斷思考吸收新知,而不是“空耳而聽”。這種傾聽第一要素是尊重別人,學會關心他人的需求。作為一位教育家,孔子十分注重教學,對待學生更加耐心、細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傾聽他們的關注與問題,以此推動教學進步。正是在此種精神的支持下,孔子才有機會傾聽到到各種新的理論,并為自己的學問塑造了一個更為完整的理論框架。
第三段:解決問題。
孔子的第三條讀書心得是善于解決問題。從他的語言和行為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極為聰明細心的人,研究問題能力強、行動果斷。有一次,孔子與同學在一起吃飯,蔥菜并沒有人擅長,孔子卻表現出熟練的技能,獨自完成了這個任務。而在課堂上,孔子也同樣無所畏懼,敢于給出自己的觀點并與同學交流互動??偟膩碚f,孔子的心態(tài)是積極向上的,樂觀開朗,這種心態(tài)才能幫助他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四段:持續(xù)不斷。
孔子的第四條讀書心得是持續(xù)不斷。對于任何人來說,持之以恒是學習良好習慣的第一要素,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只有不斷地練習、整理、反思,才能更加熟悉,從而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對于孔子而言,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新知識都是信仰的體現,只有不斷踐行這種信仰,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成為真正的大師。
第五段:關注實踐。
最后,孔子的第五條心得就是關注實踐??鬃訌娬{學習不是單單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知識付諸于實踐,通過實踐來證實其正確性。在孔子的理論中,穩(wěn)定操實踐有利于加強記憶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到知識的本質。因此,孔子在課堂上不僅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論框架,而且也幫助學生在正確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機會,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也使得孔子本身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家。
總結:
綜上所述,孔子的讀書心得和體會可以歸納為自我修養(yǎng)、傾聽、解決問題、持續(xù)不斷和關注實踐。這些原則不僅是孔子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碩果累累的儒家理論的基礎。今天,這些理念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深遠的啟示。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五
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鬃訛閮烘覒颍j愘薅?,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笨鬃佑墒峭?。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滅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涔缡恰N崧勈ト酥?,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wèi),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笨鬃幼灾芊从隰敚茏由砸孢M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彊,陵轢中國;齊大而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備于齊,齊師侵魯。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辟,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干侯。其后頃之,魯亂??鬃舆m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唬骸吧圃眨⌒湃缇痪?,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他日又復問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節(jié)財?!本肮f,將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jié),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后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閑待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笨鬃铀煨?,反乎魯。
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BR> 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眳强驮唬骸罢l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笨驮唬骸胺里L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厘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笨驮唬骸叭碎L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于是吳客曰:“善哉圣人!”
桓子嬖臣曰仲梁懷,與陽虎有隙。陽虎欲逐懷,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懷益驕,陽虎執(zhí)懷?;缸优?,陽虎因囚桓子,與盟而醳之。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執(zhí)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zhí)季桓子?;缸釉p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于齊。是時孔子年五十。
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鋤言于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于夾谷。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本咦笥宜抉R。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庇谑菙祆赣鹦撁獎芄脑攵痢?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于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優(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鬃于叾M,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庇谑驱R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笔怪儆蔀榧臼显?,將墮三都。于是叔孫氏先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公與三子入于季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鬃用昃漤?、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笔拢珖?,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釉唬骸坝惺茄砸?。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鋤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笨鬃釉唬骸棒斀袂医迹缰履嚭醮蠓颍瑒t吾猶可以止?!被缸幼涫荦R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鬃铀煨?,宿乎屯。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桓子喟然嘆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適衛(wèi),主于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wèi)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毙l(wèi)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或譖孔子于衛(wèi)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wèi)。
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鬃訝铑愱柣?,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鳖仠Y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鬃釉唬骸拔耐跫葲],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去即過蒲。月馀,反乎衛(wèi),主蘧伯玉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愿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huán)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xiāng)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弊勇凡徽f。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wèi)月馀,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庇谑浅笾?,去衛(wèi),過曹。是歲,魯定公卒。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鬃尤?。弟子曰:“可以速矣?!笨鬃釉唬骸疤焐掠谟?,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印?鬃有廊恍υ唬骸靶螤?,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歲馀,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趙鞅伐朝歌。楚圍蔡,蔡遷于吳。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有隼集于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愍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yè)。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職,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痹嚽笾矢?,果得之。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彊,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鬃釉唬骸皻w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庇谑强鬃尤リ?。
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倍飞跫?。蒲人懼,謂孔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迸c之盟,出孔子東門??鬃铀爝m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BR> 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膘`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wèi)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wèi)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膘`公曰:“善。”然不伐蒲。
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鬃余叭粐@曰:“茍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鬃佑?。子路曰:“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鹨蚜暺淝?,未得其數也。”有閑,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庇虚e,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庇虚e,〔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BR>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wèi),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于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xiāng),作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衛(wèi),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靈公問兵陳??鬃釉唬骸百薅怪聞t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鬃铀煨?,復如陳。
夏,衛(wèi)靈公卒,立孫輒,是為衛(wèi)出公。六月,趙鞅內太子蒯聵于戚。陽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偽自衛(wèi)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遷于州來。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齊助衛(wèi)圍戚,以衛(wèi)太子蒯聵在故也。
夏,魯桓厘廟燔,南宮敬叔救火??鬃釉陉?,聞之,曰:“災必于桓厘廟乎?”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輦而見魯城,喟然嘆曰:“昔此國幾興矣,以吾獲罪于孔子,故不興也?!鳖欀^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相魯,必召仲尼?!焙髷等?,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魚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終,終為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終,是再為諸侯笑。”康子曰:“則誰召而可?”曰:“必召冉求?!庇谑鞘故拐偃角?。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弊于M知孔子思歸,送冉求,因誡曰“即用,以孔子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陳遷于蔡。蔡昭公將如吳,吳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遷州來,后將往,大夫懼復遷,公孫翩射殺昭公。楚侵蔡。秋,齊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附邇?!彼?,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孔子聞之,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BR> 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然。”曰:“是知津矣?!辫钅缰^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辫钅缭唬骸坝朴普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BR>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復往,則亡。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閑,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閑,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BR>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BR>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鬃釉唬骸百n,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BR> 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薄巴踔畬⒙视腥缱勇氛吆??”曰:“無有?!薄巴踔僖腥缭子枵吆??”曰:“無有?!薄扒页娣庥谥埽枮樽幽形迨?。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yè),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闭淹跄酥?。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
其明年,吳與魯會繒,征百牢。太宰嚭召季康子??底邮棺迂曂缓蟮靡?。
孔子曰:“魯衛(wèi)之政,兄弟也?!笔菚r,衛(wèi)君輒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而孔子弟子多仕于衛(wèi),衛(wèi)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BR> 其明年,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zhàn)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于孔子?!奔究底釉唬骸翱鬃雍稳缛嗽??”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求之至于此道,雖累千社,夫子不利也?!笨底釉唬骸拔矣僦?,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而衛(wèi)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于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魯哀公問政,對曰:“政在選臣?!奔究底訂栒唬骸芭e直錯諸枉,則枉者直?!笨底踊急I,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比霍斀K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庇^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何晏曰:“物類相召,勢數相生,其變有常,故可預知者也?!币砸晃囊毁|。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以成?!薄拔嶙孕l(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古者詩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BR>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yè)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zhàn),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其于鄉(xiāng)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闇闇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三人行,必得我?guī)煛!薄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后和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鳖仠Y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边_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唬骸拔液螆?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我執(zhí)御矣?!崩卧唬骸白釉啤辉?,故藝’?!?BR>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鋤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比≈?。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拔覄t異于是,無可無不可?!?BR>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BR>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子貢請見??鬃臃截撜儒羞b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閑。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閑,予始殷人也?!焙笃呷兆?。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于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余一人’,非名也?!?BR>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xiāng)飲大射于孔子冢??鬃于4笠豁?。故所居堂弟子內,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馀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后從政。
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
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于陳下。
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昂,昂生歡。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孔子世家讀書心得篇十六
我是抱著一定期望去看《孔子》的??鬃?,萬世之師,多好一題材,再(厚臉皮地)說,孔子是我老鄉(xiāng),都是齊魯人氏,晚輩我應該去膜拜一下??粗靶南耄膊灰髮а荻喑桨l(fā)揮,能達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藝謀對孔子的理解程度就行了。讓孔子那些美麗深邃的詩詞名言,配合古典唯美的電影畫面,再度綻放光芒。
沒想到,沒想到,拍的是如此之差,差的讓人傷心?;蠲撁撘恢餍善€不是中規(guī)中矩無傷大雅的主旋律片,就是一拍失手了的三流主旋律片。就算有發(fā)哥跟那兒苦苦撐著,也是hopeless。看的我巨困無比,就在要昏睡過去的最后一刻,我以殘存的一點意志力逼自己睜開眼睛,扭頭一看旁邊,我娘已經昏睡過去了,我碰她一下,“你還真睡著了啊”,我娘驚醒,不好意思地端正了一下坐姿,作正襟危坐若有所思狀繼續(xù)看。后面我沒注意,不知道她有沒有再度睡過去。
連我娘這種一向寬容不怎么挑剔的人都覺得很差了,出了影廳就發(fā)出一連串感慨,“孔子還是個武林高手!能文能武啊?!薄翱鬃右惠呑記]干別的,就到處流浪了?!睕]錯,這就是問題所在,編劇太扯了??鬃右簧钪匾氖虑樵谟谥v學,傳道授業(yè)。可惜導演對這一點并不感興趣,她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表現孔子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其曾經意氣風發(fā)然后悲慘動蕩的后半生。影片的前半部分孔子忙著和朝中大臣斗嘴忙著和敵國國君斗智斗勇,后半部分一直帶著幾個弟子ontheroad,走過一個村又一個店,走過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窮,戰(zhàn)亂,沒飯吃,弟子不是跟錯了主子戰(zhàn)死沙場就是為了撈竹簡溺死冰河(看到這里老娘怒了,胡導您自己智商不夠,就可以這么污蔑顏回么!復圣顏回是病死的,不是為了撈那幾個竹簡淹死的!再說了,你家竹子掉水里會沉啊,科盲到令人發(fā)指),最后好不容易回到魯國了,跟魯國國家領導人說他以后不參與政治了,要安心教書。我心說,好,終于要講一講孔子是怎么為人師表弟子遍天下了,結果,導演根本沒理這茬兒,給發(fā)哥化了個耄耋老妝,一襲白衣,倚在門口,身子一歪,over了,連個臨別遺言都沒來得及說。我特么太替孔子不甘心了!
南子,周迅演的那位性感美艷心機很重的衛(wèi)國國王夫人,我完全沒看出她存在的意義。胡導太自作多情了。人孔子對南夫人根本就沒什么非分之想,南夫人也不見得多了解孔子,這兩人唯一的交集就是孔子流亡到衛(wèi)國時見過一面,南子做藍色妖姬狀盛裝出現,一見孔子,立馬湊上去,鼻子都快貼孔子臉上了(我還奇了怪了,這還沒到魏晉南北朝那個奔放的年代呢,衛(wèi)國皇后作風再大膽,也不至于在自己家里這么赤裸裸地勾引一個年過花甲的外國流浪者吧,丫圖什么呀),見孔子沒什么反應,沒話找話地說了一句(在我看來純屬裝逼的話),“世人也許能夠領悟夫子的痛苦,但永遠無法領悟夫子在痛苦中所達到的境界?!笨鬃幽瑹o語,走了,然后南子莫名其妙地被暗殺了。胡導,yy的天空無限廣闊,您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吧,您要非說南子是孔子的知己,孔子的后人估計也都寬厚包容,不跟您計較,但您敢編個靠譜點的劇情么。
不是讓演員說幾句古漢語,電影就有品位了的。這平庸又無知的破片,真是糟蹋了孔子,也糟蹋了發(fā)哥,還連累了無辜的阿凡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