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大全(17篇)

字號: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偨Y的寫作要注重邏輯性和組織性,以清晰的思路和條理性展開。如果想要更好地掌握這個領域的知識,可以參考以下給出的一些書籍。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要求:
    1、復習本單元生字,積累詞語。
    2、能規(guī)范、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3、感知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的不同用法和語氣。
    4、在有趣的兒歌中體會語言的美,在教材創(chuàng)設的生動情境中自主識字。
    重點難點:寫字與積累詞語,感知不同標點符號的'用法。
    教具準備:相關的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認讀足字旁、提手旁、日字旁和目字旁,認讀相關的生字,分析結構。
    2、補充帶有這些偏旁的其他生字。
    3、教師補充另外的偏旁,讓學生舉例。
    二、你還認識我嗎。
    1、同桌互讀詞語,小組教讀詞語。
    2、找出詞語排列的規(guī)律,試著舉例。
    3、匯報交流:
    (1)指讀詞語,集體評議.
    (2)找規(guī)律,舉例子(三字詞,四字詞,五字詞)。
    三、讀讀想想。
    1、自讀,說說這些標點符號像什么。
    2、在課文中找出帶有這些標點符號的句子,試著讀讀,注意讀出語氣。
    3、匯報交流:指名朗讀,評價,總結。
    4、試著練習用句號、問號和感嘆號說話寫話。
    四、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自己拼讀。
    2、小組合作讀課文。
    3、分節(jié)抽讀,正音。
    4、師生合作背誦兒歌。
    五、練一練。
    1、認讀生字:干、巾、本、禾、果、蟲。
    2、引導學生這些生字找出關鍵筆畫(主筆)——豎筆的書寫位置。
    3、示范書寫,學生摹寫。
    4、評價交流。
    六、試一試——自主識字園地。
    1、自己認讀,記載數(shù)據(jù)。
    2、同桌互讀,然后計數(shù)。
    3、全班匯報交流(摘蘋果練習),然后自己認讀計數(shù)。
    4、總結:在生活中識字。
    七、安全教育一分鐘。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二
    生1:老師當老鷹,跑得好快,我差點兒被捉住了。
    生2:我當雞媽媽,保護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緊緊抓住前面的“小雞”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師,下次再玩,我當老鷹,你當雞媽媽,好不好?因為你的胳膊比我們的長。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那你們還喜歡玩什么游戲呢?(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生:丟手絹、跳皮筋、貼鼻子……。
    生:太好啦!
    師:那我先請一位同學來給這只可愛的小熊貼鼻子吧!(把學生的眼睛用布條蒙住。)。
    生:老師,我們可以給他提示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三
    這是一個開放的單元。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的產物。它記錄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歷程,記錄了戰(zhàn)爭、疾病、浩劫與磨難,記錄了民族的變化與融合,記錄了環(huán)境的變化,有著豐富的歷史、地理、語言、經(jīng)濟、民族、社會等科學內涵,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歷史的活化石。
    地名命名的類型:根據(jù)自然景觀(方位、距離、地理、形態(tài)、特征、物產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據(jù)人文歷史(居民、族姓、史跡、事件、人物傳說、寓托思想情感)命名、其他多種形式命名。
    同學們對道路名稱比較熟悉,但對于祖國的地理知識比較匱乏,課外書讀得不多。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同學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教育。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游藝活動等,使同學透過地名,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身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掌握更多的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由同學先查找資料,以備上課使用。課堂上通過互相交流,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
    在我們學校和家庭的周圍,有許多有趣新穎的地方,它們有的折射出當?shù)氐娘L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記載了歲月更迭的變化,有的對應著祖國的錦繡山河……許多地名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出示:丁丁家鄉(xiāng)的地圖
    1、小組討論:你發(fā)現(xiàn)青島的地名有什么特點?你了解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內涵嗎?
    2、交流:
    如:中山路 魯迅公園 這是人的名字
    香港路 哈爾濱路 北京路 上海路等,這些是城市的'名字
    八達峽 團島 小魚山等這是地理的名稱
    1、同學們在課余時間收集了不少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現(xiàn)在我們將這些地名進行分類:
    含有方位詞的:
    表示顏色的詞:
    含有和水有關的詞:
    含有地方特產名稱:
    人名:
    姓氏:
    2、你還知道特別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和外國城市的名字嗎?
    3、你在收集、介紹城市名字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樣解決的呢?
    安排作業(yè)
    預習初顯身手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地名里的學問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一個地名游藝會。
    教師要參與到同學中,可以設計以下的形式:
    1、猜城市名
    金銀銅鐵
    傾盆大雨
    四季溫暖
    風平浪靜
    雙喜臨門
    飛流直下三千尺
    天無三日晴
    水邊人家
    兩個胖子睡一頭
    戈壁灘
    2、找一找詩中的地名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黃鶴樓:今在江蘇揚州市城西。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在安徽。楚江:在安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白帝:今四川。江陵:今湖北。
    3、搶答,說地名
    說出三條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說出三個用少數(shù)民族語命名的城市。
    說出帶“陽”字的三個城市名。
    說出帶“?!弊值娜齻€城市名。
    4、填成語,組地名
    至高無____ ____底撈月
    人定勝____ ____落石出
    語重心____ ____暖花開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四
    朝陽湖學校鄒玲。
    教學目標:
    1、復習8個復韻母和一個特殊韻母er,能區(qū)分ei、ie和ui、iu的發(fā)音和字形。
    2、能熟練地掌握聲母與復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完成書上的練習。
    教學準備:
    投影儀、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帶領學生闖關。
    (一)比一比,記一記。
    1、出示復韻母卡,抽學生讀。學生讀一張,老師往黑板上貼一張卡片。
    2、請孩子們找一找,哪些復韻母長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齊讀復韻母ei、ie和ui、iu。
    4、師總結過渡: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一關,下面進入第二關。
    (二)畫一畫,連一連。
    1、“為了能夠盡快找到智慧樹,我們的智慧娃娃也趕來給大家?guī)妨耍捎谧叩卮颐?,他連自己的身上的幾個器官都忘帶了,請孩子們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帶的器官是什么?!睅熢诤诎迳腺N出音節(jié)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學生拼一拼音節(jié)。
    3、請學生在書上將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頭發(fā)畫上去,并將這些器官和對應的音節(jié)用直線連起來。師巡視指導。
    4、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5、與學生一起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幫智慧娃娃帶來了他的器官,他為了感謝我們,決定帶我們一起闖過第三關。
    (三)讀一讀。
    1、投影出示第二題的詞語。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讀一讀。
    3、檢查認讀情況。個別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師總結過渡:恭喜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三關,下面進入最后一關。
    (四)把字的序號寫在括號里。
    1、投影出示第四題的生字,讓學生自由認讀。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讀,并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3、出示音節(jié)卡,抽學生拼讀,并將音節(jié)貼到黑板上對應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書上第四題的練習,老師先示范第一個字的做法。
    5、師巡視指導,在投影上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真棒!闖過了最后一關,智慧樹出來了,孩子們請摘果子吃吧!
    三、游戲: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樹,抽學生上臺摘果子:把會拼的音節(jié)摘下來,教全班孩子讀一讀。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五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帶殼花生)因為它特別香,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吃它。其實不僅我們喜歡,小松鼠也很喜歡吃它。有一次,小松鼠發(fā)現(xiàn)一塊地里種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過冬。可是它的愿望卻沒有實現(xiàn),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找”和“生”的讀音)(二)整體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文字。
    2.自己練讀,并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3.學生置疑:哪些發(fā)音有困難?
    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難讀字,及本課的生字,出示帶音節(jié)詞卡。(指名三個各讀一遍,老師注意糾正,然后由一個人當小老師領讀)。
    (三)檢查識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學生借助拼音領讀。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4.說一說記字方法。
    5.去拼音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文中的生詞再次認讀。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字。
    2.同學們按字的結構給字分類。
    3.分類指導書寫。
    4.同桌互查,交流寫字心得。
    (五)總結。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復習8個復韻母和一個特殊韻母er,能區(qū)分ei、ie和ui、iu的發(fā)音和字形。
    2、能熟練地掌握聲母與復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完成書上的練習。
    教學準備:
    投影儀、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帶領學生闖關
    (一)比一比,記一記。
    1、出示復韻母卡,抽學生讀。學生讀一張,老師往黑板上貼一張卡片。
    2、請孩子們找一找,哪些復韻母長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齊讀復韻母ei、ie和ui、iu。
    4、師總結過渡: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一關,下面進入第二關。
    (二)畫一畫,連一連。
    1、“為了能夠盡快找到智慧樹,我們的智慧娃娃也趕來給大家?guī)妨?,由于走地匆忙,他連自己的身上的`幾個器官都忘帶了,請孩子們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帶的器官是什么?!睅熢诤诎迳腺N出音節(jié)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學生拼一拼音節(jié)。
    3、請學生在書上將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頭發(fā)畫上去,并將這些器官和對應的音節(jié)用直線連起來。師巡視指導。
    4、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5、與學生一起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幫智慧娃娃帶來了他的器官,他為了感謝我們,決定帶我們一起闖過第三關。
    (三)讀一讀。
    1、投影出示第二題的詞語。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讀一讀。
    3、檢查認讀情況。個別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師總結過渡:恭喜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三關,下面進入最后一關。
    (四)把字的序號寫在括號里。
    1、投影出示第四題的生字,讓學生自由認讀。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讀,并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3、出示音節(jié)卡,抽學生拼讀,并將音節(jié)貼到黑板上對應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書上第四題的練習,老師先示范第一個字的做法。
    5、師巡視指導,在投影上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真棒!闖過了最后一關,智慧樹出來了,孩子們請摘果子吃吧!
    三、游戲: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樹,抽學生上臺摘果子:把會拼的音節(jié)摘下來,教全班孩子讀一讀。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七
    1.用心觀察游戲過程,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2.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大方、簡單地說出游戲的過程和心理感受。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語言技巧。
    1.用心觀察游戲過程,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2.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大方、簡單地說出游戲的過程和心理感受。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聽說習慣和語言技巧。
    1課時。
    一、圖片激趣,談話導入。
    學生自由暢談。(出示各種游戲圖片)。
    導入新課:今天一起來說說做游戲的事情。
    二、互動交流。
    1.交際指導:
    (1)明確一種游戲的游戲過程,并能說出來。
    (2)可以自由做同學們所說的游戲。
    2.觀察圖片:
    (1)這是什么游戲呢?
    (2)預設:貼鼻子。
    (3)你觀察到了什么?
    (4)他們是怎樣做這個游戲的?試著說一說,做一做。
    3.提出交際要求:
    (1)分小組進行;
    (2)每個小組在進行中要開展“說游戲”和“做游戲”的練習。
    (3)學生自由表述。
    4.大家討論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三、我的練場。
    1.練習話題:老鷹捉小雞。
    2.練習話題:丟手絹。
    3.練習話題:跳繩。
    要注意聽別人的發(fā)言。
    4.展示交流:邊講游戲,邊做游戲??梢詭椭瑢W了解游戲規(guī)則,一起做游戲。
    5.小組成員上臺展示和同學一起表演做游戲,邊講解邊游戲。
    6.我的分享:
    進行做游戲練習:
    (1)遵守游戲規(guī)則!
    (2)在游戲中體會合作。
    四、課堂交流。
    1.我的發(fā)言:
    (1)想:想一想做什么游戲。
    (2)說:說一說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內容。
    (3)做:按著游戲規(guī)則來做游戲,體會游戲中的快樂。
    (4)要介紹自己是誰。
    2.進行練習——做游戲。
    3.說話展示:
    小組成員上臺展示游戲過程,有的說,有的做。
    4.我的:
    這次口語交際需要我們:
    (1)遵守游戲規(guī)則,懂得游戲過程。
    (2)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說一說游戲的.過程和規(guī)則。
    (3)體會到與人合作的樂趣,和游戲的快樂。
    五、結束語。
    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的,做游戲是童年里快樂的過程,讓我們在游戲中感悟童年,感受成長與快樂吧!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八
    1、用學過的多種識字方法識記11個生字,規(guī)范、正確、工整地書寫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悟文章內容。
    識字、寫字。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大?!返恼n件??戳似?,你想說什么?
    2、激趣導入: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海邊玩玩?
    3、出示課題。
    二、嘗試學習識字讀文。
    1、自由讀課文,用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組詞。
    3、檢查學習效果。
    4、課件出示生字,學生搶認生字。
    5、組織學生開火車認字。
    6、自由朗讀課文,隨文識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組內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思考:課文寫了些什么?用鉛筆做上記號。
    2、教師板書:大海、沙灘、浪花、海螺、貝殼、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白、的、又、和,學生認讀生字并組詞。
    2、請學生分析字形結構及筆順。師范寫。
    五、課堂小結。
    說說本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一、復習識字,朗讀課文。
    1、復習認字。
    2、做游戲,識字。
    3、比賽組詞。
    4、齊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課文,課文描寫的大海的情景分別是什么樣子?
    2、再讀課文,說一說:大海的項鏈是什么?
    3、朗讀指導:課文的語句非常優(yōu)美,讀出輕松、活潑、愉快的語氣來。
    4、小組展示讀。
    5、邊聽邊欣賞。
    三、再讀課文,加強訓練。
    1、組織女生賽讀第一段。
    2、自由練習:大海、藍藍的,沙灘、黃黃的……。
    3、自由練讀第二段。
    4、誰來品評最后一段。
    5、評讀。
    四、積累短語,拓展練習。
    1、出示課后,“說一說”,請學生先自己說,再全班交流。
    2、拓展練習:填一填。
    ()的大海。
    ()的沙灘。
    小小的()。
    彩色的()。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1、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
    2、布置作業(yè)。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九
    板書設計。
    執(zhí)教時間:年月日。
    執(zhí)教時間:年月日。
    執(zhí)教時間:年月日。
    一、日積月累。
    1.導學:“你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你不會的一定要記得問老師!”小朋友們,這樣的話你聽過嗎?你知道這些話是什么意思嗎?對,就是告訴我們要多讀,多學,多問。這些話,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說過了,不過說的稍有不同。
    2.比賽游戲形式學習“日積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讀一讀,借助拼音讀正確。
    (2)二比:和同桌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又流利。
    (3)三比:指名領讀。
    (4)交流對句子的理解。
    (5)他們說的和我說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達言簡意賅。)。
    (6)嘗試背誦。
    3.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學習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讀。
    1.引出主題,激起興趣。
    教師:你們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聽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播放多媒體,讓學生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1)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末尾一字的發(fā)音,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咚、空”等字押韻的規(guī)律。
    3.引導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通過打擊樂節(jié)奏來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學生一邊有節(jié)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流利愉快地念兒歌。
    4.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表情、動作表現(xiàn)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這首兒歌里你喜歡哪些人,不喜歡哪些人?說說你的理由。
    (2)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設計恰當?shù)谋砬楹蛣幼?,看誰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師打節(jié)奏,同學們一邊讀詩一邊用自己喜歡的表情和動作表演。
    三、課后延伸,親子讀詩。
    把這首兒歌推薦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和你一起用快樂的形式朗讀兒歌。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
    1、在教學本組教材之前,要引導學生讀讀導讀,并瀏覽本組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時,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孩子們走進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學生通過讀故事,感悟故事內容,從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個好孩子。
    3、對課文的重點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或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幫助學生理解。
    單元教學時間】。
    識字72課時。
    小白兔和小灰兔》2課時。
    兩只小獅子》2課時。
    小伙伴》2課時。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課時。
    語文園地七》2課時。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導入新課:
    2.讀題質疑:齊讀課題后問:圍繞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將圈好的生字再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指名讀字。
    (3)同桌交流自己認識的字。
    (4)說一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5)開火車認讀生字。
    4.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錯或不準確字音。
    三、朗讀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2.圖文結合,小組討論:小貓會收獲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讀:
    農民把()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用這個句式練習說話)。
    4.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誰能告訴小貓,他錯在哪里?
    5.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四、語言訓練:
    (出示掛圖)看圖講故事。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二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閱讀課外書感興趣。
    3.初步了解動物的生長規(guī)律,知道小魚是不可以種在地里的。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動物的生長規(guī)律,知道小魚不可以種在地里的。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三
    1、理解“數(shù)不清、飄落”等詞語,準確地讀準“雨點兒、地方”。
    2、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1、2、3、4、5自然段。
    4、認識“點、數(shù)、清”等11個生字,會寫“方”字。
    1、理解“數(shù)不清、飄落”等詞語,準確地讀準“雨點兒、地方”。
    2、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
    生字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下雨的聲音)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呢?(學生回答,老師板書課題)。
    2、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一群可愛的雨點兒,我們快叫叫它們的名字,和它們打聲招呼吧。
    3、雨點兒讀得時候要注意把兒化音讀出來,(老師示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情境學習生字。
    4、落下的雨點兒可真多,咱們來數(shù)數(shù),一顆,兩顆……雨點兒可真多,不知道有多少,怎么數(shù)都數(shù)(引導學生說出數(shù)不清,出示“數(shù)不清”)你還知道什么也數(shù)不清?(星星、白云、頭發(fā)、樹葉)。
    5、雨點兒落到了半空中,(出示“半空”)你怎么記住半空?一顆大雨點兒和一顆小雨點兒見面了。聽!它們在說話呢!(課件出示雨點兒對話,課件出示“地方”)大雨點問小雨點什么呀?(出示“問”)(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點是怎么回答的?(出事“回答”)(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點還問了大雨點想去哪里,它是怎么問的呢?(你呢?)大雨點想去哪里呢?一起說(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6、大雨點兒和小雨點說得多好呀,不過它們想去的地方不一樣,說話的語氣肯定也不同,老師有個建議,想和你們一起學著雨點兒說話,我來當大雨點兒,你們當小雨點,好嗎?(師生合作)同桌兩個小伙伴一個當大雨點,一個當小雨點,自己也練一練。(指名帶頭飾表演)。
    7、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分別來到它們想去的地方,這些地方有什么變化呢?你想知道嗎?(課件演示)有花有草的地方,由于小雨點兒的來到,花更紅了,草更綠了,變得更美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也變美了,因為大雨點兒的及時光臨,也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課件同時播放音樂《小雨沙沙》)。
    三、復習生字—。
    1、雨點兒到過的地方,花兒真美麗,來,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花朵,用最美的聲音讀出花上的生字寶寶吧。
    2、開火車。
    四、課間律動。
    這些花兒真美麗,花兒真要謝謝小雨點???,蜜蜂蝴蝶也被吸引過來了,它們又唱起動聽的歌。(播放《小雨沙沙》,學生齊唱)。
    五、指導朗讀課文。
    1、學生自瀆。小雨點給我們帶來了動聽的故事。一位作者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同學們趕緊來讀一讀吧。(學生自由拼讀)。
    2、學生數(shù)數(shù)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你最喜歡哪一段?美美地讀出來。
    4、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5、分組讀2、3、4段。
    課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也特別有意思,我們來分組讀一讀吧!
    6、聽了小朋友們朗讀,肖老師也想讀一讀了,老師來讀讀第5段,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大雨點到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小雨點到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學生找出來讀一讀)。
    六、拓展。
    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如果你是小花或者是小草,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為什么要感謝他們呢?雨點兒又會說些什么呢?(對話練習)。
    七、齊讀課文,提出希望。
    讓我們捧起書,一起把這篇課文讀一讀,感謝雨點兒給我們帶來了生命!(學生齊讀課文)。
    小雨點給我們提出了希望,我們要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你們能做到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四
    一、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二、提出問題,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文。
    2.小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的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著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善坷锼欢啵靠谟中?,怎么辦呢?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只烏鴉,你們來想想辦法。
    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么喝上水的?邊研究邊做實驗。
    4.交流合作結果。
    5.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6.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我評價。
    7.發(fā)散思維: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你們該怎么辦呢?同桌討論、匯報。
    五、拓展訓練:
    1.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寫一句話夸夸他。
    2.學習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五
    2、獅子家族又添了一件喜事,你們看是什么呀?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這兩只小獅子能不能成為“林中之王”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
    (1)你認為這兩只小獅子能成為“林中之王”嗎?為什么?
    (2)學習第二段第一句。
    自由讀一讀,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只西歐啊獅子能成為“林中之王”
    這只小獅子刻苦練什么功?為什么要練這些功?指名演一演。
    小獅子這樣從早到晚的練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這只小獅子這樣刻苦的練一定能成為“林中之王”,那你能不能夸夸這只小獅子?
    (3)另一只小獅子為什么不能成為“林中之王”呢?
    出示第2句,讀出懶洋洋的感覺,想想自己什么時候會有懶洋洋的感覺。
    指名讀、齊讀。
    這只懶獅子什么也不干,結果會怎樣呢?
    三、學習課文3——6自然段。
    3、指名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交流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同時指導朗讀。
    小樹:生氣奇怪著急擔心。
    懶獅子:慢吞吞驕傲神氣得意。
    同桌互讀男女對讀分組比賽讀師生對著讀。
    聽了他們的對話你們想不想勸勸這只小獅子啊?
    現(xiàn)在老師就來演這只懶獅子,你們來勸吧。
    四、學習第7段。
    (1)你們跟我媽媽想的一樣,看我媽媽也來了,她也想對我說話呢?
    (2)出示第7段。
    (3)誰愿意讀給我聽聽。
    (5)指導朗讀。
    (6)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可能會怎么做呢?
    (7)今天回家就請你以懶獅子的變化為題把這個故事續(xù)編下去,明天上課時我們在討論。
    (8)齊讀全文。
    五、小結。
    1、從這個故事中懶獅子知道了從小要學會生活的本領,要靠自己,那你知道了什么?(生活上、學習上等)。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六
    課文講了華佗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媽媽送華佗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蔡醫(yī)生讓他分開爭斗著的兩只羊,華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辦法,巧妙地中止了它們的爭斗。蔡醫(yī)生高興地收華佗為徒。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蠻干。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院子、分開、路邊、青草”等詞語。認識“聰、巧、硬、止、爭”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解決問題不能使蠻勁,要抓住其特點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兩幅圖:一是畫著兩只羊正在爭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圖。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生字中,重點指導讀準聲母是鼻音的“那”,韻母是后鼻音的“聰、硬、爭”。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變一部分的方法來識記,如“用——角”“村——對”“公———分”“看——著”“頭——斗”
    2、寫字教學。
    寫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結構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這:先寫“文”,最后一筆是點,再寫“辶”,一捺要長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筆要比左邊低些,“i”向下伸,收筆也較左邊低。
    “著”橫畫較多,上面三橫長短不一,所有的橫畫之間間隔勻稱?!澳俊弊煮w形窄長,與“”上下對齊。
    詞句教學。
    “媽媽送他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本渲小皩W徒”指當蔡醫(yī)生的學生,跟著他學醫(yī)術。
    “兩只羊……叫得很兇?!薄岸贰笔请p方互爭,誰也不讓。課文中“打架、爭斗”都是這個意思。學生在生活、影視中見過斗雞、斗牛。這句話具體描述了兩只羊爭斗得厲害,暗示了很難拉開。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個辦法。”這一想法正是華佗聰明之處。“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氣制止羊打架。理解這句話要聯(lián)系上文“斗得很兇”,華佗“七歲”,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開這兩只羊?!暗孟雮€辦法”,句中“得”讀“dei、”,與“斗得很兇”的“得”讀音不同,表示必須、需要的意思。讀第四段就知道華佗想的什么辦法,結果怎樣。這句話寫華佗遇到問題先動腦筋找竅門。他所想的辦法說明他了解羊愛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華佗確實是個聰明的孩子。
    朗讀指導。
    本課有幾個長句,朗讀時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頓的方法突出要點。
    媽媽送他/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
    正巧這時候/院子里/有兩只羊在打架,蔡醫(yī)生就叫華佗/把它們分開。
    兩只羊/頭/對著頭,角/對著角,你頂過來,/我頂過去,/斗得/很兇。
    第三段第二句華佗心想的話要讀得輕些、慢些,但語氣要肯定。
    練習提示。
    課后練習第三題是摘抄課文中的詞語,訓練學生注意語言積累。這項練習的靈活性較強,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詞語抄寫??梢赃x帶生字的詞語,幫助識記生字;也可以選自己認為常用的好詞,如“面前、點點頭、不行”;還可以選沒教過但自己學會的詞,如“正巧、硬拉、爭斗”等,只要寫對都行。
    第四題是句子訓練,讓學生在例句中感知“從”的用法(與后面的名詞組成短語,表示動作的處所、方向)。練習時先讀例句,知道這句說華佗拔草,這草是從路邊拔來的。第二句學生補充后可再問問:從哪里走出來?強化“從”的后面一定要說出“什么地方”。最后讓學生自由用“從”說句子,先各自說,再相互交流。
    擴展活動。
    收集名人童年時期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巧妙解決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用蔡醫(yī)生考華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切身體會華佗真聰明,他的辦法真妙。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1、出示兩只羊正在爭斗的畫面,提問:如果讓你把它們分開,你怎樣做?評議各人想的辦法合適否。
    2、簡介華佗,老師范讀第四段,并出示插圖放大圖,觀察華佗引開羊的做法。口頭填空:()的華佗。(答案不必一致,合適即可。)。
    3、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說說圖中華佗旁邊兩個人各是誰,他們三人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讀課文,隨閱讀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四)用不同形式練習朗讀課文,再把自己讀得的一段讀給別人聽。
    (五)評議:華佗的這個辦法有什么好處?可引導學生自由說。如不用費大氣力、不用花很長時間,方法簡便易行,不會傷害羊等。假如能從課文中找到根據(jù),說說從哪里看出來的更好。
    (六)識記生字,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那、著、想”。
    (七)完成課后練習。
    (八)布置作業(yè)。
    1、用蔡醫(yī)生出的問題考考爸爸媽媽,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2、收集有關故事。準備開故事會。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篇十七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一、復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天氣一片片樹葉葉子飛來一會兒一個。
    2、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guī)則: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qū)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范,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yǎng)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三、詞語游戲。
    1、摘果實游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里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游戲。
    2、找部首游戲。
    (課件出示:秋樹葉會)。
    學生找到新學的部首后,部首相應地變紅。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于這樣優(yōu)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才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我們還要記住特殊的句式,它會幫助我們更快地積累好詞佳句。
    同學們將關鍵詞語加入到這樣的句子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快背誦下來的。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
    六、總結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