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匯總22篇)

字號:

    教案應該注重多種教學資源的利用,提高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教案的編寫應該符合教材的教學要求和學科的教學標準。在這些教案范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教材和教學資源。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一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的體會較大數字的意義。
    實際操作。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億位的`數,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十10個1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0是多少。
    一億等于十個一千萬。
    一千萬等于十個一百萬。
    一百萬等于十個十萬。
    1.指明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5萬,7個一千萬,教師強調認準計數單位。
    2.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的數,數到四千二百萬。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3.一千萬一千萬的數數到一億。
    5.十萬里有()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一千萬有()一百萬。
    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有關這個題,使學生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不管數有多大,都要記住每相鄰兩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還要記住億內數的數位順序。
    更多免費資源下載課件|視頻|試卷。
    數一數。
    十萬里有(10)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10)個十萬。
    一千萬有(10)一百萬。
    一億里有(10)個一千萬。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二
    數一數(第2-4頁)。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銀行工作人員數錢的情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銀行工作人員數錢時把100張百元人民幣扎成一疊,是多少元?
    二、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
    1、認識“十萬”
    一萬一萬地數,數到9疊人民幣是多少元,在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邊數邊撥計數器,以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當學生數到9萬時,問:再加1萬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萬”這個計數單位。
    2、認識“百萬”,“千萬”,“億”
    通過一些數數推理認識“百萬”,“千萬”,“億”。
    在學生認識“億”這個計數單位時,可讓學生充分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各種命名中,老師引出“億”這個計數單位。
    3、認識計數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與應用。
    1、練一練第1、2題:
    第1題通過撥一撥、說一說的對應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的新的計數單位。第2題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認識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關系,鞏固對大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十進制數的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
    2、練一練第3、4題:
    這兩題首先要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數到“滿十進一”時,老師可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么時候進位。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借助使用計數器試一試。
    四、作業(yè):
    練一練5、6題。收集5-10個生活中常見的大數。
    生活中的大數。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計數單位。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三
    億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教材提供了較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不僅為學生認識大數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為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對億以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認識的鞏固和拓展,也是對億以上數的認識起承上啟下作用。
    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態(tài)度還是學習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但這部分知識并不容易掌握的。學生在讀、寫大數時常常出現錯誤,這往往與數的概念不清楚、數的感受不豐富有關。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情感目標:在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結協助的精神。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體會更大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是: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
    四、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比較、歸納,鼓勵學生概況交流,并讓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創(chuàng)新。
    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采用讓學生實踐操作的學習方法,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讓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來親身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并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依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感知。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三)、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四)、反思課堂,總結升華。
    下面,我來具體說說每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感知。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活動一:看一看,回顧萬以內數的認識。
    用多媒體出示一幅圖,上面有幾十的數、幾百的數、有幾千的數讓學生看圖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活動二:撥一撥,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
    問題:觀察計數器你發(fā)現什么?老師撥珠,撥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撥一千,問: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滿“十”怎么辦?(千位滿十向萬位進一),也就是“十個一千是一萬”板書“萬”。
    然后讓學生拿出計數器,邊撥邊數邊想,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上一萬是多少?認識10個一萬是“十萬”,同樣的方法,同學們自己同位交流說說,認識10個十萬是一百萬。(板書)。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板書)10個一千萬是一億。(板書)。
    活動三:讀一讀,體會到十進制計數法。
    用多媒體出示課本第2頁第一幅圖試讀六大城市的人口數,并聯系活動二討論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問題:你發(fā)現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之間有什么關系?有學生會說我發(fā)現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也有學生會說我發(fā)現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我對學生們的發(fā)現表示肯定,并鼓勵他們認真觀察,勇敢發(fā)言。
    (三)、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三個練習,第一個數一數:一萬一萬的數,從96萬數到100萬;第二個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舉例說明;第三個讀一讀:出示圖片天安門廣場的面積440000平方米,長城全長6700000米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數。
    (四)、反思課堂,總結升華。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回顧新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板書精簡明了,突出重點,體現本課時的內在聯系,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億以內數的讀法認識。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數一數”的活動過程中,掌握大數的數法,并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數字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大數的數法,并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圖片展示,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以下幾幅圖片:故宮占地720xx0平方米;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可容納100000人;國家大劇院“蛋殼”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我國森林覆蓋面積158000000公頃。
    教師提問:從圖片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有什么感受?(數字都比較大)引出本課主題:認識更大的數——數一數。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1、復習萬以內的計數單位:萬、千、百、十、個,板書。
    思考:個位和十位、十位和百位、百位和千位、千位和萬位,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都是滿十進一)。
    3、認識“十萬”
    得出結論后,讓學生嘗試接著往下數,一萬一萬地數,數到十個一萬時,提問:數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還能接著往下數嗎?(滿十進一,進到萬位的下一位,也就是十萬,十個一萬是十萬)。
    大家知道十萬有多大嗎?展示多媒體圖片:十萬名學生大約能組成20xx個班級;十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有三層樓高;十萬步大約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十萬天大約是274年。
    4、認識“百萬、千萬、億”
    再看一個實際問題,展示多媒體圖片:1輛轎車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3輛呢?……10輛呢?用計數器來算一算。10個十萬是多少?(板書:百萬)。
    1輛客車賣一百萬,10輛呢?10個百萬是多少?(板書:千萬)。
    1艘輪船賣一千萬,10艘呢?10個千萬是多少?(板書:億)。
    提問:以上相鄰兩個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不相鄰的單位又是什么關系?完成教材第4頁的“填一填”。(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1、課本第5頁的第2題。
    2、同桌之間比賽,練習課本第3題和第4題,看誰數得又快又好。
    四、教師引導,課堂小結。
    五、課堂延伸,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第5題。
    2、在計數器上撥出2345678,說一說這個數由幾個百萬、幾個十萬、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下節(jié)課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
    板書設計:
    計數單位。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五
    一、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
    890700○1005900。
    680606○691017。
    8848130○8844252。
    197509○08。
    1009900○979900。
    1003040○1003400。
    二、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303022。
    330222。
    3030220。
    30302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4個省或自治區(qū)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把它們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內蒙古:1100000=()萬。
    青海:720000=()萬。
    西藏:1210000=()萬。
    新疆:1660000=()萬。
    四、大于99997的五位數有(),小于10001大于9999的整數是()。
    五、先讀一讀,再把橫線上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中國國家圖書館建筑面積約17000平方米。
    17000讀作:()。
    170000=()萬。
    (2)我國國土面積約9600000平方千米。
    9600000讀作:()。
    9600000=()萬。
    (3)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園首日,大約有500000人參觀博物館;為期184天的會期內,共有70000000人次的'八方賓朋匯聚上海世博園。
    5000000讀作:()。
    5000000=()萬。
    70000000讀作:()。
    70000000=()萬。
    六、一個四位數,最高位上是2,個位上的數是百位上數的5倍,十位上的數正好是個位與百位上的數的和。這個數是(),讀作:()。
    七、在最小的五位數最低位的后面添上數字1,這個新數將比原數增加();如果在最小的五位數的前面添上數字1,這個新數將比原數增加()。
    八、87040000是由()個千萬、()個百萬和()個萬組成的。
    九、把下面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用箭頭連接起來,你會發(fā)現呈什么形狀?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六
    本節(jié)課是小學數學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中的一節(jié)新授課。本課主要讓學生學習含有0的大數的讀法,難點是萬級上的0的讀法。
    本堂課教學目標明確,并始終圍繞著含有0的大數的讀法來講授與練習。重點與難點也安排得當,強調了萬級上的0的讀法。
    本節(jié)課的引入部分,首先是進行了對上一課時學習的復習,主要以填空練習為主,題目包含了上一課的所有關鍵內容,并且在每一部分練習后老師都讓學生對概念進行小結。這樣的安排使學生對于舊知能起到鞏固強化的作用。之后對于新授部分的引入是以萬以內的數中0的讀法作為鋪墊,四道萬以內數的讀數分別包含了末尾的0、中間的0、連續(xù)的0等各種0的位置的讀法,在學生讀出這四個數后老師讓學生來總結這些0的讀法,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歸納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由個級的0的讀法上升到萬級上0的'讀法,這樣的安排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也更能掌握好新的知識。
    在教態(tài)上本課的授課老師劉老師也做得很好,教態(tài)非常自然、老道,雖然是年輕教師,卻有著與老教師一樣的成熟氣質。在言語技能上,劉老師的口齒清晰,聲音宏亮,簡練的語速也使整堂課的節(jié)奏緊湊,沒有拖拉。在提問方式上,劉老師的問題明確,使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而問題的難度有難有易,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回答的機會。本節(jié)課的課件設計較為合理,ppt背景簡潔,使內容清晰可見。在鏈接上的安排也比較巧妙。
    應當說,本節(jié)課整體上質量較高,但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善。如在板書設計上過于簡單,只有一個課題,可以適當加上一些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使重點更為突出。另外在練習設計上,題目的類型較單一,可以設計得更巧妙些,如設計一個情景或故事將一些大數串聯起來讓學生來讀,而練習的難易坡度也不夠,應適當加以調整。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七
    一、填空:
    第一組:
    (1)10個一千是,()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2)從個位起,第五位是(),計數單位是();第九位是(),計數單位是();第十二位是(),計數單位是()。
    (3)1702030009是()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4)小學四年級數學大數的認識練習題:十萬十萬地數,數100次是()。
    第二組:
    1、?千萬位的.右邊一位是(),左邊一位是()。
    2、?10個十萬是(),1億里有10個()。
    3、?2091837是一個()位數,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二、判斷。
    1、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的計數單位。()。
    2、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十個一千是一萬。()。
    4、在“50505”這個數中,三個5表示在數值是一樣的。()。
    5、?從右邊起,第九位是千萬位。()。
    6、?十萬里有10個千。()。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2.掌握數位順序表及數位分級,為以后學習讀數和寫數打下基礎;。
    3.能正確地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含義;。
    教學重點:。
    熟記數位順序表和有關計數單位的知識,明白每個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學習目標。
    (一)師:這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題目叫《青年的財富》,想聽嗎。
    (生):想。
    師:故事中也有數學信息哦,看誰的耳朵靈!
    有一個青年總是抱怨自己時運不濟發(fā)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這天,在他無意中遇到一個須發(fā)俱白的老人,老人見他愁容滿面,于是問到:“年輕人,你為什么這樣不開心?”
    “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總是那么窮?”年輕人說。
    老人由衷地說:“窮?你很富有啊!”
    年輕人問道:“富有?我怎樣不明白?這從何說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給你10000元,你愿意嗎?”老人問道。
    “不愿意,”年輕人肯定地回答。
    “給你100萬讓你立刻變成80歲的老人,你愿意嗎?”
    (師:小朋友們,你說年輕人愿意嗎?)“不愿意”!
    “用1000萬來換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嗎?”“當然不!”
    “這就對了。你已經有超過1000萬的財富了,為什么還哀嘆自己貧窮呢?”老人微笑著說。年輕人恍然大悟。
    親愛的同學,如果此刻用1億元換走你的爸爸媽媽,你們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是??!看來我們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貴啊,用再多的錢也是換不來的,我們必須要珍惜生命。
    師:故事講完了,你聽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80、1000、100萬、1000萬、1億等。
    (師適當表揚:真是個善于傾聽的好孩子!你聽得真仔細!……)。
    (預設)學生舉例。
    生1: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
    師:對,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價和車價等。
    師:是的,你很會選取信息.
    師:看來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這天就來學習有關大數的知識.(揭示課題:認識大數)。
    (二)想一想:你們想明白什么有關大數的數學知識?(提出學習目標)。
    1、計數單位的認識,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學習每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含義。
    3、掌握數位順序表。
    二、交流互動,展示學習成果。
    1、學生自學例1、做一做。
    2、學習小組互相幫忙、質疑問難。(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引導小組內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質疑、相互幫忙、相互探討)。
    3、小組展示、全班交流,激發(fā)沖突。
    (1)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2)全班交流、激發(fā)沖突。
    a:個、十、百、千、萬是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也是計數單位。
    b:我們明白了每相仿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因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百是一千、十個千是一萬、十個萬是十萬、十個十萬是百萬、十個百萬是千萬、十個千萬是一億)。
    c: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d:一個數還能夠分成個級、萬級、億級。
    e:我們認識了數位順序表。
    f: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好處不一樣。
    (3)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沖突。
    a:你是怎樣區(qū)分數位與計數單位的?
    師:大家已經明白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們在教室里有座位,到電影院去看電影,要買票買個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會怎樣?)每個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們的數位。
    b;從數位順序表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數學知識?
    c;為什么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好處不一樣?
    (4)學生自由提問質疑、激發(fā)沖突。
    三、檢測學習成效。
    (一)決定題(用手勢表示)。
    1、從右邊起,第九位是千萬位。
    2、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計數單位。()。
    3、十萬里有10個千。()。
    (二)填空:(獨立完成,再校對)。
    1、千萬位的右邊一位是(),左邊一位是()。
    2、10個十萬是(),1億里有10個()。
    3、2091837是一個()位數,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識外延。
    1、猜數。
    (創(chuàng)設情境:前幾天,王叔叔買了一套房),它的價錢是下面幾個數中的一個,
    信息:是個六位數。
    它的最高位上數字是9。
    它的十萬位上的數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數字比百位上數字多2。
    你能根據給出的信息猜出它的價錢嗎?先獨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說說你的想法,比一比,誰猜得準!(反饋)。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3、預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九
    1、教學內容:我選擇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
    2、教材地位與作用: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讀寫認,而本單元則是在以前學習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讀寫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一單元是在小學階段對整數學習的最后一課。對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并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數目。
    3、教材的編排特點:a.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產生學習需要。b.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
    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對數認識的一次擴展,也進一步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學習,能加強學生對數據實際意義的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身邊一些數據的意義,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般具有接觸面廣、獨立性增強、善于觀察和發(fā)現、樂于動手操作等特點,而且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系統(tǒng)的學習過萬以內的整數。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我會做一些課前準備,一是準備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課件;二是準備計數器、游戲卡片等教具。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讀、寫億以內的數;。
    2、掌握億內數的數位順序表,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級個級、萬級、億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內的數。
    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與寫法。
    難點:
    1、讀寫數位較大的數目。
    2、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方面,我會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大數對于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創(chuàng)設具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大數獲得豐富感受,注意放手讓學生探索,理解大數的讀法后,通過獨立練習,小組合作交流訓練,達到熟練程度。
    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于數位、數級,十進關系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發(fā)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fā)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
    學法:學生主體參與;動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學游戲。
    五、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
    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fā)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fā)展。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
    數一數(第2-4頁)。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體驗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銀行工作人員數錢的情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銀行工作人員數錢時把100張百元人民幣扎成一疊,是多少元?
    1、認識“十萬”
    一萬一萬地數,數到9疊人民幣是多少元,在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邊數邊撥計數器,以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
    當學生數到9萬時,問:再加1萬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萬”這個計數單位。
    2、認識“百萬”,“千萬”,“億”
    通過一些數數推理認識“百萬”,“千萬”,“億”。
    在學生認識“億”這個計數單位時,可讓學生充分想象。當說到10個千萬是多少時,可讓學生自己命名新的計數單位,在學生的各種命名中,老師引出“億”這個計數單位。
    3、認識計數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練一練第1、2題:
    第1題通過撥一撥、說一說的對應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的新的計數單位。第2題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認識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關系,鞏固對大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十進制數的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計數原則。
    2、練一練第3、4題:
    這兩題首先要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其次學生數到“滿十進一”時,老師可作一些追問,以明確什么時候進位。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借助使用計數器試一試。
    練一練5、6題。收集5-10個生活中常見的大數。
    生活中的大數。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計數單位。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一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的'體會較大數字的意義。
    實際操作。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億位的數,現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十10個1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0是多少。
    一億等于十個一千萬。
    一千萬等于十個一百萬。
    一百萬等于十個十萬。
    1.指明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5萬,7個一千萬,教師強調認準計數單位。
    2.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的數,數到四千二百萬。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3.一千萬一千萬的數數到一億。
    5.十萬里有()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一千萬有()一百萬。
    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有關這個題,使學生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不管數有多大,都要記住每相鄰兩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還要記住億內數的數位順序。
    數一數。
    十萬里有(10)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10)個十萬。
    一千萬有(10)一百萬。
    一億里有(10)個一千萬。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二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1、鞏固上節(jié)課知識,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
    2、使學生能對較大數產生興趣。
    3、為以后數的讀寫與比較打下較好的基礎。
    學習重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學習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10個一是(),10個十是(),十個百是(),
    10個千是()。
    2、數數。
    (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
    (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
    (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3、個、十、百、千、萬,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
    4、搜集有關大數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是()。
    思考: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一萬一萬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是()。
    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
    十萬是()10個一百萬是()10個一千萬是()。
    學生在計數器上數數。
    4、閱讀教材第3、4頁,完成下題。
    (1)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進率是()。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都是()。
    是()。
    三、達標檢測。
    1、13819000中的8在()位上,表示8個();3在()位上,表示()。
    2、個級包含的數位有()、()、()、();萬位、()、()、()在萬級上。
    3、一萬一萬的數,按順序填數96萬、()、()、()、()。
    4、十萬十萬的數,按順序填數70萬、()、()、()、()、()、()。
    四、課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還存在什么問題?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三
    1、認識數級、數位、計數單位,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2、十進制計數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制關系。
    3、數數:能一萬一萬地數,十萬十萬地數,一百萬一百萬地數……
    4.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含有個級、萬級和億級的數,必須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即從高位讀起)億級或萬級的數都按個級讀數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億或萬。在每級末尾的零不讀,在每級中間的零必須讀。中間不管有幾個零,只讀一個零。
    5.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從高位寫起,按照數位的順序寫,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6.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多位數比較大小,如果位數不同,那么位數多的這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這個數就小。如果位數相同,從左起第一位開始比起,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開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7.改寫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的方法:以“萬”為單位,就要把末尾的四個0去掉,再添上萬字;以“億”為單位,就要把末尾八個0去掉,再添上億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的方法:根據題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數的下一位,如果這一位滿5,則向前一位進一;如果不夠5則舍去。而不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如精確到萬位,只看千位,精確到億位,只看到千萬位。最后一定要寫出單位名稱。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四
    1.本單元由兩篇散文、一篇雜文和一篇悼詞組成。
    2、本單元課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有的比較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偉大業(yè)績,有的在貌似純知識的“東拉西扯"中,含蓄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認真推敲詞語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
    3、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十分豐富,應該仔細揣摩作者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所在。
    二單元教學目標。
    1、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揣摩語言的實質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對語言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辯析、品味。在閱讀中只有注意語言,領會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真正內涵和表達作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2、要掌握在閱讀過程中揣摩語言的技巧,學會抓取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并結合語境進行揣摩和理解。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閱讀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
    揣摩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揣摩語言屬于第二個階段,即在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在一定的語境中對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等進行辯析、品味和理解,以徹底理解文句含義,并依靠自己獨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借助于思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
    2、揣摩語言離不開語境?!罢Z境”是“語言環(huán)境”的簡稱。張志公先生說:“所謂語言環(huán)境,從比較小的范圍來說,對語義影響最直接的,是現實的語言環(huán)境,也是說話和聽話時的場合以及話的前言后語。此外,大至一個時代、社會的性質和特點,小至交際雙方個人的情況,如文化教養(yǎng)、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語言風格和方言基礎等,也是一種語言環(huán)境,與現實的語言對稱,這兩種語言環(huán)境可以稱為廣義的語言環(huán)境?!鼻罢摺艾F實的語言環(huán)境”習慣稱為“內部語境”,后者“廣義的語言環(huán)境”習慣稱為“外部語境”。要徹底理解語句含義,必須把語句放到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反復揣摩思考。
    3、揣摩語言還要學會抓取關鍵語句。關鍵語句在文章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1)出現在文章首尾的.總結概述語句;(2)有稱代和特指詞語的語句;(3)在文中多次重復出現的語句;(4)運用各種修辭格的語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語句;(6)運用“虛化遷移”手法或詞類活用的語句;(7)語法結構復雜的語句;(8)有特別生動的詞語的語句。
    本單元前兩課為教讀課文,后兩課為自讀課文。教讀課文每兩課時完成,自讀課文每課一課時完成。
    進行教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實現探索性的學習。
    進行自讀課的教學,更應該體現由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一種形式是學生在課堂上快速閱讀課文,然后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由教師作出結論。這種方式適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級使用。另一種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課文的任務交給幾個或幾組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查閱資料,拿出分析意見,在課堂上各抒已見展開討論。教師不要下結論,讓學生對沒有取得統(tǒng)一的意見課下繼續(xù)進行思考,在??习l(fā)表他們的意見。這種方式適合于語文水平和自學能力較高的班級。
    一荷塘月色課文說明。
    一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庇终f,“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薄逗商猎律氛亲髡咦约合搿俺弧倍窒搿皰暝钡男嫩E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二構思。
    《荷塘月色》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開頭的“心里頗不寧靜”一句,盡管文中一會兒寫“動”,一會兒寫“靜”,一會兒寫“幻覺”,一會兒寫“實感”,一會兒描摹眼前,一會兒展開聯想,“形”確實很散,但始終沒有離開“頗不寧靜”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哀愁,而《綠》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濃烈。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寫作時代不同。《綠》寫于1924年,這時正是北伐戰(zhàn)爭前夕,五四運動給作者帶來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則寫在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現實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悶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huán)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凄涼的心境;有的認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現作者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是表現作者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個人的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它不是抒發(fā)作者逃避現實的情緒,而是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有的認為是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這些看法可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各抒己見。對于“反映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喜悅”這種說法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皩嵲诓荒苷f籠罩全文的是一種淡淡的喜悅,而應該說是一種濃濃的哀愁。我們應該努力去體會作者郁結的'煩悶和滿懷悉緒無處訴說的苦衷,把偶然寫到的閑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襯,才符合文章的實際,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給學生以引起思考。
    四寫作特點。
    《荷塘月色〉抒寫的則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什么這樣說呢?從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獨特風格看,他是一個很擅長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寫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達了他不滿現實、幻想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雖然自我陶醉了,感覺到一種“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喜悅,但仍然夾雜著擺脫不開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寫靜謐的環(huán)境和自己在這咎環(huán)境中獨處的心境,創(chuàng)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fā)月下獨處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樹,淡淡的月光,既簡括地敘述了荷塘周圍的情景,也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月色的淡淡喜悅。這淡淡的喜悅和上文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籠罩在下文那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寫荷塘月色,是全文重點所在。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huán)顧四周,層次分明。
    第4段寫荷葉、荷花、荷香和荷波,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寫月色,先正面寫,后反襯。
    第6段照應第二段,再寫荷塘四周環(huán)境,著重寫樹。
    在作者筆下,這是個寧靜而幽美的境地,充滿了詩情畫意。“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仍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第四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對故鄉(xiāng)的惦念,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是現實終究是現實,是無法超脫的。正當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時,“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又回到現實,并與開頭相呼應。統(tǒng)觀全文,內心的“不寧靜”和環(huán)境的“靜美”相反相成,輕淡朦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悅和哀悉融為一體,構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語言特色。
    這篇散文用詞準確生動。
    如《荷塘月色》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了和花上”這“瀉”字,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就準確地寫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達意,這里用來寫流水,流水無聲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五
    本節(jié)課對大數的認識進行了復習,復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數位順序表,計數單位以及多位數的.讀寫法,能正確熟練地讀寫多位數,會正確將多位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采用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及改寫。
    在復習中我根據復習課的本質,引導學生系統(tǒng)整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靈活的整理知識點,設計練習題,學生在教師引領下積極地完成了復習內容。本節(jié)課的思路清晰,我的感覺還不錯。具體是這樣的:
    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自己結合課本整理,歸納本單元的知識點,并用自己的方式寫下來,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課堂上直接引導學生說說本單元都學了哪些內容,學生邊說教師一邊板書,然后進行梳理,形成知識結構圖,這樣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點就一目了然。
    在理清數位順序表這個知識點之后,進行了課堂練習,目的是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鞏固,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然后對大數的讀法,寫法及大數的改寫,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回顧,歸納總結。當指名學生出題讓大家練習時,學生的興致很高,都愿意展示自己,課堂氣氛由原來的沉悶,變得活躍起來。
    總的來說,在復習中我能較靈活的組織教學,采用邊講邊練、或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在練習題的設計上,盡量做到形式多樣,避免枯燥,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
    本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系得不夠緊密,感覺很不緊湊,課堂上自己的調控能力比較差,針對學生的回答不會隨機應變,這節(jié)課的板書多、亂、雜,排列很不整齊。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學習,多看一些有關數學教學方面的書籍,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特別是隨堂課,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六
    1、十萬有()個萬,一千萬是()個萬,一百億有()個億。一千萬是()個一百萬,()個一千萬是一億。一百億是()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萬位;億位的右邊一位是()位,左邊一位是()位。
    3、億級的四個數位是位、位、位和位。
    4、500505000是一個()位數,最高位上的“5”表示()個(),中間的“5”表示()個(),最后的“5”表示()個(),這個數讀作()。
    5、全球森林從1990年的三十九億六千萬公頃下降到20的二十八億七千萬公頃。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萬公頃。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6、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舍面積是十七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藏書二千一百六十萬冊,居世界第五位。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7、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0850000=()萬1300000=()萬。
    8、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10000000000=()億102000000000=()億。
    9、在五位數57460后面添上數字“1”,它將比原數增加了(),如果在前面添上數字“1”,它將比原數增加了()。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七
    1、十萬有個萬,一千萬是()個萬,一百億有()個億。一千萬是()個一百萬,()個一千萬是一億。一百億是()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萬位;億位的右邊一位是()位,左邊一位是()位。
    3、億級的四個數位是位、位、位和位。
    4、500505000是一個()位數,最高位上的“5”表示()個(),中間的“5”表示()個(),最后的“5”表示()個(),這個數讀作()。
    5、全球森林從1990年的三十九億六千萬公頃下降到的二十八億七千萬公頃。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萬公頃。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6、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舍面積是十七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藏書二千一百六十萬冊,居世界第五位。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7、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0850000=()萬1300000=()萬。
    8、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10000000000=()億10000000=()億。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八
    學習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感受大數目。
    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萬級和億級的數。
    3.記住數位順序表。
    4.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
    5.善于與他人交流學習過程與結果。
    6.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7.勇于實踐,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建立數感。
    1.感受1萬的大小。
    2.感受更大的數。
    3.學生舉例。
    (二)。
    動手操作,認識數位。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比萬大的數,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1.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并說說你是怎樣撥的?
    5萬、7千萬、8百萬、9億。
    2.在計數器上出7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地邊撥邊數,數到1300萬。
    3.一千萬一千萬地數,數到一億。
    4.填一填。
    (1)十萬里有()個一萬,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2)一千萬里有()個一百萬,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3)萬位的左邊是()位,右邊是()位;千萬位的左邊是()位,右邊是()位。
    5.計數器上撥出2345678這個數。
    6.算一算。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比“萬”更大的數,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十九
    1.填空題。
    (1)在數位順序表中,從右起第五位是(),這個數的計數單位是(),這個數位上的.6表示(),第九位是()位,它的計數單位是(),這個數位上的5表示()。
    (2)6個一百萬,7個十萬,3個一萬,5個一千組成的數是()。
    (3)743054是()位數,最高位是()位,從高位數起,數中第一個4表示(),第二個4表示()。
    (4)四百七十萬零五十寫作()。
    2.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1)我市的圖書館藏書三百二十萬冊。
    (2)張家莊今年向國家賣余糧七十萬九千千克。
    (3)一花園式的小區(qū)建筑面積為一百三十五萬零六百平方米。
    3.寫出下面各數。
    九千零五十萬三千寫作()。
    六百三十萬零二百寫作()。
    八千零二十萬零五十寫作()。
    4.思考題。
    從多位數4967883980中劃去4個數字,使剩下的6個數字(先后順序不變)組成最大六位數。這個最大六位數是()。
    參考答案。
    4.988980。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二十
    教材分析:
    認識億以內的數,教材安排了兩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教材選擇了我國南極長城站到北京的距離、我國“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每小時飛行的距離,地球與月球的平均距離,三組關于距離的數據。讓學生在試著讀數的過程中,感受幾個數的大小;然后讓學生把這些數寫在數位表中,認識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表示的含義,學會寫億以內的數。
    教學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分級和知識遷移的過程,根據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掌握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認、讀、寫億以內數的過程。
    (2)認識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理解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能讀、寫億以內的數。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會讀、會寫億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會讀、會寫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的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人2張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課前預熱(播放錄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兩組圖片及文字資料,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生答)。
    二、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56頁插圖。
    師: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插圖下面的文字,有困難的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生自主讀,師巡視,了解學生讀數情況,相機指導。
    師生交流。
    2.課件出示學過的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認識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
    導學生讀數,師根據學生的讀數情況適時板書讀法。
    4.讓學生拿出手中的數位順序表,把第二個數寫在數位表中。生自己填寫師巡視,寫完之后,集體交流。
    5.師:如果沒有數位順序表,應該怎樣讀數?(以675672為例)。
    (1)分級。
    (2)問:萬級的數是多少個萬?怎么讀?(67萬),個級的數怎么讀?連起來怎么讀?(六十七萬五千六百七十二)。
    (3)板書: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三、鞏固練習。
    1.讀數練習。
    (1)出示課件,小組討論讀讀每一級末尾、中間有0的數。
    (2)出示卡片,指名練習讀數。
    2.寫數。
    (2)出示課件:我來讀,你來寫。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數,師巡視指導,然后訂正。
    四、課堂小結。
    大家說說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二十一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大數的認識》,我說課的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說教材。
    《大數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一單元2-5頁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個級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高一級的數,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較大的數用個級來計數是不能滿足的,從而理解學習億以內數的必要性。同時也為學習億以上的數打下基礎。
    二、說學生。
    四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正處于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抓住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有效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有效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須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跟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
    三、說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
    能力目標: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景中能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闡述多位數讀法的規(guī)律。
    情感目標:1、結合實際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根據本節(jié)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正確讀、寫億以內的數。
    難點:各數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五、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觀察法和發(fā)現法以及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研討法,以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為主。之所以采用這種教法學法,是針對學生以前在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懂得了個級數讀法而設置的,用原有的經驗和方法來解決本課的問題。
    最后,我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設計。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以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步步逼進的特點,我認為本課教學應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復習舊知,先立后破。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以復習舊知為基礎,先喚起學生對個級的印象,為達到這個目標,我設置了復習練習,讓學生讀萬以內的數,然后讓學生總結回顧關于萬以內數的知識,為下面學習億以內的數做好鋪墊。
    (二)設置問題,巧妙導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我們國家發(fā)生了哪些大事?”當學生回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引入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這樣設計主要是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內容。
    (三)實際操作,自主學習。
    a、億以內數的認識。
    1.計數單位與數位名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用計數器撥珠,一千一千地撥,一直數到九千,再撥一千,問學生: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滿“十”怎么辦?學生根據以前的知識回答出:千位滿十向萬位進一,也就是“十個一千是一萬”時,再問學生: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上一萬是多少?在此環(huán)節(jié)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撥、想、說,小組討論后,然后全班交流。主要采用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研討法,使學生認識10個一萬是十萬,認識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接著我又設置了這樣的問題:大家知道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是什么嗎?當學生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回答:計數單位時,我告訴學生計數單位是要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數位。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引導學生發(fā)現新舊知識的統(tǒng)一性,理解億以內數與萬以內數的聯系,從而更容易的接受下面的知識。
    2.計數方法:通過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撥珠,我設置了這樣的問題:你發(fā)現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嗎?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一數,然后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范。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3.分級方法:由于數位如何分級是一種統(tǒng)一規(guī)定,所以可直接告訴學生: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就是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的是多少個一。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
    4.數的組成:課件出示13819000讓學生根據以前的學習經驗,說一說每一個數字的含義。
    5.總結:讓學生說一說所學到的新知識。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找出學生的錯誤,并加以糾正,鞏固對億以內數的認識。
    6.練一練:是課本第四頁的做一做,前三個練習是數數練習,目的讓學生熟悉剛剛接觸的新數位的知識。第四個練習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萬以上的數,課件展示身邊的大數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現實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讓學生體會到身邊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借助生活經驗,學會探索解決數學問題。
    b、億以內數的讀法。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由淺入深設計了三個習題,引導學生牢固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例1課本第八頁練習一中的第二題,采用這個練習作為例1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照,發(fā)現萬以內數與億以內數在讀法上的相似點,學會簡單的億以內數的讀法。例2除去舊知識的對照,讓學生能夠熟知簡單億以內數的讀法。為例3打下基礎。讓學生說一說怎樣讀這些億以內的數。目的是通過以上兩個例題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億以內數的讀法: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不管每級未尾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例3板書出示90080760首先讓學生回顧在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知識,讓學生說一說數位名稱,數的組成,哪些數是個級的數、哪些是萬級的數,最后引導學生讀較復雜的億以內的數。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既復習了第一環(huán)節(jié)的知識,同時學習第二環(huán)節(jié)的知識:弄清在如何讀中間有0或未尾有0的數。
    (四)加深理解,巧設習題。
    例4課本第5頁例2,進一步掌握如何讀中間有0或未尾有0的數。
    例5通過例3、例4引導學生使用分級的方法快速讀出億以內的數。
    例6、例7是來自身邊的大數,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感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例8根據學生的好勝心強、喜歡競爭的心理特點,采用競賽的方式鞏固新知。
    (五)全課總結,鞏固新知。
    小組交流,讓學生談談自己學習到了哪些知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既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數學認識更大的數教案篇二十二
    1、十萬有()個萬,一千萬是()個萬,一百億有()個億。一千萬是()個一百萬,()個一千萬是一億。一百億是()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百萬位;億位的右邊一位是()位,左邊一位是()位。
    3、億級的四個數位是位、位、位和位。
    4、500505000是一個()位數,最高位上的“5”表示()個(),中間的“5”表示()個(),最后的“5”表示()個(),這個數讀作()。
    5、全球森林從1990年的三十九億六千萬公頃下降到2000年的二十八億七千萬公頃。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萬公頃。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6、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舍面積是十七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藏書二千一百六十萬冊,居世界第五位。第一條橫線上的數寫作:();第二條橫線上的數寫作:()。
    7、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10850000=()萬1300000=()萬。
    8、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10000000000=()億102000000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