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字號:

    6.心得體會是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和進步。3.一篇好的心得體會應該注意結構的合理性和條理性,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你的思路。這些心得體會凝聚了不同人的智慧和經(jīng)驗,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要自己動手包湯圓。
    包湯圓,需要準備的材料有:糯米粉、紅糖等等。準備好材料就開始包了。先把糯米粉放在盆里,在盆里放入適當?shù)乃团疵追?,再把它們和在一起,最終把糯米粉揉成一個面團。我把糯米粉使勁壓,直到把糯米弄成一個大圓形。我先把糯米團一塊一塊的掰下來,再把他們壓成餅的形狀,里面再放上一勺的紅糖,最后把紅糖給包上,這樣就可以下鍋了。但是我包的并不均勻,它們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萬千。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正方形,有的像牙齒形,還有的像輪胎形……剛包完,我就急切地把湯圓放進鍋里煮。很快,湯圓煮熟了。這時,我正在想元宵節(jié)的習俗,比如說:哪個地方吃湯圓最多呢?為什么元宵節(jié)吃湯圓呢?直到媽媽提醒我說:“湯圓煮熟了。”我才回過神來。我趕緊把湯圓從鍋里盛出來。可剛才那一連串的`問題又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后來,這一連串的問題在媽媽的幫助下終于解開了。原來,南方人吃湯圓最多,元宵節(jié)吃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之一。
    我真喜歡吃湯圓,更喜歡包湯圓。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引入包湯圓的背景及重要性(字數(shù):200字)
    包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食物之一,通常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一天制作食用。這項活動既有美食的享受,也是傳統(tǒng)的親情團聚和文化傳承的表現(xiàn)。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每當元宵節(jié)來臨,全家人都會來到廚房,共同參與包湯圓的制作。這個節(jié)日對于我來說非常特別,不僅因為我喜歡吃湯圓,更因為通過包湯圓的過程,我學到了很多關于家庭、團結和耐心等重要的價值觀。
    第二段:描述包湯圓的具體步驟(字數(shù):250字)
    包湯圓的制作過程并不復雜,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首先,我們要準備好糯米粉、水和餡料。糯米粉需要慢慢加水攪拌,直到成為柔軟的面團。然后,將面團分成小塊,搓成圓形的皮,中間放上適量的餡料。接下來,用手掌將皮包住餡料,慢慢捏出湯圓的形狀。最后,將湯圓放入開水中煮熟,待湯圓漂浮在水面上即可撈出。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需要技巧和耐心,才能做出口感鮮美、外皮柔軟的湯圓。
    第三段:包湯圓的意義和價值觀(字數(shù):250字)
    包湯圓不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凝聚。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團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親手制作湯圓,彼此交流和分享,這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機會來加深家人之間的感情。此外,包湯圓還能教會我們耐心和堅持的重要性。包湯圓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zhàn),但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制作出美味的湯圓。這教會了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耐心,并且堅持不懈地努力。
    第四段:包湯圓的享受和感悟(字數(shù):250字)
    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制作食物的樂趣和成就感。每當最后一顆湯圓被撈出水面時,我會感到一種滿足和驕傲,因為我知道這是我親手制作的。更重要的是,在享受湯圓的美味時,我也會想起包湯圓的過程,回憶起家庭團聚的溫馨場面,這給了我一種幸福的感覺。包湯圓不僅是一種食物的制作過程,更是一種生活情感的體驗,通過它我學到了如何享受生活、感恩家人和珍惜現(xiàn)在。
    第五段:總結包湯圓的正能量和結語(字數(shù):250字)
    包湯圓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項活動,我們可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價值觀。包湯圓教會了我們家庭團聚、親情交流、耐心和堅持等重要的品質(zhì)。每當我家人圍坐在一起包湯圓時,我深深感到幸福和滿足。通過包湯圓的過程,我學到了很多關于家庭、團結和耐心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將伴隨我終身。我希望未來能繼續(xù)傳承并傳達這種正能量,讓更多的人都能從包湯圓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團結的力量。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段:介紹包湯圓的背景和意義(200字)。
    包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元宵節(jié)食品,也是人們家庭團聚和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元宵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紛紛動手,準備原料、調(diào)制餡料、搟皮包粽子。包湯圓不僅是一種獨特的食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通過包湯圓,人們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食物,還能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人們對團圓的向往。
    第二段:講述在包湯圓的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200字)。
    包湯圓需要用到糯米粉和各種餡料,這些都是普通的食材,但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它們變得與眾不同。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制作食物的樂趣。首先是和家人一起準備原料和餡料,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忙碌,一邊傳遞著感情,這樣的團圓氛圍讓人感到溫暖和幸福。其次是在搟皮包湯圓的過程中,我享受到了動手的樂趣。親手搟皮、包餡料,每個過程都需要細心和耐心,這過程中不僅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還能感受到沉浸其中的快樂。
    第三段:在包湯圓的過程中學到的人生哲理(200字)。
    包湯圓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勤勞和堅持的重要性。包湯圓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掌握好每個步驟。每個人團圓的愿望都需要通過努力去實現(xiàn),只有不斷地堅持和付出,才能最終享受到團圓的喜悅。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尊重和合作的意義。包湯圓是一個集體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需要協(xié)作才能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與人合作、互相尊重和互相幫助,這讓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和團隊的精神。
    第四段:講述包湯圓給我?guī)淼乃伎迹?00字)。
    包湯圓是家庭團圓的象征,在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親人們聚在一起,分享食物、分享溫暖、分享快樂。每一口湯圓都蘊含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團圓的美好祝愿。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想到了現(xiàn)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和忙碌的生活,有時我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包湯圓使我再次意識到,家庭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可以依靠和回歸的地方。而團圓、和睦的家庭關系則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
    第五段:總結包湯圓帶給我的收獲和感悟(200字)。
    通過包湯圓,我不僅能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還能體會到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幸福。包湯圓讓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教會我培養(yǎng)動手能力、堅持努力和合作的意義。它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努力包湯圓,將這個傳統(tǒng)的食品傳遞給下一代,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親情和團圓的溫暖。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四
    近日,在學校舉辦的包湯圓活動中,我有幸參與其中。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體驗,讓我不僅收獲了包餃子的技巧,更對團隊合作和傳統(tǒng)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包湯圓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包湯圓是一項需要高度默契和配合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需要按照團隊的有效分工去完成。只有每個人都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才能保證最后包出的湯圓質(zhì)量和口感都能夠達到要求。我曾經(jīng)歷了一次小小的“意外”,當時我負責把劑子搓圓整形,由于分了心,在搓圓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一致的形狀,經(jīng)驗豐富的師傅發(fā)現(xiàn)后及時糾正并給予我指導,使得最終我們所包的湯圓都十分規(guī)整。通過這次經(jīng)歷,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只要每個人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盡職盡責,才能取得最好的結果。
    其次,包湯圓活動也讓我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體驗。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是農(nóng)歷除夕夜必備的食物,有著美好的寓意。我曾經(jīng)看到一位老師在包制湯圓的過程中娓娓道來,講解了湯圓的由來和文化內(nèi)涵。通過包湯圓的過程,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通過傳統(tǒng)美食來重溫傳統(tǒng)文化,感受古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這不僅讓我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對傳統(tǒng)美食更加重視和珍惜。
    再次,包湯圓活動也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包湯圓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那么容易。要求要具備一定的手部靈活度和協(xié)調(diào)性。每個湯圓的大小要差不多,要保證包裹餡料的皮也不會破裂。我記得第一次嘗試包湯圓時,好幾個都沒有包好,制作的速度也很慢。但通過多次的練習和師傅們的指導,我最終掌握了包湯圓的技巧,提高了手部的靈活性和精確度。同時,在包制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認真細致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整個湯圓變得不盡如人意。這讓我感受到了認真和耐心對待每一件事的重要性。
    最后,包湯圓活動還激發(fā)了我對創(chuàng)新的思考和冒險的勇氣。雖然包湯圓是傳統(tǒng)的食物,但是包制的方法和味道卻可以有很多的變化。在這次活動中,我嘗試了不同的餡料和包制方法,有的嘗試成功,有的嘗試失敗。但是無論成敗,我都從中學習到了新的知識和技巧。這次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可以有無限的創(chuàng)新空間,只要我們敢于嘗試,不斷探索,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味和驚喜。
    綜上所述,包湯圓活動是一次充滿意義和收獲的體驗。通過團隊合作、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動手能力的提升以及對創(chuàng)新和冒險的思考,讓我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收獲了更多的心得體會。這次活動不僅讓我提高了個人能力,也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我有機會繼續(xù)參與和成長。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介紹包湯圓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包湯圓是中國傳統(tǒng)的冬日美食,尤其是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時,吃湯圓已經(jīng)成為了許多地區(qū)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湯圓的形狀圓潤,寓意著團圓和節(jié)慶。現(xiàn)在,湯圓也逐漸成為了一種美食文化,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文化背景受到了海內(nèi)外的歡迎和推廣。在家包湯圓正是因為其傳承和弘揚了這一,因此在家包湯圓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制作食品,而是帶著家庭的感情和懷念的一次獨特體驗。
    在我家里,包湯圓已經(jīng)是一項傳統(tǒng)了。我們通常會在正月十四的晚上一起聚在一起,捏出各種各樣的湯圓。首先是準備食材。我們通常會選擇糯米粉、水和棗泥,也可以根據(jù)口味添加各種各樣的餡料。將糯米粉和水混合攪拌,直到成為一個面團。將其分成小塊,并用手將其搓成一個小球狀,然后放入適量的餡料。最后,我們需要將其捏成湯圓的形狀,這是最困難的一步。通常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在家包湯圓不僅是制作食品的過程,更多的是一項文化活動和感情的表達。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加深家庭的情感聯(lián)系,增加互相的了解和熟悉。除此之外,還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節(jié)日的內(nèi)涵。通過制作湯圓,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好地融入傳統(tǒng)文化,增長自己的文化知識和見識。
    在家包湯圓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家庭的感情聯(lián)系,還可以帶來許多有趣的樂趣。我們可以相互幫助和教導,分享制作湯圓的經(jīng)驗和技巧。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創(chuàng)意來選擇不同的配料和形狀。這種自由和創(chuàng)意的體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體會到食品制作的樂趣和快樂。
    第五段:在家包湯圓的意義和結論(200字)。
    在家包湯圓不僅是一項制作食品的過程,更是一種家庭感情的表達和文化傳承的延續(xù)。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增長自己的文化知識和視野。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相互幫助和教導來加深家庭的感情聯(lián)系,享受制作食品的樂趣和快樂。在家包湯圓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制作食品的過程,更多的是一項有意義的文化活動和家庭體驗。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六
    近日,我在家中包湯圓。由于疫情的影響,大家不得不在家中度過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然而,在家包湯圓卻比我們想象中地趣味和輕松。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的技巧,還感受到了節(jié)日的歸納和親情的溫暖。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分享我的體會。
    首先,包湯圓的材料是關鍵。對于湯圓的材料,我們需要選用上好的粘米粉和純豆沙,這樣才能制作出美味的湯圓。當然,在材料中加入適量的酒水和白糖,可以讓湯圓更加柔軟和甜美。此外,包湯圓的過程需要用到充足的水量,精確的火候和靈活的手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制作出最美味的湯圓。
    其次,在包湯圓的過程中,需要有耐心和思考。在包湯圓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選擇合適的豆沙餡,選擇靈活并細心地壓制成必要的形狀和大小。另外,選擇合適的模具進行揉捏,十分重要。當我們將豆沙餡置于粘米粉中用水揉合塑形時,適度的用力也至關重要。通過一些嘗試和錯誤,我終于掌握了這些技巧,并意識到只有不斷嘗試、認真思考才能做出美味的湯圓。
    除此之外,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感受到節(jié)日的歸納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湯圓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要食品,尤其是在農(nóng)歷年初一這一重要日子里。它可以代表著家庭的團聚和親情的溫暖。在家中包湯圓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每個人都在一起,在一份共同的努力下,讓這個節(jié)日更有意義。
    最后,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包湯圓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起團結合作,各自貢獻一份力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技能,我們需要聆聽、互相幫助和鼓勵。當我們合作制作好湯圓時,我們會感受到一份團隊合作的喜悅。這也讓我意識到,在傳統(tǒng)文化和節(jié)日中,合作和分享的文化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在家包湯圓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體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家庭和親情的溫暖,還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分享和合作的文化是我們不容忽視和拋棄的。雖然沒有外出游玩的喜悅和興奮,但能夠與親人一起制作美味的湯圓,也是一個美好的記憶。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七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比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元宵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了。
    元宵節(jié)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那天,春節(jié)剛過,就迎來了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我們都要放煙花,吃湯圓。
    元宵節(jié)那天,媽媽說:“我們今天要吃我們自己包的湯圓”。開始做湯圓了,我見媽媽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一個湯圓,我再一旁看媽媽包湯圓,我的'小手就有點癢癢了,我學媽媽的樣子,自己也包了一個湯圓,我越包越帶勁,不一會兒就包了十幾個。包完湯圓后,就開始下鍋了,我見湯圓一個個像“跳水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不一會兒湯圓就做好了,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湯圓正沖著我們咧嘴笑呢。我就問媽媽:“為什么呢”?媽媽笑著對我說:“可能元宵節(jié)我們高興,湯圓也高興吧”。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jié)日,并永遠繼承下去。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八
    溫暖冬至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里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團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后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
    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里頭似乎有許多調(diào)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只一只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么努力搓都沒用。后來,我干脆等“湯圓們”干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里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jié)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huán)節(jié)。
    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著熱氣,在盆里等待我們品嘗?!斑?這湯圓湯的顏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后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里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fā)出陣陣暖意。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九
    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著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讓姐姐把溫開水倒進粉里,就開始和糯米團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干了,就再加進一些溫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后,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團來搓湯圓。姐姐說:“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說:“我會認真搓的.?!庇谑牵瑡寢屇靡恍K糯米團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說:“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說:“沒關系,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甭犃藡寢屨f的話后,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媽媽說:“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
    奶奶先拿出幾袋糯米粉,又拿來一個臉盆,在里面和起了面。奶奶和一會兒面加一點兒水,揉了好間才和好了面。然后,奶奶拿出了一碗芝麻加糖的餡就開始包了。我拿了一團面,揉成圓形,大拇指朝轉(zhuǎn),做成了一個碗狀的圖形,雖然有點像圣誕老人的帽子,可我不灰心,又重做了一個,這次做得比較我就往里放餡了。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芝麻餡,感到不夠多又放了一點,這次夠了,我就像奶奶一樣用口子捏牢,不讓餡流出來,等我包好第一個的時候,奶奶和姐姐已經(jīng)包了好幾個了,“我們先煮幾個嘗道看吧!”奶奶說。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好的!好的!”。
    奶奶先煮了一鍋熱開水,然后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入鍋中,一個個湯圓像游泳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鍋蓋,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浮在了水面上,真是可愛極了。我仔細辨認,非讓奶奶把我自己包的那個舀上來,奶奶舀了幾個,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自己包的那個湯圓雖然樣子丑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每年春節(jié)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夠吃到外公做的湯圓。那湯圓圓圓的,白白的,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因為里面包啦黑芝麻做的餡,所以吃的時候更覺得香甜。
    我想,湯圓這么好吃,我也來學著做幾個。于是,我學著外公的'樣子,先取啦一小團已經(jīng)和好啦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再放進去一個事先搓好啦的黑芝麻餡,然后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給捏起來,最后放在兩只手心里輕輕的搓圓,一個湯圓就做成功啦。我一口氣做啦一二三四五六七____,一共是九個,就混在外公做的湯圓中一起下啦鍋。我真有點急的等著吃湯圓呢,一會兒,外公說,撐船啦,撐船啦。我一看原來有兩個湯圓在燒滾的時候破啦,黑芝麻餡漏啦出來。我想,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個中的兩個,外公做的湯團從來都是不會破的,燒湯圓的水永遠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勵我說,第一次做湯圓就有這么多都是好的,很不錯!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錯!我一邊吃著自己第一次做的湯圓,一邊用調(diào)羹攪著碗里有點黑乎乎的湯水。
    忽然,我想起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書里的“理發(fā)師”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發(fā)把弟弟的頭發(fā)剪得“像翻耕過的草地似的”,最后還讓弟弟“一個人面對著鏡子里的禿頭發(fā)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今天是元宵節(jié),媽媽買回來啦一袋湯圓,并答應讓我來煮。我一聽,高興極啦,并立即就準備煮湯圓。
    我飛快地跑到廚房,先把鐵鍋放到啦煤氣灶上,加入啦半鍋水,蓋上鍋蓋,打開啦火。然后,我看啦看湯圓的配料表,其中竟有我最喜歡的黑芝麻粉和花生粉,一定很好吃!漸漸地,鍋里的水沸騰啦。我打開鍋蓋,學著以前媽媽煮湯圓的樣子,先倒出幾個小湯圓,再用勺子舀起,之后慢慢倒入水中。湯圓下啦鍋后,先是藏在鍋底不肯上來,后來逐漸浮出水面,像個淘氣的小孩子似的上跳下竄。三分鐘過去啦,我估摸著湯圓熟啦,就盛啦兩碗湯圓,給爸爸媽媽品嘗,他們都說好。
    我也給自己盛啦一碗,吃到嘴里滑而不膩,香甜可口。黑芝麻也能隱隱約約看到,這是我所吃過的最好吃的湯圓啦!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開始包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我先在手上抹了點面粉,然后掐了一快糯米粉,把它壓成一片,再在中間用手指弄一個窩窩,里面放點糖,外面再加上一層糯米粉揉成“小球”就可以了??晌仪皫状味及烟歉懵┏鰜砹恕:髞?,做成了一個橢圓的“鴨蛋”,但比前幾次好多了。
    看著媽媽做的圓溜溜的“小球”我心想:為什么媽媽包的湯圓就那么圓呢?于是我就問媽媽:“你包的湯圓怎么那么漂亮呢?”,媽媽說:“包湯圓要認真地包,才會有圓圓的“小球”哦!”我就按照媽媽說的去做。最后,我果然做了幾個圓溜溜的'“小球”。
    這時,我終于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含義。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過年了!過年了!過年是我們開心的日子,不知這年有什么開心事,我們都等不及了,還不快去看看!
    我和朋友去廚房看看?!斑^年了!過年了!”媽媽說,“大家想吃什么?”“恩~吃湯圓?!蔽覀冋f。媽媽又說:“那么和我一起來包吧!”“好!”
    媽媽把材料準備好,她一邊做一邊說:“先把水和面粉揉成團,壓扁,接著放進芝麻和水,鼓成饅頭狀,然后揉圓,照這樣多做幾個,最后煮到湯圓浮上水面就好了。”
    聽著媽媽的方法,好像很容易,我和朋友急急忙忙地動手去做卻漏出了芝麻,我們沒有死心,經(jīng)過一次有一次努力后,香噴噴的湯圓終于出爐了!
    好好吃,真不愧是努力后的結果呀!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四
    天早晨,媽媽有些不舒服,爸爸又在睡懶覺,我只好做早飯了。
    我先把“游泳池”里的水放好,放在電子爐上開始燒水。一會兒,“泳池池”里的水發(fā)出了“咕?!薄肮緡!钡穆曇簦序v了!該把“游泳員”放入“游泳池”了?!坝斡締T”們個個好象剛從北極回來,一個個都渾身冰涼冰涼的,一見到熱水,他們就爭先恐后的跳進去,好象想痛快的洗個熱水澡。一會兒熱水就迷住了我的眼睛,我看不到他們了。我急忙用筷子攪了攪,原來躲藏在水底的'“游泳員”,以為是漩渦來了,便紛紛東躲西藏。淘氣的他們還故意往外潑水,濺了我一身,“好燙!”我大聲喊道。中火五分鐘后,我耐心的等待著“游泳員”浮上來上鉤。慢慢的它們一個個跳躍起來,全都浮在了水面上,黑胖胖的臉也露了出來,你看!一個個肚子鼓鼓的,好象因為水性不佳,喝了很多水一樣。我連忙用“網(wǎng)”把它們撈了上來,輕輕地放入碗里,聞起來香噴噴的,真想一口吃完呢!我用勺子輕輕的舀起一個,吹了吹,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味道好極了!
    我叫爸爸媽媽來吃元宵。他們嘗了一口,直說:“真好吃呀,真好吃呀,你看我們的寶貝女兒也會做飯了!”我聽了后,開心的笑了。
    參考過元宵吃湯圓元宵節(jié)吃湯圓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當然,這也是我們家的老習慣了。
    就說今早吧!我剛睜開睡意朦朧的雙眼,便聽到媽媽在廚房里喊著:“快點兒來吃湯圓喲!晚了就沒啦!”我急了,從床上一躍而起,叫到:“筷下留圓!”接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戴好,也不洗漱,立馬拿出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向餐桌??粗肜锇装着峙值臏珗A,我還沒動筷,心里就已經(jīng)甜滋滋的了。輕輕咬上一口,軟軟的,滑滑的。
    當湯圓的味兒還在嘴里徘徊時,弟弟來找我放煙花。嗬這下可把我樂壞了??刹皇菃?天空在我們的舞動下,一會兒傳來綿延不絕的連響炮,一會兒又綻放出璀璨的艷珠炮,簡直是樂趣無窮。
    午飯后,我看見爺爺用許多蘆葦,扎成一個火把,心里很納悶。爺爺見我一臉迷惑,便解釋道:“今天正月十五,傍晚帶你們到田里去舞火把!”為什么要舞呢?”我刨根問底。“求好收成??!”奶奶插了一句。
    哦,我明白了!它是用來祈福的!原來這也是我們農(nóng)村慶祝元宵節(jié)的一種方式啊!
    傍晚,爺爺帶著我和弟弟,每人手里一個火把,進入自家田野。他拿著打火機,點燃了那“福棒”,我的心,隨著這火把一般狂熱地燃燒起來,臉也被熏得緋紅。于是,我們快樂地舉起火把迎著田間小道一路小跑,你追我趕,火星四濺,在夜幕中托出一片燦爛的光輝,像一條火龍在田間游動。忽然,一直沉默的爺爺拍手叫起好來:“好好好!你們倆兒都這么誠心,不怕今年沒有好收成!”
    “砰——啪”,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知道,吃團圓飯的時間到了。到了家門口,跺跺腳上的泥土,抬頭一看,媽媽和奶奶正忙著往桌上端菜呢!“哇!太豐盛了耶!”我趕緊招呼叔叔嬸嬸,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開懷暢飲,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吃湯圓真開心,要是能天天吃到湯圓那該多好啊。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五
    元宵節(jié)是我國各個名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農(nóng)歷新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國已經(jīng)傳承了20多年了。元宵節(jié)講究的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jié)的歡騰、熱鬧,也道出了元宵節(jié)與其它節(jié)日的不同之處。所以說,我很喜歡這個節(jié)日。
    今年的元宵節(jié)與昔日的不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元宵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隨媽媽去街市看花燈,雖然門外的冷風吹得我冷的發(fā)抖,但是這寒冷低檔不住我對看花燈的熱情。
    元宵節(jié)真美!真熱鬧!真是五彩繽紛!是吧?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六
    今天,老師要和我們一起包湯圓。
    老師先給我們準備一團糯米面和餡。開始包湯圓兒了,我拿了一點面,然后再把五仁或者黑芝麻的餡放入面中,再把它揉圓,一個湯圓就包好了。我包呀包呀,當我包完四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們組盆里的面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我們包了十六個了,我想,這些湯圓煮了應該非常好吃吧。最終,在我們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包了二十一個。這時,我們的面團沒有了。張博文就去問別的組要面團。張博文要了四塊面團。我想,這應該夠包的了吧。老師開始檢查了,從一組到我們組。檢查我們組戰(zhàn)果時,我很激動,生怕老師說做的不好。直到老師露出微笑,我心里的石頭才落地。終于可以下湯圓了。老師先讓我們下去玩一會兒。沒過多久,老師就把我們叫上來吃湯圓了。我趕緊夾起一個吃起來,吃了第一個竟然是黑芝麻的。我感覺非常的嫩,而且又很香。我緊接著又夾起一個吃了,這個是五仁味兒的,也很香。吃完之后,老師讓每個人說一說吃湯圓兒的感受。從第一個人到最后一個人,前面的四個人終于說完了。到我說了,我意猶未盡地說:“我吃了三個黑芝麻的,三個五仁兒的。它們又香又滑,美味極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湯圓,也品嘗到了美味的湯圓。你會包湯圓嗎?也來嘗試一下吧!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七
    正月十五,按照咱們中國人的習俗,挨家挨戶都要包湯圓、吃湯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陌鼫珗A的小學生。
    作文。
    歡迎大家閱讀!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學包湯圓,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湯圓。
    我先拿出湯圓粉,把湯圓粉倒進小盆里,再放一些熱水,把湯圓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湯圓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著在湯圓面團中揪出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餡放進窩里,再包起來。我因為把餡放得太多,餡都露出來了,我再輕輕地把餡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補上。媽媽說:"你真粗心,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來。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jīng)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幾次,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今天,我?guī)椭鷾珗A游了一次泳,它們可感謝我了,讓我把他們都吃了。
    今天早上,我禁不住肚子的攻擊,盯上了冰箱里的一包湯圓,打算自己動手“作”了它。
    我往鍋里加了冷水,開了大火,準備讓“運動員”們先泡個澡,然后再比賽游泳。當我打開包裝紙,為那些原本應該去相撲的運動員們擔心,“這些膘肥體壯的運動員能浮上來嗎?”運動員們可不這樣想。看,它們下水的時候,轉(zhuǎn)了個360度,不對,是480度的轉(zhuǎn)體,快比田亮強了??山酉聛淼那闆r就不出我所料了。它們一下水就沉入“海底”,好像是在跟我對著干。“好?。∧銈冏约翰桓∩蟻?,那我?guī)湍銈儯 毕胫?,我手拿一個中間有洞的鐵勺子就上陣了。我撈了一個湯圓,拖著它到水面上,可這個湯圓太不識相了,利用水開時的波浪又回到了那個潛水大家庭里。好,那你們就一直潛泳吧,我看你們能潛多久。過了三分鐘,那些不想上來的湯圓一個個都上來了,哈哈!它們都知道我的厲害了??涩F(xiàn)在,我不想讓它們上來,它們倒一個個乖乖上來了。我用力把它們壓下去??梢凰墒郑鼈兙陀指∩蟻?。我怒了,用最大的力氣壓它??赡苁俏姨昧α?,湯圓流“鼻血”了。這時,我終于發(fā)現(xiàn)湯圓熟了,便將它“轉(zhuǎn)移”到了肚子里?!芭叮业亩亲?!”原來湯圓在水里沒玩盡興,又在我肚子里玩起來。
    2月14日這天是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蔽艺罩职值姆椒ㄒ辉嚬徊徽沉?。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jié)。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八
    今天下午,我放學回家,正好我媽逛街回來。我媽看見我就說:“楊洋,今晚吃餃子吧?!蔽腋吲d得跳了三英尺高。因為吃過餃子,感覺很好吃。我聽到我媽媽說,“今天,我們要自己包餃子?!迸?,太好了。至今只吃過餃子,沒做過。
    晚上,爸爸拿來一碗米粉,倒進臉盆里。然后用勺子倒一些水。然后,他拿了一雙筷子來攪拌米粉。我等不及了。于是,我對爸爸說:“爸爸能讓我調(diào)粉嗎?”沒等爸爸答應,我抓起他手里的筷子,攪起了米粉。爸爸說:“楊洋,輕點?!蔽艺f:“我明白了?!庇谑?,我繼續(xù)用粉輕輕攪拌。很快我攪拌了米粉,然后開始攪拌。好粉,暫且不說。然后,爸爸拿起一塊米粉揉了揉。然后,他把米粉切成球。然后,我們開始一起做。我看到爸爸把面團壓好,放了點糖在里面,把邊上的粉拉起來捏了捏。不一會兒,一個包子就做好了??赐曛笪蚁耄骸捌綍r搓泥巴這么容易,這個肯定很容易。如我所料,真的很好。然后,我開始做飯。我在茫茫人海中等待.
    過了很久,一股甜甜的味道撲鼻而來。我正準備拿掉蓋子,用勺子舀。父親對我說:“孩子,還沒準備好。等一等?!蔽也坏貌煌诵?。
    過了一會兒,我看到父親還沒開始,我想我會主動的。然而,我父親搶先一步,打開蓋子,拿出餃子給我吃。我拿了一雙筷子,拿起一大碗餃子,放在碗里。然后,我把碗拿到餐桌上坐下來吃。
    我拿起筷子咬了一口。又軟又甜又好吃!我不顧外表,狼吞虎咽。這時我覺得我和爸爸做的餃子真的很好吃,甚至比店里賣的`都好吃。
    包湯圓的心得體會篇十九
    今天下午,爸爸和我一起包湯圓。開始,爸爸說:”徐陽,你去找紅糖。“我找了很多地方,只找到白糖。所以,這頓湯圓只能用白糖了。爸爸揉好面以后,我們就開始大展身手。爸爸說:”先揪一小塊面,然后用手搓圓,再捏扁,放上糖捏成圓?!拔乙詾楹芎唵危詈笠淮?,把湯圓搓爛了。
    原來,做湯圓也并不簡單,必須要用心。從這里我悟出一個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用心,你就是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