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教案(匯總12篇)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一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fā)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xiàn)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同學們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同學們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同學們在讀中悟。
    2、充分尊重同學們的感受,體驗。尊重和相信是實現(xiàn)平等對話的前提。在課堂學習中,要實現(xiàn)與同學們平等的對話交流,首先要尊重同學們,而尊重同學們首先要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fā)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同學們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愿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劃出難讀的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同學們朗讀時可能有困難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指導。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b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檢查同學們識記生字的情況。
    課件出示:扎、壞、抓、莓、幸福、受、吵
    具體操作:指名同學們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1——6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然后按照——當我讀到()時,我覺得很(),因為()。
    (2)同學們交流讀后的感受,隨機進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讀指導。
    具體操作:借助課件讓同學們體會小熊和松鼠快樂的心情,再指導朗讀,并理解詞語“樂壞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引導同學們小結。課件演示過程。
    師: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樂壞了,那我們就在音樂中去體會快樂吧!挺起腰來,看誰讀得最幸福、最快樂。
    生在音樂伴奏下齊讀1——6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1)這時,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匯報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機指導第7自然段的朗讀(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指導讀11自然段。
    (4)(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心里就會默默對小熊說上一句話,他會說些什么呢?(指名說)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重點指導“幸”。)
    2、寫好后沖寫得滿意的字笑一笑。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二
    《故事兩則》是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配合第三組教材“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設置的拓展性練習。
    《故事兩則》第一則故事為《加了一句話》,講一位法國著名詩人見到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一天什么也沒討到,在她的乞討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這句話,讓那些路過的人主動投幣,表現(xiàn)了語言的強大魔力。
    第二則故事《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講的是周恩來總理在招待外賓時,對“萬”字圖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1、自讀課文,理解大意,理解內容。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
    3、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培養(yǎng)機智巧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精煉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fā)積累優(yōu)美語言的興趣。
    教學難點:對精妙的進一步感悟和拓展。
    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在自主學習中感悟,通過拓展性練習,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達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1、教師根據(jù)本課拓展性練習的教學思路,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媒體效應,收集資料,拓展性練習作輻射準備。
    2、學生一是重溫第三組教材的訓練重點,二是收集相關的事例,作好交流準備。
    (一)課題導入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就是這樣奇妙。凡是精煉、幽默、生動的語言都是被藝術化了的語言。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同學們一道走進語言藝術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板書課題)
    (二)閱讀理解
    1、出示閱讀要求(課件)
    (1)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這兩則故事分別講了什么,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變化的原因,邊讀邊動筆圈畫。
    (3)把不理解的地方標識出來,組交流,合作學習。
    2、檢驗閱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
    (2)讓學生說說自讀中解決了哪些問題。
    (3)把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3、品讀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a:比較:“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b:對加上“春天到了”課文是怎么解讀的?
    c:你是怎么想的?(課件:百花爭艷的'春天)
    d:這句話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引讀:師: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春天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2)“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
    填空: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心情,于是對老人產(chǎn)生了。是產(chǎn)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
    a:“法西斯”在這句話里指什么?
    b:“消滅”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論一論這句話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內化
    1、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評定,把肯定的寫在黑板上。
    3、課件展示練習內容。
    廣告詞:請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語言(找—議)。
    (2)根據(jù)漫畫寫一句話。
    (四)總結
    精妙的語言是智慧果,愿同學們盡情享受語言藝術的快樂之果。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三
    在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大背景下,幫助學生解決應用“的地得”的疑惑與困難。
    二、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對于“的地得”的誤用與忽視展開教學,規(guī)范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使用。按照“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的思路展開教學,總結歸納優(yōu)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道“怎么樣的什么、怎么樣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樣”三種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運用小兒歌“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后面雙人來”的口訣幫助正確使用“的、地、得”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的、地、得”的區(qū)別。
    2、在實際情境中正確運用“的、地、得”
    五、教學時間
    8分鐘微課堂
    六、教學適用對象
    義務教育九年制內的學生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屏軟件
    八、教學設計與過程
    開場白:
    (一)問題與疑惑
    1、重要性
    同學們,漢字中的“的地得”作為一級字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字,經(jīng)測算,每100個漢字中就會出現(xiàn)四次??墒?,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卻經(jīng)常出錯!你瞧!
    2、錯誤使用案例的糾正
    (1)使用錯誤:
    因為我地表現(xiàn)好,老師高興得獎勵我一顆星,相信我會表現(xiàn)地更好!
    疑問:這個句子哪里出問題了呢?
    (2)糾正錯誤:
    因為我的表現(xiàn)好,老師高興地獎勵我一顆星,相信我會表現(xiàn)得更好!
    釋疑:原來正確答案應該是這樣的!
    3、過渡質疑: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區(qū)分“的、地、得”呢?趕緊來找
    找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吧!
    (二)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相同之處:原來它們都是念輕聲“de”,都是結構助詞,起連接作用。
    2、不同之處:但是它們的搭配及用法卻各不相同。
    (1)怎么樣的什么
    (2)怎樣樣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樣
    3、區(qū)分的方式與方法:小兒歌小結: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后面雙人來
    (三)鞏固操練
    1、練習鞏固
    (1)形近區(qū)分
    靜靜的()河面
    靜靜地()寫字
    歡樂的()山谷
    歡樂地()歌唱
    滿意地()點頭
    滿意的()作品
    (2)類別區(qū)分
    1)跑得飛快
    飛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強烈的渴望
    強烈地渴望
    (3)綜合雜糅
    小雛鷹飛到大樹的上方,高興地喊起來:
    “我真的會飛啦!而且飛得很高呢!
    小結:能填對這個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經(jīng)學會它們的用法了!
    2、特殊情況
    質疑:假如遇到特殊情況怎么辦呢?
    3、小結歸納:
    同學們,只要你記住口訣:動前土、名前白、行動后面雙人來,相信你再也不會弄錯“的地得”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四
    1、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體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并讀一讀。
    3、開展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要全面的看待問題,不能只看外表。
    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指導讀出問號的句子的語氣;
    開展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一、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什么是勞動模范?讀完課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題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讀出疑問句的語氣(指名——范讀——齊讀)
    二、初讀感知課文
    2、還記得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鳥類朋友?
    出示鳳凰貓頭鷹烏鴉麻雀誰愿意叫叫它們的名字?
    出示推薦勞動模范調查這還有一些詞語朋友?指名讀。
    用推薦、調查說一句話理解詞義。
    3、用上這幾個詞語說一說這個故事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品味
    師:小動物們認為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為什么?(自己默讀課文)
    師:小鳥認為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從課文中找找讀讀?!霸S多小鳥推薦貓頭鷹,說它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應該當勞動模范”
    讓學生點評:捕鼠能手,田園衛(wèi)士,真能干。
    師:誰和大家說說烏鴉是怎樣調查的?
    烏鴉
    師:誰來說說烏鴉是怎樣匯報的?(生讀原句。)
    想想:烏鴉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嗎?為什么不同意?
    學生匯報:貓頭鷹太懶了師追問: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句子:大王,我大白天查看時,貓頭鷹還在睡懶覺。我又向周圍鄰居了解情況,大家都說貓頭鷹一年四季總是白天睡大覺。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認真、負責)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貓頭鷹太懶了,所以說?(課件出示句子)這樣一個懶漢,怎么能當勞動模范呢?
    師:大家看,這句話后邊是什么號?(隨著學生說問號變成紅色)你們都來讀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指名說,師注意評價(課件出示句子)
    這樣一個懶漢,不能當勞動模范。
    師:這是怎樣的一個懶漢?
    師:現(xiàn)在你們就是烏鴉,你們特別不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所以,你們就向鳳凰大王匯報。
    (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們都說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我派小麻雀、烏鴉去調查,也不知道怎么樣了?哎,小烏鴉回來了,我得問問去,烏鴉你調查的結果怎么樣?快向大王我匯報匯報。
    麻雀
    師:也不知道麻雀調查的怎么樣?哪只小麻雀向我匯報匯報。
    課件出示句子:大王,貓頭鷹的相貌又兇又丑,叫聲難聽,非常嚇人。如果讓它當勞動模范,會損害我們鳥國的形象,讓外國恥笑。
    師:它相貌什么樣?叫聲怎么樣?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貓頭鷹的`圖片)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師:烏鴉和麻雀都認為貓頭鷹不能當勞動模范,鳳凰聽了他倆的匯報怎么說的?自己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師:鳳凰是怎么說的?你能試著填填嗎?(出示填空)烏鴉,貓頭鷹在()干什么,你()了嗎?麻雀,你怎么能()呢?你們再去()。
    師:小烏鴉你們只調查了夜晚,調查白天了嗎?你們的調查怎么樣?小麻雀你以貌取人。什么叫“以貌取人”?你能不能聯(lián)系上文說一說。(指生說)這就叫以貌取人。
    師:那怎么辦?再去調查。
    師: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我們也和烏鴉、麻雀一起去調查調查。
    師:貓頭鷹也來了,你們趕快去和它打聽打聽情況吧?(師扮演貓頭鷹)
    師:這只是貓頭鷹自己的說法,光聽它一個人說行嗎?(向他的鄰居打聽打聽)這次,它們是夜里去調查的。它們在樹林里看到了黃鶯、喜鵲,就和它們了解情況。
    師:百聞不如一見,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教師補充資料:一個夏天里貓頭鷹起碼要捕食野鼠一千只,假使一只野鼠在一個夏天吃掉二斤糧食,一個夏天就為人們搶救下成噸的糧食。)不愧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
    師:哦。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學生說(教師板書:擦掉“嗎”)
    師:誰來說說你怎么記這兩個字?(卡片)
    師:怎么才能把這兩個字寫漂亮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個字的結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先描,體會(擺好寫字姿勢)
    師:板書(范)
    生展示,再寫一個
    四、拓展延伸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五
     ?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語文教學設計是在設計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搜索整理的語文微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xiàn)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xiàn)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fā)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fā)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tài),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fā)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fā)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2、作業(yè)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fā),從而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課后反思: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六
    1、學會10個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快樂。
    體會作者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一、聽海尋聲,激趣導入
    1、cai播放大海聲音:聽,這是誰在說話呢?
    2、學生猜測: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與孩子嬉戲的聲音:再仔細聽,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學生猜想:孩子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全班進行交流。
    5、師引:聽!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小孩與大海玩得很快樂,你們想去看看那快樂的場面嗎?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6、板書:小孩與大海
    二、海邊采風,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小孩與大海玩耍的場面。
    3、全班進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畫面?
    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遠航
    三、海灘掠影,品味感悟
    1、師引:小攝影師們,讓我們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畫面吧!
    2、師配樂范讀,cai出示句子:
    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著,跳著,笑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反饋。
    4、cai出示海邊孩子們踏浪的興奮場面
    5、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
    6、繼續(xù)抓拍精彩處,讀一讀后面這幾句話。
    7、師導:浪花真頑皮,逗得孩子們又笑又叫,孩子們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給他們帶來的無限快樂。走,讓我們再去欣賞一下我們拍攝的照片吧!
    8、齊讀第1自然段
    9、學生交流對大海的印象
    10、師總結:大海不僅給小孩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這些小攝影師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相信下節(jié)課,我們會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1、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字形。
    2、教師范寫難寫的生字。
    3、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七課,你知道了什么。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讀第二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們還會堆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二)讀第三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撿貝殼)
    (2)拓展:他們撿到什么樣的貝殼?用貝殼做什么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三)讀第四、五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么?(孩子們看船出海。)
    (2)指導感情朗讀。
    三、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大海給孩子帶來哪些樂趣?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能力和表現(xiàn)手法。
    四、拓展學習。
    收集描寫大海的句子,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七
    (1)通過課上的交流,挑選出兩篇同學們評價不高的習作,幻燈展示。
    (2)集思廣益,共同修改。
    過渡語:同學們剛剛交流了習作,有的同學剛一交流完,大家馬上猜出了他描寫的是哪位同學。而有的同學交流完畢,大家還是一頭霧水。我們接下來一起把這一頭霧水潑掉,讓大家文采突出、同學們也能高效猜出他是誰。
    (3)引導學生將特點寫具體,加入事例、修辭方法。例如:
    她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像星星一樣閃耀。(外貌描寫—比喻)
    她在課間總是主動幫助同學講數(shù)學題,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真是助人為樂的榜樣。(助人為樂—事例)
    4.增補信息,完善習作
    (1)引導學生修改習作。文章不厭百回改。給足10分鐘的時間,修改。
    (2)分享交流,師生書面評價?!菊n件】
    (3)依據(jù)評價標準再次修改細節(jié),從詞語、事例、比喻三個角度修改。
    (4)給每位同學隨機發(fā)送一位小伙伴在學校學習或生活的精彩瞬間,引導同學們再撰寫一篇文章,并制作習作墻報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和老師也猜一猜。
    通過全班展示與師生評定,引導學生反復新修改習作,在一次次進步中提升習作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享的習慣。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八
    《陋室銘》微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2.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一、譯
    二、讀,體會韻文“銘”的文體特點。找韻腳,生讀韻文,師讀散句。體會駢散結合、錯落有致的語言節(jié)律之美。
    三、
    把握人文情懷及寫法。
    1、生動講述《陋室銘》劉禹錫三次搬家氣知縣的軼事。
    之后齊讀感悟 2、析文。
    由尾句“何陋之有”引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明確主旨句。
    分析主旨句的引出方式,陋室不陋三表現(xiàn)。結句的類比手法和引用典故的作用。順勢明確本文思想感情。
    歸結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
    總結
    :
    這篇銘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和類比襯托的手法。
    板書設計:
    陋 室 銘
    劉禹錫
    景——幽雅
    陋室 人——儒雅 不陋(德馨)
    事——高雅
    附件2:
    微課教學設計模板
    初中語文微課的優(yōu)點及作用 1.“微課”不同于教研活動。“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tài)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于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2.“微課”的規(guī)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yè)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臺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yè)人員學習,并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jīng)驗,提升能力。
    3.“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tài)的聽課、評課活動,“現(xiàn)炒現(xiàn)賣”,具有即時性。由于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tài)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4.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yǎng)。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九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德。
    3課時
    生字卡片、課件等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吞吞吐吐、皺著眉”等詞語。
    2、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3、學習使用語氣詞:嗎、吧,說話。
    一、朗讀感悟課文2——4自然段:
    過渡語:上節(jié)課啊,小朋友都說不喜歡林園園,因為她舍不得把綠鉛筆借給李麗。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讀出了林園園的舍不得。
    (一)學生自學2——4自然段:
    要求:請小朋友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找找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林園園舍不得借綠鉛筆,把這些句子劃出來。
    (二)交流:
    1、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這四句話。
    2、學習第一句:
    (1)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BR>    讀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說話不爽快,很猶豫的樣子)從這個詞語,你看出了什么?林園園吞吞吐吐地,邊說邊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時候,你也會這樣吞吞吐吐的說話。
    你還能從哪里發(fā)現(xiàn)林園園不愿意借?看圖1,先看林園園畫的樹葉,再想林園園說的話,說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筆)
    你能把林園園的不愿意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2)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
    (3)當時李麗想借綠鉛筆,她是怎么對林園園說的,讀第二段,找一找,讀讀李麗的話,你覺得她是用什么語氣說的?自己讀一讀,指名讀。
    當時李麗想借綠鉛筆,她很有禮貌地向林園園借,我們也來學李麗用上“嗎”,有禮貌說一句話。指名說。
    我們有禮貌地跟邊上的小朋友借借東西,好嗎?
    小結:短短的一句話竟然有這么神奇的力量,讓別人很樂意地答應你的請求,只因為——我們有禮貌了,以后可得經(jīng)常用哦!
    我們先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句
    (4)齊讀這段話。
    3、交流,隨機結合引導:
    導入: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林園園后來說的幾句話,請小朋友自由讀一讀這些話,挑一句,像我們剛才那樣,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從句子中哪些地方讀出了林園園舍不得借綠鉛筆,她是用什么語氣說的,猜猜林園園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BR>    a、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我們來猜猜:其實林園園心里在說什么?所以,你覺得林園園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說這句話,(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請你來讀一讀。指名讀,女生讀。
    b、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鉛筆借給我了吧?!?BR>    當時,李麗是怎么跟林園園說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們來讀讀李麗的話,想想她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說這句話的?指名讀,齊讀。
    c、請2名同學與老師合作分角色讀第3自然段,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
    (2)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讀出來嗎?指名讀一讀,齊讀。
    (3)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
    “皺著眉頭”說明什么?猜猜林園園肚子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么?來,我們也皺著眉頭,把她的不滿,出乎意料讀出來。
    a、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麗當時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自然段。
    師:林園園很舍不得借,可她為什么一直都沒有開口說不借呢?(體會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開口說不借,很為難,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讀讀這些話,體會她的心情。
    5、那么我們再來讀讀李麗的話,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有什么體會呢?
    李麗很有禮貌,很耐心地借,越來越著急,直到林園園的要求太高,她無法做到,生氣了,最后不要了。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3)討論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
    (4)讀一讀這段話,體會李麗知道自己錯了,林園園認真地畫著的樣子。
    試讀指名讀齊讀
    5、讀全文(分角色)機動。
    拓展:你想對林園園或李麗說什么話呢?
    三、完成課后習題:讀讀說說和作業(yè)本題2
    1、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小朋友認識了林園園和李麗兩個小朋友,知道了他們之間的故事,還明白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真能干。我們還學會了一種本領,那就是有禮貌地請求讓別人幫助自己,別人一定會很樂意地幫助我們。
    2、打開作業(yè)本,完成作業(yè)題3,馬上寫一寫,寫完了就大聲讀一讀。
    3、看課件:新本領也學會了,現(xiàn)在要來做一道挑戰(zhàn)題,你愿意嗎?完成作業(yè)題2,你可以選喜歡的詞語說話,一個或幾個都可以。準備后指名說。
    【板書設計】
    19藍色的樹葉
    林園園李麗
    貼圖(綠樹葉)貼圖(藍樹葉)
    互相幫助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十
    1、幫助學生認識提示語在人物對話描寫中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后,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1、了解并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后,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2、熟讀、背誦“提示語”童謠。
    1、 ppt教學課件。
    2、編寫“提示語”童謠。
    時間安排:8分鐘左右
    一、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激發(fā)學習興趣,揭示學習內容。
    二、實例講解
    1、課件出示學生學過的課文《珍貴的教科書》中的一組人物對話。
    2、指名分角色朗讀。
    3、認識對話描寫中的提示語及它的'作用。
    4、用形象化的語言具體分析提示語在句中的位置變化,發(fā)現(xiàn)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
    三、升華提煉
    1、課件出示老師編寫的“提示語”童謠。
    2、讀一讀、背一背,點撥理解。
    四、練習鞏固
    1、課件出示另一組人物對話描寫,默讀。
    2、引導運用“提示語”童謠給這組對話加標點符號。
    五、布置作業(yè)
    六、 小結拓展
    希望同學們能熟練背誦“提示語”童謠。大家平時在寫自己的小文章時如果有人物對話描寫,也可以試著變換提示語的位置,運用我們學習的童謠準確地加上標點符號,這樣小文章就更加生動活潑啦!
    給人物的語言描寫加標點符號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特別是遇到整組的對話描寫,隨著提示語在語段中的位置不斷變換,其中的標點符號也會跟著相應地發(fā)生變化,這時,學生往往一籌莫展。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設計了《“調皮”的提示語》微課教學,希望能幫助學生掌握含有提示語的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使用規(guī)律,進一步在習作中準確運用。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十一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一、導入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扒閯佑谥卸砸缬诒怼钡脑娫~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就: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nóng)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jīng)?七月》以來的農(nóng)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nóng)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nóng)家詞、山農(nóng)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田園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nóng)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nóng)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nóng)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yōu)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nóng)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jié)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nóng)民勞動的情景。表現(xiàn)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nóng)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xiàn)什么呢?
    明確:在農(nóng)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三、練習
    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
    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業(yè)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wǎng)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一、檢查作業(yè)
    1.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閱的有關唐代田園詩歌并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比較
    (二)朗誦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指名朗讀、分組朗讀并進行指導。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描寫晚春農(nóng)村的自然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首詩歌表現(xiàn)的樂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nóng)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金黃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
    3.三、四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
    4.四句中寫“蜻蜓蟲夾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確;以動寫靜。
    5.詩歌的寫法
    明確:(1)點面結合;(2)動靜結合。
    三、練習
    1.朗讀詩歌。
    2.背誦并默寫詩歌。
    四、小結
    1.詩歌的朗讀。
    2.詩歌內容的理解。
    3.詩歌的寫法。
    五、作業(yè)
    理解背誦默寫兩首詩歌。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范例篇十二
    微課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某個知識點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形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將以一個語文微課的.制作案例的設計來分析微課設計思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選題是制作微課的關鍵,科學的選題也是微課成功的前提。在微課網(wǎng)觀看老師們的獲獎微課時,我發(fā)現(xiàn)老師們的選題都非常細小,如《標點符號運用-提示語的三種位置》、《作文指導——“介紹自己”的三種方式》、《認識田字格和學習基本筆畫“橫”》……觀看獲獎微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微課的選題一定要小,要針對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細小知識點,學生理解不透徹的,易錯的問題進行微課選題。根據(jù)選題小而精的特點,結合現(xiàn)在不管是入學之初還是中段或高段的學生,很多學生的握筆姿勢都是錯誤的情況,筆者把微課題目定為《握筆姿勢》。與學生的實際結合,把握筆姿勢細化,旨在讓這個細化的握筆姿勢使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微課的成敗除了要選好題外,精心的選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課教學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它的表現(xiàn)形式?jīng)Q定了微課教學不能以大篇幅發(fā)揮,詳盡說明的手段來實現(xiàn)教學。而語文微課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燈片的形式錄制,由于幻燈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燈片的形式呈現(xiàn)的話,就會給人密密麻麻的感覺,那觀看者就連看的興趣都沒有。
    此外,幻燈片的張數(shù)也不宜多,因此,在選材時,要善于提取、取舍相關內容,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xiàn)在幻燈片上,讓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筆姿勢》的微課時,筆者主要圍繞“握筆”為中心,抓住學生的握筆姿勢選擇所需的材料:握筆步驟的圖片、正確的握筆姿勢圖片和在實際書寫過程中學生易犯的錯誤握筆姿勢圖片。然后用十張幻燈片來講解,讓學生跟著視頻操作,以實際操作的形式讓學生領會和實踐握筆姿勢要領。幻燈片點到哪里,學生就操作到哪里。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有了操作性的實踐,學生聽課的時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課可以使學生領會知識點的要領,進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好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課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點限制,一個微課所包含的內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設計微課時,切入課題要簡潔明了,迅速與主題相關聯(lián)。重難點的設計也要簡單清晰。讓學生能夠通過5到15分鐘的微課學習進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識點。如本文例,《握筆姿勢》設計如下:
    課程重點為: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課程的難點為:改掉錯誤的握筆姿勢。
    突破方法:通過實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對錯誤握筆姿勢的判斷進一步加深正確握筆姿勢的印象。
    本文所舉案例是針對小學各年段學生而設計的,目的是要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改掉錯誤的握筆姿勢。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小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加入了操作性知識,學習的形式上避免了傳授的單一性,呈現(xiàn)出動手的實操性,因而在整個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容易讓學生從講解到實際操作上把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改掉錯誤的握筆姿勢。
    在微課的設計中,小結要科學快捷。好的微課小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微課知識點的印象,還可以達到鞏固知識點的效果。
    視頻的錄制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錄制視頻錄制的過程中要畫面清晰、聲音動聽。在學校的微課制作培訓課時,聽了微課獲獎老師的經(jīng)驗分享。很多老師為了能夠錄得滿意的視頻,他們選擇了在凌晨時分錄制。錄制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口誤就得重新錄制,所以最艱難的還是微課的錄制。
    由于學校沒有專門的微課制作室,要錄得高質量的視頻需要一個特別安靜的環(huán)境。筆者在錄制《握筆姿勢》微課時也是選擇了晚上十二點以后,緊鎖門窗。在錄制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語速、語調,聲音的質量也會影響觀看微課的心情。整個微課的錄制時間只有五分多鐘,但是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反復錄制和修改。錄制好以后,還要把多余的部分請技術人員裁剪。經(jīng)過剪切合并的微課沒有多余的東西,觀看起來清晰流暢。
    總之,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認真把握微課的概念,掌握微課的制作要點,把微課設計得簡潔明了,讓學生從看中學,學中悟,快捷掌握該知識點。作為教師應該掌握微課制作的技巧,把微課資源的優(yōu)勢充分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xx年第4期
    [2]柯清超.《微課設計與教學創(chuàng)新》﹝j﹞中山教育研究,20xx年2期
    [3]程嵐、肖貴橋、王英、朱莉.《微課教學設計思路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xx.06.28.
    [4]金曉芳.《例談語文微課制作案例及應用》﹝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教育探索,20xx.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