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車輛事故證明書優(yōu)秀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車輛事故證明書篇一
    談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我們首先聯(lián)想到的就是一份由公安機關交通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即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具體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無責任這幾種。但事實上,由于交通事故的突發(fā)性、個案的特殊性等情況,會造成一部分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連第一時間趕赴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交通警察都無法取得事故相關證據,進而認定事故責任,在該種情況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就會出具一份叫作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書,由此引發(fā)了如何進行交通事故賠償?shù)戎档蒙钊胙芯康膯栴}。
    那么何為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其函義就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現(xiàn)有的證據來看,沒有證據證明事故的任何一方對于事故的發(fā)生存在過錯,進而導致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那么是否交警作出事故無法認定的事故證明書就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用承擔賠償責任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具體可以區(qū)分為以下情況:
    一、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無法認定責任的交通事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由此可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對于機動車一方規(guī)定的是過錯推定責任,在該類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首先推定機動車方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但如機動車一方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一方存在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機動車方的責任。如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一方故意造成事故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事故責任。
    二、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因此,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事故責任是過錯原則,于是在責任無法認定的前提下,任何一方都可舉證對方存在過錯,并要求對方根據該過錯承擔責任,如經舉證并證實發(fā)現(xiàn)雙方都有過錯的,按過錯比例分擔責任。換言之,如果有證據證明一方有過錯,那么也可以憑合法、有效、充分的證據去推翻交警已經作出的無法認定事故責任的責任認定書。但如果雙方都沒有相應的證據足以證明對方存在過錯的情況下,如何分配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更沒有進一步進行規(guī)定,筆者的理解是,可以根據《民法通則》
    第2 / 3頁
    第四條的規(guī)定,由雙方承擔公平責任。雖說,從事故的實際發(fā)生情況來說,確實可能發(fā)生一方責任小于另一方的情況,但由于事故現(xiàn)場沒有留下相應的證據足以證明這一點,導致交警以及當事人雙方都無法對事故舉證,并還原出事故現(xiàn)場,從而證明一方存在過錯,因此,從法律程序角度出發(fā),以公平責任分配雙方當事人的責任,是較為合理的模式。
    三、至于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情況
    很多人在實踐操作中有一個誤區(qū),即交通事故都是在機動車和機動車之間發(fā)生、或者在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之間發(fā)生的,但是不少人通常忽視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非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之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因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項對于“車輛”的定義,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只要滿足道路、車輛、當事人一方存在過錯并造成了損害后果的構成要件,即可以構成交通事故?;谝陨线@一點,如發(fā)生在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道路交通事故,并且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同樣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民法通則的相關規(guī)定,首先,如果任何一方當事人能夠舉證另一方存在過錯的,就可以減輕己方的責任,如果能進一步舉證對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己方可以不承擔責任。至于雙方都無法證明對方存在過錯的,那么同樣的,也應當按照公平責任,分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