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實用13篇)

字號:

    總結(jié)是對工作、學習等方面的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jié)的過程。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思維方式,對于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至關(guān)重要。接下來是一些成功人士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和教訓,希望能夠給你的總結(jié)寫作帶來啟發(fā)。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一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圖片)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謎底。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明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分段朗讀,師生評議。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桌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2、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教師趁機指導朗讀、感悟。
    3、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拓展。
    1、學完本課,你有什么體會?或者你想對孔子和老子說什么?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你了解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文化?如何了解的?說一說。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二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咱們上課前先來做個熱身運動,把你們積累的孔子名言與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生: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出示課件:說文解字說,拜者,服之甚也。)。
    師: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極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
    師:聽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帶著動作讀課題。(齊讀)。
    活動2【導入】。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師:孔子拜誰為師?關(guān)于老子你們知道多少,請看老師為你們收集的`資料。
    (出示課件)。
    師:老子的學問這樣淵博,孔子對他佩服到了極點,千里迢迢,洛陽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大家翻到課本第67頁,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師:誰來說說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是什么?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生:風塵仆仆。
    師:是的,這些詞語寫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勞累,告訴我們孔子在拜師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請看。(出示課件)。
    師:假如你們現(xiàn)在都是孔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冒著風雨繼續(xù)趕路。
    生:我會戴上斗笠繼續(xù)前進。
    生:不好!我想早點見到老師,學到更多的知識。
    師:天黑了,路上有野獸,危險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嗎?
    生:不好,我要早點趕到洛陽,遲到了,老師就不收我了。
    師:茫茫雨夜,沒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覺?。?BR>    生:我就在破廟里打個盹。
    師:荒山野嶺,沒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飯呢?
    生:我就摘點野果子吃。
    生:日夜兼程。
    師:像這樣頂風果腹,露天睡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風餐露宿。
    師:誰想讀這兩個詞語?(指名讀)還有誰想讀?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兩個詞語送到句子中去,誰想讀?(出示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人人想讀,人人樂讀,達到一個情感的共鳴】。
    活動3【導入】。
    三、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師:孔子歷盡艱辛,終于走到了洛陽,師生見面有一段非常生動的對話,請大家自由朗讀孔子和老子對話的片斷,把你喜歡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品讀人物的言行: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孔子與老子的謙遜有禮?
    c、演讀:同桌合作——展示評議。理解破折號的含義。
    d、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BR>    3、小結(jié)。
    (三)自學1、3自然段,體會孔子的虛心求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三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仆仆”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1、課前搜集有關(guān)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理解。
    2、揭題,讀題:孔子拜師。誰?干什么?
    課前,我們收集了一些有關(guān)孔子的資料,此刻來開個小小交流會,讓我們大家都來認識這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學生自由發(fā)言,注意不要重復人家的發(fā)言。)。
    1、自讀課文:要求:
    (1)聽錄音讀課文,聽出哪些字詞的讀音跟你平時的朗讀是不一樣的,做上記號。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認讀(重點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課文中到底寫了幾個人?結(jié)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1、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樣的人呢?(初說印象,不必求全求對,引導學生找課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來說明。)。
    2、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能看出孔子是一個怎樣樣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有關(guān)的句子,關(guān)鍵詞語用紅色表示。
    (1)“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BR>    從這句話中,你認識到孔子有什么樣的品行?引導學生理解“遠近聞名、淵博”,引導學生感受“謙虛好學“的品質(zhì)。
    (2)“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陽?!?BR>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艱辛、求知若渴。
    你是從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讀: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聽音樂想象,孔子一路上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樣樣想的呢?(個人思考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孔子也許從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向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當頭照著,他……也許他從碩果累累的秋季一向走到了寒風刺骨的嚴冬,寒風凜冽,……渴了,他……;餓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幾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帶著敬仰的感情朗讀這個句子。
    (3)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話。(結(jié)合插圖進行教學)。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BR>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辨析近義詞:“迎候、等候”,在這兩句句子里,這兩個詞能夠調(diào)換嗎?為什么不能調(diào)換?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甭?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
    (5)“從此,孔子每一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BR>    感悟品行:虛心求教。
    4、小結(jié)學習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1、用上節(jié)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xiàn)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BR>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這兩個詞語能夠調(diào)換嘛?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拜訪”和“拜見”呢?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應對人物形象?!?。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能夠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取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職責: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商定準備哪些資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nèi)具體分工等事宜。構(gòu)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四
    知識和技能:
    1、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1、能用連段意的方法來歸納課文大意。
    2、教給邊讀書邊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1、能用連段意的方法來歸納課文大意。
    2、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從文中的詞句表達中體會、學習任務精神。
    多媒體課件/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讀。
    2、介紹孔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走進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纯此莻€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生字詞過關(guān),概括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檢查讀詞。
    2、指名分段讀課文,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總結(jié)歸納文章大意方法。
    三、學習第一段,初步領(lǐng)會孔子品質(zhì)。
    1、齊讀,邊讀邊想: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
    2、指名說(謙虛好學)。
    3、你是從哪一句話感受到的,請用波浪線畫下來。
    4、在旁邊寫上標注。
    5、小結(jié):這種把相關(guān)句子畫下來,并在旁邊寫上體會的學習方法就叫做標注法,課文的2、3、4段我們也將用這種方法來學習。
    6、出示句子,用上“雖然,但是”把兩句話邊成一句。
    四、寫字。
    1、大家覺得哪一個字最好寫?(仆)其實筆畫少的字要寫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寫這一個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兩部分距離要適中。
    3、范寫。
    4、學生寫。展示。
    五、感悟課文,領(lǐng)會孔子品質(zhì)。
    1、再次默讀課文,想想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哪一句話感受到的,用波浪線畫下來。
    2、交流。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圖,你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禮貌?(鞠著躬、低著頭、雙手作輯、表情誠懇)。
    指導朗讀:表演讀。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孔子當時也是一名遠近文明的老師了,為什么他還要拜老子為師呢?(學無止境)。
    知識是學不完的,學得越多,就會感覺自己不會的越多,誰能舉個例子來說說呢?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讀這一句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課件演示距離遠。
    “風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風里吃飯,在露天睡覺。)(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說話練習: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陽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陽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陽走去。
    六、小結(jié)。
    看著板書,用上“不但、而且”來說說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七、寫字。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和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學無止境,為人要謙遜大度、真誠無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糾正字音。
    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二、精讀品悟。
    出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自由讀讀句子,談談體會到一個怎樣的孔子?
    2、能說說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板書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3、出示地圖:指出曲阜和洛陽的位置。
    4、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想象:曲阜和洛陽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渴了喝______,餓了吃______,累了就______,天黑了,住在______,用書上的詞語概括,就是——風餐露宿;孔子白天忙著趕路,為了早一點走到洛陽,有時候晚上還要______,用一個詞來描述,就是——日夜兼程:孔子到了洛陽,他的臉上______,衣服上______,鞋子______,孔子這副樣子,用下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風塵仆仆。
    引讀詞語: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許從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此去上千里,孔子也許從碩果累累的秋天一直走到了寒風凜冽的嚴冬,一路上,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5、帶著體會齊讀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6、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抓住關(guān)鍵詞語,展開想象,讀懂了孔子怎樣拜師。
    三、品讀體驗。
    教師過渡:是啊,風塵仆仆的孔子不顧旅途的勞累,不顧幾個月來。
    的艱辛,片刻沒有休息,就拜見了老師。師徒見面后的這番對話又帶給了我們怎樣的感動呢,請大家同桌之間自由的分角色讀讀這段對話。
    同桌分角色練習朗讀。
    指名讀。
    教師指導:讀好對話,我們不僅要注意人物說了什么,還要注意他們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指導:
    (1)孔子幾次向老師行禮?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帶著你的體會再來。
    讀孔子的話。
    (2)“納悶”是什么意思?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3)老子還為什么事納悶呢?指名讀“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原因是——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甭?lián)系上下文,讀懂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是——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3、再次練讀對話。
    學生帶著理解自己練習。
    師生合作讀對話。
    學生再練習。
    指生分角色讀對話。
    1、指名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交流,指導。
    四、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不僅拜老子這樣的圣人為師,還曾經(jīng)拜一個名叫項橐的七歲小孩為師。讀讀《孔子拜七歲項橐為師》這個故事,你會對“孔子拜師”有新的認識。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先在學生理解詞語中各自意思的基礎(chǔ)上,再請學生展開想象,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聯(lián)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在這節(jié)課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教學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對“學習是無止境”的理解,其實學生點到“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而我卻“糾纏不清”反復問學生,以至于學生不會聯(lián)系,實際說沒有舉出實例,本以為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對學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起到了反作用,下來自己在想,有時候老師說的多了真的還不如不說,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自己去領(lǐng)悟!
    其次,課堂整體把握不夠。課堂中雖然我以一條線來貫穿全文,但是在談論孔子的品行時,沒有整體把握。我逐句出示,逐句讀、理解、再讀,缺少與文本語言環(huán)境的相結(jié)合。再次,關(guān)于從句子中理解人的品行,先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找找,然后我再出示,而我把孔子和老子的對話直接打到了大屏幕上,沒有把學習思考的機會留給學生,剝奪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機會!還有就是在感悟讀的過程中比較啰嗦,學生已經(jīng)讀的很好了,而我還是讓學生反復讀浪費掉了一大部分時間,讓最后在學生練習寫沒有了充分的時間!
    課堂中還需要我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時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六
    這篇課文是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孔子年輕時代就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于是不惜行千里去拜訪老師,得到了老師的熱情接待和毫無保留的傳授。贊揚了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的精神和老子真誠無私、謙和大度、誨人不倦的大師風范。
    1、學生對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所以,首先必須在上課前介紹關(guān)于孔子的一些資料,尤其是他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激發(fā)他們學習孔子精神的熱情。課后也印發(fā)一些孔子的語錄給學生背背。
    2、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班上尋找謙虛好學、彬彬有禮的同學,以他們的事例說說對課文的理解。
    3、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說說自己學了本課后的感受。
    1、會讀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等14個詞語及一個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學習是無止境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故事;體會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3、閱讀課后的選做題與資料袋,并通過補充其他資料,加深對孔子的了解。
    重點:第二自然段,體會孔子拜師的誠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難的詞句。
    難點:“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边@句話的含義。
    (一)背景資料介紹孔子,板書課題。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齊讀)。
    2、提問:你們知道這三句話是誰說的嗎?你還知道他說的哪些名言警句?
    3、板書小結(jié):孔子(齊讀)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僅在中國有廣泛影響,在世界上也有較大影響。
    5、學生自讀課文后的《資料袋》,感受孔子的偉大,揭示課題。
    (二)初讀,感受“誠心”
    1、學生自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可回讀。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風餐露宿風塵仆仆毫無保留。
    日夜兼程遠近聞名學問淵博。
    傳授佩服納悶止境敬重。
    等候迎候拜訪拜見請教。
    3、同桌互讀最受感動的地方,說說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師板書,小結(jié)。
    (三)研讀“誠心”
    1、自主閱讀,用“——”劃出孔子誠心拜師的句子,用“。”畫出重點詞語。
    2、交流。
    (1)“屈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a)你能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孔子的誠心,圈一圈,讀一讀,說一說。
    b)交流時引導學生說出表明途中生活艱苦的詞是(風餐露宿),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詞語是(日夜兼程)等。
    c)指導朗讀。
    (2)孔子想: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BR>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a)自讀,體會到了什么?
    b)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钡倪@句話。聯(lián)系自己實際談感想。
    (3)“從此,孔子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BR>    a)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b)教師補充資料。
    3、積累:用一分鐘時間,背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
    (四)拓展,深入感悟“誠心”。
    1、你還知道孔子拜師的其他故事嗎?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兩則孔子拜師的故事。
    2)孔子拜項橐為師。(三字經(jīng):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一)復習導入。
    (二)自主研讀。
    1、自主閱讀思考,劃出相關(guān)的詞句,朗讀體會。
    2、交流。重點研讀“迎候”與“毫無保留”兩詞。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孔子文化交流。
    1、你還想知道關(guān)于孔子的其他資料嗎?
    師生交流。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學習了解孔子的《論語》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跟父母講《孔子拜師》的故事。
    2、綜合性學習:用多種方式搜集、了解生活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準備在班上開展一次口語交際活動。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七
    這篇課文是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們現(xiàn)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來自孔子的。要讓學生了解孔子拜師的事情,也要補充關(guān)于孔子的生平的,關(guān)于孔子的《論語》的。課文簡短通俗,有幾個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
    學生對于孔子了解甚少,必須在上課前介紹關(guān)于孔子的一些資料,尤其是他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激發(fā)他們學習孔子精神的熱情。課后也抄寫一些孔子的語錄給學生背背。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但是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形成,所以,像劃句子這樣簡單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對學生巡視指導。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生齊讀)《孔子拜師》。
    3.讓我們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孔子和老子那令后人敬佩的品行。
    (一)、體會拜師的誠懇。
    1、自主學習。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特別讓你覺得孔子拜師誠懇的句子。
    2、反饋指導。
    (1)重點句中品誠懇。
    a、出示: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我們先讀這一句,哪些詞語讓你特別感動,用小圓圈畫出來。
    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們在讀一個詞語的時候要眼前出現(xiàn)畫面,這樣才把詞語讀活了。再讀這個句子,讀出表現(xiàn)遠的畫面。
    生讀句子。
    b、當你讀到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這兩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
    生先說兩個。
    出示:孔子頂著炎炎烈日,冒著狂風暴雨。餓了就(),渴了就(),累了就()。
    生發(fā)揮想象。
    c、就這樣,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用雙腳一步步走出來的。幾個月后,最后——生接讀(終于走到洛陽)。
    一心拜名師,哪怕千里路遙遙,再讀。
    (2)兩人對話中顯誠懇。
    過渡:憑著求學的信念,憑著堅強的毅力,孔子終于來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洛陽,在這里,他見到了一心要拜訪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長袍,頭發(fā)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歲的老人老子。
    a、初次見面,兩個人說了些什么呢,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后邊的內(nèi)容,用“——”畫一畫孔子說的話,看能體會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b、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抽一名學生讀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話。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BR>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d、讓學生談體會。指導結(jié)合具體詞語說,板書。
    (引導體會“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板書“學無止境”,實際上,學無止境這個詞就是孔子說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學無止境嗎?能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嗎?正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才不遠千里前來拜訪(板書)老子,正因為學無止境,孔子三十歲了還要日夜兼程地趕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e、你對哪句話體會更深刻,就起來讀給大家聽。相機指導。
    f、面對這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當時已經(jīng)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說的?
    出示老子的話: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師:誰來讀老子的話?從老子的話中,你能體會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說。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老子的謙和有禮?“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書:迎候)是的,一個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對一個來向自己討教的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說“迎候”,這是多么的謙遜、大度、有禮。相機指導“迎候”和“等候”區(qū)別。
    師: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說話彬彬有禮。我們一起來用心讀一下他們的話。
    g、分角色朗讀。
    師:咱們來讀好這段對話,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和老子的謙遜有禮。(出示整段對話)師:一個謙虛好學、尊敬老師,一個博學多才而又謙和大度,這一老一少的話多有意思,想讀好這段對話。你可以自由請人和你對話。
    師:體會得太好了,你們同桌也學他們的樣讀讀吧。
    (同桌對讀,再分大組對讀。)全班分成兩個大組。一組讀孔子說的話,一組讀老子說的話,師讀敘述語。
    h、同學們看,一段精彩的對話描寫就生動地刻畫了兩位大師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這樣說的,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請讀第三段。
    出示:從此,孔子每天……傳授給他。
    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老師聽到你們把每天,隨時,毫無保留這幾個詞讀得很重,為什么?
    (2)正因為他們具有高尚的品行,所以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佩服,崇拜。在我國,說起孔子家喻戶曉,在外國他同樣受到人們的尊重。
    課件展示有關(guān)紀念孔子的社會活動。看完之后你有沒有對孔子和老子說的呢?
    出示:我想對孔子說:()。
    我想對老子說:()。
    孔子拜師已成為一段佳話,傳為美談,孔子以老子為榜樣,成為比老子更有名的大思想家,他的話語被弟子編在一起,就是我們熟悉的《論語》。
    出示:子曰:溫故而知新。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齊讀。
    課堂教學結(jié)束了,學習并沒有結(jié)束,讓我們繼續(xù)這“中華古文化”的旅程。布置課外作業(yè):收集周圍的傳統(tǒng)文化,語文活動課交流。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八
    1、知識: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學問、風塵仆仆、納悶”等詞語。
    2、能力:通過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
    3、情感: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通過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
    了解孔子拜師經(jīng)過,初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
    朗讀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法、小組合作法。
    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
    結(jié)合孔子生平圖片及配樂《破陣》,配合教師導入語,介紹孔子,導入新課。使學生初步了解孔子其人,并初步激發(fā)起學生對孔子的敬仰之情。
    導入語: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兩千多年前,那個戰(zhàn)火頻仍、禮崩樂壞的春秋末年;為了百姓安居、天下大同,他周游列國,不惜累累若喪家之犬;他創(chuàng)辦私學,因材施教,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他的言行著錄成書,一部《論語》彪炳古今;他被奉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至今被供奉在孔廟大成殿。今天,他涉水而來,跨越那湯湯沂水,緩緩向我們走來。你知道他是誰了嗎?(孔子)。
    孔子何以如此偉大?學習了今天的課文,你也許會得到些啟示。讓我們齊讀課題《孔子拜師》。請伸出你的食指與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其間指導“拜”字寫法)。
    二、出示生字生詞,檢查學生預習。
    1、出示生詞,學生“開火車”讀,教師檢查預習情況,糾正讀音。
    (師:生詞是我們認識生字的翅膀,卸下翅膀,單獨的生字你還認識嗎?)。
    2、出示生字,男女競賽,看誰讀得又快又好。一遍正序,一遍打亂順序,看男女生誰讀得整齊,快速,準確。
    3、同桌互相幫助,徹底解決生字詞。
    (師:請同桌兩人互相指讀課后生字,同桌不會的生字,你來幫幫他。)。
    4、疑義相與析。
    (師:快速瀏覽課文,還有哪些生詞你不明白呢?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學生先說,說完后,視情況解決“遠近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四字詞語,并借機講解理解詞義的幾種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法、拆字組詞法、尋求近義詞法等。
    三、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
    (師:請幾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最后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哪里。)。
    3、細讀課文,概括大意。
    (師:請你學著他們的樣子再讀一讀課文,讀完后,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四、梳理文脈。
    (師:請仔細默讀課文,說一說孔子拜師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注意:經(jīng)過按照“先…然后…最后…”的順序來說。))。
    五、魅力漢字。
    (師:悠悠五千年文化,漢字一脈相傳承。漢字是人類歷史上唯一從未中斷過的文字。從古至今,綿延未絕。今天,我們就結(jié)合本節(jié)課的幾個生字,探一探漢字的前世今生……)(配樂《墨香》)。
    1、“塵”字。
    講解“塵”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2、“止”字。
    講解“止”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3、書寫漢字。
    (師:請你懷著敬畏之心在生字本上認真書寫這兩個漢字,寫完后同桌互評,寫得不滿意就再寫一遍。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哦!請兩位同學上黑板來寫一寫?。?。
    六、故事時間。
    (師:大家已經(jīng)圓滿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作為獎勵,老師給大家講另一個孔子拜師的小故事。)。
    (配樂《金陵子》)。
    作為拓展,配樂講述《孔子拜項槖為師》的故事,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課外閱讀,組合文本)。
    七、余韻繞梁。
    (師:課文的最后說道: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文本,細細品味吧。)(為第二課時做鋪墊)。
    八、作業(yè)布置。
    1、摘抄3~4句論語。
    2、小組活動,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九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1、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zhì)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zhì)。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咱們上課前先來做個熱身運動,把你們積累的孔子名言與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生: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出示課件:說文解字說,拜者,服之甚也。)。
    師: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極點。誰來讀課題?(指名讀)。
    師:聽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帶著動作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師:孔子拜誰為師?關(guān)于老子你們知道多少,請看老師為你們收集的資料。
    (出示課件)。
    師:老子的學問這樣淵博,孔子對他佩服到了極點,千里迢迢,洛陽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大家翻到課本第67頁,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師:誰來說說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是什么?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生:風塵仆仆。
    師:是的,這些詞語寫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勞累,告訴我們孔子在拜師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請看。(出示課件)。
    師:假如你們現(xiàn)在都是孔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冒著風雨繼續(xù)趕路。
    生:我會戴上斗笠繼續(xù)前進。
    生:不好!我想早點見到老師,學到更多的知識。
    師:天黑了,路上有野獸,危險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嗎?
    生:不好,我要早點趕到洛陽,遲到了,老師就不收我了。
    師:茫茫雨夜,沒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覺???
    生:我就在破廟里打個盹。
    師:荒山野嶺,沒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飯呢?
    生:我就摘點野果子吃。
    生:日夜兼程。
    師:像這樣頂風果腹,露天睡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風餐露宿。
    師:誰想讀這兩個詞語?(指名讀)還有誰想讀?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兩個詞語送到句子中去,誰想讀?(出示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人人想讀,人人樂讀,達到一個情感的共鳴】。
    三、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師:孔子歷盡艱辛,終于走到了洛陽,師生見面有一段非常生動的對話,請大家自由朗讀孔子和老子對話的片斷,把你喜歡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品讀人物的言行: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孔子與老子的謙遜有禮?
    c、演讀:同桌合作——展示評議。理解破折號的含義。
    d、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BR>    3、小結(jié)。
    (三)自學1、3自然段,體會孔子的虛心求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十
    教學目標:
    針對文本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準確地認讀“兼”等7個生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等方式,理解“遠近聞名、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無止境””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了解孔子的求學經(jīng)過。
    3、學會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學難點: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要帶領(lǐng)大家學習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師的故事。(板書:孔子拜師)。
    2、學生交流、介紹孔子和老子。
    通過預習和搜查資料,小朋友對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誰先來向大家說說你了解到的情況。
    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誰為老師(板書:孟子)孟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課前了解了嗎?
    1、自由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做記號;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新詞:
    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相距止境長進敬重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曲阜(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是讀準:兼、宿)(指名2個讀,開火車讀,齊讀)。
    3、再認真、仔細地讀讀課文,了解孔子為什么拜師?是怎樣拜師的?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出示):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預設(shè):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懂得還不夠多,不夠廣?!?。
    4、理解:遠近聞名。
    孔子認為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那他的知識是不是真得不夠淵博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板書:謙虛好學。
    6、指導朗讀。
    你能把他這種如饑似渴的好學的精神讀出來嗎?
    7、過渡:為什么知識這么淵博的孔子,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段,從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一)、默讀二自然段,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概括成一個詞就是——板書:學無止境。
    2、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說說“學無止境”意思。
    4、小結(jié):是啊,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才能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語:好學的孔子又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同學們再輕聲讀讀第二小節(jié),劃出有關(guān)孔子拜師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3、想象理解“風餐露宿”:
    (1)可見孔子拜師的旅途是多么艱辛,特別是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讀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這么艱難的旅途中,孔子可能會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難呢?
    出示句式,學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著,有時肚子餓了,就;有時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緊,天黑了,孔子還;正是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趕路?板書:求知若渴。
    4、面對如此好學的孔子,不想再讀讀這個句子嗎?
    5、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風塵仆仆”:
    (2)風塵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樣的?
    過渡語: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拜師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鬃舆B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崩献诱f:“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BR>    1、從這幾句話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書:謙遜有禮。
    2、快速讀讀這幾句,圈出表現(xiàn)孔子謙遜有禮的詞語。
    3、師生分角色讀。(指名讀、齊讀)。
    1、出示句子: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抓住“每天”、“隨時”來理解)。
    (1)什么叫隨時請教?(什么時候有問題就什么時候向老子請教。)。
    (2)他可能什么時候有問題?(吃飯時、睡覺時、走路時)板書:勤學好問。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來說,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BR>    1、出示圖片介紹:正因為孔子如此好學,所以后來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們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為了紀念這位圣人,人們?yōu)樗藿讖R,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xiāng)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jié),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鬃拥膶W說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韓國舉行祭拜孔子活動,日本為孔子設(shè)立孔廟。美國還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jié)。
    2、看了那么多的圖片,你想說點什么?
    3、帶著敬重、佩服我們再來講講孔子拜師的故事。*齊讀全文。
    4、總結(jié):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孔子的好學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節(jié)課我們談談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質(zhì)。最后,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警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BR>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7個生字,學會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謙遜、好學的治學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治學精神。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一講或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能抓住孔子的做法與語言,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孔子,學習孔子謙遜好學,做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zhì)。
    查找孔子的作品,了解一下孔子是怎樣的人。
    一、談話導入:
    2、出示課后“我的資料夾”中《史記》原文,請課前預習的有能力的學生讀一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下面我們家來看看現(xiàn)代文是怎樣寫孔子學琴的,首先我們要把文章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可以抽讀繩子卡片,引導學生利用已經(jīng)熟知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3、利用各種形式理解詞語。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如帶有時代行為習慣的詞語“盤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體的形體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三、讀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孔子是怎樣學琴的?勾畫出有關(guān)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說說那幾段講的是孔子學琴的經(jīng)過?(指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的語言文字來品位與理解)。
    3、第二自然段重點理解“必恭必敬”“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從這里可以看出孔子已經(jīng)學會了曲譜,正在揣摩彈奏的技巧,所以師襄勸他學習一首新曲子時,孔子表示自己還要練習練習。體會孔子做事很塌實。
    4、第三自然段重點理解"手指運用自如,樂曲彈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樣順暢自然,悅耳動聽"這句話,這是他學琴的第二階段,說明他掌握了彈琴的技巧,但他不滿足,還要領(lǐng)會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
    6、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還可以讓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一講、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
    7、從孔子學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四、拓展延伸:
    結(jié)合孔子學琴這件事,以及課下查閱的有關(guān)資料,讓學生談一談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五、記憶字型,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詞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知道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進行獨立的寫字訓練。
    與第一課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承上啟下,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先讀古文,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
    用多種方法來理解詞語,教給學生自主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能力。
    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孔子治學的嚴謹——一絲不茍,做事的認真——精益求精。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擴大閱讀面,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閱讀民間故事,可以滋潤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悅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實你的民間知識。以下是課文《孔子拜師》的教學設(shè)計,希望幫到你。
      
     針對文本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準確地認讀“兼”等7個生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等方式,理解“遠近聞名、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無止境””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品行。
    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1、今天,老師要帶領(lǐng)大家學習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師的故事。(板書:孔子拜師)
     2、學生交流、介紹孔子和老子
     通過預習和搜查資料,小朋友對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誰先來向大家說說你了解到的情況。
    
     1、自由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做記號;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新詞: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相距 止境 長進 敬重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 曲阜(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是讀準:兼、宿)(指名2個讀,開火車讀,齊讀)
     3、再認真、仔細地讀讀課文,了解孔子為什么拜師?是怎樣拜師的?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出示):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2、說說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
     【預設(shè):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懂得還不夠多,不夠廣?!?BR>     4、理解:遠近聞名
     板書:謙虛好學
     6、指導朗讀。
     你能把他這種如饑似渴的好學的精神讀出來嗎?
     7、過渡:為什么知識這么淵博的孔子,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段,從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一)、默讀二自然段,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概括成一個詞就是――板書:學無止境
     2、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說說“學無止境”意思。
     4、小結(jié):是啊,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才能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語:好學的孔子又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同學們再輕聲讀讀第二小節(jié),劃出有關(guān)孔子拜師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3、想象理解“風餐露宿”:
     (2)指名讀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這么艱難的旅途中,孔子可能會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難呢?
     出示句式,學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著,有時肚子餓了,就 ;有時走累了,就 ;白天,孔子在加緊 ,天黑了,孔子還 ;正是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 。
     他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趕路?板書:求知若渴
     4、面對如此好學的孔子,不想再讀讀這個句子嗎?
     5、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風塵仆仆”:
     (2)風塵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樣的?
     過渡語: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拜師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jù)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5、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的意思。
    1、自由讀課文,你們剛才的哪些問題可以解決了?
    2、出示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這段話,說說孔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孔子的好學就在這里,謙虛就在這里。讀。
    3、其實,拜師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出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3)出示。
    在當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鬃訁s走過了(),翻過了(),跨過了()。白天(),夜里還要(),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
    渴了時,他();
    餓了時,他();
    累得走不動時,(),哪怕是風餐露宿,也不改。
    拜師的決心。
    (4)朗讀。
    (1)交流出示。
    (2)從他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老聃”是誰啊?這里為什么稱他“老聃”?出示。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xiàn)代人要復雜一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自稱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謙虛有禮;對別人則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說幾句關(guān)于學習方面的格言。
    1、這節(jié)課我們跟著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師。從這件事中我們知道了孔子是個增樣的人?
    2、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紀念他的?
    1、搜集有關(guān)孔子的資料及名言,下節(jié)課開記者招待會。
    2、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研究老子是怎樣對待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