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匯總18篇)

字號: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把握住自己的節(jié)奏和方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總結要客觀、公正,既表現出個人的成就,又誠實面對不足之處。生活中沒有永遠的不變,我們應該學會適應變化,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天多么美好,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傾心,寫下無數千古傳誦的佳句。誰來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一位唐朝詩人寫的詩,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詩人,人稱“詩圣”,又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讀課題: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學生自由讀;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理解:戲蝶、嬌鶯、時時舞、恰恰啼。
    3、這樣一幅有聲有色,春光旖旎的圖畫實在讓人陶醉。此時,哪幅畫面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也來抒發(fā)一下我們心中的贊嘆吧?。ǔ鍪径嗝襟w)。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4、教師放課件,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5、賽讀。
    6、表演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介紹詩寫作背景。
    (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之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這首詩,全詩都透著詩人喜悅的心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五、拓展延伸。
    1、“詩”是“文”的濃縮,今日,我們與詩圣一起欣賞了美麗的春景,更領略了詩圣用詞的精妙。而“文”是“詩”的詮釋,現在,我們提起筆來,把我們和詩人一起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得如詩如畫,意境優(yōu)美,讓杜甫老先生不由得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板書設計:
    花:多、美。
    鶯: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了解古詩內容,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連”、“戲”、“嬌”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感受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領悟詩歌所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理解詩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备鶕旁娤胂蟪鼍跋螅I悟意境。
    三、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或成語?
    2、是呀,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春天是五彩動人的季節(jié),它的優(yōu)美怡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春色,學習我們偉大的詩人杜甫的一首《江畔獨步尋花》。同學們,有興趣嗎?(板書:江畔獨步尋花)。
    3、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呢?
    4、請學生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5、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同學們,你們會讀這首詩嗎?誰來試著讀一讀?誰來給他評一評?
    2、你們的評價真棒。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朗讀???請同學們靜靜地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3、頭腦中出現畫面的同學請舉手。那在你腦海中的畫面都出現了什么?(花、小路、蝴蝶、黃鶯)。
    4、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詞或是句子請你畫下來,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跟同桌研究研究。
    5、指名朗讀。讓學生評價。在你讀古詩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地方到目前還不明白,咱們大家來幫助你。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你們能不能自己獨立學會呢?那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用不同方式來讀一讀。一會兒要講給大家聽一聽(同桌、小組齊讀、一人一句讀等)。
    2.學生交流、匯報。
    (1)說一下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2)你們還有什么補充的?
    (3)誰愿意朗讀?想怎樣朗讀?
    (4)評議。教師指導朗讀。
    (5)練讀。
    a.請同學們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輕聲地讀。結合音樂練讀。個人或小組合作、同桌合作配樂朗讀。
    b.想象自己就是詩人,仿佛眼前就有這么一幅美麗的畫,咱們踱步走在這美麗景色當中,一起來吟誦。(配樂 背)。
    (四)品味詩詞,欣賞古詩。
    1、同學們真棒,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有的同學已經能背誦了。那么,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誰來說說。
    2、還有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呢?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3、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一個詞?為什么?(重點指導:“留連”、“戲”、“自在”、“嬌”等詞)。
    4、同學們理解真好!面對著如此動人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齊讀這首詩。
    (五)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這首古詩寫得很美,你想用什么方式來展現這份美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改編、繪畫等等)。
    2、學生自由準備,匯報。
    3、今天這堂課,老師不僅被古人的詩歌所吸引,更為大家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所陶醉,更對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華表示欽佩!謝謝大家給了我一次美的享受!
    (六)板書。
    (唐)杜甫。
    花多 。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美 。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講解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課。
    除了欣賞美景,我們對于如何學習古詩也有了一些嘗試,這節(jié)課我想與同學一起再欣賞一首古詩,題目是——《江畔獨步尋花》。
    二、新授。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首先看看這首古詩是誰寫的,你還記得他嗎?你曾經讀過他的哪些古詩?(簡介作家,說出自己讀過的作品。)。
    (2)請你再看看今天的這首古詩,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讀出來呢?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同學們自讀古詩)。
    2.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詩境。
    (1)小組之間互讀詩文,說一說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
    (2)這是一篇寫景的詩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里的景色呢?這里的景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們再讀一讀古詩。
    (3)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讀,結合書上的注解自己先學一學。
    (4)把你的學習成果向旁邊的伙伴做匯報。
    (二)理解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1.我們一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下面我們就隨作者一同到江邊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課件1。怎樣的景象就可以和書中描寫的詩句一樣了呢?請同學們動手選擇。
    (2)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句古詩的意思。
    (3)現在是怎樣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滿”“壓枝低”)。
    (4)出示課件2。讓同學感受到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5)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古詩的意思。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想想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3.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4.讀給身邊的小伙伴聽聽。
    5.老師配樂范讀后,也請學生配樂練習朗讀。
    6.通過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思。
    7.總結:
    第一句:從整體上說花的樣子。
    第二句:從局部說每枝花的樣子。
    第三句四句:講蝶鶯對花的喜愛。
    (三)在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1.請學生邊看課件邊背誦這首詩。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練習。
    1.請同學們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呢?
    2.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理解把這首詩變成一幅畫。
    四、總結。
    黃四娘家的花長得非常茂盛,花枝花葉把小路都遮蓋住了;數不清的盛開的花朵,把枝條都壓彎了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好似戀戀不舍一樣,恰好這時,黃鶯也發(fā)出了動聽的叫聲,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鳥。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經離亂戰(zhàn)后得以安居的喜悅心情。
    五、作業(yè)。
    1.聯系春游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結合詩句說說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鳥這些景物的特點,再動筆把這首詩描寫的意境繪成一幅畫。
    2.請你再找出一些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寫在你們的好詞好句本上。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yè)。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盎M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皦褐Φ汀敝械摹皦骸焙汀暗汀眱蓚€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傲暨B”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扒∏√洹笔钦f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五
    1.會寫4個生字。
    2.讀背古詩。
    3.能根據詩句的描繪想像畫面。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說、讀、背等方式,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和訓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在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朗讀錄音磁帶、投影片。
    一、從《清明》導入。
    1.齊背《清明》。
    2.回憶學法。
    請同學們好好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學習《清明》這首詩的?
    (1)將古詩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
    (2)借助工具書邊讀邊理解詩意。
    (3)認真賞讀,體會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表演讀、交流。
    二、走進古詩。
    1.簡介作者。(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2.學生初讀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聽錄音帶,劃出節(jié)奏。
    3.投影播放文中插圖,并配以朗讀錄音,說說自己的體會。
    1.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插圖展開想象。
    2.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
    3.全班交流。
    (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懶又困,我倚仗著暖洋洋的春風在游春。
    (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五、感悟春光美。
    1.學習了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這美麗的春景圖畫一畫。
    《清明》。
    1.會寫4個生字。
    2.讀背古詩。
    3.能根據詩句的描繪想像畫面。
    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展開想像,讀懂古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在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朗讀錄音磁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投影出示插圖,并配以古典音樂,盡可能把學生帶入詩的境界。
    2.將課前收集的有關《清明》這首詩的資料拿出來,互相交流。
    二、走進古詩。
    1.學生各自試著讀讀《清明》,注意準確地讀認“魂”“借”“牧”“遙”。
    2.聽錄音,學生劃出節(jié)奏。
    3.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根據剛才聽的錄音朗誦,學生進行反復自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4.同桌之間相互示范讀,互相指正。
    三、走進詩中。
    1.自讀自述。
    學生結合工具書自讀自悟全詩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清明》所表現的畫面和情境進行描述。
    2.互讀互述。
    同桌或小組間相互講、相互說自主品味詩句的收獲。教師作適當的點撥。
    (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jié)細雨綿綿,路上的行人,心中煩悶,像是丟了魂似的。
    (2)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請問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著遠處的杏花村。
    3.讓學生結合插圖和詩中所反映的景與情,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關于清明的詩句。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六
    春風送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百花齊放,這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
    2、春花有哪些顏色,你知道嗎?
    這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啊!
    3、春花除了顏色艷麗,還有什么特點?(數量多)那你們能送個詞給這么多的花嗎?
    這真是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啊!
    1、指著事先寫好的課題《江畔獨步尋花》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對課題的說法有什么疑問嗎?
    (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為什么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他到江邊尋到花了沒有?)。
    1、大家?guī)е蓡栕杂勺x詩。要讀得字正腔圓、通順。讀的時候,還要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注釋。自由讀,開始。
    2、讀了古詩,你們知道是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了嗎?(杜甫)。
    3、唐朝大詩人杜甫生在戰(zhàn)亂歷經磨難,看盡人間離苦、紅塵悲情,擅用七律、排律憂黎民,憂天下;他晚年曾“飄泊西南”,臆想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任一腔喜悅隨風潛入;也曾立于草堂賞早春,聽兩個黃鸝鳴翠柳,望一行白鷺上青天,把遞進的豪情隱藏;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被稱為“詩圣”,和李白齊名“李杜”。他憂國憂民直面戰(zhàn)亂后由盛而衰的現實,用沉郁頓挫的風格記錄歷史。今天,我們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4、好,哪個同學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是否讀正確了。
    5、讀得正確,流利,非常好。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6、老師對這首詩也有自己的感覺,我想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著音樂,隨著老師的朗讀,去那個鶯歌蝶舞的地方。
    7、同學們,睜開眼睛。在老師讀的過程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8、很好,請看大屏幕,詩中的景物花、蝶、鶯是很多人都看到過,但是作者卻能將這些景物寫成了千古傳唱的名篇,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處呢?讓我們隨著詩人慢慢前行,邊賞邊品吧!
    1、齊讀古詩。
    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鶯)。
    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出示:“花真啊,!”(引導學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tài)等進行自由表達。)。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
    3、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啊?
    蝶兒:……。
    蝶兒:先生啊,你為什么?
    杜甫:……。
    (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fā)著陣陣香氣的花呀。)。
    (是呀!蝴蝶在花叢中時而起,時而落,時而左,時而右。)。
    看來,鮮艷芬芳的春花不僅吸引了蝴蝶,讓彩蝶蹁躚不舍離開,也讓詩人因此留連忘返。真是“留連——(戲蝶時時舞。)”
    對話:杜甫:黃鶯啊,
    黃鶯:
    聽到黃鶯的鳴叫,詩人認為黃鶯是特意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見,詩人此時心情十分——(歡愉)確實是“自在——(嬌鶯恰恰啼。)”
    5、岷江岸邊,春光無限。鮮艷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黃鶯,也留了詩人。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齊讀:(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2、聽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色彩濃麗的意境之中了,你們的思緒也隨著那鶯歌蝶舞飛到了迷人的`岷江邊了。
    看,小路彎彎,百花爛漫。萬紫千紅,芬芳四散。杜甫獨步西郊,不禁高興地吟道――全詞(學生齊讀)。
    看,彩蝶蹁躚,留連不去;聽,黃鶯啼囀,嬌柔輕軟。杜甫獨步西郊,不禁歡快地吟道――全詞(學生齊讀)。
    這就是獨步尋花時那陶醉的杜甫,這就是獨步尋花時杜甫的陶醉。
    1、同學們,讀到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詩題,齊讀詩題。讀了詩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2、介紹寫作背景。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裘馬清狂,漫游吳越,曾期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
    仕途失意,憂國憂民,曾憤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戰(zhàn)亂被俘,歷盡艱苦,曾傷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洞和?。
    辭官赴蜀,輾轉流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后,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他獨自沿江畔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3、現在,大家知道杜甫為什么要江畔尋花了嗎?(戰(zhàn)亂中哀鴻遍野、滿目瘡痍,難得見到這如畫的美景。詩人更沒心情去尋找這種美景。)詩人尋找的僅僅是花嗎?(他尋找的是一份遠離戰(zhàn)亂的安寧與和諧。)。
    4、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心中久違的欣慰與歡愉吧!
    5、(展示課件)出示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拓展閱讀。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七
    1、通過感悟、想象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1、師:初次見面,老師帶來幾幅美麗的圖片送給你們。
    (春天的風景圖),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
    你喜歡春天嗎?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比如“碧玉妝成一樹高——————”比如“春眠不覺曉,——————”比如“勝日尋芳泗水濱——————”
    2、今天老師再送給你們一首春天的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那美麗的春天,去感受春的多彩。
    出示題目《江畔獨步尋花》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什么?(“畔”“獨步”“尋”什么意思?)。
    3、還有什么疑問嗎?(誰?)。
    簡介作者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動蕩、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jié)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指名讀,師評。
    指名讀,生評價(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4、詩人尋到花了嗎?他還尋到了什么?
    學習古詩,光熟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讀懂它,你知道什么讀懂詩句的好辦法嗎?
    (結合注釋,查字典,還可以問問同桌)。
    用上這些方法,試著讀懂這首詩吧。
    交流:
    1、再讀古詩,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出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讀懂了什么?
    b匯報:(多)。
    “花滿蹊”
    你見過什么滿了?“——滿——?!毕胂笫鞘裁礃?
    這里是什么滿了?“花鋪滿了小路”
    花鋪滿了小路是什么樣?(想象)你感受到什么?圖讀出多、美。
    鋪滿這條路的都會有些什么花?“——的——花”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壓枝低”
    把你的頭低下去,(學生動作)這就叫低。
    此處什么低下去了?怎么低下去的?(壓枝低)。
    花多得把枝條都壓彎了,那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c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陽光下,你漫步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看到“黃四娘家———(花滿蹊)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驚嘆、贊美)帶著這種心情齊讀第一句吧!
    d是啊,讓我不由得感慨:出示“這里的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指名讀。
    你們能像我這樣說一說嗎?
    出示:“這里的花真_____啊,把——————!”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讀出你們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2、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出示:“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關于蝶和鶯,你又讀懂了什么?
    交流:
    蝶:時時舞:你見過蝴蝶翩翩起舞嗎?
    留連:留連什么意思?你留戀過嗎?(生交流)。
    蝴蝶為什么會留戀呢?
    b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兒,我想問問你。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不舍得離去啊?
    蝶兒:
    (多問幾個同學)。
    杜甫:你有問題想問我嗎?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八
    《江畔獨步尋花》寫的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獨自漫步成都錦江江畔,欣賞春天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動人景象。
    二.分析理解。
    古詩雖離我們較遠,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也是不難理解的。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學習:
    (1)讀詩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聯系所查資料和上下詩句理解難句,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反復吟誦、背誦,加深理解。
    《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有幾個生字、新詞,通過預習查字典已經初步掌握了它們的意思:
    江畔:江邊。
    蹊:小路。
    留連:舍不得離開。
    恰?。盒稳萋曇艉椭C動聽。
    下面請你連起來說說句意。
    1.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句詩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
    2.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句詩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
    你知道詩人所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象嗎?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詩人所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象,讀了這首詩,眼前仿佛出現了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美麗而自由、歡快的景象。
    如果你就是詩人,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非常喜歡這美麗的景象,一定會陶醉其中,細細觀賞。
    但是你知道詩人杜甫嗎?
    杜甫是唐代詩人,被后人稱之為“詩圣”。他的詩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安史之亂后,杜甫棄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邊的草堂。這首詩就是寫草堂附近的鄰居黃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這首詩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抒發(fā)了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的喜悅心情。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
    《作業(yè)指導》。
    《江畔獨步尋花》主要寫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飛舞、黃鶯歌唱。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感悟、想象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詩句的品析,感悟古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初次見面,老師帶來幾幅美麗的圖片送給你們。
    (春天的風景圖),猜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
    你喜歡春天嗎?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生機勃勃,喜歡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還寫了很多贊美春天的詩歌。比如“碧玉妝成一樹高——————”比如“春眠不覺曉,——————”比如“勝日尋芳泗水濱——————”
    2、今天老師再送給你們一首春天的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那美麗的春天,去感受春的多彩。
    出示題目《江畔獨步尋花》從課題中,你了解到什么?(“畔”“獨步”“尋”什么意思?)。
    3、還有什么疑問嗎?(誰?)。
    簡介作者杜甫,人稱詩圣,他的詩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寫這首詩時,杜甫剛結束了他動蕩、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親手建立的草堂內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親戚的資助下建成的:表弟給他送來建筑費;朋友送來桃樹秧、綿竹等……草堂是經過詩人三個月的經營在暮春時節(jié)落成的。在這草堂,詩人暫時離開了動蕩不安的大世界,他經歷了許多年的饑寒,如今暫得休息,自然間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關注和羨慕,成為他描摹和歌詠的對象,表現出難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二、初讀,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指名讀,師評。
    指名讀,生評價(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4、詩人尋到花了嗎?他還尋到了什么?
    三、品讀。
    學習古詩,光熟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讀懂它,你知道什么讀懂詩句的好辦法嗎?
    (結合注釋,查字典,還可以問問同桌)。
    用上這些方法,試著讀懂這首詩吧。
    交流:
    1、再讀古詩,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出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讀懂了什么?
    b匯報:(多)。
    “花滿蹊”
    你見過什么滿了?“——滿——?!毕胂笫鞘裁礃?
    這里是什么滿了?“花鋪滿了小路”
    花鋪滿了小路是什么樣?(想象)你感受到什么?圖讀出多、美。
    鋪滿這條路的都會有些什么花?“——的——花”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壓枝低”
    把你的頭低下去,(學生動作)這就叫低。
    此處什么低下去了?怎么低下去的?(壓枝低)。
    花多得把枝條都壓彎了,那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感受到什么?讀出美。
    c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陽光下,你漫步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看到“黃四娘家———(花滿蹊)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驚嘆、贊美)帶著這種心情齊讀第一句吧!
    d是啊,讓我不由得感慨:出示“這里的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嚴嚴實實的!”指名讀。
    你們能像我這樣說一說嗎?
    出示:“這里的花真_____啊,把——————!”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讀出你們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2、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出示:“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關于蝶和鶯,你又讀懂了什么?
    交流:
    蝶:時時舞:你見過蝴蝶翩翩起舞嗎?
    留連:留連什么意思?你留戀過嗎?(生交流)。
    蝴蝶為什么會留戀呢?
    b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兒,我想問問你。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不舍得離去啊?
    蝶兒:
    (多問幾個同學)。
    杜甫:你有問題想問我嗎?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
    (一)比賽說詞,引入課題。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個詞語比賽吧?
    1、你們知道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春風送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百花齊放,這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BR>    2、春花有哪些顏色,你知道嗎?
    這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BR>    3、春花除了顏色艷麗,還有什么特點?(數量多)那你們能送個詞給這么多的花嗎?
    這真是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
    (二)介紹由來,解詩題。
    1、指著事先寫好的課題《江畔獨步尋花》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對課題的說法有什么疑問嗎?
    (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為什么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他到江邊尋到花了沒有?)。
    (三)初讀,感悟詩情。
    1、大家?guī)е蓡栕杂勺x詩。要讀得字正腔圓、通順。讀的時候,還要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注釋。自由讀,開始。
    2、讀了古詩,你們知道是誰一個人到江邊來尋花了嗎?(杜甫)。
    3、唐朝大詩人杜甫生在戰(zhàn)亂歷經磨難,看盡人間離苦、紅塵悲情,擅用七律、排律憂黎民,憂天下;他晚年曾“飄泊西南”,臆想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任一腔喜悅隨風潛入;也曾立于草堂賞早春,聽兩個黃鸝鳴翠柳,望一行白鷺上青天,把遞進的豪情隱藏;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被稱為“詩圣”,和李白齊名“李杜”。他憂國憂民直面戰(zhàn)亂后由盛而衰的現實,用沉郁頓挫的風格記錄歷史。今天,我們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4、好,哪個同學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他是否讀正確了。
    5、讀得正確,流利,非常好。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6、老師對這首詩也有自己的感覺,我想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著音樂,隨著老師的朗讀,去那個鶯歌蝶舞的地方。
    7、同學們,睜開眼睛。在老師讀的過程中,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8、很好,請看大屏幕,詩中的景物花、蝶、鶯是很多人都看到過,但是作者卻能將這些景物寫成了千古傳唱的名篇,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處呢?讓我們隨著詩人慢慢前行,邊賞邊品吧!
    (四)品讀。
    1、齊讀古詩。
    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鶯)。
    哪幾句是具體寫花的?
    出示:“花真啊,!”(引導學生從花的顏色、氣味、數量、姿態(tài)等進行自由表達。)。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
    3、孩子們,當杜甫一個人來到江邊,看到這繁華盛開的景象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呀?(高興的,喜悅的,贊嘆的)是呀,那你就應該帶著這種感覺去讀呀!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麗的花兒,還看到哪些景物?詩中是怎樣形容蝴蝶和黃鶯的呢?(展示課件)。
    對話:杜甫:蝶兒啊,你為什么在這兒飛來飛去???
    蝶兒:
    蝶兒:先生啊,你為什么?
    杜甫:
    (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fā)著陣陣香氣的花呀。)。
    (是呀!蝴蝶在花叢中時而起,時而落,時而左,時而右。)。
    看來,鮮艷芬芳的春花不僅吸引了蝴蝶,讓彩蝶蹁躚不舍離開,也讓詩人因此留連忘返。真是“留連——(戲蝶時時舞。)”
    對話:杜甫:黃鶯啊,
    黃鶯:
    聽到黃鶯的鳴叫,詩人認為黃鶯是特意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見,詩人此時心情十分——(歡愉)確實是“自在——(嬌鶯恰恰啼。)”
    5、岷江岸邊,春光無限。鮮艷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黃鶯,也留了詩人。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齊讀:(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五)指導吟誦。
    2、聽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色彩濃麗的意境之中了,你們的思緒也隨著那鶯歌蝶舞飛到了迷人的岷江邊了。
    看,小路彎彎,百花爛漫。萬紫千紅,芬芳四散。杜甫獨步西郊,不禁高興地吟道――全詞(學生齊讀)。
    看,彩蝶蹁躚,留連不去;聽,黃鶯啼囀,嬌柔輕軟。杜甫獨步西郊,不禁歡快地吟道――全詞(學生齊讀)。
    這就是獨步尋花時那陶醉的杜甫,這就是獨步尋花時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學們,讀到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詩題,齊讀詩題。讀了詩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2、介紹寫作背景。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裘馬清狂,漫游吳越,曾期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贰?BR>    仕途失意,憂國憂民,曾憤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戰(zhàn)亂被俘,歷盡艱苦,曾傷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洞和贰?BR>    辭官赴蜀,輾轉流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后,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他獨自沿江畔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3、現在,大家知道杜甫為什么要江畔尋花了嗎?(戰(zhàn)亂中哀鴻遍野、滿目瘡痍,難得見到這如畫的美景。詩人更沒心情去尋找這種美景。)詩人尋找的僅僅是花嗎?(他尋找的是一份遠離戰(zhàn)亂的安寧與和諧。)。
    4、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詩人心中久違的欣慰與歡愉吧!
    5、(展示課件)出示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拓展閱讀。
    早春春日。
    【唐】韓愈【宋】朱熹。
    天街小雨潤如酥,勝日尋芳泗水濱,
    草色遙看近卻無。無邊光景一時新。
    最是一年春好處,等閑識得東風面,
    絕勝煙柳滿皇都。萬紫千紅總是春。
    大林寺桃花江南春。
    【唐】白居易【唐】杜牧。
    人間四月芳菲盡,千里鶯啼綠映紅,
    山寺桃花始盛開。水村山郭酒旗風。
    長恨春歸無覓處,南朝四百八十寺,
    不知轉入此中來。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一
    我心里很納悶兒,便再接著走,我驚訝地發(fā)現黃四娘家的花開得十分茂盛,一叢叢鮮花就猶如一塊布把小路都要遮住了,使我只有小心翼翼地走,以免發(fā)生危險事故。在小路旁的花,多得快要把花枝都壓彎了,我走進花叢中,摘下一朵玫瑰,心里暗喜到:黃四娘如花似玉,送她玫瑰,也能表達我對她的喜愛。忽然間,幾只蝴蝶印入我的眼簾,我隨著望去。?。∷鼈冋孀栽谘?,在這萬紫千紅的世界里跳舞可真好,我看著這美麗的舞蹈,便仿佛看到了我穿著燕尾服與穿裙子的黃四娘在跳著舞……“唧唧……唧唧……唧唧”這美妙的歌聲,把在做白日夢的我驚醒,我隨著這歌聲的旋律用腳輕輕地打著拍子。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二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詩鑒賞
    這組詩共七首,作于離亂之后詩人居住在成都草堂時。這里選其第六首。
    春風送暖,百花爭艷。詩人獨自在江畔漫步。
    在去往黃四娘家的小徑兩旁,姹紫嫣紅。詩人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彌望的是奇花異卉;聞到的是濃馥花香。接著,描寫的是大小各異、色彩不同的花枝上,映出眾多花朵?!扒Ф淙f朵”已使人有數不盡之感,但還不能寫出花的質感和重量,而“壓枝低”卻形象出逼真地寫出花的質和量。讀者仿佛看到萬朵碩大的花團盛開在枝葉中。微風吹來,枝條在微微顫動,似乎不勝花重,“壓”、“低”兩字不但寫出花朵的多而大,同時從靜態(tài)中寫出微微的動態(tài),更賦予花枝以感情,引發(fā)讀者的廣泛聯想。
    “留連戲蝶”應是“戲蝶留連”的倒裝,戲蕊彩蝶在花叢中留連忘返,不時在花間翩翩起舞。如果說上兩句還是描繪花朵靜態(tài)的嫵媚,那么此句則寫出戲蝶動態(tài)的舞姿。這里的“戲”和“舞”都用了擬人之法,寫出了眾多彩蝶忽上忽下,時左時右,乍停乍飛,搧動翅膀的優(yōu)美舞姿。此時作者已把艷麗的花叢作為背景,而將目光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靜過渡到動,更加深化了春色那欲滴的意境。正當詩人也“留連”于花蝶艷舞之中時,耳邊又傳來黃鶯嬌嫩的啼聲。至此,詩人便把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受寫全,從多方面抒寫春意。“恰恰”兩字固然照顧和上句“時時”的對仗,但這兩字也貼切地寫出詩人對此時意境的切身感受。當詩人從視覺、嗅覺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艷、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種景色時,——恰在此時,從聽覺又感知了嬌鶯自由自在的啼叫,這令詩人也令讀者陶醉在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全詩從靜態(tài)寫到花朵壓枝的微顫,再寫到彩蝶飛舞的動態(tài),從形、色、味等視覺、嗅覺寫到聲音的感覺,調動讀者的各種感覺器官,感受自然美景,使人的
    心靈
    受到美的陶冶。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三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yè)。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四
    風和日麗的一天,杜甫突然來了雅興,準備在江畔欣賞花。
    杜甫在江畔上一邊欣賞這波光粼粼的江水,一邊邁著輕盈的步伐向前走去。突然,他眼前一亮,只見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的歡唱。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朵爭先恐后地開放著,美不勝收,它們有的像活潑可愛的小娃娃,露出它天真燦爛的笑臉,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它那碧綠的大衣里,不肯讓游人看到它那美麗的容貌,還有的像俊俏的仙姑,面對著春天的明鏡在梳妝打扮。一些長的高的小草想玩?zhèn)€“惡作劇”,輕輕的壓住了自己下面的小草。小花兒們一簇簇,一叢叢,把小路蓋住了。一只只五彩斑斕的蝴蝶在草叢中翩翩起舞,盡顯風采。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叢中一邊快樂的飛來飛去,一邊唱著歡快的歌,于是杜甫詩興大發(fā),當即作下了這首詩:
    黃四娘家花滿溪,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共七首。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其中的一首詩嗎?(生答)。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另外一首。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走進古詩。
    1.簡介作者。(學生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人稱“詩圣”。
    2.學生初讀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聽錄音帶,劃出節(jié)奏,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1.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
    2.同桌或小組間互相說一說詩意。
    3.全班交流:
    (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懶又困,我倚仗著暖洋洋的春風在游春。
    (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五、感悟春光美。
    1.學習了這首詩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這美麗的春景圖畫一畫。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六
    春風慵懶,透明如紗,輕撫這一江的綠水,幽幽花香,隨風徐徐而至。我一路聞香而來,只見黃四娘家門前一片花海。
    那粉的桃花,一朵朵、一枝枝、一樹樹,含著灼灼燦爛的笑,恰似美人腮;那白的梨花,玉骨冰清猶如美人肌,如雪吐芳,清香淡雅;報春花,小巧靈動,身著黃裳,伸展纖纖玉臂,密密匝匝的綠枝里,仰著臉,三三兩兩依附于葉間,恬靜而乖巧,如小家碧玉一般;嬌艷的玫瑰,一枝獨秀,亭亭玉立,串紅一串緊挨著一串,像跳躍的火苗,張揚而熱烈。有名的,沒名的,散落在草叢里,像眼睛,似星星,眨著眼,抿著嘴……遠的順路一直延伸著,近的迫在眉間,高的越過籬笆爬上墻頭,低的伏地聆聽……紅的似火、粉的如霞、黃的賽金、白的像雪。大的如碗口、小的如豆粒……成千上萬的花,壓的花枝彎下了腰。
    蝶兒穿花而過,上下翻飛,一陣微風拂過,花香流動,花葉輕顫。紅的、黃的、黑的、白的、像飛舞的花瓣,搖曳著,嬉戲流連,舞衣多彩,舞姿輕靈?;蛏钊牖▍驳模蚨阍谌~底,竟也把自己打扮成花的模樣。我輕輕走過,它才倏地飛起,掠起一陣花香,飛在我臉前身后。黃鸝站在枝頭,歡快地鳴唱著。清清翠翠,婉轉圓潤。聲聲慢慢、聲聲慢慢。好不自在呀!
    我小心翼翼挪步一路走來,竟也是滿身的花粉,滿身的花香,滿心的醉意,我禁不住更是詩興大發(fā):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七
    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陽光懶洋洋地灑在大地,灑在樹梢,灑在黃師塔上。這個春天,很溫暖也很清爽。黃師塔前的滾滾江水無聲無息地向東邊流去,顯得十分寂靜。暖暖的春光把人熏得又懶又困。我當然也不例外,像是工作良久的疲憊的人似的,微微倚在春風中稍作休息。
    一陣微風拂過樹梢,佛過我的鼻尖,我嗅到了春的氣息與草的清香,隱隱約約的還有一陣淡淡的桃花香,正當我要在春風中休息時,卻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淺不同的桃花盛開在江邊,我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原來是桃花不知何時一簇簇地盛開了,露出了它們最美麗的笑靨,自由自在的樣子像是沒有主人看管。
    我穿梭在一簇簇美麗的桃花中,我已經沉醉在桃花那香氣的芬芳中了。這種香氣,是淡淡的,一點兒也不張揚,使人很容易就忘記了它的存在。桃花的顏色也很醉人,有嬌麗的玫紅,也有俏皮的粉紅,人們究竟會更喜歡哪種顏色呢?想到這里,我不禁吟誦起詩句:“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篇十八
    生:應該有水仙花……?。
    師:詩中寫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師:好,繼續(xù)想象,詩中的花還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師:可能有桂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桂花是在秋天開的,詩中描寫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師:你怎么知道??。
    生:可從“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看出。
    (再次凸現了老師的點化之功。)?。
    生:(私下小聲說)可以出去看看學校的花壇嗎??。
    師:當然啦,也可以仔細觀察學校的桃李林,對照著來理解這首詩。?。
    第二節(jié)課伊始,由各組挑選代表交流本小組學習的收獲。?。
    生:(匯報學習收獲)?。
    師:大家學得非常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多有質量的問題,只有相信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體現。)。
    生:歷經戰(zhàn)爭的杜甫心情十分苦悶,需要找到一種安慰,所以就獨自出門去賞花了。?。
    師:說得很好!那我們來配樂朗讀全詩,讀出作者的喜悅,讀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讀)?。
    (對學生提的問題解決巧妙,教師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1、自我發(fā)展的新課堂是誰的??。
    生:應該有水仙花……?。
    師:詩中寫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師:好,繼續(xù)想象,詩中的花還可能是什么花??。
    生:有桂花。?。
    師:可能有桂花嗎?讀讀詩句想一想。
    生:沒有,桂花是在秋天開的,詩中描寫的花是春天、夏天的花。
    師:你怎么知道??。
    生:可從“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看出。
    (再次凸現了老師的點化之功。)?。
    生:(私下小聲說)可以出去看看學校的花壇嗎??。
    師:當然啦,也可以仔細觀察學校的桃李林,對照著來理解這首詩。?。
    第二節(jié)課伊始,由各組挑選代表交流本小組學習的收獲。?。
    生:(匯報學習收獲)?。
    師:大家學得非常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多有質量的問題,只有相信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體現。)。
    生:歷經戰(zhàn)爭的杜甫心情十分苦悶,需要找到一種安慰,所以就獨自出門去賞花了。?。
    師:說得很好!那我們來配樂朗讀全詩,讀出作者的喜悅,讀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吧!?。
    生:(讀)?。
    (對學生提的問題解決巧妙,教師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提供材料,指明方向。)。
    分析:
    當學生發(fā)問“詩中所寫的‘花’是什么花?”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學生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放棄了預設的教案,而隨著學生的興趣和思路來組織教學。先讓學生想象詩中寫的可能是什么花;再通過配畫、改寫、找資料和實地觀察等形式組織學生體會“花滿蹊”的圖畫;然后,引發(fā)學生質疑,在對話中弄清“花”背后的詩意。整個課堂看似無形,卻渾然天成,是演“教案劇”難以達到的。當然,教為學服務,并不是教附屬或從屬于學。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也就沒有進一步探尋這必要,教師完全可以“就地解決”,而不由學生把學習牽引到無意義的境地之中。如上例中,學生如果詢問杜甫的生平情況,教師沒有直接介紹,提供資料讓學生去看。學生說有水仙花、桂花,教師點撥引導,既不限制學生的思維,也充分尊重文本。由此,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新課堂在形式上是師生共同擁有的,但從根本意義上說是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