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優(yōu)秀20篇)

字號:

    教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等內(nèi)容,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教師進行反思和改進,以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教案范文中的設(shè)計和組織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一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一、激趣導入。
    (拿出一個方陣的塑料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其余學生書空)。
    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lǐng)?(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guān)句子。
    2、討論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們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不認識)。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樣?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位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隱蔽、棄去、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耐煩、寬敞。
    2、討論詞義。聯(lián)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二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種身邊常見的物體,熟練的運用“加”“減”的方法,根據(jù)想象和變化,創(chuàng)造出藝術(shù)作品;整個教學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造型藝術(shù)的興趣。教學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共同探討,觀察嘗試為主,教師起引導作用。
    1.情意領(lǐng)域: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lián)想而創(chuàng)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藝術(shù)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欣賞美的能力。
    2.認知領(lǐng)域:將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變化,并嘗試繪制完成不同的藝術(shù)作品。
    3.操作領(lǐng)域:根據(jù)身邊的物品,進行想象和變化,創(chuàng)作藝術(shù)作品。
    1.課前教師準備一些根據(jù)不同物品變化出來的美術(shù)形象和作品。
    2.教師和學生在課前收集藝術(shù)家對形象進行變化的創(chuàng)作作品。
    3.《西游記》片段以及課件、音樂。
    情趣導入,贈送禮品(展示課件):欣賞動畫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的部分片段,讓學生感受到變幻無窮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喜歡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禮物嗎?喜歡動畫片中的孫悟空嗎?為什么?想有孫悟空變幻無窮的本領(lǐng)嗎?那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吧!
    課件出示課題《變幻無窮的形象》
    觀察:學生觀察課本上范圖
    課件展示書本優(yōu)秀圖片,師生共同思考和討論。
    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
    a.物體本身是什么?
    b.物體變成了什么?
    c.用什么方法變幻?
    2.觀察:教師準備的范圖
    拖鞋(貼在黑板上)
    這是什么?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怎么使它變幻呢?
    學生討論回答。
    大家看(貼在黑板上),這是什么?
    你能想到嗎?
    學生討論回答,怎么變并運用了什么方法?老師總結(jié)歸納。
    掃帚(貼在黑板上)
    現(xiàn)在我們變換一個角度,大家看這張作品是由什么變幻出來的?
    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結(jié)歸納。并出示掃帚最原始圖片。
    同學們,還可以嘗試不同的角度變幻呢!你們都能想到嗎?
    剛剛我們在欣賞作品之前老師有交代欣賞時思考3個問題,前面2個問題在我們欣賞的同時就已經(jīng)解決了,現(xiàn)在我們要仔細的思考,運用什么方法可以變換物體的形象呢?大家想一想!暢所欲言,鼓勵同學們、同桌之間大膽、積極的互相討論、交流!選出幾位學生代表發(fā)言。
    師生討論、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耐心的引導和提醒,總結(jié)出方法:
    a.形狀聯(lián)想
    b.形狀改變(加一加、減一減,通過點、線、面)
    c.色彩改變(水彩筆、油畫棒)
    這也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欣賞:優(yōu)秀的變幻作品
    老師這還有許多優(yōu)秀的變幻作品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觀察欣賞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各種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造型藝術(shù)。
    了解各種圖形的變幻過程和方法,學習京劇臉譜的相關(guān)知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先想到才會做到,再次鞏固學習重點。
    (課件展示作業(yè)圖樣、播放輕音樂)
    圖形王國要舉行一個變變變的“選美”大賽,有10個小伙伴正焦急的等待著大家的幫忙,來!我們來為它們設(shè)計設(shè)計!每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幫助你最喜歡的一個小伙伴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加工美化,讓它變換出奇妙、獨特的形象來!
    比一比,看看誰變幻的形象最美!
    作業(yè)要求:
    1.嘗試: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試著用各種形象變化出其他的造型。
    2.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變幻出來的造型最多,最美。
    3.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1.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2.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說他作品的優(yōu)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課件展示藝術(shù)作品,欣賞變幻的魅力。
    生活中有許多許多藝術(shù)作品,都是身邊經(jīng)常可以見到的物品通過想象變化創(chuàng)作出來的,請同學們用你們善于觀察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你將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更大的收獲,原來生活能給我我們帶來這么多的美好和驚喜啊!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問題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應用題的一般結(jié)構(gòu)和求百分率思考過程的主要步驟,提高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生活中百分率問題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口答:
    1、24是50的幾分之幾?
    2、13厘米是43厘米的幾分之幾?
    3、10千克是45千克的幾分之幾?
    提問:要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應怎樣求?
    每個題中的單位1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審題,理解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
    (2)掌握什么是達標率.
    (3)怎樣求達標率。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疑難。
    3、學生逐步匯報。
    達標率是指達標學生的人數(shù)占學生總?cè)藬?shù)的百分之幾。
    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shù)/學生總?cè)藬?shù)×100%。
    120/160×100%。
    =0.75×100%。
    =75%。
    (二)教學例1(2)。
    學生自學85頁教學內(nèi)容,了解發(fā)芽率的計算方法。并進行計算填寫在表格中。
    教師提問:
    什么叫發(fā)芽率?(發(fā)芽率是求發(fā)芽種子數(shù)占實驗種子數(shù)的百分之幾。)。
    這三種.種子哪種.種子的發(fā)芽率高?(大蒜發(fā)芽率高。)。
    讓學生感知發(fā)芽對農(nóng)民伯伯的重要性,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珍惜糧食。
    (三)其它百分率學生完成做一做第1題,了解:
    出勤率=出勤人數(shù)/應出勤人數(shù)×100%。
    成活率=成活棵樹/種植棵樹×100%。
    命中率=命中球數(shù)/投球總數(shù)×100%。
    綬勐=面粉重量/小麥重量×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100%。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進行總結(jié)。
    三、當堂測評。
    練習二十的1至4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呢?學生暢所欲言。
    設(shè)計意圖。
    1、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
    2、從達標率到出油率,拓寬知識面。
    教學后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四
    1.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xiàn)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xiàn)“味道”。
    3.審美目標: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4.品德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zhì)。
    5.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shù)形式來表現(xiàn)“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lǐng)域,它是美術(shù)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shè)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shè)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一、導入階段
    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作用: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guān)系。
    作用: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酸、白-咸、黑-苦、黃-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作用:培養(yǎng)學生大膽聯(lián)想,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
    二、發(fā)展階段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guān)資料圖片。
    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作用: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yǎng),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ji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味道”。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作用: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fā)揚民主,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學生活動:自己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作品。
    作用: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以指導性的建議。
    三、評價階段
    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jié),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學生活動: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
    作用: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作用:養(yǎng)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五、課后拓展
    在這次課學習后,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巧妙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創(chuàng)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把美術(shù)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設(shè)計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五
    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BR>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shù).
    (教師: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準確,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jié)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shù)(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shù)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播放前先請同學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nèi)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zhì)疑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類.量角時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shù)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shù)分別填在適當?shù)娜铮?BR>    五、板書設(shè)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六
    1、能知道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體育盛會――奧運會。
    2、能了解奧運會經(jīng)歷了古代奧運會和現(xiàn)代奧運會兩大階段?,F(xiàn)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兩大類,以及我國體育健兒所取得的成績。
    3、能積極參與活動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能主動從各種媒體中獲取體育與健康知識。
    1、各小組按要求坐到各自的位置。(事先分好組,并布置好比賽場地)
    2、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進行奧運會知識競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你們的口號是……
    各小組按順序喊出自己的口號。
    師:老師相信你們在比賽中一定會成功的!讓我們一起說:“相信自己!耶!”
    師生一起做出“v”的手勢,表示成功。
    二、。
    1、師講解競賽的規(guī)則:我們的競賽題分必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三種。必答題(12道)每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不扣分;搶答題由老師出題后,各組鳴哨搶答,答對得10分,答錯不扣分,但搶答是須在老師說完題目后方可鳴哨,否則扣10分;風險題每題20分,答對得20分,答錯扣20分。每小組的基分是100分,最后以得分高低得出名次,如得分相同,則名次并列。
    2、鼓勵學生要相信自己,要沉著、冷靜。
    3、競賽開始
    4、師講解比賽中沒有答出和答錯的題目。
    1、學生自評:評價自己在本次競賽中的表現(xiàn),并自己獎勵、鼓勵自己。
    2、學生互評:由組長為代表評價本組和其他組、本組隊員和其他隊員在本次比賽中的表現(xiàn),并為今天表現(xiàn)突出的組或同學發(fā)獎。
    3、師評:按得分情況及學生在競賽中的表現(xiàn)為學生頒獎。(頒獎進行曲)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就象我國的體育健兒一樣。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在賽場的英姿!
    1、觀看奧運會開幕式和比賽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奧運會的魅力!
    2、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如何更好的學習優(yōu)秀運動員的“頑強拼搏”、“團結(jié)協(xié)作”等優(yōu)良品質(zhì),積極投入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體育鍛煉中去。
    1、將你了解的有關(guān)奧運會的知識在課后與同學或老師交流。
    2、積極利用報刊、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體育與健康的知識、信息。
    1、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
    2、要求學生按組合作,通過各種媒體獲取有關(guān)奧運會的資料。
    3、各組準備好本組的口號及獎品若干(五角星貼花)
    1、哨子6個、投影儀一臺,錄音機一臺,《頒獎進行曲》音樂帶
    2、課件:奧運會開幕式及比賽的精彩片段
    3、獎品若干(運動圖案的貼花)
    4、競賽題庫:
    (1)奧運會經(jīng)歷了哪兩大階段?
    (2)現(xiàn)代奧運會分為哪兩大類?
    (3)什么叫奧運會?
    (4)現(xiàn)代奧運會是何時開始的?
    (5)奧運會每幾年舉行一次?
    (6)奧運會會徽是什么?
    (7)奧林匹克的格言是什么?
    (8)奧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
    (9)到2000年止共舉辦過多少屆奧運會?
    (10) 夏季奧運會不得超過幾天?
    (11) 冬季奧運會不得超過幾天?
    (12) 第29屆奧運會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舉行?
    (1)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在哪里舉行的?
    (2)奧林匹克環(huán)各是哪幾種顏色?
    (3)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哪一年?
    (4)現(xiàn)代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是誰?
    (5)在第27屆奧運會上,我國在金牌榜和獎牌榜排在第幾位?
    (6)我國體育健兒在第幾屆奧運會上獲得15枚金牌,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
    (1)我國第一個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是誰?
    (2)五環(huán)中的五個顏色各象征著哪五大洲?
    (3)目前,冬、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共多少個?
    (4)現(xiàn)在共有多少個國家和地區(qū)奧委會加入了國際奧委會?
    (5)什么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6)第26屆奧運會上在哪里舉行?我國共獲得金牌幾枚?共獲多少枚獎牌?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七
    1 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生字卡片,詞語圖片
    一 談話導入,揭題
    1 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這個美麗的家園里,有許多風景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大家都愛他。 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我們將會對他有新的認識。
    2 今天我們就學習第一篇課文。板書:《識字三》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互相問問。
    2 指名分節(jié)讀,評議。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自學生字。糾正字音,能夠讀通課文。
    三 逐句賞析
    (一) 第一節(jié)
    1、 指名讀第一句,正音。(霧、霜)
    2、 隨學生的回答進行學習:
    生字:霧 霜
    詞語: 晨霧 秋霜(結(jié)合圖片理解)
    3、通過看一組圖片,讓引出第二句。(指名讀)
    4、在學習這句時有沒有遇上不懂的詞。隨學生的回答學習
    生字: 朝 霞 夕
    詞語:和風細雨 晚霞 朝陽(結(jié)合圖片理解 晚霞 朝陽)
    (二)第二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句。
    2、強調(diào)生字,再讀。
    3、讀第二句,去掉“對”字讀,引出成語:萬紫千紅
    4、理解“萬紫千紅”(當你看到一個什么景象的時候可以用“萬紫千紅”)
    5、學習生字“碧”
    a、 組詞
    b、 理解“碧野”(出示圖片)
    6、再次齊讀
    (三)第三節(jié)
    1、指名讀。
    2、理解:桃、李、楊、柳(這里的“桃、李、楊、柳”指的是什么?)
    3、齊讀這一句。
    4、生字“李、楊”還用在什么地方? 請姓李、姓楊的小朋友讀這句話。
    5、齊讀最后一句,去掉“對”字讀(出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6、看圖片(假如你就來到了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你想說什么呢?)
    7、海鹽有沒有風景特別美麗,就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四、字詞復習
    1、 讀詞語
    2、 讀生字,找相似。
    3、 同桌互讀生字,再指名讀。
    五、朗讀課文
    1、 自由讀。
    2、 男女對讀
    3、 隨節(jié)奏讀。
    六 書寫指導(機動)
    1 出示“和”“語”兩個生字,讀一讀
    2 同桌互說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怎樣寫才好看
    3 范寫
    4 練寫
    七、小結(jié)
    今天的課堂上,我們的收獲真大,不但會讀這篇小課文,有的小朋友還會背了,而且還學會了13個生字,還寫了2個,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都很棒。
    1、 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 知道保護環(huán)境,愛護小動物。
    2課時
    一、 導入揭題
    導入一: 看圖導入
    1.出示插圖:兩只蛋,旁邊畫有一只小鳥。
    看見這些你會想到什么?
    2.教師板書課題:兩只鳥蛋
    學生齊讀課題。識記“蛋”字。(給“蛋”組詞。)
    課文講了兩只鳥蛋的什么故事呢?
    導入二:組詞揭題
    教師板書:蛋。用“蛋”字組詞。
    二、初讀感知
    1. 自由讀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
    2. 指名當小老師領(lǐng)讀生字。
    3. 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小節(jié),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練讀。
    例:捧 連 忙
    (1) 讀第三小節(jié)。
    (2) 用動作表示“捧”。
    (3) 用“連忙”說一句話。
    定、向:講解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練寫。
    取、涼:練習 “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兩種短語形式。
    4. 除了課文,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這些字?
    5. 分小組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報紙、雜志、商標等,念給小組的成員聽。
    6. 全班交流: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分別粘在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和同學聽。
    [結(jié)合生活實際認字。]
    7.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8. 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認識“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到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辛勞,懂得孝敬長輩,不讓他們多操心。本課擬布置2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兩幅課文插圖;輕音樂磁帶;寫字軟件;生字卡片等。
    1.老師板書“青絲”,指名讀。(相機為“發(fā)”正音)
    2.老師:你們見過誰有青絲?(依據(jù)同學發(fā)言,教師相機完善板書:奶奶的青絲)
    3.指導讀好課題。
    1.老師配樂范讀課文,小朋友聽后說說指導了什么。(讓同學暢所欲言)
    2.同學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并和時糾錯正音,如:好奇、吭聲、怎么、抬起頭等。
    4.同學默讀課文,分別找出我和奶奶的畫,并用不同的記號標出來。(例如我的畫用三角標出,奶奶的畫用圓圈標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身喜歡的符號標一標)
    5.同捉分角色練讀對話,邊讀邊體會我和奶奶說話時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小朋友們仔細聽,并好老師一起評一評:
    (1)什么地方讀得特別好,請他們再讀讀,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讀得不夠理想,也請他們再讀讀,讓他們作改進。(邀請幾對同桌來讀,達到對教材充沛熟悉的程度)
    1.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情感。
    (1)體會第一處重點句:
    a.小朋友,當我問奶奶為什么她的頭發(fā)是雪白雪白的時候,奶奶笑著告訴我:“這青絲,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保ɡ蠋熯呎f邊出示文中插圖1和奶奶的話)
    b.指名讀這句話。
    d.指導同學讀好這句話,注意奶奶說話時的表情。
    e.小結(jié):奶奶為了我和爸爸十分勞累,才有了這滿頭青絲。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會怎么想?(小朋友充沛想象,體驗“我”當時的情感)
    (2)體會第二處重點句:
    a.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和相關(guān)句子:
    我抬起頭,望著奶奶的青絲說:“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青絲還會變黑嗎?”
    b.指名讀句子,小朋友說說自身的體會。
    c.指導讀好這句話,可加進我說話時的動作,同時體會我的天真以和我對奶奶的關(guān)心。
    2.演練整篇對話。
    (1)小朋友,你們能像剛才一樣,加上動作和表情把整篇對話演一演嗎?
    (2)先請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組里演一演,別忘了加上動作和表情,老師也參與扮演。
    (3)小組之間展開競賽,比一比哪組扮演得最棒。師生一起擔當評委,并給優(yōu)勝組頒發(fā)獎品。
    3.小結(jié):
    奶奶對我充溢疼愛,我對奶奶也無比關(guān)心,這種情感是多么感人??!相信每個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樣孝敬奶奶、爺爺、爸爸、媽媽。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請小朋友說說自身已經(jīng)認識了哪幾個。讀給同伴聽聽,告訴他你是怎么認識它們的。
    2.出示自身認為難記的字,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協(xié)助記憶。
    3.媒體先后出示“怎”和“興”的寫法,同學仔細觀察后,按筆順先在書上描紅,而后寫在習字本上。
    4.實物投影同學作業(yè),同學觀察并評價,最后達成共識:
    (1)“怎”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上窄下寬,橫畫間的距離要韻稱。寫“心”字底,關(guān)鍵是寫好臥鉤。
    (2)“興”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筆捺要變成點。
    5.剩下的字,請小朋友看清字形,記住筆順,然后認認真真地寫。每個字都先在書上描紅,再在習字本上寫兩遍。
    小朋友,為了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不再那么勞累,不再很早就生出青絲,讓我們回家后就幫著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和的家務(wù)事吧!并且請小朋友以《我為**做家務(wù)》為題,向他人介紹你所做的事。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九
    1.使學生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chǔ)上認識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過程
    教室里學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圖,每組都有醒目的標記。
    講臺
    第一組 第四組 第六組
    第二組 第五組 第七組
    第三組 第八組
    通過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四面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確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在教室的四個墻面分別貼出東、南、西、北四個字。
    出示例1圖,其中超市、體育場、人民橋和公園圖片暫不出現(xiàn)。要求學生說出怎樣在地圖或者平面圖上表示這四個方向,然后要求說出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說對四面八方這個成語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課。(板書:認識方向)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1) 提問: 在學校的這一面有一個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匯報。
    (2) 指出: 通常,我們把東面和北面的中間稱做東北,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
    (3) 提問: 這里有一個公園,這里是體育場,這里還有一座人民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匯報。
    2.歸納小結(jié)。
    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記住圖上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那么怎樣才能很快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說說你想怎樣記。
    學生匯報記憶方法。
    1.指導完成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中指南針的圖)
    提出要求: 這是一個指南針,紅色箭頭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針上的八個方向填寫完整嗎?先想一想怎樣填得快,再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在書上填完之后匯報結(jié)果。
    2.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圖)
    (1) 談話: 小動物在體育場參加運動會后要回家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
    (2) 播放題中四個小動物所說的話,并在圖中呈現(xiàn)相應的文字。
    讓學生根據(jù)要求在書上連線。
    (3) 出示正確答案,反饋、訂正。
    3.指導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實景照片)
    說明: 青山鄉(xiāng)是一個美麗的水果之鄉(xiāng),在水庫周圍一共種植了8種水果。
    (出示水庫及8種水果的圖片,水庫在中間已貼好,8種水果依次排列在一邊)
    提出要求: 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許多游客來游覽水果之鄉(xiāng)。你愿意為來游覽的游客制作一張水果種植的示意圖嗎?每個小組同學合作完成。小組在活動時,首先要聽清楚老師講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應該擺放的位置,然后把圖片貼上去。
    說明: 桃園在水庫的北面,葡萄園在水庫的東面,梨園在水庫的東北面;水庫的西南面是蘋果園,水庫的西北面是西瓜園,水庫的西面是山楂園;橘子園在水庫的南面,櫻桃園在水庫的東南面。
    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學生制作平面圖。完成后進行展示。
    1.游戲。
    (2) 示范: 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兩手同時向中間拍一下,這時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學生用這樣的方法,找到西南、東南和東北這三個方向。
    學生討論匯報。
    啟發(fā)思考: 都是和第五組比,為什么每個組說的都不一樣呢?
    自由活動: 在小組里說說你們組和其他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貼的方向,想想說對了沒有。
    2.制作方向板。
    談話: 找到了一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個方向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制作一個方向板。
    教師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學生制作方向板,并寫出八個方向。
    使用方向板: 把方向板中的北對著北面,指一指,東北在哪里?東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師說,讓學生指方向)
    3.小結(jié)。
    布置課外活動: 現(xiàn)在我們許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陽臺和朝南的窗戶?;丶以谀愕姆块g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廳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幾個方向各有什么。明天來說給同學聽一聽。
    4.跳棋游戲。
    說明: 甲乙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動棋子,玩一次后,甲乙雙方交換角色。組長做裁判,每次移動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學生自由活動。
    通過今天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對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們在電視里、報紙上經(jīng)??吹健⒙牭介_發(fā)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張中國地圖,看看我國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國的東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約在上海的哪一個方向,上海大約在北京的哪一個方向。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
    1.讓學生懂得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從小要多動腦和手,學習創(chuàng)造。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切、雙”等9個生字。
    識字認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一切創(chuàng)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的意思。
    (一)課件:小猴造噴水池(課件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出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教師隨畫面敘述。)
    師:仙鶴和小猴是好朋友。有一次仙鶴找到小猴子說:“猴哥哥,聽說你很聰明,請你動動腦為我修一個噴水池吧?!毙『镎f:“好吧。”小猴子就開動腦筋為它畫了一個噴水池。第二次,仙鶴又找到小猴子說:“猴哥哥,聽說你很能干,請你動動手為我修一個噴水池吧。”小猴說:“沒問題?!庇谑切『镒觿邮譃樗诹艘粋€大坑。第三次,仙鶴又找到小猴子說:“猴哥哥,請你又動手又動腦,為我修一個噴水池吧?!边@一回,小猴子手腦并用,結(jié)果呢,它終于修了一個又美觀又實用的噴水池。瞧!它們多高興啊!
    小朋友們,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噴水池修好了呢?
    學生答。
    師:因為它又用腦又用手,才把噴水池修好。手和腦就是我們的兩件寶。
    (二)板書:兩件寶。師生一起寫“寶”。
    師:“寶”怎么寫來著?我忘記了,誰能幫幫我?
    生答。
    師:伸出小手,咱們一起寫一寫。(可以按筆順說筆畫,也可以按部分說: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靈活掌握。)
    師:我想到了一個謎語:家里有塊玉。謎底就是“寶”,這回我一定記住“寶”了。謝謝你們。
    (一)師范讀課文。
    師:有位老爺爺說得好:(師讀課文,隨著出示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的課件。)
    人有兩件寶,
    雙手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
    大腦會思考。
    用手又用腦,
    才能有創(chuàng)造。
    一切創(chuàng)造靠勞動,
    勞動要靠手和腦。
    生答。
    師:你們的辦法真多:可以請拼音朋友幫忙,可以請教老師,還可以請教認識這個字的小伙伴。那就自己選個你喜歡的辦法讀課文吧。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
    師:快打開書66頁,用手一邊指,一邊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把每個字音都讀準。讀得快的小朋友還可以把剛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
    (三)指名讀課文。
    師:能把字音讀準嗎?誰能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評讀。
    (四)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
    師:這些淘氣的生字寶寶從課文里跑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讀,你會讀哪個就帶讀哪個。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師:我們來比賽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課件出示打亂順序的生字。學生比賽讀。
    (五)自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
    師:把生字放回課文中,你再自己讀一讀,看看誰能把課文讀通順。
    指名讀。評讀。
    (一)兩人小組讀。
    師:要想把課文讀好,我有一個秘密,想不想知道啊?
    師:在讀課文時,你認為哪些句子不太好讀,就把它多讀幾遍,邊讀邊想想它是什么意思,這樣你就會把課文讀得更精彩??旌团赃叺男∨笥岩黄鹩糜眠@個秘密武器吧。
    師:哪兩位小朋友愿意讀讀你們練讀的難讀的句子。
    (二)理解“一切創(chuàng)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的意思。
    出示課件:一切創(chuàng)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師:你能說說用了兩件寶能做好哪些事情嗎?(指導說完整話。)
    生說。
    師:2008年,北京要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發(fā)生。你們知道是什么事情嗎?
    生答。
    出示課件:有關(guān)北京建設(shè)的圖片
    師:這些勞動和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人們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
    板書帖畫:手腦
    師:相信到了2008年,我們北京會更加美好。
    (三)熟讀課文。
    師:讓我們加上動作和表演,再來讀讀課文吧。
    (四)比賽讀。
    游戲:童話劇“小猴造噴水池”
    由學生推薦最有表演才能的兩個學生表演仙鶴和小猴,老師串詞,全班配音:第一次修噴水池時說“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第二次修噴水池時說“用手不用腦,事情辦不好”;第三次修噴水池時說“用腦又用手,才能有創(chuàng)造”。
    動動腦,說一說你怎樣寫好生字。
    動動手,寫一寫生字。(教師范寫兩個。)
    二人合作拼生字。
    師:動動手和腦,看誰拼得好。這些小部件能拼成哪些字。拼好了就把它們貼到前面,并邀請你的好朋友一起大聲地讀一讀,還可以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只要用好我們的兩件寶,你的理想一定會實現(xiàn)!小朋友們在課下還可以把你的理想畫下來,貼在你的書桌前。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一
    蘇教版語文第二冊有《鮮花和星星》一課:“我最喜歡夏天里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到了晚上,花兒睡了,我數(shù)著滿天的星星:這里一顆,那里一顆,真比地上的花兒還多。”當教學完全文后,我設(shè)計了一個“啟發(fā)想象,指導說話,作個小詩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所以創(chuàng)設(shè)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實際上就是開發(fā)教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這樣進行訓練學生的潛能較為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了語言的積累,又實現(xiàn)了語文學習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延伸,課堂也因此而美麗起來。在此,與各位交流。
    師:這首詩歌多美呀!小朋友們想不想向小女孩這樣也寫出這么好的詩?
    生:想!(異口同聲,非常興奮)
    師:好吧!讓老師來幫幫大家。
    師:(點擊課件,出示第一幅圖)這是什么?
    生1:這是羊。
    生2:是羊群。
    生3:許許多多的羊。
    師:(點擊課件,出示第二幅圖),這個呢?
    生1:一大片白云,下面是草原。
    生2:是大草原。
    生3:上面還有羊群。
    師:對!這是草原上滿地的羊兒。(教師將學生的話進行歸納為學生后面的作詩埋下伏筆)
    師:再看這兒(點擊課件,出示第三幅圖)
    生1:哇!好美的菊花。
    生2:許多菊花。
    師:(微笑地點頭,繼續(xù)點擊課件,出示第四幅圖)
    生3:這是秋天滿地的菊花。
    師:小朋友們說得好極了,下面我們來作詩,看能不能成為今天的小詩人。(點擊課件,出示:練一練)
    我最喜歡
    秋天滿地的菊花:
    這里(),
    那里(),
    真比()還多。
    學生自由思考,不一會兒陸續(xù)舉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牛羊還多。
    生2: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草原上的牛羊還多。
    生3:我最喜歡秋天滿地的菊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森林里的樹木還多。
    學生相互評議,認為他們說得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意評選他們?yōu)椤靶≡娙恕?BR>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這么快就學會了像課文那樣作詩。但這還不能算得上是“小詩人”。(剛才學生還沾沾自喜,聽到老師這樣說,不由得露出驚訝的表情,問“為什么”,老師順勢提出高一層次的目標,如下)
    師:(點擊課件,出示:聰明題)
    我最喜歡
    ():
    這里(),
    那里(),
    真比()。
    屏幕剛一顯示,學生紛紛高高舉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歡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水里的魚兒還多。
    師:真不錯,你真注意觀察,如果把“水里”改成“河里”是不是更好呢?
    生1:還可以換成“大海”!
    師:對!
    生2:我最喜歡森林里綠綠的小樹,這里一棵,那里一棵,真比天空中的白云還多。
    生(略)
    生生交流,學生自選小伙伴,把自己作的詩讀出來與他們分享,互相評一評。教師巡回聆聽指導。
    生齊說:好!
    今天,學生的表現(xiàn)的確給了我一個驚喜,更令我驚嘆的是:他們這些小不點兒竟有如此出眾的創(chuàng)作才能??磥恚W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責無旁貸的引導者,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啟發(fā),善于去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他們的才華就會噴涌而出,我們的課堂會因此而美麗。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發(fā)展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提出了順應時代需要的新能力。特別提出了“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因此,我們絕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學內(nèi)容的全部,教師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由過去的“教教材”轉(zhuǎn)變?yōu)椤坝媒滩慕獭?,教師只有在處理教材時進行一次再創(chuàng)造,才能成功的活用教材。訓練學生運用教材句式自由表達的能力。用教材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工具,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創(chuàng)新。通過開放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拓展教材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教師成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經(jīng)歷許許多多的波折甚至失敗。不管是成功的經(jīng)驗,還是失敗的教訓,經(jīng)常反思一下,有助于我們探尋到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有助于提升我們把握課堂的本領(lǐng)。教師經(jīng)常用新課程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習慣,一定能使自己在成長中少走一些彎路,更快更健康地成長起來。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探究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提高分析、解決簡單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對學習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
    探究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一幅圖中兩個已知數(shù)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并理解這兩個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1、數(shù)的組成游戲。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許多果樹都會在這個季節(jié)收獲果實。秋天有許多同學喜愛的水果,你喜歡什么水果?就讓我們一起去果園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例1圖。
    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有7筐蘋果,5筐梨,一共有幾筐水果?指生列出算式。(7+5或5+7)猜測,這兩個算式的結(jié)果會不會是一樣的呢?為什么?讓生經(jīng)歷用小棒來感知過程。
    小結(jié):這兩個算式算的都是水果的筐數(shù),所以是相同的`結(jié)果。
    總結(jié)算法:
    歸納:知道了這兩個算式會有同一個結(jié)果,我們計算出了一個,就知道另一個的結(jié)果。
    生獨立練習。
    指生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用7+4=11還能算出哪道加法算式?
    自己舉出兩個加數(shù)是7的算式,要求和相同。
    如:
    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例2圖。
    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豬八戒有5朵花,孫悟空有6朵花,它們共有多少朵花?
    指生列示。
    5+6和6+5。
    獨立計算,并把算法與同桌進行討論交流。
    對比觀察:想一想6加幾和剛才學習的7加幾有相似的地方嗎?哪些地方相似?
    歸納7加幾和6加幾的計算方法:7加幾是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3和幾,6加幾是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4和幾,都是把前面兩個數(shù)加起來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數(shù)。
    師:同學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真不錯。請大家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下面的算式。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學習了“7,6加幾”,進一步鞏固了“湊十法”,課后同學們要進行復習,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三
    2.掌握鍵盤操作指法;。
    3.學會中排鍵的操作指法;。
    4.學會啟動和退出寫字板;。
    5.學會正確的打字姿勢。
    學會基本鍵指法,學會正確的打字姿勢。
    不看鍵盤輸入基本鍵字母。
    實物鍵盤,課件。
    一、認識鍵盤。
    1.引導學生觀看鍵盤打字卡通畫,并介紹“讓我們從認識鍵盤開始吧”;。
    2.演示鍵盤實物,播放課件,介紹四個功能區(qū):功能鍵區(qū)、編輯鍵區(qū)、主鍵盤區(qū)和小鍵盤區(qū)。
    二、正確的打字姿勢。
    1.引導學生思考正確的打字姿勢的重要性,并問及保持姿勢的好處;。
    3.介紹正確的打字姿勢可以預防近視和減少疲勞等意義。
    三、鍵盤操作指法。
    1.引導學生注意成為鍵盤高手需要下苦功,介紹指法規(guī)則;。
    2.提醒學生需學會如何不看鍵盤安排各個手指的`位置;。
    3.演示指法規(guī)則并進行聯(lián)系。
    四、練習并小結(jié)。
    1.提醒學生輸入文字需要對電腦有一定的了解,介紹寫字板的啟動和退出;。
    2.進行一定順序后打亂,練習輸入文字的技巧;。
    3.進行本課學習的小結(jié)。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四
    聽賞《雁兒飛》。
    9、通過聽賞歌曲能表達對自然界動物的愛。
    10、能積極地參與集體舞《雁兒飛》,并能與對集體舞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體驗與他人團結(jié)協(xié)助、互助友愛的樂趣。
    能學會唱《雁兒飛》。
    能根據(jù)歌曲編排動作與隊形。
    錄音機、錄音帶。
    二十一、復習歌曲。
    1、齊唱《飛呀飛》。
    二十二、聽賞新歌曲。
    1、師:你們看,在大自然中,雁兒們像我們?nèi)祟愐粯樱鍪掠幸?guī)有矩,不爭先哄后。
    2、我們一起看一看雁兒是怎樣飛的,他們的隊形像什么?
    3、看完后,讓學生匯報。
    二十三、動作表演。
    學生扮演后匯報。
    二十四、全班同學一起再來聽賞一下《雁兒飛》。
    二十五、課堂小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聽賞《雁兒飛》。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五
    教科書上第38——39頁上的內(nèi)容,拼一拼,算一算。
    1、通過動手實踐,探究如何拼出各種圖形,研討拼圖,連線畫等活動中涉及的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親身體驗活動中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用數(shù)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各種圖形的認識,熟練掌握100以內(nèi)的`數(shù)和2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教師學生每人準備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圖片:一套七巧板:20以內(nèi)的數(shù)字卡片:棋子若干。
    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4人,即前后位一組,分組進行活動。
    1拼一拼:
    1)介紹七巧板。
    教師出示七巧板,用投影儀顯示說明:“七巧板是中國一種傳統(tǒng)的游戲玩具,共有七塊圖形組成,小學數(shù)學教案《拼一拼,算一算》。老師要考考你們?(讓學生說出每塊是什么形狀?并拿出手中的七巧板。)這一圖形叫平行四邊形,跟老師說一邊,以后我們會學到他。”
    2)拼擺七巧板先讓學生自由擺,再在屏幕上顯示不同的擺法、
    3)拼擺圖形。
    這學期我們學了那些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用這些圖形我們也可以組成一些可愛的圖形,如:這條毛毛蟲。(教師出示投影儀)你看他有那些圖形組成?(圓、長方形)你試著擺一擺。
    同學們,你喜歡畫什么就畫什么?畫好后,再用你手中的圖片擺一擺。跟你小組的人說說,你包了什么?用了那些圖形?小組內(nèi)選出最漂亮的一個圖形?大家評一評。
    4)連線圖。
    請打開課本39頁,找到連線圖,這里是一些散亂的數(shù)字,我們只要按照順序把旁邊的小黑點連起來,就會得到一副有趣的圖畫。那么有幾種順序呢?(兩種:順數(shù),倒數(shù))同學們試一試。最大的數(shù)要與最小的數(shù)連起來。
    連完后,同學們相互欣賞欣賞。
    5)向前進。
    請每個同學拿好棋子,撲克牌,小組同學輪流出牌,走棋前進,每人每次出牌兩張,兩張牌的和是多少?就走幾步棋。走完棋后,要正確讀出格中的數(shù),誰先走到100,誰先贏。
    6)對口令。
    每個同學兩組,每人分得卡片數(shù)要一樣多,各自手中抽出一張擺在面前,誰先說出卡片上的數(shù)字之差,誰就算勝,這兩張卡片就歸誰,這樣繼續(xù)玩下去,一直到其中一個同學沒有卡片為止。
    誰贏了?誰輸了?勝者與敗者想說寫什么?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六
    在實際生活中,東、南、西、北大家都認識得很清楚,在地圖或平面圖上,你們能認識嗎?是怎樣認的?(要求學生說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很好,這是一張平面圖(出示例1圖,其中超市、體育場、人民橋和公園圖不出現(xiàn)。)(出示茄子卡通及配音“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誰來回答?(學生回答時,隨機在四個建筑物上點擊出東、南、西、北4個字。)。
    東、南、西、北是我們已經(jīng)認識的四個方向。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是指的有八個方向。
    還有四個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
    有這么多小朋友都知道,今天,我們在進一步學習認識方向時,就請你們把知道知識的講給大家聽。(板書:認識方向)。
    在學校的'這一面有一個超市(出現(xiàn)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你真聰明。我們把東面(閃動少年宮上的東)和北面(閃動汽車站上的南)的中間叫東北(在超市上出現(xiàn)東北)。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
    這里有一個公園,這里是體育場,這里還有一座人民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哪個小組的代表來匯報一下?(學生匯報時,先問一問為什么,再隨機出現(xiàn)“東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學生說出如“北東”、“南西”這樣的方向,也要先問一問為什么,然后教師糾正:南面和東面的中間也可以說是南東,但按習慣應該說東南,不說南東。)。
    其他小組的意見呢?
    同學們講得很好,通過看圖,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4個方向(點擊4個方向。)。
    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在老師說的同時,分別隱去圖中的畫面,只留文字,其中東、南、西、北是一種顏色,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是另一種顏色。)。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記住圖上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說說你想怎樣記。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是怎樣記的?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的8個生字,認識并會寫新部件欠字旁。
    2、能結(jié)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擴詞練習,豐富詞匯,體會本課的新詞,學著積累和運用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新春歡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喜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并引導學生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學會其中的4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朗讀情景教學。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1、播放歡慶新春佳節(jié)的.場景,激發(fā)學生情感。
    2、讀課題,說說新春佳節(jié)你最喜歡干什么。
    3、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說說讀完這首兒歌后你了解新春佳節(jié)是怎么過的。
    1、提出的生字,以請小老師的形式正音鞏固。
    2、自主識字、學詞,同桌交流檢查。
    3、以“開火車”的形式集體交流,老師適時點撥難點。
    1、再讀兒歌,想象一下小朋友在新春佳節(jié)時的摸樣,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2、請學生讀,集體評介。
    3、請同學們同樣懷著高高興興的心情再讀讀兒歌,比比誰讀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2、說說自己家怎么過年的。
    1、唱《新年好》。
    2、交流介紹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3、讓學生了解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八
    五年級。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二聲部的基礎(chǔ)知識,初步掌握二聲部的演唱形式。
    2學習歌曲《晚風》,并進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強弱及弱起。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中描繪的自然界的美麗晚景,體會“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
    對二聲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隨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拍手共唱問好歌開始上課。
    二、聆聽歌曲。
    1導入。
    師:同學們,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從西邊落下,大家看,夕陽是多么美麗啊。
    結(jié)合歌曲音樂,多媒體播放夕陽、日落相關(guān)的幻燈片。
    師:同學們,請你們來描繪一下心中傍晚美麗的景色是怎樣的?(學生思考回答)。
    2感受。
    聆聽《晚風》,由學生們發(fā)揮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種花草樹木或其他。隨著音樂一起做有律動的起伏。
    三、歌曲學習。
    (1)復習2、3、4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著重分析6拍子的含義和強弱,指導學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揮圖示,學習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
    (2)范唱歌曲的一聲部旋律,指導學生視唱前4小節(jié),再由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樂句曲調(diào)。教師范唱,全體學唱。
    四、二聲部的演唱。
    (1)用朗讀法讓學生先建立二聲部的概念,讓學生對合唱中聲部的知識有更深的了解。
    (2)在集體掌握了第一聲部的演唱之后,由師生進行合作,學生唱一聲部,教師唱二聲部,相互注意傾聽。
    (3)學生學唱第二聲部,教師用鋼琴彈奏二聲部的旋律,幫助學生唱好二聲部的音高。教師再合作演唱第一聲部。
    (4)學生分組進行兩個聲部的演唱,教師指揮。并對兩個聲部的演唱給予評價。
    五、歌表演。
    學生進行二聲部的演唱,同時結(jié)合歌曲的旋律律動即興進行表演,教師給予指導和評價。
    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的表現(xiàn)很好,相互懂得合作。二聲部的音準還需要加強訓練。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十九
    1、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2、能進行簡單的兒歌創(chuàng)編。
    1、教學掛圖《小樹葉,飄呀飄》。
    2、每位幼兒一片紙制樹葉。
    一、出示掛圖,談話引入。
    2、教師念兒歌兩遍,幼兒注意聽,看看小樹葉飄到了哪些地方。請幼兒說。
    二、學兒歌。
    1、教師教幼兒拍手讀兒歌。
    2、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三、做游戲。
    幼兒拿樹葉表演,教師念兒歌。
    四、創(chuàng)編。
    1、教師問:小樹葉除了飄在頭頂上、肩膀上、膝蓋上,還會飄在哪里呢?
    2、教師做動作,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
    3、請幼兒拿著樹葉和老師一起邊念創(chuàng)編的兒歌邊做動作。
    五、結(jié)束。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明確,教學流程順暢,能用直觀教具(紙質(zhì)樹葉)和游戲教學,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注重幼兒的全體參與。由于用了紙質(zhì)樹葉教學,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遺憾的'是我沒能在孩子學習情緒高漲的時候,給予孩子個別表現(xiàn)的機會。園領(lǐng)導對本節(jié)課評價還是不錯的,今后多注意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引導他們學習,教師的語言要注意抑揚頓挫,教學表情要豐富,以感染、調(diào)動孩子的情緒。
    4、歌詞《樹葉兒飄飄》播放。
    樹葉兒飄飄。
    樹葉兒飄飄,
    落在天空,
    燕子看見了,
    銜在嘴中。
    噢噢,
    這是樹爺爺寫給我的信,
    叫我們到南方去過冬。
    樹葉兒飄飄,
    落在草叢,
    螞蟻看見了,
    抬到洞中。
    噢噢,
    這是樹爺爺送給我的床,
    讓我們?nèi)ザ咦龊脡簟?BR>    樹葉兒飄飄,
    落在水中,
    小魚看見了,
    放在頭頂。
    噢噢,
    這是樹爺爺送給我的傘,
    叫我們下雨天看風景。
    小學數(shù)學路教案篇二十
    整合教案:與第二十一課《古詩三首》中《泊船瓜洲》整合教案。
    1.通過以自學為主的方式,能正確朗讀“泊、間、重、還”等多音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朗讀中體會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通過反復誦讀,豐富語言積累。并能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5.感受到詩人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情的,嘗試著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6.結(jié)合《傳統(tǒng)文化》中的第四課《古詩兩首》積累思鄉(xiāng)的古詩《月夜》,《鄉(xiāng)思》,逐步擴展知識面和閱讀面。
    1.透過字面意思,感受蘊涵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在課堂導入、拓展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積累思鄉(xiāng)古詩,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深入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本文檔如對你有幫助,請幫忙下載支持!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展示關(guān)于王安石的資料,理解題目的意思。
    3、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詩的意思。
    4、思考《泊船瓜洲》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一)導課明標,出示提綱:
    1、課件出示《傳統(tǒng)文化》中第四課古詩:《月夜》。
    2、自由朗讀。
    3、指名說說詩的的大意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4、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wù)。
    5、出示預習提綱,明確預習任務(wù)。
    (二)自主預習,合作探究。
    1、自由朗讀古詩。
    2、小組內(nèi)交流王安石的資料,相互說說題目的大意。
    3、小組內(nèi)交流詩的大意。
    (三)展示交流,點撥升華。
    1、知詩人,解詩題。
    (1)指名介紹王安石。
    (2)教師適當補充,強調(diào)王安石與南京的關(guān)系。
    (3)剖題。
    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fā),乘船經(jīng)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jīng)——?(瓜洲)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標注)。
    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在本詩題中何意?
    2、抓字眼,明詩意。
    朗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
    讀(正音:間、重、還)——小組討論(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學生匯報——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
    3、指導欣賞——入詩境,悟詩情。
    4、體會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詩情:
    (1)而此時正是什么季節(jié)?詩人怎么說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2)“綠”的故事——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十幾個字,經(jīng)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
    (3)詩句的用詞準確欣賞訓練。
    (4)小結(jié):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5)齊讀。
    (6)總結(jié)學習《泊船瓜洲》的學習方法,自由感悟《月夜》。
    b、齊讀古詩,相互說說詩意,感悟思想感情。
    (四)拓展。
    1、《傳統(tǒng)文化》第四課李覯的《鄉(xiāng)思》王安石與我們南京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今天老師還要介紹一位古代的詩人李覯。
    (1)教師簡介余李覯:李覯,江西南城人,自由勤奮好學,聰穎過人,十歲就能作詩,寫文章。他的詩深受唐代韓愈、皮日休等人的影響,具有獨特的風格。李覯的《鄉(xiāng)思》也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2)出示《鄉(xiāng)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3)教師范讀,幫助學生領(lǐng)悟。
    把《泊船瓜洲》改寫成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