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種對教學過程進行規(guī)劃和安排的書面材料,它幫助教師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引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互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力。隨后是一些來自實踐經驗的教案案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提供一些借鑒。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及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了解桃花水的特點,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機。
重點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給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機。
2.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認讀,規(guī)范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給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機。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一、復習檢查。
1、法國小姑娘怎么會知道我是中國人的?
2、她說她家里有好多中國人,這是真的嗎?表達了小姑娘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小姑娘為什么對中國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稱為“中國物品展覽館”?這說明書了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并陳列在家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愛。他的這種真摯感情感染了全家,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紹了什么?他是怎么樣介紹的?
(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及對中國發(fā)展前途充滿信心。)。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帶她去北京。)。
3、“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說明了什么?
(說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純真)。
(去北京當老師;希望女兒為法中人民作貢獻;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課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點明中心)。
四、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發(fā)展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后作業(yè)。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
一、激疑導入。
什么是心愿?課文中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國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學研討。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抓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找出課文中人物表現(xiàn)的句子,并抓重點句子體會含義。
3、想一想,表達了作者怎能樣的思想感情?
三、點撥輔導重點點撥第二道: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釋詞"含苞欲放"。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她爸爸認真地說:"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家法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四、質疑鞏固。
五、作業(yè)。
1、整理解釋滔滔不絕迷惑不解繪聲繪色潛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2、展示:師生展示收集的關于秋天的資料,學生說說秋天的特點,教師總結。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2)、課堂內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教師指導,板書重點。
易錯音的'字:多音字:“轉”zhuan(轉涼轉換轉化)zhuan(轉動轉圈)。
翹舌音字:爽收霜邊音字:涼。
三拼音字:轉涼爽霜降香黃后鼻音字:豐。
v去掉兩點的規(guī)律:菊。
易錯形的字:轉排(注意筆順)。
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構、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3、再讀課文思考:秋天什么時候到?哪幾個月是秋天?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在全班交流。
畫蝦——說蝦——論蝦——愛蝦。
準備有關蝦的資料,學生熟讀課文,處學業(yè)本課的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二、導入新課:
我了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的小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并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你從文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
4、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蝦很——(有趣)(脾氣不好)?
指導朗讀:有的稍帶點灰黑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順序來學習:
小蝦脾氣不好:從哪感受到小蝦脾不好的?(生氣時、搏斗時的動作、神態(tài)……)。
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1、小蝦仁是什么樣子的?
才長大的小蝦:通體透明。
千年蝦:灰黑、長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寫具體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氣不好,打架兇猛。
3、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話,把話力求寫具體。
三、作業(yè):
要求學生畫蝦。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學會本課9個生字。
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錄像帶生字卡片。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3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渴望》片斷。
3、學生談觀后感想。
4、師:文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出示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二、檢查預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讀正字音。(生字詞、不容易讀好的地方)。
3、指名讀文。(個人讀,小組讀)。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訂正生字的讀音,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積極參與。)。
三、自主感悟,小組討論。
1、師:那么,山溝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的?請大家?guī)е@個問題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學生自讀自悟,圈點批注。
(習慣好,終身受益。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標記,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這些問題相信大家只要再課文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也對課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這樣在全班的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會是相對深刻的,對課文的認識也是相對全面的。學生的學習也就有了層次,有了深度。)。
四、識記生字。
1、師:下面,我來考考大家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互相提醒)。
3、師示范:罩、匙、貌、勤的寫法。
4、生在本子上書寫。(一個寫一個,師巡視)。
(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提醒學生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允許學生識字的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
五、課后延伸。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應該時愛護小鳥并理親情的偉大。
2、繼續(xù)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像。
教學重點:理解內容,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小鳥,并理解親情的偉大。
教學難點:展開想像,續(xù)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兒嗎?你最喜歡什么鳥兒?
2、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生機勃勃,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絢麗多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只小鳥》一課,共同關注一只小鳥的命運。
3、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鳥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這是一只(?????)的小鳥。
2、交流匯報。
這是一只可愛的、幼小的、快樂的、幸福的、愛唱歌、歌聲動聽的、愛欣賞風景的小鳥。
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3、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再加上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這是一副多么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屛覀儜阎篮玫男那辇R讀課文1、2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3——6自然段。
鳥兒歡快的歌聲吸引了樹下玩樂的孩子,他們天天來聽小鳥唱歌??墒怯幸惶?,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發(fā)生了。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至6自然段,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匯報交流。
(1)它正要發(fā)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從這句話看出小鳥的傷勢很嚴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來。抓住重點詞指導朗讀。
(2)斜刺里兩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從這句話能夠看出老鳥對小鳥非常關愛,體會到親情的偉大?!凹菜频摹毕窦粯涌?,說明它們此時此刻內心非常著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導朗讀。
自己試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這句話體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師:剛才還活蹦亂跳、高聲鳴唱的小鳥轉眼間正痛苦地流著血,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你覺得此時是一只怎樣的小鳥?(可憐的、不幸的、痛苦的、命運悲慘的……)。
是??!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帶著這種感受讀好這句話嗎?
試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課文7、8自然段。
指名說。
2、因為孩子的一時貪玩,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了傷害,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點生匯報。
師:小孩的愛是自私的,愛的方式不對,愛它就讓它更加自由,愛它就應該讓它更加快樂,愛它就讓它更加美麗,愛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出示白居易的《鳥》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豈止是“子在巢中望母歸”,同樣還有“母在巢中盼子歸”,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何況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向所有的人發(fā)出“莫打枝頭鳥”呼聲吧!
3、每一只美麗的小鳥都對世界充滿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這只小鳥卻怎么也沒有想?由于人類的貪婪使它慘遭不幸。小鳥的命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續(xù)寫一段話。
七、總結。
美麗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美麗的世界更加美麗。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禮物嗎?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在什么時候收到過親人送的什么禮物?(學生交流)。
2、師小結:當你過生日時,當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時……,家人都會滿懷關愛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禮物。這些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期盼。我們的學習小伙伴冬冬也和你們一樣,收到過很多親人的禮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就是《禮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禮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正確流利,困難的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互評,然后再讀課文。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三)、再讀課文,初步體驗。
1、默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分小組合作解決,篩選出難解之疑。
3、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四)、品讀課文,體會發(fā)現(xiàn)。
1、讀一讀:
(1)自由讀文,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
(2)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班級“朗讀能手”。
2、說一說:
(3)、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親人的關愛之情。
(4)你覺得家人對你還會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評選“背誦能手”。
(五)、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2、師生交流。
3、讓我們仿照課文1—4自然段作詩。
4、自己練說,小組內說,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
5、學生自由作詩。
6、評選班級“小詩人”。
(六)、作業(yè)超市,自主選擇。
任選以下兩項作業(yè)內容,獨立完成。
1、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背一背詩歌。
3、收集的有關親情的文章或詩句。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節(jié)課知道了些什么?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從快慢、輕重上加以指導)。
4、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紅的楓葉了嗎?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一段?其它同學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寫出楓葉的紅的?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5、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學生自由回答,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最有意義;老師像楓葉火紅火紅的,裝點著祖國的教育大花園……)。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你認為老師最需要學生的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禮物獻給老師呢?在豐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師的節(jié)日外,還有些什么節(jié)日,準備為他們送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下來準備。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一、導入:
1、昨天我們初讀了冰心奶奶的文章(齊讀課題《一只小鳥》)。我們知道在這只小鳥身上發(fā)生了一個故事。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歌唱,孩子們非常喜歡它,為了捉住它,就用彈弓打傷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
2、你們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板書:快樂?可憐。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1、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只小鳥的快樂。
3、自己輕聲讀一、二自然段,勾畫出表現(xiàn)小鳥快樂的語句。
(1)誰能按順序告訴大家自己從哪些語句體會出小鳥很快樂?
師:多么溫馨、多么幸福的小鳥一家呀!這只小鳥天天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多么快樂?。∽屛覀円黄鸢研▲B一家快樂、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景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吧。
誰來讀一讀、(指讀、齊讀第一段)。
a、當小鳥甜甜的夢中醒來的時候,爸爸媽媽已經出去給它找好吃的小蟲子去了,它感覺到鳥窩外一片光明,于是就頑皮的探出頭東瞅瞅、西看看,它看見了什么好風景?引讀: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那它還可能看到大地上的哪些好景致呢?(美麗的花、潔白的云、藍藍的天空……)這些美麗的風景就是小鳥看到的好景致。
b、如果你是小鳥,看到這么美的景致,心情會怎樣?你想干什么?這只小鳥是怎樣來表達自己的快樂的?[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在這美好的早晨,在這燦爛的晨光中,小鳥太快樂了,它不由得抖刷抖刷還不豐滿的翎毛想用歌聲讓大家分享自己無比的快樂。它放聲唱出了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是怎樣贊美自然的呢?哪位同學當這只可愛的小鳥呢?指讀這句話。大家來當回快樂的小鳥一起來放聲贊美大自然吧。
c、是啊,小鳥用那滿含著清脆和柔美的歌聲贊美這大自然,自然仿佛也含笑著傾聽一般?,F(xiàn)在請女孩子放出你們清脆柔美的歌聲,來贊美大自然,男同學和鄭老師都把自己當做自然中的一棵樹或是一朵花,讓我們含笑著傾聽她美妙動聽的歌聲吧!
讓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小鳥的快樂吧。齊讀。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不僅大自然含笑著傾聽,連在座的老師們也都含笑傾聽著呢!
學習五、六自然段。
(1)它正要發(fā)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是啊,小鳥被彈子射中,從樹上跌下來,為什么不是“掉”了下來?可以看出什么?(板書:跌)情況危急。這只小鳥多么不幸、多么可憐啊!剛才還在歡快的歌唱的小鳥轉瞬間因為被孩子的彈子射中從樹上“跌”了下來。誰來讀一讀?全班讀。
2、看啊,小鳥受了重傷,那小小的柔弱的身體從高高的樹上重重的墜落下去了,在在危機關頭,誰出現(xiàn)了,他們做了什么?看圖,說說。課文里又是怎么寫的?[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特別能感受到老鳥對小鳥的愛?“箭也似的”說明什么?小鳥被彈子射傷了,說明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但是老鳥沒有想到危險,沒有顧及自身的安危,而是毫不猶豫的箭也似的飛出去接住小鳥,銜上巢去。多么偉大的親情!多么無私的愛!誰讀?我們把老鳥看到小鳥受傷的急切心情,對小鳥深切的關懷和熱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女生試試。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他們心急如焚、此時的他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的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全班讀。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2、默讀三四自然段,哪些語句表現(xiàn)出孩子們很喜歡小鳥?(都抬頭望、天天來聽它的歌聲中的“天天”)是啊,孩子們是愛小鳥的,愛小鳥探頭探腦頑皮靈巧的樣子,愛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愛小鳥可愛輕盈的身影。既然孩子們那么愛小鳥,那他們?yōu)槭裁从钟脧椬由鋫怂??因為孩子們太愛小鳥,就想擁有它,于是他們想捉住它。齊讀這兩段。
五、學習七、八自然段。
因為愛小鳥,孩子向小鳥射出了那足以致命的彈子;
因為愛小鳥,老鳥不顧一切地箭也似的飛去,接住小鳥,銜上巢去。(板書:愛)此時,鄭老師真想問一問:孩子們真的愛小鳥嗎?孩子們的確愛小鳥,只是他們(不懂愛的方法)。正是因為孩子們對小鳥的愛,不經意地傷害了它,小鳥快樂的身影從此不見了,清脆柔美的歌聲也從此消失了。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恳粚Ρ瘋辜钡母改负蹨I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孩子們啊,我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傷害呢?誰來說說最后兩段應該怎樣讀?(讀出遺憾、惋惜)讓我們齊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孩子的無知,傷害了小鳥,小鳥的歌聲從此便消失了。
此時的孩子們想仰望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樣想?
六、拓展;
(1)故事講到這里,面對這只可憐的小鳥,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呢?(對孩子說、鳥爸爸、鳥媽媽說、對人類說……)。
(2)這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請你們先跟你的同桌說說,待會我們再來交流。
(3)同學們都談得很好,那你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嗎?老師寫了這樣幾句話:
我們不能因為喜愛而破壞了美麗!
在遠處欣賞也是一種擁有。
小結:最后,老師想說:同學們,美麗的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五彩的世界更加絢爛多姿!
板書:??????????????一只小鳥。
(歌唱)?????????????愛???????????????(射傷)。
學會。
《一只小鳥》課后反思。
天涯石小學?鄭雪梅。
《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讀一篇文章,先要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兑恢恍▲B》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鳥兒》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出自文學名匠冰心筆下,清新流暢,是一篇非常美麗的散文。文章以愛為主旋律,歌頌了親情的偉大;批評了不成熟的兒童愛,因愛的方式不對,給鳥兒帶來了傷害;告訴我們,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的,我們人類應該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教育孩子們對于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不僅要愛,而且要會愛,愛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無情地傷害,而是欣賞、呵護和無私的奉獻。對于這樣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的教學,我認為扎扎實實地引領學生憑借教材這個“例子”,進行靈活、扎實的語言實踐再合適不過了。學生在二年級的學習中已初步具備了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涵的方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交流、想象、感情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情感升華。
我在分析課文時,我沒有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而是以“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這是一只不幸的小鳥”為主線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整體的把握。我重視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利用課文留白處讓學生邊讀邊進行合理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我抓住“探出頭來”的“探”字,通過“小鳥從甜甜的夢中醒來,好奇的伸出小腦袋頑皮的東瞅瞅,西看看”這樣的語言描繪,讓學生感受小鳥的快樂和可愛。此時我適時地讓學生想象小鳥還會看到大自然中的那些美景?學習課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抓住小鳥的動作“跌”,體會當時情況危急,速度快?!把坏我坏蔚貜臉湎堵涞降厣稀钡摹耙坏我坏巍弊郑w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讓人揪心。我又讓學生抓住老鳥的動作“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我讓學生反復讀,從“箭也似地”中感受到老鳥奮不顧身,不顧一切要救孩子的急切心情,從而深切體會親情的偉大。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只小鳥后來怎樣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樣想呢?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什么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喜愛。整節(jié)課充溢著濃濃的情意,孩子們對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愛也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但是,教學也是遺憾的藝術,根據(jù)這篇課文淺顯易動懂但文字寫得很美的特點,我引導學生從一二自然段中體會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體會小鳥的快樂,感受語言美。并適機進行想象力的拓展訓練,如除了看見“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小鳥還可能看到什么?但是我忽略了在對一、二自然段的分析中,還應該引導學生感受因為有了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大自然的這種和諧美展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這樣一來,也就為解釋“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找到了依據(jù)。小孩子對小鳥與兩只老鳥對小鳥兩種愛的比較,顏子語同學非常精彩地指出:“這兩種愛是不同的,人對小鳥的愛與老鳥對自己孩子的愛是不一樣的。孩子們沒辦法像老鳥那么愛小鳥?!庇械耐瑢W也點出了,小鳥的愛其實是對小鳥的傷害。這都說得很好,而我也只是淺嘗則止地點出,“小鳥的愛是自私的,他們的喜歡其實是一種傷害,而老鳥對小鳥的愛是一種不問回報、偉大、無私的愛。”在這里我應該再進行更深一層的挖掘,進行換位思考,其實小朋友們是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現(xiàn)對小鳥的愛,并順勢引導孩子們應該愛護小鳥,就像老鳥對小鳥那種慈母般的愛。
語文應該是廣闊的,字詞的積累,文章的品析,情感的升華都應是語文的內涵。而生活這片廣闊的天地更應是語文的外延。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達到三個和諧,即讓孩子與自身和諧,與周圍生命和諧,與大自然和諧。教學本文,除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寫字、朗讀、表達)之外,更多的應該讓孩子懂得對生命的敬畏:真正的的喜愛是對鳥兒的疼惜、照顧和愛護、鳥兒只有是活的才是最可愛的。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應該有一個好的。
教案。
秋天到(一)、導入課題。
2、展示:師生展示收集的關于秋天的資料,學生說說秋天的特點,教師總結。
(二)、進行新課。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2)、課堂內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教師指導,板書重點。
易錯音的字:多音字:“轉”zhuan(轉涼轉換轉化)zhuan(轉動轉圈)。
翹舌音字:爽收霜邊音字:涼。
三拼音字:轉涼爽霜降香黃后鼻音字:豐。
v去掉兩點的規(guī)律:菊。
易錯形的字:轉排(注意筆順)。
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構、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3、再讀課文思考:秋天什么時候到?哪幾個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
火紅的楓葉。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節(jié)課知道了些什么?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二)、進行新課: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從快慢、輕重上加以指導)。
4、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紅的楓葉了嗎?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一段?其它同學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寫出楓葉的紅的?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5、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學生自由回答,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最有意義;老師像楓葉火紅火紅的,裝點著祖國的教育大花園……)。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三)、拓展升華:
你認為老師最需要學生的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禮物獻給老師呢?在豐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師的節(jié)日外,還有些什么節(jié)日,準備為他們送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下來準備。
(四)、作業(yè)布置。
(三)。
媽媽,不要送傘來《媽媽,不要送傘來》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小朋友的勇敢與快樂??删驮谖艺J為可以為這節(jié)課圓滿畫上個句號時,我的結束語把我推向另一個世界。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老師,我覺得書上寫雨點不會把我淋壞,是不對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都怪我只注意讓學生空談勇敢,而忘了現(xiàn)實中所存在的問題。
師:你能說說原因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話甲子一下子打開了。
生1:對呀!平時父母和老師也不讓我們淋雨呀!
生2:頭頂著書包來跑,一點都不方便,哪還機靈呀!
生3:淋雨發(fā)燒后,不能上學,父母更操心,一點都不愛父母。
……。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頓時啞口無言。可教學不能就此打住呀!生灌硬套,不是辦法。我機靈一動,為何要在對錯上打轉呢?因此,我沒有做任何自行評價,但我首先表揚了他們的積極主動,大膽質疑。
再引問:你能想出不讓父母操心,又不會讓自己生病的法子嗎?
生:我自己準備雨具,放在書包里。
生:我跟順路的同學合用一把傘回家。
生:大雨的時候,我先不回家,等雨停了再走。
……。
課堂上,五花八門的答案,層出不窮。也正因為這樣,學生在爭論中體會到與現(xiàn)實中的矛盾,在對與錯的問題上,學會一分為二來分析,從而能靈活地變換角度地去思考。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能少些理論,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那么,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語文,而語文才能真正成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心愿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現(xiàn)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準備:找一些有關中法友好往來的文章。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心愿”的意思是會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課文寫誰的心愿?
(寫一家普通的法國人和中國工作人員的共同心愿。)。
3、是個什么樣的心愿?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自學新詞。
四、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寫我與一位法國小姑娘的對話,說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國迷。
第二段:(18--20)寫小姑娘的爸爸兩次去中國,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使全家人都愛上了中國。
第三段:(21--29)講作者與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第四段:(30)寫修一座友誼的長橋,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講讀課文第一段。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3、哪些詞語表現(xiàn)法國小姑娘對中國人民的感情是純真和樸素的?
4、“閃耀著歡樂的光”說明書了什么?
5、從小姑娘的回答說明書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國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現(xiàn)了什么?
8、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抄寫生字、新詞。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網上有許多現(xiàn)成的教案資源,但我們要根據(jù)需要進行尋找利用,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二年級。
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流動的畫。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流動的畫”指的是祖國的景色美麗如畫。
難點:理解“祖國的畫中,還有個懂事的娃娃!”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在火車上你們都看到過什么?(生發(fā)言)。
今天我們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車,去看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
2、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3、學生提問。
4、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幅“流動的畫”,一起去尋找大家的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預習中畫出的生字讀一讀,看看都認識了沒有。
2、小聲讀讀課文,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識字。
1、請同學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生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并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請同學們觀察這排字有什么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喜歡說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觀察思考后,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識字方法來記住這些字的。)。
3、這里有兩個難字:“梭”“橘”,誰能想出記住它的辦法?
4、認識“忽”“弄”,前面我們認識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這兩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讀音。(指名讀)。
[讓學生在自我探究中識字,總結識字方法,學會自主識字。]。
四、學習課文。
第一小節(jié):
(1)、輕聲讀第一小節(jié),提出不懂的問題。
(2)、請明白的學生說一說,互相補充。
(3)、師:這幅畫中都“畫”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生邊回答,師邊板書:小河、山腰、汽車、鮮花、水庫、人家……)。
【1】、指名讀后六句話。想一想:這六句話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為什么?(贊美的語氣)。
【2】、師配樂范讀,生想象祖國的美景。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4)、續(xù)寫“畫中景”。
【1】、師:祖國的美麗景色數(shù)也數(shù)不完,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想一想,還能觀賞到什么景色?(師可出示圖片進行引導想象。)。
【2】、學生充分的說。
五、指導書寫:流、往、似、扔、忽、然。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探討這些字的結構、筆畫筆順、互相提醒哪一筆容易錯或容易忽略等;再由小組代表發(fā)言,進行大組交流,最后由老師著情指導)。
蘋果落地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13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學第一自然段,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東西落地的情境嗎?(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朋友看到蘋果落地后就從中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這是怎么回事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確自學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帶生字的詞;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看卡片認讀生字、正音。
(2)完成課后習題2,第一讀,連一連。(注意平翹舌)。
(3)新詞教學。
a、學生自提問題。
b、交流討論:“而”這個詞的運用(讀文理解,仿照說句)。
三、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回答:主要講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課文第一段。
(1)讀懂句子,理解“動腦筋、遇到”得詞義。
a、總的告訴我們什么?
b、說說動腦筋的具體表現(xiàn)。換詞法理解“遇到”的詞義。
(3)用“總要、為什么”說話。
2、堂練習: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
(1)分析例句。
(2)完成課堂作業(yè)3。
3、再讀課文,說說你有幾個為什么?
六、鞏固生字詞語。
(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懂得做人要誠實守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趣激情。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書。同學們想自己來讀讀這個故事嗎?(想)好,現(xiàn)在就請大家輕聲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角朋友。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詞。
(出示課件)形式多樣地認讀課文中的生詞。
3、練讀課文。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分小組來接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流利。
三、合作釋疑。
1、課文質疑。
課文大家能讀通順了,那就看看自己讀懂了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問號標出來,待會解決。
2、合作探究。
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書上有了不少小問號,有了問題,大家一起解決,請同學們先到四人合作小組中去,探討交流一下。
4、匯報交流。
看到你們激烈地討論和滿意的微笑,老師知道你們已經解決了不少問題,那還有沒有大家不能解決的呢?好,在下面的學習中,老師將和你們一起探討。
四、深入感悟。
1、讀課文1~2自然段。
請同學們先一起來讀一讀課文1~2自然段,看看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2、時間很快過去了,孩子們種的花則、怎么樣呢?
讓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找找看。
3、根據(jù)學生回答得出結論: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
(1)第一種情況是什么?找出句子練讀。
(播放課件:眾小孩手捧鮮花場景)加深感知。
總結:哦,看來他們都認為自己手里的鮮花就是國王所要的成績。
(2)而與之不同的第二種情況是……請同學們找出句子讀一讀。
(播放課件:捧空花盆哭泣的場景。)讓學生體會這個孩子的感受,從而悟出該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讀好句子。
(3)面對這兩種結果,國王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請同學們找出句子讀一讀,通過表演,讀好句子,感受國王從不太高興到露出了笑容的感性變化。
a、雄日沒有種出花是因為他不用心嗎?不會種嗎?(不是)。
b、你是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
板書:整天精心培育換土澆水施肥沒有發(fā)芽。
c、(出示課件)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朗讀。
d、他為什么還沒有種出花來呢?請同學們齊讀第八自然段。
板書:煮過的種子。
4、在大家明白國王為什么要選手捧空花湓的孩子做繼承人了嗎?
(1)總結課文,思想滲透。
是呀,同學們誠實是一種美德,它不僅僅是未來的國王應該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小朋友應該具備的,老師相信你們都想成為他(手指課題)一樣誠實的人,讓老師和同學們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情景體驗,深化認識。
(課件:“說一說”一題。讓學生一起交流、討論,教師對學生的誠實行為及時贊賞,鼓勵。學生在寬松的交流氛圍中相互影響,升華認識。)。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難理解的字詞;
2、能讀通、讀懂課文。
過程與方法:
表格設計,通過比較,了解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學習生活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今天在學校學習生活的趣味。
【教學重點】。
比較未來的上學方式與今天的不同,體會瑪琪對自己學習生活的憎惡,以及對老式學校的向往。
【教學難點】。
想象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引導學生體會今天在學校學習的趣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2155年,孩子們還要去學校上課嗎?他們會不會視紙質圖書為古董?讓我們跟隨艾薩克的.故事,一起去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吧。
2、板書課題,并質疑。
設計意圖:
通過對課題質疑,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皺皺巴巴靜止不動全神貫注尖聲大笑。
2、解題:題目是“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你是如何理解題目的?“他們”指誰?
預設: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和學習是多么的有趣。
3、主要內容:主要寫了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不同。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學習體驗。
三、比較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不同。
1、出示自學提示:2155年,我們怎樣上學?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找出相關句子,在旁邊標注自己的體會,并填表。
方面今天的學習生活未來的學習生活。
2、學生匯報:
(1)書:今天所有的故事都印在紙上;未來,機器人老師可以承載更多電子課本。
(2)老師:今天的老師是一個人;未來的老師是機器人。
(3)教學樓:今天有專門的學校,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兒上課;未來,在自己家里就可以上課。
設計意圖:表格的設計,一目了然,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未來學習生活和老式學校是不同的,瑪琪對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憎惡。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動物也有尊嚴,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3、與生命展開對話,在對話中獲得豐富的精神生命的提升。
教學重、難點:
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生命展開對話。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軍營中,軍犬被官兵們稱為“無言的戰(zhàn)友”,視為“第二生命”,它們在緝毒追兇,尋查搜救等特殊任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只名叫黑子的軍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講了什么事?
2、學生匯報(如學生匯報零散,不具體。師可以引導按照起因、經過、結果來說)。
三、再入文本,默讀自悟。
同學們,你覺得文中的黑子是一條怎樣的軍犬?它為什么會極度痛苦的離開軍營呢?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圈畫找出相關詞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以批注,完成后小組互相交流一下。
2、學生匯報。
四、精讀重點,感悟主旨。
師隨生匯報,相機指導。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感悟兩個“很快”,體會黑子的優(yōu)秀。
就是這樣一只優(yōu)秀的軍犬,為什么會極度痛苦地離開軍營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馴導員布下的這個騙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3、9自然段,看看馴導員一共下了幾次命令,每次下命令時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體會訓導員的態(tài)度變化和黑子情感變化。
訓導員:用力搖頭、再次催促、嚴歷、吼叫、哈哈大笑。
黑子:迷惑、沮喪。
3、感悟騙局結果。
(1)面對訓導員們的哈哈大笑,黑子終于明白了,這是馴導員布下的一個騙局,這八個“不”字,對于充滿靈性的黑子而言,無疑是冬天里的一盆盆冷水、無疑是一把把尖刀。這是測試嗎?這是戲弄、這是摧殘。面對這樣的愚弄,黑子此時的表現(xiàn)如何呢?(生預設:極度痛苦,嗷地一聲,淚水流出等)。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黑子哭了!黑子陷入了極端的痛苦之中,我們這無言的戰(zhàn)友只能用一聲“嗷”來哭訴它心中被愚弄的痛苦和無奈,如果黑子能說話,這一聲“嗷”會對馴導員說些什么呢?我們帶著體會到的黑子那極度痛苦的心情來讀這一段(放課件)生齊讀。
(3)同學們,黑子的出走,讓人們認識到了什么?
(齊讀)“哪怕是條狗,也是有尊嚴的”。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就是一條狗也是有尊嚴的,更何況黑子是一條優(yōu)秀的軍犬啊!是一個充滿靈性的生命!)此時的訓導員已經認識到(再讀)。此時,我們大家全都認識到(齊讀)。
五、補白寫話,拓展延伸。
聽了這個故事以后,作者陷入了沉思……而就在此時,老師相信此時你們的內心也不會平靜,我們借作者之筆感受了這個故事。那么你覺得作者會在沉思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文中最后一段的省略號后。
(1)訓導員: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黑子:面對欺騙、愚弄、挫折,由具體事例聯(lián)系學生實際。
六、導向結語,升化主題。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讓我們學會尊重生命,學會善待生命。不僅僅是對待我們身邊的人類,更包括對待那些無言的生命。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購物活動,學生初步體會到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3、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及已知道用錢才能買到東西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正處于以直觀形象為主向抽象思維發(fā)展的初期,注意規(guī)律則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時間短。
教學方法:
依據(jù)《新標準》中:“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边@一理念,及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好奇心強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觀演示、引導點撥、啟發(fā)談活法等展開教學。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因此,學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為主,觀察、比較、操作、小組合作法為輔等多種學法相結合,借助多媒體,通過學生的看、思、試、說等多感官協(xié)調參于到學習中。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音樂、文字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課件出示:在碧綠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們?yōu)榧磳⑴e行的聯(lián)歡會而忙著……羊村長要發(fā)東西獎勵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鉛筆、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長難住了。)。
1、談話:每只小羊要的東西都不一樣,該發(fā)什么好呢?
2、交流錢在生活中的用處。
3、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自主探究、引導點撥。
(一)認識人民幣。
1、元、角、分。
(2)人民幣單位:元。
(3)愛護人民幣教育。
(課件閃動人民幣左上角的國徽)。
(4)介紹人民幣的種類:新幣、舊幣、紙幣、硬幣。
(課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單位:角。
(課件出示紙幣1元和1角各一張:這張紙幣上也有數(shù)字1,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認整套人民幣:誰還想當小老師,上臺介紹你所認識的人民幣?
(課件出示整套人民幣)。
(7)單位:分。
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面額太小了,現(xiàn)在幾乎都不用。
(8)小結認的方法:我們在認人民幣時,不但可以看圖案、形狀、大小、還可以看數(shù)字,更重要的是別忘了數(shù)字后面的單位。
2、分一分。
(1)小組合作:把桌面上這些亂亂的人民幣分類擺放。
(2)多媒體展示交流。
(3)小結:可以按紙幣、硬幣分;也可以按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來分……。
(二)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1、認識1元=10角。
(課件出示:羊村長給每只小羊都發(fā)了個紅包,沸羊羊很得意——紅包里有很多張;美羊羊很傷心——只有一張。)。
師:沸羊羊的紅包里一共有幾張這樣的1角呢?全班大聲地數(shù)出來……(課件閃動10張1角)。
師:10角就是1元,原來1元和10角同樣多。咱們安慰安慰美羊羊。(板書:1元=10角)。
2、1元=(2)張5角。
師:暖羊羊也有一個1元的紅包。咱們來看看——這是一張5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5角?為什么?(課件出示2張5角)。
3、1元=(5)張2角。
師:美羊羊也有1元錢的紅包,瞧瞧吧——這是一張2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2角?為什么?(課件出示5張2角)。
4、1角=(10)分。
5、小結。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應用。
(課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臺的商品可好了——練習本1元、橡皮1角、鉛筆2角、尺子的價格怎么沒標上?)。
1、猜尺子的價格:買一本練習本的價格可以買兩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錢?
2、思考:喜羊羊想買一把尺子,該怎么拿5角錢,有幾種拿法?
3、匯報展示:一張或一枚5角、5張1角、3張1角和1張2角、2張2角和1張1角四種拿法。
4、1元錢能買什么?怎么買?
師:剛才買的都是同一種物品,如果要買不同的物品還可怎么買?
5、模擬購物:學做小買賣。
(2)小組活動。
(3)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展示:你買什么?是怎么付錢的?清點一共賣了多少錢?
6、買這四樣物品,2元夠嗎?為什么?
7、小結。
四、暢談收獲、延伸課外。
1、這節(jié)課玩得開心嗎?說說有什么收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六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4、通過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把握人物的內心情感。
5、體會人民軍隊戰(zhàn)友間深厚的情誼,學習他們在危難的時刻心中始終裝著他人,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關懷自己戰(zhàn)友的偉大精神品質。
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洋思教學模式。
師生查閱關于“上甘嶺戰(zhàn)役”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書寫課題,齊讀。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在志愿軍抗美援朝時的朝鮮戰(zhàn)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zhàn)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眼中,它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戰(zhàn)士們又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讀書要求:快速瀏覽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檢查字音,尤其注意訂正以下詞語的讀音。
血跡斑斑血絲煙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背景資料,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軍在朝鮮金城以北的上甘嶺陣地上,粉碎了敵人對這個陣地的大規(guī)模進攻,取得了殲敵兩萬五千人的巨大勝利。
在這次戰(zhàn)役中,敵人為了攻占我軍扼守在上甘嶺前沿的兩個陣地,在43天的戰(zhàn)斗中,出動了大批兵力,向這個總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頭上,傾瀉了290萬發(fā)炮彈和5千多枚炸彈。這是世界戰(zhàn)爭所沒有過的最密集的炮火,山頭被削低了兩米,巖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瘋狂的敵人最后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在這次戰(zhàn)斗中,我志愿軍指戰(zhàn)員在給予敵人嚴重殺傷之后,轉入坑道作戰(zhàn),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不僅守住了坑道陣地,并且經常向敵人發(fā)起反擊,大量地殺傷敵人。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許多激動人心的英雄事跡。《一個蘋果》寫的就是這次戰(zhàn)斗中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2、渲染情景,凸現(xiàn)矛盾,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1)敵人繼續(xù)瘋狂地發(fā)動攻擊,戰(zhàn)士們在防炮洞內堅守陣地,敵人的狂轟濫炸使他們已經七天七夜沒喝上一口水,水成為戰(zhàn)士們維系生命的源泉。就在這個時刻,五連派來的火線運輸員給大家?guī)砹艘粋€蘋果。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請同學們畫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它青里透紅,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BR> (3)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無比需要這個蘋果?請你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3、品評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感情朗讀。
(1)關于連長,抓住一個詞語“煙熏火燎”和一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币龑W生進行體驗。
(2)關于步話機員小李,除了抓住一個詞語“沙啞”和一個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币龑W生進行體驗外,還可以利用文中對他的這段描寫:“小李出神地看著我,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躺著的傷員小藍。他接過蘋果,轉手給了小藍?!边M行一段語言拓展訓練,讓學生嘗試填補此時小李的內心活動,補寫他關心戰(zhàn)友勝于關心自己的偉大品質。
(3)關于通訊員小藍,除了抓住一處外貌描寫“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fā)紫”之外,還要抓住他的動作描寫“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體會他的情感變化。
5、這是多么可愛的八位戰(zhàn)士,殘酷的戰(zhàn)爭沒有擊垮他們頑強的意志,反而把他們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強大的戰(zhàn)斗力。當誰也不肯吃這個蘋果的時候,連長只得動員大家分吃一個蘋果,感人的一幕再次發(fā)生了。
(1)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2)出示這個句子:“這樣一個挨一個傳下去,轉了一圈,蘋果還剩下大半個?!痹俪鍪疽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引導學生對比性地閱讀這兩個句子,說說原因,談談感受。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七
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探索、應用的意識.滲透變與不變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的關系.
(1)指導學生自學例1.出示自學提綱:
a.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b.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c.1平方分米與100平方厘米哪個大?為什么?
(2)學生分組匯報.教師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
因為1分米=10厘米,所以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書)。
2.推導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的關系.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猜想一下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呢?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2)(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2”)。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劃分成100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個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書)。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結: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三、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八
教學內容:教材第72頁練習十四第7―1l題和思考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簡便方法計算一些加、減法,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練習十四第7題?!?BR> 2、揭示課題。
我們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和計算的一些規(guī)律,可以使一些加、減法的計算簡便,這是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進行加、減法簡便計算的綜合練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8題。
(2)練習前兩組。指名兩人板演,每人一組,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3)集體訂正。結合提問:
做第一組兩題時是怎樣想的?
第二組減法里最后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為什么減27。
指出: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點的數(shù)時,可以。
先把它看做幾百與幾的和,加上或減去幾百,再加上或減去幾;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點的數(shù)時,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shù)計算,然后多加的要減去,多減的要加上。
2、練習十四第9題。
(1)學生分兩組練習。指名兩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練習本上做一組題。
(2)集體訂正。
提問:每組里兩道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數(shù)是不是相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指出:在加、減混合運算里,把數(shù)和符號同時調換位置,計算結果不變。
3、練習十四第10題。
讓學生直接看題口答得數(shù),結合提問是怎樣想的。
三、應用題練習。
1、練習十四第1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作業(yè)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第(2)題分哪幾步做?含有未知數(shù)z的等式是根據(jù)什么列的?
2、思考題。
(1)讀題。
指出: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四第10題。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九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guī)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折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特征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征。
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發(fā)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課件,鏡子。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xiàn)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xiàn)象的特征。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看到“王”字,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只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鏡子中有什么數(shù)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游戲。
模擬照鏡子的游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采訪鏡子中的人:你為什么能做得這么準確?
(同桌互相做游戲,請一組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十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算不上什么,可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zhàn)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眼中,它是多么的珍貴。那戰(zhàn)士們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個蘋果》。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1.默讀課文,勾畫不認識的生字,自主學習生字。
2.教師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的生字認讀情況。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一個蘋果在戰(zhàn)士們手中傳遞了幾次,卻還剩大半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來細讀課文。
3.讀4~11段。
(2)小組合作演一演當時讓蘋果的情景,體會戰(zhàn)友間的情感和戰(zhàn)士們的品質。
(3)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邊感悟。
4.讀12~13段。
(1)體會吃蘋果的情景,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扮演戰(zhàn)士,表演吃蘋果的情景,談談自己這時想到的是什么。
(3)說說:為什么這么多戰(zhàn)士還吃不完一個蘋果?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后一個段,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對“我被這種戰(zhàn)友間的關懷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的`體會。
1.學完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2.找出最讓人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1.你還了解哪些關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zhàn)役中的故事?講給同學聽聽。
2.結合自己,談談生活中互助互愛的事情。
3.抄寫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要讓他們敢問、敢說。這是基礎。眾所周知,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實踐證明,《一個蘋果》的教學,倘若離開了積極的豐富的想象,就難于理解教材的內容,難以發(fā)展語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現(xiàn)于教學的全過程。其中,有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理解;有讓學生抓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有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發(fā)散想象等等。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十一
1、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并指名回答。
作業(yè)。
直接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及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了解桃花水的特點,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機。
重點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給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機。
2.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認讀,規(guī)范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在朗讀過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給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機。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一、復習檢查。
1、法國小姑娘怎么會知道我是中國人的?
2、她說她家里有好多中國人,這是真的嗎?表達了小姑娘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小姑娘為什么對中國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稱為“中國物品展覽館”?這說明書了什么?
(指小姑娘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并陳列在家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愛。他的這種真摯感情感染了全家,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紹了什么?他是怎么樣介紹的?
(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贊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及對中國發(fā)展前途充滿信心。)。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乞求爸爸同意帶她去北京。)。
3、“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著”說明了什么?
(說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純真)。
(去北京當老師;希望女兒為法中人民作貢獻;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課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點明中心)。
四、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里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發(fā)展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后作業(yè)。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
一、激疑導入。
什么是心愿?課文中講了哪些人的心愿?他們的心愿分別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國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學研討。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抓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找出課文中人物表現(xiàn)的句子,并抓重點句子體會含義。
3、想一想,表達了作者怎能樣的思想感情?
三、點撥輔導重點點撥第二道: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釋詞"含苞欲放"。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她爸爸認真地說:"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后到中國留學,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是什么意思?這家法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四、質疑鞏固。
五、作業(yè)。
1、整理解釋滔滔不絕迷惑不解繪聲繪色潛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2、展示:師生展示收集的關于秋天的資料,學生說說秋天的特點,教師總結。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2)、課堂內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教師指導,板書重點。
易錯音的'字:多音字:“轉”zhuan(轉涼轉換轉化)zhuan(轉動轉圈)。
翹舌音字:爽收霜邊音字:涼。
三拼音字:轉涼爽霜降香黃后鼻音字:豐。
v去掉兩點的規(guī)律:菊。
易錯形的字:轉排(注意筆順)。
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構、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3、再讀課文思考:秋天什么時候到?哪幾個月是秋天?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在全班交流。
畫蝦——說蝦——論蝦——愛蝦。
準備有關蝦的資料,學生熟讀課文,處學業(yè)本課的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二、導入新課:
我了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的小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并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你從文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
4、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蝦很——(有趣)(脾氣不好)?
指導朗讀:有的稍帶點灰黑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順序來學習:
小蝦脾氣不好:從哪感受到小蝦脾不好的?(生氣時、搏斗時的動作、神態(tài)……)。
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1、小蝦仁是什么樣子的?
才長大的小蝦:通體透明。
千年蝦:灰黑、長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寫具體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氣不好,打架兇猛。
3、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話,把話力求寫具體。
三、作業(yè):
要求學生畫蝦。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學會本課9個生字。
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錄像帶生字卡片。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3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渴望》片斷。
3、學生談觀后感想。
4、師:文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出示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二、檢查預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讀正字音。(生字詞、不容易讀好的地方)。
3、指名讀文。(個人讀,小組讀)。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訂正生字的讀音,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積極參與。)。
三、自主感悟,小組討論。
1、師:那么,山溝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的?請大家?guī)е@個問題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學生自讀自悟,圈點批注。
(習慣好,終身受益。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標記,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這些問題相信大家只要再課文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也對課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這樣在全班的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會是相對深刻的,對課文的認識也是相對全面的。學生的學習也就有了層次,有了深度。)。
四、識記生字。
1、師:下面,我來考考大家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互相提醒)。
3、師示范:罩、匙、貌、勤的寫法。
4、生在本子上書寫。(一個寫一個,師巡視)。
(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提醒學生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允許學生識字的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
五、課后延伸。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應該時愛護小鳥并理親情的偉大。
2、繼續(xù)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像。
教學重點:理解內容,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小鳥,并理解親情的偉大。
教學難點:展開想像,續(xù)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兒嗎?你最喜歡什么鳥兒?
2、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生機勃勃,因為有了鳥兒的存在顯得絢麗多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一只小鳥》一課,共同關注一只小鳥的命運。
3、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鳥給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這是一只(?????)的小鳥。
2、交流匯報。
這是一只可愛的、幼小的、快樂的、幸福的、愛唱歌、歌聲動聽的、愛欣賞風景的小鳥。
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3、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再加上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這是一副多么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屛覀儜阎篮玫男那辇R讀課文1、2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3——6自然段。
鳥兒歡快的歌聲吸引了樹下玩樂的孩子,他們天天來聽小鳥唱歌??墒怯幸惶?,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發(fā)生了。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至6自然段,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匯報交流。
(1)它正要發(fā)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從這句話看出小鳥的傷勢很嚴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來。抓住重點詞指導朗讀。
(2)斜刺里兩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從這句話能夠看出老鳥對小鳥非常關愛,體會到親情的偉大?!凹菜频摹毕窦粯涌?,說明它們此時此刻內心非常著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導朗讀。
自己試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從這句話體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師:剛才還活蹦亂跳、高聲鳴唱的小鳥轉眼間正痛苦地流著血,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你覺得此時是一只怎樣的小鳥?(可憐的、不幸的、痛苦的、命運悲慘的……)。
是??!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帶著這種感受讀好這句話嗎?
試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課文7、8自然段。
指名說。
2、因為孩子的一時貪玩,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了傷害,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點生匯報。
師:小孩的愛是自私的,愛的方式不對,愛它就讓它更加自由,愛它就應該讓它更加快樂,愛它就讓它更加美麗,愛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出示白居易的《鳥》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豈止是“子在巢中望母歸”,同樣還有“母在巢中盼子歸”,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何況我們今天的少年兒童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向所有的人發(fā)出“莫打枝頭鳥”呼聲吧!
3、每一只美麗的小鳥都對世界充滿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這只小鳥卻怎么也沒有想?由于人類的貪婪使它慘遭不幸。小鳥的命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續(xù)寫一段話。
七、總結。
美麗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美麗的世界更加美麗。我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禮物嗎?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在什么時候收到過親人送的什么禮物?(學生交流)。
2、師小結:當你過生日時,當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時……,家人都會滿懷關愛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禮物。這些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期盼。我們的學習小伙伴冬冬也和你們一樣,收到過很多親人的禮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就是《禮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禮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正確流利,困難的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互評,然后再讀課文。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三)、再讀課文,初步體驗。
1、默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分小組合作解決,篩選出難解之疑。
3、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四)、品讀課文,體會發(fā)現(xiàn)。
1、讀一讀:
(1)自由讀文,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
(2)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班級“朗讀能手”。
2、說一說:
(3)、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親人的關愛之情。
(4)你覺得家人對你還會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評選“背誦能手”。
(五)、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2、師生交流。
3、讓我們仿照課文1—4自然段作詩。
4、自己練說,小組內說,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
5、學生自由作詩。
6、評選班級“小詩人”。
(六)、作業(yè)超市,自主選擇。
任選以下兩項作業(yè)內容,獨立完成。
1、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背一背詩歌。
3、收集的有關親情的文章或詩句。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節(jié)課知道了些什么?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從快慢、輕重上加以指導)。
4、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紅的楓葉了嗎?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一段?其它同學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寫出楓葉的紅的?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5、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學生自由回答,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最有意義;老師像楓葉火紅火紅的,裝點著祖國的教育大花園……)。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你認為老師最需要學生的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禮物獻給老師呢?在豐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師的節(jié)日外,還有些什么節(jié)日,準備為他們送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下來準備。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一、導入:
1、昨天我們初讀了冰心奶奶的文章(齊讀課題《一只小鳥》)。我們知道在這只小鳥身上發(fā)生了一個故事。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歌唱,孩子們非常喜歡它,為了捉住它,就用彈弓打傷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
2、你們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板書:快樂?可憐。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1、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只小鳥的快樂。
3、自己輕聲讀一、二自然段,勾畫出表現(xiàn)小鳥快樂的語句。
(1)誰能按順序告訴大家自己從哪些語句體會出小鳥很快樂?
師:多么溫馨、多么幸福的小鳥一家呀!這只小鳥天天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多么快樂?。∽屛覀円黄鸢研▲B一家快樂、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景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吧。
誰來讀一讀、(指讀、齊讀第一段)。
a、當小鳥甜甜的夢中醒來的時候,爸爸媽媽已經出去給它找好吃的小蟲子去了,它感覺到鳥窩外一片光明,于是就頑皮的探出頭東瞅瞅、西看看,它看見了什么好風景?引讀: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那它還可能看到大地上的哪些好景致呢?(美麗的花、潔白的云、藍藍的天空……)這些美麗的風景就是小鳥看到的好景致。
b、如果你是小鳥,看到這么美的景致,心情會怎樣?你想干什么?這只小鳥是怎樣來表達自己的快樂的?[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在這美好的早晨,在這燦爛的晨光中,小鳥太快樂了,它不由得抖刷抖刷還不豐滿的翎毛想用歌聲讓大家分享自己無比的快樂。它放聲唱出了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是怎樣贊美自然的呢?哪位同學當這只可愛的小鳥呢?指讀這句話。大家來當回快樂的小鳥一起來放聲贊美大自然吧。
c、是啊,小鳥用那滿含著清脆和柔美的歌聲贊美這大自然,自然仿佛也含笑著傾聽一般?,F(xiàn)在請女孩子放出你們清脆柔美的歌聲,來贊美大自然,男同學和鄭老師都把自己當做自然中的一棵樹或是一朵花,讓我們含笑著傾聽她美妙動聽的歌聲吧!
讓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小鳥的快樂吧。齊讀。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不僅大自然含笑著傾聽,連在座的老師們也都含笑傾聽著呢!
學習五、六自然段。
(1)它正要發(fā)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是啊,小鳥被彈子射中,從樹上跌下來,為什么不是“掉”了下來?可以看出什么?(板書:跌)情況危急。這只小鳥多么不幸、多么可憐啊!剛才還在歡快的歌唱的小鳥轉瞬間因為被孩子的彈子射中從樹上“跌”了下來。誰來讀一讀?全班讀。
2、看啊,小鳥受了重傷,那小小的柔弱的身體從高高的樹上重重的墜落下去了,在在危機關頭,誰出現(xiàn)了,他們做了什么?看圖,說說。課文里又是怎么寫的?[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從哪些詞語特別能感受到老鳥對小鳥的愛?“箭也似的”說明什么?小鳥被彈子射傷了,說明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但是老鳥沒有想到危險,沒有顧及自身的安危,而是毫不猶豫的箭也似的飛出去接住小鳥,銜上巢去。多么偉大的親情!多么無私的愛!誰讀?我們把老鳥看到小鳥受傷的急切心情,對小鳥深切的關懷和熱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女生試試。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他們心急如焚、此時的他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的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全班讀。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2、默讀三四自然段,哪些語句表現(xiàn)出孩子們很喜歡小鳥?(都抬頭望、天天來聽它的歌聲中的“天天”)是啊,孩子們是愛小鳥的,愛小鳥探頭探腦頑皮靈巧的樣子,愛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愛小鳥可愛輕盈的身影。既然孩子們那么愛小鳥,那他們?yōu)槭裁从钟脧椬由鋫怂??因為孩子們太愛小鳥,就想擁有它,于是他們想捉住它。齊讀這兩段。
五、學習七、八自然段。
因為愛小鳥,孩子向小鳥射出了那足以致命的彈子;
因為愛小鳥,老鳥不顧一切地箭也似的飛去,接住小鳥,銜上巢去。(板書:愛)此時,鄭老師真想問一問:孩子們真的愛小鳥嗎?孩子們的確愛小鳥,只是他們(不懂愛的方法)。正是因為孩子們對小鳥的愛,不經意地傷害了它,小鳥快樂的身影從此不見了,清脆柔美的歌聲也從此消失了。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恳粚Ρ瘋辜钡母改负蹨I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孩子們啊,我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傷害呢?誰來說說最后兩段應該怎樣讀?(讀出遺憾、惋惜)讓我們齊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孩子的無知,傷害了小鳥,小鳥的歌聲從此便消失了。
此時的孩子們想仰望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樣想?
六、拓展;
(1)故事講到這里,面對這只可憐的小鳥,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呢?(對孩子說、鳥爸爸、鳥媽媽說、對人類說……)。
(2)這只小鳥后來怎么樣了?請你們先跟你的同桌說說,待會我們再來交流。
(3)同學們都談得很好,那你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嗎?老師寫了這樣幾句話:
我們不能因為喜愛而破壞了美麗!
在遠處欣賞也是一種擁有。
小結:最后,老師想說:同學們,美麗的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五彩的世界更加絢爛多姿!
板書:??????????????一只小鳥。
(歌唱)?????????????愛???????????????(射傷)。
學會。
《一只小鳥》課后反思。
天涯石小學?鄭雪梅。
《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讀一篇文章,先要讓學生感知文字,從字詞到句,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全篇,逐步讀懂?!兑恢恍▲B》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鳥兒》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出自文學名匠冰心筆下,清新流暢,是一篇非常美麗的散文。文章以愛為主旋律,歌頌了親情的偉大;批評了不成熟的兒童愛,因愛的方式不對,給鳥兒帶來了傷害;告訴我們,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的,我們人類應該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教育孩子們對于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不僅要愛,而且要會愛,愛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無情地傷害,而是欣賞、呵護和無私的奉獻。對于這樣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的教學,我認為扎扎實實地引領學生憑借教材這個“例子”,進行靈活、扎實的語言實踐再合適不過了。學生在二年級的學習中已初步具備了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涵的方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交流、想象、感情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情感升華。
我在分析課文時,我沒有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而是以“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這是一只不幸的小鳥”為主線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整體的把握。我重視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利用課文留白處讓學生邊讀邊進行合理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我抓住“探出頭來”的“探”字,通過“小鳥從甜甜的夢中醒來,好奇的伸出小腦袋頑皮的東瞅瞅,西看看”這樣的語言描繪,讓學生感受小鳥的快樂和可愛。此時我適時地讓學生想象小鳥還會看到大自然中的那些美景?學習課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抓住小鳥的動作“跌”,體會當時情況危急,速度快?!把坏我坏蔚貜臉湎堵涞降厣稀钡摹耙坏我坏巍弊郑w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讓人揪心。我又讓學生抓住老鳥的動作“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我讓學生反復讀,從“箭也似地”中感受到老鳥奮不顧身,不顧一切要救孩子的急切心情,從而深切體會親情的偉大。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只小鳥后來怎樣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樣想呢?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什么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喜愛。整節(jié)課充溢著濃濃的情意,孩子們對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愛也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但是,教學也是遺憾的藝術,根據(jù)這篇課文淺顯易動懂但文字寫得很美的特點,我引導學生從一二自然段中體會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體會小鳥的快樂,感受語言美。并適機進行想象力的拓展訓練,如除了看見“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小鳥還可能看到什么?但是我忽略了在對一、二自然段的分析中,還應該引導學生感受因為有了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大自然的這種和諧美展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這樣一來,也就為解釋“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找到了依據(jù)。小孩子對小鳥與兩只老鳥對小鳥兩種愛的比較,顏子語同學非常精彩地指出:“這兩種愛是不同的,人對小鳥的愛與老鳥對自己孩子的愛是不一樣的。孩子們沒辦法像老鳥那么愛小鳥?!庇械耐瑢W也點出了,小鳥的愛其實是對小鳥的傷害。這都說得很好,而我也只是淺嘗則止地點出,“小鳥的愛是自私的,他們的喜歡其實是一種傷害,而老鳥對小鳥的愛是一種不問回報、偉大、無私的愛。”在這里我應該再進行更深一層的挖掘,進行換位思考,其實小朋友們是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現(xiàn)對小鳥的愛,并順勢引導孩子們應該愛護小鳥,就像老鳥對小鳥那種慈母般的愛。
語文應該是廣闊的,字詞的積累,文章的品析,情感的升華都應是語文的內涵。而生活這片廣闊的天地更應是語文的外延。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達到三個和諧,即讓孩子與自身和諧,與周圍生命和諧,與大自然和諧。教學本文,除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寫字、朗讀、表達)之外,更多的應該讓孩子懂得對生命的敬畏:真正的的喜愛是對鳥兒的疼惜、照顧和愛護、鳥兒只有是活的才是最可愛的。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應該有一個好的。
教案。
秋天到(一)、導入課題。
2、展示:師生展示收集的關于秋天的資料,學生說說秋天的特點,教師總結。
(二)、進行新課。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2)、課堂內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教師指導,板書重點。
易錯音的字:多音字:“轉”zhuan(轉涼轉換轉化)zhuan(轉動轉圈)。
翹舌音字:爽收霜邊音字:涼。
三拼音字:轉涼爽霜降香黃后鼻音字:豐。
v去掉兩點的規(guī)律:菊。
易錯形的字:轉排(注意筆順)。
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構、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3、再讀課文思考:秋天什么時候到?哪幾個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
火紅的楓葉。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節(jié)課知道了些什么?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二)、進行新課: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從快慢、輕重上加以指導)。
4、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紅的楓葉了嗎?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一段?其它同學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寫出楓葉的紅的?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5、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學生自由回答,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最有意義;老師像楓葉火紅火紅的,裝點著祖國的教育大花園……)。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三)、拓展升華:
你認為老師最需要學生的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禮物獻給老師呢?在豐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師的節(jié)日外,還有些什么節(jié)日,準備為他們送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下來準備。
(四)、作業(yè)布置。
(三)。
媽媽,不要送傘來《媽媽,不要送傘來》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小朋友的勇敢與快樂??删驮谖艺J為可以為這節(jié)課圓滿畫上個句號時,我的結束語把我推向另一個世界。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老師,我覺得書上寫雨點不會把我淋壞,是不對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都怪我只注意讓學生空談勇敢,而忘了現(xiàn)實中所存在的問題。
師:你能說說原因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話甲子一下子打開了。
生1:對呀!平時父母和老師也不讓我們淋雨呀!
生2:頭頂著書包來跑,一點都不方便,哪還機靈呀!
生3:淋雨發(fā)燒后,不能上學,父母更操心,一點都不愛父母。
……。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頓時啞口無言。可教學不能就此打住呀!生灌硬套,不是辦法。我機靈一動,為何要在對錯上打轉呢?因此,我沒有做任何自行評價,但我首先表揚了他們的積極主動,大膽質疑。
再引問:你能想出不讓父母操心,又不會讓自己生病的法子嗎?
生:我自己準備雨具,放在書包里。
生:我跟順路的同學合用一把傘回家。
生:大雨的時候,我先不回家,等雨停了再走。
……。
課堂上,五花八門的答案,層出不窮。也正因為這樣,學生在爭論中體會到與現(xiàn)實中的矛盾,在對與錯的問題上,學會一分為二來分析,從而能靈活地變換角度地去思考。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能少些理論,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那么,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語文,而語文才能真正成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心愿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現(xiàn)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準備:找一些有關中法友好往來的文章。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心愿”的意思是會什么?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2、課文寫誰的心愿?
(寫一家普通的法國人和中國工作人員的共同心愿。)。
3、是個什么樣的心愿?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自學新詞。
四、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寫我與一位法國小姑娘的對話,說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國迷。
第二段:(18--20)寫小姑娘的爸爸兩次去中國,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使全家人都愛上了中國。
第三段:(21--29)講作者與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當架設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第四段:(30)寫修一座友誼的長橋,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講讀課文第一段。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3、哪些詞語表現(xiàn)法國小姑娘對中國人民的感情是純真和樸素的?
4、“閃耀著歡樂的光”說明書了什么?
5、從小姑娘的回答說明書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國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現(xiàn)了什么?
8、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抄寫生字、新詞。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網上有許多現(xiàn)成的教案資源,但我們要根據(jù)需要進行尋找利用,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二年級。
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流動的畫。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流動的畫”指的是祖國的景色美麗如畫。
難點:理解“祖國的畫中,還有個懂事的娃娃!”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在火車上你們都看到過什么?(生發(fā)言)。
今天我們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車,去看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
2、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3、學生提問。
4、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幅“流動的畫”,一起去尋找大家的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預習中畫出的生字讀一讀,看看都認識了沒有。
2、小聲讀讀課文,告訴老師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識字。
1、請同學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生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并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請同學們觀察這排字有什么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喜歡說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觀察思考后,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識字方法來記住這些字的。)。
3、這里有兩個難字:“梭”“橘”,誰能想出記住它的辦法?
4、認識“忽”“弄”,前面我們認識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這兩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讀音。(指名讀)。
[讓學生在自我探究中識字,總結識字方法,學會自主識字。]。
四、學習課文。
第一小節(jié):
(1)、輕聲讀第一小節(jié),提出不懂的問題。
(2)、請明白的學生說一說,互相補充。
(3)、師:這幅畫中都“畫”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生邊回答,師邊板書:小河、山腰、汽車、鮮花、水庫、人家……)。
【1】、指名讀后六句話。想一想:這六句話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為什么?(贊美的語氣)。
【2】、師配樂范讀,生想象祖國的美景。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4)、續(xù)寫“畫中景”。
【1】、師:祖國的美麗景色數(shù)也數(shù)不完,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想一想,還能觀賞到什么景色?(師可出示圖片進行引導想象。)。
【2】、學生充分的說。
五、指導書寫:流、往、似、扔、忽、然。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探討這些字的結構、筆畫筆順、互相提醒哪一筆容易錯或容易忽略等;再由小組代表發(fā)言,進行大組交流,最后由老師著情指導)。
蘋果落地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13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學第一自然段,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東西落地的情境嗎?(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朋友看到蘋果落地后就從中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這是怎么回事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確自學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帶生字的詞;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看卡片認讀生字、正音。
(2)完成課后習題2,第一讀,連一連。(注意平翹舌)。
(3)新詞教學。
a、學生自提問題。
b、交流討論:“而”這個詞的運用(讀文理解,仿照說句)。
三、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回答:主要講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課文第一段。
(1)讀懂句子,理解“動腦筋、遇到”得詞義。
a、總的告訴我們什么?
b、說說動腦筋的具體表現(xiàn)。換詞法理解“遇到”的詞義。
(3)用“總要、為什么”說話。
2、堂練習: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
(1)分析例句。
(2)完成課堂作業(yè)3。
3、再讀課文,說說你有幾個為什么?
六、鞏固生字詞語。
(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懂得做人要誠實守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趣激情。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書。同學們想自己來讀讀這個故事嗎?(想)好,現(xiàn)在就請大家輕聲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角朋友。注意: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詞。
(出示課件)形式多樣地認讀課文中的生詞。
3、練讀課文。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分小組來接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流利。
三、合作釋疑。
1、課文質疑。
課文大家能讀通順了,那就看看自己讀懂了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問號標出來,待會解決。
2、合作探究。
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書上有了不少小問號,有了問題,大家一起解決,請同學們先到四人合作小組中去,探討交流一下。
4、匯報交流。
看到你們激烈地討論和滿意的微笑,老師知道你們已經解決了不少問題,那還有沒有大家不能解決的呢?好,在下面的學習中,老師將和你們一起探討。
四、深入感悟。
1、讀課文1~2自然段。
請同學們先一起來讀一讀課文1~2自然段,看看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2、時間很快過去了,孩子們種的花則、怎么樣呢?
讓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找找看。
3、根據(jù)學生回答得出結論: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
(1)第一種情況是什么?找出句子練讀。
(播放課件:眾小孩手捧鮮花場景)加深感知。
總結:哦,看來他們都認為自己手里的鮮花就是國王所要的成績。
(2)而與之不同的第二種情況是……請同學們找出句子讀一讀。
(播放課件:捧空花盆哭泣的場景。)讓學生體會這個孩子的感受,從而悟出該用怎樣的語氣才能讀好句子。
(3)面對這兩種結果,國王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請同學們找出句子讀一讀,通過表演,讀好句子,感受國王從不太高興到露出了笑容的感性變化。
a、雄日沒有種出花是因為他不用心嗎?不會種嗎?(不是)。
b、你是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
板書:整天精心培育換土澆水施肥沒有發(fā)芽。
c、(出示課件)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朗讀。
d、他為什么還沒有種出花來呢?請同學們齊讀第八自然段。
板書:煮過的種子。
4、在大家明白國王為什么要選手捧空花湓的孩子做繼承人了嗎?
(1)總結課文,思想滲透。
是呀,同學們誠實是一種美德,它不僅僅是未來的國王應該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小朋友應該具備的,老師相信你們都想成為他(手指課題)一樣誠實的人,讓老師和同學們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情景體驗,深化認識。
(課件:“說一說”一題。讓學生一起交流、討論,教師對學生的誠實行為及時贊賞,鼓勵。學生在寬松的交流氛圍中相互影響,升華認識。)。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知識與能力:
1、學習難理解的字詞;
2、能讀通、讀懂課文。
過程與方法:
表格設計,通過比較,了解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學習生活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今天在學校學習生活的趣味。
【教學重點】。
比較未來的上學方式與今天的不同,體會瑪琪對自己學習生活的憎惡,以及對老式學校的向往。
【教學難點】。
想象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引導學生體會今天在學校學習的趣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2155年,孩子們還要去學校上課嗎?他們會不會視紙質圖書為古董?讓我們跟隨艾薩克的.故事,一起去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吧。
2、板書課題,并質疑。
設計意圖:
通過對課題質疑,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皺皺巴巴靜止不動全神貫注尖聲大笑。
2、解題:題目是“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你是如何理解題目的?“他們”指誰?
預設: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和學習是多么的有趣。
3、主要內容:主要寫了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不同。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學習體驗。
三、比較未來的學習生活和今天的不同。
1、出示自學提示:2155年,我們怎樣上學?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找出相關句子,在旁邊標注自己的體會,并填表。
方面今天的學習生活未來的學習生活。
2、學生匯報:
(1)書:今天所有的故事都印在紙上;未來,機器人老師可以承載更多電子課本。
(2)老師:今天的老師是一個人;未來的老師是機器人。
(3)教學樓:今天有專門的學校,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兒上課;未來,在自己家里就可以上課。
設計意圖:表格的設計,一目了然,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未來學習生活和老式學校是不同的,瑪琪對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憎惡。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動物也有尊嚴,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3、與生命展開對話,在對話中獲得豐富的精神生命的提升。
教學重、難點:
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生命展開對話。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軍營中,軍犬被官兵們稱為“無言的戰(zhàn)友”,視為“第二生命”,它們在緝毒追兇,尋查搜救等特殊任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只名叫黑子的軍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講了什么事?
2、學生匯報(如學生匯報零散,不具體。師可以引導按照起因、經過、結果來說)。
三、再入文本,默讀自悟。
同學們,你覺得文中的黑子是一條怎樣的軍犬?它為什么會極度痛苦的離開軍營呢?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圈畫找出相關詞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以批注,完成后小組互相交流一下。
2、學生匯報。
四、精讀重點,感悟主旨。
師隨生匯報,相機指導。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感悟兩個“很快”,體會黑子的優(yōu)秀。
就是這樣一只優(yōu)秀的軍犬,為什么會極度痛苦地離開軍營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馴導員布下的這個騙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3、9自然段,看看馴導員一共下了幾次命令,每次下命令時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體會訓導員的態(tài)度變化和黑子情感變化。
訓導員:用力搖頭、再次催促、嚴歷、吼叫、哈哈大笑。
黑子:迷惑、沮喪。
3、感悟騙局結果。
(1)面對訓導員們的哈哈大笑,黑子終于明白了,這是馴導員布下的一個騙局,這八個“不”字,對于充滿靈性的黑子而言,無疑是冬天里的一盆盆冷水、無疑是一把把尖刀。這是測試嗎?這是戲弄、這是摧殘。面對這樣的愚弄,黑子此時的表現(xiàn)如何呢?(生預設:極度痛苦,嗷地一聲,淚水流出等)。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黑子哭了!黑子陷入了極端的痛苦之中,我們這無言的戰(zhàn)友只能用一聲“嗷”來哭訴它心中被愚弄的痛苦和無奈,如果黑子能說話,這一聲“嗷”會對馴導員說些什么呢?我們帶著體會到的黑子那極度痛苦的心情來讀這一段(放課件)生齊讀。
(3)同學們,黑子的出走,讓人們認識到了什么?
(齊讀)“哪怕是條狗,也是有尊嚴的”。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就是一條狗也是有尊嚴的,更何況黑子是一條優(yōu)秀的軍犬啊!是一個充滿靈性的生命!)此時的訓導員已經認識到(再讀)。此時,我們大家全都認識到(齊讀)。
五、補白寫話,拓展延伸。
聽了這個故事以后,作者陷入了沉思……而就在此時,老師相信此時你們的內心也不會平靜,我們借作者之筆感受了這個故事。那么你覺得作者會在沉思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文中最后一段的省略號后。
(1)訓導員: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黑子:面對欺騙、愚弄、挫折,由具體事例聯(lián)系學生實際。
六、導向結語,升化主題。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讓我們學會尊重生命,學會善待生命。不僅僅是對待我們身邊的人類,更包括對待那些無言的生命。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購物活動,學生初步體會到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3、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及已知道用錢才能買到東西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正處于以直觀形象為主向抽象思維發(fā)展的初期,注意規(guī)律則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時間短。
教學方法:
依據(jù)《新標準》中:“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边@一理念,及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好奇心強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觀演示、引導點撥、啟發(fā)談活法等展開教學。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因此,學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為主,觀察、比較、操作、小組合作法為輔等多種學法相結合,借助多媒體,通過學生的看、思、試、說等多感官協(xié)調參于到學習中。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音樂、文字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課件出示:在碧綠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們?yōu)榧磳⑴e行的聯(lián)歡會而忙著……羊村長要發(fā)東西獎勵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鉛筆、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長難住了。)。
1、談話:每只小羊要的東西都不一樣,該發(fā)什么好呢?
2、交流錢在生活中的用處。
3、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自主探究、引導點撥。
(一)認識人民幣。
1、元、角、分。
(2)人民幣單位:元。
(3)愛護人民幣教育。
(課件閃動人民幣左上角的國徽)。
(4)介紹人民幣的種類:新幣、舊幣、紙幣、硬幣。
(課件出示不同的1元)。
(5)單位:角。
(課件出示紙幣1元和1角各一張:這張紙幣上也有數(shù)字1,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認整套人民幣:誰還想當小老師,上臺介紹你所認識的人民幣?
(課件出示整套人民幣)。
(7)單位:分。
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面額太小了,現(xiàn)在幾乎都不用。
(8)小結認的方法:我們在認人民幣時,不但可以看圖案、形狀、大小、還可以看數(shù)字,更重要的是別忘了數(shù)字后面的單位。
2、分一分。
(1)小組合作:把桌面上這些亂亂的人民幣分類擺放。
(2)多媒體展示交流。
(3)小結:可以按紙幣、硬幣分;也可以按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來分……。
(二)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1、認識1元=10角。
(課件出示:羊村長給每只小羊都發(fā)了個紅包,沸羊羊很得意——紅包里有很多張;美羊羊很傷心——只有一張。)。
師:沸羊羊的紅包里一共有幾張這樣的1角呢?全班大聲地數(shù)出來……(課件閃動10張1角)。
師:10角就是1元,原來1元和10角同樣多。咱們安慰安慰美羊羊。(板書:1元=10角)。
2、1元=(2)張5角。
師:暖羊羊也有一個1元的紅包。咱們來看看——這是一張5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5角?為什么?(課件出示2張5角)。
3、1元=(5)張2角。
師:美羊羊也有1元錢的紅包,瞧瞧吧——這是一張2角,一共有幾張這樣的2角?為什么?(課件出示5張2角)。
4、1角=(10)分。
5、小結。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應用。
(課件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臺的商品可好了——練習本1元、橡皮1角、鉛筆2角、尺子的價格怎么沒標上?)。
1、猜尺子的價格:買一本練習本的價格可以買兩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錢?
2、思考:喜羊羊想買一把尺子,該怎么拿5角錢,有幾種拿法?
3、匯報展示:一張或一枚5角、5張1角、3張1角和1張2角、2張2角和1張1角四種拿法。
4、1元錢能買什么?怎么買?
師:剛才買的都是同一種物品,如果要買不同的物品還可怎么買?
5、模擬購物:學做小買賣。
(2)小組活動。
(3)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展示:你買什么?是怎么付錢的?清點一共賣了多少錢?
6、買這四樣物品,2元夠嗎?為什么?
7、小結。
四、暢談收獲、延伸課外。
1、這節(jié)課玩得開心嗎?說說有什么收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六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4、通過人物的外貌和神態(tài)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把握人物的內心情感。
5、體會人民軍隊戰(zhàn)友間深厚的情誼,學習他們在危難的時刻心中始終裝著他人,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關懷自己戰(zhàn)友的偉大精神品質。
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洋思教學模式。
師生查閱關于“上甘嶺戰(zhàn)役”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書寫課題,齊讀。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在志愿軍抗美援朝時的朝鮮戰(zhàn)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zhàn)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眼中,它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戰(zhàn)士們又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讀書要求:快速瀏覽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2、檢查字音,尤其注意訂正以下詞語的讀音。
血跡斑斑血絲煙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背景資料,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軍在朝鮮金城以北的上甘嶺陣地上,粉碎了敵人對這個陣地的大規(guī)模進攻,取得了殲敵兩萬五千人的巨大勝利。
在這次戰(zhàn)役中,敵人為了攻占我軍扼守在上甘嶺前沿的兩個陣地,在43天的戰(zhàn)斗中,出動了大批兵力,向這個總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頭上,傾瀉了290萬發(fā)炮彈和5千多枚炸彈。這是世界戰(zhàn)爭所沒有過的最密集的炮火,山頭被削低了兩米,巖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瘋狂的敵人最后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在這次戰(zhàn)斗中,我志愿軍指戰(zhàn)員在給予敵人嚴重殺傷之后,轉入坑道作戰(zhàn),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不僅守住了坑道陣地,并且經常向敵人發(fā)起反擊,大量地殺傷敵人。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許多激動人心的英雄事跡。《一個蘋果》寫的就是這次戰(zhàn)斗中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2、渲染情景,凸現(xiàn)矛盾,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1)敵人繼續(xù)瘋狂地發(fā)動攻擊,戰(zhàn)士們在防炮洞內堅守陣地,敵人的狂轟濫炸使他們已經七天七夜沒喝上一口水,水成為戰(zhàn)士們維系生命的源泉。就在這個時刻,五連派來的火線運輸員給大家?guī)砹艘粋€蘋果。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請同學們畫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它青里透紅,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BR> (3)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無比需要這個蘋果?請你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3、品評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感情朗讀。
(1)關于連長,抓住一個詞語“煙熏火燎”和一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币龑W生進行體驗。
(2)關于步話機員小李,除了抓住一個詞語“沙啞”和一個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币龑W生進行體驗外,還可以利用文中對他的這段描寫:“小李出神地看著我,回頭看了看另外幾個人,又看了看躺著的傷員小藍。他接過蘋果,轉手給了小藍?!边M行一段語言拓展訓練,讓學生嘗試填補此時小李的內心活動,補寫他關心戰(zhàn)友勝于關心自己的偉大品質。
(3)關于通訊員小藍,除了抓住一處外貌描寫“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fā)紫”之外,還要抓住他的動作描寫“張開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立刻把嘴閉住”,體會他的情感變化。
5、這是多么可愛的八位戰(zhàn)士,殘酷的戰(zhàn)爭沒有擊垮他們頑強的意志,反而把他們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強大的戰(zhàn)斗力。當誰也不肯吃這個蘋果的時候,連長只得動員大家分吃一個蘋果,感人的一幕再次發(fā)生了。
(1)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2)出示這個句子:“這樣一個挨一個傳下去,轉了一圈,蘋果還剩下大半個?!痹俪鍪疽粋€句子:“這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引導學生對比性地閱讀這兩個句子,說說原因,談談感受。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七
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探索、應用的意識.滲透變與不變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的關系.
(1)指導學生自學例1.出示自學提綱:
a.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b.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c.1平方分米與100平方厘米哪個大?為什么?
(2)學生分組匯報.教師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
因為1分米=10厘米,所以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書)。
2.推導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的關系.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猜想一下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呢?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2)(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2”)。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劃分成100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個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書)。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結: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三、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八
教學內容:教材第72頁練習十四第7―1l題和思考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簡便方法計算一些加、減法,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練習十四第7題?!?BR> 2、揭示課題。
我們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和計算的一些規(guī)律,可以使一些加、減法的計算簡便,這是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進行加、減法簡便計算的綜合練習。(板書課題)。
二、計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8題。
(2)練習前兩組。指名兩人板演,每人一組,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3)集體訂正。結合提問:
做第一組兩題時是怎樣想的?
第二組減法里最后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為什么減27。
指出: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點的數(shù)時,可以。
先把它看做幾百與幾的和,加上或減去幾百,再加上或減去幾;在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點的數(shù)時,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shù)計算,然后多加的要減去,多減的要加上。
2、練習十四第9題。
(1)學生分兩組練習。指名兩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練習本上做一組題。
(2)集體訂正。
提問:每組里兩道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數(shù)是不是相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指出:在加、減混合運算里,把數(shù)和符號同時調換位置,計算結果不變。
3、練習十四第10題。
讓學生直接看題口答得數(shù),結合提問是怎樣想的。
三、應用題練習。
1、練習十四第1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作業(yè)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第(2)題分哪幾步做?含有未知數(shù)z的等式是根據(jù)什么列的?
2、思考題。
(1)讀題。
指出: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四第10題。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九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guī)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折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xiàn)象特征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征。
感知鏡面對稱現(xiàn)象,發(fā)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課件,鏡子。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fā)現(xiàn)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照鏡子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xiàn)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xiàn)象的特征。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shù)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看到“王”字,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只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鏡子中有什么數(shù)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游戲。
模擬照鏡子的游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采訪鏡子中的人:你為什么能做得這么準確?
(同桌互相做游戲,請一組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十
2.一個蘋果對于我們來說算不上什么,可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在七天七夜沒有一口水喝仍堅持作戰(zhàn)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眼中,它是多么的珍貴。那戰(zhàn)士們是怎樣對待這一個蘋果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個蘋果》。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1.默讀課文,勾畫不認識的生字,自主學習生字。
2.教師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的生字認讀情況。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一個蘋果在戰(zhàn)士們手中傳遞了幾次,卻還剩大半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來細讀課文。
3.讀4~11段。
(2)小組合作演一演當時讓蘋果的情景,體會戰(zhàn)友間的情感和戰(zhàn)士們的品質。
(3)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邊感悟。
4.讀12~13段。
(1)體會吃蘋果的情景,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扮演戰(zhàn)士,表演吃蘋果的情景,談談自己這時想到的是什么。
(3)說說:為什么這么多戰(zhàn)士還吃不完一個蘋果?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后一個段,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對“我被這種戰(zhàn)友間的關懷激動著,迸出了幸福的驕傲的淚花”的`體會。
1.學完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2.找出最讓人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1.你還了解哪些關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zhàn)役中的故事?講給同學聽聽。
2.結合自己,談談生活中互助互愛的事情。
3.抄寫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要讓他們敢問、敢說。這是基礎。眾所周知,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實踐證明,《一個蘋果》的教學,倘若離開了積極的豐富的想象,就難于理解教材的內容,難以發(fā)展語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現(xiàn)于教學的全過程。其中,有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理解;有讓學生抓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有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發(fā)散想象等等。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十一
1、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并指名回答。
作業(yè)。
直接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