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大全8篇)

字號: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一
    :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這個過程要放出熱量。
    (1)降低溫度。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都可以液化。
    (2)壓縮體積。有些氣體,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液化。
    (1)“白氣”:燒水做飯時經常會看到蓋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氣”,有的人誤認為這是水蒸氣。其實水蒸氣和空氣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色透明氣體,我們看到的“白氣”都是水蒸氣液化成的極細小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
    (2)霧和露:霧和露也是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白天,由于地面水分的蒸發(fā)、植物的蒸騰作用等原因,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到了夜間溫度降低,在低空中的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如果這些小水滴分散附著在空氣中的塵埃上,就形成了霧;如果小水滴附著在地面附近的物體上就形成了露。
    氣體液化后體積縮小,便于貯存和運輸;另外,將混合氣體液化后,根據(jù)沸點的不同,便于提純和分離。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二
    影子小孔日月食,還有激光能準直;向右看齊聽口令,三點一線能命中;
    月亮本不是光源,長度單位有光年;傳光最快數(shù)真空,8分能飛到月宮。
    光線原以直線過,遇到界面成反射;一面兩角和三線,法線老是在中間;
    三線本來就共面,兩角又以相等見;入射角變反射角,光路可逆互相看;
    反射類型有兩種,成像反射靠鏡面;學生坐在各角落,看字全憑漫反射;
    若是個別有“反光”,那是鏡面幫倒忙。
    鏡面反射成虛像,像物同大都一樣,物遠像遠沒影響,連線垂直鏡中央.
    還有凸面凹面鏡,反光作用不一樣;凹面鏡能會聚光,來把燈碗灶臺當;
    觀后鏡使光發(fā)散,擴大視野任車轉。
    不管凸透凹透鏡,都有一定折射性;經過光心不變向,會聚發(fā)散要分清。
    平行光束穿透鏡,通過焦點是一定;折射光線可逆行,焦點出發(fā)必平行;
    顯微鏡來是組合,兩個鏡片無分別;只是大小不一樣,焦距位置要適當;
    物鏡實像且放大,目鏡虛像再放大;望遠鏡來看得清,全靠兩片凸透鏡;
    物鏡實像來縮小,目鏡虛像又放大。為啥感覺像變大,全靠視角來變化。
    畫反射光路圖:
    作圖首先畫法線,反入夾角平分線,垂直法線立界面。光線方向要標全。
    畫折射光路:
    空射水玻折向法,水玻射空偏離法。海市蜃樓是折射,觀察虛像位偏高。
    凸透鏡成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內虛外實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內大實像成;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實像倒立虛像正,照、投、放大對應明
    眼睛和眼鏡
    晶薄焦長看遠物,晶厚焦短看近物。晶厚近視薄遠視,凹透矯近凸矯遠。
    近物光聚網(wǎng)膜前,已經成為近視眼。遠物光聚網(wǎng)膜后,已經成為老花眼。
    初中物理知識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三
    1. ?電荷的種類:電荷有兩種正電荷和負電荷。人們把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把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原子核內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
    2.電量:電荷的多少叫電量。電量的單位是庫侖,符號是c。6.25×1018個電子的電量為1庫侖。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兩個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不同的物體在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能力較弱的物體的一些電子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使自身因缺少電子帶正電,使對方因有了多余電子而帶負電。可見摩擦起電并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2)接觸起電:物體與已帶電荷的帶電體接觸,物體就會帶上與帶電體同種的電荷。
    (3)感應起電:感應起電是利用靜電感應現(xiàn)象來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靜電感應:不帶電的金屬導體內有許多自由電子,通常情況下這些自由電子的分布是均勻的,所以導體不論哪端都不帶電。
    希望通過上面對物理中電荷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識,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的吧。
    初中物理電和磁知識點詳解
    關于物理中電和磁的知識點內容學習,我們做下面的講解,相信可以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吧。
    一. 磁現(xiàn)象
    1. 磁性(又稱吸鐵性):磁鐵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2.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一個磁體有兩個磁極。南極(s),北極(n).
    3. 磁鐵的指向性:
    磁體自由轉動靜止后南極指南,北極指北。磁體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質叫它的指向性。
    4. 磁極作用規(guī)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5.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
    6. 磁場的基本性質:它對放入磁場中的磁體會產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場具有方向性:在磁場中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 磁感線方向:磁體周圍的磁感線總是從磁體北極指向南極。
    9. 地磁場: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它周圍存在著磁場。
    10.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場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11.我國宋代沈括首先發(fā)現(xiàn)磁偏角。
    12.磁化:一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二. 電生磁
    1. 電流的磁效應:通過導體周圍的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種現(xiàn)象叫電流的磁效應。
    上面對物理中電和磁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知識點內容學習吧。
    初中物理電功率知識點詳解
    下面是對物理中關于電功率知識點的內容講解知識,希望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學習。
    一. 電能
    1. 電能的產生: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
    2. 電能的利用: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3. ?電能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電能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常用單位是:千瓦時,符號是:kw·h。兩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kw·h=3.6×106j。
    4. 電能的測量:電能表。
    5. ?電能表的相關參數(shù):220v——額定電壓是220伏;10(20)a——額定電流是10安,短時間內電流允許超過10安,但不能超過20安;50hz——在頻率為50赫的交流電電路中使用;600revs/kw·h——電能表上的轉盤每轉過600轉,消耗1千瓦時的電能。
    二. 電功(w)
    1. 電功: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 能量轉化: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是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3. 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電能,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
    4. 電功的單位:與電能的單位一樣,都是焦(j)。
    三. 電功率(p)
    1. 物理意義: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電功率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是:千瓦,符號是:kw。換算關系為:1kw=1000w。
    3. 定義:用電器在1s(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
    4. 定義式:p=w/t
    w——消耗的電能多少(電流所做的功)——焦(j)或千瓦時(kw·h)
    t—— 所用的時間 —— 秒(s)或小時(h)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四
    1.燃料的燃燒是一種化學變化,在燃燒過程中,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一般是不同的。三千克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燃燒值。燃燒值的單位是焦/千克(即j/kg)。燃料的燃燒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
    2.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很難完全燃燒,并且放出的熱量也有部分損失了,因此要建立“爐子的效率”這一概念。爐子有效利用的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比,叫做爐子的效率。
    3.提高爐子的效率的途徑:一是要讓燃料充分燃燒;二是要減小熱量的損失。
    核心知識
    1.燃料燃燒的實質
    燃料的燃燒是一種化學變化,在燃燒過程中,燃料儲存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不同物質組成的燃料,在質量相等的條件下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不相等的。
    2.正確理解燃燒值的內涵
    燃料的燃燒值是反映燃料燃燒時放熱的本領,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的本領大小。燃燒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狀、質量、是否完全燃燒以及放出熱量的多少無關。
    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與燃料的質量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如下:q= m_q.在國際單位制中,燃燒值q的單位是j/kg,燃料質量的單位是kg,則放出的熱量q的單位是j.
    3.提高爐子的效率既能節(jié)約燃料,又能減小對環(huán)境的污染,我們大家都要注意節(jié)約燃料。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五
    1.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是一種電磁波。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9.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y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1)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便于找到蠟燭a的像的位置,能夠比較蠟燭a的像與蠟燭b的大小。
    (2)無論怎么移動蠟燭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挪動蠟燭b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
    10.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11.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2.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
    1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1)兩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
    (2)物近像遠像變大。
    (3)實像都是倒立的。
    (1)等高共軸調節(jié):
    等高:將蠟燭、凸透鏡、光瓶三者中心調整到同一水平高度。
    共軸:目的是使蠟燭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處。
    (2)焦距確定:平行光源照射得到最小最亮光斑為止。
    14.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照相機內的膠片。
    15.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六
    電磁,物理概念之一,是物質所表現(xiàn)的電性和磁性的統(tǒng)稱。
    1、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
    2、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3、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xiàn)象。
    4、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5、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6、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鐵芯的有無,線圈的匝數(shù)。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七
    物理的
    學習
    需要的不僅是大量的做題,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識點的累積。下面是一篇初二物理透鏡知識點歸納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透鏡:由透明材料磨制而成,兩個折射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體。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
    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某醵锢硗哥R知識點歸納總結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學好物理這門課程!
    初中物理功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八
    測量前:
    1.找出它的零刻度線;
    2.觀察它的測量范圍;
    3.認清它的最小分度值.
    測量時:
    2.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
    3.記錄時既要記錄準確值,又要記錄估計值,數(shù)值后面必須注明單位.
    二、量筒
    測量前:
    觀察它的測量范圍.
    測量時:
    1.往量筒里倒人適量的液體,讀出液體的體積v1;
    2.將待測物體浸沒在量筒的液體內;
    3.讀出量筒內放人固體后液面的讀數(shù)為v2;
    4.固體的體積為v2v1;
    5.觀察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
    三、彈簧測力計
    測量前:
    1.校零,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2.明確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分度值.
    測量時:
    要使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
    四、天平
    測量前:
    1.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作水平調節(jié);
    2.橫梁平衡調節(jié),包括(1)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零刻度線上;(2)調節(jié)橫梁螺母,使指針對準標尺中央.
    測量時:
    2.被測物體質量等于右盤內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標示的質量值.
    五、溫度計
    測量前:
    1.觀察它的量程,估計被測物體溫度,選擇適當量程的溫度計;
    2.認清它的最小分度值.
    測量時:
    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碰及容器底或容器壁;
    2.待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3.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視線要與溫度計液面齊平.
    六、電流表
    測量前:
    1.觀察電流表的兩個量程;
    2.對不同的量程,要認清刻度盤上的最小分度值;3.校零,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測量時:
    2.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不允許超過它的量程;
    3.禁止不經過用電器,將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七、電壓表
    測量前:
    1.觀察電流表的兩個量程;
    2.對不同的量程,認清刻度盤上的最小分度值;
    3.校零,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測量時:
    2.所測電壓不得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八、變阻器
    測量前:
    1.觀察變阻器銘牌上標注的變阻器最大電阻值(即變阻的范圍);
    2.注意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測量時:
    1.使用時先將變阻器的電阻調到最大值;
    2.連接時注意一上一下,將整個線圈連入電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