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便指導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步。在教案中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效果和吸引學生的興趣。優(yōu)秀教師的教案分享,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
以內加法教案篇一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顒觽渥ⅲ?BR>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本節(jié)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jié)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反思:這節(jié)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以內加法教案篇二
2、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1、1—10的數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筆、紙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一、開始部分。
1、解答口述應用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BR> 教師::“阿依古麗原來有1本書,媽媽又給她買了9本書,阿依古麗現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為什么?”
2、教師:“誰能列出算式?”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編應用題并列式:
(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BR> (2)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并列式,教師觀察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討論交流: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應用題,考考老師和小朋友”。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把卡片貼在墻上,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選用。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于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jié)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于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后,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jié)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準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以內加法教案篇三
3、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以內加法教案篇四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交流算法,理解9加幾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認識“湊十法”及口算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口算9加幾的得數;知道得數的單位名稱。
2、使學生經歷運用已有認識和經驗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從具體操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維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感受運用已有認識、經驗獲得新方法的思維活動,發(fā)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初步培養(yǎng)一位數進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交流和認識新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與感受,發(fā)展主動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感悟數學方法的合理性、應用性。
【教學重點】。
9加幾的“湊十”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筷子。
1、《數九歌》。
冬天到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九。
今天啊老師帶你們去九的世界,看一看九的世界有多少有趣的奧秘吧。(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數九)。
2、課前鋪墊師:不過在探索9的奧秘之前老師要帶領你們去闖關,你們有信心嗎?只有一關一關地闖過去,我們才能到達九的世界。生:“有”
師:好的。我們出發(fā)吧打開投影第一關:分成第二關:10加幾。
師: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課時內容,通過我們剛才的闖關,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夠把今天的內容學得很好。
1、揭示課題:9加幾。
2、情境創(chuàng)設。
小猴子特別喜歡吃桃子,于是猴媽媽買了了一些桃子,我們來看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買了多少個桃子呢?(打開投影)。
問: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有幾個?
生:。
問:那我們要怎么算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個呢?
好的,你們自己算一算。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討論討論。板書:1。一個一個地數。
2。接著數。
師: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樣算這些桃子的個數的。(看投影)老師先把1個桃子放進盒子,然后呢?(這一段主要看投影)。
你們知道這叫什么方法嗎?對了。“湊十法”
我們來念一段湊十法的口訣,一起拍手說一說背一背。
3、課上教授試一試讓學生看圖和算試。
提問:怎樣能很快知道結果是多少朵?互相說說看。學生說想法,再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完成情況,看怎樣圈的,為什么從右邊圈1朵。把7分成幾和幾,為什么這樣分,把9湊成10。
1、想想做做。
(1)出示圖,讓學生明確:原來左邊9個方塊,右邊6個。
讓學生看式子說算法: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出示圖讓學生明確:盒里有9把牙刷,盒外有5把,算一共幾把。
列出算式。
(2)先圈出10根,再計算。
(4)看投影,一個一個加過去。
(5)對本節(jié)課方法的加深和鞏固。
讓學生說。順便檢驗同學們是否很好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
以內加法教案篇五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加法的.興趣。
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興趣。
1、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以內加法教案篇六
1.在游戲中繼續(xù)學習并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
2.發(fā)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多媒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
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
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
架飛機?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
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
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
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以內加法教案篇七
3、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2.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兒,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達到教學目標。
3.在這節(jié)課中,我已經了解到幼兒學了10的分解和組成。在這基礎上學習10以內加法,充分發(fā)揮幼兒能力。
4.這節(jié)課中,師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學有些小學化了。
5.自己的優(yōu)勢是:能帶動并引導教學,使教學順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學小學化。
6.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小學的教學方法適當的應用到幼兒教學中,同時應用更多的幼兒教學方法。
7.如果讓我從新上一節(jié)課,我會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中學。
8.幼兒教學是一門科學,它與小學教育不同。
以內加法教案篇八
1、認知目標:通過畫圓圈學習10以內的加法。
2、情意目標:訓練學生的加法計算能力。
3、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1.在備課過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內的加法是教學難點。
2.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兒,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達到教學目標。
3.在這節(jié)課中,我已經了解到幼兒學了10的分解和組成。在這基礎上學習10以內加法,充分發(fā)揮幼兒能力。
4.這節(jié)課中,師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學有些小學化了。
5.自己的優(yōu)勢是:能帶動并引導教學,使教學順利的`完成自己的不足是:教學小學化。
6.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小學的教學方法適當的應用到幼兒教學中,同時應用更多的幼兒教學方法。
7.如果讓我從新上一節(jié)課,我會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中學。
8.幼兒教學是一門科學,它與小學教育不同。
以內加法教案篇九
在實物和圓點計算的基礎上,學習利用數字進行5以內的加法運算。在實際操作活動中,感受數學的樂趣。
青蛙圖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各若干張。
1、玩“拍手”游戲,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組合。
設置問題情境,青蛙要成立一個合唱團??匆豢矗紫葋砹藥字磺嗤??
教師先出示1只青蛙,再出示1只青蛙。
教師:青蛙合唱隊現在有幾只青蛙參加?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教師出示不同數量的青蛙圖片,請幼兒算出青蛙合唱團的數量。引導幼兒運用實物卡片進行實物加法計算。
利用圓點和數字進行計算。
引導幼兒嘗試用圓點、數字代替實物卡片進行計算。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引導幼兒用圓點計算。
再引導幼兒用數字計算。
引導幼兒理解1個圓點代表1只青蛙,數字1也代表1只青蛙。
不斷變換出示實物、圓點和數字的量,并將實物、圓點和數字對應地讓幼兒充分理解三者之間的相互替代關系。
引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用數字計算”。
日常生活滲透引導幼兒在教室中尋找實物進行計算,如1條手絹加兩條3條手絹,引導幼兒在紙上畫出自己找到的實物,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展畫出的`算式,并講一講自己列出的算式。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BR> 二、小猴去摘桃。
1、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xù)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wěn)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一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12頁,整理與復習課。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點:發(fā)現20以內進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樣的。
難點: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
教學具準備: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學趣、揭示課題。
1、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最喜歡這里的哪個小動物?
生1:生2:
師:想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生:想。
師:它們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對它們手中的算式,它們肯定會和你做好朋友的。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2、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些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哦,都是些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還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與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板題)生讀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師: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師這樣寫一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嗎?
生:能。
師:真歷害!那好,
第一組小朋友寫出所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二組小朋友寫出所有8、7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三組小朋友寫出所有6、5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四組小朋友寫出所有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師: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寫的?每組1人代表,記得小朋友本組的任務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無序可橫寫可豎寫。
(1)生寫完后,師給出評價,把沒寫到的補上并表揚學生。
師:下面小朋友也都寫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將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隊。每個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來排隊,下面同學也幫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排。
師:請你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好嗎?
生:像排隊一樣按順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順序地排隊,8加幾的排隊,7加幾的排。
(3)師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隊放在一起成一個表,表整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
2、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
師: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歷害!竟然把20以內進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張表了,我們就管它叫(接著板題:20以內進位加法表。)。
生讀題。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二
一、導入歌謠:我來問,你來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二、復習“+”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三、幼兒觀看多媒體學習看圖列算式。
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
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兒觀看多媒體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
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
架飛機?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
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
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
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請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應用題并口頭列算式。
六、聽音樂收學具。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三
1、在學生掌握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基礎上,運用遷移類推法,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熟練應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來計算5、4、3、2加幾。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使學生熟練計算5、4、3、2加幾的加法。
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多媒體課件。
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口算題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讓學生看題說得數,并選擇其中一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快速算出來的。
教師: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9、8、7、6加幾的式題,真不錯!今天我們就繼續(xù)用這些方法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4。
教師出示例題1:5+7=□?5+8=□??4+8=□??3+9=□,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
2、提問:怎樣想才能很快說出得數?
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
3、教師組織學生比較,體會用交換加數的`位置來計算,這種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頁“做一做”第1~3題。
(1)第1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2)第2題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題都是上下對應的,上面是大數加小數,下面是相應的小數加大數。
(3)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頁數學游戲。
教師組織學生以游戲形式展開。
3、完成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1~5題。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四
一、復習:
1、拍手接力游戲。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3、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畫圖:樹上有3只鳥,飛來了2只。根據這幅圖,你能提什么問題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再指名回答,請學生上來板書列式。
3、小組內交流:3+2得幾?你是怎么算的?和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個小朋友都說自己的想法,是怎樣得出結果的。
4、匯報情況:指名小老師上來教大家計算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教師可以有意識請想法不同的學生上來說一說)。
5、抽象出計算過程:引導學生如果不看圖,不數手指,你會計算3+2得幾嗎?(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
6、用小圓片擺出用加法算的圖,讓學生在小組內用類似的方法學習。并匯報學習結果,能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
7、同桌讓一人任意說出一個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計算過程。然后指名你認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紹給大家聽。
三、練習:
1、p24做一做第1、2題,學生先說想法,或先動手擺一擺再寫答案。
2、p27練習三第3、4題。
四、小結: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五
創(chuàng)設情境。
激學導思。
一、導課。
(放課件《猴哥》)。
以學生感興趣的《西游記》故事引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自主探索。
探求規(guī)律。
二、新課。
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fā)現問題,并能用以有經驗解決問題?;顒右唬?BR> 音樂里面唱的是誰?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到孫悟空的故鄉(xiāng)花果山去看一下。
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的27頁,仔細觀察這幅圖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活動二:
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發(fā)現了這么多信息,那你們能看這副圖畫也提出幾個小問題么?
活動三:
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那下面讓我們一個個來解決好嗎?首先我們看書上小朋友提的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子?”誰來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中擇優(yōu),第2種是把地上的5只小猴子,和樹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來,知道有8只小猴子。
學生認真看圖仔細思考,知道有8只,可能想出的方法有:
1、挨個數。
2、地上的與樹上的合起來。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六
生活處處有數學。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正處于數字化的時代,數學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以靈活、豐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表格、卡片。
1、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教師小結。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七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多種算法。
2、在讓學生經歷發(fā)現多種算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發(fā)散性,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重點形成“湊十”的思想,并使之清晰。
3、培養(yǎng)學生交流、傾聽的習慣。教學重點:學會用“湊十”法計算。教學難點:“湊十”法算理的理解。教學過程:
1、猜數列式。
師:小朋友們都看到了,小星星眨巴著眼睛對大家笑呢!趕緊數一數,左邊有幾顆小星星?(9顆)。
師:有幾顆小星星挺害羞的,躲在里面不敢出來呢!你猜,這里面躲著幾顆呀?生猜。
師:看來,小朋友們各有各的想法,那到底躲著幾顆呢?看好嘍?。ń议_紙片)生:5顆。
師:猜準的小朋友好開心呵!要知道這里一共有幾顆小星星,該怎么列式呢?生:9+5。
1、師:9+5怎么算呢?先請小朋友靜靜地想一想。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1):我是一個一個數上去的。
(2):我是這樣想的:從5里面拿一個給9,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師操作小星星,演示這種算法。
(3):從9開始接著往上數5個,就是14。
(4):5加5等于10,9減5等于4,10加4等于14。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有喜歡數的,也有喜歡算的。
2、分析理解方法。
(1)方法。
1、3都是數的;方法。
2、4都要湊十。(2)湊十的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先拆數再湊十。
不同點:拆的數不同,可以拆小數,也可以拆大數。
4、體會算法出示:射擊分數表。
(1)小豬得了幾分?請用湊十法算一算。(2)匯報兩種算法。
(3)用這種方法算一算其它小動物得了幾分?(4)反饋交流:重點匯報湊十法的.計算過程。(5)得第一名的是()分。
1、《課堂樂園》p49第2題。
9+5=14反思:
在學習這一課時前,按照以往的經驗,認為學生的基礎很有可能會參差不齊。所以備課考慮著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基礎,他們已經學會了什么,還想學什么,想要怎么學等。只有充分地對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出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把教學建立在學生的需求之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們。希望在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至少獲得一種解法,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算法,然后進一步深入領會湊十法。然而,課堂中孩子們的回答卻大大出乎我所料,在讓孩子們匯報多種不同的算法時,竟然就只有湊十法一種方法,原先所預設的概不出現。問孩子們,有的說家長教的,有的在幼兒園時已學過。既然孩子們這么直奔主題,我就順其自然,所以課中也不再引出其他算法。
一直以為不斷重復著低段教學,對孩子的學習基礎了解頗深。而這一回卻給了我重重一錘,要想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還得老老實實地從課前起步,在課中調整并向課后深化,不斷地了解促使與孩子們走得更近,使課堂更為孩子們喜愛。
以內加法教案篇一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顒觽渥ⅲ?BR>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本節(jié)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jié)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反思:這節(jié)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以內加法教案篇二
2、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1、1—10的數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筆、紙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一、開始部分。
1、解答口述應用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BR> 教師::“阿依古麗原來有1本書,媽媽又給她買了9本書,阿依古麗現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為什么?”
2、教師:“誰能列出算式?”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編應用題并列式:
(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BR> (2)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并列式,教師觀察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討論交流: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應用題,考考老師和小朋友”。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把卡片貼在墻上,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選用。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于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jié)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于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后,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jié)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準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以內加法教案篇三
3、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以內加法教案篇四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交流算法,理解9加幾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認識“湊十法”及口算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口算9加幾的得數;知道得數的單位名稱。
2、使學生經歷運用已有認識和經驗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從具體操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維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感受運用已有認識、經驗獲得新方法的思維活動,發(fā)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初步培養(yǎng)一位數進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交流和認識新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與感受,發(fā)展主動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感悟數學方法的合理性、應用性。
【教學重點】。
9加幾的“湊十”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筷子。
1、《數九歌》。
冬天到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九。
今天啊老師帶你們去九的世界,看一看九的世界有多少有趣的奧秘吧。(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數九)。
2、課前鋪墊師:不過在探索9的奧秘之前老師要帶領你們去闖關,你們有信心嗎?只有一關一關地闖過去,我們才能到達九的世界。生:“有”
師:好的。我們出發(fā)吧打開投影第一關:分成第二關:10加幾。
師: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一課時內容,通過我們剛才的闖關,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夠把今天的內容學得很好。
1、揭示課題:9加幾。
2、情境創(chuàng)設。
小猴子特別喜歡吃桃子,于是猴媽媽買了了一些桃子,我們來看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買了多少個桃子呢?(打開投影)。
問:猴媽媽是怎樣放桃子的?一共有幾個?
生:。
問:那我們要怎么算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個呢?
好的,你們自己算一算。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討論討論。板書:1。一個一個地數。
2。接著數。
師: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你們來看看老師是怎樣算這些桃子的個數的。(看投影)老師先把1個桃子放進盒子,然后呢?(這一段主要看投影)。
你們知道這叫什么方法嗎?對了。“湊十法”
我們來念一段湊十法的口訣,一起拍手說一說背一背。
3、課上教授試一試讓學生看圖和算試。
提問:怎樣能很快知道結果是多少朵?互相說說看。學生說想法,再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完成情況,看怎樣圈的,為什么從右邊圈1朵。把7分成幾和幾,為什么這樣分,把9湊成10。
1、想想做做。
(1)出示圖,讓學生明確:原來左邊9個方塊,右邊6個。
讓學生看式子說算法: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出示圖讓學生明確:盒里有9把牙刷,盒外有5把,算一共幾把。
列出算式。
(2)先圈出10根,再計算。
(4)看投影,一個一個加過去。
(5)對本節(jié)課方法的加深和鞏固。
讓學生說。順便檢驗同學們是否很好的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
以內加法教案篇五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加法的.興趣。
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興趣。
1、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以內加法教案篇六
1.在游戲中繼續(xù)學習并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
2.發(fā)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多媒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
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
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
架飛機?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
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
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
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以內加法教案篇七
3、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2.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兒,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達到教學目標。
3.在這節(jié)課中,我已經了解到幼兒學了10的分解和組成。在這基礎上學習10以內加法,充分發(fā)揮幼兒能力。
4.這節(jié)課中,師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學有些小學化了。
5.自己的優(yōu)勢是:能帶動并引導教學,使教學順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學小學化。
6.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小學的教學方法適當的應用到幼兒教學中,同時應用更多的幼兒教學方法。
7.如果讓我從新上一節(jié)課,我會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中學。
8.幼兒教學是一門科學,它與小學教育不同。
以內加法教案篇八
1、認知目標:通過畫圓圈學習10以內的加法。
2、情意目標:訓練學生的加法計算能力。
3、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口頭計算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畫圓圈計算10以內的加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出示3個黑圓片和7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2.板書3+7=107+3=10。
3.出示4個黑圓片和6個白圓片,教師進行講解.
4.跟著老師板書4+6=106+4=10。
5.想一想10還可以分成幾和幾,畫在本子上并寫上算式。
6.教師巡視。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訓練學生的口頭計算能力,教師指導。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加法就是把兩個數和在一起。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1.在備課過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內的加法是教學難點。
2.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兒,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達到教學目標。
3.在這節(jié)課中,我已經了解到幼兒學了10的分解和組成。在這基礎上學習10以內加法,充分發(fā)揮幼兒能力。
4.這節(jié)課中,師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學有些小學化了。
5.自己的優(yōu)勢是:能帶動并引導教學,使教學順利的`完成自己的不足是:教學小學化。
6.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小學的教學方法適當的應用到幼兒教學中,同時應用更多的幼兒教學方法。
7.如果讓我從新上一節(jié)課,我會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中學。
8.幼兒教學是一門科學,它與小學教育不同。
以內加法教案篇九
在實物和圓點計算的基礎上,學習利用數字進行5以內的加法運算。在實際操作活動中,感受數學的樂趣。
青蛙圖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各若干張。
1、玩“拍手”游戲,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組合。
設置問題情境,青蛙要成立一個合唱團??匆豢矗紫葋砹藥字磺嗤??
教師先出示1只青蛙,再出示1只青蛙。
教師:青蛙合唱隊現在有幾只青蛙參加?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教師出示不同數量的青蛙圖片,請幼兒算出青蛙合唱團的數量。引導幼兒運用實物卡片進行實物加法計算。
利用圓點和數字進行計算。
引導幼兒嘗試用圓點、數字代替實物卡片進行計算。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引導幼兒用圓點計算。
再引導幼兒用數字計算。
引導幼兒理解1個圓點代表1只青蛙,數字1也代表1只青蛙。
不斷變換出示實物、圓點和數字的量,并將實物、圓點和數字對應地讓幼兒充分理解三者之間的相互替代關系。
引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用數字計算”。
日常生活滲透引導幼兒在教室中尋找實物進行計算,如1條手絹加兩條3條手絹,引導幼兒在紙上畫出自己找到的實物,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展畫出的`算式,并講一講自己列出的算式。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BR> 二、小猴去摘桃。
1、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xù)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wěn)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一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12頁,整理與復習課。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點:發(fā)現20以內進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樣的。
難點: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
教學具準備:表格、卡片。
一、激發(fā)學趣、揭示課題。
1、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最喜歡這里的哪個小動物?
生1:生2:
師:想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生:想。
師:它們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對它們手中的算式,它們肯定會和你做好朋友的。師出示動物課件(或卡片)。
2、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些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哦,都是些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還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與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板題)生讀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師: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師這樣寫一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嗎?
生:能。
師:真歷害!那好,
第一組小朋友寫出所有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二組小朋友寫出所有8、7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三組小朋友寫出所有6、5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第四組小朋友寫出所有4、3、2加幾的進位加法算式。
師: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寫的?每組1人代表,記得小朋友本組的任務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無序可橫寫可豎寫。
(1)生寫完后,師給出評價,把沒寫到的補上并表揚學生。
師:下面小朋友也都寫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將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隊。每個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來排隊,下面同學也幫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排。
師:請你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好嗎?
生:像排隊一樣按順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順序地排隊,8加幾的排隊,7加幾的排。
(3)師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隊放在一起成一個表,表整理出20以內進位加法。
2、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
師: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歷害!竟然把20以內進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張表了,我們就管它叫(接著板題:20以內進位加法表。)。
生讀題。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二
一、導入歌謠:我來問,你來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
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二、復習“+”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三、幼兒觀看多媒體學習看圖列算式。
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
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兒觀看多媒體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
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
架飛機?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
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
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
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請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應用題并口頭列算式。
六、聽音樂收學具。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三
1、在學生掌握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基礎上,運用遷移類推法,掌握5、4、3、2加幾的加法。
2、能熟練應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來計算5、4、3、2加幾。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使學生熟練計算5、4、3、2加幾的加法。
使學生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多媒體課件。
修改調整。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口算題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讓學生看題說得數,并選擇其中一兩道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快速算出來的。
教師: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9、8、7、6加幾的式題,真不錯!今天我們就繼續(xù)用這些方法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4。
教師出示例題1:5+7=□?5+8=□??4+8=□??3+9=□,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
2、提問:怎樣想才能很快說出得數?
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
3、教師組織學生比較,體會用交換加數的`位置來計算,這種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頁“做一做”第1~3題。
(1)第1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2)第2題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題都是上下對應的,上面是大數加小數,下面是相應的小數加大數。
(3)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頁數學游戲。
教師組織學生以游戲形式展開。
3、完成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1~5題。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四
一、復習:
1、拍手接力游戲。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3、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畫圖:樹上有3只鳥,飛來了2只。根據這幅圖,你能提什么問題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再指名回答,請學生上來板書列式。
3、小組內交流:3+2得幾?你是怎么算的?和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個小朋友都說自己的想法,是怎樣得出結果的。
4、匯報情況:指名小老師上來教大家計算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教師可以有意識請想法不同的學生上來說一說)。
5、抽象出計算過程:引導學生如果不看圖,不數手指,你會計算3+2得幾嗎?(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
6、用小圓片擺出用加法算的圖,讓學生在小組內用類似的方法學習。并匯報學習結果,能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
7、同桌讓一人任意說出一個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計算過程。然后指名你認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紹給大家聽。
三、練習:
1、p24做一做第1、2題,學生先說想法,或先動手擺一擺再寫答案。
2、p27練習三第3、4題。
四、小結: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五
創(chuàng)設情境。
激學導思。
一、導課。
(放課件《猴哥》)。
以學生感興趣的《西游記》故事引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自主探索。
探求規(guī)律。
二、新課。
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fā)現問題,并能用以有經驗解決問題?;顒右唬?BR> 音樂里面唱的是誰?今天就讓我們一塊到孫悟空的故鄉(xiāng)花果山去看一下。
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的27頁,仔細觀察這幅圖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活動二:
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發(fā)現了這么多信息,那你們能看這副圖畫也提出幾個小問題么?
活動三:
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那下面讓我們一個個來解決好嗎?首先我們看書上小朋友提的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子?”誰來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中擇優(yōu),第2種是把地上的5只小猴子,和樹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來,知道有8只小猴子。
學生認真看圖仔細思考,知道有8只,可能想出的方法有:
1、挨個數。
2、地上的與樹上的合起來。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六
生活處處有數學。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正處于數字化的時代,數學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以靈活、豐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讓幼兒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表格、卡片。
1、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教師小結。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以內加法教案篇十七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多種算法。
2、在讓學生經歷發(fā)現多種算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發(fā)散性,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重點形成“湊十”的思想,并使之清晰。
3、培養(yǎng)學生交流、傾聽的習慣。教學重點:學會用“湊十”法計算。教學難點:“湊十”法算理的理解。教學過程:
1、猜數列式。
師:小朋友們都看到了,小星星眨巴著眼睛對大家笑呢!趕緊數一數,左邊有幾顆小星星?(9顆)。
師:有幾顆小星星挺害羞的,躲在里面不敢出來呢!你猜,這里面躲著幾顆呀?生猜。
師:看來,小朋友們各有各的想法,那到底躲著幾顆呢?看好嘍?。ń议_紙片)生:5顆。
師:猜準的小朋友好開心呵!要知道這里一共有幾顆小星星,該怎么列式呢?生:9+5。
1、師:9+5怎么算呢?先請小朋友靜靜地想一想。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1):我是一個一個數上去的。
(2):我是這樣想的:從5里面拿一個給9,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師操作小星星,演示這種算法。
(3):從9開始接著往上數5個,就是14。
(4):5加5等于10,9減5等于4,10加4等于14。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有喜歡數的,也有喜歡算的。
2、分析理解方法。
(1)方法。
1、3都是數的;方法。
2、4都要湊十。(2)湊十的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先拆數再湊十。
不同點:拆的數不同,可以拆小數,也可以拆大數。
4、體會算法出示:射擊分數表。
(1)小豬得了幾分?請用湊十法算一算。(2)匯報兩種算法。
(3)用這種方法算一算其它小動物得了幾分?(4)反饋交流:重點匯報湊十法的.計算過程。(5)得第一名的是()分。
1、《課堂樂園》p49第2題。
9+5=14反思:
在學習這一課時前,按照以往的經驗,認為學生的基礎很有可能會參差不齊。所以備課考慮著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個體基礎,他們已經學會了什么,還想學什么,想要怎么學等。只有充分地對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出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把教學建立在學生的需求之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們。希望在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至少獲得一種解法,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算法,然后進一步深入領會湊十法。然而,課堂中孩子們的回答卻大大出乎我所料,在讓孩子們匯報多種不同的算法時,竟然就只有湊十法一種方法,原先所預設的概不出現。問孩子們,有的說家長教的,有的在幼兒園時已學過。既然孩子們這么直奔主題,我就順其自然,所以課中也不再引出其他算法。
一直以為不斷重復著低段教學,對孩子的學習基礎了解頗深。而這一回卻給了我重重一錘,要想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還得老老實實地從課前起步,在課中調整并向課后深化,不斷地了解促使與孩子們走得更近,使課堂更為孩子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