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匯總23篇)

字號:

    不同類型的作文要采用不同的寫作方式和結構??偨Y自己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升生活質量。以下是媒體報道的社會新聞和事件,引起我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一
    開學初,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此書堪稱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yǎng)生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边@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以前對電腦游戲十分著迷,只要一碰到鼠標,我就完全沉浸在電腦游戲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約定的結束游戲的時間一拖再拖,為此,媽媽大發(fā)雷霆,我才不得已關掉了電腦。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guī)》,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十分的汗顏,做人是就應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樣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yè)呢?《弟子規(guī)》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guī)》時刻警醒自我,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jié),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著自我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我的人生綻放光彩。
    總之,透過學習《弟子規(guī)》使我受益匪淺,我要把其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在寒假里,老師讓我們通讀《弟子規(guī)》,開始我覺得沒什么意思也看不懂,之后,媽媽讓我上網看了《弟子規(guī)》電腦版說明,讓我讀一句看一句注解,慢慢得我最后明白了。這本書是我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是約束兒童的行為,明確道理的規(guī)范讀本。這本書無論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為等方面都給予了正確的解說。主要是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
    這本書產生的時代畢竟是封建社會。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要站在現今時代的高度評判學習這本書。有繼承,有摒棄,傳承健康的歷史文化精髓,維護民族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背《弟子規(guī)》的感覺劉向海。
    這幾天背《弟子規(guī)》,我沒覺得有什么難的。跟《三字經》對比,《弟子規(guī)》比它簡單一些?!度纸洝分v的主要是古代歷史。
    《弟子規(guī)》講的主要是人的行為習慣,因為每天都要接觸到,所以好理解,就好背。背了《弟子規(guī)》,我就知道了很多事情的規(guī)矩,就知道怎么做了。
    讀弟子規(guī)。
    全文很長,生僻字、通假字多,記憶困難。即便強記硬背,因似懂非懂、不解其意,很快又會忘記,不但占用了許多時間,而且學習效果不好。
    如果改編成小故事,小漫畫等,這樣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很好。
    讀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教了我許許多多的事情,有些事以前我做錯了,但是《弟子規(guī)》讓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我現在終于知道跟家人、同學、大家吵架,是很不好的,所以我決定不要跟大家吵架,多體諒大家,也要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把所有錯的地方都改過來。
    讀《弟子規(guī)》后感。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對飲食,勿揀擇”。這里就講到飲食不可以挑剔,因為均衡的營養(yǎng)才有健康的身體。如果小孩從小就挑剔食物,孩子的發(fā)育就很難保持均衡。尤其現在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有一些習慣更差的,他會在菜肴里頭翻來翻去,挑來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會在里頭專門挾他喜歡吃的,這是很不好的。而“食適可,勿過則”,也就是說從小對孩子的飲食,我們要告誡她要節(jié)制。不能說今天飯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飯菜不好吃,或不喜歡吃,就少吃或不吃。孩子從小養(yǎng)成定時定量不挑食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健康成長,身體抵抗力才會增強。秦夢迪小時候,大概是六歲以前,在飲食上就有這樣的毛病,吃飯幾乎不吃饃,吃菜本來就少,若是菜不可口干脆就一口不吃,所以前兩年身體很差,特別是三、四季度,幾乎每個月都會生病,并且一生病就得到醫(yī)院輸液,記得六歲那年十月份,斷斷續(xù)續(xù)輸液輸了三星期,急得我直上火。近兩年來,隨著她飲食習慣的改善和調整,平時上醫(yī)院的次數少多了。這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零食、多喝白開水。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二
    《弟子規(guī)》主要教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tài)度和禮儀。主講的劉老師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生活中的真實事例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劉老師的話使我受益匪淺。它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
    聽了在講座后,我明白了“三位”母親的辛苦、偉大。
    百善孝為先,我們幾乎無時無刻在感受著父母的愛,因為這種愛像人一樣活的自然,而我們也自然地把這種愛想得理所當然,父母若有些不順自己的心意,就會莫名其妙的大動肝火。其中劉老師講的一個故事:一個小孩總是和媽媽頂嘴,他的爸爸就告訴他,如果你能做到:38周內不做劇烈運動,不去旅游,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并在肚子上放一顆籃球,上學、放學、吃飯、上廁所、寫作業(yè)……然后,我再打上你48小時,你才有資格和你媽媽頂嘴。因為你媽媽在生你的之前,不能跑步、不能去游玩、不能吃太冷、太辣的食物。還要挺著個大肚子,這樣生活起來有多辛苦,甚至在生病的時候還要忍著病痛,不能吃藥,怕會刺激到胎兒。而在生你的時候,還會經歷很多痛苦,再分娩的時候,醫(yī)生拿刀在肚子里割,是多么痛苦??!那個小孩聽了,說:“我做不到,我馬上跟媽媽道歉?!蹦赣H十月懷胎讓我們得以生活在這美妙的世界……我們這寸草之心又怎能回報?孝心是不求回報的,我們應該要想當初父母為我們無私付出一樣對父母默默答謝、感恩,正如書中所說的,聽父母話、為父母爭光、不讓父母擔憂,皆是孝。孝心簡簡單單、真真實實,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好似溫水一般,暖父母心田,解父母只憂愁。
    老師是一個園丁,奉獻了自己,培育了我們;老師是一根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崩蠋?,您默默無聞的工作著,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棟梁,可卻絲毫不需要回報。是您,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點燃了希望的火花;是您,給了我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您,教會了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的本領。老師,謝謝您!老師,您辛苦了!
    劉老師告訴我們:無論一個人多有錢,沒有利益的創(chuàng)造者,也不可能完美的生活。沒有建筑師,也不會有房子;沒有木匠,也不會有家具;沒有清潔工,也不會有我們干凈的家園;沒有裁縫,也不會有我們漂亮的衣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各行各業(yè)的狀元,才會有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弟子規(guī)》這部論典告訴我們:只有做到“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六種“德”以后,再去“有余力,則學文”具備“才”,做一個“德才兼?zhèn)洹钡娜?。它使我懂得了:人活著就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做一個道德高尚、有修養(yǎng)、學識淵博,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三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靶ⅰ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兜茏右?guī)》以“入則孝”開篇,更凸顯其意義的重大。在這方面,我言傳身教,以身作責,為孩子做榜樣。
    我母親已有八十多歲了,從去年身體一直不好。因為在本村,我會時不時的過去照看,尤其在星期日或下雨天,我會經常陪在母親身邊,為母親鋪床、洗腳、提水、看火,陪母親說話、聊天等,以盡做女兒的孝道。有時下班或星期日,我會帶著孩子過去。當看到我為母親端煤時,孩子便說:“媽,還是我來端吧!”有時還會主動問我“媽,今天給姥姥干什么?”“端玉米軸兒”,直到把箱子端滿為止。孩子這點小小的舉動,也正用行動詮釋了“孝”的意義。就在兩個月前母親住院期間,我由于外感風寒,從醫(yī)院回家時突然感冒了,肚子疼、渾身疼得不愿下床。兒子按照我的教法,親自為我沖藥、熬粥喝,看到這些,我還真有一點小感動。孩子今年雖然還不到十周歲,但我覺得真的長大了,學會照顧自己的媽媽了。此時我也正聯想到《弟子規(guī)》中說到的“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幾句話。是呀,是弟子規(guī)教育了我,教育了我的孩子。
    “出必告,反必面,”“事雖小,勿善為,”“物雖小,勿私藏”……這些,我的孩子做到了。不管上學還是放學回家,都要打招呼;違反道德的事不會去干;不是自己的東西,肯定不會據為己有,哪怕是家里柜子上放著的錢,他也不會私自拿走,甚至買東西找回的錢也會如數交還。以前教育孩子的道德規(guī)范,如今在《弟子規(guī)》中逐一得到了體現,這更使我認識到“孝”的廣泛?!坝H所好,立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永遠都要記?。簽槿俗优畱耙孕橄取?。
    以前總是認為:孩子還小,在和長輩或他人相處時不嚴格要求他們,好吃的好玩兒的都給孩子享用,以至于他們認為這些是理所應當的,不知道禮讓長輩及他人,養(yǎng)成了不少的壞習慣?!兜茏右?guī)》指導我們:“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者立、幼勿坐”。
    記得剛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時,我從電腦上找出來并為孩子做了解釋。當時我是站著說的,剛說完“長者立,幼勿坐”,孩子便說“媽,你快點兒坐吧,要不然我都不能坐?!币痪涑鲇谔詺獾脑?,卻讓我的心里有一點兒暖融融的感覺,說明孩子懂得了什么是“長者立,幼勿坐”。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漸漸地付諸于行動。[平時吃飯時,孩子的爸爸沒有下班回家,就讓孩子先等一等;有了好吃的就先讓孩子撿好的先給奶奶送過去;如果在奶奶面前說話聲音大了,我馬上會提醒孩子:尊長前,聲要低;當我說話聲音大時,孩子也會比出食指在嘴前做出“噓”的動作來提醒我。就這樣,我們互相勉勵,比以前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以前我的孩子上學經常忘記帶東西,物品隨處亂放。因缺少事先計劃和準備,以至到時東找西找,匆匆忙忙,身心慌亂,錯誤百出,結果耽誤時間不說,還經常發(fā)生口舌,使家庭氣氛緊張。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有過好多次,不是忘記帶英語書,就忘記帶語文書,要不就是忘帶彩筆,紅領巾更是,找不到五間屋子就帶不上。因為我要上班,奶奶也跟著找,本來早晨的時間就不多,這樣搞得就更緊張了。通過背誦理解《弟子規(guī)》,孩子更直觀地認識到“事勿忙,忙多錯”的道理?!兜茏右?guī)》“謹”的一節(ji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警惕自己的言行,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在逐漸養(yǎng)成。如“起床、盥洗、穿衣、吃飯、坐立走”等。孩子的進步使我們做家長的感到無比欣慰。
    《弟子規(guī)》不僅是教育孩子的,也是教育我們的。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做好孩子的領路人,成為孩子成長的榜樣。其實我的這點做法不足掛齒,距離《弟子規(guī)》的要求還相差甚遠。但為了我們的孩子,也為了家庭與社會更加和諧,我希望我們能夠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四
    我愛讀《弟子規(guī)》,它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改變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行為。如: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無座,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讓我感受很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到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到姨媽家去,路上要坐很遠的車。我們一上車,人好多啊,沒有座位,我們只好站著。后來一位叔叔對我說:“小朋友,來這坐,我要下車了?!蔽液芨吲d,謝謝了叔叔。叔叔下車時,上來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奶奶,售票員阿姨說:“誰給老奶奶讓個座啊。”可是等了好一會,沒有一個人起來。突然我想起《弟子規(guī)》里的話“長者立,幼無座”,于是我站起來說:“奶奶這里坐?!蹦棠毯艽认榈卣f:“小朋友,謝謝你。你真懂事!”我雖然沒有座位,站著也很累,但心里很開心二年級。
    作文。
    :讀《弟子規(guī)》有感二年級作文:讀《弟子規(guī)》有感。媽媽也高興的對我說:“孩子,今天你真棒啊!”
    我還會好好地讀我喜歡的《弟子規(guī)》,把它融入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很努力的,也會加油的。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李毓秀的作品。李毓秀是山西絳州人,一生中只考過秀才,而他的職業(yè)是教師。
    《弟子規(guī)》是一本側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書。書中講述一個孩子應該有怎樣的行為舉止,該怎樣學習孝順長輩,和兄弟姐妹好好相處,言行謹慎講信用,對他人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學習有仁德的人,多學習經典文化藝術知識,它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除此之外,《弟子規(guī)》還是一本很好理解的書,比如,有一段:“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吹竭@里,我就用手把講解意思蒙住,開始猜它的意思:穿衣服貴在潔凈,不必要有多么華麗,要想想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場合,還要符合家庭的經濟情況吧!我心中這么想著,把手挪開一看,果然,我猜對了——這讓我產生了繼續(xù)往下讀的欲望,也為我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感到愉快。
    當然,它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讓我體會到了做事情太匆忙的壞處,懂得了做事情要不怕困難,勇敢前進,即使是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也要認認真真的去做的道理。“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讓我懂得了要從別人的缺點或不良行為中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缺點,如果有,那就盡快改掉,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再接再厲。
    《弟子規(guī)》還幫助我認識自己,不斷成長。有一天,一個同學夸獎我學習成績好,我很開心;而另一個同學卻指出了我的缺點,說我的字寫得不夠好,我當時很反感,就不和那個同學玩了二年級作文:讀《弟子規(guī)》有感文章二年級作文:后來,我突然想起了《弟子規(guī)》里的一句話——“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聽見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贊自己就開心,那么不好的朋友就會來到你身邊,對你有益的朋友就不敢與你交往,想到這些,我決定要克服我的這個缺點。慢慢地,我身邊也有了很多對我有益的朋友。
    《弟子規(guī)》是一本很好的書,我推薦大家閱讀。
    在寒假里,我讀了不少書,還重溫了三年級背過的《弟子規(guī)》。明白了不少道理。
    弟子規(guī)首先就告訴我們:首孝悌。主要的意思是:年幼的人,在家的時候要孝敬父母,出門的時候要尊敬兄長。人一生更重要的,就是親情。沒了親情,怎么都不會快樂。次謹信,告訴我們:說話要恭敬誠信。人要言而有信,說話不能不經大腦,要做到一言即出,駟馬難追才行。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說的是: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身實踐之后,如果還有余力,就再去學習各種詩歌文學。作者把《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段話做為總綱,目的是要告訴人們教育弟子應謹遵圣人的教誨,不可誤入歧途。
    在生活中,弟子規(guī)有時也很有用。如:"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從弟子規(guī)中,我學會了好多道理,我要做一個好少年。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五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yǎng)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矗湍?,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F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guī)》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后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
    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zhí),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F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yǎng)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guī)》,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边@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布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guī)》后,我終于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六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八年級五班的王鶴飛,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悟弟子規(guī)》?!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边@句話,媽媽說過,爸爸說過,老師也說過,可我總是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誦讀《弟子規(guī)》活動,我對這句話漸漸地有了真正的理解。我終于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規(guī)矩,什么是方圓,什么才是真正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弟子規(guī)》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可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喲?!兜茏右?guī)》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弟子規(guī)》給我們規(guī)范了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做到了,我想我們會是一個文明高尚的小朋友。
    就說我吧,我以前學習習慣很不好,又不講衛(wèi)生,媽媽經常說我,我很不高興。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慢慢地改掉了以前的一些壞習慣,媽媽也開心地笑了,夸我懂得了不少規(guī)矩。
    弟子規(guī)里有一段叫有余力,則學文,這一段中有一個故事。
    內容大致是: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生活奔波,但只要一有時間就坐下來學習,所以知識淵博,人們都佩服他,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并問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告訴他們,學習要得用三種空余時間,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得用這“三余”學習。董遇生活很貧苦,但他專心學習,我們現在生活富裕了,就更應該努力學習。董遇面對重重生活上的困難,他沒有回頭、放棄,我們并沒有遇到困難,如果不專心讀書學習,就辜負了爸爸、媽媽、老師,和親人對我們的期望,所以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按照董遇說的那樣利用“三余”學習。
    沒有規(guī)矩,真的不成方圓,我們將來的路還長著,我們從小就應該人人守規(guī)矩,盡責任。行為上守規(guī)矩,學習上守規(guī)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名文明向上的好孩子。
    相信我們一定能用規(guī)和矩畫出真正的方和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七
    為什么它能使我百讀不厭呢?是它,教會我如何尊重別人———要孝順父母;是它,幫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要守信;是它,讓我學會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問題———要仔細。記得第一次打開《弟子規(guī)》,我便被“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斌@呆了,原來我國古代早已把這種行為作為第一規(guī)范了,可是有幾個人能做到呢?我也一樣,之前媽媽叫我,我經常不回應。
    媽媽叫我干活,我也經常不理不睬。從看到這句話后,我就徹底改掉了這個壞毛病,媽媽很高興,別人也夸我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繼續(xù)往后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現在大多數家庭和我一樣只有一個孩子,平常自己總是獨霸一方。一旦放假,問題就來了,我和表哥無論大小事務互不相讓,吵架、打架變成了家常便飯,媽媽、爸爸對此頭痛不已,讀了這句話我才懂得我們兩人“兄道敵,妹道兇,兄妹爭”就是不孝的表現啊。是啊,我倆吵架、打架的時候,媽媽、爸爸都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來勸架,這不是給大人添麻煩嗎?從此我就盡量克制自己了。比如前幾天姐姐罵我很難聽的話,我本來準備馬上回擊,可還是忍住了。
    事后我跟姐姐講她說的不對,他也向我道了歉,避免了一次吵架?!白x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條讀書學習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讀書時眼在書上,嘴也在念,可心經常飛到九霄云外。自從讀了這句話,我就開始在學習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而是專心致志地學習,讀書,寫字、上課認真聽講。
    就是因為這樣我的學習效率才大大提高,以前做作業(yè)總是需要半天甚至還得熬夜,現在只要不到1個小時就夠了,剩余的時間我就可以鞏固今天學的知識了?!兜茏右?guī)》教會我的東西太多了,每當我讀起它,就會想起衛(wèi)老師課堂上講過的`話“現在很多家長望子成龍,結果孩子們成了龍,卻沒有成人。”既不孝順,也不與他人好好相處。我相信,我讀了《弟子規(guī)》,肯定在成人成才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捷徑。
    我同樣相信,每個讀《弟子規(guī)》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國家的棟梁。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八
    弟子規(guī)。
    是一本滿含智慧和哲理的書籍,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可以讓我們懂得許多道理,也可以讓我們從中學到更多的為人處事。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弟子規(guī)讀后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弟子規(guī)》,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fā)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fā)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學校近日舉行了“。
    國學。
    經典朗誦活動”,我有幸閱讀了中國遠祖著作——《弟子規(guī)》。其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孝順父母和誠實守信這兩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毕崎_《弟子規(guī)》的扉頁,這短短的二十四個字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古代時,人們已經懂了“百德孝為先”的道理??扇缃瘢覀儏s對父母橫蠻無理,面對父母的熱切呼喚,我們卻不理不睬;面對父母的再三交代,我們只是口頭答應,卻遲遲不肯動身;面對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并非虛心接受,反而強詞奪理……為此,我們應在“孝”上下苦功,盡量做到“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做人不僅要孝順父母,還要誠實守信。這在《弟子規(guī)》中的“信”便有提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其意思是: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的確,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十分講究誠信,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著“輕諾必寡信”的忠告;堅持著“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钡男拍?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對《弟子規(guī)》有了認識,還樹立了新的人生觀。在以后的歲月里,我應該嚴以律己,做一個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和知書達禮的人。
    我閱讀和背誦這篇文章后,使我懂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道理:第一節(jié)使我懂得了我們要尊老愛幼,尊敬長輩愛護兒童。努力做到聽老師和家長的話,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節(jié)使我明白了兄弟同學之間應該和睦相處。決不能貪圖錢財。努力做到團結大多數人,做一個平易近人的好學生。
    第三節(jié)使我知道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好,使每天都能精力旺盛地學好每一門功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嚴格遵守作息時間。
    第四節(jié)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欺騙他人,只有誠實待人才能使他人相信自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好學生。
    第五節(jié)使我知道了人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好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
    第六節(jié)使我明白了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我要必須充分表現自已的才華努力學好每一科功課,爭取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三好學生。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九
    學用《弟子規(guī)》,弘揚真善美。
    我喜歡《弟子規(guī)》的一句話:“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就不要自私,應該用來濟助天下人;別人有能力,也不要故意說人家的壞話。
    我也喜歡《弟子規(guī)》的這句話:“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币馑际牵翰灰懞酶辉H?,也不要看不起貧窮人,還不要喜新厭舊。這些都是不好的'品德。
    三國時期,有個人名叫全琮。父親為官,家境富有。有一次,父親讓他帶著幾千斛大米到江浙一帶賺錢,他卻把這些大米救濟了哪里的窮苦人。中原大亂時期,他又拿出所有財產救濟無家可歸的人。并且,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他都以禮相待,與他們同甘共苦。從此,歸附他的人數以萬計,他的好名聲傳遍四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受到擁戴的人既要有才能,還要有美德。我們國家還有不少貧困人家,我們要像古人那樣,用自己的才能和愛心去幫助他們。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
    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孔夫子吧!不僅我們高年級,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孔子的《三字經》。但我對孔子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那本《弟子規(guī)》。
    剛開始讀《弟子規(guī)》,它的總敘就讓我深深地震撼了: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我們七年級,每天都會背上一遍《弟子規(guī)》,從總敘開始一點一點往下背……總敘中給我的映像最深的是“首孝悌”,是啊,為人子女,凡事對長輩要以孝為先,不然就枉為人子女一場。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痹谌说囊簧须y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和埋怨??墒窃谧x完《弟子規(guī)》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其實,我們總說自己很孝順,可事實上,能夠真正做到對父母孝順的能有幾個呢?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坦誠自己沒有做好。在沒有學《弟子規(guī)》之前,我常常在家不怎么聽父母的話,不喜歡做家務,總想著家里有大人在,我做不做都可以。剛學完《弟子規(guī)》這本書,我在心里反復好幾遍問自己:“我是否真的一點也不孝順?我心里對父母難道就沒有一點愧疚么?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難道父母要我們幫忙做一點家務活也不可以嗎?”我一直都只會依賴父母,現在每天都會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
    《弟子規(guī)》這本書雖然早已讀完背完,但我會每天把它在腦子里復習一遍,然后再仔細反思自己今天做得怎么樣,是不是還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夠好的。《弟子規(guī)》這本書已經很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永遠也拔不掉。
    《弟子規(guī)》是我懂事以來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教會我如何為人子女,如何待人處世。它教會了我太多太多,它的哲理我還沒有完全領悟。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蚁嘈抛约阂院筮€會碰到對我們中學生更加有益的書籍。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一
    學習目標:
    1、復習《弟子規(guī)》總序。
    2、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準備:音頻。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
    1、齊聲背誦《弟子規(guī)》總序。2、詢問昨天是否為父母捶背。
    二、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1、聽音頻泛讀“入則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皯鹁彙?,“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時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做的?(指生答)怎樣做才能更體現“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應勿緩;老師呼應勿緩;
    2、“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要恭恭敬敬地聆聽。
    4、“父母責,須順承”:如果你做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該接受教訓,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孝敬父母、懂禮貌的孩子。
    四、講故事:《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痹鴧⒂谑墙右娍腿?,以禮相待。
    五、禮儀。
    1、見到長輩、老師要主動問好。
    2、父母、老師、長輩,要求做的事情,要盡量做好。
    六、課外作業(yè)。
    1、背誦“父母呼”。
    2、幫父母收拾餐桌。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二
    最近,拜讀了我們祖先的杰作《弟子規(guī)》,這本書全文可是360句,計1080字,其基本資料,是融合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兜茏右?guī)》即據此編寫,先后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guī)范。這本書分為入則孝、處則弟、謹篇、信篇、泛愛眾、親仁和余力學文。
    細細品味后茅塞頓開,平時里對人生的點滴感悟都在圣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字里行間充滿著人性的真正體現。
    在弟子規(guī)第四課"信",我明白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職責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職責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學了"入則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說他能夠干成大事業(yè),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jié)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終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弟子規(guī)》里面的資料還有很多很多,需自我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蛟S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歡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這是弟子規(guī)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則學文".而我們此刻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雖然也有品德課、政治課,卻只是背書、考試,過后水過鴨背,什么也沒留下,更別提深入骨髓的東西了。這是我們現代教育的最大失誤。
    弟子規(guī)如何教孩子做人呢?這一段講的是總的原則,后面還會具體事情具體說??偟囊笫牵菏紫纫㈨樃改?,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謹慎、講信用。對待大眾平等仁和,親近仁德的人,向他學習。能夠做好這些,還有精力,才能夠學習知識,如果做不好這些,學習知識是沒有用的。
    現代生活的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難,鄰里關系緊張,同事之間互相猜忌。應對這些問題,每個人總是想盡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擺脫以上煩惱。可是,最終的結果只是顧此失彼,不能到達真正意義上的歡樂。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三
    讀《弟子規(guī)》有感我們班的特色是背誦《弟子規(guī)》。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guī)》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圣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和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
    使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jié)約,寬容大量,什么是親情,友情等等……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后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吃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干什么嘛?!眿寢屨f:“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后才到飯桌上去吃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里干活,叫我?guī)退训貟咭粧?。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游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guī)》的入則孝,我很后悔。尤其是有看見后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狈此嘉易约旱男袨?,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于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兜茏右?guī)》是一面鏡子,我要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四
    今年寒假,學校要求我們背《弟子規(guī)》?;氐郊椅覇枊寢屖裁词恰兜茏右?guī)》,媽媽說《弟子規(guī)》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媽媽還說要我對照自我的行為認真閱讀,背誦。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我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應當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一天詳細閱讀《弟子規(guī)》卻發(fā)現自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guī)》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著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此刻我得好好收拾收拾,堅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弟子規(guī)》中還說:"出必告,反必面。"可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里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guī)》以后,我明白自我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guī)》,了解了自我的缺點,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必須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五
    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字經》中的《弟子規(guī)》嗎?如果你能了解它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兜茏右?guī)》可以教會我們孝、義、禮、仁、忠等許多做人的道理。除了這些,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在《弟子規(guī)》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人則孝中的一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嬌生慣養(yǎng)。父母教誨的話都不情愿去聽,有時還跟父母斗嘴。這樣的態(tài)度會使用父母非常的傷心。
    我告訴你們一件真實的事吧。有一次,我一個星期都沒有練鋼琴,星期天上鋼琴課時,被鋼琴老師教訓了,晚上回家后,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也責備我一頓,我很后悔沒有練鋼琴,但是我嘴上還不承認錯誤,反而和爸爸頂嘴,晚上全家人都睡了,我聽見了爸爸對媽媽說:“孩子她媽,我很擔心女兒的學習,今天她與我頂嘴的事我很傷心,唉,她什么時候才能懂事一點呢?”
    聽到爸爸這么說,我真的后悔和爸爸吵架,爸爸是多么的疼愛我,而我卻總是意氣用事。爸爸罵我也是為了我好,希望我將來能干一番事業(yè)。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更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所以,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須從地接受。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六
    在學校的統一要求下,我讀了《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代康乾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后來清代儒生賈存仁將其修訂和改編,并將書名改為《弟子規(guī)》。其內容采用論語中的“學而篇”第六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一共三百六十句。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孝”“悌”“仁”“愛”,具體列出了為人子弟在家和外出時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和規(guī)范。我學習《弟子規(guī)》,主要有以下感想和體會:
    一、我們要孝順父母
    二、我們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世
    《弟子規(guī)》提倡對長輩要“孝”,對平輩和朋友則要“弟”。所謂“弟道”,即一種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我們與人相處懂得謙讓,出門在外要注意禮節(jié)。喝東西、吃東西時,或落座或走路時,都應該長者在先,幼者在后。會餐時,在座的如有領導、師長,不要看到遠處一道自己喜愛的菜,就不管不顧將其撩過來放到自己跟前,或者只盯著一兩道菜,別的菜連一筷子都不伸。這些禮儀是對長者的尊重,也是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
    三、我們要管理好自己
    我們要生活有規(guī)律、外表整潔、愛干凈、行為規(guī)范,把自己變成一個有涵養(yǎng)有內涵的人。處事要穩(wěn)重,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在做事時不會出現大的錯誤與瑕疵。給人良好的感覺很重要,一個衣冠不整的人不會有人愿意接近,一個過度飲酒,出入不良場所的人也不會有所成就。行為不端正的人不會讓人放心與信任。
    四、我們要講誠信
    凡出言,信為先。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相信大家都明白,造謠生事,敗壞他人名譽是極其可惡的。不要輕易承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五、我們要懂得仁愛
    眾人平等,不管是誰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你不喜歡但是你不能傷害他,對好人贊嘆與傳播,對惡人制止、適當包容、教導、感化。
    《弟子規(guī)》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晶,它語言清晰明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影響深遠。它是一本優(yōu)秀讀物,對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道德,有著重要作用。在我看來,《弟子規(guī)》不僅是一本好書,而且是一面鏡子,一面幫助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個人素質、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鏡子。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七
    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字經》中的《弟子規(guī)》嗎?如果你能了解它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兜茏右?guī)》可以教會我們孝、義、禮、仁、忠等許多做人的道理。除了這些,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在《弟子規(guī)》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人則孝中的一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嬌生慣養(yǎng)。父母教誨的話都不情愿去聽,有時還跟父母斗嘴。這樣的態(tài)度會使用父母非常的傷心。
    我告訴你們一件真實的事吧。有一次,我一個星期都沒有練鋼琴,星期天上鋼琴課時,被鋼琴老師教訓了,晚上回家后,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也責備我一頓,我很后悔沒有練鋼琴,但是我嘴上還不承認錯誤,反而和爸爸頂嘴,晚上全家人都睡了,我聽見了爸爸對媽媽說:“孩子她媽,我很擔心女兒的學習,今天她與我頂嘴的事我很傷心,唉,她什么時候才能懂事一點呢?”
    聽到爸爸這么說,我真的后悔和爸爸吵架,爸爸是多么的疼愛我,而我卻總是意氣用事。爸爸罵我也是為了我好,希望我將來能干一番事業(yè)。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更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所以,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須從地接受。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泛愛眾”字面解釋很簡單,就是要廣泛地關愛大眾,關愛眾生。雖然短短三個字,要想做到實在不容易。在當今社會,能夠廣泛愛大眾的人,必須是品行一流的人,而這樣的人,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這種廣泛愛眾生的人,必須具有寬闊的胸襟和遠大抱負。而愛大眾的基礎,一定是能具足孝道的人,沒有孝心的根基,“愛眾”就是幌子,就變得流于表面。孝親是愛眾的基礎,它們又是一體的。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夠對自己的老人關懷到極致,才能把博愛的力量傳遞出去,傳遞給身邊更多的老人。同樣,能夠對孩子關心,繼而輻射天下所有的孩子,這種愛的寬泛性才能建立起來。
    在我的印象里,最有影響力的是我敬仰的周總理,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回憶周總理的訪談記錄片,片中那些樸實的農民,當記者一提到“周總理”的名字,就會潸然淚下,甚至痛哭流涕。時隔周總理去世三十多年后的人們,能夠在提到名字就會當場痛哭的場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都說時間能撫平一切,而受到無盡恩澤的百姓們,還會因為偉人的名字而動容的,實在聞所未聞。他的感染力,在那個時代,早已滲透到人民血液中,成了人們割舍不去的記憶。記得周總理年少時就曾發(fā)下讀書立志的大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里飽含了周總理的家國情懷,那種悲天憫人的胸襟,虛懷若谷的品德,是他成就大業(yè)的基礎,也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真實寫照。
    “親仁”字面解釋就是親近、依止道德高尚的老師,善知識,乃至仁人志士,君子,圣賢,高僧大德等。這個“仁”字蘊意很深。中國文化“仁”是一個核心思想。但應聲明,仁學不僅僅是儒家的專利,比如中醫(yī)學,在古代都叫“岐黃、杏林”等,其實中醫(yī)是針對西醫(yī)的叫法?!搬S“這個詞我沒有進行考證,但我覺得它的淵源很可能出自于《黃帝內經》,因為《黃帝內經》中的“皇帝”與“岐伯”曾針對養(yǎng)生與修道,做過深層次對話,或許出于無限尊仰,后世就把醫(yī)之道說成“岐黃”之術,也因為“皇帝”問道,乃開后世愛民先河,也體現了醫(yī)學“仁”的思想。還有“杏林”,這個詞背后也有一個生動的故事,傳說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叫“董奉”的醫(yī)生,他常年為人治病不計報酬,只要求為人治病,若重病被治好,家屬需在其后山上種植五棵杏樹,若病輕被治好只需要種一棵,這樣十幾年后,后山上已種植了漫山遍野的杏樹,暖風習習,疏影搖曳,煞是好看?!靶恿帧睆拇顺闪酸t(yī)家的代稱??梢?,醫(yī)道的宗旨是救死扶傷,廣行善道的。而醫(yī)術稱為“仁”術,還可從字里行間中流露出些許端倪。左邊一個“單人”,右邊是“二”,其實,“二”為陰陽分判,天地分形的相狀。加之人立其中,所以醫(yī)家的仁學仁術,也是概括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反過來看,孔子以“仁”作為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的標準,是有其深遠意義的。而我們要親仁,就是親近最高的道德,親近最有品德的人,乃至親近古圣先賢留下的最淵博寶貴的經典。
    “有余力,則學文,”是指在其品行方面做得很好,尚有多余精力,可以學習文化。這里的文化,在過去儒學體系,應該是學問和技藝,《周禮》中講到六藝,分別是:禮(禮節(jié))、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書法)、數(計算)。當然,這還主要指儒家學問。其實從其他體系探討學問的話,可以升華更多復雜知識。尤其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科學領域,越來越多的學科,分工比過去不知細致多少倍了,所以這個“學文”,在今天看來,也可以演變成龐大的技術知識。從總敘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老祖宗的文化有個先后次序的問題,就是說把重要的放在最前面,以此類推,最后面的,是抉擇中可以先放下的。而通觀總敘,我們發(fā)現“余力學文”是最后一個陳述的,也就是說,古人和現代人對怎樣做人做事做學問,是有不同理解的?,F代社會中,我們幾乎沿襲近代西方教育的理路模式,也就是說,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恰體現在這個關竅上,中國古代教育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方,而現如今,才華、技藝的展現更占重頭戲?,F行教育中,專才的培養(yǎng)力度遠遠超過德育的培養(yǎng)。這是我國不能回避的一個現狀??纯茨切┓謹禌Q定一切的教育模式,我常思索,這和市面上賣罐頭的批量生產何其相似。人才在批量生產,批量加工,批量分流,批量包裝,批量銷售,感覺只有這樣,中國才可成高才生的生產國??墒窃噯枺袊鲞^多少諾貝爾獎?中國近現代出過幾個真正的思想家,幾個大哲?中國的思想源動力在哪里?在思考這個過程中,我突然認識到,“德才兼?zhèn)洹?,和“才德兼?zhèn)洹笔怯泻艽髤^(qū)別的,雖然一個字眼的調整,卻讓人們在教育方向的重心上,轉了一百八十度的彎,中國為什么罕見大思想家,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思想家需要品德給養(yǎng),需要修心,需要察照,需要內省,需要坐忘等功夫,沒有這個心的升華,單靠“腦”這個工具,是不可能出大德大師的。一個有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如果沒有道德約束,試問,他會把自己的才學引向何處?世界的戰(zhàn)爭從未止息過,而那些靠頭腦運營世界操縱天下的人,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動蕩和不安,已不再是什么秘密。在此,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讓我不得不進行一次厘辯。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十九
    讀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我發(fā)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同時明白了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對姐姐說:“李澤涵,給我倒杯水?!爆F在想想,這是不對的,自從我讀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學到了“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以后,每次我都有禮貌地喊她一聲“姐姐”。
    還有一次吃飯時,媽媽把飯端來,我就自顧自地吃了起來,完全沒有想到剛剛辛苦勞累的媽媽。學習了《弟子規(guī)》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飯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以前我都是想著什么事情,總有媽媽幫著做,衣服脫了亂放,飯吃完了碗筷亂放。自從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明白了現在我長大了,懂事了,應該試著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弟子規(guī)》中說:“出必告,反必面”。以前我出去玩都常常忘記跟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去同學家玩,沒有告訴媽媽,媽媽以為我在小區(qū)里面玩,結果找了半天都沒找到人,媽媽擔心極了。我回到家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guī)》以后,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我的安全啦!
    《弟子規(guī)》使我懂得了: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說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弟子規(guī)》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今后我要多讀一些好書,這樣才能更加地完善自己。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二十
    教育青少年的良書《弟子規(guī)》,規(guī)范員工行為的良書《弟子規(guī)》,熏陶人性情的良書《弟子規(guī)》……可以說《弟子規(guī)》是我讀過的最具教育人作用的一本好書,它分別從孝、德、謹、信、愛、仁、學等各方面指引我們應該如何去躬行,每日一遍定當收獲無窮,夸張點說:未聞弟子規(guī)者枉稱讀書人也。
    弟子規(guī)與幸福人生,為什么我會選擇這門課程呢,可以說,剛開始我對弟子規(guī)是完全不了解的,只是聽同學說過曾經有一家很出名的公司在招聘員工時的唯一要求就是會背誦弟子規(guī),當時我就很疑惑:弟子規(guī)到底是什么來的,它能起這么大的作用嗎?后來選修的科目上就有這樣的一門課:弟子規(guī)與幸福人生,抱著好奇的欲望,我當即就選它了,后來的實踐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從中我收獲到的、體會到的或許是我從平時的書上是完全體會不到的。通過幾個星期的學習,弟子規(guī)慢慢影響了我各個方面的行為習慣,可以說:選擇了弟子規(guī)我無悔!
    下面我想淺談一下我對上課的認識和讀弟子規(guī)后的感悟。老師的上課方式很新穎,擺脫了傳統授課的方式,自然同學都會欣然接受。上課前朗誦一遍弟子規(guī),自從初中后已經很少有過這種感覺了,確實很令人懷念,感謝老師給予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并且通過朗誦弟子規(guī),我的思想馬上得到洗禮,似有一股動力決心要改變自己的一切缺點似的。講課時,除了講解書上的知識,老師還不時穿插一些自己的經歷、感受,這樣可以使我們快速接受,快速運用。放學后還會播放那首動情的跪羊圖,聽后確實感觸萬分。通過聽老師的介紹和誦讀弟子規(guī)后,感觸很深,我在問自己:這么多警句中,我真正做好的有多少?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算是個怎樣的人?這時我愧疚萬分、無地自容!讀完弟子規(guī)后確實會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洗禮,同學們,少一盤cs,多一遍弟子規(guī),你就已經進步了。
    技能能迅速的學會并運用,但學習弟子規(guī)是為了影響一個人的性情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一個人的性情是需要耳濡目染,逐漸熏陶的過程的。歸納起來:學習弟子規(guī)需要堅持不懈、學以致用的品質。這就是我學習《弟子規(guī)》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下面就具體來分析一下我對弟子規(guī)的看法和我自己在學習弟子規(guī)躬行方面的做法。《弟子規(guī)》一文中論述的基本內容是融合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本文先后有序地講解了學生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guī)范。這本書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篇、信篇、泛愛眾、親 仁和余力學文這幾部分。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
    以前我總貪戀睡懶覺,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感慨萬分,每天我很早就起床讀一遍弟子規(guī)后再朗讀英語,收獲不少。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后有急 借不難……很多同學都跟我說過他很討厭某某拿了他的東西又不說,如果那個某某讀過了弟子規(guī)或許他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了。弟子規(guī)教導我借人物要及時還,因此我很少拖欠別人的東西,所以當我有需要時他們都愿意再次借給我。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與人交往在乎一個信字,言而無信者誰愿意靠近呢?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我很在乎信字,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不會輕易答應他人,當我答應后,我就會盡我所能去做到。當與他人交談時,該出口時就出口,立身處世要謹言慎行,說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時刻要對自己反躬自省。所以我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好幾個榜樣,效仿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以他們的優(yōu)點來時刻鞭策自己。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郧熬椭烂骶H賢臣遠小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如此,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我們的德行也會進步。所謂物以類聚嘛,因此學習中、生活中我都會親近有仁德的人并虛心向他學習。
    不力行 但學問 長浮華 成何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大學里,讀書仍然還是最主要的,不過讀書厲害的也有正品次品之分,這在乎你是否已經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呢。學習重要,不過做人更重要,不過可以在學習中學會做人,例如學習弟子規(guī)這樣的良書。學習的時候專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一般都會到圖書館進行學習,因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學習的心情,學習最好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這是弟子規(guī)里教導我們的。
    如果有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在我看來這本好書就是《弟子規(guī)》,學習了弟子規(guī)后,我發(fā)現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漸漸地在發(fā)生改變,確實,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無悔!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二十一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么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币馑际牵簩θ苏\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當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折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折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日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里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后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著優(yōu)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后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終,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二十二
    今年中心開展“閱讀經典,提升素養(yǎng),厚德敦行”全員讀書活動,在閱讀《弟子規(guī)》這本書時,給我記憶最深的是當中的“親仁”篇,雖然篇幅短小,但卻始終告誡孩子們,內心一定要以仁義道德作業(yè)衡量標準,要明辨善惡,親近仁者,結交君子?!澳苡H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要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庇昧诉@二十四個字,為我們進一步指出與君子交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與小人交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壞處,提醒我們在交朋友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弟子規(guī)》接下來又要求孩子,從小要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或者說與人交往的習慣,即“善要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大家應該相互提醒對方,跟朋友交往的時候,要勸人向善,這樣的話對兩個人道德的建立都有好處。如果你看見對方有過失,你不去規(guī)勸,那么朋友之間,兩個人都于道有虧,不是好事。
    小學生弟子規(guī)筆記篇二十三
    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規(guī)》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guī)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是不會創(chuàng)作出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著自己的意愿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弟子規(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业男值苕⒚幂^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zhí),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F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yǎng)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guī)》,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看來,《弟子規(guī)》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guī)范。所謂弟子規(guī)的規(guī),也就是規(guī)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墒牵覀儸F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guī)》,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書中提及“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與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的著名觀點是一致的。我平常生活中不高興時就要跟心愛的人耍耍小性子,賭賭氣,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什么時候傷了對方自己也許還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完成一件心里想的事,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辦事比較著急,不達目的不罷休,或是沒有注意到方式方法,缺少與別人的溝通,往往事與愿違,事情也許辦成了,但達到的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由父母推己及人,其實每個人的感受和我的感受應該是相仿的,都需要關懷和愛。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如人意的事,要告訴自己,別人怎樣對我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怎樣去對待別人,“克己復禮為仁”,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到的。天地間愛是最真摯、最感人的,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同一企業(yè)工作的我們,應該相親相愛,生活中彼此關心,工作中互相幫助、互助合作,這樣才能共創(chuàng)和諧環(huán)境、共建和諧企業(yè)。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古人從小就讀的書,而我們現在卻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師叫我們背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么說呢,《弟子規(guī)》這本書講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禮儀孝都在里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它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學會怎樣做人。我們都是上帝的杰作,人生來就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遺臭萬年,出生的時候我們是一樣的,但是在后來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情況。為什么呢?那就是后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寫,非常簡單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但是做一個人真的不容易,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就又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說過,生活是什么?痛苦與折磨。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的,人這一輩子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的坎坷與磨難,人就是在不斷的掙扎中成長。而弟子規(guī)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該堅持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們活著總要做些什么,為父母,為自己,為兒女做些什么,進而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么。我們這一輩子都在拼搏奮斗,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生活,我們渴望著人世間這美好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規(guī)》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將它所說的東西認真品味,或許我們會得到讓你終生受益的東西。。
    書中提到關于“父母”的,我們一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庇纱?,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學習《弟子規(guī)》,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我們需認真地閱讀《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