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屆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教育講壇開講,聚焦時下最熱門的教育話題:“明天,你是否送孩子去留學”。解放集團教育講壇由解放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新聞晨報承辦。
?
做好充分研究 選擇合適學校
?
近年來,留學低齡化受到專家關(guān)注,上海中學唐盛昌校長研究發(fā)現(xiàn),十年前的孩子選擇出國留學,部分是因為考不進國內(nèi)大學,希望通過留學接受國外高等教育;五年前,部分可以考進大學但考不進重點大學的孩子選擇留學,希望出國讀一所好大學;今年開始,選擇留學的學生中出現(xiàn)一批新的身影,這些孩子可以考進國內(nèi)的頂尖大學,但是,國外名牌大學給他們?nèi)~獎學金,因此選擇出國留學。
?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留學?唐盛昌校長表示,留學前,家長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準備。對學生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出國留學的目標是什么。國外大學的層次、分類都有非常復(fù)雜的體系,各類學校發(fā)展的差距也非常大。這需要留學生提前做好充分調(diào)查研究,要分析哪些大學是合適的。比如哈佛,實際上哈佛大學是研究性大學,它的教育側(cè)重點不在本科生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是在研究生及以上的教育。如果出國留學讀本科,學生盯著哈佛,不一定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哈佛大學選擇本科生,不僅僅看重學生的學業(yè),還有其他更加復(fù)雜、更加廣闊的視角。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些留學生的規(guī)劃很倉促: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分數(shù)沒有達到二本,本科上不了,申請出國讀一個本科;大學錄取完畢后,孩子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或?qū)I(yè),復(fù)讀一年有危險,干脆出國了。 ”
?
何時留學應(yīng)看心智成熟程度
?
何時送孩子出國留學最恰當?英國伯明翰大學中國區(qū)代表宗明亞認為,沒有一個固定的規(guī)定說一定要在什么階段出國。宗明亞是讀完大二,在本科階段出國的,她說:“這個時間對我個人來說比較合適。因為那個時候出國是我考慮很久后的選擇,同時,這一決定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宗明亞覺得,何時出國留學應(yīng)看個人心智的成熟程度,這個時候出國可以學到一些自己想學的東西,可以找到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可以出去見識很多曾經(jīng)向往的東西。
?
唐盛昌校長也認為,這確實沒有一個非常確定的答案。這里面牽涉到兩方面的準備:一個是孩子有無充分準備;第二個是家長有無充分準備。學生要做好“孤軍奮戰(zhàn)”的準備,到國外去,原來熟悉的一套沒有了,必須獨立生活,而且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孤身一人到國外,那邊沒有朋友,這些生理、心理的挑戰(zhàn),包括孤獨感是非常厲害的。從這個角度講,孩子有沒有一個充分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
此外,家長也要做好思想準備。中西方文化在家庭關(guān)系、子女和父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孩子過早留學,接受西方文化,也會慢慢改變和父母的相處方式。唐盛昌特別強調(diào),孩子出國留學可能會引發(fā)一系列家庭問題。只有孩子和家長都做好充分思想準備,才能說這時候適合不適合出國。
?
是否選擇留學 讓學生自己選
?
“出國留學,是父母的決定,還是孩子自主選擇? ”宗明亞表示,這個問題是她面試學生時必定要測試的一個考題。她表示,留學其實不應(yīng)該是家長做決定,而是孩子自己的意識。
?
對于學習本身沒有任何興趣、專業(yè)選擇沒任何想法的孩子,宗明亞覺得,他們出國后也不會得到發(fā)展。實際上,國外學習壓力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輕松。雖然它的學習方式,在我們看來比較開放、輕松,有很多討論課、互動交流,但也有很多要求,需要學生閱讀大量書籍、資料,要去研究很多不同方面的、和自己課題專業(yè)相關(guān)的東西,不僅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同時也要投入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
畢業(yè)于英國劍橋大學的董瑋穎回憶當年讀書時的情景時說:“除了平時講座是一兩百人一起上之外,其余課程都采取‘兩個星期、一個小時時間’的教育模式。老師會給你開一個書單,讓你在兩個星期內(nèi)讀十幾本書、寫一篇論文,隨后,老師會在一個小時內(nèi)對著四五個學生和你一起討論。 ”
?
唐校長也用他多次訪問國外學校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每個國家最頂級學校的學生,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沒有一個學生跟我說晚上十點前會睡覺。 ”唐校長指出,學習負擔和學生的興趣、主觀感受有關(guān),如果學生學習的東西是自己感興趣的,即便學習時間很長,學生也不會覺得乏味,不會有任何怨言。
?
孩子的主動性在是否留學的決定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是否要讓孩子留學。
?
家長送子留學 還須量力而行
?
為了孩子將來有一個更美好的前程,很多家長表示,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去留學。教育講壇上,熊丙奇對當今留學的誤區(qū)作出理性提醒:“因為到國外讀書花費大,因此很多自費學生的壓力很大,始終想著要在當?shù)卣乙环莺霉ぷ?,否則就無法交待。因此,家長還是要量力而行。 ”
?
任何個性的人才都可以出國?國外的大學都比中國大學好?熊丙奇表示,個性比較開朗、自主生活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是可以出國的,不是說任何學生都適合出去。國外大學也有好壞,如今出國留學的人當中,統(tǒng)計下來至少一半是低端留學。
?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表示:“在國內(nèi)讀不好、上不到學的孩子,到國外去讀名校?!睂τ谶@一觀點,熊丙奇表示,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尤其是名牌大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考核都是非常嚴格。在國內(nèi)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的學生,想到國外攻占哈佛堡壘是不可能的。
?
受到企業(yè)青睞 要看海龜實力
?
求職者有海外留學背景,會不會給求職增加砝碼?作為企業(yè)用人方,人力資源專家葉阿次坦言,單純的海外留學經(jīng)歷并不會加分。很多人因為在國內(nèi)考不上好的學校而選擇出國留學,在國外也是混華人圈子,幾年下來甚至連英文都沒有學好就回國了。而有的國內(nèi)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英文卻非常地道,目光也很國際化。 “‘海龜’與‘土鱉’對抗,未必‘海龜’占上風”。
?
?
葉先生說:“出國經(jīng)歷帶給你的可能是一個文憑,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鍛煉了你的獨立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等,這些才是我看中的。 ”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2007年之后,每一年的出國留學人數(shù)都在15萬以上,今年將近30萬。我們統(tǒng)計下來,改革開放30年來,出國留學人數(shù)總計達到140萬,加上這幾年的新增人數(shù)應(yīng)該接近200萬。也就是說,出國留學已不是新鮮事,同時海外回國的人才也不是鳳毛麟角了。現(xiàn)在的用人單位更看中的是應(yīng)聘者的實力,“海龜”若是沒有真才實學,那也不會被用人單位青睞。
?
做好充分研究 選擇合適學校
?
近年來,留學低齡化受到專家關(guān)注,上海中學唐盛昌校長研究發(fā)現(xiàn),十年前的孩子選擇出國留學,部分是因為考不進國內(nèi)大學,希望通過留學接受國外高等教育;五年前,部分可以考進大學但考不進重點大學的孩子選擇留學,希望出國讀一所好大學;今年開始,選擇留學的學生中出現(xiàn)一批新的身影,這些孩子可以考進國內(nèi)的頂尖大學,但是,國外名牌大學給他們?nèi)~獎學金,因此選擇出國留學。
?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留學?唐盛昌校長表示,留學前,家長和學生都要做好充分準備。對學生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出國留學的目標是什么。國外大學的層次、分類都有非常復(fù)雜的體系,各類學校發(fā)展的差距也非常大。這需要留學生提前做好充分調(diào)查研究,要分析哪些大學是合適的。比如哈佛,實際上哈佛大學是研究性大學,它的教育側(cè)重點不在本科生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是在研究生及以上的教育。如果出國留學讀本科,學生盯著哈佛,不一定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哈佛大學選擇本科生,不僅僅看重學生的學業(yè),還有其他更加復(fù)雜、更加廣闊的視角。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些留學生的規(guī)劃很倉促: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分數(shù)沒有達到二本,本科上不了,申請出國讀一個本科;大學錄取完畢后,孩子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或?qū)I(yè),復(fù)讀一年有危險,干脆出國了。 ”
?
何時留學應(yīng)看心智成熟程度
?
何時送孩子出國留學最恰當?英國伯明翰大學中國區(qū)代表宗明亞認為,沒有一個固定的規(guī)定說一定要在什么階段出國。宗明亞是讀完大二,在本科階段出國的,她說:“這個時間對我個人來說比較合適。因為那個時候出國是我考慮很久后的選擇,同時,這一決定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宗明亞覺得,何時出國留學應(yīng)看個人心智的成熟程度,這個時候出國可以學到一些自己想學的東西,可以找到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可以出去見識很多曾經(jīng)向往的東西。
?
唐盛昌校長也認為,這確實沒有一個非常確定的答案。這里面牽涉到兩方面的準備:一個是孩子有無充分準備;第二個是家長有無充分準備。學生要做好“孤軍奮戰(zhàn)”的準備,到國外去,原來熟悉的一套沒有了,必須獨立生活,而且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孤身一人到國外,那邊沒有朋友,這些生理、心理的挑戰(zhàn),包括孤獨感是非常厲害的。從這個角度講,孩子有沒有一個充分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
此外,家長也要做好思想準備。中西方文化在家庭關(guān)系、子女和父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孩子過早留學,接受西方文化,也會慢慢改變和父母的相處方式。唐盛昌特別強調(diào),孩子出國留學可能會引發(fā)一系列家庭問題。只有孩子和家長都做好充分思想準備,才能說這時候適合不適合出國。
?
是否選擇留學 讓學生自己選
?
“出國留學,是父母的決定,還是孩子自主選擇? ”宗明亞表示,這個問題是她面試學生時必定要測試的一個考題。她表示,留學其實不應(yīng)該是家長做決定,而是孩子自己的意識。
?
對于學習本身沒有任何興趣、專業(yè)選擇沒任何想法的孩子,宗明亞覺得,他們出國后也不會得到發(fā)展。實際上,國外學習壓力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輕松。雖然它的學習方式,在我們看來比較開放、輕松,有很多討論課、互動交流,但也有很多要求,需要學生閱讀大量書籍、資料,要去研究很多不同方面的、和自己課題專業(yè)相關(guān)的東西,不僅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同時也要投入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
畢業(yè)于英國劍橋大學的董瑋穎回憶當年讀書時的情景時說:“除了平時講座是一兩百人一起上之外,其余課程都采取‘兩個星期、一個小時時間’的教育模式。老師會給你開一個書單,讓你在兩個星期內(nèi)讀十幾本書、寫一篇論文,隨后,老師會在一個小時內(nèi)對著四五個學生和你一起討論。 ”
?
唐校長也用他多次訪問國外學校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每個國家最頂級學校的學生,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沒有一個學生跟我說晚上十點前會睡覺。 ”唐校長指出,學習負擔和學生的興趣、主觀感受有關(guān),如果學生學習的東西是自己感興趣的,即便學習時間很長,學生也不會覺得乏味,不會有任何怨言。
?
孩子的主動性在是否留學的決定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是否要讓孩子留學。
?
家長送子留學 還須量力而行
?
為了孩子將來有一個更美好的前程,很多家長表示,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去留學。教育講壇上,熊丙奇對當今留學的誤區(qū)作出理性提醒:“因為到國外讀書花費大,因此很多自費學生的壓力很大,始終想著要在當?shù)卣乙环莺霉ぷ?,否則就無法交待。因此,家長還是要量力而行。 ”
?
任何個性的人才都可以出國?國外的大學都比中國大學好?熊丙奇表示,個性比較開朗、自主生活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是可以出國的,不是說任何學生都適合出去。國外大學也有好壞,如今出國留學的人當中,統(tǒng)計下來至少一半是低端留學。
?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表示:“在國內(nèi)讀不好、上不到學的孩子,到國外去讀名校?!睂τ谶@一觀點,熊丙奇表示,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尤其是名牌大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考核都是非常嚴格。在國內(nèi)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的學生,想到國外攻占哈佛堡壘是不可能的。
?
受到企業(yè)青睞 要看海龜實力
?
求職者有海外留學背景,會不會給求職增加砝碼?作為企業(yè)用人方,人力資源專家葉阿次坦言,單純的海外留學經(jīng)歷并不會加分。很多人因為在國內(nèi)考不上好的學校而選擇出國留學,在國外也是混華人圈子,幾年下來甚至連英文都沒有學好就回國了。而有的國內(nèi)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英文卻非常地道,目光也很國際化。 “‘海龜’與‘土鱉’對抗,未必‘海龜’占上風”。
?
?
葉先生說:“出國經(jīng)歷帶給你的可能是一個文憑,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鍛煉了你的獨立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等,這些才是我看中的。 ”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2007年之后,每一年的出國留學人數(shù)都在15萬以上,今年將近30萬。我們統(tǒng)計下來,改革開放30年來,出國留學人數(shù)總計達到140萬,加上這幾年的新增人數(shù)應(yīng)該接近200萬。也就是說,出國留學已不是新鮮事,同時海外回國的人才也不是鳳毛麟角了。現(xiàn)在的用人單位更看中的是應(yīng)聘者的實力,“海龜”若是沒有真才實學,那也不會被用人單位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