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在法語里面是“Curriculum Vitae”,簡稱為“CV”;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申請信”、“求職信”等等,在法國通稱為“La Lettre de Motivation”,直譯即為“動機信”。這兩樣東西,在法國非常普及,其受重視之程度亦非一般。不管是找工作、找實習還是申請學校,簡歷和動機信都是必備材料之一,而且往往居于其他材料之首。寫到這里,有人也許會有一臉的不屑:切,這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在國內(nèi)找工作還不一樣要寫這些東西。且慢,你知道國內(nèi)換工作的頻率是多少?平均三年一換,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就干過一種工作、呆過一個單位;而國外,一年三換,我們留學生的換工頻率就更高了。況且,在國內(nèi),一般只有去人才市場找工作才用得著寫這些;而在國外,除了找工作外,申請實習和學校,都會用到這兩份東西。法國人對簡歷和動機信的重視程度,絕不亞于中國人對文憑的重視。你只要去書店、商場、圖書館、就業(yè)中心等地方轉一轉,肯定就能看到各種有關CV和動機信的指導書,價格還不菲。有的人甚至專門成立網(wǎng)站和公司以幫人設計CV和動機信為業(yè),生意很是紅火。我在找人幫我修改CV和動機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法國人不但其用詞、造句、構思,甚至連標點符號和空格都非常重視。特別是在法國大學教育第三階段(涵蓋我國的碩士和博士)的申請中,一個專業(yè)通常只有二、三十個學位,而投書申請的往往會有500以上甚至上千人。在學歷、經(jīng)驗相等的情況下,一份好的簡歷和動機信往往起著關鍵的作用,這也是許多招聘(招生)資深人士所公開宣稱的。一個申請高級職位或者高級學歷的人,如果連簡歷和動機信都寫不好,其他的資料不看也罷。
在這方面,我當然算不得專家,只是與其他中國學生相比,我接觸得更早、更多,又有些興趣,曾花時間做了些研究,說起來還算有些心得。當我初來法國,別人都在找朋友、托熟人介紹工作的時候,我就開始以寫簡歷和動機信找工作了。時至今日,為了申請學校和找工作,我總共寫了數(shù)百份簡歷和動機信,前后共找了幾十個專業(yè)人士為我修改。在撰寫和修改的過程中,慢慢領會到許多技巧和規(guī)則。本來,有關這方面的指導書是很多的,可惜都是法語的,要讓我們這些外國人真正看完研透,恐怕難有幾人;再說這些書并沒有考慮到我們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未必行得通。這里寫下一些心得體會,對大家也許會有參考價值。
說起來有點搞笑。我剛來法國第一個暑假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是一個中國同學教我設計的簡歷。但是后來在實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管從內(nèi)容、結構還是格式上,這都稱得上是“經(jīng)典錯誤CV樣板”。其中最大的失誤就是一份簡歷廣投數(shù)家,沒有針對性,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模板印制出來的。后來我找到工作以后,把這個失誤告訴了他,沒多久,他也很快找到了工作,并且第一時間就打電話告訴我,很高興地樣子。直到現(xiàn)在,兩人雖然分隔較遠,他依然會經(jīng)常與我聯(lián)系。
首先要對簡歷和動機信有個正確的認識。許多中國學生一看要寫CV和La Lettre de Motivation頭就大了,不知從何下手。豈不知這正是讓我們發(fā)揮優(yōu)勢的時候,給我們一個機會來包裝、推銷自己,讓人家更好地認識我們,無論如何比口頭表達要有利得多。初到法國的時候,人人都說“找工作真叫一個難字”,而我的聽力和口語又是極其糟糕,就這樣,我還是在暑假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季節(jié)工。我想,這里面起很大作用的,是我學會了協(xié)調(diào)運用CV和動機信,揚長避短,充分表現(xiàn)了我能給人信心的一面。
端正了態(tài)度,還得要掌握方法。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學著模擬。就象學畫里面的描紅,找?guī)追菥实臉影?,依葫蘆畫瓢。雖然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膺品,但起碼中規(guī)中矩,不至于犯大錯誤。當然,即便是模擬,也還是要有自己的東西,完全照抄肯定是不行的。即使模擬作品也要找人幫你看一下,說不定,唯一被被人糾正的,正是你自己增加或者改動的地方。
當模擬了數(shù)十份以上,你肯定開始不滿意這種缺少個性化的東西。這就對了,其實你的收件人也不滿意這千篇一律的文本。正如一些專業(yè)招聘人員所說的:看到這些一個模板出來的作品,就聯(lián)想到一個沒有創(chuàng)造力、缺乏積極性的人——言下之意不言而喻。模擬只是一個過渡,我們始終都要設計出符合自己個性的簡歷和動機信。動手寫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些法國應用文中特有的規(guī)則和技巧,絕不要用中國人的思維來假設和想象。經(jīng)常的情況是:我們認為精彩的句子和構思,往往卻被法國人嗤之以鼻。文化上的差異,不經(jīng)過面對面的碰撞,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譬如我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曾經(jīng)想用一句自勵性的話作為頁底:“也許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肯定是最勤奮的。”沒想到請教之下,好幾個教授和指導人員都建議我刪去。詢問原因,他們解釋起來頗為微妙,雖然我沒完全搞懂,但也沒敢再留在紙上。
招聘(招生)人員在提供職位(學位)的時候,對于招收什么樣的人,他們已經(jīng)有個輪廓和標準了。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告訴人家你正好符合這些要求,第二是想辦法打消招收者的疑慮。有一個被廣泛推薦的有效辦法:先把你身上所有的、哪怕細枝末節(jié)的優(yōu)點都羅列出來,然后圈出與你所謀求職位(學位)有關的優(yōu)點,再把這些優(yōu)點按照從重要到一般的順序進行排列。在寫動機信和簡歷的時候,把排在最前面的、最關鍵的幾項優(yōu)點描述出來,二者相互結合,給人以深刻印象。在動機信里面,不要空洞地說你“具備很強的組織能力”,而要概括地引用一、二個你的經(jīng)歷以資證明——點到即止,不要展開。
簡歷和動機信要有針對性,千篇一律的東西是引不起人家興趣的。我同學當時的錯誤就是把一份從內(nèi)容到格式都完全一樣的簡歷,投向完全不同的行業(yè),管他是餐館、農(nóng)場還是工廠。后來專業(yè)人士告訴我:寫簡歷和求職信之前,首先要盡可能多的了解用人單位的背景和對人事的要求,然后要投其所好,把自己相關的品質闡述給人家聽。用我們中國話講就是要“知彼知己”。如果只需要洗碗工,你就別提自己在編程方面是如何之神乎其神了,倒不如把自己平時“好做家務”的優(yōu)點列出來更好。再說找農(nóng)場季節(jié)活(這可是一年之中我們大掙學費的好機會),即使你沒有相關經(jīng)驗,也大可以把你“愛好運動、身強力壯”的優(yōu)點擺出來,可別再吹噓自己的文章寫得有多好了。
好多人搞不懂為什么有了簡歷,還要動機信?如何協(xié)調(diào)二者的關系?在法國人看來,簡歷是客觀的書面材料,里面羅列的是一個人的學歷、經(jīng)驗和特長等事實,其中不乏數(shù)字和專有名稱。而動機信則是較主觀的東西,能把簡歷中的事實與對方的要求及提供的職位(學位)聯(lián)系起來,以表明你適合他們所提供的職位(學位)。打個比方,在簡歷中你聲稱“在大學二年級做過一個關于電子復讀機的市場調(diào)查”,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在動機信中,你就應該進一步闡述“該調(diào)查使我有機會將課堂所學與實踐結合起來,并借此初步建立了市場調(diào)查的經(jīng)驗和技巧”,以應對方所提供的“市場調(diào)查員”一職。簡歷和動機信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但不應該是內(nèi)容的重復,而是各有所重,協(xié)同作戰(zhàn)。雖然從原則上說不能重復,但把你身上最耀眼的王牌重復一遍還是有必要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你不會傻到照抄一遍吧?比如你最得意自己的組織能力,而你在簡歷中說到自己“成功組織過2004年中法小學生手牽手活動”;那你就可以在動機信中稍微定義一下這次活動,然后再說“這次活動更證明了我在活動組織方面的能力和經(jīng)驗”。明白了吧?就是這么個關系!
相信每一個將要或者已經(jīng)留法的學子們,都知道出國前申請簽證要寫“留學計劃書”,而且要翻譯成法語。當時我找的是廣州一退休老教授,他給我翻譯成“La Lettre de Motivation(動機信)”。我當時還以為是他老糊涂了,強烈要求修改為與其他同學一樣的“Le Projet des Etudes en France(留學計劃)”。但他老說什么也不同意,以至于我暗地里把他罵了幾十遍,現(xiàn)在想來甚是內(nèi)疚。其實,對法國人來說,根本沒有什么“留學計劃”之類的應用文,即便要求寫學習計劃、職業(yè)計劃什么的,也都包含在動機信里面了,我在法國還從來沒有看到過以此命名的東東。象有的大學,就要求在動機信里面闡述課程修業(yè)計劃。這一部分很重要,要仔細研究課程設置之后才可動筆,否則會“ETRE A COTE DE LA PLAQUE”(牛頭不對馬嘴)。即使對于同一個專業(yè),各個大學的課程安排也是不一樣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電腦里面“文本復制”的功能不大用得上。我很想問那些把簡歷、動機信抄上十幾、幾十份的哥們兒:這樣真的有用嗎?
動機信到底是不是一定要手寫?這也是一個經(jīng)常被問到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估計也只會發(fā)生在法國這么一個“古老守舊”的國家。在美國、加拿大等許多西方國家都基本不接受手寫的東西,而法國的許多機構卻還在以研究筆跡為樂??梢哉f,法國是個流行用手寫動機信的國家,但近幾年情況也有所變化,大部分用人單位和教育機構都不再強調(diào)manuscrite,甚至個別組織機構還聲明不接受手寫資料。我認為,只要對方不明確要求,動機信也可以跟CV一樣用電腦打印出來,一來可以避免寫字不漂亮的尷尬;二來可以爭取時間,先人一步——特別是找工作,搶時間是很關鍵的。但要是人家規(guī)定了用手寫的話,那你就老老實實爬格子吧,哪怕你的字寫得再難看。當然,如果你本來就寫得一手好字,那即使人家不作要求,你也大可以亮上一手。本人還是傾向于用電腦打印,因為用電腦可以排版出極漂亮的文本格式,而且法語版的WORD還可以幫我們糾正拼寫和語法錯誤。用手寫常常是顧得了動詞變位卻又忘了性數(shù)的配合,有時檢查好幾遍都沒查出來。而要是放在電腦里面,它早就用紅線標出來了,同時還有修改建議。WORD的拼寫和語法檢查功能,在法語里面表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同時也表明了法語的語法之嚴格。
上面這些總體框架和基本內(nèi)容,是一定要自己把握的,因為即使專業(yè)指導人員也不可能幫你想出內(nèi)容和框架,他們的修改大都限于語法和表達方式。當然,那些專業(yè)咨詢公司除外,他們會幫你從內(nèi)容到形式一包到底。寫好的簡歷和動機信,無論如何都要找人幫你看一看,就象有的人所說:哪怕大街上隨便拉一個(當?shù)厝耍?,也好過你自己關起門來寫。 上一頁 [1][2] 下一頁
02月24日《留學法國的簡歷和動機信》的延伸閱讀,我們精心準備了推薦信撰寫技巧供您參考。
推薦信必須由具公信力的人撰寫才有信服力。評估申請人是否具備未來發(fā)展必要的學術或專業(yè)資格。
推薦人必須誠實、真正了解申請人的學經(jīng)歷,且推薦信內(nèi)容一切需以「事實」為依據(jù)。
推薦信內(nèi)容應當與申請人所繳交其他信息中對于自己的描述「不相抵觸」,而且要「相互呼應」。
避免過度籠統(tǒng)和陳腔濫調(diào)。
好的推薦信應當由具備相當知名度、且與申請人熟識的人撰寫。申請人職場上的長官、同事、或學校里的老師是最佳人選。相處時間夠久,寫的推薦信才有價值。
推薦人的學術領域或技術背景最好是與申請人申請科系相同。另外亦可委托與學校當局或學校評審委員關系密切的人撰寫。
好的推薦信應當可以解答學校評審委員在審查申請書時會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
推薦信的重點應該放在學校評審委員最認為最重要的消息。如果你申請的科系以專業(yè)知識或實用性為主,主管或公司同儕會是比老師更好的推薦人人選。相反的,如果你申請念 Ph.D. 或以學術為主的科系,教授對于您學術資格的評估則較具可信力。
推薦人評估申請人的基準應當在推薦信中詳細寫出。(例如,推薦人過去五年內(nèi)任教的大學中,申請人在所有教過學生當中確切的排名;或是申請人的業(yè)績占公司前一年總營業(yè)額的百分比。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訪問我們的留學申請文書寫作頻道.再次感謝你閱讀本文,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