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新潮海歸堅守古老文化 在傳統中“尋找機會”

字號:

2012年03月07日,出國留學網liuxue86.com報道.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因為有長期在海外求學和生活的經歷,“海歸”的思想是比較現代和新潮的,他們從事的行業(yè)也多集中在金融和高新技術行業(yè),然而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海歸”,堅守古老的傳統文化,他們說要在傳統中“尋找機會”。
    “90后”火鍋店接班人:籌辦首家渝菜博物館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在火鍋店里長大的“90后”海歸聶航麗畢業(yè)于美國密蘇里大學經濟管理與營銷專業(yè)。還是一副學生模樣的她,現已是重慶三耳集團董事長助理。
    大學畢業(yè)時,聶航麗放棄在美讀研的機會,毅然回國接手其父“火鍋奇?zhèn)b”聶贛如的火鍋博物館,并著手籌建國內首家渝菜博物館酒店,志在傳承和弘揚重慶的火鍋文化、本土文化。
    “父親花一生的心血建立了6個民間博物館。他一再囑咐我,這些都是要回報社會、留給后人的,是只能投入不講索取的。但我也清楚地意識到,沒有任何盈利收入的博物館要想長期生存下去,困難重重?!睅е@一難題,聶航麗留學期間走訪了國外幾十個博物館,深受啟發(fā),于是就萌發(fā)了回國建渝菜博物館的想法,讓客人在就餐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博物館里的文物來感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此之外,她還計劃再打造一個火鍋博物館體驗式酒店——通過古代皇宮的擺設,衣著古裝的服務員,打造一種夢回古代的就餐氛圍。
    談起創(chuàng)業(yè),聶航麗坦言曾遇到過困難,但她依舊堅信“只有文化是永存的,有文化的產業(yè)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80后”海歸創(chuàng)香學館:聞香品茗以修心
    中國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全新的話題。它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曾盛極一時,但卻因種種原因出現文化“斷檔”。
    “80后”海歸張丹陽自幼對歷史文物頗感興趣,并受其父影響,從小就接觸香文化,對沉香更是情有獨鐘。從海外留學回來,憑著對中國香文化的熱愛,他創(chuàng)辦了國內首家香學館——“聞兮悟宇”香學會館,志在保護和傳承中國的香文化。
    “品香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講究物我合一,回歸自然,讓自己的心真正地靜下來。”自開辦香學會館以來,張丹陽經常參加各種香席雅集,以香會友,對中國香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相較于以前出于興趣、以玩賞的心態(tài)去品香,現在的他更希望通過自己來影響他人,共同保護和傳承中國的香文化。
    “未來,我打算再辦一所綜合會館,集詩、書、香、茶于一體,力圖還原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形態(tài),追求古人的閑情逸致?!睆埖り枌ο阄幕陌l(fā)展信心十足。
    “龍燈之鄉(xiāng)”的美女海歸:銅梁龍繡重生了
    重慶銅梁曾被譽為“龍燈之鄉(xiāng)”。早些年,藝人們在制作龍燈的過程中,往往會在龍燈等關鍵部位繡上精美圖案,這逐漸成為一門刺繡藝術。
    從小生活在“龍燈之鄉(xiāng)”的美女海歸陳潔,早就耳濡目染刺繡工藝。在日本留學期間,她接觸到許多外國友人,發(fā)現他們都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對中國古老悠久的文化也很是癡迷。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潔在大阪街頭看到了家鄉(xiāng)的舞龍表演,就萌發(fā)了運用銅梁民間的傳統挑花刺繡工藝來詮釋千年龍文化的大膽設想。于是,她毅然放棄在日本的高薪職位,回到家鄉(xiāng)重慶創(chuàng)辦了“銅梁龍繡”這樣一個微型企業(yè),讓一度瀕臨失傳的龍繡工藝恢復生機。
    目前,陳潔創(chuàng)辦的“銅梁龍繡”已初具規(guī)模,先后建了三個生產基地,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巴西等國,受到國外友人的好評。其中,寓意吉祥、充分體現中國龍文化的作品《龍騰四?!芬讶〉猛庥^專利證書,作品《荷花龍》因其創(chuàng)作新穎榮獲2011年中國國際旅游大賽榮譽證書。
     《新潮海歸堅守古老文化 在傳統中“尋找機會” - 華人 - 歐洲新聞》本文來源:(留學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