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王,名錢元瓘(公元887—941年),初名傳瓘,宇明寶。武肅王錢鏐第七子。錢鏐病死后繼位。在位9年,因都城大火受驚發(fā)狂而死,終年55歲,葬于今浙江省蕭山縣龍山。
錢元瓘,隨父征戰(zhàn),頗有戰(zhàn)功,曾任清海軍節(jié)度使,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錢鏐于公元932年4月病死,他于同月繼位。向后唐稱臣,用南唐年號。
錢元瓘在位期間,國策大體遵循錢镩時的祖制,但是,他大興土木,營建府署,比錢鏐還要奢侈,勞民傷財更加嚴重。
公元941年,都城杭州忽然發(fā)生大火,宮室府庫,財帛兵器統(tǒng)被燒毀?;鹌鸷?,錢元瓘倉皇躲避,但是,他躲到哪里,火就燒到哪里。這很有可能是百姓恨他徭役繁重,故意縱火泄憤。他為此而受驚發(fā)狂,病倒,于9月24日病死。
錢元瓘死后史稱文穆王。錢元璀一生好儒學,喜歡招納文士,有詩千首,其中3百首編為《錦樓集》,曾在士人中廣為流傳。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